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验4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初沉池试验方案
![曝气生物滤池初沉池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7aa5695acfa1c7aa00cc4e.png)
曝气生物滤池初沉池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目前西科大进水SS(固体悬浮物浓度)偏高,无法满足曝气生物滤池对进水SS的高要求,为了进一步实现曝气生物滤池的稳定运行和出水优质达标,现公司提出将部分清水池改建成进水初沉池,以降低进水SS,将进水SS控制在60mg/L以内,防止滤池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设计的水头损失发生堵塞,这样就必然导致频繁的反冲洗,增加了运行费用与管理的不便。
二、试验方法
经过实验室内部商讨决定,现将两个0.2M3大白桶暂改造为初沉池进行实验,如果效果良好,再进行计算后,按比例在清水池中改建一个初沉池。
改建后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如下:
初沉池布置图:
现场效果图:。
新型曝气生物滤池-Biostryr
![新型曝气生物滤池-Biostryr](https://img.taocdn.com/s3/m/c8b71718964bcf84b9d57bfe.png)
新型曝气生物滤池--Biostyr0前言现代曝气生物滤池是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基础上引入饮用水处理中过滤的思想而产生的一种好氧废水处理工艺,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于欧洲,其突出特点是在一级强化处理的基础上将生物氧化与过滤结合在一起,滤池后部不设沉淀池,通过反冲洗再生实现滤池的周期运行。
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经历了80年代中后期的较大发展后,到90年代初已基本成熟。
在废水的二级、三级处理中,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以下简称BAF)体现出处理负荷高、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省等特点。
90年代以后,BAF的发展方兴未艾,工艺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本文要介绍的即是现代BAF的代表工艺之一Biostyr。
1Biostyr的结构和原理Biostyr是法国OTV公司的注册工艺,由于采用了新型轻质悬浮填料- -BIOSTYRENE(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且比重小于1g/cm3)而得名。
下面以去除BOD、SS并具有硝化脱氮功能的反应器为例说明其工艺结构与基本原理 [1] 。
1.1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滤池底部设有进水和排泥管,中上部是填料层,厚度一般为2.5~3m,填料顶部装有挡板,防止悬浮填料的流失。
挡板上均匀安装有出水滤头。
挡板上部空间用作反冲洗水的储水区,其高度根据反冲洗水头而定,该区内设有回流泵用以将滤池出水泵至配水廊道,继而回流到滤池底部实现反硝化。
填料层底部与滤池底部的空间留作反冲洗再生时填料膨胀之用。
1 配水廊道2 滤池进水和排泥3 反冲洗循环闸门4 填料5 反冲洗气管6 工艺空气管7 好氧区8 缺氧区9 挡板10 出水滤头11 处理后水的储存和排出 12 回流泵13 进水管图1Biostyr滤池结构示意滤池供气系统分两套管路,置于填料层内的工艺空气管用于工艺曝气,并将填料层分为上下两个区:上部为好氧区,下部为缺氧区。
根据不同的原水水质、处理目的和要求,填料层的高度可以变化,好氧区、厌氧区所占比例也可有所不同。
曝气生物滤池计算【最新】
![曝气生物滤池计算【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72f50e85fbfc77da269b1f4.png)
表1-1
第169面
(1)C / N曝气生物滤池池体的设计在本工程中,由于处理对象为医疗废水,曝气生物滤池的作用包括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和对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氨氮、磷的去除。C / N曝气生物滤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进行部分硝化脱氮,其池体的设计计算分按有机负荷法计算与按有机物降解动力学公式计算两种方法,由于按有机负荷法计算方法比较成熟,所以本工程滤池池体按有机负荷法计算。
水解酸化池的布水系统形式有多种,布水系统兼有配水和水力搅拌的功能,为了保证这两个功能的实现,需要满足以下原则。
1、确保各可能满足水力搅拌需要,保证进水有机物与污泥迅速混合;
3、易观察到进水管的堵塞,并当堵塞发生后很容易被清除。
(三)C / N曝气生物滤池
对于水解酸化反应器,为了保持其处理的高效率,必须保持池内足够多的活性污泥,同时要使进入反应器的废水尽量快地与活性污泥混合,增加活性污泥与进水有机物的接触,这就要求上升流速越高越好。但过高的上升流速又会破坏活性污泥层对进水中SS的生物截留作用,并对活性污泥床进行冲刷,从而将活性污泥带入反应器的出水系统中,使活性污泥流失并使出水效果变差,所以保持合适的上升流速是必要的。
7.栅槽总长度:
L=l1+l2+1.0+0.5+H1/tga
=0.06+0.03+0.5+0.8+0.2/tg60o≈1.413m
8.每日渣量: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工艺改良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工艺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8ecaa71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7.png)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工艺改良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工艺改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废水处理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环境问题。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一些工艺改良的方法。
一、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原理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特定材料作为滤料,通过生物膜附着在滤料上的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曝气生物滤池由一个或多个滤池组成,进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滤池,在滤料表面的生物膜的作用下,废水中的有机物被降解成较低浓度的有机酸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同时,滤料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能够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胶体颗粒,从而高效净化废水。
