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地区控制测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推算各导线边方位角,在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连接 时,要加测连接角,若导线为独立系统,则需用罗盘仪 或其它方法测定起始边方位角。
第三节 导线测量内业工作
第10页/共40页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结束以后,全面检查外业记录, 计算无误的情况下,绘制导线草图、注明导线点号、实 测的转换角值、边长、起始边方位角和起始点的坐标, 进行内业计算。
一、导线坐标计算的 概念 坐标正算:
X AB DAB cos aAB YAB DAB sin aAB
第11页/共40页
坐标反算
RAB
arctg
y AB xAB
DAB xA2B yA2B
二、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一)将检核过的已知数据填入表格。
第12页/共40页
(二)角度闭合差及其调整 闭合导线内角和在理论上应满足: ∑β理=(n-2)180° (n为导线内角个数) 测得的导线内角总和与理论的内角总和之差,称为
角度闭合差,以f β源自文库示 f β= ∑β测- ∑β理
角度闭合差容许值一般规定为:
f容 60 n (n为内角个数)
第13页/共40页
若|fβ|<|fβ容|,则按下列原则进行调整。各角的调 整值称为改正数。
(1) 符号相反,改正数的符号与闭合差的符号相反。
(2) 平均分配,将闭合差基本上平均分配到各个 角。
以控制点为测站,测定其周围地形特征点或界址 点的位置,从而得到具有统一精度的地形图或地籍图, 这部分工作称为碎部测量(或称为细部测量)。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三 维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是某参考面上,由相互联系的平面控制点 所构成的测量控制网。范围较小时(一般半径小于 10km),可把参考面看作平面,通常情况下是指参考 椭球面。
有余数时,短边所夹的角可考虑多分配一些,并适 当凑整 (三)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根据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和测得的连接角推算起始 边的坐标方位角:
第14页/共40页
。
αA1= αBA+180°-β 再根据起始边坐标方位
角,推算其它各边的坐标 方位角:
α12= αA1-180°+β1 α23= α12-180°+β2 α34= α23-180°+β3 α4A= α34-180°+β4 αA1= α4A-180°+βA
第16页/共40页
若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推算,转折角变为右角,则 公式可写成: αn,n+1= αn-1,n+180°-βn (四)坐标增量的计算
两点坐标之差称为坐标增量。 △XAB = DABcos(αAB) △YAB = DABsin(αAB)
坐标增量的符号由坐标方位角α所在象限的正 弦、余弦函数值符号所决定。
在进行局部地区测量时,一般要求与国家控制网系 统连接统一,当国家控制点离测区较远,或不易寻找 时,在不影响测绘和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可暂不与国 家控制网相连,这种不与国家控制网连接的控制网, 称独立控制网,采用假定坐标系统。
第4页/共40页
第二节 控制测量外业工作
一、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依控制网在空间布置的几何图形,平面控制网分成 三角网和导线网两种基本形式。
第17页/共40页
(五)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其调整 从解析几何可知闭合多边形纵、横坐标增量的代数
和在理 论上应各等于零。即: ∑△X理=0 ∑△Y理=0 但由于存在误差,一般纵、 横坐标增量总和都不等于零, 而等于某一数值,即:
第7页/共40页
三、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导线布设形式的选择
2、导线点的选择与标定
选点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相邻导线点通视应良好,地面坚实平坦,便于 量距、测角。
(2)、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有一定控制意义的地 方,便于施测碎部。
