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早期经验论 培根 霍布斯 洛克
早期经验论哲学课件
(Francis Bacon,1561—1626年)
2、科学归纳法
从感性观察和实验出发,经过理性归纳而上升到 真理性的知识 三表法: A、“本质或具有表” B、“差异表” C、“程度表”或“比较表” 在列举例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和排除来 进行归纳,逐级上升到最后的“公理”。
怀疑主义和理性精神2经验与唯理论的共同目标追求普遍必然性的知识3经验论与唯理论不同的出发点方法和基本原则4经验论与唯理论各自的理论困境怀疑论与独断论彼特拉克petraca13041374年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古典文化柏拉图主义伊壁鸠鲁主义的复兴古典文化柏拉图主义伊壁鸠鲁主义的复兴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年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的统一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的统一在思想上开创了一种自由精神在思想上开创了一种自由精神在政治上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崛起在政治上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崛起在经济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经济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节早期经验论哲学1111族类的假象族类的假象22洞穴的假象洞穴的假象33市场的假象市场的假象44剧场的假象剧场的假象francisbaco性观察和实验出发经过理性归纳而上升到从感性观察和实验出发经过理性归纳而上升到真理性的知识真理性的知识aa本质或具有表本质或具有表bb差异表差异表cc程度表或比较表程度表或比较表在列举例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和排除来在列举例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和排除来进行归纳逐级上升到最后的公理
彼特拉克(Petraca,1304—1374年)
二、宗教改革
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的统一
在思想上开创了一种自由精神, 在政治上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崛起, 在经济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欧哲史八课英国经验主义哲学
• 自然科学及其相关问题始终是培根关 注的中心。
• 他提醒要注意防止主观主义、形式主 义与教条主义的错误,这对后人吸取理论 思维的教训有一定参考价值。
• (2)培根的“假象论”是批判性的, 它不但一般针对人类作为理性动物在认识 活动中普遍易犯的共性错误,而且特别针 对以经院哲学和正统神学为代表的社会意 识形态,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次从认识论 上批判经院哲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启蒙意 义。
•
培根批判了传统学问中引起人们对学问“不
信任”的三种“病症” :“虚饰的学问”
(delicate learning、“争辩的学问” (contentious learning、“幻想的学问” (fantastical learning)。
•
培根对三种“病症”的批判主要是针对以经
院哲学为代表的传统思想,其中着重揭露和抨击
• 在当时人们仍然受传统学说和宗教思想严 重束缚的情况下,培根对学术权威和正统 神学的批判无疑具有强大的思想解放作用。
2、“四假相”说。
• 培根不但从外部的社会条件和思想环 境方面批判阻碍知识进步的种种弊端,而 且还深入人心内部考察了影响人获得正确 知识的各种思维障碍,他称这些障碍为 “假象”(idols or false appearances)。
了经院哲学矫饰浮华、繁琐冗赘、言之无物的恶
劣学风,对后来学术界文风的转变产生了积极影
响。
• 培根还特别批判了传统思想中阻碍科学进 步的种种不良倾向,将人们对“崇古”、 “哲学权威”和“普遍同意”的痴迷看做 阻碍科学进步的三个障碍。
浅析英国经验主义历史及其成就
浅析英国经验主义历史及其成就浅析英国经验主义历史及其成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目:西方哲学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姓名:XX学号:XXXXXXXXXX班级:1102班完成日期:2013年5月浅析英国经验主义历史及其成就摘要:在近代经验论盛行于英国,这种经验论一种认识论的理论或学说。
又称经验主义。
其思想主要认为认识产生于感觉经验,推崇科学归纳法的作用。
但其本身又看不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的本质区别,甚至把理性认识归结为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在发展的进程中反映了唯物主义经验论想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过度。
关键词:经验论、认识论、培根、洛克、霍布斯、贝克莱、休谟。
目录一、经验论的产生及其概述(一)、经验论的含义(二)、经验论的形成原因(三)、经验论的特点二、经验论发展的历史(一)、弗兰西斯?培根--唯物主义经验论的提出者1、批判经院哲学以及亚里士多德的科学体系2、“四假相说”的提出3、科学方法:归纳法(二)、霍布斯--机械唯物主义系统化者(三)、洛克--“白板说”的提出者(四)、贝克莱--经验论走向主观唯心主义(五)、休谟--经验论走向不可知论,“休谟问题”的提出1、经验论走向不可知论,逐步走向衰退2、“休谟问题”的提出三、对经验论发展历史的总评价(一)、合理性(二)、局限性正文一、经验论的产生及其概述英国经验论是近代盛行于英国的一种认识论思想,主要认为认识产生于感觉经验,推崇科学归纳法的作用。
但其却有着看不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有着本质区别,甚至把理性认识归结为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一)、英国经验论的含义一种认识论的理论或学说。
