部编版一年级优秀教案雨点儿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版教案:雨点儿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版教案:雨点儿](https://img.taocdn.com/s3/m/b31da90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4.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雨点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春雨润物,景物万物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2.让学生通过绘画、想象、语言表述的能力,更好的理解并记忆故事内容。
3.让学生通过认真聆听和思考,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并记忆故事内容。
2.让学生通过绘画和语言表述来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并思考问题来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集学习的内容,如第一课《小白兔和萝卜》等,使学生对今天的课程产生兴趣。
2.阅读故事教师朗读《雨点儿》这个短篇故事,鼓励学生认真听故事、体会故事、想象故事中的人物情境。
教师在朗读过程中适时解释生字词或生动地形容山和雨,使学生感受到雨天的气氛。
3.学生绘画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让学生用画的方式表达故事中的主要情境、人物特征等,在绘画完成后让学生交换画作,互相猜测对方画的是哪一个情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语言表述能力。
4.小组讨论教师组成小组,让学生就故事中导致小蚂蚁溺水的原因,以及自己如何应对雨天等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在思考和吸收众多意见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5.总结通过集体总结的方式回顾学生在故事阅读、绘画和讨论等环节中的收获和不足,同时让学生再次回顾和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加深学生的记忆并在思想上更加深刻地领悟。
四、教学评价1.学生完成了绘画,并从绘画中表达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学生能够在小组内讨论,并且就故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表述。
3.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了回忆和总结,并真正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和内涵。
五、教学延伸1.课后布置大家都喜欢的歌曲或书籍,鼓励学生完成绘画等赋有自己想象的作品,并尝试向同学展示,并在展示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借鉴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雨天的气氛和景象,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雨点儿》【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雨点儿》【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19b86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1.png)
雨点儿(教案)一、教学目标•能听说读写词语“雨点儿”。
•能理解课文内容“雨是天空中的水分变为小水滴落到地面上。
”•能感知雨的气息和声音,增强对自然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认真观察和感受雨的气息和声音。
三、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对自然的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准备•课文《雨点儿》。
•黑板、粉笔、彩笔。
•小水杯、钢琴或其他乐器(如有条件)。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教师可以放一段下雨的自然声音或者小提琴模仿下雨的声音,增强学生对课文的主题理解,调动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和认识。
2.学习课文•读课文《雨点儿》。
并根据篇章特点进行分段,让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意思。
•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小溪哗啦啦地流着”,“云彩变成了灰色”,“像粒粒珠子”等。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了解文中的语言运用和写作技巧,例如:水分可以变成小水滴,雨落到地面上会连成一条条小溪,云彩可以变色等。
3.感受雨的声音和气息•观察窗外的雨景,让学生感受雨的气息和声音。
可以请一位同学模仿下雨的声音,全班跟读,加深对“雨”这个自然现象的印象和理解。
•老师可以分发小水杯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听听杯子里面的水滴声,和窗外的雨声做比较,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和提高观察力的能力。
4.绘画活动•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拿到一幅白画纸,教师在黑板上擦出雨点儿的形状,让学生用彩笔画出雨点儿的形状,再用蓝色和灰色的颜料涂上天空和云彩。
•让学生在白纸上涂上粘贴涂鸦等不同颜色的颜料,让水滴缓缓落下,形成一幅类似于染水彩的画。
5.小结•教师可以再次问到学生是否理解“雨”的现象和意义,并提醒学生要注重观察并保护自然。
•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课堂学习知识点。
六、教学评估1.师生互评让学生两个人一组,互相评价对方在本次课堂中的表现,着重评分下学生对“雨”的理解程度和思维能力。
2.作品评定教师评定学生绘画活动中的作品,判断学生对“雨”的观察、感受和理解水平。
《雨点儿》 【教案】部编版 语文 一年级上册
![《雨点儿》 【教案】部编版 语文 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2a8a5a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9.png)
《雨点儿》(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课文《雨点儿》中的生字词和汉字。
2.理解课文《雨点儿》的内容。
3.能够正确朗读《雨点儿》。
能力目标:1.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他们听懂、说中、读顺、写好汉字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在家里做有意义的事情。
3.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建立正确的习惯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课文《雨点儿》中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朗读出来。
2.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雨点儿》中的一些生字词和汉字,提高学生的字词识别能力。
2.在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让学生都可以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5分钟)让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阅读《雨点儿》,并标记出生字和不认识的字。
