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物造景
2024年植物造景心得标准
![2024年植物造景心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0de6c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b.png)
2024年植物造景心得标准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植物造景已成为现代建筑和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24年,随着技术的变革和理念的更新,新的标准逐渐形成,以满足人们对植物造景的更高要求。
以下是我对2024年植物造景心得标准的一些体会。
一、生态环保生态环保是2024年植物造景的基本标准。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植物的选择应以本地植物为主,尽量避免引入外来物种,防止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同时,要注重植物的生态合理性,在植物种植过程中考虑水、土壤、气候等因素,确保植物可以自然地生长和繁衍。
二、多样性和变化性在2024年的植物造景设计中,注重多样性和变化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单一的植物景观可能会显得单调和乏味,而多样性的植物组合可以给人一种更丰富、更有层次感的视觉体验。
通过植物种类的不同选择,可以创造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效果,使植物造景更具有眼前一亮的效果。
同时,注重植物的色彩和纹理的多样性,可以创造出更具艺术感和观赏性的植物造景。
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2024年植物造景的核心理念。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重节水、节能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符合节水、节能标准的灌溉系统,控制用水量;选用符合能源效率标准的照明系统,减少能源消耗;使用低碳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注重植物的生命周期管理,合理规划和管理植物的生长过程,确保植物能够持续生存和生长。
四、人性化设计2024年的植物造景不仅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要注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心理感受,创造出与人们的互动和体验。
植物的布局、高度和颜色等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与建筑物和人们的活动相衔接,营造出一个宜人的环境。
同时,注重植物的触感、香气和听觉效果,给人带来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五、科技创新在2024年的植物造景中,科技创新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e242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3.png)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园林景观设计是指通过规划、设计和布局植物、地形、水体和人造结构等元素来打造人工环境中的自然景观,以营造舒适的空间和环境。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丰富生物多样性等。
本文将对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一、植物造景的种类及特点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的植物造景包括草坪、花园、绿篱、乔木、灌木等。
它们各具特点,在园林景观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 草坪草坪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的绿色植被能够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同时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质量。
草坪的施工相对简单,养护成本低,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花园花园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之笔,通过植入不同种类、颜色和形态的花卉植物来丰富景观,营造出色彩斑斓的环境。
花园的设计和养护工作相对繁琐,但其美丽的效果常常能够为整个园林景观增添生机和魅力。
3. 绿篱绿篱是通过植入不同种类的灌木或多年生植物来构建出绿色屏障,其可以分隔空间、遮挡视线、调节气候、减少噪音等作用。
绿篱经过修剪和塑形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实用的元素。
4. 乔木乔木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景观构成元素,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形态和色彩的乔木来构建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乔木可以提供阴凉、观赏、遮荫、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5. 灌木灌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常用于填充空间、丰富景观效果,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和形态的灌木来丰富景观,为景观增添层次和丰富度。
二、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应用效果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美化环境植物造景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组合来美化环境,营造出美丽、宜人的景观效果,提升人们的审美享受和生活品质。
2. 调节气候植物造景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和形态的植物来调节气候,提供遮荫、降温、保温、防风、净化空气等功能,改善环境质量。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925b6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3.png)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能够为人们创造一种和谐、舒适、美丽的自然环境,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以下将探究植物造景的作用以及常见的艺术手法。
1. 植物造景的作用(1)美化环境,增加景观效果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之一,也是人们最直观感受到的。
对于一些公共空间、社区、居民小区以及城市公园等场所,通过植物造景能够让原本孤寂、荒凉的环境更加美丽、生机盎然。
植物造景能够扮演“点缀”的角色,让整个空间更加分明、鲜活,起到增加景观效果的作用。
(2)填补空缺,解决不利因素植物造景还可以弥补一些环境的缺陷或者解决不利因素。
比如在城市中,一些高楼大厦或者公路铁路等等建筑设施,容易造成环境噪音、气体污染等不利因素,通过植物造景能够起到缓解、吸收等作用,提高环境的舒适度。
在一些狭窄的胡同小巷、居民楼之间的空地中,通过植物造景能够让这些空地变得更加丰富、美丽,促进当地居民的交流与活动。
(3)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造景能够改善空气、水质,防止自然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和污染。
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重金属等对环境的危害,抑制灰尘的产生。
而且植物造景能够为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营造出更加自然、宜人的环境。
