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钳的发展与应用
膜片钳技术及其发展概况烟台绿叶
(3)使用的标本种类繁多 从最早的肌细胞(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神经元和
内分泌细胞发展到血细胞、肝细胞、耳窝毛细胞、胃壁细胞、 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免疫细胞、精母细胞等多种细胞;从 急性分散细胞和培养细胞(包括细胞株)发展到组织片(如 脑片、脊髓片)乃至整体动物;从蜗牛、青蛙、蝾螈、爪蟾 卵母细胞发展到昆虫细胞、鸡细胞、大鼠细胞、人细胞等等; 从动物细胞发展到细菌、真菌以及植物细胞。此外,膜片钳 技术还广泛地应用到平面双分子层(Planar bilayer)、脂质 体(Liposome)等人工标本上。
数模/模数转换器 高速、低噪音的Digidata 1440A
pClamp 10数据采集分析软件
PatchMaster采样软件
正置显微镜
组织薄片 盲法膜片钳- 普通解剖显微镜 可视膜片钳- DIC显微镜
IR-DIC显微镜 (Olympus BX51, Nikon FN-1)
显微镜X-Y移动台与支撑平台
(4)研究对象已经不局限于离子通道 从对离子通道(配体门控性、电压门控性、第二信使介导的
离子通道、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以及缝隙连接通道等等)的研究 发展到对离子泵、交换体以及可兴奋细胞的胞吞、胞吐机制的研 究等。
(5)膜片钳电极已经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电信号记录电极 它还作为其它研究方法的工具使用,如用于进行单细胞
1983 年 10 月 , Sakmann 和 Neher 主 编 的 《Single-Channel Recording》一书问世,对当时的膜片钳技术进行了全面、 系统的总结,从此奠定了膜片钳技术的里程碑。
1995年,《Single-Channel Recording》一书再版,增添了 大量膜片钳技术的新内容,几乎当时国际上所有的知名膜 片钳专家都参与了编写,成为目前膜片钳技术研究领域的 最经典著作。
膜片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膜片钳的发展和应用1.背景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元,细胞外围有一层薄膜,彼此分离又互相联系,细胞间与细胞内的通信、信号传递依靠其膜上的离子通道来进行,离子和离子通道是细胞兴奋性的基础,亦是产生生物电的基础。
生物电信号通常是用电学或电子学的方法进行测量。
早期多采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作胞内记录,近年来逐渐被膜片钳所取代,这项技术为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了解生物膜离子单通道“开启”和“关闭”的门控动力学及各种不同离子通道的通透性和选择性等膜信息提供了最直接的手段。
膜片钳记录(patch clamp recording)是利用玻璃微电极吸引封接面积仅为几个um2的细胞膜片,在10-12A水平,记录单个或几个通道的离子电流,已达到当今电子测量的极限。
此技术广泛用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电流的测量和细胞分泌、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神经科学、脑科学、植物细胞的生殖生理等领域的研究。
从而点燃了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理学研究的生命之火,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膜片钳技术简介2.1 基本原理和记录方法电压钳(V oltage-clamp)是由英国学者Huxley和Katz最先应用的[1]。
其实质是通过负反馈微电流放大器在兴奋性细胞膜上外加电流,保持细胞跨膜电位不变,并迅速控制其数值,以观察在不同膜电位条件下膜电流的情况。
膜电流的改变反映了膜电阻和膜电容的变化,因此电压钳可用来研究整个细胞膜或一大块细胞膜上所有离子通道的活动,但该技术由于在细胞内插人两根电扳,对细胞损伤很大,在小细胞中难以实现,又因细胞形态复杂,很难保持细胞膜各处生物特性的一致,而逐渐被膜片钳所取代。
膜片钳技术(patch-clamp)是在电压钳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新技术,与电压钳的主要区别有二:一是钳制膜电位的方法不同;二是电位固定的细胞膜面积不同,即所研究的离子通道数目不同。
与电压钳一样,膜片钳也是利用负反馈电子线路,将微电板尖端所吸附的一个至几个平方微米的细胞膜电位固定在一定水平,观察流过通道的离子电流。
膜片钳技术
3
膜片钳技术
4
Hodgkin 和 Huxley 1952: 动作电位是神经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的结果
• An electrical wave, which propagates along the nerve fiber • Caused by the sequential opening of Na+ and K+ channels • Being generated at the axon hillock by the integration of excitatory and
1. 贴附式记录模式 (Cell-attached or On cell mode) 2. 内膜向外记录模式 (Inside-out mode) 3. 外膜向外记录模式 (Outside-out mode) 4. 全细胞记录模式 (Whole-cell recording)
22
‘CELL-ATTACHED’
A
B
D
电极接触细胞
C
负压吸引形成Ω形膜囊泡
提起电极,囊泡与细胞脱离
33
‘OUTSIDE-OUT’
34
‘WHOLE-CELL’
35
Good and bad seals
36 05:44
穿孔膜片钳法
其特点是不打破电极腔下的细胞膜片,而代之 以利用在细胞膜上形成高离子通透的小孔来构成 可通透性电路。其方法是在电极内液中加入一种 多烯抗生素制酶菌素(nyatatin)或(二性酶素B) 等。他们可在细胞膜的双凝脂层中形成孔道。小 孔的大小只允许一价离子通过,而不允许大分子 通过,所以它具有不破坏细胞内环境的优点。
六、膜片钳技术
1
膜片钳技术运用微玻管电极(膜片电极 或膜片吸管)接触细胞膜,以千兆欧姆[giga ohm seal,1010欧姆(GΩ )]以上的阻抗使之 对接,使与电极尖开口处相接的细胞膜小片 区域(膜片)与其周围在电学上分隔,在此 基础上固定电位,对此膜片上的离子通道的 离子电流(pA级)进行检测记录。