又称经验主义。
它认为经验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片面地强调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实性,往往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贬低乃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定性。
(二)、英国经验论的形成原因首先,新生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发展科学,而还“处在收集材料阶段”的自然科学又需要哲学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给以指导,这样,认识论问题便成为近代哲学的最重要的内容。
早期经验论哲学
➢ 自然哲学(物体学说) ➢ 公民哲学(国家学说)
霍布斯论哲学的定义
➢ “哲学是关于结果或现象的知识,我们获得这 种知识,是根据我们首先具有的对于结果或现 象的原因或产生的知识,加以真实的推理。还 有,哲学也是关于可能有的原因或产生的知识, 这是由首先认识到它们的结果而得到的。” (《论物体》,第一章,2)
洛克论自然法
➢ 自然状态有一种为人人所应遵守的自然法 起支配作用;而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 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 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 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政府 论》,下篇,6)
洛克论公民社会的产生
➢ 凡结合成为一个团体的人们,具有共同制定的法 律,以及可以向其申诉的、有权判决他们之间的 纠纷和处罚罪犯的司法机关,他们就在自然状态中,在那里没有其他的裁 判者,他们每个人自己就是裁判者和执行者。 (《政府论》,下篇,87)
第三节 唯理论哲学
➢唯理论哲学的基本特点
➢ 代表人物:笛卡尔(1596-1650)、斯宾诺 莎(1632-1677)、莱布尼兹(1646-1716)
三、约翰·洛克
➢ 《人类理解论》 (1690)《政府论》 (1689)
➢ 经验主义的知识理论 ➢ 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
二、洛克的墓志铭
➢ John Locke(16321704)/ Westminster Scholar/ Censor of Moral Philosophy
➢ I know there is truth opposite to falsehood that it may be found if people will and is worth the seeking.
经验论和唯理论总结|近代哲学
经验论和唯理论总结|近代哲学近代哲学中,经验论和唯理论共有八位极其重要的哲学家,这八位凭其鲜明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作为西方哲学史的学习者,必须深刻掌握这八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编者在此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级重点知识点梳理一级重点是指各大高校历年真题中反复出现的考题,这些知识点必须完全理解并能够清晰流畅地解释或讲述出来。
1. 四假相(培根)培根是近代英国经验论的开启者。
培根在理论上对经院哲学进行的深刻批判主要体现在“四假象说”上。
所谓假象,即盘踞在人的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形成了成见或偏见,使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到真理,严重妨碍了科学的复兴。
根据来源不同把假象分为四类,即族类的假象、洞穴的假象、市场的假象、剧场的假象。
族类的假象是人类天性中普遍存在的缺陷。
由于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客观事物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了事物的真相。
洞穴的假象指由于个人的特性而产生的假象。
因为每个人的天性、成长环境、所受教育等不同而形成的个人偏见。
这就像一个人站在狭小的洞穴内看事物一样。
市场的假象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由于语词的错误和混乱而产生的假象。
剧场的假象指从各式各样的哲学体系以及错误的论证方法中移植到人们心中的假象。
一切流行的体系都不过是许多舞台上的戏剧罢了。
培根提出“四假象说”的目的是清算经院哲学所散播和灌输给人们的种种迷信谬说、空论和诡辩,以及各种编造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而且深刻揭示了导致人们主观性和片面性的种种认识论根源。
2.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奠基者和唯理论的创始人。
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出发,首先肯定了“自我”的存在。
在他看来,“自我”的存在是完全自明的。
因为,我虽然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怎么也不能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而怀疑活动是思想活动,所以说我在怀疑也就是我在思想。
既然我在怀疑、思想是无可怀疑的,那么作为怀疑主体的“我”的存在也就是确定可靠的了。
经验论哲学与唯理论哲学
经验论哲学与唯理论哲学17世纪就是哲学与科学兴盛的时代;在此一时期,许多哲学家(如培根、笛卡尔、莱布尼兹等)同时也是科学家。
不同的科学研究方法使他们在认识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普遍运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二是对各种观察材料和实验的结果进行数学处理和理性分析、推理的方法。
而培根代表着实验科学的哲学,这种哲学起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这是「外在的经验」。
