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合集下载

文献综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5篇

文献综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5篇

文献综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5篇第一篇:文献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文献综述前言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外汉语教学开始受到重视,有关于汉字教学各方面的研究都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偏误分析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如果从1984 年鲁健骥先生引进中介语理论算起,偏误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只有短短30多年的历史, 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迅猛, 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手段的不断更新, 偏误分析的各项成果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在对外汉语语音、词汇、文字、语法等各个领域破土发芽。

为深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我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

主题关于汉字学习的偏误分析,其本身发展就不是很早,所以这方面的综述更是不多。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些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综述,在这些综述中提到了关于汉字偏误分析的内容及成果。

例如潘先军的《近4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述评》(2003)、李蕊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2008)。

2005年,出现了专门针对汉字偏误分析的综述,如刘晓岚的《留学生汉字偏误研究综述》。

鉴于这方面的综述做得较少,我只是简要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的研究进行了查阅,主要针对语音、汉字、词类、语法等进行的分析。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偏误分析研究者们主要分析对比了学生在声母、韵母、声调、轻重音、儿化音等方面的语音偏误,并提出了一系列纠正发音偏误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语音偏误分析的面貌,这为在汉语学习和教学中避免语音上的偏误提供了帮助,并为我们进一步寻找更有效的纠正语音偏误的教学策略提供了帮助。

如郭宏的《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语音偏误例析》(2005)针对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纠正;叶南的《对外语语音偏误研究》(2008)针对学生的语音偏误,提出了一系列纠正语音偏误对策:《拼音方案》的策略性调整;声调、变调和轻声的音乐旋律练唱;韵母类推系联网络;声母纵横系联方阵。

近十年来汉字研究回顾与启示

近十年来汉字研究回顾与启示

近十年来汉字研究回顾与启示【摘要】本文对00—10年发表于《语言文字应用》上关于汉字研究方面的文章做了统计和分类,在回顾这些研究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汉字规范化;汉字教学;汉字形音义;常用词高频词统计一、引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一套符号系统。

一直以来,在汉字本体方面、汉字教学方面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

本文选取了近十年来发表在《语言文字应用》上的相关文章,对这些文章粗略做了一个分类,在回顾这些研究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本文从汉字规范化方面、汉字教学方面、汉字形音义方面、常用词高频词统计方面做了个粗略的分类。

这几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绝大部分的文章都涉及两个方面以上。

二、相关文章统计及分析以下图表是对相关的115篇文章做的一个分类(下表):(一)汉字规范化方面汉字规范是一定时期适应现实用字需要而采取的汉字整理和标准制定的工作。

在信息时代,汉字标准化是当务之急,只有标准化, 才能适应计算机的需要,才能真正进入国际化。

(王宁 2009 汉字研究的新时代语言文字应用第三期)在汉字规范化方面,笔者参照苏培成和王宁的文章,将相关重要点摘抄如下:以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字有定序为原则,《规范汉字表》的收字如果要和计算机字库的收字保持一致,可以设立四个分字表,就是常用字表、通用字表、罕用字表和备查字表。

在字形方面,整理全等异体字,沿用《简化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和类推简化,坚持使用新字形。

(苏培成 2004年《规范汉字表》的研制语言文字应用五月第二期)讨论异体字的整理和汉字简化的文字也有相当的数量。

汉字规范的工作相当繁琐,需要科学和系统的数据分析,《数理统计方法在汉字规范中的应用》(周晓文王晓明 2008语言文字应用)一文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二)汉字教学和汉字形音义方面:把这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密切。

汉字形音义的研究,旨在揭示汉字形音义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汉字的教学。

2011-2019年“识字与写字”典型教学经验及启示

2011-2019年“识字与写字”典型教学经验及启示

2011-2019年“识字与写字”典型教学经验及启示作者:陈晓波吴欣歆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20年第07期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既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2012年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正式颁布,在“识字与写字”这一内容领域呈现了若干新变化:增补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继续坚持“多认少写”的理念,又提出了“先认先写”等原则;调整了第一、二学段的识字量与写字量,并细化了识字与写字的评价建议等。

课标中的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实践。

综观2011-2019年“识字与写字”教学研究成果,梳理归纳典型经验,对于未来教学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一、趋向统整,丰富汉字学习内涵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近十年来,这一课程性质在识字与写字教学领域有较好的落实,突出表现在识字教学与生活结合,识字写字与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内容领域整合,识字写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合等方面。

在趋向统整的识字与写字教学实践中,汉字学习的内涵得以丰富。

1.在生活中识字,激发主动识字的兴趣在生活中识字,是课标反复倡导的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发现汉字,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以识字小报、识字卡片等方式呈现个性化识字成果。

也有教师注重将生活资源引入课堂,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意识地提高生字使用频率,通过识用结合加强记忆。

同时,相似或不同情境的交替呈现,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并启发其“将不同情境下的汉字使用特点联系起来”[1],优化学习效果。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重点不在于识了多少字、识了哪些字,而在于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其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即使眼前的成果不好量化,各方面潜在的益处也不可估量。

关于小学生识字兴趣培养的文献综述

关于小学生识字兴趣培养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小学生识字兴趣培养的文献综述专业:教育学姓名:赖微心学号:201214405103【摘要】文章主要以研究小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展开,阐述小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以及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自主能力发展的前提,是推动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也是小学生热爱学习、对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识字教学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能够让小学生爱上识字,快乐识字,对小学生以后的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才会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