膜片钳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第27卷 第2期 运城学院学报V o.l27 N o.2 2009年4月 Journa l of Y uncheng U n i versity Apr.2009膜片钳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曹建斌(运城学院生命科学系,山西运城044000)摘 要:膜片钳技术是在电压钳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来反映细胞膜上离子通道活动的一项技术。
它对通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进行记录,目前已发展出多种记录模式,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领域。
概括了膜片钳技术的基本原理,归纳出该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并对其发展与应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膜片钳;离子通道;电生理;发展及应用中图分类号:Q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008(2009)02-0053-03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在细胞的外周有一层以脂类和蛋白质分子为主要成分的细胞膜,在细胞膜上存在有多种离子通道,细胞通过这些通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离子通道是细胞兴奋性的基础,在细胞内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离子通道的研究来源于生理学实验,英国学者H uxley和K atz[1]最早应用电压钳来研究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电流变化,但由于该技术对细胞的损伤大,难以使细胞膜各处的生理特性保持一致,因而逐渐被膜片钳技术所取代。
膜片钳技术为生物膜离子通道的门控动力学研究和不同离子通道的通透性以及细胞的生理特性研究提供了直接的手段。
1.膜片钳技术的基本原理膜片钳技术(patch-cla m p techni que)是在电压钳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记录流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膜上单一的(或多个的)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技术。
该技术可将一尖端经加热抛光的玻璃微电极管吸附只有几平方微米的细胞膜,在玻璃电极尖端边缘与细胞膜之间形成高阻封接,因而可通过微电极直接对膜片(细胞膜小区域)进行电压钳制,而无需使用其它微电极(如图1)。
patch clamp膜片钳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超全的哦)
第二部分
一:应用学科
膜片钳技术的应用
膜片钳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现代细胞电生理的常规 方法,它不仅可以作为基础生物医学研究的工具,而且直 接或间接为临床医学研究服务, 目前膜片钳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脑)科学、心血管科 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理学、中医药学、植物 细胞生理学、运动生理等多学科领域研究。 随着全自动膜片钳技术(Automatic patch clamp technology)的出现,膜片钳技术因其具有的自动化、高 通量特性,在药物研发、药物筛选中显示了强劲的生命 力。
5.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 在通道电流记录中,可分别于不同时间、不同部位(膜内 或膜外)施加各种浓度的药物,研究它们对通道功能的可 能影响,了解那些选择性作用于通道的药物影响人和动物 生理功能的分子机理。这是目前膜片钳技术应用最广泛的 领域,既有对西药药物机制的探讨,也广泛用在重要药理 的研究上。如开丽等报道细胞贴附式膜片钳单通道记录法 观测到人参二醇组皂苷可抑制正常和“缺血”诱导的大鼠大 脑皮层神经元L-型钙通道的开放,从而减少钙内流,对缺 血细胞可能有保护作用。陈龙等报道采用细胞贴附式单通 道记录法发现乌头碱对培养的Wistar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 钙通道有阻滞作用。
膜片钳技术及其应用
膜片钳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离子通道和受体的变 化,了解信号转导的机制。
细胞功能调控的研究
膜片钳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功能调控的机制,例如细胞兴奋性的 调节和细胞内离子浓度的变化。
04 膜片钳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性
膜片钳技术的优势
高灵敏度
细胞无损
膜片钳技术具有高灵敏度,能够检测单 个离子通道的活动,从而提供关于细胞 膜电位和离子通道功能的重要信息。
膜片钳技术可以在保持细胞完整性的 情况下进行实验,不会对细胞造成严 重损伤或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
实时监测
膜片钳技术可以对细胞膜电位进行实时 监测,从而了解离子通道的动态变化, 有助于深入理解细胞生理和病理过程。
膜片钳技术的局限性
1 2 3
实验条件要求高
膜片钳技术需要高精度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包括 低温、低噪声和低阻抗等,这增加了实验的难度 和成本。
03
04
05
膜片钳放大器
微操纵器
细胞培养皿或显 微镜载玻片
电极溶液
细胞内和细胞外 灌流液
用于放大细胞膜电信号, 提高信号的检测灵敏度。
用于精确控制电极的移动 ,以便在细胞膜上定位和 进行膜片钳实验。
用于培养和固定细胞,以 便进行膜片钳实验。
用于填充电极,以保持电 极的湿润和导电性。
用于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 稳定,并排除干扰实验的 物质。
03
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细胞信号转导和离子通道功能,深入了 解细胞生理和病理过程。
膜片钳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合应用
结合光学成像技术,利用膜片钳技术对神经元电生理特性进行同时监测和成像,实现多参数的同时测 量。
与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利用膜片钳技术对特定基因表达的离子通道进行功能研究,深入了解基因与离子 通道的关系。
膜片钳技术及应用
制备玻璃微电极
拉制微电极 材料:硼硅酸盐毛细玻璃管。 要求:玻璃毛胚外径1.3~1.7㎜,内径1.0~1.2
