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训练方法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186fb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a.png)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还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家长和教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一、塑造良好的日常习惯1.规律作息时间:让孩子每天养成固定作息时间,包括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和做作业等。
家长可以制定作息计划表,并与孩子一起制定奖惩机制,激励他们按时完成任务。
2.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刷牙、洗澡等。
可以通过给予表扬和奖励来鼓励他们,并与他们一起制定个人卫生计划表,提醒他们注意细节。
3.整理、清洁环境:教育孩子保持整洁的生活环境,要求他们每天整理床铺、桌面和书包等。
家长可以给予示范,与孩子一起制定整洁环境的规则,并建立奖励机制以激励孩子主动参与。
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1.均衡饮食:引导孩子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鼓励他们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营养的食物。
教育他们避免过多食用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培养健康的饮食观念。
2.定时进餐:教育孩子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规定固定的餐食时间,并避免在饭前吃零食。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并在家庭聚餐时加强亲子交流,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
3.节约粮食:教育孩子节约粮食,提醒他们不浪费食物。
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家庭菜园种植,让他们亲身体验种植和收获的过程,培养他们对食物的珍惜与感恩之心。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制定学习计划:家长和老师可以指导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具体的学习内容。
同时,要教育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和调控,让他们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避免干扰和娱乐设备的诱惑。
同时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学习工具,如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培养良好的信息搜索与整理能力。
3.激励与奖励:及时给予孩子鼓励与肯定,奖励他们在学习上的努力和成绩。
浅谈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训练方法
![浅谈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9f70ada26925c52cc5bff4.png)
浅谈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训练方法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浅谈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训练方法【摘要】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行为习惯教育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小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如何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本文围绕《柳南实小一日常规儿歌》,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谈谈对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规范、训练方法美国教育专家斯特娜夫人曾有过这样的论述:“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在孩子的心灵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作为一名教师,我对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思想上重视,常抓不懈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围绕《柳南实小一日常规儿歌》,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我利用晨会、班队活动等时间,班级黑板报、手抄报等阵地,带领学生扎实学习细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而且每天早上进校后、每节课铃响后,都有值日小干部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背诵《一日常规儿歌》,我要求学生每周都能熟记一项细则,让他们明白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及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行为目标。
二、行为上引导,反复训练教育家蔡元培说过:“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的事,要重在实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严格的、持之以恒的规范训练才能形成。
1、潜移默化,以身作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https://img.taocdn.com/s3/m/e724e1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1.png)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以下是关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一些指导原则和具体建议。
一、培养良好的晨间行为规范1. 早起:养成早起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身体和精神都会更健康。
2. 整理床铺:每天起床后要整理床铺,使床铺整洁、干净。
3. 自理能力:培养自己洗脸、刷牙、梳头等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穿戴整洁:选择干净整洁的衣服,并学会穿衣整齐,树立良好的形象。
5. 早餐均衡:吃营养均衡的早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促进校园行为规范的养成1. 尊重他人:学会尊重老师、同学及其他校园人员,遵守校规校纪,不欺负他人。
2. 遵守纪律:尊重上课时间,不随意离开座位,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3. 责任心:对学习认真负责,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 持久学习: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提高学习成绩。
5. 礼貌待人:懂得礼貌用语和礼节,有礼貌地对待他人,热心帮助他人。
6. 爱护公共设施:爱护学校的设施和环境,不随意损坏和污染。
三、培养室内外行为规范1. 清洁卫生:自觉保持卫生,学会打扫自己的书包、座位和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
2. 使用用品:按规定正确使用学习和生活用品,并妥善保管。
3. 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遵守安全规则,不参与危险活动。
4. 良好的仪表:保持整洁的仪表,注意个人形象,养成良好的形象修养。
5. 注意声音:在公共场所要注意控制声音,不大声喧哗,不打闹。