(1)春花秋月,四季鲜花植物的四季变化对于植物造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春季开花的樱花、杏花、海棠等等,在园林中可以用来创建樱花小径、樱花园等等,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而在夏季,洁白的荷花、郁郁葱葱的草坪、花灌木等等,在园林中创造出夏日的富饶与热情。
在秋季,金黄的银杏树、红枫树、紫叶李等等,能够为园林增添丰富的色彩,让人们感受到秋天的柔美。
冬季,雪景、枯草、枯枝等等都可以用来创造寒冷、萧条的冬季景色。
四季的鲜花营造了一个独特、变化无穷的环境氛围,令人沉醉其中。
(2)客观画意,形成意境植物造景要顺应自然,力图在客观形象和人的主观感受之间建立联系,以此形成高尚优美的意境。
植物造景心得
![植物造景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7c68e50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4.png)
植物造景心得植物造景是一种通过运用植物、石材、水池等元素来营造美丽景致的艺术形式。
在植物造景中,植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给人带来美丽、和谐、舒适的感觉,同时也能够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等。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对植物造景非常感兴趣,并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巧和心得。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植物造景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选择合适的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态习性,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植物。
例如,在户外造景中,我们应该选择耐旱、耐寒、抗风的植物;在室内造景中,我们应该选择适合在室内环境下生长的植物。
此外,对于植物的颜色、形态等特点也要考虑到整体效果,选择植物时要尽量保持整体的协调和统一。
其次,合理布置植物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植物造景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地布置植物的位置来打造不同的景观效果。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布置大型的观叶植物在背景,中型或小型的植物在前景,以产生层次感和透视感。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合理地布置植物的位置来引导人的视线,营造出流动的空间感。
另外,植物的养护也是植物造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植物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特点,在养护过程中应该注重施肥、浇水、修剪等工作,以保持植物的生长状况。
此外,还应该注意定期检查植物是否有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只有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才能够保证植物造景的效果。
最后,我认为在植物造景中应该注重创意和个性。
植物造景是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植物摆放在一起。
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各种元素和技巧,创造出独特的植物景观。
例如,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植物来打造丰富多彩的景观;可以通过运用石材、水池等辅助元素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只有在创意和个性方面下功夫,才能够打造出与众不同的植物景观。
总的来说,植物造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需要我们对植物和美学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心得,从而打造出美丽、和谐、舒适的植物景观。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https://img.taocdn.com/s3/m/a03b76170740be1e650e9a55.png)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摘要:本文根据当前园林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结合设计、投资施工、后期护理等方面作出一些总结并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园林施工;植物造景;存在问题;相关建议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好转,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有更高的要求,人们对居住环境绿化的观赏功能要求愈来愈高。
园林植物造景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改善小区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气息和空间的绿地,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科学而艺术地进行植物配置的一种方法。
园林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植物是构成园林美的主要角色,植物造景设计同样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
但当前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普遍存在“草坪风”、“大树风”等,由于缺乏科学性,往往是事与愿违。
对于园林植物群落构建时,“乔、灌、草”的比例,北京市园林科研所通过观测研究得出:城市绿地最佳生态效益结构的比例为乔木:灌木:草(含地被、绿篱):绿地:1:6:20: 29,其表示的含义是,每29㎡的绿地中,应有乔木树种1株,灌木(不含绿篱)6株,草(含地被植物、绿篱)20m。
这一数值为园林设计指明了方向。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坚持美学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用恰当的植物材料替代硬质建筑物,有效地组织空间、分割空间,融景观于一体,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之大成,营建富有景感、美感的生态健全的园林景观。
1当前园林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1.1设计缺乏科学性植物景观是活体景观,是随植物生长而发展变化的景观,对植物栽植施工后的景观变化及养护管理的考虑,是植物造景的特色。
然而在现实问题中却常存在设计、施工、养护脱节甚至矛盾的问题。
而在景观效果预见中常常将生长条件很好的植物作为理想的效果标准,而对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相变化、生长速度却缺少结合植物栽植场地、小气候、干扰等多因素深入细致的考虑。
浅析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造景](https://img.taocdn.com/s3/m/f590fdf990c69ec3d4bb752c.png)
浅析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造景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环保意识的增强,城乡园林绿化建设越来越得到人民的重视,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各地园林绿化的建设也逐步加快步伐,各个地方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的进行植物造景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恰当地把握植物之间的选择和配置,深刻体现历史文化的内涵。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不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们提供一个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们的身心在紧张的工作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予以调整、舒缓。