㎜,壁的厚度在0.2㎜以上。管壁越厚,拉 制出的电极尖端管壁也越厚,电极的跨壁 电容就越小,噪声也就越低。
玻璃微电极及膜片的几何形状
电极拉制仪
拉制方法:两步拉制法。
第一步:使玻璃软化,并拉开一个距离,形 成一个细管,即拉制电极的颈部;
高阻封接形成的电流图
膜片钳技术四种基本记录模式
细胞吸附膜片(cell-attached patch) 将两次拉制后经加热抛光的微管电极置于
清洁的细胞膜表面上,形成高阻封接,在细 胞膜表面隔离出一小片膜,既而通过微管电 极对膜片进行电压钳制,高分辨测量膜电流, 称为细胞贴附膜片。由于不破坏细胞的完整 性,
膜片钳技术
向细胞内注射恒定或变化的电流刺激, 纪录由此引起的膜电位的变化,这叫做电流 钳技术。在具体实验中,可通过给予细胞一 系列电流脉冲刺激,诱发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电压钳技术是通过向细胞内注射一定的
电流,抵消离子通道开放时所产生的离子流, 从而将细胞膜电位固定在某一数值。由于注 射电流的大小与离子流的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因此它可以反映离子流的大小和方向。
电极液的充灌
对于尖端较细的玻璃微电极,膜片钳实 验中常用的方法是:在微电极尾部施加负压 使尖端充灌电极内液,然后用注射器在微电 极尾部充灌电极内液,最后轻弹微电极杆步 使其内的气泡排出。
充灌长度为电极的1/3。
制备细胞标本
从理论上来讲,膜片钳实验用的细胞标 本可来自体内各种组织细胞,只要细胞表面 光滑,能与微电极尖端形成高阻封接即可。 但在标本制备上,不同组织细胞间联接牢固 程度不同,采用的分离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大体上包括冲洗、酶解消化或机械分离以及 清洗等步骤。
膜片钳的原理和应用
膜片钳的原理和应用膜片钳的原理膜片钳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制动器,它的工作原理基于膜片的弹性变形和钳片的夹持作用。
膜片钳由膜片和钳片组成,通过外部力的作用,使膜片产生变形,进而通过钳片的夹持实现制动功能。
膜片钳的主要部件是膜片,膜片通常由弹簧钢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
当膜片钳受到外部力的作用时,膜片会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产生一定的弹性力,通过这种弹性力的作用,将制动器与被制动器之间产生接触,并通过膜片的变形实现制动。
膜片钳的应用膜片钳由于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 汽车制动系统膜片钳在汽车制动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制动器通常由膜片钳和摩擦材料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膜片钳受到踏板力的作用,膜片钳的膜片发生弹性变形,钳片夹持摩擦材料与制动器之间的摩擦面,实现制动效果。
2. 工业机械膜片钳在工业机械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膜片钳可以用于制动装置,通过膜片的变形实现机械的制动。
此外,膜片钳还可以用于离合器,通过膜片的弹性变形实现传动效果。
3. 制动防抱死系统膜片钳还可以应用于汽车的制动防抱死系统中。
制动防抱死系统通过利用膜片钳的快速反应和可靠的制动效果,实现对车轮的减速和控制,防止车轮抱死,提高行车安全性。
4. 其他领域膜片钳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膜片钳可以用于飞机的刹车系统,通过膜片钳的制动作用实现飞机的停止。
在医疗设备中,膜片钳可以用于手术器械的夹持,实现准确和可靠的操作。
总结膜片钳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制动器,通过膜片的弹性变形和钳片的夹持作用实现制动功能。
膜片钳由于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汽车制动系统、工业机械、制动防抱死系统以及其他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膜片钳的应用使得各个领域的设备和机械能够实现安全、可靠的操作。
膜片钳技术
膜片钳技术膜片钳技术是一种用于夹持和夹持薄膜材料的高精度工具。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医疗、电子、航空航天、光学等。
本文将介绍膜片钳技术的原理、应用、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膜片钳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薄膜的柔性和弹性特性,将其夹持在两个夹持片之间,通过施加适当的压力来固定和控制膜片。
它的结构简单,通常由两个平行的金属夹持片组成,夹持片之间有一层薄膜,可以是金属、塑料或橡胶材料。
膜片钳技术在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于微创手术。
它可以用于夹持和处理各种组织样本,如血管、肾脏、肺部等。
膜片钳可以通过精确控制夹持力来保护脆弱的组织,减少手术风险和创伤。
此外,膜片钳还可以用于制作微小的缝线和缝合器,用于手术缝合和内脏重建。
在电子领域,膜片钳技术用于处理和夹持微小的电子元件。
由于膜片钳的夹持力可调节且均匀,它可以用于精确地定位和安装电子组件,确保元件之间的准确对齐和联系。
此外,膜片钳还可以用于处理柔性电路板和柔性显示屏等薄膜电子产品,保证其完整性和性能。
在航空航天领域,膜片钳技术用于夹持和固定航天器表面的绝热膜。
夹持膜片的合适压力可以确保膜片与表面的紧密贴合,提供良好的隔热性能,减少航天器受到的热能损失。
此外,膜片钳还可以用于夹持航天器的其他部件和设备,确保它们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光学领域,膜片钳技术用于夹持和夹持光学元件,如透镜、棱镜和滤光片。
膜片钳的夹持力和表面平整度可以确保光学元件的精确定位和对准度,从而提供高质量的光学性能和成像效果。
此外,膜片钳还可以用于夹持光学材料的样本,如光学薄膜和光学纤维,用于实验和测试。
膜片钳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具有高精度和可调节的夹持力,可以适应不同材料和应用的要求。
其次,膜片钳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操作。
此外,膜片钳具有快速响应和高灵敏度的特性,可以快速调整和控制夹持力。
最重要的是,膜片钳技术可以保护薄膜材料的完整性,减少损伤和污染的风险。
未来,膜片钳技术有许多发展方向。
膜片钳
膜片钳技术及其应用21世纪被称为生物学世纪,近数十年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
任何一项新的生物技术的诞生,均意味着生命科学的某个或某些领域将获得新的生命,其内容和内涵将得到扩大和延伸。