(3)、相邻导线边长度不宜相差悬殊,相邻导线边长 度之比应不超过3。根据测图比例尺需要,一组导线平 均边长为120米,二级导线平均边长为70米。
第8页/共40页
3、量距 用检定过的钢尺,往返丈量各导线边水平距离各一次
。也可用光电测距仪测定。
第9页/共40页
4、测角 对闭合导线一般测内角,对附合导线可依观测前进
方向的左角(或右角)。用DJ6型光学经纬仪观测一个 测回,两半测回之差不应超过±40″,对中误差在2mm 之内,角度闭合差在限差范围之内。
(一)三角网
在地面上选择一系列彼此通视的控制点,把它们用 三角形的形式联接起来,构成三角网。传统的三角测 量,是高精度地量测极少量的边长,观测各三角形内 角,再通过起始点坐标,起始边的方位角,推算出各 边的边长和方位角,然后计算出各控制点平面位置。
第5页/共40页
(二)导线网
在地面上选定 一系列的点,依 相邻次序联成折 线,这就是导线。 观测各条边长及 其折角,再通过 起始点的坐标、 起始边方位角推 算出各边的方位 角和各控制点坐 标。
第1页/共40页
第2页/共40页
在已有基本控制网的地区测绘大比例地形图,应进 一步加密,以此测定测绘地形图所需直接使用的控制 点,称为图根点。
第3页/共40页
二、高程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主要 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实施,但在高差大的山区则用三角 高程测量的方法。
在我国全国范围内,根据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 逐级控制的原则,已布设了一、二、三、四各个等级 的三角网、水准网,这些国家控制网的各控制点的坐 标、高程,作为地形测量和工程建设的依据。
1、闭合导线
第6页/共40页
2、附合导线 如下图所示,由某一已知点A出发,经过1,2,3等导
线点后终止于另一个已知点C,称为附合导线。
3、支导线: 从某一已知点起,支出1-2个点,既不闭 合到原来的已知点,也不附合到另一个已知点,这条折 线,称为支导线。由于支导线缺乏检核,一般规定支导 线不得超过2个点。
第15页/共40页
注:上式中的βi均是改正后的内角,最后重新推 算出的起始边坐标方位角αA1 ,应与原来的数值相等, 以检查计算上有无错误。若算得的各边坐标方位角超 过360°时,应减去360°;不够减时,应加上360°再 减。
上面推算是按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各内角为左角, 故可写与一般式为:
αn,n+1= αn-1,n-180°+βn 即前一边的坐标方位角等于后一边的坐标方位角加 左角减180°。
第三节 导线测量内业工作
第10页/共40页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结束以后,全面检查外业记录, 计算无误的情况下,绘制导线草图、注明导线点号、实 测的转换角值、边长、起始边方位角和起始点的坐标, 进行内业计算。
一、导线坐标计算的 概念 坐标正算:
X AB DAB cos aAB YAB DAB sin aAB
第11页/共40页
坐标反算
RAB
arctg
y AB xAB
DAB xA2B yA2B
二、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一)将检核过的已知数据填入表格。
第12页/共40页
(二)角度闭合差及其调整 闭合导线内角和在理论上应满足: ∑β理=(n-2)180° (n为导线内角个数) 测得的导线内角总和与理论的内角总和之差,称为
角度闭合差,以f β源自文库示 f β= ∑β测- ∑β理
角度闭合差容许值一般规定为:
f容 60 n (n为内角个数)
第13页/共40页
若|fβ|<|fβ容|,则按下列原则进行调整。各角的调 整值称为改正数。
(1) 符号相反,改正数的符号与闭合差的符号相反。
(2) 平均分配,将闭合差基本上平均分配到各个 角。
以控制点为测站,测定其周围地形特征点或界址 点的位置,从而得到具有统一精度的地形图或地籍图, 这部分工作称为碎部测量(或称为细部测量)。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三 维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是某参考面上,由相互联系的平面控制点 所构成的测量控制网。范围较小时(一般半径小于 10km),可把参考面看作平面,通常情况下是指参考 椭球面。
有余数时,短边所夹的角可考虑多分配一些,并适 当凑整 (三)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根据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和测得的连接角推算起始 边的坐标方位角:
第14页/共40页
。
αA1= αBA+180°-β 再根据起始边坐标方位
角,推算其它各边的坐标 方位角:
