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民法典与民法哲学》读书笔记
《民法典》读书笔记
![《民法典》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2a285d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5.png)
《民法典》读书笔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最近研读了这部法典,感触颇深。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 5000 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这部法典共 7 编、1260 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总则编规定了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统领民法典各分编。
物权编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产生的民事关系,保护权利人的物权。
合同编调整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规范各类合同。
人格权编保护民事主体的人格权,使其免受侵害。
婚姻家庭编调整因婚姻家庭产生的民事关系。
继承编调整因继承产生的民事关系。
侵权责任编调整因侵权行为产生的民事关系,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在物权编中,明确了物权的种类和内容,规定了物权的取得、变更、转让和消灭的规则。
这对于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对于房屋等不动产的所有权,民法典规定了严格的登记制度,只有经过登记,才能产生物权效力。
这就为房产交易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保障了交易的安全和稳定。
合同编涵盖了各类合同,从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到借款合同、技术合同等。
这些规定为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交易提供了法律规范,有助于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交易的公平和有序。
比如,在网购中,如果商家未能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服务,消费者可以依据民法典中的合同规定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
人格权编是民法典的一大亮点。
它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各项人格权利,如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民法第一课读书笔记
![民法第一课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f82f6e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2.png)
民法第一课读书笔记
我读了《民法》第一课的内容,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
《民法》第一课主要介绍了民法的基本概念、内容和作用。
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其基本原则是平等自由、诚实信用和保护人格尊严。
民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债权、合同、侵权责任等方面,通过规范公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性。
民法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保护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等;二是保护财产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权、担保权等;三是调整公民之间的民事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民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律基础,为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提供保障。
总体来说,民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规范,它对于维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内容和作用,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民事关系、维护自身权益、促进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民法读书笔记
![民法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9fe8f8ef705cc17552709a5.png)
民法读书笔记民法读书笔记民法是这个学期新接触的一门相对而言比较基础的课程,和《宪法》,《刑法》,《行政法》相同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并且这又是一门相对而言,比较高深又抽象的学科,虽然可以结合相关的案例去更加好的理解民法的含义,但是学习也是一个不简单的过程,于是,我选择看一本相关的书籍来扩充自己的民法相关知识,帮助自己更加好的去理解民法这门学科,《民法典与民法哲学》是我选择的书籍,因为我觉得,我很想去了解民法相关的历进程,然后也想去了解蕴含在民法里面的更加深沉的哲学理论。
这一本书收录了作者21篇文章,第一,作者讲了民法典的立法程序问题,其涵盖了对正在征求全国人民意见的“物权法草案”的语言文字缺陷的批评,在起草者的立法技术培训方面涉及民法典的立法程序问题;第二,民法的两大调整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民法典结构设计的前提问题,其涵盖了财产关系理论在当代的发展,涉及体外受精胚胎是人还是动物,阐明了在我国长期得不到正确认识的人身关系,介绍了《绿色民法典草案》对两种新型人身权的规定,讲述了取得时效在古代兼跨人身法和财产法的历史,证明有一种民法的财产法化现象之存在,也讲了财产关系法取得了优越于人身关系法的地位的原因以及这种安排的不合理性;第三,民法典的结构问题。
其实,仔细想来也是如此,中国的民法典为何产生的如此艰难,甚至在今天都没有具体出台相关的《民法典》,首先,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从根本上而言,民法不是我国固有的法律,而是继受法。
因此,民法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只是国外的“舶来品”,于是我们自己对于这种不是很了解的东西,也不是很到位的能够编排出一本相对于比较合适的《民法典》,但是对于邀请国外的一个或者数个人来替我们编写《民法典》,也是相对于而言很不实际的,因为首先外国的不一定很具体的卡可以了解到我们的实际国情,那么对于他们而言,在不了解我们具体情况的条件下,如何很好的去变编排出一本优秀的《民法典》呢?其次,我们强烈的民族意识,也是不会允许我们去让几个外国人编写我们自己国家的法律,我们骨子里那种曾经被侵略的愤恨,还是不能够很好的被彻底清除掉。
读民法思维笔记(5篇)
![读民法思维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232a6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f.png)