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去读这些字,也可以向同学请教,或者向老师寻求帮助。
2. 导入新课(10分钟)老师向学生讲解课文《雨点儿》的背景,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猜测和思考,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 感性理解(10分钟)学生开始跟随老师一起读《雨点儿》,并且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以及内容,引导学生从感性上理解文章。
4. 理性分析(10分钟)通过对文本中的生字和不认识的字重新学习和研究,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也能够掌握汉字书写的技能。
5. 语文综合运用(15分钟)通过问答方式和口头测试的形式,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答题方式,并且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6. 思维创新(10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家里做有意义的事情,如何合理利用时间。
鼓励学生献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7. 课程总结(5分钟)老师重点回顾学生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有所认识,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挥个人的潜力。
四、教学成果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掌握本课所涉及到的生字和汉字,能够理解《雨点儿》的内容(并阅读朗读出来),提高了汉字书写的能力,并且在想象力、思维创新和学习能力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ec24347e21af45b207a802.png)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课文原文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你呢?”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金波,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案设计说明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课设计特别注重教师的有效引导,架起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意在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课文,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师)2.了解雨水对花、草的作用。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
(雨)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导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预设: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2)导问:你观察过大雨吗?是什么样的?预设:大雨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用盆往下泼一样,落在地上的雨水很快就汇成溪流。
(3)这种雨在夏天常见,小雨在什么季节下?预设:春天、秋天。
3.揭示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
(板书课文题目)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
先跟老师读,再齐读。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教师。
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
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3篇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50d22f71fe910ef12df8e3.png)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3篇【1】8 雨点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数”“彩”“半”等12个生字,会写“问”“有”“半”等5个生字,掌握3个偏旁和1种笔画。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好吗?(课件播放歌曲《小雨点》)2.这首歌唱的是小雨点儿,我们来看看。
(课件播放动画)多可爱的雨点儿呀,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课件出示课题:雨点儿,读准“点”和儿化音。
)二、感知全文1.听课文录音,听清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第一遍读正确,读通顺;第二遍,边读边数清楚一共有几段,标上自然段号)3.交流:检查标自然段号,读了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大雨点儿小雨点儿)三、指导识字1.出示: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学生自由读,指导读。
2.师:相信聪明能干的你一定能想出很多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
(熟字加偏旁:采+彡=彩)3.巩固认字,去拼音读。
4.出示“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指导书写。
(引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导入1.(出示课件)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叫——雨点儿,这节课我们要和雨点儿一起去进行一次快乐的旅行。
2.师:想和雨点儿一起去旅行,先要和刚认识的生字朋友打招呼,要不,它们会拦住你们的脚步哦。
(课件出示生字,采取多种形式巩固认读)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2~4自然段。
(1)师: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雨点儿还说起话来了,嘘——(2)出示对话,自由读,找找哪些是小雨点儿说的,哪些是大雨点儿说的。
【精品】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案+教学反思
![【精品】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案+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c6fbdd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7.png)
《雨点儿》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8课【教学目标】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的字音,读准儿化音“雨点儿”、轻声词“地方”和后鼻音“更绿”。
通过创设情境、做动作等方法在语境中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正确书写“你、从”2个字。
2.画出文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说的话,在情境中分角色读好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