而笛卡尔代表着自我意识的哲学,这种哲学产生于对理性自我的反省,这是「内在的经验」。
从培根和笛卡尔开始,哲学才把重心转移到认识论。
亦即,17-18世纪的西欧哲学,其主要兴趣就表现为对知识来源、过程及其真理性等问题的探讨。
经验论与唯理论之差异:休谟的不可知论割裂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莱布尼兹的独断论则直接把思维等同存在。
直到康德至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时期,才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辩证综合。
经验论哲学一、早期的经验论产生于17世界的英国,因应当时科学之兴盛而产生的思想潮流。
(一)培根→知识即力量、四假象说、科学归纳法、双重真理1.经验论哲学的开创者;根据科学的实验精神,首先建立了经验归纳法。
2.他强调科学知识必须以自然事物作为研究对象,以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起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实现对自然形式或规律的认识。
3.认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真正的科学认识应该从感性材料出发,经过理性的归纳逐步上升到真理性的知识,4.他的名言:「知识即力量」;认为人只有通过认识自然才能获得支配自然的力量。
此一主张,成为近代科学理性冲破蒙昧的宗教思想专制的第一声吶喊。
5.四假象说:培根认为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常常被他们心中各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偏见所遮蔽,因此,无法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
(1)族类的假象:亦即,总是以人类的尺度而非宇宙的尺度来作为认识的根据,从而使自然事物的性质常常因为人类理智的偏见而遭到扭曲。
(2)洞穴的假象:这是指个人受其习性、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见,导致了认识的偏差。
经验论的发展脉络
试论述近代经验论从弗兰西斯.培根到休谟演变的逻辑进程及其片面性。
培根:四假象,科学归纳法,朴素唯物主义培根强调感觉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但没有过分地夸大感觉经验的作用。
而是而是力图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寻求一种协调。
真正的科学认识应该从感性材料出发,经过理性的归纳而逐步上升到真理性的认识。
蚂蚁、蜘蛛、蜜蜂的比喻。
培根转向了认识论问题,但依然对本体论问题进行了论述。
经验论所具有的片面性和内在矛盾尚未表现出来。
经验主义的创始人培根并没有意识到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与唯物主义的首要前提的深刻矛盾。
霍布斯和洛克将经验论系统化霍布斯克服了培根的“双重真理观”(哲学真理与神学真理) 霍布斯在自然哲学(他的哲学另一部分是公民哲学)中把培根创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系统化,也把它推上了机械化道路,他的功能主义把一切形而上学的东西(上帝、“第一推动力”等)摒弃了(机械论和功能主义)。
实体与偶性(本体论)偶性观念(广延这类偶性具有客观性,颜色、气味、冷热之类的偶性并不具有客观实在性,是对象在我们头脑中的主观映像)对洛克产生影响,是后者“第二性质”学说的先声。
对实体唯名论的态度不仅影响了洛克而且最终导致贝克莱、休谟等人从根本上否定物质实体的做法,使经验论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霍布斯承认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和开端,但他却认为哲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推理的学问。
当他把演绎由以展开的普遍原则看做是“不能证明”和“无需证明”时,似乎又转向笛卡尔的唯理论立场。
洛克全面而系统地论证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凡在理智之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之中,但他的经验论思想仍然有某些不彻底之处。
洛克否定了一切天赋观念的原则,提出了白板说。
经验论发展到洛克那里,自身所隐含的逻辑矛盾已经明显地暴露出来了。
洛克一方面提出“白板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感觉和反省,(他把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使他在认识论上陷入了二元主义);另一方面又把“复杂观念”和“第二性质”的原因归结于心灵,这实际上承认了心灵具有一种先天的知识能力。
教育基础知识知识点——人物理论概括篇
第一部分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起源: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法)、沛西。
能(英)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2.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美)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承认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前苏联教育家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二、教育学发展:1.