读民法思维笔记(5篇)第一篇:读民法思维笔记换个角度看民法——读《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在微妙的平衡中生存。
——题记何谓法律思维?依循法律逻辑,以价值取向的思考,合理的论证、解释、运用法律。
一个社会的法律文化或风格是由法律制度和法律思考的形式和内容所构成,而法律教育具有关键的重要机能。
首先是如何学习法律?王老师的专著,民法概要,总则,物权两本,债权三本,天龙八部,民法思维。
这几本的作用是不同的,前面四个属于教科书,重点在于制度的体系化介绍,天龙八部属于论文汇集,应该是读完前面几本之后才可以涉足,这样有助于论文的体系化定位(王老师选编论文没有按照民法体系的顺序,这点我有些奇怪),而民法思维,一般也是要在教科书学完之后才开始看,因为这本书总在请求权基础的思维方式,如果读者对各项可能的请求权基础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的话,自然效果更好。
读王泽鉴先生的书,不能仅仅读其中的法学知识,更要琢磨其中的法学方法。
择其要者,可概括为四端:其一,请求权基础的思考及论证方法;其二,法解释学的方法;其三,案例研究的方法;其四,比较法的方法。
法学方法犹如游泳方法,如果只谈如何游泳而不能实际下水实践,必然是误人子弟的空谈。
同样,如果只学习游泳的理论而不实际下水实践,自己的能力根本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提升。
王泽鉴先生的著作,既有对于相应方法的阐述,更多的则是实际应用这些方法的思考和论证。
读书不仅应领会作者的意思,同时应注意作者的方法。
正是这些方法,对于中国民法研究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
应当重视本学科的方法和专业书籍。
开始要学会分析法律概念,因为分析法律概念从而明确其构成要素,是法律人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
同时在学习过程应该以实例作为出发点研读各家教科书,专题研究、论文以及判例评析等最终做成解题报告。
在过程中要重视实例的研究,实例研习的目的在于培养思考方法,去面对处理未曾遇见的法律问题。
案例事实的彻底了解与把握,通过将日常生活转变为法律概念,何时何地,谁和谁发生了什么?带着问题去研读案例。
民法典学习心得随笔(优秀7篇)_7
![民法典学习心得随笔(优秀7篇)_7](https://img.taocdn.com/s3/m/921012a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5.png)
民法典学习心得随笔(优秀7篇)民法典学习心得随笔(优秀7篇)民法典学习后有什么心得?写一下吧。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民法典学习心得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民法典学习心得随笔【篇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我国《民法典》是保护公民私权利的法律汇总,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作为事关每个公民“从胎儿到身故后五十年”漫长岁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休戚相关。
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普通百姓的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权利保护都可以《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民法典》不仅能统一民事法律规范,消除法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且可以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民法典是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
翻开历史的画卷,从1954年到2017年民法典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一部“法”的诞生伴随着中国社会60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伴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
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以“人民至上”绝不动摇,为“人民幸福”保驾护航。
从生活的鸡毛蒜皮到人生终身大事,更新服务零距离。
从生活中的充值、“霸座”到结婚登记、夫妻债务等,从细节中为人民群众的“钱袋子”“米袋子”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打开幸福之门提供有力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义环境。
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日常遵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加强。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民法哲学(增订版)》读书笔记模板
![《民法哲学(增订版)》读书笔记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49d1cb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e.png)
第一节权利能力论 第二节行为能力论
第一节自然生殖中的出生与权利—权力冲突 第二节与人工辅助生殖中的出生有关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向死而生与乐生讳死 第二节自然死亡论 第三节法定死亡论第一分节民事死亡论 第二分节宣告死亡论 第四节结论
第一节认识论与法律 第二节认识论与民法典的渊源体制 第三节认识论与民法典的真实标准
目录分析
1
再版前言
什么是民法哲 2
学——代序言
3
第一章名称论
4
第二章对象论
5
第三章平等论
第四章能力论 第五章生死论之生论
第六章生死论之死论 第七章认识论
第八章人性论 第九章价值论
第十章生态论法律不 能创造价值,却能减 少价值的破坏——题 记
第十一章契约论
第一节民法学者面临的四大问题 第二节民法词源考 第三节优士丁尼《市民法大全》体系中的市民法 第四节 《市民法大全》的总法典模式在东方和西方和其他地区的流播 第五节综合的市民法的部门法化 第七节对民法变迁史的总结
民法哲学(增订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生死论
人性论
问题
契约
原则
民法
体系
增订版
民法
研究 问题
权利能力
民法
法律
价值论
对象
分节
结论
生殖
内容摘要
本书除了什么是民法哲学的序言以外,包括名称论、对象论、平等论、能力论、生死论之生论、生死论之死 论、认识论、人性论、价值论、生态论、契约论。名称论研究民法的变迁史;对象论研究了民法的调整对象的问 题;平等论从多个维度深入探究平等问题及其适用;能力论研究权利能力制度和行为能力制度的法哲学意义;生 死论研究与生死相关的前沿民法问题;认识论研究立法权与司法权的关系问题;人性论解决市民主体的行为标准 问题;价值论解决公平值标准问题;生态论阐述民法在解决生态危机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契约论研究了身份与契 约两种社会组织方式以及社会契约诸论。
民法哲学读书笔记
![民法哲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22f1ec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1.png)
民法哲学读书笔记急求一篇2000字左右的《论法的精神》读后感(读书笔记),要原创谢谢《论法的精神》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最重要的著作,内容涉及广泛,它以法律为中心,又遍涉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宗教、道德、哲学、历史、地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展示了一幅广阔的思想画卷。