四、传递日常行为规范的方法1. 树立典范:教师和家长要成为小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典范,自身要遵守相关规范,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
2. 规范引导:及时对孩子一些不良行为进行规范引导,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行为规范是不正确的。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行为规范,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4. 反馈奖励:对于表现良好的小学生,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方法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99343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7.png)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方法引言: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培养他们良好品质和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时需要采用特定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方法,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正面激励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他们对于表扬和奖励非常敏感。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在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时应注重正面激励。
当小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例如鼓励他们参加一些活动、给予小礼物或赞扬他们的努力。
这样的正面激励能够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模仿正确的行为规范。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小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家长、老师、同学等,通过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场景,引导他们正确行为的表达和行动。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可以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为规范。
三、情感沟通小学生是情感世界比较丰富的群体,他们的行为规范与情感体验密切相关。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在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时应注重情感沟通。
他们可以与小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困扰,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引导他们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感。
通过情感沟通,家长和教育者能够更好地与小学生建立亲密关系,增强他们对行为规范的认同和遵守。
四、游戏化教育小学生对于游戏具有天生的喜爱,因此,将行为规范教育与游戏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例如角色扮演游戏、团队合作游戏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学习和遵守行为规范。
在游戏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可以设定一些奖惩机制,激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和遵守规则,从而达到有效的行为规范教育效果。
五、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环节。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70de96bb804d2b160a4ec0df.png)
一、通过榜样示范训练学生行为规范在学习生活中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以良好的典型去感染学生,影响其行为。
在进行训练时,可以先培训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成立“行为示范队”。
有了“行为示范队”,同学们在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日常行为日趋规范。
经过一段时期之后,由师生共同评选出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先进个人和集体,通过周会、黑板报等形式予以表扬,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激发同学们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积极性。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小学生的模仿性、可塑性极强,教师的思想、行为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
作为一个教育者,其本身就是榜样,就是楷模,学生会在不自觉中被感染、被熏陶。
因此,班主任要严于律己,模范执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教育学生。
二、通过活动养成学生行为规范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活动、少先队活动以及其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
各种活动本身都包含着教育的内容,如班会、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等包含遵纪守法的教育内容;军训、参观、浏览、调查、学农、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包含遵守公德、严于律己的教育内容。
班主任要根据训练内容,精心地创设各种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规范日常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从小处入手,抓细抓实,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班风班貌。
在新班级的建设中,我始终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做到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制度化、内容系统化、训练经常化。
平时在班会课、少先队活动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培养良好行为学习的教育,坚持正面教育,指出存在的不足。
此外,坚持行为规范训练和教学相结合。
通过教学活动,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训练和指导;并与学校整体德育结合起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组织同学参加学校的礼仪大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其次,正确实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笔者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1.行为训练法:行为习惯一般是通过模仿,经常重复某一行为或通过反复联系后形成的。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09019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8.png)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1. 引言1.1 引言在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的时候,家长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日常生活规范。