二、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研究进展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改进,其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目前,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以及一些农村地区的集中式和分散式废水处理。
在国内外学者的不懈努力下,该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1. 曝气方式的改进:原始的曝气方式仅采用喷射曝气,阻力大、传质效果差。
近年来,科研工作者提出了多种曝气方式的改进,如曝气空间的优化设计、曝气方式的多模式切换等,大大提高了曝气效果和废水的处理效率。
2. 滤料的优化选择:滤料的选用直接影响到生物膜的附着效果和废水处理效果。
传统的滤料主要包括河石、石英砂等,但这些滤料比表面积小、附着微生物的能力较弱。
近年来,学者们通过改变滤料的形状、材质和表面处理等方法,优化了滤料的性能,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
3. 生物膜形成与处理效果探究:生物膜的形成和稳定性是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关键。
学者们通过研究生物膜的形成机理、优化滤料表面性质以及生物膜的修复方法等,不断改进曝气生物滤池技术,提高了其降解废水的处理效果。
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https://img.taocdn.com/s3/m/4d6d8514a76e58fafab0039a.png)
曝气生物滤池(BAF)简介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属于生物处理的生物膜法范畴,该技术最早由法国OTV(L'omnium de Fraitements er valorization )公司开发。
曝气生物滤池的特点:1)采用气水平行上向流,使气、水进行很好的均分,防止了气泡在滤层中的凝结,氧利用率高,能耗相对较低;2)与下向流过滤相反,上向流过滤持续在整个滤池高度上提供正压条件,可以更好的避免沟流或短流;3)上向流形成了对工艺有好处的半柱推条件,即使采用高过滤速度和高负荷仍然能保证工艺的稳定和可靠性;4)采用气水平行上向流,空气能将固体物质带入滤床深处,使得过滤空间能很好的被利用。
以上特点使得曝气生物滤池具有以下优势:1)容积负荷可以很高,使得池体和占地都相对较小;2)出水水质好,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无需另设二沉池,节省基建费用,另外氧利用率高,大大降低运行成本;3)自动化程度高,无污泥膨胀问题,日常操作管理简单,微生物不会流失,系统可间断运行。
曝气生物滤池结构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形式与普通的快滤池类似,曝气生物滤池其主体由滤池池体、滤料层、承托层、布水系统、反冲洗系统、出水系统、出水系统、管道和自控系统组成。
BAF工艺介绍BAF工艺最初应用于污水处理的三级处理,后发展成直接用于二级处理,并且派生出许多以曝气生物滤池为主体工艺的多种组合工艺。
由于曝气生物滤池所具有的各项优点,使得曝气生物滤池广泛的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的二级处理当中,部分工况废水处理及饮用水微污染处理也有相当的运用。
按照污水处理要求的不同,可将BAF工艺分为以下几类:除碳工艺;除碳/硝化工艺;除碳/硝化/反硝化工艺;反硝化/(除碳、硝化)工艺。
除碳工艺适用范围:DC曝气生物滤池主要应用于处理可生化性较好的工业废水以及排放标准对氨氮等营养物质没有特殊要求的生活污水。
曝气生物滤池及其研究进展
![曝气生物滤池及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d12b12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5.png)
曝气生物滤池及其研究进展曝气生物滤池及其研究进展一、引言曝气生物滤池(Aerated Biofilter),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在滤料上生长附着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进行降解和转化,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废水排放问题日益突出,曝气生物滤池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二、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结构曝气生物滤池是基于生物膜工艺的一种废水处理技术,主要由滤料层、曝气装置和沉淀池组成。
滤料层一般采用填料,如河沙、鹅卵石等,提供了生物附着和生长的载体。
曝气装置则通过气泡或喷射装置向滤料层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的降解过程。
废水进入滤料层后,通过生物膜与微生物的附着和降解,有机物逐渐被转化为水和气体,净化水质。
最后,水通过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澄清后的水可进一步处理或直接排放。
三、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优势1. 高降解效率:曝气生物滤池采用生物膜降解废水,微生物生长旺盛,具有高降解效率,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
2. 应用广泛:曝气生物滤池适用于各类废水的处理,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
通过调整填料和滤料的组成,可以适配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废水。
3. 设备简单:曝气生物滤池的设备相对简单,不需要使用复杂的化学药剂,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4. 空间利用率高:由于曝气生物滤池能够利用滤料层的三维空间,微生物能够在滤料表面形成较厚的生物膜,因此相对于其他生物处理系统,其空间利用效率更高。
四、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领域曝气生物滤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废水处理。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曝气生物滤池已经成功应用于纺织、印染、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废水处理,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在生活污水处理中,曝气生物滤池能够高效去除污水中的肉眼可见物和有机物,确保出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此外,曝气生物滤池还广泛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景区污水处理等领域。