3.拓展延伸,感知雨点儿的作用。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问句的语调上扬。
【教学设计】任务一:揭示课题,引出雨点儿的奥秘活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布置单元项目任务由单元任务引入:小朋友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坐着“探索号”神奇校车发现了影子变化的奥秘,动物世界中的奥秘,这节课我们继续坐上神奇校车去自然界探索奥秘。
2.出示天气晴雨表,玩“猜天气”游戏活动2:揭示课题,读好“雨点儿”1.出示课题,认读“雨点儿”,读好儿化音2.板书“雨点儿”,齐读课题任务二:多元识字,激活雨点儿的奥秘活动1:范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
2.交流故事中出现的角色。
(大雨点儿、小雨点儿、小花、小草)活动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出示学习提示,布置学习任务活动3:多元识字,疏通字词读第一自然段。
▲借助图片理解“数不清”。
仔细观察图片,数一数来了多少雨点儿朋友?认读“数不清”。
学习多音字“数”。
(课件依次出示下雨图片、雨点儿、教室的图片)▲“加一加”认识云彩。
认识新偏旁“彡”。
回顾旧识——影。
那你们还有别的方法来记记这个生字吗?通过加偏旁想意思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一串的字呢!我们继续猜:菜、踩、睬。
将云彩放回句子再读。
▲“做动作”认识飘落。
为什么读那么轻。
“飘落”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做做“飘落”这个动作?(课件出示“飘落”)任务三:朗读感悟,品味雨点儿的奥秘活动1:绘本导入,聚焦对话1.出示课文,区分角色请你们边听边找,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分别都说了什么?活动2:识记“半”“空”理解半空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22a8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5.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第【1】篇〗【教材简析】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2篇课文,是一篇科学童话,它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雨水。
雨水和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两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和练习朗读;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追求自主感悟、个性体验、人文熏陶的新课标环境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美丽畅想的情境和空间,让他们在美好的环境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语感,陶冶性情,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
所以,教学中应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课堂呈现鲜活的生命状态是本课力图追求的境界。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猜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2、演示动画:大小雨点。
请学生说一说雨。
出示课题《雨点儿》,带读。
(设计意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猜谜、观看画面说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了学生对雨的认识水平,并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关于雨的信息。
在说话中注意引导学生将“雨点儿”这个词读正确,化解了儿话音的读音难点。
)二、品读课文,读中识字1、初读:读准字音,感知内容:即慢速地、大声地读。
2、再读:圈圈划划,识记生字。
3、三读:通读课文,巩固生字。
4、“接雨点儿”的识字游戏:即一滴雨点儿对应一个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师问:同学们,这些雨点儿后面都有秘密噢!谁愿意和雨点儿交朋友呢?把后面的秘密告诉大家好吗?(设计意图:经过以上的层层提高,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167ff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5.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3、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会用“从”字说话。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展开合理的想象,用“从”字说话。
【教学准备】1、cai课件。
(下雨的情景、雨后花和草长出来的动画)2、小黑板。
3、雨点儿的头饰。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云妈妈有很多的孩子,他们的名字叫什么?(齐读课题)现在他们离我们可远了,让我们呼唤他们下来吧!(配上手势呼唤)听了你们热情的呼唤,他们可开心了,瞧,他们来了!(播放课件:下雨的情景)他们正在对我们笑呢,让我们和他们打声招呼吧!二、导读第一段过渡:想和他们交朋友吗?赶快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的第一段。
生自由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结合学生回答,理解“数不清”、“飘落”。
1、理解“数不清”:请小朋友看着这些雨点儿数一数,能数清吗?(师板画:雨点儿)你还知道什么也数不清?指导朗读。
2、理解“飘落”:你能不能用手做个飘落的样子?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从空中落下来也可以用飘落这个词呢?这些东西从空中落下来都是慢悠悠的,读这个词也要慢点。
3、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是多美的情景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种美带给大家吧!(齐读)三、导读2~4段过渡:雨点儿离开了云妈妈的怀抱,在天空中飘啊飘。
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起了悄悄话,你们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吗?打开书本朗读课文2~4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ebc71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2.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空中的对话,说明雨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
有了雨水滋润环境才会变得更美了。
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会认读11个生字,会写“下、个、雨、们”4个生字。
3、明白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
大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大量的小水珠形成了云。
当云中的水珠达到一定质量以后就会下落至地表,这就是降雨。
当水滴的质量大到上升气流无法将其“托住”时,水滴下降,便形成了雨。
实际上,水滴仅仅靠自我凝结是很难变成足够下降的雨滴的,主要的增长手段是通过水滴之间的相互结合。
