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导学案
高中区域地理导学案--美国
![高中区域地理导学案--美国](https://img.taocdn.com/s3/m/83a903c86137ee06eff918b1.png)
美 国【考试说明】1、美国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2、通过美国复习让学生学会进行区域的对比与分析,培养学生审题和读图能力。
【课前预习案】【预习目标】识记关于美国的重点内容【预习内容】1、 在图中标注主要的经纬度30°N 、40°N 、50°N 、120°W 、80°W 。
2、西部山地地形对降水有何影响?3、南北纵列的地形对中部平原气温的影响?4、在图中标注地中海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区域,并说出他们的气候特点。
5、美国农业布局的最突出特征是什么?它的意义有哪些?6、在上图中标注各农业带的名称。
美国农业的区位条件?7、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什么?8、美国乳畜业的条件是什么?9、美国农业历史上出现的问题?采取了那些措施?【预习检测】课上默写上述内容,做好准备。
【预习反馈】还有那个问题不明确?【课堂探究案】【探究学习目标】1、能将以前的错题做会C2、学会区域的对比与分析B3、审题能力和图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A【小组合作探究一】区域对比与分析B 、A20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 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读图回答问题。
野外考察(1)与旧金山相比,R 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6分)(2)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 处与A 、C 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4分)室内分析(3)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
(10分)表3 加利福利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小组合作探究二】错题回顾C(11分)读“某地区平均年温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等年温差线分布的最突出特点是在大陆中部向 凸出,说明中部的年温差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 。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导学案)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396b401a37f111f0855b4b.png)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编制人:xxxx 审核人:xxxx 课时安排:2课时 使用班级:高二文科组班别: 姓名: 学号: 学习小组:【学习目标】1.记住世界海、陆所占百分比及海陆分布大势。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和洋、海、海峡的概念;记住世界主要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和洋、海、海峡的名称、轮廓特征和地理位置。
3.记住大陆上的洲际界线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以及主要的河流和湖泊;4.能够在一般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中辨识五种基本地形,能概括其特点并记住其典型代表。
5.能够根据经纬网和轮廓特征对世界主要的大陆、半岛、岛屿、河湖、洋、海、海峡进行空间定位。
课前预习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地球上海洋面积占 %,陆地占 %。
分布特点:◆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半球. (注意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海陆分布情况)请在下面三图中分别填出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图1二、世界陆地1。
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概念陆地被海洋分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
一般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为 。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___________.练一练图2世界最大岛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群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半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七大洲及其分界线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地球上的陆地可以划分为七个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 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 半球,南极洲跨 半球亚、欧—— 山脉、 河、 山脉、 海峡 亚、非—- 运河、 海、 海峡南、北美-— 运河 亚、北美—— 海峡 南美、南极—— 海峡欧、非—— 海峡、 海各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欧洲1000 大洋洲900(单位:万平方千米)请在下面各图中分别填出大洲或大陆的名称和重要经纬线的度数:图3练一练分布界线 大洲地形类型特点备注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地面起伏山地海拔较高( m以上)很大峰峦,坡度山脉:呈条带状并沿一定方向延伸很长的山地。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精品学案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精品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a3ef8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9.png)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精品学案高二地理组导学案姓名班级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科目:地理课型:新授教学时间:课时:2序号:10学习目标:1.了解西北地区所处的位置、重要的地形区及河流;2.掌握西北地区重要的自然地理特征;1.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环境问题学法指导:1.通过课前预习,了解西北地区所处的位置、重要的地形区;【预习卡片】图一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季节河、湖沼泽河流山脉长城运河地区分界线湖泊沙漠青岛五十八中地理组制作(参考《区域地理》124-128页和地图册)1.描绘西北地区的界限2.在图中的纬线上填注北纬40°、45°;经线上填注东经80°、90°、100°、110°、120°;3.