五、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进展1. 填料优化:填料是曝气生物滤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填料的选择和优化对滤池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曝气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曝气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709fd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5.png)
曝气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曝气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环境、提升水质,研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试验旨在探索曝气生物滤池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一、实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曝气生物滤池,观察其对生活污水处理的效果,并评估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通过搭建曝气生物滤池,建立实验模型。
滤池的主要构成包括进水装置、填料层、生物膜、气液分离器等。
2. 实验材料:生活污水作为实验处理对象。
3. 实验步骤:a. 收集生活污水样品,并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物质。
b. 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投入曝气生物滤池中,通过进水装置均匀分布到填料层上。
c. 设定适宜的曝气时间和曝气量,保持滤池中的生物膜处于理想状态。
d. 收集出水样品,并对水质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
e. 分析和评估处理效果,探讨曝气生物滤池的优缺点。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出水水质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明显。
水质指标中的COD、氨氮、悬浮物等均得到了显著减少,接近或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2. 处理效率分析:曝气生物滤池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具有高效的优势。
填料层和生物膜的结构能提高生活污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污染物。
3. 经济性分析:曝气生物滤池在投资和运维成本方面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同时,曝气生物滤池设计合理,易于实施与管理,适用于城市和农村地区。
四、结论本试验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处理具有明显的效果。
其处理效率高、经济性好,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曝气生物滤池的设计和操作要科学合理,以保证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五、展望与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种类和结构进行优化与改进,以提高其处理效果。
《2024年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脱氮除磷》范文
![《2024年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脱氮除磷》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eb418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5.png)
《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篇一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脱氮除磷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低C/N比生活污水处理中的脱氮除磷应用研究摘要本文将针对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进行研究。
研究重点是脱氮除磷过程,我们将深入探讨A2/O工艺如何有效地解决低C/N比带来的污水处理难题,并通过优化运行参数提高处理效率。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低C/N比的生活污水因其特殊的成分构成,给污水处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作为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低C/N比生活污水的处理中。
本文将对该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深入研究。
二、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概述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是一种集生物脱氮、除磷、有机物去除于一体的污水处理技术。
该工艺通过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阶段的有机结合,实现对污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有效去除。
其中,曝气生物滤池作为核心处理单元,通过生物膜法实现高效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
三、低C/N比生活污水的特点及处理难点低C/N比生活污水的主要特点是碳源不足,导致生物脱氮除磷过程中碳源缺乏,影响处理效果。
此外,低C/N比还可能导致污泥产量增加,处理成本上升。
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低C/N比带来的问题,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是本研究的重点。
四、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脱氮除磷原理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通过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阶段的交替运行,实现污水中氮、磷的有效去除。