过程与方法目标:多种方式朗读,合作探究,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明白雨水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密切联系,理解万物都需要雨水。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热爱探索科学的奥秘。
教学重、难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密切联系,万物都需要雨水。
教学方法:激趣引导、组织讨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下雨的时候你们都在干嘛呢?有没有同学观察过雨点?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多方式朗读,合作朗读。
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生字的学习。
会写的生字问 wèn (学问、问答)有 yǒu (没有、有力、有关)半 bàn (半空、一半、半天)从 cónɡ(从前、从来、从军)你 nǐ(你好、你们、你的)会认的生字数shǔ(数数、数一数)彩cǎi(彩色、云彩)空kōng(天空、空间)到dào(到了、迟到)方fāng(方向、前方)没méi(没有、没空)更gèng(更加、更好)绿lǜ(绿色、绿叶)出chū(出来、出去)长zhǎng(长大、成长)重点学习多音字空 kōng (空中) kòng (有空)数 shù (数学) shǔ (数数)长 cháng (长短) zhǎng (长大)猪小侠教材“点击”即可“关注作者”:电子课本、教案、教学设计、古诗词、文言文,课文知识点详细讲解,课文重难点分析,知识点集合,语文同步练习,您需要的教材这里全都有,欢迎关注我。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ea77f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e.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导入课题1、播放儿歌《小雨沙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生:想。
师:好,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儿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唱。
(播放儿歌《小雨沙沙》)师:小朋友们知道知道这首好听的歌叫什么题目吗?生:知道,叫《小雨沙沙》。
或者:不知道。
(师:这首歌啊叫做《小雨沙沙》)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你们知道是什么题目吗?生:雨点儿。
(板书课题,并指导儿化音的朗读)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师:好,现在我们看着拼音来读读这篇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把自然段标出来,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读完课文之后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生初读课文)师:好,读完了课文我们请小朋友来说说,你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有大雨点和小雨点。
生2:我知道了雨点儿是从云彩中飘落下来。
生3:我知道了花开了,草也长出来了。
师:你连这个也知道了,真棒!师:读了课文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很多很多,真能干。
过渡句:刚才小朋友们已经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了,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生字宝宝好吗?——好。
(出示“我会读”生字“数、清、彩、飘、落)师:谁能在“数”和“清”这两个字中间加上一个字组词吗?生:数不清。
(出示词语:数不清)师: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数不清。
师:在课文中是什么东西数不清呢?生:雨点儿。
(若学生还是没读好这个儿化音,老师就再做示范读,再叫学生跟读)师:课文中说雨点儿数不清,那小朋友能不能说说还有什么东西是数不清的呢?生1:头发数不清。
生2:树叶数不清。
生3:雪花数不清。
生4:星星数不清。
……师:说得都不错,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生字宝宝(彩),小朋友们能不能也给他找个小伙伴组词呢?生:彩色、彩虹、彩霞、云彩师:小朋友们真棒,能说出这么多词语。
(当说到“云彩”时出示词语。
)好,那这两个生字宝宝能组在一起变成一个词语吗?(指着“飘”和“落”)生:能——飘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48fa6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c.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课文《雨点儿》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12课,它是一篇科学童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课文用了拟人的方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让学生感悟到雨点能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雨,孩子们大多不喜欢,因为它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可能是无法到户外去活动的烦恼,但相信学完了这篇课文,小朋友对雨的喜爱会多一层。
[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学会写"方、半、巴"。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雨水同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感情地读好对话。
[学习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2、教学难点:①弄清雨水同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②解释词语:飘落、雨点、云彩[教学理念]1、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在反复练习和教师指导的朗读过程中认识生字,并有效地解决低年级学生唱读的问题。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雨水对植物的生长有帮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雨点图、羽毛[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不同的雨声。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啊?(学生自由说)。
2、课件展示不同的雨景,让学生“耳闻目睹”雨声和雨景。
3、揭示课题:下雨的时候,小雨点和大雨点也会说话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题目是《雨点儿》4、指导学生读一读课题,强调儿化音的读法。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组织学生初读课文。
要求∶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会的认的字用笔先圈出来,然后想办法认识他。