良好的生活规范不仅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升学习效率。
了解并养成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日常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从早晨起床到放学回家,每个环节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小学一年级新生的“一日常规”,包括入学需关注的问题、早晨生活、课堂行为、午休时间以及放学回家流程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希望可以为家长们提供一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规范,为孩子的未来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学一年级新生的“一日常规”应该如何规范吧!2. 正文2.1 一年级新生入学需关注的问题一年级新生入学需关注的问题非常重要,对于他们适应学校生活和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生需要注意与班级和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师长和同学,学会互相合作和尊重。
新生需要逐渐适应学校的学习节奏和规律,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做到课堂纪律,不打扰其他同学,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新生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保健,保持整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在入学初期,小学一年级新生还需要注意适应新的环境和规则,了解学校的不同活动和制度,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参加各项活动,如晨操、课间操等,同时遵守校纪校规,尊重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做到文明礼貌,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逐渐融入校园生活。
一年级新生入学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与同学间的关系、学习习惯的养成、个人卫生和保健、学校规章制度的遵守等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尽善尽美,才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培养优秀的品质和能力。
希望一年级新生能够引以为戒,积极面对新的挑战,努力适应学校生活,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2.2 规范的早晨生活规范的早晨生活是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环节。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634f2d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3.png)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进入学校系统学习的开始,也是他们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
在小学一年级,学校会对新生进行“一日常规”的规范,旨在帮助孩子们适应学校生活并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下面,我将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的“一日常规”的规范。
早晨的日常规范是指学生在进入教室后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学生进入教室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座位。
他们要学会拿出课本、作业本和文具等学习用品,并摆放整齐。
学生还要将自己的个人物品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如书包放在指定的地方,衣物挂在衣架上。
有了这些规范,不仅可以让学生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物品,还可以培养他们整理和管理自己物品的能力。
接着,课间的日常规范是指学生在每次课间休息时间的行为规范。
学生要遵守规定的课间活动安排,不得离开教室,不得大声喧哗。
在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可以适当活动一下,进行简短的放松,但不得嬉戏打闹,以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或学习。
学生还要按时返回教室,不得迟到,以保证下一节课的顺利进行。
午餐的日常规范是指学生在用餐时的行为规范。
学生要养成饭前洗手、就餐时无呕吐物等良好卫生习惯。
在用餐时,学生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他们要保持餐桌整洁,不随意乱扔垃圾,并要将剩余食物等废弃物放入指定的垃圾箱中。
通过这些规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文明意识。
放学的日常规范是指学生放学后的行为规范。
学生放学后要按时离校,不得停留在教室或学校周围,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学生还要保持队列规范,不得乱跑乱闹。
教师要在学生离校时做好安全检查,确保每位学生能够安全离校,减少任何可能的安全隐患。
通过以上“一日常规”的规范,可以帮助小学一年级新生逐渐适应学校生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而这样的规范也为后续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基础,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共同关心和参与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规范教育工作,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https://img.taocdn.com/s3/m/f5950a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3.png)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可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建议:
1. 尊重他人: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包括老师、同学、家人和陌生人。
教育他们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和对不起,以及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打扰他人。
2. 听从教师指导:教育孩子要遵守老师的指导,不打断他人发言,按时完成作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 珍惜公共财物:教育孩子要爱护学校设施和公共财物,不随意涂鸦、损坏或乱扔垃圾。
4. 维护个人卫生:教育孩子要讲究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整理书包和穿戴整齐的习惯。
同时也要教育他们保持教室和公共场所的整洁。
5. 合理安排时间:教育孩子要学会管理时间,养成按时起床、吃饭、上学和睡觉的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
6. 培养好奇心和学习能力:鼓励孩子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发展学习乐趣和好习惯。
7. 培养友善和合作精神:教育孩子要学会友善和乐于助人,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
8. 坚持运动和锻炼: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培养他们坚持运动和锻炼的习惯,保持健康的体魄。