在厌氧阶段,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在缺氧阶段,利用内源碳源和外部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在好氧阶段,通过硝化作用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同时利用生物膜法吸附磷并将其从污水中去除。
五、优化运行参数提高脱氮除磷效果为了提高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运行参数来实现。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水实验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水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2e5604ae45c3b3567ec8b8e.png)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水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曝气生物滤池(BAF)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艺过程。
(2)了解BAF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时不同颗粒填料、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以及不同气水比对有机物处理效果的影响。
(3)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如实描述该处理过程及效率,明确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及对处理效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附着生长系统。
滤池内部装填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高硬度、抗磨损的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有生物膜,池底提供曝气,污水流过滤床时,污染物首先被过滤和吸附,进而被滤料表面的微生物氧化分解。
曝气生物滤池有上向流和下向流两种主要的反应类型,下向流系统的进水从池的顶部进入,与空气的运行方向相反,有利于提高充氧效率;上向流系统的进水从池的底部进入,顶部被清水覆盖,可以避免由于曝气所产生的气味。
填料有比水重的粒状填料、比水轻的粒状填料和结构性填料三种,粒状填料粒径为2-8mm,要求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低密度、高硬度、抗磨损和化学惰性。
曝气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滤层中会产生污泥的积累,需要定期利用处理水反冲洗,反冲洗通常在进水流量较低时运行,一般为气水同时反冲洗。
为减少反冲洗次数,必须设置初沉池等预处理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出水水质好,可用于三级处理。
使处理出水BOD5、SS、NH3-N分别达到10mg/L、10mg/L、1mg/L;(2)微生物不易流失,对有毒有害物质有一定适应性,运行可靠性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3)容积负荷高,不需要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占地面积可减少到常规处理工艺的1/5~1/10;(4)需定期反冲洗,反冲水量较大,且运行方式复杂,但易于实现自控。
实验装置与仪器(1)实验装置本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仪器反应器:120c m×50cm填料:陶粒。
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检查反应器各接口处是否漏水,液体流量计是否好用,曝气设备是否正常,原水槽中水量是否足够。
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的生物滤池范文
![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的生物滤池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af2792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8.png)
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的生物滤池范文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而新型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式。
本文将介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优点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
曝气生物滤池是通过微生物对污水进行降解处理的一种工艺。
首先,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生物滤池,其中装填了一定的填料。
填料的作用是提供充足的表面积,使得微生物附着在其上生长繁殖。
当污水在填料表面流过时,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为了确保微生物能够有效地生长和代谢,曝气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通过给生物滤池注入适量的氧气,可以提供微生物所需的氧气浓度,加速微生物的降解代谢过程。
同时,曝气还能够循环搅拌污水中的有机物,促使其与微生物更加充分地接触,提高处理效果。
相较于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其处理效率高,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其次,曝气生物滤池所需的设备较少,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此外,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维护操作也相对简单。
最重要的是,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稳定可靠,适应性强,在应对不同水质条件和处理规模上具有优势。
曝气生物滤池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场景。
它可以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各类污水处理设施。
同时,曝气生物滤池还可以用于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解决农村污水排放的问题。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建筑工地污水处理、船舶污水处理等,曝气生物滤池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之,新型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高效、可靠、经济的处理方式。