膜片钳技术的创建也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简介细胞是动物和人体的基本组成单元。
细胞外围有一层薄膜,彼此分离又互相联系。
细胞间与细胞内的通信,主要依靠其膜上的离子通道来进行。
离子和离子通道是细胞兴奋性的基础,亦即产生生物电现象的基础。
生物电信号通常是用电学或电子学方法进行测量,由此形成一门用以揭示细胞生理过程的细胞电生理学。
早期的研究多使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作胞内记录,自40年代末细胞膜和离子学说建立以来,细胞电活动的研究逐渐深入。
在1976~1981年期间,两位德国细胞生物学家Erwin Neher和Bert Sakmann所开创的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 technique)为细胞生理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膜片钳实验技术是对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方法的一次革命,因而两位科学家于1991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膜片钳实验技术为生理学、神经科学、细胞生物学等生命科学专业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生命。
膜片钳技术的发展历史膜片钳技术的发展历史也是一个科学的发展历程,回顾此过程或许对我们现在的研究和对问题的看法有所启示。
膜片钳技术的创立是建立在前人发明的电压钳(V oltage-clamp)和电流钳(Current-clamp)以及玻璃微电极(Glass micro-pipettee)的基础之上。
电压钳首先是由George Marmont和美国学者Kenneth S. Cole等提出,随后英国学者Alan L. Hodgkin、Andrew F. Huxley和Bernard Katz等最先应用的。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Julius Bernstein就神经的电脉冲提出了“细胞膜假说”(membrane hypothesis)(1902和1912年),推测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是由细胞膜对K+离子的选择性通透所形成,而神经元的兴奋(即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是由于细胞膜对K+离子的选择性通透性丧失所造成。
膜片钳技术及其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膜片钳技术及其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膜片钳技术是一种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可以用来记录和操纵神经元的电活动,为研究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疾病提供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膜片钳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探讨其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膜片钳技术是一种通过在神经元的细胞膜上形成一个微小的孔洞,并利用微电极记录神经元内外的电位差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精确地记录神经元的动作电位,从而了解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
膜片钳技术的原理基于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即神经元的电活动是由离子通道的开关控制的。
通过在神经元膜上形成一个微小的孔洞,可以通过微电极记录到神经元内外的电位差,从而了解离子通道的开关状态和神经元的电活动。
膜片钳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来研究神经元的膜电位和动作电位。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在神经元膜上形成一个微小的孔洞,并利用膜片钳记录到神经元内外的电位差,从而了解神经元的电活动。
这对于研究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非常重要,有助于理解神经元的工作原理和信息传递过程。
膜片钳技术还可以用来研究离子通道的功能。
离子通道是神经元膜上的蛋白质通道,它们控制着离子在神经元膜上的通透性,从而调节神经元的电活动。
通过利用膜片钳技术,研究人员可以记录到离子通道的电流,并分析离子通道的开关状态和功能特性。
这对于研究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非常重要,有助于揭示离子通道与神经系统功能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膜片钳技术还可以用来研究突触传递和突触可塑性。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通过突触传递神经信号。
膜片钳技术可以用来记录到突触传递的电位变化,并研究突触的功能特性和可塑性。
这对于理解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和学习记忆等高级功能非常重要。
在神经科学研究中,膜片钳技术的应用还包括单细胞蛋白质表达、药物筛选和基因编辑等方面。
通过将膜片钳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探索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疾病机制,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膜片钳技术及应用
膜片钳技术及应用膜片钳技术及应用是一种常见的力学装置,由薄膜片、夹持手柄和支撑结构组成。
膜片钳可用于夹持和固定物体,并且在广泛的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面将对膜片钳的技术原理和应用领域进行详细介绍。
膜片钳的技术原理主要基于材料的力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膜片钳采用弹性薄膜片作为夹持物体的夹持部分。
当施加外力使薄膜片发生形变时,薄膜片会产生力与形变量成正比的特性,这种力被称为弹性力。
通过调整薄膜片的形变程度和位置,可以达到对不同物体的夹持和固定的目的。
