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会考资料 新人教版必修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会考资料 新人教版必修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会考资料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的出现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理解)(一)百家争鸣1、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其中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影响较为深远。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井田制崩溃,促进了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礼乐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争霸战争频仍,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阶级关系上,“士”阶层活跃和受到重用,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文化上: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学在民间,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二)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三)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四)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五)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识记)(一)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①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也可以只说成:核心是“仁”)②政治思想——:A、仁”即“仁者爱人”,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爱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附答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代号填入答题卡)1.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

”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周朝王室的衰落B.铁犁牛耕的出现C.礼乐制度的崩溃D.宗法关系的疏远2.下列对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D.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3.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从军”。

材料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B.“重农抑商”C.抑商、“海禁”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4.下图是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布局图。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

①对市的管理逐渐加强②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思想③都城的经济成分在增加④坊与市的界限日益明显A.②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5.据载,1545年在西班牙的殖民地——秘鲁的波托西找到了蕴藏量丰富的银矿。

此后,西班牙很快从美洲殖良地获得了大量白银,这直接导致了A.西班牙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B.西欧物价的不断上涨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欧洲工业革命的发生6.《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A.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B.发明创造来源于技师C.在欧美各国家间同时进行D.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7.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维新变法思想单元测试题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维新变法思想单元测试题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库:维新变法思想1.【题号】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答案】 C【解析】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政治学说和儒家思想相结合。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2.【题号】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

”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 )A.器物制度文化 B.器物文化制度C.文化制度器物 D.制度文化器物【答案】 A【解析】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文化。

3.【题号】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

”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的(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答案】 A【解析】从材料看,这个派别主张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但认为我们政教风俗优于他国,所以是洋务派。

4.【题号】 19世纪晚期,某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中立党”是指(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顽固派【答案】 B【解析】解答本题注意对材料中三派的主张进行分析辨别。

“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符合维新派主张。

而题干材料中的“维新党”应是革命党人。

5.【题号】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师夷长技以自强【答案】 C【解析】19世纪末,为挽救民族危机必须进行改革自救,洋务派的实践证明,“中体西用”不能挽救中国,必须改革政治体制,不能单纯学习西方技术。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世界古代史教案 新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世界古代史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部分世界古代史宏观概要西方文明之源的古代希腊、罗马。

作为欧洲最早跨入文明门坎的两个地区,对后世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1.政治: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与罗马的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集中反映了古代西方民主政治建设及其成就。

第一条线索是雅典民主制的演变以及民主制的孕育〔梭伦改革〕、初步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高潮〔伯利克里改革〕。

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第二条线索是罗马法的形成、发展的历程: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最后形成完整的体系。

罗马法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2.思想文化: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古代希腊的人文思想。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威,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表达;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知德合一。

[知识整合]一、雅典民主政治1.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条件(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依托海洋,天然良港众多,多山地,有利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展。

(2)城邦国家的出现:小国寡民和相对独立的城邦特点便于人们直接参加国家管理。

(3)受益于许多客观条件:奴隶劳动创造了必要的物质保证;在亚非文明中汲取营养。

2.雅典民主政治演变的过程(1)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3)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黄金时代〞。

3.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A、除十将军外,执政官和几乎所有其它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C、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事件;D、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学思归纳●你知道世界古代文明的几种分类方法吗?.专心..专心. E 、十将军委员会不仅统帅军队,还参与政治,十将军由选举产生;F 、向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等。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三历史 复习背诵基础知识必读 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科班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三历史 复习背诵基础知识必读 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科班

某某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三历史复习背诵基础知识必读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科班)人民版②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③注重实利,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工具(3)智者学派代表人物和代表观点:①普罗塔戈拉,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②代表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③观点评价:进一步突破神灵的束缚,转而从人的角度理解和解释世界,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某某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思的第一次觉醒(4)智者运动的意义:以人为本的西方人文精神滥觞。

(5)苏格拉底的代表主X和评价:①提出“美德即知识”。

评价: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X,但在强调人类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方面一致。

②提倡“认识你自己”。

评价: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③提出“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即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

评价:这种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6)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以下摘自“百度百科”)基本内涵有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7)(了解)斯多亚学派(即画廊学派)的主X和意义:①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所有人都有同样的理性。

②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③人生而平等④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作家国籍代表作品内容特点但丁意大利《神曲》赞颂人的伟大,率先揭露教会的贪腐。