萌芽期世界教育学著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四书集注(朱熹)、传语录(王守仁)、大学、师说(韩愈)、理想国(柏拉图)、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论演说家的教育或雄辩术原理(昆体良,西方最早研究教育法的教育著作)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详见P8)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雄辩)问答三步:讽刺、定义、助产术或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得出结论)柏拉图(理想国):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教育事业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教育。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资本主义时期)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归纳法这一时期教育学主要著作: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教育漫话(洛克)、爱弥尔(卢梭)、林哈德与葛笃德(裴斯泰洛奇)、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人的教育(福禄贝尔)、教育论(斯宾塞)、人事教育的对象(乌申斯基)、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教育学学科建立】夸美纽斯(捷克):发表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观点主要有: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卢梭在爱弥尔中提出:人性本善,要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或者远离社会影响才是好的教育康德:1776年,成为了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翻译硕士百科知识之近代思想体系的形成
近代思想体系的形成主要成就有:哲学理论、近代自然法理论、经济理论(一)英国经验论17、18世纪西方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
对经院哲学的批判,首先从经验论和唯理论入手。
经验论发端于英国,代表人物是弗朗西斯培根、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
培根是近代英国唯物主义的真正始祖,是归纳法的创始人,创立了经验归纳法。
霍布斯被认为是18世纪“第一个近代的唯物主义者“,他的观点是典型的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洛克明确表示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认识的过程是从经验到观念,再从观念到知识。
英国经验论理论最终在洛克身上系统化了(二)荷兰唯理论笛卡尔创立了唯理论哲学,提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一唯心主义观点。
斯宾诺萨继承了笛卡尔唯理论的部分观点,写成了《伦理学》,该书使用数学方法论述伦理问题。
斯宾诺萨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其中实体论是核心,暴露了其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三)法国启蒙哲学伏尔泰最早的哲学著作是《哲学通信》,承认外在世界的客观性。
他继承了洛克唯物主义感觉论的基本观点并客服了洛克思想的不彻底性。
反对天主教以及教会所散布的迷信和偏见,是伏尔泰一生斗争的重点。
卢梭秉承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指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卢梭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是唯物主义感觉经验论。
其著作《爱弥尔》阐述了教育学理论,大力提倡“自然教育”。
卢梭在社会政治上秉持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著有《社会契约论》。
启蒙运动时期最具革命性思想的哲学家是狄德罗,其因主编《百科全书》而名垂青史。
以狄德罗为首的“百科全书派”几乎成了法国启蒙运动的代名词。
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
《百科全书》主编是 D.狄德罗。
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
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
早期经验论之霍布斯
(四)公民哲学
(5)既然人与人之间的力量是势均力敌的,那么,一 旦恶性竞争下去,他们可能同归于尽,都无法自我保存。
“只要每个人对于所有事物的这种自然权利持续下去,任 何人都将毫无保障(不管他又多强壮,多聪明),随时可能 死于非命,很可能活不到自然赋予的正常寿命。”
(6)既然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获得自我保存和安全, 而每个人只追求个人的满足必然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那么 他必然会理性地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寻求最大化的利益。
(四)公民哲学
二、狭义的公民哲学或政治哲学 (1)国家的产生
再次订立契约:每个人将自己的力量和权力转让给一个人或 一些人组成的会议,把大家的意志和位格变成一个意志和位格, 由它来代表众人,维护大家的利益。统一在同一个位格之中的众 人就构成了国家。
“国家是一个人格,一大群人通过相互约定使他们自己每一 个都成为这个人格的一切行动的主人,为的是当他认为适当的时 候,可以利用他们大家的力量和工具来谋求他们的和平和公共防 御。”
国家是“利维坦”(《新约.启示录》中的凶猛无比的海兽) 和在“不朽的上帝”领导下 的“会死的上帝”,举起 “正义之 剑”和“战争之剑”。
(四)公民哲学
(2)政体 国家的组织形式:君
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 君主制最为优越,公民绝 对服从国王,权力高度集 中效率高,有效维护和平, 防止内乱。
(五)小结
(四)公民哲学
一、利己主义的伦理学 这个说法成立吗?