还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局部小气候、环保抗灾的生态作用。
一、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概念及其重要性1、概念植物造景是在园林造景艺术的指导下,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材料,再配合建筑、山石、水体等其他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仔细选材和合理配置,建造出符合规划要求的自然景观,以达到发挥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样化景观的作用。
2.意义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园林建设的根本,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绿化的景观效果和综合效益的发挥,而且与城市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密不可分。
吸收中外造园艺术的精华和生态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造景,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重要性随着现代化工业、商业贸易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會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景观的创造已成为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因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在城市环境中,要创造生命之绿,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是唯一的途径。
植物作为园林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应用最广泛,最不可缺的材料,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造景已成为园林建设的主流。
植物造景在其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沉淀着人类社会中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无数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简述植物造景的美学原理
![简述植物造景的美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0131be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e.png)
简述植物造景的美学原理
植物造景是一种通过布置和组合植物来创造美观景观的艺术。
它涉及到多个美学原理,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原理:
1. 对称与平衡:对称是指将植物或景观元素在空间中以轴对称的方式布置,创造出一种平衡感。
平衡是指在整个景观中分配植物和元素的重量,以实现视觉上的平衡。
2. 比例与尺度:植物的大小、形状和高度在景观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植物,可以在整个景观中创造出适当的比例和尺度关系。
3. 色彩与对比:植物的色彩是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选择植物的不同颜色和对比度,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4. 节奏与重复:在植物造景中,重复和节奏可以增加整体的视觉效果。
通过重复使用某种植物或形状,可以创造出一种有序和连贯的感觉。
5. 空间与层次:植物的布置可以创造出深度和层次感。
通过在不同的高度和位置安排植物,可以为景观带来立体感和空间感。
6. 自然与生态:植物造景的美学原理还包括与自然和生态的关系。
尊重自然的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可以创造出更加和谐和可持续的景
观。
这些美学原理可以根据具体的场地和设计目标进行调整和应用,帮助创造出美丽而令人愉悦的植物景观。
浅谈动物园植物造景
![浅谈动物园植物造景](https://img.taocdn.com/s3/m/87af6dc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f.png)
浅谈动物园植物造景动物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所,不仅是动物们的家园,也是人们休闲娱乐、学习科普的好去处。
在动物园中,除了各种珍稀动物,那些美丽、独特的植物造景也同样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植物的种植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为了模拟动物们的自然生活环境,营造出一种自然、舒适的氛围。
今天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动物园中植物造景的一些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
一、植物选择在动物园中,为了让动物们有一个尽可能接近自然生活环境的栖息地,植物的选择至关重要。
首先要考虑植物的原生地,选择与动物原产地相近的植物,这样不仅能够模拟出动物们的自然生活环境,还能够让游客感受到一种异国情调。
其次要考虑植物的观赏性和适应性,选择那些外形美观、四季有特色、易于种植养护的植物,让动物园的植物景观更加吸引人。
还要注意植物的毒性和食用性,尤其是在动物园中,避免植物对动物和游客造成伤害。
二、植物布局动物园中的植物布局应该是多样化、有序化的。
首先要根据动物园的主题和区域的功能划分,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进行布局,比如在热带区域可以选择热带雨林植物,在草原区域可以选择草原植物等,这样能够更好地展现出各个区域的特色。
其次要考虑植物的高低、密疏、颜色等因素,合理安排植物的分布,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在植物布局中还要考虑到景观的变化,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段,可以进行不同的植物布局,使得景观更加生动有趣。
三、植物管理植物管理是动物园植物造景的重要环节。
好的植物管理可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康,保持景观的美观。
首先要做好植物的养护工作,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保证植物的生长状况良好。
其次要加强植物的保护工作,防止植物遭受病虫害侵害,对已经患病的植物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
要注意动物园内的游客活动对植物的影响,避免人为破坏,保护植物的生长环境。
四、植物与动物的互动植物与动物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在动物园中,植物的种植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动物们的生活需求。
浅析园林植物造景的手法
![浅析园林植物造景的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1b890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3.png)
浅析园林植物造景的手法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的使用不仅可以为园林景观提供美丽的绿色画卷,还可以为人们带来健康和愉悦的心境。
而如何使用园林植物去创造出优美、形态各异的园林景观也成为了许多园林设计师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造景手法的角度,浅析园林植物的造景手法。
第一,形势造景手法。