通过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能够得到有效降解和去除,从而实现了水环境的净化和保护。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提升水质和保护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曝气生物滤池设计方案
![曝气生物滤池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33c2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7.png)
曝气生物滤池设计方案气生物滤池是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生物滤池,通过微生物的附着生长和代谢作用将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以提高水质的处理效果。
设计方案如下:1. 滤材选择:选择适宜的滤材能够提供良好的生物附着面积,常见的滤材有陶粒、蜂窝陶瓷、海绵等。
在设计时,滤材的孔隙度应当适中,既能提供足够的氧气交换,又能提供足够的附着面积。
2. 容器选择:气生物滤池的容器可以选择塑料容器或者水泥容器。
塑料容器具有重量轻、易于加工和布置、耐腐蚀等特点;水泥容器具有耐久性好、结构稳定等优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容器。
3. 气体供应:通过在滤池底部设置曝气装置,供应氧气给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反应。
曝气装置可以选择微孔曝气管或者增氧机,能够提供均匀的气体分布,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4. 水流循环:通过合理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保证水体在滤池内形成循环流动,提高水质的处理效果。
进水口应当位于滤池的底部,以便于将污水均匀分布到滤材层;出水口则应当位于滤池的上部,以便于将清洁水排出。
5. 控制运行参数:滤池的运行参数对于处理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包括水力负荷、高度负荷和曝气量等。
水力负荷应当合理控制,避免过高造成滤池堵塞;高度负荷不宜过高,以保证微生物附着和生长的空间;曝气量应当根据滤池的尺寸和水质特点来确定,以保证氧气的充足供应。
6. 检测与维护:定期进行滤池的水质检测和滤材的清洗与更换。
水质检测可以通过测量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参数来判断滤池的处理效果;滤材的清洗和更换可以根据滤池的运行情况和滤材的附着程度来决定。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可以建立一个高效的气生物滤池,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提高水质的处理效果。
同时,合理的运行参数和定期的检测与维护,能够保证滤池的长期稳定运行。
2024年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的生物滤池
![2024年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的生物滤池](https://img.taocdn.com/s3/m/a80746f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a.png)
2024年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的生物滤池引言:随着城市建设和人口增加,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
而曝气的生物滤池作为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以其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的生物滤池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氧气传递效率低、能耗高等。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全新的2024年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的生物滤池,旨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降低能耗。
一、新型曝气设备的引入传统的生物滤池中使用的曝气设备通常是机械式曝气装置,存在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2024年新型曝气设备的引入,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新型曝气设备采用了超声波曝气和微泡曝气的技术。
超声波曝气是指运用超声波技术将水中的气体转化为微小的气泡,进一步提高氧气传递效率。
微泡曝气则是通过产生微小气泡,增加曝气面积,提高曝气效果。
这两种技术的联合应用,使得污水中的氧气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快了生物滤池中污水的降解速度。
二、生物滤材料的改良2024年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的生物滤池还对生物滤材料进行了改良。
传统的生物滤材料通常使用填料,如陶粒、石英砂等。
这些填料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隙度,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
但是,由于填料的物理结构限制,微生物附着的深度较浅,导致反应区域有限,降解效果不佳。
新型生物滤材料采用了多孔性载体,如多孔陶瓷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孔隙度,可以提供更多的附着点和生长空间,增强微生物的附着能力和降解能力。
同时,多孔陶瓷材料还具有较高的抗污染和耐腐蚀性能,能够减少滤池的维护和清洗成本。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2024年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的生物滤池还引入了自动化控制系统,使得设备的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数据监测污水的水质、溶解氧浓度等参数,通过调整曝气设备的工作状态,使得氧气供应更加均匀和合理。
此外,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可以检测生物滤中微生物的附着情况和降解效果,通过调整曝气设备的工作时间和频率,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原理及操作规程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原理及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cbbd5eabb4cf7ec4afed0b2.png)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原理及操作规程曝气生物滤池由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区和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以及下部导流沉降无泵污泥回流区三部分组成。