②大雨点和小雨点说了些什么?2、组织各小组认读生字,摆生字卡,同桌交流:(出示课件)师:同学们刚才都读得很好,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引导学生进行生字识记游戏,教师适时给予奖励。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精品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93079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5.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具体章节为《雨点儿》。
内容详细讲述了雨点的形成、特点以及与生活的关系。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正确读写“雨、点、落、下”等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点的形成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雨点的形成过程,掌握生字词的读写。
2.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雨天的图片,让学生谈论自己在雨天的经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雨点儿》。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雨点的形成和特点。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提高认识。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雨点儿》2. 内容:(1)雨点的形成(2)雨点的特点(3)雨点与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课文中学到的生字词。
(2)简述雨点的形成过程。
(3)谈谈你对雨点的认识。
2. 答案:(1)生字词:雨、点、落、下、飘、洒、滴、答等。
(2)雨点的形成过程:水蒸气上升,遇冷空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雨点。
(3)对雨点的认识:雨点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影响,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db729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a.png)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雨点儿》这篇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引导学生感受雨的神奇和美好。
2.帮助学生掌握《雨点儿》中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自然和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雨点儿》中生字生词的意思。
2.让学生感受到雨的美好和神奇。
三、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教材2.黑板、彩色粉笔3.图片或动画展示关于雨的素材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动画展示雨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雨的神奇和美好。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雨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步:学习课文1.呈现课文《雨点儿》,让学生跟读并找出生词生词。
2.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整个课文内容。
3.分组讨论雨对于各种事物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步:分角色朗读1.将课文分成若干部分,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文学的魅力。
2.让学生尝试表演其中的情节,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
第四步:语文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再述《雨点儿》中的内容。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就“雨水对生活的重要性”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
2.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关于雨的感想或创作相关的小故事。
六、课堂总结1.回顾课文内容和生字生词的学习。
2.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雨点儿》课文内容,更能够对雨水有着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培养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课文《雨点儿》优秀教案(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课文《雨点儿》优秀教案(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64393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56.png)
小学一年级课文《雨点儿》(部编版)【教课目的】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巴。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亲密的关系。
【教课要点】认字和练习朗诵。
【教课难点】在读中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一、复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几个调皮的字宝宝,它们可太贪玩了,连家都找不到了,你能帮助他们找到家吗?(出示课件,指名操作并领读)二、激趣导入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好了。
老师就和你们一同做个游戏吧!我们来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停,落在田间秧苗绿,掉进河里看不见。
这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持续学习第12课《雨点儿》。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三、学习课文1、感知课文:⑴想知道雨点儿之间发生了如何的故事吗?请看动画片(出示课件,播放课文)⑵你记着什么了?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⑶想不想自己把这个故事读一读?请翻开书第105页,注意读准字音哦。
2、学习第一段:⑴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我们一同数一数好吗?一、二我数得眼睛都花了,你们数清了吗?本来是(课件:出示句子并读一读)。
不清(识除了雨点儿数不清,你见过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你能用数不清说句话吗?(练惯用数不清说句子)。
⑵飘落什么意思?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从空中落下来也能够用上飘落这个词呢?是啊,这些东西可轻了,从空中飘落下来,都是慢慢的。
谁来试着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⑶让我们看着雨点儿慢慢飘落的可爱样子,一同来读好这句话(齐读第一节,边读边做动作)。
3、学习第二、三、四节半空中,大雨点儿和毛毛雨点儿会面了,听!它们在聊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2~4自然段。
(生自由读文)⑴大雨点儿问毛毛雨点儿什么呀?(课件出示对话)⑵毛毛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⑶你呢?这句话没说完好,是谁问谁,问什么?(让学生将问句增补完好)大雨点儿想到哪里去?一同说。