形势造景手法指的是利用地形、水体与建筑等园林环境要素为园林植物的生长与分布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可以利用坡地、河堤或者水边等地形条件,借助自然的升降、流动或者反射等特点,创造出众多具有动态美感的园林景观。
这种手法对于山地和水系的园林设计非常重要,同时,也能够起到保护生态、节约使用水资源等功能。
第二,色彩造景手法。
色彩造景手法指的是利用园林植物色彩之间的搭配与相互衬托,营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园林景观效果。
例如,在园林中使用红、黄、蓝等鲜艳的颜色,可以创造出热情、欢快、明亮的视觉效果;而在园林中使用绿色来装点,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清新、自然的感觉,还可以减轻人们的视觉疲劳,从而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
第三,结构造景手法。
结构造景手法指的是利用园林植物的生长方式、形态和适应性等特点,创建出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作品。
例如,可以利用园林植物的生长方式,将其培育为条形、球形、锥形、带棱角等不同形态的造型,或者根据园林植物的适应性,将其作为独立艺术形式来利用。
第四,文化造景手法。
文化造景手法指的是利用园林植物来表达文化人文、历史风貌的手法,同时融合景观设计原理,为人们创造出新的文化场所。
例如,在园林中利用中式园林特色的小桥、流水、琉璃瓦等元素,营造出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景观效果;或者在园林中营造出热带雨林、荒漠、高原冰川等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让人们深刻领略自然环境对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精湛的造景手法往往可以带来更为出色的园林景观。
相信随着园林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园林植物的应用也会变得更加多样化、创意化。
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756c93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f.png)
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是一个古老的课题,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植物
造景”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以植物为主体,运用艺术手法,塑造良好的园林环境。
园林中的植物,其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风景。
在城市建设中,植物不仅具有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改造过程中,植物往往成为主要的要素。
现代植物造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以植物为主体;
2.以造景为目的;
3.以植物造景为特色。
一是从造景的目的上来看:它是以植物为主体,以创造优美的环境为目的。
二是从造景的对象上来看:它是以园林中的各种景物和树木花草为主,并借助园林艺术手法对其进行创造和美化。
三是从造景者上来看:它是由园林工作者或设计师根据园林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和各种要求,将自然界各种植物加以选择和配置,通过艺术手法创造出优美的园林空间。
四是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它包括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
—— 1 —1 —。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17a8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f.png)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不仅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是展现设计者对自然的理解和创造力的表现。
植物造景的作用和艺术手法成为了园林设计师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一、植物造景的作用1.美化环境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直观的作用之一,通过植物的颜色、形态和生长习性等特点,可以使整个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和谐。
植物的繁茂、艳丽都会让人感到愉悦,增添生活情趣。
2.创造氛围不同种类的植物所呈现出的气质和感觉是各不相同的,园林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和搭配不同的植物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氛围,如清新、浪漫、神秘等,从而满足人们不同的情感需求。
3.增加活动性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布局和景观的设置可以引导人们的活动轨迹,增加场地的活动性和可玩性。
通过对植物进行精心布置,可以创造出休闲座椅、观赏走廊、步行小径等,为人们提供舒适的活动场所。
4.改善生态环境植物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环境组成部分,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可以通过引入多样性的植物种类和生态群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艺术手法1.植物选择在植物造景中,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是至关重要的。
园林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株形特征、色彩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植物的群植和结合也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2.植物组合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组合搭配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环节。
不同的植物种类、形态、色彩和生长习性相互搭配,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景观效果。
可以通过搭配高大乔木、灌木和花卉,形成丰富的层次和结构感,使得景观更加立体和生动。
3.植物构图植物造景的构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园林设计师需要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和设计目标,进行精心的布局和构图,将植物的景观特点和功能要素融入到整体的设计中。
在庭院设计中,可以通过对植物的精心布置和构图,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生活氛围。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https://img.taocdn.com/s3/m/4576257c783e0912a2162a72.png)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摘要】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不仅能创造人类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能创造适合于人类的生态环境。
随着人口密度的加大,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工业所产生的“三废”正在污染着环境,促使人们希望自己居住的环境得以改善,在闲暇的时间能够在自然环境下尽情的放松。