在内锥即下向流生物接触氧化过滤区和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内,都设有滤料。
在下部的导流沉降分离无泵污泥回流区内装有导流板和无泵污泥回流管。
在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和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与下部的导流沉降分离无泵污泥自动回流区之间装有滤料,并在滤料下部设有滤池反冲洗空气管和水管。
其污水流向为:污水自上而下进入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内,通过滤料空隙间曲折下行至导流沉降无泵污泥回流区,实现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污泥在不用泵的条件下,自动回流到污水池的前端,进入厌氧池或水解酸化池反硝化处理。
分离出来的水导入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并同样通过滤料空隙曲折上升,污水在上升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沉于导流沉降分离区,通过无泵污泥排泥系统,回流到污水池前端进入厌氧池或水解酸化池反硝化处理。
空气的流向为:在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内,空气是自下而上,在滤料空隙间曲折上升;在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内,空气同样是自下而上,在滤料空隙间曲折上升。
水与空气的流向分别为:在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内,因污水是自上而下,而空气是自下而上,并且水和空气都是通过滤料空隙间曲折对流,与污水及滤料上附着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好氧条件下发生气、液、固三相反应。
另一方面,水与空气在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内,因污水和空气都自下而上的,水和空气在滤料空隙间曲折上升,与污水及滤料上附着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好氧条件下,发生气、液、固三相反应。
在内锥即下向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和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内的滤料上,由于生物膜附着在滤料上,不受泥龄限制,因而种类丰富,对于污染物的降解十分有利。
污染物被吸附、拦截在滤料表面,作为降解菌的营养基质,加速降解菌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又进一步“俘获”基质,将其同化、代谢、降解。
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https://img.taocdn.com/s3/m/539bdd6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1.png)
曝气生物滤池简介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的生物滤池,通过曝气作用和微生物的附着生长来实现水质的净化。
本文将介绍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工作原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曝气装置向滤池中注入氧气,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氧气。
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被微生物附着在滤料表面,微生物通过吸附、吸收和降解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同时,氧气的供给也促进了微生物的活性和生长。
设计要点1. 曝气装置曝气装置通常采用气泡曝气或微小颗粒曝气方式。
气泡曝气常用的设备有气石、气泡帽等,它们能将氧气均匀地分布到滤料中。
微小颗粒曝气常用的设备有飘浮填料和聚合球,能增加曝气面积和气囊的稳定性。
2. 滤料选择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料选择对滤池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粗砂、煤炭等。
滤料应具有良好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便于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并且易于清洗和维护。
3. 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的水力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的流量。
合理的水力负荷可保证水在滤料中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使微生物有足够的时间对污染物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水力负荷的设计要根据水质和处理效果的要求进行调整。
4. 气水比气水比是指单位时间内供气量与单位时间内供水量的比值。
合理的气水比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
不同的水处理目标和水质要求会对气水比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应用领域曝气生物滤池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和水源地水质提升等方面。
1. 污水处理厂曝气生物滤池可以作为污水处理厂中的一道工艺流程,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悬浮物等。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转化为较为清洁的水体,提高水质净化效果。
2. 工业废水处理曝气生物滤池在工业废水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能够通过微生物的降解和吸附作用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曝气生物滤池》课件
![《曝气生物滤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96aac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d.png)
占地面积小
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曝气生 物滤池可以紧凑地布置,从而 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工程成本 。
节能环保