薄伽丘意大利《十日谈》讴歌人性,但集中在人性中的本能方面;讽刺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批判贵族等级观念,提出人类平等思想莎士比亚英国《哈姆雷特》刻画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单元测试题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单元测试题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库: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1.【题号】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

”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

该书最有可能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C.《天演论》 D.《资政新篇》【答案】B【解析】从题干信息“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排除C、D,C与戊戌变法有关,D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

”可知要求学习西方科技抵御西方侵略,在洋务运动前提出学习科技,以抵御西方侵略是《海国图志》可知B 符合题意;《四洲志》是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亚洲、欧洲、非洲、美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地理志书,但是并没有提出学习西方科技抵御西方侵略,排除A。

2.【题号】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

”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祖宗之法不足守C.变者天下之公理 D.托古改制【答案】D【解析】考查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魏源强调圣王复作,也不舍明代税制,而回到唐代税制,强调历史发展的进步,不学习古人,四个选项都强调变法,但A、B都强调变法和材料意思一致;D强调借助古人来进行变法,与题干材料思想差异最大,故选D。

3.【题号】“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

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

这部著述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答案】A【解析】近代在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海国图志》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中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中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人教版)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一、选择题2013年题组1.(2013·山东文综·13)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考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解析】从题干中抓住关键词时间1923年,人物陈独秀,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向俄国人学习,走俄国人的道路,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体现其新。

故选B;武装革命以往都有无法体现革命新方向,排除A.民族革命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已经提出了,也无法体现革命之新方向,排除C,国民革命尚未开始,排除D.【答案】B2012年题组1.(2012·全国课标卷·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析】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入手,联系相关重要历史事件,知道“俄国式的革命”是指俄国十月革命,由题干中的“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可知,中国民主革命必须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C项正确;从时间信息上看,AB项与题干的历史阶段特征不符,排除,D项的改革主张与题干观点相背,排除。

【答案】C2.(2012·广东文综卷·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国民大革命【解析】本题解题关键在通过图片信息的获取,并结合所学知识,把握时间信息与历史阶段特征。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单元测试题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单元测试题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库: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1. 【题目】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普罗泰格拉【答案】C【解析】“认识你自己”,这是苏格拉底的主张,其含义与“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相似,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世界;只有左右自己,才能左右世界,故选C 项。

2. 【题目】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

古希腊一位哲人如此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应是 (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普罗泰格拉【答案】C【解析】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

3. 【题目】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主张的最大区别是注重()A.人的法律关系 B.人的自由平等C.人的个性张扬 D.人的伦理道德【答案】D【解析】由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在强调“人的自我”同时,还强调维护城邦法律的尊严及知识与道德的社会价值,故选D。

4. 【题目】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格拉【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求知,智慧,向善”等可知此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最契合,选择C项。

5. 【题目】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

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A.反对君主制 B.主张民主C.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D.维护君主权威【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先哲思想比较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恤民情,重视道德的力量;而苏格拉底既不主张寡头制也不主张民主制,他主张应该由“那个知道的人”统治国家;两者都主张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新文化运动的概况单元测试题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新文化运动的概况单元测试题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库:新文化运动的概况1. 【题号】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其中“两位先生”是指( )。

A.达尔文赫胥黎 B.鲁迅胡适C.马克思恩格斯 D.民主科学【答案】 D【解析】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认为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救中国。

2. 【题号】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

他们的共同点是( )。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答案】 B【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

A、C、D三项适用于新文化运动;本题是对《孔子改制考》和“打倒孔家店”共性的考查,康有为借用孔子来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

3.【题号】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

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谈(下图)。

蔡元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的自由发展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内涵的把握,该主张是蔡元培在任北大校长时提出来的,因此B项最符合题干要求和当时北大的实际。

4.【题号】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鲁迅发表《狂人日记》B.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C.陈独秀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答案】 B【解析】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

5.【题号】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评论。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历史 真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 第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历史 真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 第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3年高考历史真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3年高考(安徽卷))14.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支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

”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主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付出封建土地制度
第17课毛泽东思想
(2013年高考(上海卷))27.右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代表大会的盛况,此次大会召开与
A抗日战争初期
B抗日战争胜利前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2013年本课时没有命制试题。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题号】李鸿章说:“自秦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