因此,现代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已成为世界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章主要介绍了植物造景的定义,从而进一步针对园林景观中植物造景说明及具体住宅小区植物配植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1.植物造景的概念所谓的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及草本植物以艺术的手法创造出相应的景观,以发挥植物形态、色彩、线条的美感,同时也包括将植物修剪成某种图案或是形态以创造美感。
在对植物景观进行布局的时候,应该将植物景观和硬质景观的线条、外形及体量协调在一起。
植物造景是20世纪70年代有关专家针对当时园林建设中较多硬质景观现象提出的园林建设方向,要求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
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涉及到美学、植物学等众多学科。
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效果,同时还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说明(1)在配置植物时,应满足功能上的要求除了植物的基本功能(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尘、降低噪音、杀菌等)外,植物在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功能。
(2)园林中配置植物,不同的场所对植物配置有不同的要求。
商业区中的植物要求挺拔秀丽、高贵大方,在一些靠近商业门面的地方,还不能遮挡门面。
因此,不能选择太过浓郁的树木,而应多选择高大挺拔、树形优美、枝叶不太茂盛的植物。
工业区的绿化一般较为简洁,除了必要的树木外,草地占了大部分面积。
住宅小区环境对植物要求较高,因为住宅小区绿化除了绿化美化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它为住户提供了一个每天进行户外休闲的场所,植物配置应根据空间环境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配置手法。
浅谈植物造景
![浅谈植物造景](https://img.taocdn.com/s3/m/a8bb31f3f61fb7360b4c6587.png)
浅谈植物造景植物造景是20世纪70年代有关专家针对当时园林建设中较多硬质景观现象提出的园林建设方向,要求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
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涉及到美学、植物学等众多学科。
既是诸多学科的应用,又是综合性的创造,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效果,同时还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
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
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
本书论述了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外貌、季相,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
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设计的科学性理论基础。
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
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
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和防风、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
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在自然界中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
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
“静”是指植物的固定生长位置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形象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
“动”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
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
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绿柳》一诗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栽去,二月春风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拂柳如剪刀栽出条条绿丝的自然景象。
又如高骈的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
浅析园林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植物造景](https://img.taocdn.com/s3/m/6d180c21915f804d2b16c1e1.png)
浅析园林植物造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园林规划设计作为前景甚好的职业,正在文明与繁荣的社会舞台上熠熠生辉。
除了山、石、水体、建筑之外,园林植物也是构成园林规划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
1 植物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作用1.1 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虬劲。
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必须对植物材料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四季的景观表现有深入的了解,根据植物材料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色彩来创造园林景色。
1.2 利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成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可通过人们视点、视线的改变而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变化。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应用植物材料营造既开朗、又有闭锁的空间景观,两者巧妙衔接,相得益彰,使人既不感到单调,又不觉得疲劳。
1.3 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本身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
如:银杏、毛白杨树干通直,气势轩昂,油松曲虬苍劲,铅笔柏则亭亭玉立,孤立栽植,即可构成园林主景。
1.4 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及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致使植物的分布呈现地域性。
不同地域环境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如热带雨林及阔叶常绿林相植物景观、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相景观等具有不同的特色。
根据环境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可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如日本的樱花,北京的国槐等。
