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
文艺的审美功用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的价值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文艺的审美功用——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的价值摘要:贺拉斯《诗艺》是西方文艺理论经典著作之一,它上承亚里士多德《诗学》,下启古典主义传统,在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寓教于乐”是《诗艺》中的重要的文艺思想。
从文艺发展的角度来探讨贺拉斯“寓教于乐”文艺功用观的内蕴及价值,分析“寓教于乐”观在文艺发展史上意义和价值是有研究前景的。
“寓教于乐”在当今及未来的社会中对文艺的发展仍有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 寓教于乐;诗艺;价值;教育;贺拉斯The aesthetic function of Artistic——the value of Quintus Horatius Flaccus’doctrine Abstract:Quintus Horatius Flaccus’Poetica Arts is one of the classics of Western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y, it inherits the Aristotle Poetics activating a classical tradi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e history of literary theory in the West. Edutainment obtain in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literary idea in. poetica art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We talk about Horace’s concept of intrinsic literary function and value in literary history is of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promising not just in today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till draw on the literary significance.Key words: Edutainment; poetic art; value; education; Horace一、“寓教于乐说”提出的背景贺拉斯(公元前65年—公元前8年),是古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奥古斯都时代的诗人、文艺批评家。
浅谈“寓教于乐”(一)
浅谈“寓教于乐”(一)“寓教于乐”作为一个古老的命题,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被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提出。
“寓教于乐”的思想与中国儒家的“教化”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在中国一直被认可和贯彻。
不过,在思想、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强力冲击下,传统的寓教于乐已经显得捉襟见肘,由此也引起了不少的误会,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对寓教于乐的概念模糊,一提到“寓教于乐”就与“说教”“伪道学”联系起来,甚至有人公开反对“寓教于乐”。
于是,什么是“寓教于乐”,要不要“寓教于乐”,怎样贯彻“寓教于乐”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一、重提“寓教于乐”具有现实意义1“寓教于乐”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它的科学性“寓教于乐”是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对诗的社会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他指出诗应当有教育和娱乐的双重作用:“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
”①简明地说,就是“寓教于乐”。
“教”既包含道德教育,即赞美善良、简朴,纠正暴怒,指示生活道路,激发高尚情感等内容;也包含着开发文明,即放弃野蛮,划分公私,订立礼法等内容。
教是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教化功能在诗和艺术作品中不应脱离使人获得愉悦的具体形象,欣赏者总是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化的。
与西方“寓教于乐”遥相呼应的,是盛行于古代中国几千年的“载道说”(或教化说)。
载道说较早可追溯到孔子,“兴观群怨”说反映出他对诗歌社会作用的独特认识。
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就提出要求“文以明道”。
三国时期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载道”,后来唐代文学家韩愈又提出“文以贯道”之说。
古人提倡“文以明道”、“文以贯道”,“文以载道”,实则是以“文”为载体,宣扬其“道”,达到以“道”育人的目的。
文学教化说的源头是《尚书·尧典》,其云:“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从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思想看中国动画片的说教性问题
作为 “ 更 高地 悬浮 于 空 中 的意识 形态 的 领域 ” ,文 艺的 情形 是 决 定于 经济 基础 的,而 且这 … 决定 作用 要通 过 政 治等 中介 环节 发 生支 配 性作 用 。艺 术作 品 “ 教 ”的功用 便 因此 体现 出来 。在 人 类 社会 历 史发 展进 程 中 ,文 艺 的社 会 教育 和宣 传 作用 一 直为 人们 所 重视 :代表 进 步力 量 的新 兴阶 级 总要借 助 文艺 宣传 笼 络人 心 , 壮 大 其 声 势 ;夺 得 了 统 治权 的阶 级 则 要 用 文 艺 来 宣 传其 思想 主 张 ,巩 固其政 权 。另 一方 面 ,文 艺作 品 具有 的美 的形 式和 强 大 的 艺术 吸 引力 ,往往 可 以在 潜移 默 化 中使欣 赏 者受 到心 灵 的震 动 。 因此 ,作 为启迪 智 慧的有 效形 式 , 艺术 应该 具有 教化 之功 能 。 除社 会意 识形 态属 性 外 ,艺 术还 具有 审 美意 识形 态 属性 。在 作 品由审 美形 象 构成 的 艺术世 界 中 ,理性 、情 感 性和 认 识性 相 互 交织 , 艺术家 传达 出的 不仅 仅是 他们 的 主观 情感 评 价 ,更是 他 们 的客 观理 性 认识 。 