(一)自然状态 (1)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欲望,寻求自我满足和自我保存,即试图
将包括他人的身体在内的一切自然存在据为己有,并且保护自己的一切 利益不受损害。这是人的自然权利。 “每个人的一切自愿行为,其目的 都是为自己获取好处。”
最新西方心理学史简编串讲知识点(4)
西方心理学史简编串讲知识点(4)二、培根新工具的提出P761、1620 年月英国唯物主义的开山祖弗兰西斯?培根第一版了《新工具》,倡导求知识的新方法。
培根提出要认识自然、研究自然及控制自然。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名言。
2、相信两种灵魂说,认为有两种灵魂,一种是感性灵魂,一种是理性灵魂。
第二节霍布斯一、机械唯物论P781、霍布斯认为,世界由拥有宽泛和各样形状的物体所组成。
物体的特征只有数目上的不一样而无质的差别。
2、霍布斯认为世界是无质的。
世界只有一个实体,那就是物质。
物质的运动是机械的。
二、论人性 P78霍布斯认为人生来就是自擅自利的,都要压迫别人,提升自己。
三、论感觉与梦幻P791、霍布斯反对笛卡儿的“天分观点说”,认为全部知识都由感觉开始。
2、霍布斯认为每一感觉过程发生此后,都留有剩余的运动,这剩余的运动就是想象。
平常想象的这类剩余运动比较轻微,被目前感觉过程更激烈的运动所吞没,所以平常展现不出来。
只有人在睡眠时,感觉运动不存在了,剩余运动才突显出来而形成梦幻。
霍布斯认为联想是因为两种感觉的运动在发生时间上的靠近。
霍布斯将联想分红两种,一种是无指导的、无计划的、非长久的。
另一种是有个欲念或计划克制的。
后代把前者称为自由联想。
第三节洛克一、经验论 P80英国思想家洛克的著作《人类悟性论》1690 年第一版。
书中反驳了笛卡儿的天分观点论,宣传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
洛克反驳当时传统的“固有观点”或“天分观点”。
用无可反驳的事实抨击“唯理论”二、感觉与反思两源说P811、洛克认为全部知识根源于经验。
经验资料根源:(1)对客观世界的感觉( 2)反思2、洛克把人所能意识到的心理现象统称为观点。
又将全部观点分简单与复杂的两类。
3、洛克认为反思是观点的另一根源,称它为内感官,以别于耳、目等外感官。
他将反思称为内感官,意即反思与感觉同样是被动的。
4、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是心理学第一个最完全的唯物主义理论。
三、外物的原始性与次起性P83洛克把外物的性质划分为原始性与次起性;如广延、形状、体积、动静、不行入性、数目等是原始性,外物因为它的原始性的种类与程度的不一样而产生色、声、香、味等感觉的能力是次起性。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斗争发展史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斗争发展史[摘要] 近代西方哲学一开始就存在两种倾向,经验论和唯理论。
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感觉经验,唯理论认为科学知识只能从理性所固有的天赋观念中推演而来。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关于知识的来源、认识的方法或逻辑、认识的可靠性问题上, 都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经验论和唯理论自产生起就进行不断的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
其中,经验论主要以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和休谟为代表,唯理论主要以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为代表。
[关键词] 经验论唯理论斗争发展正像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的先验论和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之间的矛盾一样,近代西方哲学存在着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斗争与发展,围绕着知识的问题,两派的哲学家们展开激烈的争论。
经验论者认为,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感觉经验,所谓科学知识——主要是实验科学——乃是对于感觉经验归纳的结果。
唯理论者认为,由于感觉经验是相对的和个别偶然的因而不是可靠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不可能建立在这样的不可靠的基础之上,如果有科学知识,显然我们的确有科学知识,那么它就不能以感觉经验为基础,而只能是从理性所固有的天赋观念中推演而来,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说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经验论和唯理论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模式,在关于知识的来源、认识的方法或逻辑、认识的可靠性问题上, 都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经验论者关注的是经验,并且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而没有其他的来源,因而他们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从经验中得来的感觉材料是如何构成知识的,他们不认为理性在认识中除了组合与分解感觉经验材料之外还有什么特殊的作用,他们普遍排斥形而上学。
因此,经验论的体系实际上是以“心理论”的方式构建的——从洛克的“白板说”开始,经验论都是以经验来说明观念,以观念的组合与分解来说明知识,这个模式就是“经验——观念——知识”,这个模式的特点是它既是开放的又是封闭的。
唯理论者意识到感觉经验的相对性和个别偶然性,认为在此基础上市不可能建立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的。