在图中填出内蒙古高原(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高原)、“三山夹两盆”之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4.在图中填上阴山-河套平原;贺兰山-宁夏平原;祁连山-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5.在图上找出塔里木河、伊犁河、黑河(弱水)6.参考地图册,找出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所处温度带和干湿高二地理组导学案姓名班级地区;【教学过程】一、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合作探究一:1.读“我国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等值线图”,完成(1)-(2)题:图二我国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等值线图400(单位:mm)50大(青岛五十八中地理组制作)800兴400安400丁哈尔滨岭50800乌鲁木齐400托克逊乙50敦煌甲5040呼和浩特丙800银川北京A4001208090100110青岛五十八中地理组制作兰州800(1)读图分析,从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到敦煌,降水量的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2)图中A处降水量较(多、少),试分析其原因。
高二区域地理导学案
![高二区域地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f366edb84ae45c3a358c62.png)
保山第九中学“3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二地理学科课堂(新课/复习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备课组长签字:杜芹意教研组长签字:肖平平包小组:姓名:课题:第一章地球知识—经纬网(一)设计人:杜芹意2、东经度与西经度,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划分;3、南纬度与北纬度,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划分;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与西半球的划分;南纬度与北纬度,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间的大致距离保山第九中学“3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二地理学科课堂(新课/复习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备课组长签字:杜芹意教研组长签字:肖平平包小组:姓名:课题:地球知识—经纬网(二)设计人:杜芹意2、东经度与西经度,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划分;3、南纬度与北纬度,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划分;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与西半球的划分;南纬度与北纬度,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间的大致距离置方向,南北极点为的终点。
北极点的四周是面向方方向。
方向,要选择两者间劣弧为判断方向的依据,经度值小的方向,经度值小的方向,度差小于180度,东经的在方向,西经的在方向,若两者方向,西经的在方向。
(3)经纬度均不同的做如下判断:首,注意经度差。
,分属于半球。
纬度,分属于半球。
范围大小约km;赤道上跨经度10的弧长约km。
式为:为(该地纬度)式为:,纬度越高,所表示的范围越。
,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比例尺越。
1、读下图1-2填写表格:图1-2地点经纬度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ABCD2、结合图地图册,完成以下问题和表格①.A地位于1200E,300N,B地位于1200E,300S,则A点位A地位于1200E,300N,B地位于700E,300N, ,则A点位A地位于1200W,300N,B地位于700W,300N,,则A点A地位于1200E,300N,B地位于200W,300N,则A点A点位于1200E,300N,B点位于700W,300S,则A点位画图说明最后一个方位:②如图所示,A在B的什么方位?画图说明③根据图1-2,A点位于B点的什么方向?C点位于D点的什么方向?甲、乙两地阴影部分面积较大的是哪一地?④对拓点是指过地心的一条直线和地面相交的两点,根据所给1200E,400N的对拓点是,00,66034’S的对保山第九中学“3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二地理学科课堂(新课/复习)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备课组长签字:杜芹意教研组长签字:肖平平包小组:姓名:课题:地球知识—经纬网(三)设计人:杜芹意2、东经度与西经度,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划分;3、南纬度与北纬度,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划分;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与西半球的划分;南纬度与北纬度,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间的大致距离1ABC甲点所在 的 弧。
高二区域地理导学案
![高二区域地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3fb87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d.png)
高二区域地理导学案导学目标: 通过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使学生对国内外的地理特点和优势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区域发展现象。
导学内容:一、国内特殊地域的地理特点中国地域广阔,拥有多种地理特点的特殊地域。
以下是几个值得关注的地理特点:1.高原地区中国拥有辽阔的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这些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且地势起伏不平,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这些地区拥有良好的港口资源和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使得其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工业发达地区华东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工业发达地区的代表。
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国内外区域发展现象的解释1.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繁荣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相对较早地引进外资和优势港口的存在,使得该区域经济迅速崛起。
同时,政府对该地区的政策支持以及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促进了该地区的繁荣。
2.美国的硅谷现象美国的硅谷地区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集聚了大量的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