因此 ,艺 术作 品之 “ 乐 ”就在 于通过 作用 丁人 们 的思想 情感 ,使欣 赏者 在潜 移 默化 中得 到 心灵 和情 感 的净 化 与 升 华 ,产 生情 感 的共 鸣 ,进 而获 得 思想 的教 育和 情 感的愉 悦 。贺 拉斯 就 曾说 过 , “ 一 首诗 仅 仅具 有美 是 不够 的 ,还 必须 有魅 力 , 必须 能 按作 者 愿望 左 右读 者 的心 灵 。” 也 就 是说 ,文 学作 品 不 仅 要 具有 审美 价值 ,而 且要 具有 艺术 感 染力 , “ 使 人心 旷神 怡 ” 并 “ 给 人 们带来 欢乐 ”。 基 于上 述 分 析 不 难 得 出这 样 的 结 论 : “ 艺 术 的 本 质 是 双 重 的 :一方 面 ,它 摆脱 经验 现 实和 效 果网 络 即社会 ;另一 方面 ,它 义属 现 实 ,属 于这 个社 会 网络 。 f是 直接 显示 I _ j I 特 殊 的美 学现 象 :它 始终 自然地 是 审 美 的 ,同 时义 足社 会 现象 的。 ” 也 就 是 参考 文献 : 《 西方美学论稿 》. 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 ,2 0 0 0 说 ,只有 将 社会 意识 形态 属 性 与审 美意 识形 态 属性 相结 合 ,集 思 … 薛永武. 亚里士 多德 、贺拉 斯 : 《 诗学 诗艺 》 北京 :人 民文学 出版社 , 想 内容 和艺 术 技 巧于 一 体 , “ 寓教 于 乐 ”的 艺术 作 品 才称 得 上
浅谈“寓教于乐”’
浅谈“寓教于乐”’龙口中学李全荣近代社会,教育本是指学制系统以外、以政府推动为主导、私人和民间团体推动为辅助,为了提高失学民众以及全体国民的素质,利用和设置各种文化教育机构与设施,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而本文所指的社会教育,是指除家庭和学校外的所有有意识和无意识教育。
社会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它是一个社会道德、文化景观对处于这个社会的人的潜移默化,可以说“人人皆教育”“处处皆教育”。
参与“寓教于乐”,政府要大力加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如体育馆、图书馆、公益性公园、休闲广场等等,为人们提供“乐”的场所,“教”的天堂。
这对一个地区人们的精神面貌改观很大。
如笔者所在的广元市,政府引进资金建设了一个公共娱乐的广场,一个大型湿地公园,以往收费的公园实行免费开放,广场整洁美丽,公园景色宜人,人们在这些优美的环境中散步、聊天、锻炼身体……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孩子包括大人在其中受到的教育颇多,如社会公德教育、语言教育、商业教育、审美教育等等,这就是典型的社会“寓教于乐”。
家长要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潜移默化,言传身教。
“生活即教育”,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以身示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加影响。
孩子在家庭中所学到的一切,包括说话的语调、动作、走路姿态、性格和品德等都会打上父母的烙印。
所以在家庭中贯彻“寓教于乐”,家长首先要有乐观生活态度,乐观的学习品质,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以此影响下一代。
引导孩子正确接触媒介。
在数字娱乐中实施教育不失为一个好途径。
信息时代,孩子接触各种媒介不可避免,堵不如导。
各种媒介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
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
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
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
贺拉斯《诗艺》中的“寓教于乐”思想的运用
贺拉斯《诗艺》中的“寓教于乐”思想的运用贺拉斯是古罗马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思想家,其在《诗艺》一书中所提到的“寓教于乐”观点不仅在古希腊罗马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并且在当今的流行文化中也被广泛应用。
表情包正是流行文化的产物,它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任何一事物的出现都具有两面性,表情包在对人们的人际关系产生积极的作用之时,也形成了不良的风气。
笔者试图从贺拉斯的观点之中来探讨当下时兴的“表情包热”问题。
标签:寓教于乐;表情包;反思贺拉斯的《诗艺》产生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它是贺拉斯写给贵族皮索斯父子的一封平常的书信,是对皮索斯父子关于文艺写作方面的一些指导,他在吸收了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有创见的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古典主义文学的影响更是延续了上千年。
《诗艺》虽然只有短短的四百多行,但是其内容丰富,囊括了文艺写作方面的各个领域,算是贺拉斯对于自己毕生文艺写作的一个总结,也给当时文艺理论家进行文艺写作提供了一个范本。
尤其是关于诗的功用问题,贺拉斯提出了诗具有教益和娱乐的两重功用,这一观点成了后来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文艺理论家反复引用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寓教于乐中的“教”与“乐”关于《诗艺》中寓教于乐的思想,贺拉斯用了简洁明了的话语:“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
在教育人的时候,话要说得简短,使听的人容易接受,容易牢固地记在心里。
……如果是一出毫无益处的戏剧,长老的“百人连”就会把它驱下舞台;如果这出戏毫无趣味,高傲的青年骑士便会掉头不顾。
寓教于乐,既劝渝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①从这里可以看出,他非常具体而有明确地提出了诗歌既能劝谕读者,又能使读者喜爱,这样才是好的诗歌,好的艺术。
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观中,所谓的“教”即给人以指导,能够教育人,给人以益处和乐趣,给人以快感,对生活有帮助,这实际上指的就是文艺思想的教育作用。
简析贺拉斯《诗艺》的文艺思想及蕴含的折中主义
简析贺拉斯《诗艺》的文艺思想及蕴含的折中主义简析贺拉斯《诗艺》的文艺思想及蕴含的折中主义摘要:贺拉斯《诗艺》是西方文艺理论经典著作之一,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自己的文艺思想:关于文艺的本质问题,他继承了传统的模仿说,又追求创新;关于文艺创作问题,他为当时文艺创作确立借鉴原则、“合式”原则、理性化原则、寓教于乐等;关于作家修养问题,他要求作家要有德性和知识,要天才和勤奋兼备,要端正创作态度。
这其中也反映出相当强烈的折中主义的倾向。