英国经验论的嬗变及其启示
英国经验论的嬗变及其启示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中叶的英国经验论,经历了从唯物论到唯心论最后到不可知论的曲折发展过程。
这个曲折发展过程,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的、阶级的背景,也有其理论本身的逻辑必然性。
这里仅就英国经验论演变的内在必然性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在具体分析之前,让我们先重温一下从培根到洛克这一段哲学史。
我们知道,培根是近代经验论的始祖,他创立的唯物的经验论和科学的归纳法,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有自然观上,奠定了唯物主义路线的基础,明确提出哲学研究的唯一对象是客观的自然界。
认为物质是永恒的,是万物的本原并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培根叫“形式”)。
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反映论,提出了“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经验”的基本原则,认为知识是存在的“影象”。
在方法论上他认为归纳法是探求知识的可靠工具,是人们探索自然和避免各种假相的唯一方法。
他认为他的归纳法和经院哲学的演绎法是根本不同的,是以科学实验和经验事实作为自己扎实基础的。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这些基本的方面,培根都没有对经验论的原则作具体的、详细的说明。
霍布斯是培根观点的继承者和整理者,他发展了培根的唯物论原则,他以物体学说为中心,建立了近代第一个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体系。
他主张世界上只有一个实体,即物体。
这种客观实在的物体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整个世界就是客观存在的无数单个物体的总和。
至于精神、思想这类现象,在霍布斯看来,只是人这一物体的特殊能力,是人脑的活动,决不能把这种能力同人体特别是大脑分割开来。
霍布斯一方面把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系统化了,但另一方面也使唯物主义经验论片面化了,使其带有明显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只承认物体的广延性,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并企图用机械运动来说明一切。
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受到必然性的制约,不存在偶然性。
但我们也应看到,霍布斯的这些片面观点,是与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状况相联系的。
洛克是继霍布斯之后英国最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是经验论的集大成者。
英国经验主义方法论
浅谈英国经验主义方法论摘要: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以重视感觉经验,并将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的一个哲学流派。
“经验主义”以弗·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为主要代表,他们都是英国哲学家,故也常称为“英国经验主义”。
本文介绍的是其中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的方法论。
关键词:白板说存在就是被感知怀疑因果关系1688年的“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思想开明,科学昌盛,工业发达,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
最反映这一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哲学是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英国经验论。
经验论的立场介于思辨与常识、科学与信仰、怀疑与确定、唯心与唯物之间,我们要对它的不同代表人物的细想做具体的、细致的分析,切不可一概而论。
1.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年)1.1批判天赋观念论洛克对经验主义哲学的发展最初是从批判天赋观念说开始的。
对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论”原则进行了深入而详尽地批判。
洛克说:“人们单凭运用自己的自然能力,不必借助任何天赋的印象,就能够获得他们所得拥有的全部知识;他们不必这样一种原初的概念和原则,就可以得到可靠的知识。
”针对天赋观念是上帝印在人的心灵上的印迹的说法,洛克否认上帝的先验性,上帝的观念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经验中形成的。
认为天赋观念的基本依据“普遍同意”是荒谬的,认为根本没有什么是普遍同意的东西。
并且明确地确立了经验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凡在理智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中。
洛克指出,天赋观念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它容易被人所利用,一些独裁者往往把自己说成“天赋原则”,解除人们的思想能力,使人们放弃自己的理性和判断,盲目地信仰和追随独断的教条,受宗教和坏学说的支配。
1.2白板说和双重经验说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与他的白板说是同一理论的正反两个方面:他一方面否认了知识来源于天赋观念,另一方面肯定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