1.5 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的创作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创作,不仅为各种植物材料赋予了人格化内容,而且从欣赏植物的形态美升华到欣赏植物的意境地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在园林景观创造中可借助植物抒发情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严寒;梅不畏寒冷,傲雪怒放;竹则“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三种植物都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其配置形式,意境高雅而鲜明,常被用于纪念性园林以缅怀前人的情操。
园林景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园林景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4d9ac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f.png)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目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1)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2)2 植物造景与其他设计元素的关系 (4)3 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8)4 结语 (10)2浅析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设计 (11)1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设计的根本 (11)2物种多样性是生态设计的基础 (11)3因地制宜是生态设计的保证 (12)4中间关系是生态设计的关键 (12)5植物群落的稳定是生态设计的核心 (13)6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设计不可缺少的前提 (14)7文化和游憩是生态设计的承载品位 (14)8小结 (15)3浅析植物造景中的五感设计 (16)1.形体 (17)2.色彩 (18)3.肌理 (19)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造景不仅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对城市的水土、空气环境等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介绍了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分析了植物造景在城市景观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植物造景;城市景观设计;应用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1.1 适地适树只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条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并保持其稳定性。
所以,在植物造景中,首先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或通过引种驯化、改变立地生长条件来达到适地适树的目的。
其次,要合理配置。
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配置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稳定的群体结构。
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直径的大小来确定种植点距离,但为了在短期内达到配置效果,可适当加大密度。
1.2 功能要求人们对不同的园林绿地有着不同的功能要求,植物配置应考虑其功能要求,以起到强化和衬托作用。
如:行道树要求选择树冠高大、叶密荫浓、生长健壮、抗性强的树种,以达到遮阳、吸尘、隔音、美化的目的;儿童乐园、小游园性质的绿地,可选用姿态优美、花繁叶茂、无毒刺的花灌木。
浅谈植物造景的原则与方法
![浅谈植物造景的原则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1625c22cc58bd63186bd83.png)
浅谈植物造景的原则与方法利用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上惯用的手法之一,它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更可以创造优美的园林景观。
我县的园林绿化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城区绿地率由2000年的9.63%提高到2005年的26.1%,在浦阳江畔、迎宾大道、西山森林公园等处形成了不同的植物景观,大大增强了绿地的观赏性。
一、植物造景的原则(一)、遵循造景植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植物所生活的空间叫做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
如果所选用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环境、生态环境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造景的要求。
如西山公园的部分色块景观,原先栽种的是八角金盘,但由于八角金盘为喜阴植物,不适宜色块种植,生长很差,到了第二年春天,将近三分之二的八角金盘死亡;通过采取以麦冬代替八角金盘,并将八角金盘移至塔山公园树荫下种植,结果两种植物均生长的非常好。
(二)、遵循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1、统一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在显示其多样性的同时,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
如迎宾大道绿化带的苗木设计,采用每40米配以相同的色块穿插花灌木的反复手法,形成了浦江东大门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
2、均衡的原则。
根据设计环境,植物配置有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
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及庄严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如门前两旁栽植对称的两株桂花;陵园主路两侧栽植对称的松柏等。
自然式均衡常用于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环境中,如公园内一条蜿蜒曲折的园路,路右侧种植了一株高大的香樟,则临近的左侧则植以成丛的红花继木、金叶女贞等花灌木,以求平衡。
二、植物造景的方法植物造景的方法较多,最常用的有孤植、规则式种植、丛植、林植、花坛、花境、花丛及花群等。
1、孤植。
多为欣赏树木和个体美而采用此法,适合孤植的树木要求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孤植树可选择姿态优美、体形高大、冠大浓荫的树木,如香樟、雪松;也可选择彩叶植物,如红枫、银杏等。
浅议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浅议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7d5f203866fb84ae45c8db1.png)
浅议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人们把自然界中具有美感的物象称之为“景”或风景、景致。
这种物象不仅仅是某种单一要素的表象,而是在空间环境中多种要素的共同表象,它们有主次之分,相辅相成的体现出景观效果,而园林绿化即植物造景正是园林景观的基础所在。
★植物造景的概念传统的植物造景定义为: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它强调传统的艺术手法与现代精神结合,创造出符合植物生态要求,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健康卫生的植物空间,满足游人的游赏要求。
中国园林善于应用植物题材,表达造园意境,或以花木为作为造景主题,创造景点,或建设主题花园。
我国古典园林中,以植物为主景观赏的实例很多,如圆明园中:杏花春馆、柳浪闻莺、曲院风荷等等;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中更有枇杷园(金果园)、海棠春坞、远香堂、玉兰堂、听雨轩等以枇杷、荷花、玉兰、海棠、柳树、竹子、梧桐等植物为素材,创造植物景观。
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中,也沿袭古典园林中传统手法,创造植物主题景点。