特别是它以独特方式研究和论述了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国际法学等一系列课题,成为一部独具风格的资产阶级法学百科全书。
《论法的精神》一书反映了当时处于社会下层的资产阶级与劳动人民对于政治与经济的愿望。
全书在政治理论上极力主张建立相互制衡的三权分立。
目的是为了避免独裁者的产生。
独裁者们往往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大权于一身,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
在法律理论方面阐述了法律的定义和种类,法律与各种事物的关系,刑法和民法的理论,以及立法的理论。
孟德斯鸠认为法由事物本性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也就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
由此将法律分为人定法和自然法,提出了立法应与政体相互适应的原则。
并且讲述了法律与防御力量、进攻力量、政治制度自由、公民自由、气候、土壤、贸易、宗教习俗、货币等各种事物的关系。
全书在经济理论上认为私有财产权是人类的自然权利。
在地理环境决定论中孟德斯鸠认为法律应当考虑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土壤等,和人们的性格、感情有关的这些因素。
该书首先讲述了政体对立法权的归属有重要影响。
孟德斯鸠认为政体的有无与法治有着直接关系。
专制政体意味着恐怖、专横和暴力,既无法律又无现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所以在专制政体下,根本就无所谓立法权。
君主政体与专制政体相比虽由也是单独一人执政,却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所以君主政体下,君主和少数贵族握有立法权。
至于共和政体,它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但并不等于说就是有法治可言的。
但是有一条基本法则,就是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共和国的人民的权力是相对平等的。
《民法典》读书笔记
![《民法典》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96bcc3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a.png)
《民法典》读书笔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这部法典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和了解它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翻开《民法典》,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是其涵盖的广泛内容。
它包含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多个篇章,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个人的出生到死亡,从日常的消费行为到重大的财产处分,从家庭关系的处理到社会交往的规范,《民法典》都给出了明确的法律指引。
在物权编中,我了解到了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保护等规则。
比如,房屋的所有权、土地的使用权等,这些规定明确了财产的归属和利用方式,保障了公民的财产权利。
以前,可能对于一些房产的归属问题存在模糊的认识,通过学习《民法典》,我明白了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就为解决许多现实中的房产纠纷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依据。
合同编则为我们的经济活动提供了详细的规范。
从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到借款合同等等,各种常见的合同类型都有具体的规定。
例如,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这让我们在进行经济交往时,能够更加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为合同约定不明确而产生纠纷。
人格权编是《民法典》的一大亮点。
它明确规定了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
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尤为重要,《民法典》规定了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应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
这对于遏制网络暴力、保护个人隐私具有重要意义。
婚姻家庭编对婚姻关系的成立、夫妻财产制度、离婚的条件和程序等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比如,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民法典读书笔记多篇多篇读书笔记
![民法典读书笔记多篇多篇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9453ec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6e.png)
民法典读书笔记多篇多篇读书笔记民法典读书笔记·1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
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不由让人畅想当“全面小康”遇到《民法典》。
民法典有多么大的意义,它的亮点是什么,这些大家看看新闻就可以心中有数。
民法典的亮点在央视新闻的报道中,呈现出来不少亮点比如未成年人受性侵、降低行为能力的年龄、延长诉讼时效等等。
民法典作为社会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
民法典全面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呼应了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通过具体规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民法典的颁布,是维护人民权益的客观需要,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民法典的颁布,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
构建完备的社会财富保护体系,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让公民尊严得到充分尊重、民众智慧得到极大发挥、社会财富得到充分涌流,是民法典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应当具有的历史价值。
他建议,民法典颁布后,普法教育要及时跟上,尤其要通过教科书、现代通讯网络进行普及,普法教育要进机关单位、进学校社区,走进千家万户。
民法典读书笔记·2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向世界宣告着“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中国人民饱受疫情的困扰,在这个万众一心度过疫情的时刻,民法典的出台可谓是为人民打上一针“强心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目的是全方位、多角度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民法典》学习笔记解读