关键词:贺拉斯,诗艺,文艺思想,寓教于乐,折中主义一、贺拉斯《诗艺》的文艺思想贺拉斯《诗艺》是西方文艺理论经典著作之一,它上承亚里士多德《诗学》下启古典主义传统,在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因为它的这种中间地位和角色,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理论就很不彻底,反映出相当强烈的调和的折中主义的倾向。
贺拉斯的《诗艺》严格按照当时的所谓的三分法:诗意论,诗法论,诗人论,诗意篇,是关于诗的内容和一般原则;诗法篇,是关于诗的体裁、技巧和创作规律;诗人篇,是关于诗人的修养和责任。
这三个大问题又包括了若干个小问题,如在诗意方面就有统一、朴素、适当、完美等四个方面;在诗法方面有论题材,论词汇,论体裁,论台词,论传统,论创新,论剪裁,论性格,论情节,论歌队,论音乐,论谐剧,论悲剧,论格律,戏剧史等问题①;在诗人篇,有思想修养,铜臭害诗,寓教于乐,瑕不掩瑜,诗有如画,力争上游,诗人的任务,天才与艺术,阿谀的赞扬,善意的批评,佯狂的诗人等问题②。
他的《诗艺》制定了许多写作规则,总的倾向是以理性来约束、节制创作。
贺拉斯认为在选材上,袭用旧的题材和质料以求稳健妥帖;题材的处理方式上,着眼于守成的倾向,遵守古人的传统;语言问题上,则要顺承时代的步伐,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词汇,亦可入诗,甚至是为表示新事物造出属于前所未有的字词来。
贺拉斯《诗艺》中的文艺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关于文艺的本质问题,他继承了传统的模仿说,又流露出表现说的信息;关于文艺创作问题,他为当时文艺创作确立借鉴原则、“合式”原则、理性化原则、寓教于乐等;关于作家修养问题,他要求作家要有德性和知识,要天才和勤奋兼备,要端正创作态度。
贺拉斯《诗艺》中的“寓教于乐”思想的运用
贺拉斯《诗艺》中的“寓教于乐”思想的运用作者:郝春雨来源:《丝路视野》2018年第14期【摘要】贺拉斯是古罗马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思想家,其在《诗艺》一书中所提到的“寓教于乐”观点不仅在古希腊罗马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并且在当今的流行文化中也被广泛应用。
表情包正是流行文化的产物,它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任何一事物的出现都具有两面性,表情包在对人们的人际关系产生积极的作用之时,也形成了不良的风气。
笔者试图从贺拉斯的观点之中来探讨当下时兴的“表情包热”问题。
【关键词】寓教于乐;表情包;反思贺拉斯的《诗艺》产生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它是贺拉斯写给贵族皮索斯父子的一封平常的书信,是对皮索斯父子关于文艺写作方面的一些指导,他在吸收了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有创见的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古典主义文学的影响更是延续了上千年。
《诗艺》虽然只有短短的四百多行,但是其内容丰富,囊括了文艺写作方面的各个领域,算是贺拉斯对于自己毕生文艺写作的一个总结,也给当时文艺理论家进行文艺写作提供了一个范本。
尤其是关于诗的功用问题,贺拉斯提出了诗具有教益和娱乐的两重功用,这一观点成了后来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文艺理论家反复引用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寓教于乐中的“教”与“乐”关于《诗艺》中寓教于乐的思想,贺拉斯用了简洁明了的话语:“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
在教育人的时候,话要说得简短,使听的人容易接受,容易牢固地记在心里。
……如果是一出毫无益处的戏剧,长老的“百人连”就会把它驱下舞台;如果这出戏毫无趣味,高傲的青年骑士便会掉头不顾。
寓教于乐,既劝渝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①从这里可以看出,他非常具体而有明确地提出了诗歌既能劝谕读者,又能使读者喜爱,这样才是好的诗歌,好的艺术。
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观中,所谓的“教”即给人以指导,能够教育人,给人以益处和乐趣,给人以快感,对生活有帮助,这实际上指的就是文艺思想的教育作用。
贺拉斯和他的寓教于乐观
贺拉斯和他的“寓教于乐”观贺拉斯是古罗马时期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著名文艺思想包含在《诗艺》一书中,在《诗艺》一书中,他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
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观点,对于正确认识文艺的社会功能,认识文艺的本质,指导实际的文艺创作乃至于现代教育等方面都体现出重要价值。
贺拉斯(公元前65年—公元前8年),是古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奥古斯都时代的诗人、文艺批评家。
在他生活的时代,文坛上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些作家胡编乱造,有的作品不讲究艺术表现,平庸之作泛滥,纤靡之风盛行,不能发挥文艺的教育作用。
针对这种颓废的风气,作为深受罗马帝国最高统治者屋大维赏识的文艺家,贺拉斯从维护罗马帝国的利益这一立场出发,给当时的罗马贵族皮索父子写了一封诗体书信(这封信在发表后不到百年,被罗马修辞学家昆帝良称为《诗艺》)。
在这封长达三百余行的书信中贺拉斯痛陈当时罗马文坛时弊,集中阐述了自己的文艺创作观点,他指出:“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1]他这话的意思其实很明显,就是说诗人创作的愿望应该是首先给人以乐趣,这也正是读者或观众的愿望。
他写的东西应该让人首先觉得有趣,然后才可能产生别的什么效果。
“请你倾听一下我和跟我在一起的观众要求的是什么。
如果你希望观众赞赏,并且一直坐到终场升幕,直到唱歌人喊`鼓掌',那你必须(在创作的时候)注意不同年龄者的习性,给不同性格和年龄者以恰如其分的修饰……所以,我们不要把青年写成个老人的性格,也不要把儿童写成个成年人的性格,我们必须永远坚定不移地把年龄和特点恰当配合起来。
”[1]“寓教于乐”观中的“乐”,所指的是文学作品和文艺作品通过书面文字表达丰富的生活内容,蕴含深刻的生活道理,从而使人思想和身心产生乐感,进而运用良好的审美思想去体验生活中的各种快乐。
文学和文艺作品要将对于人们产生的思想教育功能寄寓在审美娱乐之中,而审美娱乐作用离不开文学和文艺作品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这样才能发挥文艺的社会教育作用。
小议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观
小议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观作者:赵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7期摘要:贺拉斯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诗艺》在文艺发展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寓教于乐”观。