古希腊哲学
中期):希腊城邦衰落处于马其顿统治之下,最 后为罗马所灭。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e, 公元前611-前546)是泰勒斯 的学生。他认为,宇宙的本原 或者原则是“无定” (apeiron),它是在总量上无 限、在性质上不定的物质。
第一,“它是一切生与减的原 则;无限个世界(神灵)由它 而生,又消减成为它”;第二, 他从“一”中分离出一些对立, 这些对立包含在“一”中;第 三,从量上说是无限的,不是 从数上的。
地理环境及其影响☆
◇多山、地少、靠海——有必要
◇航海贸易、海军发达——有能力
影响
促进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
打开了眼界
海外殖民扩张
为创造自己独特 文明奠定基础
◎ 海外殖民的范围 东地中海及黑海沿岸。 西地中海之意大利。 高卢和西班牙。
2)哲学诞生的思想条件:一是惊诧、好奇,通 过理论的方式,追问和探索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 二是闲暇,只有当人们满足基本的生活条件需要 时,才能有时间和精力思考哲学问题。
(4)与伊奥尼亚学派的本原说相比,数本原的“秩序” 与“规定性”的思想更有利于说明知识的可能性和确定性。
(1)毕达戈拉斯派的灵魂观具有宗教和哲学的双重 意义。
(2)“灵魂”(psukhē)是希腊哲学中的一个重 要概念,在《荷马史诗》中表示人死方止的呼吸、 生命;在泰勒斯那里表现为普遍的生命力和活动的 原则;而在毕达戈拉斯学派那里,同一个灵魂可以 流动于不同的身体,因而开始有了个体性和独立性, 虽然还不具有完全的非物体性。
西方哲学智慧09经验论
• 圣奥尔本斯子爵 ,如用更煊赫的头衔应称之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第18页/共61页
霍布斯
• 托马斯·霍布斯,英国 政治家、思想家、哲 学家。生于英国威尔 特省一牧师家庭,早 年就学于牛津大学, 后做过贵族家庭教师, 游历欧洲大陆。
• 《论物体》《利维坦》 《论人》《论社会》 《对笛卡尔形而上学 的沉思的第三组诘难》 等。
第29页/共61页
利维坦
• “利维坦”是《圣经·以赛亚书》中所描写的一种象征着邪恶的巨大海兽,霍布斯借用这个词来隐喻国家是 一个起源于人的自私本性、具有邪恶本质的庞然大物。
第30页/共61页
• 霍布斯的国家理论是从一种假想的“自然状态”入手的,在国家产生之前 的这种自然状态中,人们都依据自然法而享有各种天赋的自然权利。在自 然状态下,每个人都只受自己的自然法则或“利己心”的支配,为了保存 自身而不惜采取任何手段来排斥和消灭敌人。霍布斯认为,自然法的第一 条原则就是:用一切手段(包含战争)来寻求和平与自卫;由此推出的第 二条原则就是:为了和平与自卫,人们宁愿主动放弃对一切事物的权利。 前者造成了一种“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使得“人对人就像狼一 样”;后者则达成了一种社会契约(“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契 约’”),最终导致了国家和法律的产生。
第26页/共61页
感觉与推理
• 与培根一样,霍布斯也承认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他从经验论的立场出发,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 说进行了批判,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天赋观念,人们只有对于可以感觉、观察到的物体才能产生真正的 知识。
第27页/共61页
• 霍布斯虽然承认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和开端,但是他却认为哲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推理的学问。然而, 正如他把物体的性质和运动都加以简单化的处理一样,他对推理的理解也是机械性的。他把推理等同于计 算,认为“推理是与加和减相同的”,“一切推理都包含在心灵的这两种活动——加与减里面” 。
早期经验论之霍布斯
霍布斯(Thomas Hobbes)
(一)哲学的定义 (二)机械论的世界观 (三)经验论的认识论 (四)公民哲学 (五)小结
(一)哲学的定义
(四)公民哲学
(5)既然人与人之间的力量是势均力敌的,那么,一 旦恶性竞争下去,他们可能同归于尽,都无法自我保存。
“只要每个人对于所有事物的这种自然权利持续下去,任 何人都将毫无保障(不管他又多强壮,多聪明),随时可能 死于非命,很可能活不到自然赋予的正常寿命。”
(6)既然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获得自我保存和安全, 而每个人只追求个人的满足必然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那么 他必然会理性地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寻求最大化的利益。
(四)公民哲学
一、利己主义的伦理学 这个说法成欲望,寻求自我满足和自我保存,即试图
将包括他人的身体在内的一切自然存在据为己有,并且保护自己的一切 利益不受损害。这是人的自然权利。 “每个人的一切自愿行为,其目的 都是为自己获取好处。”
(2)每个个体的能力尽管存在着差异,但都是大体相同的。 (3)世界上存在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每个人的追求又是无限的, 这样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对人就像狼一样”,每一个人与 其他人都处于战争状态。 (4)结果:首先,没有人愿意从事生产,因为他不知道他是否能够 保护自己创造的物质财富;其次,不存在对与错、正义与不义的区别, 每个人凭借阴谋诡计来夺取他人的东西,满足自己。 因此,人的生活必 然是“孤独、贫穷、污秽、粗野和短暂的 ”。
地行动。
(三)经验论的认识论