曝气生物滤池采用自然通风供 氧,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同时 产生的污泥量少,易于处理和 处置。
维护方便
曝气生物滤池结构简单,操作 方便,日常维护工作量较Hale Waihona Puke ,降低了运营成本。缺点
01
02
03
04
特点
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占地 面积小、易于维护管理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的处理。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通过向曝气生物滤池中通入空气,使滤料上的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代谢降解有机 物,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吸附、降解和产水。在吸附阶段,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在滤料上;在降解阶段, 微生物利用氧气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产水阶段,微生物将降解 产物释放到水中。
应用领域
生活污水处理
曝气生物滤池可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 物,提高水质。
工业废水处理
曝气生物滤池也可用于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如印染废水、造纸废水 等,降低污染物浓度,达到排放标准。
脱氮除磷
曝气生物滤池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氮、磷等营 养盐,对于改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最佳温度
02
曝气生物滤池的最佳温度为2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
处理效果。
最佳pH值
03
曝气生物滤池的最佳pH值为7.0-7.5,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
影响处理效果。
04
曝气生物滤池的优缺点与 改进方向
优点
处理效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4曝气生物滤池实验4曝气生物滤池实验4 曝气生物滤池仿真实验1.曝气生物滤池简介曝气生物滤池属于生物膜处理工艺,是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的核心,也即主处理工艺。
如图1所示。
图1曝气生物滤池(1) 曝气生物滤池挂膜使具有代谢活性的微生物污泥在处理系统中滤料上固着生长的过程称之为挂膜。
挂膜也就是生物膜处理系统中膜状微生物的培养和驯化过程。
对于生活污水、城市污水以及与城市污水相近的工业废水,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的话,其挂膜过程一般采用直接挂膜法。
直接挂膜法即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 (水温、溶解氧等) 和水质条件 (pH值,BOD、C/N等) 下,让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该过程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在滤池中连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每隔半小时泵入半小时污水,空塔水流速控制在1.5m/h以内;第二阶段同样是在滤池中连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连续泵入污水,使空塔水流速逐渐从1.5m/h增加到设计流速。
第一阶段一般需要l0~15d时间,第二阶段一般需要8~10d时间,这两阶段完后就可以完成挂膜过程。
对于不易生化处理的一些工业废水,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为了保证挂膜的顺利进行,可以通过预先培养和驯化相应的活性污泥 (或类似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然后再投入到曝气生物滤池中进行挂膜,即分布挂膜法。
具体做法是先用生活污水或其与工业废水的混合污水培养出活性污泥,将该污泥和适量的工业废水放入一循环池中,从此池用泵打入生物滤池中,出水或反冲洗污泥回流入循环池。
待滤料表面挂膜后,可以直接通水运行或继续循环运行,随着膜厚度的增长,可以逐步增大工业废水的比例,直至完成挂膜过程。
(2) 曝气生物滤池运行控制a.布水与布气对于生物滤池处理设施,为了保证其微生物膜的均匀增长,防止污泥堵塞滤料,保证处理效果的均匀,应对滤池均匀布水和布气。
由于设计上不可能保证布水和布气的绝对均匀,运行时应利用布水、布气系统的调节装置,调节各池或池内各部分的配水或供气量,保证均匀布水、布气。
由于生物滤池采用滤头布水,所以滤头的堵塞会使污水在滤料层中分配不均,结果滤料层受水量影响发生差异,会导致微生物膜的不均匀生长,进一步又会造成布水布气的不均匀,最后使处理效率降低。
为防止布水管和滤头的堵塞,必须提高预处理设施对油脂和悬浮物的去除率;保证通过滤头有足够的水力负荷。
对于布气系统,由于曝气生物滤池采用不易堵塞的单孔膜曝气器,所以在运行中被大量堵塞的几率不大,如有堵塞,则可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空气阀门,使供气匀,并可用曝气器冲洗系统进行冲洗。
b、滤料①预处理对于滤池中的生物滤料,在被装入滤池前需对其进行分选、浸洗等预处理,以提高滤料颗粒的均匀性,并去除尘土等杂质。
②运行观察与维护生物滤料在曝气生物滤池中正常运行时,应定期观察生物膜生长和脱膜情况,观察其是否被损害。
有很多原因会造成微生物膜生长不均匀,这会表现在微生物膜颜色、微生物膜脱落的不均匀性上,一旦发现这些问题,应及时调整布水布气的均匀性,并调整曝气强度来予以纠正。
由于滤料容易堵塞,可能需要加大水力负荷或空气强度来冲洗。
在某些情况下,如水温或气温过低,需要增加保温措施。
另外,由于滤池反冲洗强度过大时有可能会使少量滤料流失,所以每年定期检修时需视情况给予添加。
C、生物相观察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膜外观粗糙,具有粘性,颜色是泥土褐色,厚度约300~400μm。
滤池中滤料上生物膜的生物相特征与其他工艺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微生物种类和分布方面。
一般来说,由于水质的逐渐变化和微生物生长环境条件的改善,生物膜系统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均较活性污泥工艺大,尤其是丝状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种类增加,厌氧菌和兼性菌占有一定比例。
在分布方面的特点,主要是沿生物膜厚度和进水流向呈现出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在滤料层的下部(对于上向流)、滤料层的上部(对于下向流)或生物膜的表层,生物膜往往以菌胶团细菌为主,膜也较厚;而在滤料层的上部(对于上向流)、滤料层的下部(对于下向流)或生物膜的内层,由于有机物浓度梯度的变化,生物膜中会逐渐出现丝状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生物的种类不断增多,但生物量及膜的厚度减少。