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

今后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

”该段话表明李鸿章 ( )。

A.反对改变中国的传统 B.主张革新落后的传统C.建议大臣要逢迎君主 D.反对西方的革新活动【答案】 B【解析】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材料中李鸿章以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为例,说明变法使国家富强,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蒸蒸而上,中国不变法就会败亡。

所以材料说明李鸿章主张革新落后的传统。

2.【题号】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认为:“不变其法,不能变其器。

”“西学又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

”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应该是张之洞( )。

A.受到了维新思想的影响 B.仍坚持洋务派的一贯主张C.预备完全地改弦更张 D.对戊戌变法表示赞同【答案】 A【解析】十九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发动了一系列的变法运动如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等。

从“不变其法,不能变其器”说明“法”指制度,“器”指器物,由此排除B项,洋务派不主张改变原来的制度。

从“西学又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分析,张之洞观点是要对西学进行区别,西方的技术不是主要学习的,西方的政治制度是主要学习的,因此C、D两项排除。

3.【题号】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

”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答案】 A【解析】从题目中看出“夷务”变成“洋务”和“西学”,改变了对西方的藐视,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4.【题号】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以传统的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B.以“师夷之技”为富国强兵之路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答案】 C【解析】“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来挽救清王朝。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新文化运动影响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新文化运动影响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某某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库:新文化运动影响1. 【题号】有论者称“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符合这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 D【解析】从题干信息中,可以看到,该运动全盘否定和肯定中西文化。

结合所学知识应是新文化运动。

2. 【题号】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

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

A.主X某某某某 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C.挽救民族危亡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答案】 D【解析】辛亥革命是反封建的某某革命,新文化运动主要在思想领域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思路导图3. 【题号】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被读者称为青年界之“良师益友”并誉为“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的刊物是( )。

【答案】 B【解析】《新青年》打着“某某”与“科学”的旗号,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尤其对青年而言,更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4.【题号】1921年,有人谈到:“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

”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B.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C.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D.日本侵略者利用儒家经典进行奴化教育【答案】 C【解析】《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19世纪90年代宣传维新思想的著作;日本侵略者推行奴化教育应在20世纪30年代后,两者与1921年时间不吻合。

B项袁世凯1915年提倡“尊孔复古”,使儒学有一定的恢复,与材料中不敢谈孔子不符。

【答案】选C项,正由于陈独秀等思想家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5.【题号】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最主要的历史条件是( )A.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来禁锢人们的思想B.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新派的缺陷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答案】 C【解析】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还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化运动,因此其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会考资料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3、柏拉图4、亚里斯多德第6课文艺复兴(识记)1、(14~17世纪)文艺复兴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①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阶级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重视现世的享受,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

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

③文化因素:意大利大量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拜占庭保留了大量的文化典籍。

2、核心: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复兴。

-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3、实质:新兴资产阶级思想解文化运动4、历史意义:①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③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5、代表人物及著作:文学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与《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但丁----《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歌集》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6、传播:16世纪以后,由意大利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

出现了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等艺术大师和“日心说”等自然科学成就。

第7课启蒙运动1、理性时代的到来:(理解)①启蒙运动(17~18世纪)兴起原因A、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B、封建专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提出反对专制制度的要求;C、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新的依据。

②核心:理性主义----凡事以人的思维即科学方法去判断,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否定一切外在权威③具体内容:反对专制王权和等级制度,反对教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思想。

④性质: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欧洲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⑤意义:(理解)A、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2.1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2.1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2.1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自主学习】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出现的背景:(1)古希腊的繁荣。

(2)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奴隶制发展到顶峰。

(3)人在社会中的的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本身。

于是出现智者学派。

2.智者学派以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他们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和问题,关注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等。

他们反对,强调,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在道德判断上人各有自己的判断,不应强求一律。

3.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①代表人物:。

②思想主张:“”。

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

是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

2、思想主张:(1)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他针砭时弊,倡导“”,希望重建人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制度。

(2)提出“”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

3、意义:是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1.柏拉图:著《》,强调按智慧品德进行社会分工,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的发展奠定的基础。

2.亚里士多德:古最博学的人,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整个自然界中,是最高级的。

【迷津指点】1、如何理解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理论指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如: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热,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一主张,一下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它表明,希腊人已清楚地认识到人才是社会舞台的主角。