![《民法典》学习笔记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10609e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8.png)
《民法典》学习笔记解读《民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它标志着中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法治进程的推进。
作为一部民事法律的总纲,它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各个方面,为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更加全面、更加有力的保障。
本文将从民法的概念、特点、意义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民法的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规范,它规定了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法是一部私法,它主要规定了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民事主体的行为规则。
二、民法的特点1.平等性。
在民法中,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只要是在平等的法律地位上,都应该遵守相同的法律规则,享有相同的权利。
2.私权性。
民法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对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3.自治性。
民法规定了民事主体的行为规则,民事主体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行使自己的权利。
4.强制性。
民法规定了民事主体的法律责任,对民事主体的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三、民法的意义1.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民法规定了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为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2.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
民法规定了民事主体的行为规则,规范了民事主体的行为。
民法典是中国法律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记录了中国人民的法律智慧和传统,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学习民法典对于我们这些法律从业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民法典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重要的法律文献。
核心条款民法典涉及的范围广泛,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人身财产权、婚姻家庭、债权和物权等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重点解读:1.人身财产权:人身财产权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两个方面。
其中,财产权是指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等;人身权是指人格权和身份权。
这些权利在民法典中得到了明确的保护。
2.婚姻家庭:民法典对婚姻家庭的规定包括婚姻的成立、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收养等方面。
这些规定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吸收了现代社会的理念。
民法读书笔记
![民法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e68419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4.png)
民法读书笔记读民法,就像是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法律之旅。
民法,这个听起来有点严肃、有点专业的词汇,一开始我还真有点犯怵,想着会不会特别枯燥难懂。
但真正翻开那些厚厚的民法书籍,我才发现,这里面藏着的是一个个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精彩故事。
就拿合同这一块来说吧,以前总觉得签合同是件特别高大上、特别正式的事儿,好像离自己的生活挺远的。
可细细读下来,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比如说,我有次在网上买了双特别喜欢的运动鞋,下单付款的那一刻,其实就和卖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合同关系。
我付了钱,卖家就得按照描述给我发货,保证鞋子的质量、款式啥的都和说好的一样。
要是卖家发错了或者鞋子有问题,那就是违反了合同,我就有权利要求退换或者赔偿。
这看似简单的网购过程,背后居然有着这么明确的法律规定在保障着我们的权益,真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还有关于物权的部分,那也是相当有意思。
记得有一回,我们小区里因为停车位的事儿闹得不可开交。
有些业主自己买了停车位,可有些没买的业主也想停,就经常发生争抢的情况。
读了民法我才知道,买了停车位的业主对那个位置是拥有物权的,其他人无权随意占用。
这就好比是人家在自己家里摆了张专属的椅子,别人不能随便坐上去一样。
法律清晰地规定了谁对这个东西拥有权利,谁不能乱来,让一切都变得有规矩可循。
再说说侵权责任吧。
有次我在街上看到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不小心撞到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摔倒受伤了。
当时周围的人都在议论纷纷,有的说骑车的人得负责,有的又觉得老奶奶自己也没注意。
后来我在民法里找到了答案,如果骑车的人存在过错,比如骑得太快或者没注意观察路况,那他就得承担侵权责任,赔偿老奶奶的医疗费、护理费等等。
但要是老奶奶自己也有过错,比如说突然横穿马路,那责任的划分可能就会有所不同。
这让我明白了,在生活中,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涉及到法律责任,得时刻小心谨慎。
说到民法对人格权的保护,那更是让我感触颇深。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经常能看到有人在网上恶意造谣、诽谤他人。
民法典读书笔记
![民法典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a0e053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a.png)
民法典读书笔记最近读了《民法典》,感触颇深。
这部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真的是名副其实。
它涵盖了从我们的出生到死亡,从日常生活到重大决策的方方面面,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民法典》中的人格权编让我印象深刻。
它明确规定了对公民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的保护。