通过在家庭和学校中持续地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可以帮助他们成为受人尊敬、成功和快乐的人。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最新7篇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最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000e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3.png)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最新7篇【文章正文】一、早上起床小学生应该养成早起的好习惯,早上起床后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行为规范。
首先,小学生起床后应该自己整理床铺。
将被子叠好,把枕头摆正。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养成整洁干净的生活习惯。
其次,小学生起床后应该洗漱、更衣。
洗个脸,刷个牙,整理一下发型。
换上整洁干净的衣服,为新的一天做好准备。
最后,小学生起床后应该注意室内卫生。
清理床头柜上的杂物,打开窗户通风换气。
保持卧室的整洁卫生环境,有助于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舒适度。
二、上学路上小学生上学的路上也需要遵守一些行为规范,保证自己的安全和他人的利益。
首先,小学生上学路上应该自觉排队。
遵守交通规则,依次排队上车或过马路,不要拥挤推搡,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其次,小学生上学路上应该注意礼貌。
对过往行人、司机和老人要有尊敬和友好的态度,保持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
最后,小学生上学路上应该注意保护环境。
不乱扔垃圾,保持周围的环境整洁,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课堂表现小学生在课堂上应该遵守纪律,做到以下几点行为规范。
首先,小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安静听讲。
专心听老师讲解课程内容,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打闹,不讲话。
其次,小学生在课堂上应该遵守秩序。
按照老师的安排和要求,有序地完成课堂活动,不擅自离开座位或教室。
最后,小学生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参与。
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意见,与老师和同学们积极互动,为自己的成长和学习增添色彩。
四、午饭时间小学生午饭时间也需要注意一些行为规范,保证自己的营养和健康。
首先,小学生应该保持用餐文明。
排队就餐,不争抢食物。
文明用餐,不发出吵闹声,不乱扔食物渣滓。
其次,小学生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勤洗手,保持餐具的清洁,不随地吐痰或吸烟。
最后,小学生应该遵守用餐时间。
不过量、不挑食、不浪费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课间休息小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也应该注意一些行为规范,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休息效果。
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细则范文(4篇)
![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细则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1d367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3.png)
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细则范文以下是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细则的一个例子:1. 早晨准时起床:早上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准时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保持精力充沛。
2. 晨读练习:早上到校后,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晨读练习,提高阅读和学习能力。
3. 早餐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享用早餐,选择健康营养的食物,并与同学友好交流。
4. 校服整齐:保持校服整洁干净,穿戴整齐,展现良好的形象。
5. 上课守时: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到教室,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6. 操场活动:在操场上进行集会、晨练和体育活动,保持健康的身体。
7. 午餐时间:在指定的时间内享用午餐,保持用餐秩序,不浪费食物。
8. 课间休息:在课间休息时,保持安静,不能乱跑乱闹,可以休息、喝水或上洗手间。
9. 自习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自习,完成作业和课内复习。
10. 放学离校:按照规定的时间离校,保持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11. 协助维护校园环境:爱护校园设施和植被,不乱扔垃圾,保持校园整洁。
12. 课外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开拓眼界,培养兴趣爱好。
13. 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定,尊重师长和同学,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例子,不同学校可能有不同的规定和细则。
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细则范文(2)为规范校园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拟定本细则:1.上学(1)按时(2)进校不奔跑,一个接一个有序进入教室。
(3)为疏散人流、确保安全,请按指定线路行走。
2.晨检(1)建立班级晨检制度,每周两次抽查学生个人卫生,时间定为星期二、四上午早读课时。
(2)检查项目由班主任指导小干部根据实际选定,每次____项。
(头发、脸、颈、牙、手、指甲、衣服、鞋、书包、红领巾等)(3)检查方式各班自定,检查结果由小干部登记(记录表由卫生室统一分发)并及时通报,班主任至少每月查阅一次。
卫生保健老师每日坚持两次卫生检查,确保教室、包洁区整洁、无纸屑。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7c925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3.png)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开始,也是他们接触学校的日常规范的开始。
学校生活的规范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制定并执行好一日常规是教育者和家长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将从一日常规的制定与执行、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家长与学校的合作等方面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
一、一日常规的制定与执行制定一日常规需要考虑到一年级新生的特点和需要。
首先要考虑到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年龄特点,他们通常处于好奇、活泼、注意力不集中的阶段,因此一日常规应该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和趣味性。
一日常规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规定,比如学习时间、休息时间、体育活动等。
一日常规的制定要能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所以在制定一日常规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让规定更贴近学生的成长需求。
一日常规的执行更为重要,学校和老师需要通过引导、激励和约束等手段,让学生们能够自觉遵守这些规定。