另外我国也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建立了各种植物专类园,如月季园、牡丹园、竹类园、香花园、岩生植物园、中草药园等,这些无不成为游客参观、游览的要点。
在吉林市江北公园景观设计实践中,我们就创造了由植物名称命名的景观空间,例如专类观赏园—芍药园、太阳花园、丁香园、桃花“源”,再入荷花坞、芦苇塘等,这些由植物营造的景观可单独成景、引人入胜、烘托气氛、让人不能不流连忘返。
★植物造景与其他园林要素的关系园林植物不仅可以独立的作为景观表现,同时,还可与建筑、山水、道路以及园林小品等组合成景,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园林植物对建筑物的柔化作用园林植物对建筑物会产生很大影响,配植得体,可相互因借,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而使景点变得更加完美。
建筑物的形体多是生硬的几何线条,植物的形体和质地,与建筑物相比显得柔和而且多变,因此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植物以后,会使这部分空间和谐而有生气,变得更富生机和活力。
浅谈动物园植物造景
![浅谈动物园植物造景](https://img.taocdn.com/s3/m/3107e23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a.png)
浅谈动物园植物造景
动物园是一个以观赏野生动物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景点,而植物造景则是动物园中不可
或缺的一种元素。
植物的生长环境、纹理、颜色等特征都具有奇特的视觉效果,能够为动
物园景区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让游客在观赏野生动物的同时,能够在美丽的植物园
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首先,需要选用适合生长环境的植物。
动物园植物的造景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习性,保证植物能够在园区的环境中茁壮生长,同时也能够与动物形成良好的互动效果。
例如,
在动物栖息地的周围,可以种植一些具有丰富花色和香气的花卉,品种多样,不仅美化环境,还能够引动物前来觅食,增加游客的观赏乐趣。
其次,考虑到植物和动物的和谐互动效应。
在设计植物造景时,需要考虑植物对动物
生活的影响,如为动物提供栖息和觅食的场所。
在动物圈舍中可以建立一些遮阳棚、爬树
架等构建,可以为动物提供生活所需的空间,以及增加动物的活动范围和游戏性,营造出
更完美的生态环境。
另外,动物园的植物造景需要注意到植物品种的多样性,植物的丰富性可以使游客有
更多的乐趣,通过多样性的种植可以让整个动物园的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在北极熊
馆附近可以种植一些常青乔木和灌木植物,用来模拟北极的气氛和场景。
总之,动物园植物造景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与动物的和谐互动效应、
植物品种的多样性等因素。
只有通过合理的设计、种植和维护,才能营造出具有丰富生态
与视觉效果的植物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一个有生命力的、充满活力的环境,让游客体验到
大自然的魅力。
对植物造景的理解
![对植物造景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1ee5fa9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a.png)
对植物造景的理解
植物造景是指利用植物和园艺技术在室内外环境中创造出令人愉悦和美观的景观,并营造出与自然相似或独特的氛围。
植物造景不仅仅是简单地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而是通过植物的品种选择、搭配和布局,结合地形、水景、石材、照明等要素,形成整体的景观效果。
植物造景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平静,带给人们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植物造景不仅能提供绿色和氧气,还可以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调节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功能。
同时,植物造景还能够提供视觉上的美感和享受,使人们在欣赏花草树木的美丽形态和丰富色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和活力。
在植物造景中,设计师需要考虑植物的形态、颜色、高度、生长习性等因素,以及搭配其他景观要素,使其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和谐。
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季节变化、植物的生长周期、光照和水分等因素,以实现植物造景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植物造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和科学,通过合理选用植物品种和布局设计,可以创造出与自然相融合的美丽景观,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放松和愉悦的环境。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https://img.taocdn.com/s3/m/25bb591576a20029bc642d04.png)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园林绿化设计的水平,本文从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意义、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植物造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对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进行阐述。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1、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作用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一:主要通过阳光在光合作用下吸收大量的CO2并释放出O2,从而达到净化空气及提高空气质量的目的。
还有部分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如夹竹桃、大叶黄杨等具有抗SO2的作用;刺槐、桧柏等能够有效吸收HF;冬青、沙枣、紫衫等具有抗Cl2性;柳杉具有抗O3的功效;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可吸收水体中的细菌和有毒物质,具备净化水源的功能。
第二: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减少污染等作用,特别是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和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极重要作用。
第三: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从艺术上是创造美好的自然景观,缓解人们紧张、疲劳感,让人们远离城市喧嚣、回归大自然怀抱的美好享受。
2、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以当地的地理环境为基础,尊重当地的文化气息,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当地的气候、土质有效结合起来,在科学的依据下,根据季节变化,设计出色彩多样性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作品。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2.1遵循科学性原则要以适地适树和尽量选用乡土植物为基础。