感觉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如果现象是我们借以认识一切别的 事物的原则,我们就必须承认感觉是我们借以认识这些原则的 原则,承认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获得的。” “知识的开端乃是感觉和想象中的影像”,而“想像不过 是渐次衰退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实体:来自感觉的简单观念所寄托的基质 (客观) 精神实体:来自反省的简单观念所寄托的基质 (主观)
4、知识的可靠性与真理
知识是理智对于两个观念的契合或者矛盾的知觉, 即对两个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
观念之间是否契合—确定的知识(口头真理) 观念与与事物真相之间的契合——实在的知 识(实在真理)
近代西方哲学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16-18世纪西欧哲学
概论 早期经验论哲学 唯理论哲学 晚期经验论哲学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运动 破除了对教会的权威崇拜, 否认了教会的中介作用和垄 断信仰的地位。
近代哲学的产生
1、理性战胜了信仰,突破了中世纪哲学的神学 外壳。
人类理性(主体性)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 也成为了哲学的主题。
无神论
2、机械论
物体的唯一本质属性:广袤性 运动的唯一形式:在外力推动下的位移
3、实体与偶性
物体是“实体”,他的属性被称为“偶性”,实体 是不生不灭的,偶性是变化无常的; 偶性依附于物体,但不构成物体的任何部分,偶性 是我们认识物体的方式; 两类偶性:广袤(客观实在)和色、声、香、味 (主观映像)
4、公民哲学
(1)自然权利与社会契约
自然状态(natural right,也就是自然权利 或自然正当):人对人是狼。所以要用自然 法来约束自然正当。
(2)绝对君权和君权民授
三
John Locke (1632-1704)
洛克
1、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不存在天赋的思辨原则 不存在天赋的实践原则 不存在天赋的上帝观念
培根拥有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想 像、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的著 作充满最美妙、最聪明的议论……因此 他的话常常被人家引为格言。 ——黑格尔
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 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马克思
背景: 为了消除当时人们思想上的各种迷信、 僵化和偏见,培根把矛头对准了当时的 经院哲学。
5、政治学说
1、自然状态和政府性质,和霍布斯的不同。 2、三权分立思想。
二、霍布斯
Thomas Hobbes 1588-1679 著作:《利维坦》
“在自然状态中,人对人是狼。”
1、哲学的定义、目的和对象
(1)哲学是一门从结果求原因或者从原因求结果的 推理的学问; (2)哲学的目的是利用已有知识“为人生谋福利”; (3)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处于产生过程中和具有某种 特性的物体(自然物体和人造物体)
2、白板说
blank board,或tabula rasa
心灵犹如白板,没有任何标记,接受经验以 后,形成了观念和知识。
这是一种消极的反映论, 认为人类接受感觉、形成观念和知识的能力是天赋 的
观念的两个来源:
感觉:外在经验,对外在事物的经验 反省:内在经验,对内心活动的经验
3、两种观念、两种性质、两种实体、两种本质 简单观念: 通过感觉和反省得到的观念。 特点:被动性、单纯性
第一性质:是物体的大小、形状、数目、位置、动 静。是物体的根本性质,为物体所固有,不能和物 体分离。 第二性质:是物体中的一种能力,可以借助第一性 质在我们心中产生色声味等感觉。
复杂观念: 心灵通过对简单观念进行组合、比较和抽象 而形成的观念。
特点:抽象性、能动性 包括:样式、实体、关系
2、形而上学不再独尊,让位给认识论(知识 论)。epistemology
经验论与唯理论:
1、共同根基:怀疑主义和理性精神 2、共同目标:追求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和建立 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 3、不同的出发点、方法、原则 4、不同的困扰
培根
霍布斯
洛克
笛卡尔
斯宾诺莎
莱布尼茨
第二节
早期经验论哲学
1、四假象说 假相,即盘踞在头脑中的错误观念,使人形 成了成见或偏见。主要有四种: 族类的假象 洞穴的假象 市场的假象 剧场的假象
1、“族类的假象”:
即由于人的本性而产生的偏见
2、“洞穴的假象”:
即因为个人偏见而形成的片面看法。
3、“市场的假象”:
即由语言滥用而引起的认识 和思想混乱。
培根
霍布斯
洛克
一、弗兰西斯· 培根
弗兰西斯· 培根 Francis Bacon (1561-1626)
知识就是力量
1、没有友谊,则世上不过是一片荒漠。
2、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 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 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 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这种认识错误有两种: 1是本来有些东西明明不存在,人们偏偏造出 一些词汇(名称)来虚构其存在,使人的认 识发生错觉和混乱,如“神”“上帝”等 2是人们交往中使用的有些语词,意义不明确、 模棱两可,从而导致人们认识的偏差。
4、 “剧场的假象”:
即因为盲目迷信权威而产生的 错误认识。
2、实验方法与归纳的方法
归纳法的步骤: 第一,收集材料; 第二,用三表法整理材料(具有表、差异表、 比较表); 第三,进行真正归纳。 缺点:片面夸大归纳法的作用。
3、朴素唯物主义 *自然万物是由一些物质性的“分子”所构成; *自然界具有客观的规律性(形式); *自然规律可以被人所认识; *物质的性质和运动形态具有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