这得益于当地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氛围的培育。
3.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经济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之一,其石油资源的丰富使得该国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
石油产业成为了沙特阿拉伯经济的支柱,也带动了该国其他产业的发展。
4.巴西的亚马逊雨林经济巴西拥有广阔的亚马逊雨林,该地区的热带气候及丰富的生物资源使得该地区的生态旅游和木材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巴西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总结:通过学习中国特殊地域的地理特点和国内外区域发展现象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和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地理特点为各个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发展路径带来了差异。
了解这些地理现象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国内外的地理优势和劣势,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地理知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高中区域地理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高中地理《地图与等高线》导学案
![高中区域地理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高中地理《地图与等高线》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afdd7843323968011c92a7.png)
第二节等高线判读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几个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2、掌握等高线地形图高度的计算方法,熟练辨别各种地形,并能根据等高线判读陡坡、缓坡,为下一节学习等高线的应用打下基础。
【重、难点】:计算高度、辨别地形、判断坡度问题探究一:高度计算(1)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判读:(2)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度的判读:A:若A、B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
B: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n-1)d ﹤h﹤(n+1)d,其中n为其中n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C:崖顶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A≤H﹤A+d (A为崖顶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大的)D:陡崖底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B- d <H≤B (B为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小的)E:陡崖的相对高度h:(n-1)d ≤h﹤(n+1)d,其中n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值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值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即“低的更低,高的更高”。
)1、读图一,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A、B的海拔高度各是多少?(2)R、Q两地的海拔各在什么范围之内?(3)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4)RQ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5)BQ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二,完成下列各题:(1)M点的海拔范围(2)N点的海拔范围(3)M、N两点的相对高度:(4)陡崖高度:3、读等高线图(图4),已知a>b,回答第9~11题。
(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1.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2)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图一图二()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④200<N<300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问题探究二: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和判读方法(地形辨别)1、山头与洼地(盆地)曲线高低,示坡线向曲线低高,示坡线向2、山脊与山谷凸低为(中间高两侧低)凸高为(中间低两侧高)3、鞍部:两个山头间的低凹处,4、悬崖一般也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的会聚处。
区域地理导学案
![区域地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bd32e76294dd88d0d26b7e.png)
第一篇区域地理读图基础第一章地球知识——经纬网(一)总第21课时本章第1课时整理:郑海涛【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2.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判断两点间相对方位、移动后,出发点与终点的位置问题【课时】1课时【自主学习】(10分钟)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到5页,结合地图册,完成以下问题和表格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两极、赤道椭球体。
2.大小:赤道半径: km极半径: km平均半径: km赤道周长:约 km地球表面积:约亿平方千米二、地轴、两极和赤道1.地球仪:地球仪是缩小的模型,是标准的圆球。
2.地轴和两极。
(1)地轴:(假想的)地球的旋转轴。
地轴北极一端始终指向星附近。
(2)两极:地轴与地表相交的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极,相反的另一点为极。
(3)赤道:地球表面同距离相等的大圆叫赤道,全长约万千米。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一)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对比:读实用地图册P1,完成下表)东半球 西半球侧视图俯视图圆柱投影图1.区分0°经线和180°经线的两侧经度分布2.半球的划分(读实用地图册P2填写右图:)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E 和 W ,从 向 到 是 半球; 从 向 到 是 半球。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以 是 半球; 以 是 半球。