膜片钳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医疗行业:膜片钳被广泛用于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制造。
例如,在手术中,膜片钳可以用于夹持和固定组织、血管和器官,以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膜片钳的特点是夹持力均匀,不会损伤组织和血管。
2. 实验室研究:膜片钳在实验室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细胞学研究中,膜片钳可以用于夹持、拉伸和操纵细胞,以研究细胞的力学特性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此外,膜片钳还可以用于微流体实验中的液滴操纵和胶体粒子的固定。
3. 微机电系统(MEMS):膜片钳是制作微机电系统中常用的工具。
在MEMS 器件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微米级物体进行精确操纵和固定。
膜片钳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成熟,可以实现对微米级物体的夹持和固定。
4. 机械制造:膜片钳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精密加工中,膜片钳可以用于夹持和固定零件,以确保加工精度。
另外,膜片钳还可以用于装配过程中的夹持和定位。
总的来说,膜片钳技术及其应用在医疗、实验室研究、微机电系统和机械制造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膜片钳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夹持力均匀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力学装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膜片钳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为各个领域的科研和应用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膜片钳技术
膜片钳技术膜片钳技术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 technique)为了解生物膜离子单通道的门控动力学特征及通透性、选择性膜信息提供了最直接的手段。
该技术的兴起与应用,使人们不仅对生物体的电现象和其他生命现象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对于疾病和药物作用的认识也不断的更新,同时还形成了许多病因学与药理学方面的新观点。
本文拟对膜片钳的基本原理及在心血管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膜片钳技术基本原理与特点膜片钳技术本质上也属于电压钳范畴,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①膜电位固定的方法不同;②电位固定的细胞膜面积不同,进而所研究的离子通道数目不同。
电压钳技术主要是通过保持细胞跨膜电位不变,并迅速控制其数值,以观察在不同膜电位条件下膜电流情况。
因此只能用来研究整个细胞膜或一大块细胞膜上所有离子通道活动。
目前电压钳主要用于巨大细胞的全性能电流的研究,特别在分子克隆的卵母细胞表达电流的鉴定中发挥着其他技术不能替代的作用。
该技术的主要缺陷是必须在细胞内插入两个电极,对细胞损伤很大,在小细胞如中枢神经元,就难以实现,又因细胞形态复杂,很难保持细胞膜各处生物特性的一致。
膜片钳的基本原理则是利用负反馈电子线路,将微电极尖端所吸附的一个至几个平方微米的细胞膜的电位固定在一定水平上,对通过通道的微小离子电流作动态或静态观察,从而研究其功能。
膜片钳技术实现膜电流固定的关键步骤是在玻璃微电极尖端边缘与细胞膜之间形成高阻密封,其阻抗数值可达10~100 GΩ(此密封电阻是指微电极内与细胞外液之间的电阻)。
由于此阻值如此之高,故基本上可看成绝缘,其上之电流可看成零,形成高阻密封的力主要有氢健、范德华力、盐键等。
此密封不仅电学上近乎绝缘,在机械上也是较牢固的。
又由于玻璃微电极尖端管径很小,其下膜面积仅约1 μm2,在这么小的面积上离子通道数量很少,一般只有一个或几个通道,经这一个或几个通道流出的离子数量相对于整个细胞来讲很少,可以忽略,也就是说电极下的离子电流对整个细胞的静息电位的影响可以忽略,那么,只要保持电极内电位不变,则电极下的一小片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就不变,从而实现电位固定。
膜片钳技术及应用
膜片钳技术的应用领域
神经科学
研究神经元离子通道与动作电 位的产生和传播,以及药物对
神经元功能影响。
心血管
研究心脏离子通道与心律失常 的关系,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 的作用机制。
药理学
研究药物对离子通道的作用机 制和效果,以及新药的开发和 筛选。
其他领域
膜片钳技术还可应用于内分泌 、免疫等领域,研究相关细胞
利用膜片钳技术,可以研究神经元在长期和短期内的电生理变化,了 解学习、记忆等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
药物筛选与开发中的应用
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
膜片钳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药物对离子通道或受体电流的影响,从 而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筛选
通过膜片钳技术,可以在细胞或组织水平上快速筛选出具有特定 药理作用的药物候选物。
物或其他因素对细胞膜功能的影响。
03 膜片钳技术的应用实例
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神经元电活动的记录
膜片钳技术可以用来记录单个神经元在静息状态和刺激下的膜电位 变化,从而研究神经元的兴奋性和电生理特性。
突触传递的研究
通过膜片钳技术,可以记录突触后电位,研究神经递质释放、受体 激活和信号转导等过程。
神经可塑性的研究
在医学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疾病诊断
膜片钳技术可用于检测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异常变化,从而对某些 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药物研发
通过膜片钳技术可以研究药物对离子通道的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 提供有力支持。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离子通道基因变异情况,膜片钳技术可以为个体化治疗 提供精准的用药建议。
高通量与高灵敏度
