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诗意赏意境悟诗情
――古诗《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及
反思
郑辉
【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古诗两首》是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第一单元中的内容之一,本单元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求学生运用以前掌握的语文基本功来学习新课。《泊船瓜洲》是《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诗,学习这首诗不仅要掌握新方法,还要运用前一首诗中所学的“速读理解——品读成诵”的方法。
(二)、教材内容分析
古诗,是我国历史上最珍贵的文学遗产之一,以其高雅的意境、悦耳的韵律为千古传诵。学生要在领会古诗诗情画意的过程中,领悟诗人在字里行间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泊船瓜洲》为宋代王安石所作,是一首怀念家乡的诗。王安石变法失败罢相后曾任金陵太守,住在钟山附近。现又船泊瓜洲,离钟山近在咫尺,却回不去,只好于月下感叹吟诗,怀念家乡金陵。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对教材分析,按照《语文教学大纲》对五年级阅读能力的要求,我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⑴、学习古诗,理解诗意。
⑵、展开合理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⑶、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教学重点
⑴、理解古诗意思。
⑵、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幻灯
(五)、课时安排:2课时
本课共有两首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泊船瓜洲》,教学时间安排为2课时。第1课时进行《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第2课时进行《泊船瓜洲》的教学,今天我着重进行《泊船瓜洲》的说课。
二、教法
由于古诗的语句凝练,意境深远,故在教学这首古诗时,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具体教法是: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以诗化的语言、简笔画、音乐来创设意境,使学生产生特有的心理氛围,进入诗境,感悟诗人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三、学法渗透
为了锻炼学生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调动学习古诗的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在这节课中,着重教给学生“自读自悟,整体感知——领悟诗意,体会意境——诵读古诗,感悟诗情”的学习方法。
幻灯出示: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如满天繁星,闪烁着令人心旷神怡的光彩,它或怀古、或思乡、或感慨、或言志,无一不使“闻之者心动”,请学生背诵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引导学生回忆《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古诗),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老师导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古诗——《泊船瓜洲》,作者宋代诗人王安石。(板书: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我这样设计导入环节是根据所学古诗的内容,先激趣,再让学生复习旧知,找到新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这首诗作铺垫。
(二)、授新课
1、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幻灯出示:
2、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⑴、检查预习情况。采用开火车朗读诗句的方法,检查学生能否读准诗句中的每个字。
⑵、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分小组自学古诗。学生边速读边自学,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采用查字典、看注解、相互质疑、解疑等方法从整体上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这样做的目的是①培养学生自学与质疑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与利用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可板书这首诗)。
⑶、组际交流,教师点拨。
学生分组自学完之后,推选本组中心发言人说出本组意见,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教师予以点拨。教师点拨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评议各小组发言的优劣,对说得好的组予以鼓励表扬。
②对产生异议的组允许保留不同的意见,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③对一些重点词句,教师予以点拨。先释题,“泊船瓜洲”就是在瓜洲停船靠岸。诗句中“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一水”指长江,“间”为间隔之意。“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是吹绿的意思,“绿”
字写出了春天那种春意盎然、生气勃勃的景象。“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是归,回家的意思,这一个“还”字更深地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依恋。
3、领悟诗意,体会意境。
⑴、学生四人一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互说诗意,组内评议,交流。
⑵、小组代表发言讲本小组对全诗的理解。教师适当引导,使学生明白:这首诗乍看是写眼前的景象,实际上是表达思乡之情。
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作者看到春景,思想感怀,“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绿装这一变化形象逼真地描绘出来,不仅赋予动态,而且极具想象力。读着诗句好象眼前浮现出春风正在吹绿大地的景象。对这一字的运用,作者曾反复斟酌,先后选用了“到”、“过”、“入”、“满”等字。让学生把这些词句放入诗中吟诵,会发现这些字只描绘出春风吹到江岸的情景,并没有表达出春风吹过后所产生的效果。经过比较,体会出“绿”字使用的准确,借以培养学生推敲词句的能力。
⑷、学生自由品读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⑸、师生共同创作简笔画,使学生进入情境,咀嚼诗的内涵。
画面出现后,教师随音乐描绘意境:明月之夜,晚风习习,诗人走出船舱,立在船头眺望,只见对岸是京口,由此作者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图画:春风和煦,莺飞草长,千里江岸,一片新绿。最后诗人望着明月,会想到什么?引导让学生入境,把自己当作王安石,眼前会
出现东逝的长江水,青山、绿水、田野、江岸、皓月,很自然地根据画面随着音乐说出作者当时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看、想、听、说的能力。)
4、诵读诗句,感悟诗情
古诗有独特的音韵美,最适合朗读。应在理解诗意、融入古诗意境的基础上,反复诵读。
⑴、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乡之情。
⑵、指导朗读,读出诗句的节奏美,音韵美,做到抑扬顿挫,富于情感。
⑶、学生自愿诵读。(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读),学生评议,教师加以鼓励。
⑷、背诵全诗。
(三)、结束语
《泊船瓜洲》短短四句之中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无论是对家乡的怀念,还是对江南美景的向往,都注入了真挚的情意。全诗在意犹未尽的情感中结束,余味悠扬,兴致不尽,令人深深陶醉,成为传世佳作。古诗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们按“自读自悟,整体感知——领悟诗意,体会意境——诵读古诗,感悟诗情”的方法学习了这首诗,课下请大家按这种方法学习更多的古诗,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在以后的诗歌朗诵会中,比一比谁背的古诗最多,对诗意理解的最好。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