本文试着从文艺发展的角度来探讨贺拉斯“寓教于乐”观的内在含义,充分肯定了“寓教于乐”观在文艺发展史上的意义,这对于当今教育事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贺拉斯;寓教于乐;教与乐作者简介:赵艳,女(1980.11-),河北石家庄人,任职于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硕士,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7-00-01一、引言古今中外,无论是中国文学作品还是外国文学理论,许多知名学者都作了深刻的研究。
关于文学理论,西方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贺拉斯提出了“寓教于乐” 观。
这种观点融合了教育和娱乐两方面,教育即通过讲解书本知识起到传递文化的教育作用,娱乐即在教育的同时能够使人身心放松,产生娱乐功能。
因此,教与乐有机统一,是文艺作品的最高境界。
贺拉斯的“寓教于乐” 观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后人的文学研究和创作起到很大作用。
贺拉斯是西方古罗马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
他写过许多关于文艺理论方面的重要文章和著作,阐述过不少新颖的文艺思想。
他的著名文艺思想被包含在《诗艺》一书中,其中“寓教于乐”观就是他典型的文艺思想之一。
《诗艺》言简意赅,意义丰富,颇有哲理,涵盖了他著名的美学思想。
《诗艺》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三方面来阐述。
一方面,涉及诗歌创作的常见问题,尤其提到诗歌韵律,他指出诗歌韵律包括头韵,尾韵和行内韵;另一方面,谈到诗歌的几大分类,包括抒情诗,叙事诗,书信体诗等;还有一方面,讨论诗人的天才及理性判断对于创作的重要意义。
二、分析“寓教于乐”观贺拉斯本人注重文学及文艺作品对于人们产生的深刻感悟,在文学史上首次提出“寓教于乐”观。
“寓教于乐”与审美教育-精品文档
“寓教于乐”与审美教育“寓教于乐”是由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文艺理论家贺拉斯首先提出来的。
它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也就是说,授教者应让受教者在愉悦中学习知识。
自古以来人们对“寓教于乐”就有很多认知。
例如在周朝,“寓教于乐”就体现在其乐德、乐语、乐舞的教习内容之中:在乐德之教中主要体现在行乐者在乐的活动中意识到所行之乐是德的象征,以具有德的内容为美,并使这一审美意识内化为一种审美情感体验;在乐语之教中主要体现在教习诗歌弦诵,人们称西周是“诗乐之国”,当时的社交礼仪活动中进行诗乐的酬唱应答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唱诗活动也就自然成了音乐美育活动本身,再将赋、比、兴的审美体验隐含其内;乐舞之教是周朝雅乐实施的重要内容,体现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德、智、体、美的教育,通过乐舞的多种艺术表演实践,歌诗、奏乐、行舞,集多种艺术素养为一体,调动多种积极的心理整合能力于乐舞活动之中,在审美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增强和提高对艺术美的感受。
由此可见,周代的乐教是一种整体上的美育,不是作为一种技能,也不是作为脱离德、智、体教育的单纯情感教育而存在的,它的乐教之美育是在“寓教于乐”的传习教育与活动之中进行的,是在行乐、习乐者整体素质的培养中实现的。
孔子是先秦乐教的倡导者、实践者,他的乐教内容可以用“21字”来概括,即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在乐教中,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诗》(其中包括弦歌颂诵),在内心修养、情感意象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又在礼的学习中学会各种社会礼仪、行为规范,在行为修养、人际交流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在完成诗乐与礼仪学习的基础上实现乐艺教育。
尤其是在审美情感培养中,孔子首先强调如何在对音乐形态美的把握中加深丰富的情感体验,据《论语?泰伯》记,“子日,‘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这可视为孔子在对学生讲解音乐时,通过自己对音乐形式的理解及审美情感体验来启发学生;其次孔子强调音乐审美中美感体验与快感体验的不同,在《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听《韶》后所发的感受:“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浅谈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
浅谈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作者简介:张娇娇(1987-)女,汉,河南信阳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研究生,英美文学专业。
摘要:贺拉斯是罗马杰出的文艺批评家,在他的代表作《诗艺》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说,从文艺的认识教育作用与审美作用,文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等方面谈了文艺的作用观。
本文从贺拉斯“寓教于乐”的来源、主要内容及“教”与“乐”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浅谈他的这个学说。
关键词:贺拉斯;寓教于乐;“教”与“乐”关系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诗艺》亦名《致皮索兄弟书信集》,贺拉斯在信中就皮索如何写诗等问题给予了自己的回答和建议。
在文中贺拉斯提出了古典主义的主要原则,理性主义倾向,还谈到了一首好诗是靠天才还是苦练问题等,在谈及文艺的功能时,贺拉斯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说。
事实上,贺拉斯并不是第一个谈及文艺的社会功能作用的学者,在他之前,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曾就这个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观点。
柏拉图认为艺术不过是对理念世界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
而且,诗往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模仿人性中的情感部分的诗具有巨大魔力,能给人带来愉悦感,文学能影响国家和人生,因此他认为诗是危险的并对诗持否定态度,他把“滋养快感”作为诗的一大罪状。