4.低中高纬划分: 低纬 中纬 纬度温度带划分: 热带 温带 寒带 四、经纬网1、概念: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网称为经纬网。
2、基本类型:(1)赤道投影的经纬网(侧视图)(2) 极点投影的经纬网(俯视图)(3)圆柱投影的经纬网【合作探究】(20分钟)经纬网的基本常识及其应用(一) 1、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训练1:①、读下图1-2填写表格: ° 0 2020404060708015° 25° 5°0°60°130140D甲乙②完成以下四幅图的训练要求。
1.2地图导学案( 高中区域地理
![1.2地图导学案( 高中区域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5c2b6a6902d276a201292e05.png)
区域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图(第一课时)《考试说明》中涉及本考点的知识点: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学习目标】1、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2、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预习案【教材助读】1.地图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图、地形图、交通图、人口图、地图等。
2.比例尺:,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三种:(1)比例尺、(2)比例尺、(3)比例尺。
3.比例尺的公式是:比例尺=()/();若甲乙两地在比例尺为1:2000000地图上,图上距离为2.5厘米,那么甲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千米。
4、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但表示的内容越,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内容越,精确度越低。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的比例尺地图。
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5、比例尺的缩放: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
(分数倍)。
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3/4,即比例尺缩小到1/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1/4*1/50000=1/200000,比例尺缩小。
6、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①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②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7、方向:(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2)指向标地图:按指向标的箭头定位;一般指向标指向(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8、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叫做图例。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一节 认识区域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一节 认识区域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44d6a461a8956bec0975e356.png)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节认识区域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3、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知识梳理]一、区域含义:1、概念:区域是指,是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划分出来的;2、特点:(1)区域具有一定的、、,有明确的 .(2)其内部某些特征,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1)指标: 可采用指标,也可采用指标,可按自然要素特征划分,也可按人文要素特征划分。
(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类型:三、理解区域三大特征的含义:1、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差异性:和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各区域内部有性,各区域间普遍存在性。
3、开放性:区域并不是的,而与其他区域有着,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特点。
[即时训练]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地区2.下列关于区域类型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B.区域划分是在地理整体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D.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3.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 )A.方言区 B.旱作农业区 C.城市经济区D.东亚文化区4.下列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 ( )A.城市经济区 B.浦东新区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方言区5.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第五节地图知识完整导学案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第五节地图知识完整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06e15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8.png)
第一章宇宙中地球第五节地图学问课前预习高考实力要求:理解地图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驾驭等高线为主各类等值线判读方法。
学问梳理:1、地图三要素是指、、。
2、比例尺形式:、、。
比例尺= ————1km= cm〔1〕作用: 图幅一样但比例尺不同地图所反映区域大小和内容详略不同。
图幅一样时,比例尺越,地图上表示实际范围越,内容越。
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比例尺是原比例尺倍,图幅是原图幅倍;比例尺放大n倍,放大后比例尺是原比例尺倍,图幅是原图幅倍。
〔2〕形式:数字式:数字比例尺是指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比例尺。
一般是用分子为1分数形式来表示,如1:50000,1:5万或者。
文字式:指用文字注释方式表示比例尺,如图上1:50000用文字式表示为。
线段图解式:是用图形加注记形式表示比例尺。