通过改进膜片钳技术的设计和材料,有望实现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的检测, 从而能够同时记录多个细胞或同一细胞的不同活动,提高实验的效率和 精度。
膜片钳技术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膜片钳技术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前言德国物理学家Neher和Sakmann[1.2]建立的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 technique)是一种以记录通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上单一的(或多数的)离子通道活动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
作为先进的细胞电生理技术,它一直被奉为研究离子通道的“金标准”。
应用膜片钳技术可以证实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存在,并能对其电生理特性、分子结构、药物作用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以离子通道为靶标的药物研究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膜片钳技术;药学研究;应用Abstract [ ]The patch-clamp technique , a dominant technique in cellular electrophysiology , is always being regarded 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ion channel research.. Application of the patch-clamp technique can demonstrate the existences of ion channels and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ion channels, including their electro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 molecular structures and the mechanism of drug action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research ha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drugs for ion channel target would be very promising in future.Key words Patch-clamp technique ; Study on Medicinal chemistry ; Application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 technique)为了解生物膜离子单通道的门控动力学特征及通透性、选择性膜信息提供了最直接的手段,该技术的兴起与应用,使人们不仅对生物体的电现象和其它生物现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以离子通道为靶标的药物研究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膜片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膜片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生命科学学院2010级李积锋1241410007【摘要】膜片钳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先进电生理技术,为解决生物信息的跨膜信号传导为题提供了先进的研究手段。
膜片钳技术是在电压钳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来反映细胞膜上离子通道活动的一项技术。
它对通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进行记录,目前已发展出多种记录模式,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领域。
概括了膜片钳技术的基本原理,归纳出该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并对其发展与应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膜片钳离子通道电生理1976年[1]德国马普生物物理研究所Neher和Sakmann创建了膜片钳技术。
这是一种以记录通过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膜单一的或多个的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技术。
它和基因克隆技术并架齐驱,给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这一伟大的贡献,使Neher和Sakmann获得1991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细胞是动植物和人体的基本组成单元,离子通道是细胞与外界以及与细胞内通信的重要手段。
离子和离子通道是细胞兴奋的基础,亦即产生生物电信号的基础。
生物电信号通常用电学方法进行测量,因而形成了一门学科—细胞电生理学。
最近50年,三次主要的技术革命推动了细胞电生理学的进展:细胞内记录,电压钳技术和膜片钳技术。
一.膜片钳技术发展历史1976年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Neher和Sakmann首次在青蛙肌细胞上用双电极钳制膜电位的同时,记录到ACh激活的单通道离子电流,从而产生了膜片钳技术。
1980年Sigworth等在记录电极内施加5-50 cmH2O的负压吸引,得到10-100GΩ的高阻封接,大大降低了记录时的噪声实现了单根电极既钳制膜片电位又记录单通道电流的突破。
1981年Hamill和Neher等对该技术进行了改进,引进了膜片游离技术和全细胞记录技术,从而使该技术更趋完善,具有1pA的电流灵敏度、1μm的空间分辨率和10μs 的时间分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片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崔梦梦(生命科学学院 1241410026)摘要:膜片钳技术是在电压钳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技术的核心是能够记录单一离子通道的电流。
膜片钳可以测量到0.06pA的电流,它具有1um的空间分辨率和10us的时间分辨率。