老师要在课堂上不断强调一日常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学校可以通过给予表扬、奖励积分等方式来激励学生遵守规则,同时通过规定的约束来让学生明白违反规定的后果。
这样的执行方式可以让学生明白在学校的日常生活需有秩序,从而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能力。
二、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一日常规对孩子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良好的生活规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
在规范的约束下,学生们能够逐渐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懂得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
学校的一日常规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比如规定合理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日常规还能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的发展,规定生活规范可以让学生们在积极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合作,提高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三、家长与学校的合作在一日常规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家长与学校的合作尤为重要。
一年级小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
![一年级小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b302f3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9.png)
一年级小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作为一年级小学生,在校时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遵守学校行为规范,我们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出自律和守纪律的品质,同时也能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积极、安全、友好的学习环境。
以下是一些我认为对一年级小学生在校行为规范的建议。
1. 尊重师长和同学: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尊重师长和同学。
尊重师长是对师生关系的基本尊重,我们应该听从老师的教诲,遵守老师的指示。
与此同时,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也要充满尊重和友善。
我们要互相帮助,不欺负他人,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
2. 教室行为规范:在教室里,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
当老师在教课时,我们要认真听讲,不交头接耳,不打闹。
在交流和讨论环节,我们要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观点。
同时,我们要保持教室的整洁,不乱扔垃圾,保护公共财物。
3. 操场行为规范:在操场上,我们要尊重体育教师和其他同学。
我们要遵守纪律,按照指定的活动进行。
在各项运动中,我们要互相帮助,友好竞争。
同时,我们要保持操场的整洁,不乱扔垃圾,讲求卫生。
4. 食堂行为规范:进入食堂时,我们应该按照规定排队,不插队。
我们要有良好的餐桌礼仪,保持整洁。
在用餐期间,我们要保持安静、文明的作息,不要大声喧哗。
同时,我们也要珍惜食物,不浪费。
5. 上下学行为规范:在上下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乱穿马路。
我们要遵守校内交通管理制度,不随意奔跑和追逐。
在校车或公交车上,我们要听从司机和老师的安排,保持安静,不吵闹。
6. 图书馆行为规范:在图书馆,我们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进入图书馆时,我们要按照规定放下书包,保持整洁。
我们要爱护图书馆内的书籍和设备,不随意乱涂乱画。
7. 课间休息行为规范:在课间休息时,我们要有规律地放松一下身心。
在操场或活动区玩耍时,我们应该遵守游戏规则,互相尊重。
同时,我们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通过遵守以上行为规范,一年级小学生可以在校期间建立起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浅谈小学生行为规范训练的基本方法
![浅谈小学生行为规范训练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1c2cd4bd64783e08122bbe.png)
浅谈小学生行为规范训练的基本方法教育是把人类社会文化和规范意识传递给下一代。
行为规范的教育,实际上是学生对已有社会规范的学习。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
良好习惯养成,需要长期的环境熏陶与实践,更需要抓住关键期的教育与训练。
所谓“习惯成自然”,所谓“养正当始于蒙”,就是这个意思。
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有哪些基本方法呢?1 、示范法:以他人的正确行为来影响学生,树立榜样,或以具体的形象让学生效仿的法。
可以由教师直接示范,也可由学生、家长或其他人作示范。
例:学会行队礼。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两名少先队员示范行队礼。
队礼的要领是:身体立正,胸膛挺直,两眼正视,右手五指并拢,高举过头。
指出队礼的意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可以让同桌或全班训练,互相检查。
2 、情景法:通过创设特定的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是训练正确行为、进行情感体验的一种方法。
例:做客。
爸爸妈妈带小红去做客,指导小红做客的礼仪。
如轻声敲门,进门问好等。
3 、游戏法。
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和理解规则,遵守纪律和秩序,学会合群和相处的方法。
例:游戏中的规则。
如前面提到过的老鹰捉小鸡游戏,“老鸡”只能张开双臂保护小鸡,而不能抓住“老鹰”不放。
4 、角色法。
也叫演示法。
让儿童学习扮演某一种社会角色,或者把儿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编成小品进行演示,从而进行角色学习。
例:购物时当营业员阿姨多给你钱怎么办?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购物者进行表演,其他学生作为评委和观众,表演完后由评委进行点评。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融入故事当中,体验正确做法,形成良好品德做到行为的规范化和多样化的统一。
5 、竞赛法:通过组织某项技能的竞赛,让学生在热烈的竞争气氛中增长能力,发展技能。
如穿衣、叠被、系鞋带、洗手帕等劳动竞赛。
例:学会系鞋带。
让学生分成两组,可以进行个人或小组接力竞赛,其他同学在旁边鼓劲。
竞赛可以形成团结气氛,激发好胜心和荣誉感。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范文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a3807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e.png)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范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同学,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关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小就学会遵守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素养。
下面我将从课堂秩序、校园生活、家庭活动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方法。
首先,我们要讲课堂秩序。
作为一名小学生,上课时我们应该保持安静,认真听讲。