比如,对于个人的姓名、肖像、名誉等方面的保护,都有了更加细致和全面的规定。
以前,可能对于一些轻微的侵犯人格权的行为,我们很难找到明确的法律依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现在,有了具体的条文,我们就有了更坚实的法律后盾。
在物权编中,有关房屋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方面的规定,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说,对于房屋的买卖、租赁,以及小区的共有部分的管理和使用,都有了清晰的界定。
这对于解决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业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提供了明确的解决路径。
婚姻家庭编更是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
它规范了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子女的抚养等问题。
其中关于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有人认为这给了夫妻更多时间去思考和挽回婚姻,也有人觉得可能会增加一些痛苦。
但无论如何,这一规定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合同编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日常的消费合同,到复杂的商业合同,都有相应的法律规范。
这不仅保障了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和有序。
比如,对于电子合同的规定,适应了如今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让线上交易更加有法可依。
侵权责任编则明确了各种侵权行为的责任认定和赔偿标准。
无论是交通事故、医疗纠纷,还是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害,都能在这一编中找到解决的依据。
它让受害者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得赔偿,也让侵权者承担应有的责任。
在阅读《民法典》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它的出台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不仅仅是一部法律条文的集合,更是一种法治精神的体现。
它强调了平等、公正、诚信等价值观,引导着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这些原则。
《民法典》读书笔记
![《民法典》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920a74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a.png)
《民法典》读书笔记说起《民法典》,这可真是一部与咱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这段时间读下来,感受颇多,且让我跟您唠唠。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正好,我坐在窗前的书桌旁,翻开了这本厚重的《民法典》。
一开始,我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想着随便翻翻,看看这被大家说得神乎其神的法典到底是啥样。
可这一翻,就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就拿物权编来说吧。
以前我对自己住的房子、开的车子的权利概念,那叫一个模糊。
只知道这是我的,但具体咋个是我的,还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民法典》里可就说得明明白白的,比如说小区的电梯广告收益,到底归谁?以前咱可能都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清楚了,这得归业主共有。
还有,咱买房子,万一开发商把已经卖出去的房子又抵押了,那可咋办?别担心,《民法典》有规定,这种情况开发商得赔偿咱们的损失。
再说说婚姻家庭编。
现在离婚率好像挺高的,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孩子抚养权等等问题,那可都是让人头疼的事儿。
《民法典》就给了咱不少清晰的指引。
像夫妻共同债务,以前有的人为了另一半欠下的巨额债务发愁,现在有了明确的规定,不是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债务,另一方不用背锅。
还有,离婚冷静期这个新规定,刚出来的时候引起了好多讨论。
一开始我也不太理解,觉得想离就离呗,干嘛还得等。
后来仔细想想,这也是为了让夫妻双方能更冷静地思考,别因为一时冲动就把婚离了,毕竟组建一个家庭不容易。
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就说到了《民法典》里关于继承的那些事儿。
朋友家情况有点复杂,他父母有不少财产,还有几个兄弟姐妹。
以前一想到父母百年之后的财产分配,他就头大。
《民法典》里关于遗嘱的形式和效力的规定,让他心里踏实了不少。
比如说打印遗嘱、录像遗嘱,现在都有法律效力了,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这可真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方便了大家。
还有人格权编,那也是相当重要。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个人信息泄露的事儿时有发生。
《民法典》明确规定了保护个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那些随便买卖我们个人信息的人,可得受到法律的制裁。
《民法典》读书笔记
![《民法典》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e85dc2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e.png)
《民法典》读书笔记《<民法典>读书笔记》最近读了《民法典》,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多呀!以前对于法律,总觉得那是高高在上、严肃刻板的东西,跟咱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隔着老远。
但这本《民法典》,却像是一位贴心的朋友,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就拿里面关于物权的部分来说吧。
我家小区之前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儿。
有个业主把车停在了小区里划定的公共停车位上,结果第二天发现车被刮花了。
这可把业主气坏了,到处找肇事者。
找了半天没找到,就去找物业理论,说这公共停车位是小区的,物业有管理责任,得赔偿他的损失。
物业呢,觉得自己冤得很,说他们只负责提供停车位,可不负责保管车辆。
这两方就僵持不下,闹得挺不愉快。
这时候,《民法典》里关于物权的规定就派上用场啦。
公共停车位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物业有一定的管理职责,但具体的责任划分还得看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以及物业在管理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
如果物业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比如安装了监控、有巡逻记录等,那可能就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要是物业啥都没做,那可能就得承担一部分责任。
再说说婚姻家庭那部分。