⑷指导朗诵:大雨点儿和毛毛雨点说得多好啊,我想请小朋友们来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ec8f0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9.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第【1】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动植物的生长与雨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披文入境1、出示课件:雨点儿调皮地从天空降落,伴随着沙沙的雨声。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看到这样可爱的小雨点儿,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它?4、揭示课题,指导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生看课文,听课文配乐朗读。
2、这么美的课文,想自己读读吗?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3、生自读课文,在课文里圈出生字,不认识的字读拼音或问同桌。
4、cai课件出示生字,老师已经把生字都找到了,黑字是我们要认识的绳子,红色的是老师给它找的朋友组成的词语,你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5、去拼音,打乱顺序读。
6、去朋友,你还认识它吗?三、细读课文1、生字学得好,课文一定会学得更棒。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互读,一人读,一人听,你认为他读得好就拍拍手表扬他。
3、你觉得自己哪一句读得好,读给大家听。
谁认为自己读得更好,向他挑战吧。
喜欢这一段的小朋友起立一起读一读。
(知道读好问句,并相机理解“数不清、飘落”)4、和自己的小伙伴分角色朗读雨点儿的对话。
5、cai课件演示雨后万物生机勃勃的动画,看吧,雨停了,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6、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的心情怎么样?带着高兴、喜爱、赞美的语气读读第五自然段。
7、老师也找来了一张图画,仔细看看,还有什么也发生了变化?美丽的露珠从树叶上()。
()从()。
8、假如老师是雨点儿,你们是小草、小花、小鸟、鱼儿……你会对老师说什么?创设情境,师生对演。
感受动植物对雨点儿的感谢,并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9、把自己想象成雨点儿,自由地配上动作,把课文读给小伙伴听。
四、指导书写生字五、作业仔细观察雨后大地的变化,把它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你最想说的话,好吗?〖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第【3】篇〗教学目标: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有”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6d59a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f.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第【1】篇〗8 雨点儿【教材分析】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讲述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后,大地所发生的变化。
【课标描述】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部首)6.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7.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学习目标】1.通过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等多种识字方法,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沟1个笔画。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学习重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难点: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有、从”。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我会读”“我会选”“我会写”,达成评价目标1。
2.通过“我会做”,达成评价目标2。
3.通过“我会连”“我会填”“我会仿”等,达成目标评价3。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
(雨)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导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预设: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0a315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05.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儿歌《雨点儿》,掌握生字“雨、点、下、落、来”,理解儿歌中的词语和句子。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字“落”的书写与运用,句子“雨点儿落下来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儿歌的朗读与生字的学习,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雨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雨天的景象,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儿歌《雨点儿》,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 生字学习:学习生字“雨、点、下、落、来”,让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4. 理解课文:讲解儿歌中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儿歌内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生字“雨、点、下、落、来”造句,并进行交流分享。
6. 例题讲解:以句子“雨点儿落下来了”为例,讲解句子结构和词语运用。
7.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窗外或教室内的雨滴,用自己的话描述雨滴落下的情景。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雨点儿》2. 生字:雨、点、下、落、来3. 重点句子:雨点儿落下来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儿歌《雨点儿》并背诵。
(2)用生字“雨、点、下、落、来”各造一个句子。
(3)观察雨滴落下的情景,写一段话描述。
答案:(1)儿歌《雨点儿》见课本。
(2)例:下雨了,小草上的水珠就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学习的掌握情况,加强对句子结构和词语运用的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其他自然现象,如风、雪等,并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将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编写成儿歌或小故事。