水质的变化会引起生物膜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在进水浓度增高时,可看到原有特征性层次的生物下移的现象,即原先在前级或上层的生物可在后级或下层中出现。
因此,可以通过这一现象来推断污水有机物浓度和污泥负荷的变化情况。
(3)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a.溶解氧为了实现硝化、反硝化,必须在各段滤池中连续测定溶解氧数值,并加以控制调节。
在DC、N滤池中的曝气阶段需要不断调节溶解氧水平,使溶解氧达到较高水平(约2~3mgO2/L),通过溶解氧(DO)在线检测仪表测定滤池出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并反馈至PLC控制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变频器从而改变风机的转速来达到目的;而DN滤池反硝化必须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而在有氧的条件下反硝化过程就停止,所以运行中应使滤池中溶解氧浓度达到较低水平(约0.2~0.5 mgO2/L)。
b.滤料更新更换因曝气生物滤池需定期进行反冲洗,滤料会因反冲洗强度控制不当或磨损等原因而少量流失或损耗,故要定期根据填料损耗程度和处理水质状况进行适量补充,该过程一般集中在每年大修时进行。
c反冲洗在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中,随着运行的进行,滤料上生长的微生物膜渐渐增厚,在增厚初期,有利于去除率的提高;而在增厚到一定程度时,微生物的活性降低,并开始有一定程度的脱落。
正常运行时,微生物膜的厚度一般应榨制在300~400μm,此时生物膜新陈代谢能力强,出水水质好。
当膜的厚度超过这一范围时:①氧的传递速率减小,微生物吸收的氧量过低,影响微生物的增殖,生物膜活性变差,同时又抑制丝状菌的生长,结果使去除能力降低,出水水质变坏;②传质速度减缓,使微生物吸收有机物浓度过低,造成营养不足。
此外,进水中的颗粒物质被截留在滤池的滤料空隙中,同时,过量生长的微生物也聚集在生物曝气滤池表面和填料的空隙中。
随着处理过程的持续运行,填料的空隙度减小,这时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加大了滤池的水头损失,最后总的水头损失可能达到或接近使设计流量通过生物曝气滤池所必须的水头或是出现颗粒穿透。
在这种情况下,曝气生物滤池即应停止运行并进行反冲洗。
反冲洗是维持曝气生物滤池功能的关键,其基本要求是在较短的反冲洗时间内,使填料得到适度的清洗,恢复滤料上微生物膜的活性,并将滤料截留的悬浮物和老化脱落的微生物膜通过反冲洗而排出池外。
反冲洗的质量对出水水质、工作周期、运行状况的影响很大。
反冲洗程序为先单独用空气进行反冲洗,然后再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停止清洗30s,最后用水清洗。
在进水管、出水管、曝气管、反冲洗水管和空气管道上均安装有自动阀门,并通过微机对整个反冲洗过程进行自动程序控制。
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周期必须根据出水水质、滤料层的水力损失,出水浊度综合而定,并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程序控制。
对于城市生活污水,一般情况下通常运行24—48h反冲洗一次,而且在多格滤池并联运行的情况下,反冲洗过程是依次单格进行,从而保证了整个处理系统不受影响而能顺利工作。
一般来说.反冲洗用水量为进水水量的7%~l0%,反冲洗排水中平均TSS浓度为500~650mg/L,反冲洗时气速为60~90m/h。
对曝气生物滤池,控制好气、水反冲洗强度显得尤为重要,过低达不到冲洗的目的,过高会使生物膜严重脱落,并造成填料的破损、流失及增加不必要的反冲洗耗水量、耗电量。
反冲洗滤层的膨胀率较小,约为10%左右。
(4)滤池运行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及解决对策a、气味对于曝气生物滤池,当进水有机物浓度过高或滤料层中截留的微生物膜过多时,滤料层内局部会产生厌氧代谢,有可能会产生异味,解决办法如下。
①减少滤池中微生物膜的积累,让生物膜正常脱膜并通过反冲洗排出池外;②保证曝气设施的正常工作;③避免高浓度或高负荷污水的冲出。
B、生物膜严重脱落在滤池正常运行过程中,微生物膜的不正常脱落是不允许的,产生大量的脱膜主要是水质原因引起的,如抑制性或有毒性污染物浓度太高或pH值突变等,解决办法是必须改善水质,使进入滤池的水质基本稳定。
C、处理效率降低当滤池系统运行正常,且微生物膜生长情况较好,仅仅是处理效率有所下降,这种情况一般不会是水质的剧烈变化或有毒污染物质的进人造成的,而可能是进水的pH值、溶解氧、水温、短时间超负荷运行所致。
对于这种现象,只要处理效率降低的程度不影响出水水质的达标排放,即可不采取措施,过一段时间便会恢复正常;若出水水质影响达标排放,则需采取一些局部调整措施加以解决,如调节进水的pH值、调整供气量、对反应器进行保温或对进水进行加热等。
D、滤池截污能力下降滤池运行过程中,当反冲洗正常,但滤池的截污能力下降,这种情况可能是预处理效果不佳,使得进水中的SS浓度较高所引起的,所以此时必须加强对预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
E、进水水质异常①进水浓度偏高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如果出现,应当通过加大曝气量和曝气时间来保持污泥负荷的稳定性。
②进水浓度偏低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暴雨天气,应当通过减少曝气力度和曝气时间来解决,或雨污水直接通过超越管外排。
F、出水水质异常①出水带泥、水质浑浊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生物膜厚度太厚,反冲洗强度过高或冲洗次数过频。
·当生物膜长到一定厚度(300~400μm),立即进行反冲。
·反冲洗强度过高或次数过频,导致微生物流失,处理效率下降。
解决办法是控制水解酸化池出水SS,减少反冲洗次数,调整反冲洗合适强度。
②水质发黑、发臭·水质发黑、发臭的原因可能是溶解氧不够,造成污泥厌氧分解,产生H2S气体。
解决办法是加大曝气量,提高溶解氧的含量即可。
·可能局部布水系统堵塞,造成局部缺氧。
解决办法,检修或加以反冲强度。
G、出水呈微黄色主要原因是DN滤池进水槽化学除磷的加药量太大,铁盐超标,减小加药量即可。
2、实验目的(1)了解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原理、运行过程;(2)了解影响曝气生物滤池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3、实验内容(1)选择原水性质为城市污水,设定进水流量200t/h,进水BOD400mg/L,氨氮50 mg/L,滤床池长10米,运行水温25摄氏度,其他指标采用默认值,分析溶解氧对BOD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2)选择原水性质为城市污水,溶解氧根据第(1)步实验结果确定取值,其余指标设定值同第(1)步,依次分析进水流量、滤床池长和温度对对BOD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3)将原水性质更换为啤酒废水,设定进水流量200t/h,进水BOD600mg/L,氨氮50 mg/L,重复(1)、(2)步。
(4)将原水性质更换为焦化废水,设定进水流量200t/h,进水BOD400mg/L,氨氮100 mg/L,重复(1)、(2)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