我有个亲戚,两口子结婚多年,感情一直不错。
可后来男方做生意赚了点钱,心思就活泛了,在外面有了别的心思。
女方发现后,那是又伤心又气愤,坚决要离婚。
可在财产分割上,两人又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男方觉得自己挣的钱,女方没出多少力,不应该平分。
女方则认为,自己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操持家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必须公平分割。
这时候,《民法典》就给了明确的规定。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等,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平等分割。
而且,对于为家庭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在分割财产时还可以适当多分。
有了这些规定,女方的权益得到了保障,男方也无话可说。
还有个事儿,特别有意思。
我邻居大爷喜欢养鸟,养了好几只漂亮的鹦鹉。
有一天,突然有人找上门来,说大爷养的鹦鹉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私自养,要依法处理。
民法典民法典读后感
![民法典民法典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aa05b2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c.png)
民法典民法典读后感《民法典》读后感读《民法典》是一次令我收获颇丰且深有感触的经历。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感觉它就像是一部涵盖生活方方面面的大百科全书。
里面的条文特别细致,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大小事情。
读到关于财产继承这一块的时候,我就想到自己家里,虽然没有面临非常复杂的财产分割情况,但看到法律上如此详细的规定,我意识到这对于那些家族关系复杂或者拥有较多财产需要传承的家庭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这让我明白,《民法典》就是在为我们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铺设轨道,让每一个行为和权益都能找到相应的依据。
特别触动我的是关于高空抛物的规定。
在现代的高楼林立环境下,经常能听到高空抛物伤人的新闻。
而《民法典》明确规定了高空抛物者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哪怕无法确认抛物者,相关的楼体居民可能也要承担补偿责任。
我曾看到一个报道,一个小孩在小区里被从天而降的瓶子砸伤,找肇事者却相当困难,当时整个小区的居民都为此陷入混乱和矛盾之中。
现在有了《民法典》的规定,类似这样的事情就可以更好地处理,既能保护受害者的权益,也促使每个住在高楼中的人更加约束自己和家人的行为,减少高空抛物情况的发生。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也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
比如说一些合同条款的规定,那些专业的法律术语让我有些晕头转向。
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法律文件需要严谨准确,虽然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理解的门槛有点高,但对于处理各种复杂的民事法律关系来说是绝对必要的。
我觉得《民法典》的作者(编纂者们)想表达的是构建一个公平、有序、和谐的民事社会关系环境。
对了还想说,这部法典的存在提醒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行为其实都和法律息息相关,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条文,而是实实在在渗透在我们日常的买卖、租赁、婚姻、家庭等各种活动中的准则。
这对我未来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启发,比如在签订任何合同之前,我都会更加谨慎,也会更加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合法权益间的平衡。
它还让我在处理社会关系时,知道什么是法律允许的边界,从而更加理性自信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宜。
《民法典》读书笔记
![《民法典》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4817e7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19.png)
《民法典》读书笔记《<民法典>读书笔记》“哎呀,这可怎么办呀!”我一回到家就听到妈妈在那发愁地念叨。
我赶紧跑过去问:“妈妈,怎么啦?”妈妈皱着眉头说:“你看呀,咱们家这阳台老是漏水,都渗到楼下邻居家去了,人家都找上门来了,这可咋整呀!”爸爸也在一旁着急地走来走去,嘴里嘟囔着:“真是烦死了,这房子质量也太差了吧!”我看着爸爸妈妈焦急的样子,心里也跟着着急起来。
这时,我突然想到了我最近看的《民法典》,我灵机一动,说:“爸爸妈妈,别着急,我在《民法典》里看到过类似的情况呢!”爸爸妈妈一听,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看着我,妈妈忙问:“真的吗?那快说说呀!”我说:“《民法典》里说呀,这种情况我们得负责给人家维修好呀,不能让人家受损失呀!”爸爸叹了口气说:“唉,也只能这样了,那我们赶紧找工人来修吧。
”在等工人来的过程中,我继续给爸爸妈妈讲着《民法典》里的其他内容:“你们知道吗,《民法典》可重要了,它就像我们生活的大百科全书呢!里面规定了好多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事情呢,就比如这个邻里之间的纠纷呀,还有什么财产呀、婚姻呀好多好多呢!”妈妈笑着说:“哎呀,我家宝贝懂得还真多呀!”我得意地说:“那当然啦,我可是认真学习了的呢!”等工人修好阳台后,爸爸妈妈赶紧去跟楼下邻居道歉并说明了情况,邻居也表示理解。
这件事情总算是圆满解决了。
经过这件事,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民法典》的重要性。
它真的就像一把保护伞,保护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
它也像一个准则,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这不就像是我们走路需要看红绿灯一样吗?如果没有红绿灯,那交通不就乱套了吗?《民法典》不也是这样吗?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秩序,更加公平公正。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民法典》,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我们的社会也会因为有了《民法典》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我以后一定要多读这样有用的书,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更有知识!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民法哲学论稿第二版稿第六章读后感
![民法哲学论稿第二版稿第六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dae7b5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9.png)
民法哲学论稿第二版稿第六章读后感篇一民法哲学论稿第二版稿第六章读后感哎呀,读完这民法哲学论稿第二版稿的第六章,我这脑子呀,就跟被搅动的浑水似的,各种想法都冒出来啦!你说这民法哲学,听着就挺高大上的吧?可真读进去,才发现它跟咱生活那是息息相关。