在课堂上,要做到举手发言,按时完成课堂任务。
当老师在讲解时,我们要保持安静,不说话、不乱动,用眼睛看着老师。
遇到问题,应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
在课堂上,要互相尊重,不互相打闹、不互相嘲笑。
同时,要干净整齐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在课桌上乱涂乱画。
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
其次,我们要讲校园生活。
作为小学生,我们在校园里要遵守校规校纪,不迟到、不早退。
在校园里,我们要遵守交规,不能在校园内乱跑、乱玩。
要保持校园的整洁,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要注意校规的禁止物品,不带游戏机、手机等不符合规定的物品上学。
早晨的升旗仪式,我们要整齐列队,不要喧哗,要用铮铮的声音唱国歌。
午休时间,要安静休息,不要大声喧哗。
如果有同学在校园内受伤,我们要及时报告老师,不能乱动。
最后,我们还要讲家庭活动。
在家庭活动中,我们要尊敬长辈,要孝敬父母,要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等。
在家里要注意父母的言行,尊重父母,遵从父母的安排和要求。
在家里要保持秩序,不乱丢东西,不乱踢东西。
与家人说话要有礼貌,不要发脾气,要用温和的语气与家人交流。
通过这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和行为习惯。
这些优良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这些规范的养成也需要我们从小就开始,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信只要我们努力,积极践行,我们一定能够成为有素质的小学生。
谢谢大家!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范文(二)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道德的重要一环。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b30017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8.png)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一年级新生已经步入了新的学习阶段,为了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并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需要对他们进行一日常规的规范管理。
一日常规的规范管理,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责任心。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
早晨:早上八点钟,学生们整齐划一地走进校门,教室里的一切都按规定的位置摆放好了,学生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老师会在这个时间点做一次全班晨会,对当天的课程安排进行宣布,学生们会在这个时间点做一次整理书包,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在晨会上,老师会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教化,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健康教育等。
这一环节的任务是让学生在晨会上明白当天的课程安排,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并且养成早晨整理书包的好习惯,为一天的学习生活展开有序的进行。
课间:上完第一节课后,学生们会进行一次短暂的课间休息,此时老师会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体育活动或者活动休息,让学生放松一下紧张的学习状态。
教室里的学生要注意保持安静,不得在教室内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休息。
午饭:中午十二点,学生们会进行午饭时间。
在午饭时间,学校会安排老师进行巡视,监督学生的用餐情况,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
学生们在用餐时,应该注意饮食卫生,文明用餐,遵守餐厅规定,不得在食堂内大声喧哗,不得在食堂内随意丢弃餐具等。
用餐结束后,学生要主动将自己的饭盒、餐具等用品送到指定位置,保持用餐区域的整洁。
下午:下午是学生学习最集中的时间段,学生们将会经历数学、语文等多门功课的学习。
在这个时间点,学生们需要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高度的注意力,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讨论。
老师会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会对学生们进行一定的督促和监督,确保学生们在这个时间点学习的质量。
放学:放学时间是学生们放松的时间,但学校依然需要对学生们进行一定的管理和规范。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https://img.taocdn.com/s3/m/ab30cbd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b.png)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养成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建议:
1. 尊重他人: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的意见、空间和隐私。
教他们说“请”和“谢谢”,不要打断别人讲话,学会倾听他人。
2. 礼貌待人:教育孩子要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例如向老师、家长和同学问好,学会分享和合作。
3. 注意卫生:教育孩子要保持身体卫生,包括勤洗手、剪指甲、保持身体整洁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守时守信:教育孩子要守时,按时完成作业和参加活动。
同时,要让他们理解信用的重要性,遵守承诺和约定。
5. 礼貌用语:教育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不使用粗俗和冒犯性的语言。
6. 合理用语:教育孩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避免咆哮、诅咒或使用恶言恶语。
7. 良好饮食习惯:教育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不挑食,不乱丢垃圾。
8. 礼貌排队:教育孩子在排队时要遵守秩序,不要插队或推搡他人。
9. 保护环境:教育孩子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
10. 尊重学习:教育孩子要尊重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家长和老师可通过积极正面的引导和榜样示范来帮助孩子养成这些良好行为习惯,并且要记得给予肯定和奖励,以鼓励孩子保持良好的行为。
小学生行为规范日训练计划
![小学生行为规范日训练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a7cb1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5.png)
小学生行为规范日训练计划目标本行为规范日训练计划旨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和积极的心态,以促进其发展和成长。
训练内容1. 互助合作通过开展互助合作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例如,组织小组游戏、小组讨论和小组项目,让学生学会协作和共同努力。
2. 尊重他人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们互相倾听、接纳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文化背景。
3. 礼貌待人通过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教导学生如何礼貌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鼓励学生们用文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时刻关注他人的感受。