在社会生活中,人可以为自己立法,制定规则,确立制度。

唯有人才有资格对这些人定的法则进行评估,修改。

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和力量改变或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宗教改革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宗教改革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宗教改革1.16世纪马丁·路德的思想和主张引发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发端于德国,说明当时德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 )A.农民与庄园主的矛盾B.教会与地主的矛盾C.教会与德意志资产阶级的矛盾D.市民与城市贵族的矛盾【答案】C【解析】宗教改革后确立的新教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认为教会应从属于国家,实质上反映了教会与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故选C。

2.下列漫画的寓意为“德国是教皇的奶牛”,对其表述准确的是()A.德国的养牛业发达 B.德国是罗马教皇的牛奶供应国C.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剥削 D.表达了德国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图片反映的是在宗教改革前,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剥削非常严重。

3.写信给教皇表示“决不能有承认错误的闪念”,因而被人们热情地称赞为“天使的化身”、“神学家中的凤凰”,并使其著作“九十五条论纲”销售量猛增的思想家是()A.普罗泰格拉B.马丁·路德C.主教D.拉斐尔【答案】B【解析】A项是古希腊的思想家;B项是宗教改革的发起者,“九十五条论纲”的作者;C项本身就是支持教皇的;D项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4.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

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A.虔诚信仰上帝 B.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 D.妇女解放【答案】B【解析】在欧洲宗教改革后,《圣经》被看作是信仰的唯一标准;而依据题中信息,可知该思想家的言论是对《圣经》权威的挑战,应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主张,故正确答案为B项。

5.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主张()A.对上帝的信仰才能使人得救 B.在教会的指导下阅读《圣经》C.依靠个人的善行来赎罪 D.世俗政权服从天主教会【答案】A【解析】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人和上帝直接交流,就能够得救,这就使人获得了精神上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1.1 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1.1 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1.1 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自主学习】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百家争鸣”背景:(1)经济上崩溃;(2)政治上崩溃,周王室衰微;(3)阶级关系上,原来地位低下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并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4)文化教育上贵族、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

2、“百家争鸣”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①道家学派的和庄子;②儒家学派有、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学派的;④法家学派的商鞅、。

3、“百家争鸣”的影响:(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动。

(2)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创立了学派,思想核心是“”;他主张“”;他首创私人讲学,主张“”。

2、孟子和荀子:(1)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实行“”,提出“”的民本思想。

在伦理上主张“”。

(2)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和“”,以德服人,提出“”的著名论断;在伦理观上主张“”。

(3)、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的需要。

战国后期,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三、道家和法家1、道家(1)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政治上主张“”。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的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的,放弃一切观念,就能获得的自由。

(3)法家:集大成者是韩非子,主张,提出了系统的理论,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的历史发展趋势。

【迷津指点】1、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第一,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夺、较量。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没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启蒙思想家的代表思想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启蒙思想家的代表思想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某某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库:启蒙思想家的代表思想1.人们由举起人文精神的旗帜到进入理性时代,其根本原因是 ( )A.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B.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C.仁人志士对科学的不懈追求D.人文主义自身的魅力【答案】B【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故答案为B。

2.17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传着一句民谚:“我的破茅屋,就是我的城堡。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下列人物的思想中能体现这一民谚精髓的是()A.霍布斯 B.康德 C.洛克 D.伏尔泰【答案】C【解析】洛克是第一个系统阐述宪政某某政治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权利”的人,他主X 要捍卫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这些主X和题干中的谚语的意思是不谋而合的。

3.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个小盒子,里面保存着伏尔泰的心脏,盒子上是伏尔泰的一句话:“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伏尔泰之“精神”的实质是( )A.主X上帝至高无上B.提倡进步和理性C.实行开明君主制D.主X天赋人权【答案】B【解析】伏尔泰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A项是教会的主X,B项是伏尔泰思想的本质,C、D两项只是其思想主X的内容。

4.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的学说,其特点是()A.重视公共意志B.主X以人为本C.反对天主教会D.实行三权之间的制约与平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的理解。

立法、行政、司法之间既体现分权,同时又相互制衡。

5.卢梭说:“我情愿生在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主权者和人民只能有唯一的共同利益,因之政治机构的一切活动,永远都只是为了共同的幸福。

这只有当人民和主权者是同一的时候才能做到。

”这“共同的幸福”得以实现的主要前提()A.主权在民 B.自由平等C.分权制衡 D.以人为本【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主权者和人民只能有唯一的共同利益”反映的是主权在民的思想。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会考资料 新人教版必修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会考资料 新人教版必修3