就这第六章,它讲的那些个道理,也许乍一看挺复杂,可仔细想想,不就是咱平常那些事儿嘛!我觉得吧,这里面说的一些法律原则,可能有时候让人觉得挺死板的,难道就不能灵活点儿?比如说,某些规定是不是太教条了,难道不能根据具体情况变通一下?但反过来一想,要是没有这些明确的规定,那不乱套啦?这让我想起之前听说的一个事儿,有个人因为一些法律条款的限制,感觉自己特别冤枉。
当时我就在想,这民法到底是帮人还是坑人呢?可再一琢磨,也许这只是个例,不能因为这一个事儿就否定整个民法体系呀。
这一章里还提到了法律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可真是个大话题!我就想问,啥是真正的公平正义?是绝对的平等,还是根据不同情况权衡的结果?这真让人纠结。
读完这章,我可能还是有些迷糊,但也明白了一点,民法哲学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背后的学问大着呢!咱得好好琢磨琢磨,也许才能搞明白个一二。
篇二民法哲学论稿第二版稿第六章读后感嘿,朋友们!刚读完民法哲学论稿第二版稿的第六章,我这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啊!这一章,它就像个神秘的宝盒,打开一看,里面全是让人头疼又好奇的东西。
我一开始读的时候,心里还嘀咕着:“这能有多难理解?”结果呢,我错得离谱!它讲的那些概念和原则,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懂了,可再仔细一想,又好像啥也没明白。
比如说,关于权利和义务的平衡,这到底要怎么把握呢?难道就有个绝对的标准?也许没有吧,可没有标准不就乱套了?我这脑子都快被绕晕啦!还有啊,书中提到的法律的稳定性和社会变化之间的矛盾,这可真是个大难题!我就在想,法律要是不变,那跟不上时代咋办?要是老变,那人们不都晕头转向啦?这可怎么是好?不过呢,我也在想,是不是我们有时候把法律想得太复杂了?它说到底不就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更有秩序,更公平吗?可为啥有时候感觉它反而让人更困惑了呢?反正读完这一章,我是又迷茫又兴奋。
民法典内容摘抄读后感受
![民法典内容摘抄读后感受](https://img.taocdn.com/s3/m/3011f88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f.png)
民法典内容摘抄读后感受篇一民法典内容摘抄读后感受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些民法典的内容摘抄,这感觉就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叫一个震撼!民法典,这可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啊!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就是一堆法律条文嘛,有啥特别的。
但当我真正深入去读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它就像是一位超级英雄,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关于物权的规定,我就在想,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安心地拥有自己的房子、车子,不用担心哪天莫名其妙就被别人抢走了。
这难道不香吗?还有婚姻家庭那一块,我觉得吧,规定得真的挺细致的。
什么夫妻共同财产啦,离婚的一些条件啦,这让我不禁感叹,也许以后找另一半,真得先好好研究研究这些,不然万一不小心,不就掉坑里啦?不过,读的过程中我也有困惑。
这么多条文,我能真正记住多少?可能今天懂了,明天又忘了。
我就在想,这法律知识到底要怎么才能深深印在脑子里呢?难道要天天背?哎呀,想想都头疼!但不管怎么说,读了这些摘抄,我觉得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深刻了。
也许它不能马上让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至少让我心里有了底,知道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哪里找到答案。
你们说,这民法典是不是真的很牛?篇二民法典内容摘抄读后感受哇塞,当我读完民法典的内容摘抄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不是说它不好,而是感觉自己以前真的是太无知啦!你能想象吗?以前我总觉得法律离我很远,什么民法典,那都是专业人士才需要关心的事儿。
可这次一读,我发现大错特错!它简直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啊!比如说那个侵权责任的部分,我就在想,万一哪天我走在路上被人撞了,或者我的东西被别人弄坏了,我该怎么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呢?以前可能就觉得自认倒霉,现在才知道,原来法律是可以为我撑腰的!还有合同这一块,哎呀,以前签个合同啥的,根本不仔细看,觉得差不多就行。
现在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也许一个不小心,就被人给坑了。
不过,读的过程中我也有点迷茫。
这么多复杂的条文,我能理解透彻吗?我觉得自己就像在大海里游泳,拼命想要抓住一些东西,却又感觉力不从心。
关于《民法典》学习心得感悟
![关于《民法典》学习心得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e1c40f2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b.png)
关于《民法典》学习心得感悟《民法典》是我国现行的第一部以民法典名字命名的法律典籍,它是我国民法发展的里程碑,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社会影响力。
《民法典》正式实施以来,我开始了对其的学习,通过阅读和学习,我对《民法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民法典》是我过去学习民法的基础和延伸。
在学习民法过程中,我曾经研读过我国现行的民法总则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分散在不同的文件中,内容上也存在着一些不一致和不完善之处。
而《民法典》作为一部综合性的法典,将原有的民法相关法律法规加以整合和完善,使得我对民法的学习更加系统和有条理。
《民法典》包含了很多重要的法律条文和原则,如民事主体、法律行为、权利义务等,这些内容都为我理解和掌握民法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参考。
其次,通过学习《民法典》,我深刻体会到了法律的普遍适用和司法公正的原则。
《民法典》强调了法律对所有民事主体一律适用的原则,无论是个人还是法人,都必须遵守民法的规定。
这使得民法成为了公平公正的制度,保障了每个人的基本权益。
而且,《民法典》中还规定了一系列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的法律条款,如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群体的特殊保护,这体现了法律的善意和公正,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再次,学习《民法典》让我对经济法律规则有了更深的认识。
《民法典》对市场经济、合同法和公司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对于我理解和把握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和企业管理的法律要求非常重要。
例如,《民法典》明确了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等各个阶段的法律规定,这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法律保障和风险控制的标准,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市场秩序。