4. 自律自控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培养学生自律自控的能力。
引导学生们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自我约束惯,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完成任务和遵守规定。
5. 爱护环境通过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鼓励学生们节约能源、减少垃圾和保护自然资源。
训练计划时间安排每周安排一天的行为规范日训练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2小时。
训练方式1. 组织互助合作的小组活动,包括小组游戏、小组讨论和小组项目。
2. 进行尊重他人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 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教导学生礼貌待人的方式和技巧。
4. 设立规则并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学生自律自控。
5. 组织环境保护相关的讲座和活动,引导学生爱护环境。
评估方式每次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和个人反思,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同时,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总结通过小学生行为规范日训练计划的实施,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积极心态,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这也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提升整个校园的教育质量和师生关系。
小学生在校在家一日行为规范
![小学生在校在家一日行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3f9574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a.png)
小学生在校在家一日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在校和在家的行为规范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校园行为规范和家庭行为规范两个方面,为小学生提供指导,以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校园行为规范在校时,小学生需要遵守一系列行为规范,以确保学校的正常秩序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校园行为规范:1. 尊重师长和同学。
小学生应该尊重老师的教导,遵守校规校纪,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同时,要友好待人,不欺负同学,建立和谐的班级关系。
2. 注意卫生和环境卫生。
小学生应该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不乱扔垃圾,保持教室和校园整洁。
同时,要珍惜学校的设施和资源,不随意破坏。
3. 安全第一。
小学生在校期间,要注意交通安全,不乱穿马路,不玩危险游戏。
在实验课或体育课中,要听从老师的指导,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4. 尊重他人的学习权益。
小学生应该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打扰他人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完成作业。
以上是一些小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小学生能够建立起自律的意识,发展良好的个人品质。
二、家庭行为规范在家中,小学生同样需要遵守一系列行为规范,以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和自身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家庭行为规范:1. 尊重父母和家人。
小学生应该尊敬父母,遵从他们的教导,不顶嘴、不撒谎。
要多关心家人,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保持和睦的关系。
2. 完成家务。
小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如收拾房间、洗碗等。
通过家务劳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
小学生应该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从父母的学习安排。
同时,也要适度娱乐,如读书、运动等,保持身心健康。
4.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小学生应该遵循营养均衡的饮食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油腻食物。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遵守家庭行为规范,小学生能够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出自律、负责任的品质,促进与家人的和谐相处。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7cc610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8.png)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一日常规”的规范作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应该养成良好的日常规范,这不仅是对校园生活的要求,更是对未来人生的培养。
首先,关于课堂规范。
小学的课堂是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课堂中,我们需要注重规范。
在进入教室时,要按照老师要求排队入座,按老师要求摆好课桌椅。
上课时,要认真听讲,不讲话,不嬉笑打闹,不吃东西,不乱跑乱动;要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离座,不乱扔垃圾,课桌下不能放书包,不能在桌子上乱画乱写,不懂的问题可以举手发言询问教师。
下课时,不要嘈杂着收拾书本、文具、书包等物品,文明有序地离开教室。
其次,关于生活规范。
小学生活虽没有那么沉闷,但同样要注意自身素质修养。
上学前,要认真刷洗牙齿,洗脸,梳头,注意穿戴整齐。
在学校过程中,要经常洗手,保持个人卫生;不打架斗殴,不欺负他人,遵守团队合作精神;不将劣质、有害食品带进校园;保持安静,注意文明用语。
最后,下课回家时,要按规定安排好自己的物品,不要随意丢弃垃圾,保护环境。
再次,关于社交规范。
社交规范是重要的人际交往素质,也是生活中体现修养和文化底蕴的体现。
在与同学、老师交往时,要注意礼貌、尊重;避免使用粗言秽语、辱骂他人;不说脏话、恶言恶语等坏习惯。
要关心同学、帮助同学、团结同学,有他人需要时给予帮助,和谐融洽是理想的相处方式。
最后,关于安全规范。
小学生要注意安全,做到安全第一。
在校园里,要遵守操场、厕所等地的规定,不私自玩耍,不随意出入禁区。
上下楼梯要走正常步伐,认真看好脚下。
校外时,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行人安全,让步行人先行。
劝告小学生不与陌生人交往,提高警惕度。
总之,在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校园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范有很多,不仅仅是以上几点。
良好的素质和优秀的品质,从做好简单的事情开始积累。
希望小学一年级新生能够认真按照规范行事,提高素质修养。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https://img.taocdn.com/s3/m/6c49941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f.png)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养成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建议:
1. 尊重师长和他人:教育孩子尊重师长和他人的权威和意见,要求他们礼貌地与别人交流,并主动询问对方需要什么帮助,并乐意提供帮助。
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梳洗整齐、保持口鼻清洁、保持指甲整洁等。