雨点儿-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雨点儿-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2caf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7.png)
雨点儿-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课时内容本节课介绍了《雨点儿》这首诗歌,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分析诗歌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的美妙意境以及表达了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同时,通过感受自然中的现象,使学生具备更好的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雨点儿》这首诗歌的意境和词汇;2.能够概括诗歌的内容,并朗读诗歌;3.建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意境和词汇;2.学生能够朗读《雨点儿》这首诗歌中的内容。
难点:鼓励学生自己去感受自然现象、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A. 教学内容:1.《雨点儿》的诗歌内容;2.诗歌中的生词及意境;3.通过诗歌感受自然现象,并爱护环境。
B. 教学方法:1.自我感受:观察生活场景,感受自然现象;2.探究学习:集体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词语;3.听读课文:鼓励学生朗读诗歌;4.交流讨论:自由讨论感受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A. 教学设计1.热身:破冰问答:–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下雨时你们通常都做什么?2.自我感受:老师给学生讲述下雨时的情景,并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现象;3.探究学习: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诗歌,了解其中的意境及词语;4.听读课文:鼓励学生朗读整个诗歌及部分句子;5.交流讨论:随意发言,自由讨论感受和思考。
B. 教学步骤第一步破冰问答:老师和学生通过问题的互动,快速打破尴尬和紧张气氛。
第二步自我感受:老师向学生介绍下雨的情形,以图画、动画、视频等方式表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下雨的情境。
然后让学生自己感受:用五官去感受下雨的声音、气味、感觉等,引导学生开启感知的大门。
第三步探究学习:1.老师首先先念诗,检查大家是否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学生跟读;2.学生阅读诗歌,听老师解释汉字、阅读文章;3.特别关注和讲解生字词汇,使学生融入历程。
第四步听读课文:1.学生跟读整首诗歌;2.学生分组两两对诗歌进行朗读,感受诗歌的感情表达。
第五步交流讨论:1.鼓励学生分享及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思考;2.老师引导学生对下雨这个自然现象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探讨环保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雨点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彩、半”等12个字,会写“问、有”等5个字,认识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
2.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2)课件出示画面:有花有草,但花草都干枯了;没有草,土地干涸。
导语:大家都知道今年我们家乡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很多地方花草枯萎了,干涸的土地裂开了大缝。
如果你是这些枯黄的花草、这片干涸的土地,现在你最需要什么?(板书课题:雨点儿。
同时用课件出示大雨点儿、小雨儿点纷纷落下的动态画面。
)2.师:多可爱的雨点儿啊!如果我们把课题中的“点”和“儿”连起来,读得快一些,就是在读“点”的时候把舌头卷起来,就更好听了,这叫儿化音。
大家一起读一读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给生字找哪些朋友。
2.朗读课文:(课件出示4:预习要求)(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三、检查预习,认识生字(一)认读生字词。
1.认读下面带有拼音的词语,重点强调平翘舌音、儿化音和轻声。
(课件出示5)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shǔ bù qīnɡyún cai bàn kōnɡwèn dádào nǎr数不清云彩半空问答到哪儿méi yǒu ɡènɡ hǎo lǜ sèzhǎnɡ chū dì fɑnɡ没有更好绿色长出地方2.指名领读,正音。
注意轻声的读法。
注意读准平舌音“从、彩”,翘舌音“数、出、长”,前鼻音“问、半”,后鼻音“空、方、更”。
另外,注意读准多音字“数、长”,“数”在本课中读“sh ǔ”,它还有一个读音“shù”,组词为“数学”;“长”在本课读“zhǎnɡ”,还有一个读音是“cháng”,组词为“长江”。
读好儿化音“哪儿”,还要读准“云彩”中的“彩”,“地方”中的“方”是轻声。
3.自由练读。
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
指名读。
5.齐读。
(二)识记生字.(课件出示6)出示生字: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长出从有你加一加:“至+刂”为“到”,“米+女+攵”是“数”,“采+彡”是“彩”,“穴+工”是“空”。
随机学习新偏旁“刂(立刀)”“彡(三撇)”,“穴(穴宝盖)”表示洞穴。
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半”。
字族识字法识记:区分“问-闪-闻”。
联系生活实际记忆或说反义词识字:没—有。
谜语识字:“出”——山上有山。
“方”——“一万点”。
组词识记:“更、长、你、从”组词为“更大、更长、你们、从前”。
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1.(课件出示7)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问、有、半、从、你。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3.师重点指导书写“你、问、从”。
(课件出示8)“你”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两边上下平齐。
“问”字,门字框横要平、竖要直,框稍写大些,为“口”留出空间。
“从”字,左边比右边稍窄一点,右边“人”的撇要穿插在第二画点的下方。
4.认识新笔画“横钩”:本课生字“你字中含有新笔画“横钩”。
带有“横钩”的字还有“写、空、字”等。
注意和“横折钩”的区别。
指导书写新笔画“横钩”:横钩起笔稍重,在拐弯处稍作停顿,出锋收笔。
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巡视指导。
五、快乐游戏,巩固生字1.游戏:找朋友。
(课件出示9、10)课件出示:“小雨点儿”身上写音节,“大雨点儿”身上写字,把“小雨点儿”与“大雨点儿”连一连。
再给“大雨点儿”身上的字找朋友(扩词)。
2.游戏:让花更红。
导学:小朋友,小雨点儿的本领可真不小,它能够让花开得更红,开得更艳。
我们小朋友的本领也不小,只要你读对它,小雨点儿就会自动落到花朵上,小花就会开得更大、更红了(课件出示11)(课件演示课文第88页的插图)。
3.导学:将字宝宝放在课文里,希望大家也能很顺利地将它们读出来。
4.指名读。
评议。
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以及对话时不同角色的语气。
【课堂作业新设计】1.写一写,再写出字的笔画数。