在谈及柏拉图的文艺的社会公用观时,朱光潜这样说,“柏拉图攻击诗,并非由于他不懂诗或是不爱诗,他对诗的深刻影响是有亲身体会的”。
[4]51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看法是截然相反的。
他认为音乐和模仿生活的悲剧能起到“净化”作用,能够消除观众不愉快的感情,并在净化过程中让群众反省、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用现代的文艺理论来说,就是人生的痛苦通过艺术所写的痛苦得到“升华”,或者说“净化”,使感情得到正当发泄,以消除内心的痛苦。
所以悲剧不但不会养成(柏拉图所说的)哀怜癖,反而能够净化哀怜癖,艺术不但无害于人,反而有益于人”。
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乐趣里。
通俗的来说,就是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
对文艺的特点与社会功能之间关系所进行的概括性的描述。
强调文艺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必须通过艺术的审美方式,即美的形象来达到。
古希腊著名美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所著的《诗学》中已蕴含了这一思想,以后由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明确地表达出来。
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
贺拉斯提出"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这样才能发挥艺术的教化作用。
寓教于文艺演练。
即用戏剧、舞蹈、歌曲、相声等形式进行的思想教育。
让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唱响主旋律,使广大职工在文艺活动中感受、认知真善美。
寓教于文化生活。
即通过开展职工喜爱的书法、摄影、文学创作、集邮、编织等兴趣小组的活动,以及文化节、文化月等活动进行的思想教育,它可以展示职工文化风采,不断提升职工的精神品位寓教于旅游观光。
即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参观名山大川、革命圣地、历史遗迹,可以使人们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是最直接和最现实的爱国主义、国情和历史教育。
寓教于乐的形式是多样的,在实践中还会有很多创新,总之,就是要以与内容相适应的、为人们所欢迎的各种形式吸引职工积极参与。
这当中要注意把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纳入到一个大的主题教育中去,力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不断提高活动档次和水平,这样才能增强活动的渗透力和吸引力,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起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保持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就是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当,真正地做到激发学生兴趣。
所以,寓教于乐中,乐的含义在于激发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
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内容
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内容作为美国十九世纪的较为著名的教育学家,贺拉斯·曼的一生几乎全部奉献给了美国的教育学,那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首先,贺拉斯·曼终其一生,在美国教育学领域提出了如下的教育理念。
第一、作为教育业,应该重视其公共性和平等性,不能因为地域、性别或者出身不同而有所区别,这样对于教学来说是不公平的;第二、美国政府或者国家有关公共机构应该对公共教育进行大力而有效的投入,并从管理层面想办法更好的维护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公共教育的进步;第三、教育中应该加大对自由精神、方式和纪律的提倡;第四、必须要加强公共教育中教师力量的投入,注重寻找有素质且有胜任力的教师是较为迫切的任务。
其次,来看看贺拉斯·曼的教育理念对于美国教育学的影响。
第一、明确地提出了公共教育的重要性,为后期美国教育业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方向;第二、注重教育的公平性,反对以教育名义发起的任何带有歧视性的活动。
贺拉斯曼资料简介贺拉斯·曼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富兰克林镇,他的家庭的经济状况非常的贫困,但正是因为如此的家境,使得贺拉斯·曼比一般的同龄人成熟的更早,更加用心于学习,但受经济状况的限制,贺拉斯·曼所接受的教育还是较为有限的,在无法接受教育之时,贺拉斯·曼常常一整天的呆在图书馆内进行自学,最终考取了布朗大学,并选修了法律专业,在大学毕业之时,贺拉斯·曼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
其次,看看贺拉斯·曼的人生经历。
贺拉斯·曼的人生经历是从州立法机构开始接触到美国的教育学,并在不断的深入了解后,发现美国教育学所存在的缺陷和弊端,而后贺拉斯·曼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界,如召开教师讨论会、举办公共演讲等等。
最后,看看贺拉斯·曼的人物成就。
贺拉斯·曼提出了关于“教育学”的六点原则,进行了美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为美国的公共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贺拉斯的美学观点
贺拉斯的美学观点首先,他认为诗歌对人类文明有开化功用,他说,古代诗人“阻止人类不使屠杀,放弃野蛮的生活,教导人们划分公私,划分敬读,禁止淫乱,制定夫妇礼法,建立帮国,铭法于木”。
其次,他认为诗歌还具有传达神的意旨,指示生活道路,激励将士奔赴战场,给劳累的人们带来欢乐等功用。
再次,他主张诗的道德教化功用和审美娱乐功用的统一,他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
”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因此他说:“如果是一出毫无益处的戏剧,长老就会把它赶下舞台;如果这出戏毫无趣味,高傲的青年骑士便会掉头不顾。
”寓教与乐说揭示了文艺的道德教化功用和审美娱乐功用的关系,表面上是审美娱乐与道德教化并重,实际上是把审美娱乐看作文艺实现其道德教化目的之手段,更看重的是道德教化统一,在这点上不难看出来,贺拉斯是以贵族阶级的眼光和趣味来判断和要求道德教化和审美娱乐的,摆脱不了自身的历史局限。
贺拉斯美学观点(朱光潜)| [<<] [>>]贺拉斯(Horatius,公元前65—公元8)生在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即所谓奥古斯都时代,与维吉尔和瓦留斯两位大诗人同时。