某某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会考资料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维新思想出现背景:①19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②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西学的进一步传播;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共同主X:发展资本主义;兴、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倡西学,废八股;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利用儒家思想为变法服务。

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图存,伸,设议院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严复:A、译著《天演论》,将生物进化论用在社会发展上,论证变法的必要性。

B、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公仆。

实践:戊戌变法影响:反专制、兴、倡西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

维新思潮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15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新文化运动(理解)背景:①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某某现某某政治③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④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造舆论,掀起复古尊孔逆流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某某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活动基地:大学主要阵地:《新青年》主要内容:①提倡某某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某某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最早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鲁迅《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典X)④十月革命后,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历史意义:①性质: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某某主义的思想启蒙和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主要功绩),弘扬了某某与科学,空前解放了思想。

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局限性:①脱离广大群众;②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1. 【题目】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
表现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古希腊
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 )
A.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文精神的影响
C.工商业高度发达
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
【答案】D
【解析】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从事商业的人们是不会有安土重迁思想的,安土重迁思想是自然经济下人们的一种观念。

2. 【题目】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

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答案】C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体的和谐、完美、崇高,可以被运用到一切造型艺术和社会生活中。

这种思想影响了古希腊的方方面面,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故答案选C项。

3. 【题目】右图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众神之神——宙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希腊的神,人形化
B.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人文主义的色彩
C.古希腊人是根据自己的形象描绘神
D.古希腊的人和神没有区别
【答案】D
【解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看图片结合所学内容不难判断虽然神和人的形象差不多,但还是有区别的。

4. 【题目】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古希腊神话的主要特点。

这一特点突出表明了()
A.古希腊人对神的敬畏和崇拜 B.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
C.古希腊哲学家主要研究“神”的本质 D.古希腊城邦制度的高度发达
【答案】B
【解析】观察图片可以得出古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众神的人格化,它折射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

故正确答案为B。

5. 【题目】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
马俑。

下列对两者的表述准确的是()
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产生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产生于农耕经济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答案】D
【解析】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使当时的希腊思想相对开放和自由,从而出现大量的文艺作品,维纳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美与爱的女神,体现了充实的内在生命力和人的精神智慧;而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佣,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6. 【题目】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D
【解析】智者学派把人和人类社会作为探索的主题,从而被称为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7. 【题目】“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这句名言体现的思想是 ( )
A.禁欲主义
B.蒙昧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答案】D
【解析】这一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8. 【题目】“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上述材料说明了 (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万物取决于人的感觉,这符合普罗泰格拉的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9. 【题目】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 ( )
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B.是否民主和强盛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答案】A
【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了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以及人的价值和尊严。

由此可推断普罗泰格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主要是治理措施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10. 【题目】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的本质含义是强调()
A.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创造了万物
C.人是唯一可以衡量万物的工具 D.人的价值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智者学派的作用,A项错误在于智者学派强调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B项和C项的错误在于扩大了人的作用,所以应该选择D项。

11. 【题目】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A.没有法制观念 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忽视道德建设 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归纳能力。

从题干中看出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对待法律人前人后不一致的态度,从而反映出实质是其道德修养的缺陷。

12. 【题目】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
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
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答案】A
【解析】普罗泰格拉的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

A 项“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也明显是在强调以自己的内心来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

二者都具有一定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倾向。

13. 【题目】右图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被国人嗤之以鼻的中学教师“范跑跑”的漫画。

甲同学说:“求生本能使然,没有必要去指责人家。

”乙同学说:“丧失了一个教师应有的高尚品质,应受到国人谴责。

”如果承认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这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A.泰勒斯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答案】B
【解析】从两位同学不同的态度和感觉方面考虑,强调了人的不同感受,与智者学派观点相类似,即与普罗泰格拉的观点相类似。

14. 【题目】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 )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答案】D
【解析】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使人们担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

15.阅读下列材料:
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请回答:
(1)结合先秦儒家的思想主张,归纳儒家人文主义“体现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的表现。

(3)根据材料归纳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的异同点。

【答案】(1)表现:①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②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③荀子主张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2)表现: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的权威。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认为“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尊崇理性,追求自由。

(3)同:追求德性。

异: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追求天人合一;希腊人文主义主张通过个体的理性思考和知识的教化来实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第(1)题结合教材概括归纳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第(2)题回答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第(3)题材料指出“德
性是其共有的特征”,但“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