3、方向:地图上推断方向方法:一般状况下,面对地图,;有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在经纬网地图中,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4、图例和注记:图例是表示地理事物,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
〔考试留意从中读取答题信息〕5、地形图:有、、三种形式。
6.等高线地形图:⑴特点:同线;等高距全图:等高线均为曲线;等高线一般不;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
〔2〕等高线图上根本地形单元类型和判读方法〔见表格〕地形地形特征等高线形态等高线图判读方法山峰山丘四周低中间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示坡线向外盆地凹地四周高闭合中间低外高曲线内低外高示坡线向内山脊(分水岭) 从山顶向外伸出凸起部分等高线向凸①等高线凸向低处②脊线高于两侧山谷(干谷、河谷〕山脊之间低洼部分等高线向凸①等高线凸向高处②谷线低于两侧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一对山脊线两山峰之间悬崖近于垂直山坡多条等高线重合叠在一起①等高线重合②依据悬崖符号〔3〕等高线综合判读和主要应用:〔依据要求考虑位置,海拔及其四周环境〕水库坝址选择水库大坝一般选在等高线密集最窄处,库区选在河谷、山谷或者形凹地或盆地。
铁路、马路选线一般应选在缓坡,避开悬崖、滑坡,盘山路沿修,翻山打隧道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高中区域地理导学案的设计与思考-精品文档
![高中区域地理导学案的设计与思考-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9c6b5033169a4517723a3c7.png)
高中区域地理导学案的设计与思考导学案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的一种教学辅助资料。
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是建立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进行区域的综合探究,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使之具有实效性、高效性,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区域地理学习。
下面就以“北方地区”的设计为例,谈谈优质导学案的设计与思考:一、确定学习目标。
高中区域地理学习,不是为了“背”各区域的相关知识点,而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高中的重点地理知识和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所以教师要充分思考,确定有效的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我设计了北方地区的学习目标如下:1.通过学生自主填图,掌握北方地区主要山脉、地形区、河流,并能准确描述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从而掌握地形特征的答题模板。
注意用规范语言总结。
2.根据已学知识和气候统计图,总结回答气候特征的答题模板。
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根据已学知识和图文材料,总结该区域农业发展有利的条件,学生筛选有用信息,提高答题能力。
注意答题技巧。
二、图表落实基础知识。
区域地理大多数知识点的内容来自于地图,因此,在学习时应多看地图,将地形、河流、城市、矿产等都落实到地图上去,并从地图中找到它们的位置。
区域地理的主要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位置、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所以在导学案中要设置简图,让学生自主填图来掌握主要知识。
如在北方地区这节课中可以填下图完成:1.读北方地区图,在图上填注下列内容:(1)北方地区地形骨架: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
(2)五大地形区代号: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辽东半岛、E山东半岛丘陵。
(3)河流代号:a黄河、b渭河、C汾河、d淮河、e大运河、f滦河、g辽河、h黑龙江、i乌苏里江、j松花江、h嫩江。
(4)省市代号:①山西省、②陕西省、③河北省、④河南省、⑤山东省、⑥辽宁省、⑦吉林省、⑧黑龙江省、⑨内蒙古自治区、⑩北京市。
三、重难点突破。
南通中学高二地理区域地理导学案
![南通中学高二地理区域地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cb8cfff61fb7360b4c6512.png)
南通中学高二地理区域地理导学案《五个国家》(下)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 (☆为重难点)☆1、掌握美国、澳大利亚的主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能力要求: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结某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知识内容和问题设计] 题目:1、读图填地名:(1)矿产资源 山区的煤;湖西岸的铁; 湾沿岸的石油; 山区的有色金属; (2)填城市名称:最大城市、港口、金融中心 ;钢都 ;汽车城 ;内陆交通枢纽乳肉加工中心 ;首都 ;南部宇航、石油工业中心 ;西部最大城市、好莱坞所在地 ;西部最大港口,“硅谷”所在地 ;飞机制造中心2、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国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地名:③ (岛屿) ⑧ (城市) (2)试分析A 、B 两工业区工业发展条件的不同点。
A 工业区 。
B 工业区。
(3)甲图中④为该国的“硅岛” 岛,乙图中表示该国电子工业中心“硅谷” 的数字代号是 ,两国电子工业中心区位选择的共同因素是 、 。
(4)乙图中表示国家首都的数字代号是,它与甲图中国家首都的城市职能的主要区别是 。
3、右图是“美国小麦区、玉米带的分布图”(1)图中表示小麦区的字母是_____,表示玉米带的字母是________。
(2)这种农业是以__________为目的的农业生产,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发展该种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优越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地广人稀,_______________,以及先进的科技。
(4)我国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地区也有这类农业的分布。
[探究讨论] 美国乳畜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从饲料和市场考虑)4.读大洋洲部分地区图回答: (1)2000年奥运会在字母 所代表的城市举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 贸易市场和出口港。
(2)该国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 。
《地理区域导学案》
![《地理区域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f4ae8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d.png)
《地理区域》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理区域的观点和特点。
2. 掌握世界上主要的地理区域划分和特征。