他自己也是一个有才能的讽刺诗人和抒情诗人。
他的《论诗艺》本是给罗马贵族庇梭父子论诗的。
一封诗体信。
据说这是根据希腊学者尼阿托雷密的一部论诗的著作写的。
其中创见不多,但代表当时流行的一些文艺信条。
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泛论诗的题材,布局,风格,语言和音律以及其它技巧问题,第二部分讨论诗的种类,主要讲戏剧体诗,特别是悲剧;第三部分讨论诗人的天才和艺术以及批评和修改的重要性。
这三部分的思想层次往往很零乱,尽管作者再三强调诗文要讲究层次布局。
就性质来说,这篇作品与其说是理论的探讨,不如说是创作的方剂。
在泛论里贺拉斯没有深入讨论文艺本质问题,大体上接受了传统的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
他劝诗人“向生活和习俗里去找真正的范本,并且从那里吸收忠实于生活的语言”。
论“寓教于乐”
论“寓教于乐”在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经常强调文艺陶情冶性、移风易俗的作用。
孔子提出的所谓“兴观群怨”的原则,就很清楚地阐述了诗的感染与教育相结合的美感作用。
西方的贺拉斯最早在著作《诗艺》中提出了“寓教于乐”。
贺拉斯深刻地认识到,文艺具有“教”与“乐”双重功能。
“教”,既指社会道德教育,又指文化开发,诗的“教”的功效应是崇尚美德、简朴、正义、秩序和法律,应促使人接受文明,为人神划界,为夫妇立定礼法。
“教”是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教化功能在诗和艺术作品中不应脱离使人获得愉悦的具体形象,欣赏者总是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化的。
贺拉斯对艺术欣赏中人的审美心理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在他看来,所谓艺术快感,实际上是人们通过欣赏所获得的心理上的满足。
艺术首先要给人以这样的满足,才能发挥它的教育作用。
这就是贺拉斯所说的“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这个词极其准确地概括了诗的认识、教育作用与美感作用的辩证关系。
周恩来同志曾经谈到:“有人问我:文艺的教育作用和娱乐作用是否是同一的?是辩证的统一。
群众看戏、看电影是要从中得到娱乐和休息,你通过典型化的形象表演,教育寓于其中,寓于娱乐之中。
”①这可以说是对“寓教于乐”的最简单明了的解释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谁在21世纪的教育中占上风,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中国政府从战略的高度把教育的发展置于优先地位。
中国十四大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明确规定了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这就以法律性文件的形式确立了素质教育的地位,规定了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方向。
因此,实现这种转变就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贺拉斯的“寓教于乐”
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这个就是他的“寓教于乐“的观点。
他认为“教”,既指社会道德教育,又指文化开发,诗的“教”的功效应是崇尚美德、简朴、正义、秩序和法律,应促使人接受文明,为人神划界,为夫妇立定礼法。
教是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教化功能在诗和艺术作品中不应脱离使人获得愉悦的具体形象,欣赏者总是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化的。
我非常赞同贺拉斯的这种观点。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列宁也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
”可见,在教学中寓教于乐的作用之大。
在传统讲授中,教师更多关心的是如何使讲授内容能够为学生接受,着眼点在于学生能不能接受讲授内容。
至于学生在接受时的情感状况如何,欢愉还是烦恼,乐学还是厌学,往往不加存眷。
寓教于乐作为情感讲授中的一条主要原则,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在接受信息过程当中的加工能力状况,并且还要关心学生乐不乐于接受讲授内容。
其基本涵义是"乐学",是教师通过操纵各种讲授变量使学生怀着欢愉乐趣的情绪学习,学习活动与欢愉相联系,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踊跃向上、乐观主动的。
通过实施寓教于乐从而使讲授活动成为一个布满精神享受的过程,对激发成人学习情趣、促进成人学习主动性、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觉得实现教学中的“寓教于乐”的途径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自己感兴趣了,才能够主动去学习。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曾把兴趣比做“炸药” ,说兴趣能把精力集中到一点。
的确,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探索知识和认识一事物的意识倾向。
有了这一倾向,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备课时应精心设计,注意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探索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浅谈贺拉斯的“教”与“乐”——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寓教于乐”的论文
浅谈贺拉斯的“教”与“乐”——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寓教于乐”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论文关键词:贺拉斯;教与乐;文学创作论文摘要:贺拉斯肯定了文艺既具有教育功能,又具有娱乐功能,并对二者采取了并重的态度。
“教”,从广义的范围来说,应该包括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意识和个体意识的综合。
诗,就是审美价值发生、展开与实现的中介,在诗人的思想与感情熔铸的“一度审美”的“教与乐”,此时,也在欣赏者的“二度审美”中重现为“教与乐”,在读者的头脑得到价值的传承.(《诗艺》是理解罗马文学创作原则的主要来源,也是理解古希腊文学的参考。
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公元前65年~公元前8年)是罗马帝国初期奥古斯都时代的杰出诗人,也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文艺批评家。