作为先进的细胞电生理技术,膜片钳一直被奉为研究离子通道的“金标准”。
应用膜片钳技术可以证实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存在并能对其电生理特性、分子结构、药物作用机稍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此外,将膜片钳技术与其他一些先进的技术结合,使其在药理学、病理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生物科学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膜片钳;离子通道;发展与应用在细胞膜上存在有许多的离子通道,这些离子通道是细胞兴奋性的基础,对细胞内以及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探究离子通道的功能和结构,许多电生理技术被发明创造。
英国学者Huxley和Katz最早应用电压钳来研究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电流变化,但由于该技术钳制的细胞膜面积很大,包含着大量随机开放和关闭着的离子通道,因而不能测定单一离子通道电流。
所以在1976年德国神经生物学家Erwin Neher和Bert Sakmann 建立起一种新的技术,即膜片钳技术,并且逐渐取代了电压钳技术。
随着膜片钳技术的不断完善,自1981年以来, 该技术已经在不同动物的肝、脾、胃肠、心肌、骨骼肌、神经系统、内分泌等各类细胞上应用并取得了研究成果。
膜片钳技术点燃了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理学研究的革命之火,给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一、膜片钳技术的基本原理膜片钳技术是利用玻璃微电极尖端经抛光后贴附于神经元膜上,与玻璃微电极尖端相接的膜仅含1—3个离子通道,然后通过负压吸引将这片膜与周围的膜实行高阻封接,因此在电极尖端覆盖下的那片膜,在电学上已于膜的其他部分相互分隔。
电极尖端下的膜通道开放所产生的电流流进玻璃微电极吸管,通过一极其敏感的膜片钳放大器,就可测量得到单一离子通道电流。
电极尖端的直径一般可达0.5um,它与膜的高阻封接可达到10亿欧,因而极大提高了膜片钳技术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二、膜片钳技术的改进与新进展(一)穿孔膜片钳技术1988年Horn等对传统全细胞记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穿孔膜片钳技术。
即利用某些抗生素具有在生物膜上形成通透性孔道的性质,将这类抗生素充灌在电极液中,在高阻封接形成之后自发形成全细胞记录模式。
该技术中,抗生素形成孔道的有效半径为0.4—0.8 nm,可以选择性地通透Na+ 、K+ 、Li+ 、Cs+ 、Cl- 等一价离子,使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电流的衰减现象减弱。
并且抗生素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小,高阻封接不易被破坏,记录的持续时间延长。
这种技术需要在避光条件下配制含有抗生素的穿孔液,配好后于4℃避光保存。
充灌电极时,先用不含抗生素的电极液充灌,然后再加入含有抗生素的电极液反向充灌电极。
在这个过程中,应快速形成高阻封接,避免抗生素扩散到电极尖端抑制高阻封接的形成。
(二)在体膜片钳技术在体全细胞记录膜片钳开始于研究感觉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特性和机理,因为这在离体标本上几乎是无法实现的。
早期研究感觉系统的活体动物实验大多使用细胞外记录方法,这可以研究细胞对自然刺激如光,声音等的反应特性和规律,但不能涉及感觉信息处理的机制。
这是因为细胞外单细胞记录只能得到一个细胞的最终输出,即动作电位,而不能获得其突触电位的波形,也忽略了所有的阈下反应。
早期膜片钳记录的标本大多为急性分离的细胞,到20世纪80年代末,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出现,20世纪90年代一些实验室在借鉴脑片膜片钳技术的基础上,尝试在整体动物( 一般是麻醉状态) 上进行膜片钳记录。
最早的报道是Pei等在德国马普研究所的工作。
他们通过对成年猫视皮层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记录,然后观察来自不同方向的光刺激所对应的突触后电流反应,以此探讨视觉信号传递和形成机制,以及视皮层神经元功能和结构的关系。
但可能是由于电极与细胞膜的封接不够好,记录到的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较小,动作电位的幅度也比正常值低很多。
随后许多国家都开始了对在体膜片钳技术的研究。
目前该技术越来越成熟,记录到的反应也越来越符合实际。
(三)全自动膜片钳技术传统膜片钳技术每次只能记录一个细胞(或一对细胞),对实验人员来说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它不适在药物开发初期和中期进行大量化合物的筛选,也不适合需要记录大量细胞的基础实验研究,全自动膜片钳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全自动膜片钳技术是离子通道检测的新技术,它具有直接性、高信息量及高精确性的特点。
与传统的膜片钳技术相比,它主要具有以下优点:效率高,是传统膜片钳效率的20—300倍;不需要专业电生理人员,简单易用,所有的操作可以在电脑软件控制的界面下完成,无须显微防震系统;大部分仪器的封接质量在1G欧以上;部分仪器同时适用于研究配体门控通道和电压门控通道;主要应用于药物药理和毒理测试;在药物微量加样设计方面表现优秀;仪器主要工作方式为全细胞膜片钳方式。
随着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蛋白质组学的兴起,离子通道在未来的细胞与药物方面研究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作为离子通道研究的最佳伴侣—全自动膜片钳技术将会越来越重要,而且其应用领域也将越来越大。
三、膜片钳技术的应用(一)在心脏电生理方面的应用人类心脏主要存在Na+通道、K+通道等主要的离子通道。
心脏的自发节律性是受心肌细胞的电活动控制的,而心肌电活动的基础便是心肌细胞的各种离子电流的变化。
因此膜片钳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心肌静息电位及其自发去极化的机制,对钠、钾、钙和乙酰胆碱通道的调控机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膜片钳技术也可以用来分析心脏在病理状态下引起通道活性和受体功能改变,从而可以从根本上对各种心脏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在血管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与K+通道活动增加有关,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电导型钙激活钾通道起着重要的功能作用。