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养成整理书包、桌面和床铺的好习惯。
3. 遵守课堂纪律:教育孩子在课堂上保持安静、尊重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打闹、不吃零食等。
4. 礼貌待人:教育孩子要懂得说请、谢谢、对不起、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学会礼貌排队和礼貌用餐,不欺负同学,不说脏话。
5. 守时守信:教育孩子准时完成作业和上学,不随意迟到早退,不抄袭或作弊,传达守时守信的重要性。
6.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教育孩子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懂得合作和分享,培养积极的团队合作意识。
7. 爱护公物:教育孩子要爱护学校和公共设施,不随意涂鸦、乱扔垃圾,珍惜书籍和教育资源。
通过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可以使他们成为礼貌、懂得关心他人和有责任感的人。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训练方法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行为习惯教育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小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如何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本文围绕《柳南实小一日常规儿歌》,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谈谈对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规范、训练方法
美国教育专家斯特娜夫人曾有过这样的论述:“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在孩子的心灵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作为一名教师,我对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思想上重视,常抓不懈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围绕《柳南实小一日常规儿歌》,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我利用晨会、班队活动等时间,班级黑板报、手抄报等阵地,带领学生扎实学习细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而且每天早上进校后、每节课铃响后,都有值日小干部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背诵《一日常规儿歌》,我要求学生每周都能熟记一项细则,让他们明白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及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行为目标。
二、行为上引导,反复训练
教育家蔡元培说过:“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的事,要重在实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严格的、持之以恒的规范训练才能形成。
1、潜移默化,以身作则。
马卡连柯认为:“教师的行为对儿童品德形成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师做的常常要比他们对儿童说的起着更大的影响作用。
”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儿童领会他们看到的变化要比领会他们听到的更快更好。
小学生爱模仿,而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老师是学生模仿最多的对象,所以要求学生遵守的规范,教师首先要做好。
如:升旗仪式要求学生肃立的时候,我也会和学生一起肃立、唱国歌,绝不会随意走动或和其他老师说话。
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自然也会遵守规范。
2、树立典型,激起共鸣。
学生还有爱受表扬,积极向上心理,他们敬佩英雄人物,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先进典型。
我根据这一特点,在进行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经常宣传学生中的好人好事,以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在班上我以“星星擂台”的形式,按周为表现好的同学戴星星。
还在班上由学生推举一些行为表现好的学生当“每日值日生”,让同学们了解榜样,以榜样形象起导向作用,同时对榜样自身也是一个鞭策。
3、培养助手,加强监督。
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我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制定了班级公约,推选出一些有能力的学生担任监督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随时随地督促其他同学的行为。
如:“环境监督员”负责班级、包干区的环境卫生督察,做到;“路队监督员”负责上学和放学时的路队纪律;“两操监督员”要督促同学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操;“用餐监督员”则提醒同学安静用餐,快速整理餐具,不乱倒残羹剩饭;“课间行规监督员”巡视提醒同学开展正常的活动,看到追跑、打闹现象立即制止……在这些小助手的管理监督下,我的工作轻松了,班级里的违规犯纪现象也逐渐减少,学生慢慢地养成了良好习惯。
三、方法上创新,自我教育
德育如果是一味地灌输、强制、说教,必然会引起学生反感,效果反而不佳。
我在教育中注意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行之有效、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诸如开展的“争创无零食小组”、“弯弯腰,捡回一个洁净校园”、“争当文明小使者”、“我是礼仪小标兵”、“小小卫生监督员”、“争当环保小使者”等活动。
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荣誉感,增强主任翁意识,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不在校园吃零食,乱扔的现象就明显减少,再鼓励他们主动捡起校园里的果皮纸屑,更进一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时,少吃零食,主动捡起废弃物,还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文明素养,达到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的效果。
四、家庭上配合,形成合力
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这样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家长与老师之间的配合是多么重要。
我利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学生家校联系册”,要求家长每周对孩子在家庭的学习、礼仪、自理、家务、休闲等方面逐项评价打分,并反馈给学校;我也及时通过校信通等联系平台把学生在校的情况通告家长。
另
外,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经常倾听他们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使养成教育做到学校和家庭同步进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贵在坚持。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年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时期。
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提高认识、注重方法、常抓不懈,在我们的校园,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文明之花一定会常开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