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l(H2O)6]3+ = [Al(OH)(H2O) 5]2+ + H+ [Al(OH)(H2O) 5]2+ = [Al(OH)2(H2O) 4] + + H+ [Al(OH)2(H2O) 4]+ = [Al(OH)3(H2O) 3]0 + H+
溶液的Ph值升高,水解程度增大
溶胶-凝胶法应用
—铝溶胶制备及化学机理
凝胶(Gel)是具有固体特征的胶体体系,被 分散的物质形成连续的网状骨架,骨架空隙中 充有液体或气体,凝胶中分散相的含量很低, 一般在1%~3%之间。
溶胶(Sol)是由孤立的细
沉淀物(precipitate)由孤
小粒子或大分子组成,分散在溶 立粒子聚集体组成而区别于凝
液中的胶体体系。
胶。
当液相为水时称为水溶胶 (Hydrosol);当为醇时称为醇溶 胶(alcosol)。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概念
-溶胶与凝胶的结构比较
溶胶 凝胶
无固定形状 固定形状
固相粒子自由运动
固相粒子按一定网 架结构固定不能自 由移动
这种特殊的网架结构赋予凝胶很高的比表面。
溶胶-凝胶法的发展历程
1846年法国化学家J.J.Ebelmen用SiCl4与乙醇混合后, 发现在湿空气中发生水解并形成了凝胶。
凝胶(Gel)是一种由细
小粒子聚集而成三维网状结构的 具有固态特征的胶态体系,凝胶 中渗有连续的分散相介质。
按分散相介质不同可分为水 凝胶(Hydrogel)、醇凝胶 (alcogel)和气凝胶(aerogel)
溶胶、凝胶和沉淀物的区分
实例
将一种或几种盐均匀分散在一种溶剂中,使它们成为透 明状的胶体,即成溶胶。
20世纪30年代W.Geffcken证实用金属醇盐的水解和 凝胶化可以制备氧化物薄膜。
1971年德国H.Dislich报道了通过金属醇盐水解制备 了SiO2-B2O-Al2O3-Na2O-K2O多组分玻璃。
1975年B.E.Yoldas和M.Yamane制得整块陶瓷材料及 多孔透明氧化铝薄膜。
b).粒子长大;
c).粒子交联成链状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概念
简单的讲,溶胶-凝胶法就是用含高化学活 性组分的化合物作前驱体,在液相下将这些原 料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缩合化学反应,在 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透明溶胶体系,溶胶经陈化 胶粒间缓慢聚合,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 胶,凝胶网络间充满了失去流动性的溶剂,形 成凝胶。凝胶经过干燥、烧结固化制备出分子 乃至纳米亚结构的材料。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水解反应机理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缩聚反应机理
溶胶-凝胶法的工艺过程
凝胶化 干凝胶膜
气凝胶 干凝胶
陶瓷
溶胶-凝胶法常用测试方法
测定前驱物金属醇盐的水解程度(化学定量分析法) 测定溶胶的物理性质(粘度、浊度、电动电位) 胶粒尺寸大小(准弹性光散射法、电子显微镜观察) 溶胶或凝胶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boehmite溶胶【水软铝石(AlOOH勃母石)]
将1M仲丁醇铝的仲丁醇溶液滴入温度高于80℃的去 离子水中进行水解,生成boehmite沉淀,加入适量 1.6M HNO3,使沉淀胶溶,经老化形成稳定的溶胶
溶胶-凝胶法应用
—铝胶制备及化学机理
铝盐溶液中,铝离子呈水合状态,即[Al(H2O)6]3+。由于 铝离子的正电荷与配位水分子中氢离子相斥,使氢离子 释放出来—水解反应
(XRD、中子衍射、DTA-TG) 反应中官能团及键性质的变化(红外分光光度计、拉
曼光谱仪) 溶胶、凝胶粒子中的结构(GC-MS) 固态物体的核磁共振谱测定M-O结构状态
溶胶-凝胶法的应用
前驱体
纳米颗粒 纤维
溶胶
湿凝胶
气凝胶
多孔材料
涂层、薄膜
干凝胶
致密块体
溶胶-凝胶法应用(1)
—铝胶制备及化学机理
80年代以来,在玻璃、氧化物涂层、功能陶瓷粉料以 及传统方法难以制得的复合氧化物材料得到成功应用。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溶剂化: M(H2O)nz+=M(H2O)n-1(OH)(z-1)+H+ 水解反应: M(OR)n+xH2O=M(OH)x(OR)n-x+xROH------M(OH)n 缩聚反应 失水缩聚:-M-OH+HO-M-=-M-O-M-+H2O 失醇缩聚:-M-OR+HO-M-=-M-O-M-+ROH
铁酸镧薄膜是一类重要的 介电薄膜材料
溶胶-凝胶法的应用
-功能材料中制备纤维
Si(OCH3)4 C2H5OH
第一部分 溶胶-凝胶法
目录
基本概念 发展历程 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 常用测试方法 应用举例 优势,缺陷 未来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概念
胶体(colloid)是一种分散相粒径很小的分散 体系,分散相粒子的重力可以忽略,粒子之间 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短程作用力。
溶胶(Sol)是具有液体特征的胶体体系,分 散的粒子是固体或者大分子,分散的粒子大小 在1~1000nm之间。
将溶胶在一定条件下(温度、酸碱度等)进行老化处理, 得到透明状的冻状物即称凝胶。
溶胶-凝胶(Sol-Gel)法可精确控制各组分的含 量,使不同组分之间实现分子/原子水平上的均匀混合,而 且整个过程简单,工艺条件容易控制。 凝胶的形成与划分 凝胶形成机理通常须经过三个必要的过程:
a).单体聚合成初次粒子;
溶胶-凝胶法的应用(2)
-功能材料中制备粉体材料
La2O3 La(NO3)3溶液
Baidu Nhomakorabea
HNO3 La: Fe=1:1
Fe(NO3)3.6H2O Fe(NO3)3溶液 柠檬酸
La3+、Fe3+的柠檬酸溶液
50~80℃
含La3+、Fe3+的溶胶
60~90℃
含La3+、Fe3+的凝胶
120℃
干凝胶
热处理 LaFeO3的超细粉末 10~100nm
水解反应生成的沉淀[Al(OH)3(H2O) 3]0在溶液酸度提高时,能够 溶解,变成离子,形成沉淀-胶溶反应(PrecipitationPeptization)
n [Al(OH)3(H2O) 3]0 + xHNO3 = { [Al(OH)3(H2O) 3]nHx}x+ + xNO3-
胶溶反应中胶核呈正电性,外层吸附了电量相等的负电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