某些药物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离子通道而发挥作用。
膜片钳技术给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研究带来了新的亮点。
Wiecha等应用膜片钳技术对冠状As斑块平滑肌细胞与正常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冠状As斑块平滑肌细胞BK Ca比正常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 Ca有较高的通道活性。
这一发现意味着BK Ca通道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功能作用。
(三)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应用膜片钳技术可以研究神经信号的产生和传导。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脆弱性和难以接近性,研究脑的网络特性及其复杂的调控功能是十分困难的。
在具有简单网络系统的离体脑片上应用膜片钳技术,为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目前将膜片钳技术应用到神经系统的研究是不少的。
但主要侧重于用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部位细胞形态学和电生理特性的研究;各种化学药物的作用对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适于膜片钳技术研究的细胞的制备及分离方法。
(四)在药理学中的应用药物研制的关键在于探测药物作用的靶点。
在药物筛选中,将目的药剂以吹打或灌注方式直接施加于培养细胞。
借助特定离子通道阻断剂,利用膜片钳方可迅速判明药物作用及作用方式等问题。
因此,膜片钳对于药品的研制、生产都有着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
制药企业还可以利用当前新兴药物虚拟筛选技术进行初筛,把初筛结果再结合全自动膜片钳技术进行实验上的验证。
虚拟筛选的目的是从数十万到数百万化合物库中筛选出可能的小分子化合物,再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
把全自动膜片钳技术结合以离子通道为靶标的高通量虚拟筛选研究技术,无疑将会极大的缩短研究时间和节省大量的研究经费。
除此之外,膜片钳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胃肠道研究、信息传递、中药理论等多个理论中。
总之膜片钳技术以其实用、快速、灵敏、准确及重复性好等技术优势已经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到证实。
膜片钳技术为从分子水平了解生物膜离子通道的门控动力学特征及通透性、选择性等膜信息,提供了最直接的手段,使人们对细胞膜通道功能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膜片钳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需要多种技术的配合运作。
虽然膜片钳技术有很强的记录分析功能,单纯应用仍远不足以研究、解释生命活动的许多现象。
因此,出现了与其它技术的结合运用。
(一)膜片钳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科学,膜片钳技术利用微电极来研究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通透性和电位的变化,二者之间的结合,可以将神经细胞离子通道的结构特性和物理特性展现出来。
同时,可在同一细胞中分离提取特异性表达的mRNA。
用膜片钳进行全细胞记录的同时,收集细胞胞浆,然后将mRNA反转录成cDNA,并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通过凝胶电泳和DNA序列进行分析。
再用特异性引物来区别离子通道亚单位,揭示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从基因水平研究神经传导通路,提高对神经系统本质的认识。
(二)膜片钳技术与荧光技术的结合一些荧光探针常用于检测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它们能与钙离子结合,产生较强的荧光,通过膜片微电极将其引入细胞,可以利用膜片钳记录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钙离子的释放及内流等情况,研究细胞膜钙离子通道的开放、关闭的动力学特征及生理学效应。
(三)膜片钳技术与碳纤电极局部电化学微量检测技术的结合如果给碳纤电极一个适当的稳定的电压,使接近或吸附到碳纤电极表面的某些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而释放出电子,碳纤电极可俘获这些电子,而电子流过电极产生电流,因此根据所控测部位或培养细胞中某物质氧化时所产生电流的不同,可判别分泌物(被探测物)的种类,并根据电流总量的大小,计算出该物质的分泌量。
1992年,Neher实验室首次将膜片钳膜电容检测与碳纤电极联合运用;1994年又将光电联合检测与碳纤电极局部电化学微量检测技术结合,既能研究分泌机制,又能鉴别分泌物质。
总之,随着膜片钳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与其他先进技术的结合,使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将会大放异彩。
五、对膜片钳技术的展望膜片钳技术自建立以来,不断的发展完善,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对该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神经科学、心血管科学、药理学等多个领域。
在体膜片钳技术与全自动膜片钳技术的发展使神经科学以及多细胞的研究等领域展开了新的局面。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膜片钳技术与其他先进的研究技术相结合,从而将膜片钳技术的应用带入到另一个高峰,在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膜片钳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大放异彩,个个研究机构都开始对膜片钳技术进行或多或少的研究,并且将其应用到各个不同的领域,使膜片钳技术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