α12= αA1-180°+β1 α23= α12-180°+β2 α34= α23-180°+β3 α4A= α34-180°+β4 αA1= α4A-180°+βA
第16页/共40页
若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推算,转折角变为右角,则 公式可写成: αn,n+1= αn-1,n+180°-βn (四)坐标增量的计算
两点坐标之差称为坐标增量。 △XAB = DABcos(αAB) △YAB = DABsin(αAB)
坐标增量的符号由坐标方位角α所在象限的正 弦、余弦函数值符号所决定。
在进行局部地区测量时,一般要求与国家控制网系 统连接统一,当国家控制点离测区较远,或不易寻找 时,在不影响测绘和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可暂不与国 家控制网相连,这种不与国家控制网连接的控制网, 称独立控制网,采用假定坐标系统。
第4页/共40页
第二节 控制测量外业工作
一、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依控制网在空间布置的几何图形,平面控制网分成 三角网和导线网两种基本形式。
第17页/共40页
(五)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其调整 从解析几何可知闭合多边形纵、横坐标增量的代数
和在理 论上应各等于零。即: ∑△X理=0 ∑△Y理=0 但由于存在误差,一般纵、 横坐标增量总和都不等于零, 而等于某一数值,即:
第7页/共40页
三、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导线布设形式的选择
2、导线点的选择与标定
选点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相邻导线点通视应良好,地面坚实平坦,便于 量距、测角。
(2)、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有一定控制意义的地 方,便于施测碎部。
(3)、相邻导线边长度不宜相差悬殊,相邻导线边长 度之比应不超过3。根据测图比例尺需要,一组导线平 均边长为120米,二级导线平均边长为70米。
第8页/共40页
3、量距 用检定过的钢尺,往返丈量各导线边水平距离各一次
。也可用光电测距仪测定。
第9页/共40页
4、测角 对闭合导线一般测内角,对附合导线可依观测前进
方向的左角(或右角)。用DJ6型光学经纬仪观测一个 测回,两半测回之差不应超过±40″,对中误差在2mm 之内,角度闭合差在限差范围之内。
(一)三角网
在地面上选择一系列彼此通视的控制点,把它们用 三角形的形式联接起来,构成三角网。传统的三角测 量,是高精度地量测极少量的边长,观测各三角形内 角,再通过起始点坐标,起始边的方位角,推算出各 边的边长和方位角,然后计算出各控制点平面位置。
第5页/共40页
(二)导线网
在地面上选定 一系列的点,依 相邻次序联成折 线,这就是导线。 观测各条边长及 其折角,再通过 起始点的坐标、 起始边方位角推 算出各边的方位 角和各控制点坐 标。
第1页/共40页
第2页/共40页
在已有基本控制网的地区测绘大比例地形图,应进 一步加密,以此测定测绘地形图所需直接使用的控制 点,称为图根点。
第3页/共40页
二、高程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主要 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实施,但在高差大的山区则用三角 高程测量的方法。
在我国全国范围内,根据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 逐级控制的原则,已布设了一、二、三、四各个等级 的三角网、水准网,这些国家控制网的各控制点的坐 标、高程,作为地形测量和工程建设的依据。
1、闭合导线
第6页/共40页
2、附合导线 如下图所示,由某一已知点A出发,经过1,2,3等导
线点后终止于另一个已知点C,称为附合导线。
3、支导线: 从某一已知点起,支出1-2个点,既不闭 合到原来的已知点,也不附合到另一个已知点,这条折 线,称为支导线。由于支导线缺乏检核,一般规定支导 线不得超过2个点。
第15页/共40页
注:上式中的βi均是改正后的内角,最后重新推 算出的起始边坐标方位角αA1 ,应与原来的数值相等, 以检查计算上有无错误。若算得的各边坐标方位角超 过360°时,应减去360°;不够减时,应加上360°再 减。
上面推算是按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各内角为左角, 故可写与一般式为:
αn,n+1= αn-1,n-180°+βn 即前一边的坐标方位角等于后一边的坐标方位角加 左角减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