他的成就主要是讽刺诗和抒情诗,主要作品有:《讽刺诗集》二卷、(-e 短句集》、《歌集》四卷、(ie纪之歌》。
他的文艺思想主要包含在两篇诗体书简中,一篇是《上奥古斯都书》,另一篇是《致皮索书》,后者又被称为《诗艺》。
“诗艺”主要是他的诗体《书信集》第二卷中的第三封信,是写给罗马贵族皮索父子的。
“诗艺”的名字是百年后由罗马修辞学家、演说家昆蒂良(约35~95)加上去的。
它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总论文艺创作的一般原则:第二部分讨论诗的种类和规则,主要讲戏剧,尤其是悲剧;第三部分讨论诗的作用、诗人的天才以及批评的重要性。
《诗艺》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保留最完整的诗学文献,是理论联系实际,以解决罗马文艺发展道路,是提出古典主义美学理想的奠基之作。
在文艺理论史和美学史上,其影响仅次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被称作“古典主义的第一部经典”。
罗马帝国初期,屋大维提出了重振道德和民族精神的要求。
虽然罗马文艺兴起于公元前一世纪,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诗歌创作中,存在着严重的一味讨好观众、追求新奇、随意乱写、胡拼乱凑等等不良风气。
古罗马文学之八:贺拉斯2
古罗马文学之八:贺拉斯2古罗马文学之八:贺拉斯2在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贺拉斯提出"寓教于乐" 的原则。
他肯定诗人能给人以教育和智慧,指出诗人的愿望在于给人益处或乐趣,或既给人以快感,又对生活有帮助。
他说:" 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
在你教育人的时候,话要说得简短,使听的人容易接受,容易牢固地记在心里。
一个人的心里记得太多,多余的东西必然溢出。
虚构的目的在引人欢喜,因此必须切近真实;戏剧不可随意虚构,观众才能相信,你不能从饱餐一顿之后的拉米亚肚皮里取出一个活生生的婴儿来。
如果是一出毫无益处的戏剧,长老的' 百人团' 就会把它驱下舞台;如果这出戏过于严肃,高傲的青年骑士便会掉头不顾。
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这样的作品才能使索修斯兄弟赚钱,才能使作者扬名海外,留芳千古。
"在形式上,贺拉斯主张保持传统,当然他也不反对独创。
他认为:" 或则遵循传统,或则独创;但所创造的东西是自相一致。
譬如说你是个作家,你想在舞台上再现阿喀琉斯受尊崇的故事,你必须把他写得急躁、暴戾、无情,写他拒绝受法律的约束,写他处处要求诉诸武力。
写美狄亚要写得凶狠、慓悍;写伊诺要写她哭哭啼啼;写伊克西翁要写他不守信义;写伊娥要写她流浪;写俄瑞斯忒斯要写他忧郁。
假如你把新的题材搬上舞台,假如你敢于创造新的人物,那么必须注意从头到尾要一致,不可自相矛盾。
"贺拉斯认为诗的内容值得推敲,比如在舞台上演出,有些不该让观众看的内容就不要演出,如:不必让美狄亚当着观众屠杀自己的孩子,不必让罪恶的阿特柔斯公开地煮人肉吃,不必把普洛克涅当众变成一只鸟,也不必把卡德摩斯当众变成一条蛇。
你若把这些都表演给我看,我也不会相信,反而使我厌恶。
无论如何要使观众相信内容,即使是虚构的,也要接近事实。
贺拉斯强调,把形式和内容配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达到得体性。
贺拉斯
浅谈贺拉斯的美学思想摘要贺拉斯生活在奥古斯都时代及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他是古罗马时期的一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
《诗艺》是他的晚年作品,是对罗马时代的总结,写出了他一生创作的体会。
原作是一封写给罗马贵族皮索父子三人的诗体信,其中提到了文艺美学法则。
这篇诗体信言简意赅,发表后不及百年即被罗马修辞学、演说学家昆体良称为《诗艺》,其后遂以此名著称。
本文将对贺拉斯《诗艺》的美学观点进行细致的剖析,并分古典主义、合式以及寓教于乐三个部分来进行解释。
关键词:贺拉斯、诗艺、合式贺拉斯和《诗艺》贺拉斯(Horatius,公元前65—公元8)生在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即所谓奥古斯都时代,与维吉尔和瓦留斯两位大诗人同时。
他自己也是一个有才能的讽刺诗人和抒情诗人。
他的《论诗艺》本是给罗马贵族庇梭父子论诗的。
一封诗体信。
据说这是根据希腊学者尼阿托雷密的一部论诗的著作写的。
其中创见不多,但代表当时流行的一些文艺信条。
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泛论诗的题材,布局,风格,语言和音律以及其它技巧问题,第二部分讨论诗的种类,主要讲戏剧体诗,特别是悲剧;第三部分讨论诗人的天才和艺术以及批评和修改的重要性。
这三部分的思想层次往往很零乱,尽管作者再三强调诗文要讲究层次布局。
就性质来说,这篇作品与其说是理论的探讨,不如说是创作的方剂。
1.贺拉斯的古典主义理论贺拉斯是古典主义的奠基者。
所谓古典主义,是指罗马的文艺要向古希腊的文艺学习,以古希腊的文艺为典范的文艺主张。
贺拉斯主张以古希腊的文艺为师,其目的并非是要复制倒退,亦步亦趋,而是希望在继承希腊传统的基础上,罗马作家能建立一种表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诗风,创作无愧于罗马大帝国的光辉艺术。
所以他在高举古典主义旗帜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创造”,这就是贺拉斯的借鉴原则。
他一方面主张向古希腊的诗人学习,一方面又鼓励诗人敢于创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文化,让罗马的文艺能与希腊艺术相媲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
作者简介:张娇娇(1987-)女,汉,河南信阳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研究生,英美文学专业。
摘要:贺拉斯是罗马杰出的文艺批评家,在他的代表作《诗艺》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说,从文艺的认识教育作用与审美作用,文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等方面谈了文艺的作用观。
本文从贺拉斯“寓教于乐”的来源、主要内容及“教”与“乐”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浅谈他的这个学说。
关键词:贺拉斯;寓教于乐;“教”与“乐”关系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
《诗艺》亦名《致皮索兄弟书信集》,贺拉斯在信中就皮索如何写诗等问题给予了自己的回答和建议。
在文中贺拉斯提出了古典主义的主要原则,理性主义倾向,还谈到了一首好诗是靠天才还是苦练问题等,在谈及文艺的功能时,贺拉斯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说。
事实上,贺拉斯并不是第一个谈及文艺的社会功能作用的学者,在他之前,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曾就这个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观点。