你画问画有画半画2.给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①cháng ②zhǎng(1)小树长.()高了。
(2)大象的鼻子很长.()。
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彡()刂()穴()参考答案:1.书写略 7 6 6 52. (1)②(2)①3.彩(彩色)到(看到)空(空中)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具准备】Array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伴随音乐,复习导入1.欣赏歌曲《小小雨点》。
师:孩子们,刚才的歌曲好听吗?(好听)雨点儿邀请小朋友们今天和它们一起去旅行,你们想去吗?(想)那我们一起用最洪亮的声音把雨点儿叫出来吧!2.复习字词。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字宝宝,你们还记得它们吗?来,我们一起给它们打打招呼吧!(齐读生字)师:同学们读得真准!还有一些词语朋友也想和大家见面,我们来开着火车读一读。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1.播放课文录音。
思考:这是谁与谁之间的故事?2.反馈: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之间的故事。
(教师贴大雨点儿、小雨点儿图片)3.引导: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找一找吧!三、深入读文,朗读感悟(一)学习第1自然段1.过渡:来了这么多好朋友,谁能数得清?预设:数不清。
2.(课件出示12)出示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
比比谁读得让人感觉雨点儿多。
(2)引导学生带动作读。
3.导学:除了课文里的雨点儿数不清,开动脑筋想想: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数不清呢?4.引导学生用“数不清”说话。
5.导学:雨点儿是从哪儿飘落下来的?(从云彩里)6.(课件出示13)课件动画演示: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引导学生仿照“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一句式说话。
进行句子训练:小松鼠从( )跳下来。
( )从( )回来。
7.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二)品读第2~4自然段1.过渡:这数不清的雨点儿里面有大雨点儿,有小雨点儿(课件出示14)(出示图片)。
瞧,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大雨点儿,那就是其中的一个可爱的小雨点儿。
大雨点儿看见小雨点儿匆匆忙忙地从它身边路过,睁大了眼睛,好奇地问着,小雨点儿笑眯眯地回答着。
它们在问什么、答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学生自由朗读,寻找答案。
3.汇报交流。
预设:(1)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2)小雨点儿这样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4.引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这是谁问谁?问什么?引导学生将问句补充完整。
5.分角色朗读它们之间的对话。
先同桌练习,再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
最后师生合作读。
6.导学:为什么大雨点儿跟小雨点儿去的地方不一样呢?(课件出示15)课件演示:出示一盆小花,让学生说说小花需要的是大雨点儿还是小雨点儿?它们能换吗?想一想哪些地方需要大雨点儿呢?预设:干旱地区、沙漠地区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儿去了更远的地方,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让那里也能长出花草。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过渡: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真开心呀!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家。
不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雨后的景色吧!(课件出示16)(播放课件)(教师解说:大雨过后,彩虹出来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在Array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溪水流得更快了,鸟儿叫得更欢了,它们都表达着自己无比高兴、愉快的心情。
)你能用动听的语言来赞美这些美景吗?(指名答)2.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两句)指名美美地朗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价。
3.让学生就这一自然段质疑并自己请小老师解答。
预设:(1)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2)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课件出示17)课件演示:干旱无水的大地经过雨水的滋润,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4.教师渲染:这就是干旱无水的大地,没有花也没有草。
大家盼呀,盼呀,终于下雨了,大地湿润了,不久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5.指导朗读: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全文。
6.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7.学做小诗人。
导学:有位小诗人欣赏了雨后美景后,写了一句诗赞美雨点儿。
(1)(课件出示18)出示:(雨点儿是绿色的,小草喝了它,变得更绿了。
)(2)仿说句子。
(出示雨后美景图提示学生说话。
)8.引导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大雨点儿,你会去哪儿?如果你是小雨点儿,你会去哪儿?9.美美地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吧!四、深情朗读,用心体会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小组成员听,再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
五、课后实践,升华认识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美丽的童话——《雨点儿》,它让我们体会到了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老师请每个小朋友回家以后都为小花、小草浇浇水,过段时间看看小花、小草会发生什么变化,再把看到的告诉同学和老师。
【课堂作业新设计】1.连一连,成词语。
没长学半从天出来有问2.把句子补充得更完整。
(1)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2)这里长出了花和草。
这里长出了的花和的草。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不久,()的地方,花更()了,草更()了。
没有()没有()的地方,开出了(),长出了()。
参考答案:1.没有长出学问半天从来2.(1)数不清(2)红绿3.有花有草红绿花草红的花绿的草【板书设计】雨点儿小雨点儿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草更绿去哪儿大雨点儿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红的花绿的草【课后反思】本节课在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