在植物造景中不仅要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掌握其对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的要求,还要对所需设计的地域环境和性质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让两者更好的融会贯通,才能设计出完美的植物造景,形成可持续的景观效果。
植物造景在植物配置上还应与建筑、道路、山体、水体、园林小品等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给人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感受。
2.2遵循文化性原则中国文化自古博大精深,多彩多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植物造景
【摘要】植物造景就是运用绿化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在创作植物景观的同时来体现设计理念。
运用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山石、雕塑等有机配置,形成优美、雅静的环境与艺术效果。
在这里我们浅谈中国园林应用植物造景以及造景的基本手法。
【关键词】植物;造景;配置
植物造景设计是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植物是绿化设计中生命的题材,它包括乔木、灌木、藤本、花卉、草坪、地被、水生植物等。
其四季季相及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习性等都是绿化设计造景的题材。
同时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山石、雕塑等有机配置,形成优美、雅静的环境与艺术效果。
绿化植物的种植可分为:孤植、群植、丛植、林植等种植形式,但要根据不同的设计理念进行布局安排。
一、植物的空间布局
1.杜绝任何整齐排列和人工图案
我国古代画家总结了中国山水画中画树的技巧:一株树独立的,必须有特殊的姿态。
两株一丛的形态不应相同,要一俯一仰或一直一斜、一平头一尖头、一向左一向右。
三株一丛的分主客。
较前为一株主树,较后的两株为客树,主树若斜时,客树应直,但主树直时客树却不可斜。
三四株一丛时株距不应相等。
多数树木组成的大丛中不妨夹杂些小树。
关于树种和叶色:一丛在九株以下的要各自
不同,十株以上的才称纯林。
这些原则指示了树木配置上创造自然美的规律与实质。
所以在绿化设计植物种植选择品种、植物形态、色彩和平面位置的安排上,要避免单调雷同而要善于变化。
2.整体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在一个景区中,如果用几种树木进行配置,必须使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每种树木必须真正成为整个自然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在不同的地段上不同的树种各有重点,也要在交接处相互有所交错、渗透,使景观的变化不显得突然,这样做既是艺术创作的需要,也是符合自然界植物分布的一般规律。
不同的景观之间只能渐变不能突变。
3.注意透视线与借景的安排
深远的景观在城市中是珍贵的,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可能深远的空间感就成为绿化设计中备受重视的技巧。
最简单也是有效地办法是利用地块的长轴布置透景线,在终端安排主体景物,而两侧以自然分布的树木掩衬引导。
4.注意林冠线,林缘线的曲折回还
把景区用不很宽厚的植物组群隔成若干相互连通但彼此望不透的空间,让游赏者在其中循续盘旋,是利用时序和游赏者的记忆扩大境域感的一种方法。
5.注重主体景物的设置
主体景物从一般中突出出来的方法有:居于少数而且集中;独特体形、质地或色彩;主体景物是精心配置的植物群丛。
主体景物
不一定只有一组,可以两三组并存,但它们的体量和形态不能相同相等,要有主次。
6.注意植物配置的艺术性
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包括均衡、对比、势态三方面。
二、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合
1.植物配置与地形的结合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中,地形多为人工堆叠,体量有限。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法,使之富有山林野趣。
山顶植物配置,应突出山体高度及造型,山脊线附近栽植高大的乔木,山坡、山沟应选用相应的低矮植物。
2.植物配置与道路的结合
主路应以乔木为主,适当配置少量花灌木,形成有特色的景观,如银杏路、合欢路、泡桐路等,较长的道路上,可选用多种植物进行配置,但主景要突出。
小路乔木不宜超过三种,可与石块、亭、廊等结合造景。
路口及道路转弯处,应安排观赏树丛。
花园小径可采用小灌木、花镜地被、山石相结合的方式。
3.植物配置与建筑的结合
中国的庭院树种不多,却为环境带来自然情趣。
庭院里植物配置必须集约精细,认真处理好植物与建筑物的门窗、来往路径、通风采光以及其他功能要求的关系。
选择与建筑相匹配的植物进行合理的布局。
4.植物配置与山石小品
在城市绿化中,山石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与之相应的植物配置各自不同。
在以堆掇山石艺术为主要欣赏对象的地方,植物的作用在于山石的轮廓,突出其中的崖壑,增强立体感,丰富线条和色彩的变化,山石上应多用平伸和悬垂植物,注意体形与山石的纹理对比,一般不用直立高耸的植物攀援植物不宜多用,要让山石优美的部分充分显露出来。
少量山石常与植物以不同重要的程度相结合,以它们不同的体形、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质感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品。
三、植物配置的原则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选用的园林绿化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培地点的生态条件要基本适应,以保证植物的成活和正常生长,植物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引种成功的外地优良植物为辅,根据功能与造景要求选配其他植物。
2.远近结合创造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
植物配置应兼顾速生植物与慢长植物的搭配,以解决远近期景观过渡问题,但配置时应注意不同植物的生态特点,使之成为稳定的植物群落;从长远效益考虑,根据成年植物冠幅考虑种植距离。
3.符合园林的性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时,应从园林性质的主要功能出发。
园林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须具体到某一绿地具体的主要功能,对植物选择及配置的要求也不同。
4.满足园林审美功能的要求
(1)配置形式与总体艺术布局相协调。
一般大门、主路、大型建筑场所附近多采用规则式配置,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附近多采用自然式种植。
(2)意境明确,诗情画意。
根据园林植物的特性和人们赋予植物不同的品格,个性进行植物配置,可以表现出鲜明的园林意境,例如:玉兰花代表着报恩。
玉兰经常在一片绿意盎然中开出大轮的白色花朵,随着那芳郁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委实清新可人。
与海棠、迎春配置享有“金玉满堂”的美誉。
(3)变化协调多样统一。
园林植物配置既要丰富多彩,又要防止杂乱无章,设计中应遵循以以下原则:先点后面、先主后宾、先高后低、内外结合的原则。
(4)充分利用植物色、香、姿、韵特色及空间变化规律创造美的意境。
不同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观赏特性,在植物配置中均应予以充分表现并运用强调均衡,组成完美的艺术构图。
此外,园林植物随季节的变化,会产生周期性的不同貌相,进行植物的季相交替艺术构图,延长植物观赏期,形成四季相异的园林景观。
植物造景是一个科学性和艺术高度统一的系统工程,是园林绿化中重要组成部分,要创造“完美的植物景观”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理念与技术上不断的学习和提高,需要园林造景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索,创造出更加完美的植物景观,提高和美化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赵世伟.《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
[2]苏雪痕.《植物造景》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