柏拉图认为艺术不过是对理念世界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
而且,诗往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模仿人性中的情感部分的诗具有巨大魔力,能给人带来愉悦感,文学能影
响国家和人生,因此他认为诗是危险的并对诗持否定态度,他把“滋养快感”作为诗的一大罪状。
在谈及柏拉图的文艺的社会公用观时,朱光潜这样说,“柏拉图攻击诗,并非由于他不懂诗或是不爱诗,
他对诗的深刻影响是有亲身体会的”。
[4]51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看法是截然相反的。
他认为音乐和模仿生活的悲剧能起到“净化”作用,能够消除观众不愉快的感情,并在净化过程中让群众反省、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用现代的文艺理论来说,就是人生的痛苦通过艺术所写的痛苦得到“升华”,或者说“净化”,使感情得到正当发泄,以消除内心的痛苦。
所以悲剧不但不会养成(柏拉图所说的)哀怜癖,反而能够净化哀怜癖,艺术不但无害于人,反而有益于人”。
[2]89
为艺术有教育的作用,这种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在观戏时的净化手段所达到的。
而这种净化的过程则需要诗人对戏剧形式的巧妙表现。
第一、贺拉斯的“寓教于乐”学说是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
贺拉斯在《诗艺》中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
”“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这样的作品才能使索休斯兄弟赚钱,才能使作者扬名海外,流芳千古。
”[1]155
次将文艺的“教”与“乐”联系在一起。
“教”在于“给人益处,对生活有帮助”,“乐”在于“给人乐趣和快感”。
文艺作品必须包括这两个方面才能称之为好的作品,才能够既使读者受到教育了也
使读者得到快感了,才能够世代流传。
首先,“寓教于乐”体现了艺术的认识教育作用和艺术的审美作用的两方面的关系。
贺拉斯强调了诗的认识教育作用。
他在《诗艺》中这样写道:“当人类尚在草昧之时,神的通泽——圣明的俄耳甫斯——就阻止人类不使屠杀,放弃野蛮的生活,因此传说他能驯服老虎和凶猛的狮子。
同样,忒拜城的建造者安菲翁,据传说,演奏竖琴,琴声优美,如在恳求,感动了顽石,听凭他摆布。
这就是古代(诗人)的智慧,(他们教导人们)划分公私,划分敬渎,禁止淫乱,制定夫妇礼法,建立邦国,铭法于木”。
[1]157-158
们摆脱了愚昧,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教育作用。
在古希腊时期,诗使人们获得神的旨意和生活的道路。
在《上奥古斯都》的书信中,贺拉斯也提到诗的教育作用“尽他绵薄的力量,达到伟大的目的。
诗人使呀呀学语的小孩知耻识礼,教他们听到粗鄙的话则掉首掩耳;使人能谆谆善诱,使人心默化潜移,矫正粗暴的行为,排除愤怒和妒忌;诗人能歌功颂德,立模范以教后世,给悲观失望的心灵带来无限慰藉。
”[3]71
出了诗应具备审美作用。
《诗艺》中说,“在整天的劳动结束后,诗歌给人们带来欢乐。
”[1]158
的关系就是如果没有教育的益处或者没有趣味性那么都不会得到“百人连”或者骑士的青睐。
诗的教育和娱乐作用这两者都不可偏颇。
然而,很显然,贺拉斯更为强调诗歌的教育作用。
这与当时的罗马社会风气与贺拉斯自身奴隶主贵族的身份是分不开的。
罗马社会道德堕落,“我们罗马人从幼就长期学习算术,学会怎样把一斤分成一百份。
当这种铜锈和贪得的欲望腐蚀了人的心灵,我们怎能希望创作出来的诗歌还值得涂上杉脂,保存在光洁的柏木匣里呢?”[1]155
时的观众的欣赏水平的低下,“观众中夹杂着一些没有教养的人,一些刚刚劳动完毕的肮脏的庄稼汉,和城里人和贵族们夹杂在一起,他们又懂得什么呢?”[1]148调诗的教育作用,希望好的诗能重整当时的诗风,能为罗马帝国服务,能提高平民大众的审美趣味。
第二、“寓教于乐”体现了文艺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在寓教于乐中,“教”与“乐”的关系也体现了文艺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教”体现了文艺作品的思想性,“乐”则体现了文艺作品的艺术性。
诗具有高尚的思想性的前提是诗人必须有高尚的灵魂,然后他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诗的思想性内容表现在“它必须赞助善良,给以友好的劝告;纠正暴怒,爱护不敢犯罪的人。
它应该赞美简朴的饮食,赞美有益的正义和法律,赞美敞开大门的闲适(生活)。
它应该保守信托给它的秘密,请求并转告天神,让不幸的人重获幸运,让骄傲的人失去幸运。
”[1]147
贺拉斯非常注重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有光辉思想的作品更能让群众受到教育。
他认为:“时常,一出戏因为有许多光辉的思想,人
物刻画又非常恰当,纵使它没有什么魅力,没有力量,没有技巧,但是比起内容贫乏,(在语言上)徒然响亮而毫无意义的诗作,更
能使观众喜爱,更能使他们流连忘返[1]154
在文艺作品的艺术性方面,他提出,“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要具有魅力,必须能按作者愿望左右读者的心灵。
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
”[1]142
让观众喜爱。
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是根据当时罗马的文艺风气,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又继承并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等前人的基础上所提出来的。
他的“寓教于乐”说揭示了文艺作品的认识作用与教育作用的关系,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关系,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他对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重要贡献。
纵观文学历史,只注重“教”的说教作品只会让人觉得乏味,只注重“乐”的作品因没有思想内涵也只能取宠一时。
只有能够将“教”与“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的认识教育作用与审美作用有机结合的作品才能够为读者和观众所喜爱,并流芳千古。
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虽然已是两千多前的观点,如今依然不失其价值与意义,仍起着指导作家进行创作、衡量作品优劣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念生,杨周翰译.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 缪朗山.《西方文艺理论史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3] 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