3. 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能够运用地理区域的知识分析和诠释实际问题。
二、导学内容1. 地理区域的观点和特点。
2. 世界主要的地理区域划分和特征。
3. 地理区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地理区域知识的应用。
三、导学重点和难点1. 地理区域的观点和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2. 不同地理区域的特征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理区域的景观,引导学生思考地理区域的观点和特点。
2. 进修:讲解地理区域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世界主要的地理区域划分和特征。
3. 练习:让学生通过地图练习识别不同地理区域,并分析其特征。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讨论其意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地理区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导学反馈1. 提问: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地理区域的观点是什么?- 世界主要的地理区域有哪些?它们的特征是什么?- 地理区域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2. 作业:安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地理区域的文章,包括地理区域的定义、特点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拓展延伸1. 邀请地理专家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来学校讲解地理区域的知识,增加学生的进修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感受不同地理区域的特征和影响,加深对地理区域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区域的观点和特点,掌握世界主要的地理区域划分和特征,以及地理区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提升他们的地理进修能力和综合素质。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 中国地理 南方地区导学案设计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 中国地理 南方地区导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2782a4453610661ed9f495.png)
南方地区[考纲要求]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主要城市。
一、位置与范围①以南,高原以东;东、南部面临和。
②在35°N以南,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台粤桂滇),海南省全部位于热带。
大部分位于 E~°E之间(注意100°E、110°E、120°E三条经线穿过的地区)。
③位于南部(热带、亚热带季风候区)。
主要的地理单元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和云贵高原。
政区: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鄂、湘、皖、赣、苏、浙、沪),南部沿海地区五省二区(闽、台、粤、桂、琼、港、澳)和西南地区三省一市(川、滇、黔、渝)。
邻国:南方地区陆上相邻的国家自西向东依次为:、、。
4、面积:面积人口:面积25%、人口55%二、自然区域特征1、地形:以和为主。
(1)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南岭、武夷山、雪峰山、台湾岛、海南岛等;(2)地形特征:①东部、面积广大A、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水稻土分布。
长江中下游平原含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巢湖平原,长江三角洲等。
这些平原地区多人工培育的水稻土。
均为商品粮基地;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有“水乡”之称。
B、东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包括丘陵、丘陵、丘陵(东南沿海丘陵)三部分组成。
这些丘陵多红壤和黄壤分布(即地带性土壤)。
南岳衡山,革命纪念地井冈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庐山、黄山、武夷山以及闻名天下的桂林山水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成为重要旅游资源。
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
②西部以、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盆地”和“之国”之称;(成因分析:四川盆地形成过程中,周围的细沙笔泥土被流水冲积到盆底,有些矿物质经过氧化,变成紫红色砂岩和页岩。
紫红色砂岩和页岩很容易风化而形成紫色土,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是比较肥沃的土壤。
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高中区域地理导学案编写策略
![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高中区域地理导学案编写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41e5e3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6d.png)
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高中区域地理导学案编写策略
1.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以及对学生发展综合思维的培养目标。
2. 分析教学内容:针对区域地理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分析,确定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以此为基础编写导学案。
3.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设计教学活动,包括课前导学、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等方面的活动。
4. 应用多种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表、视频、实地考察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内容。
5. 强化评估反馈:通过课堂讨论、个人作业、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评估,及时给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
6. 不断完善导学案: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不断完善导学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 1 -。
七树庄中学高二年级区域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导学案
![七树庄中学高二年级区域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d50ddd79563c1ec4da7143.png)