此外,对公司法的学习也让我对公司治理和法人责任的认识有了新的思考,我明白了公司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也需要依法合规经营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最后,通过学习《民法典》,我对法治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民法典》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一部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对于推动法治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法典个人学习有感心得笔记500字精选5篇
![民法典个人学习有感心得笔记500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99406d67ec102de3bd8918.png)
民法典个人学习有感心得笔记500字精选5篇民法典个人学习有感心得笔记【1】《民法典》作为社会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
民法典全面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呼应了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通过具体规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民法典》的颁布,是维护人民权益的客观需要,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民法典》的颁布,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由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
正所谓“民之所安,法之所系”。
《民法典》是保护人民的法典,它关系着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生活的百科全书。
她很温柔,守护陪伴着每位公民的生老病死;她很霸道,出台之后,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将不再保留。
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意愿。
因为它完全来自于人民的生活和实践。
无论是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抛物、房屋价值想“提前变现”,还是在消费中遇到的“套路贷”、“校园贷”、“高利贷”;无论是在出行中遇到的霸座、老人倒在地上不敢扶,还是游走在网络中的Q币、网络游戏装备等等,民法典都给出了解答,丰富地展示了与人民生活相关的点点滴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部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首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不仅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也将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给制度保障,发挥基础性作用。
时过境迁,生活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生活进步得益于科技发展,《民法典》为中国创新创造保障开路。
《民法典》也是市场经济基本法,伴随着民法典的不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越性不断显现,“中国名片”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车、中国桥、中国路等中国奇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民法典与民法哲学》读书笔记
民法是规范社会生活的重要法律,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民法乃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准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宪法》,《刑法》,《行政法》等均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并且这又是一门相对而言,比较高深又抽象的学科,虽然可以结合相关的案例去更好的理解民法的含义,然而学习毕竟不是一个不简单的过程。
于是,我选择看一本相关的书籍来扩充自己的民法相关知识,帮助自己更加好的去理解民法这门学科,《民法典与民法哲学》就是我选择的书籍,因为我觉得,我很想去了解民法相关的历史进程,然后也想去了解蕴含在民法里面的更加深沉的哲学理论。
这一本书收录了作者21篇文章,第一,作者讲了民法典的立法程序问题,其涵盖了对正在征求全国人民意见的“物权法草案”的语言文字缺陷的批评,在起草者的立法技术培训方面涉及民法典的立法程序问题;第二,民法的两大调整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民法典结构设计的前提问题,其涵盖了财产关系理论在当代的发展,涉及体外受精胚胎是人还是动物,阐明了在我国长期得不到正确认识的人身关系,介绍了《绿色民法典草案》对两种新型人身权的规定,讲述了取得时效在古代兼跨人身法和财产法的历史,证明有一种民法的财产法化现象之存在,也讲了财产关系法取
得了优越于人身关系法的地位的原因以及这种安排的不合理性。
这本书是关于民法典和民法哲学的,于是也不得不提及一下所谓的民法哲学。
何谓民法哲学?民法哲学就是对民法的一种宏观观察着建构的独特的价值体系,或者某个学者的独特经历和学术背景决定他对民法的某些基本问题的哲学化研究。
其实对于我们而言,哲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其包含的内容太多了,总是在言语里面蕴含了意想不到的深层含义,揭示的中心和主题也是很深刻的,但是往往这些哲学的东西,揭示了的主题是最深刻,最贴近我们的生活。
于是相对而言,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接触一点民法哲学来让自己更加好的理解民法这门学科,在不断的学习中,将民法这门学科更好的通过自己的方式印进大脑里面。
目前,《民法典与民法哲学》这本书还没有看完,学习知识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尤其是法律这种东西,光看那么多的理论知识,总是感觉很枯燥,要是和相关的案例,课外书籍,他人评论相结合,还是可以慢慢理解和学习的。
而民法又是基本法,学习好民法也可以为今后更好的学习其他有针对性的法律做好铺垫,通过阅读学习这本《民法典与民法哲学》一书,还是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民法的专业知识,虽然有的知识和日常接触的民法关联不是很大,比如,中国为什么没有出台民法典、罗马的市民法、万民法的由来、所谓的人身关系,还有所谓的民法哲学和民法的关系等,但是对于进一步丰富我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指导我民事审判工作
都会有很大帮助。
今后,我要努力加强学习,因为读书能体现出司法为民的核心价值观,读书能纯洁人的心灵,高雅人的情操,文化的浸染和熏陶让人向善向美,远离无聊庸俗。
作为审判法官就应当勇于面对,敢于担当,潜心钻研业务,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审判业务,做到不愧于法,不愧于民,不愧于心。
一个法官要想公正执法、廉洁奉公,做到亲民、为民、无私、无畏,就要有一颗纯洁的心灵。
万物靠阳光生机勃勃,心灵凭修养纯净无暇。
而修养的形成,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