七树庄中学高二年级区域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导学案班级二3 编制常荣艳审核人日期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唯有面对困难或危险,才会激起更高一程的决心和勇气【学习目标】1.理解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理解等高线和地形图的相互关系。
2.掌握等高线基本地形图的判读方法,陡崖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基本地形判读【教学难点】陡崖计算公式【教学过程】模块自学内容*学法指导*随堂笔记互动策略展示方案夯实基础一、绝对高度(海拔)与相对高度(1)海拔高度:某点高出的距离,如图中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为(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米)(2)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距离。
学生自己观察,填空。
理解定义。
如图中甲乙之间的相对高度为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概念: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2、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观察投影)1、等高线地形图特征读图回答:(1)A、B两点高度为结论:注意: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2)A、C两点间等高距为A、D两点间等高距为E点高度为结论:(3) F处的地形为结论:(4)A、B两地所在坡度谁陡?学生自己观察,得出结论夯实基础结论:4、等高线地形图地形种类的判读甲地形为乙地形为理由理由【合作探究一】读出A、B、C 与Aˊ、Bˊ、Cˊ的海拔A B CAˊBˊCˊB比A海拔(高或低)Bˊ比Aˊ海拔(高或低)B比C海拔(高或低)Bˊ比Cˊ海拔(高或低)(2)EF所经地形区(山脊或山谷)EˊFˊ所经地形区(山脊或山谷)【合作探究一】先独做,后讨论,上黑板展示答案,最后得出山脊和山谷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的关系,河流形成的地形区。
夯实基础(3)甲等高线凸向海拔(高或低)的方向乙等高线凸向海拔(高或低)的方向(4)综上(1)—(3)所述得出结论(5)在EF和EˊFˊ哪处可能有河流? (并在图上标注河流流向;)描述其流向为:自()流向()。
(6)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的关系?结论:【合作探究二】(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A B C D M(2)M为A、B的最处(高或低)M为C、D的最处(高或低)结论:鞍部就是两条山谷的最处,(高或低)鞍部就是两条山脊的最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NO.01
预习案
【学习目标】
仔细研读文本||,用自己的话说出经线、纬线的特点||,列举3种以上经纬网的判读方法||。
【使用说明】
1.通读拓展教材||,进行知识梳理、体系构建、原理、规律的总结、方法、技巧提升||。
2.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
通过题型演练||,总结一般规律||。
构建梳理自我完善
【问题引导】
地球经纬网的起源:公元前344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准备绘一幅“世界地图”||。
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与日照长短都很相仿||。
于是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纬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
一、地球与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特点?赤道半径?极半径?
2.经线与纬线的定义和特征||。
(勾画理解)
3.请你总结经度与纬度的特征||。
二、总结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请问盱眙(118°E||,32°N)的对称点是?
2.定向:劣弧法判读东西方向的原则||。
右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什么方向?
3.利用经纬网定距离和范围||。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
右图中AM间的实际距离为多少km?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
计算MN间的实际距离为多少km?
(3)定“范围”||。
请比较右图中甲、乙、丙区域内实际面积的大小||。
4.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请你总结该弧线的确定步骤||。
我的疑问
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NO.01 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NO.01
探究案
【学习目标】研读不同类型的经纬网图||,能够利用经纬网解决区域定位、方向辨别、距离计算等问题||,至少说出2种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使用说明】
1.阅读地图册P1-3||,深入理解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2.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拓展思考】||。
探究学习智慧碰撞
探究点: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材料一: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
利用它上面标注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上各地点、各地区和各种的地理位置||。
它在军事、航空、航海等方面很有用处||。
例如||,轮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飞机在广阔天空中飞翔||,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人们都可以使用仪器精确地测定出它的经纬度||,从而确定其位置||。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右图是我国自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西端的海岸线示意图||。
1.读上面左图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飞机沿最短飞行路线从A地飞往B地的飞行方向是?
2.我国自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西端的海岸线近似于一条圆弧||,此圆弧的半径是多少||,请写出推理过程||。
3.下面四幅图中||,A点在B点的方向依次是?
【拓展思考】
1.某航空大队搞模拟飞行||,计划从B地飞往A地||,此时的昼夜状况如图所示||,图中ACB为晨昏
第1页/共2页
线||,飞机从B地起飞时||,太阳正位于当地东方地平线上||。
从B地到A地飞行最近的路线||,应该沿:
A.BMA线B.BDA线C.BEA线D.BCA线
2.某科学家从北京(图中B点处)乘飞机沿图中航线(虚线)到北极考察
站(A点)||,走最短距离||,则飞机飞行的方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