关键词:小学生识字兴趣培养一、研究背景在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教学媒体、辅助设备缺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学生识字效率较低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而“汉字难认,汉字难学”,低年级孩子年龄又小,见识也少,思维也差,这又是一个事实。

那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就成了小学生识字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二、研究现状国小学识字教学的研究数量较少,理论水平较低,难以达到小学识字教学整体发展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小学中段识字教学的特殊性也更加明显。

本研究立足当前小学识字教学现状,抓住小学中段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策略。

三、研究思路学习自主能力发展的动力之一是学习兴趣的发展,识字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载体之一,再加上新课标的颁布对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因此把识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本文的研究主线。

本文通过查阅已有的关于识字教学和学习兴趣的理论以及案例研究,分析识字教学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接着根据识字教学现状挖掘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最后在教育教学案例中具体探讨培养的策略。

近十年《世界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研究情况综述

近十年《世界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研究情况综述

近十年《世界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研究情况综述摘要:2010年至2019年,《世界汉语教学》共发表10篇有关“汉字习得”的文章,其中有7篇与“汉字教学”相关。

这7篇文章分别从教材制定、教学策略探讨、偏误分析的角度对汉字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汉字教学;《世界汉语教学》;综述一、汉字习得研究分类我们以“汉字习得”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检索出相关硕士论文198篇,期刊127篇,国际会议18篇,博士论文16篇,国内会议8篇,学士辑刊1篇,共计730篇。

我们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述评、偏误分析、习得讨论、学习策略四个部分。

如:王骏(2011)从偏误研究、影响因素研究、发展过程研究、学习者策略研究四个角度出发,总结了外国人习得汉字的研究现状。

肖奚强(2002)从部件的角度出发,将外国学生成系统的汉字偏误分为部件的改换、部件的增加和减损、部件的变形三个部分。

荣丽华(2019)从笔画的角度出发,将非洲留学生在汉字动态书写过程中的偏误归纳为笔画方向偏误、笔画连断偏误两部分。

从共时的角度,发现该连而断的偏误率高于该断而连与笔画方向偏误;从历时的角度总结了汉字习得过程为未习得、部分习得、完全习得三个阶段,习得模式为同化、异化、适应三种。

李金兰(2003)从汉字教学和汉字识记两个方面剖析了留学生汉字习得的问题及原因。

认为在汉字识记时,逐个识记汉字会影响识记汉字效率的提高;要强调掌握字的形、音、义三要素的相互联系。

二、近十年《世界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相关研究简述我们对《世界汉语教学》从2010年至2019年第一期发表的有关“汉字习得”的10篇文章进行了统计。

从时间上来看,2012年共发表3篇与汉字教学相关的研究,数量最多。

从数量上来看,对汉字教学进行讨论的共有7篇文章,从内容上看,以上7篇汉字教学相关文章的内容大致包括教学纲领指定与教材编写、教学策略、偏误分析三类。

教学纲领指定与教材编写类有2篇文章。

国内近二十年识字写字教材研究综述

国内近二十年识字写字教材研究综述

国内近二十年识字写字教材研究综述作者:王玉玲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12期摘要:识字写字教材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能促进我国语文教材的发展。

本文以国内历史上主要的识字写字教材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国内近二十年识字写字教材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建议。

关键词:识字写字教材;蒙学;部编版;综述我国语文教育历史十分悠久,据文献记载,我国在夏朝就有文字的记录,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史籀篇》是我国最早的识字教材。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材的种类也日益增多,识字写字的内容在教材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本文以国内历史上主要的识字写字教材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国内近二十年识字写字教材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建议。

一、古代识字写字教材研究根据我国古代蒙学识字教材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可将其分为三个发展期:雏形期、定型期和承袭期。

[2]古代的教育家们一方面继承已有的教材,另一方面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以改编,或者去编写新的识字写字教材。

因此,我国的蒙学识字教材日渐完善。

对蒙学识字写字教材的研究方向分为整体研究和部分研究,整体研究是把蒙学教材的内容放在整个蒙学以及中国古代历史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分类,蒙学识字教材的主要研究著作有:张志公的《传统语文教育研究初探》,熊承涤的《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研究》,徐梓的《蒙学读物历史透视》。

早期的集大成者当属张志公的《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他对中国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的历史发展过程、编排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为我们系统梳理了古代蒙学的识字写字教材,为了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近二十年来系统研究古代蒙学识字写字的论文相对较少,相关的研究大都是硕士毕业论文。

对识字写字教材的部分研究则从小处着眼,以某本蒙书或者蒙书某一部分的内容为切入点,进行的个案研究。

按照时间角度,分别研究各个时期代表性的语文教材及其特点、功能、编排方式、应用等。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写字和识字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写字和识字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

作为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必须对识字写字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归纳,以期为相应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对国内近十年来有关识字写字教学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近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识字教学基于语音转换技术的识字教学研究语音转换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语音信号到另一种语音信号的转换,它在识字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张晓勇等人在《基于语音转换技术的识字教学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将语音转换技术应用在识字教学中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计算机对学生的读音进行分析和转换,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识字能力的提高。

基于影像处理技术的识字教学研究影像处理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影像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的技术,它在识字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王海峰等人在《基于影像处理技术的识字教学研究》一文中,将影像处理技术应用在识字教学中,通过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识字教学中的字形、笔画等特征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识别能力。

写字教学基于笔迹分析技术的写字教学研究笔迹分析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手写笔迹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技术,它在写字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徐彦等人在《基于笔迹分析技术的写字教学研究》一文中,将笔迹分析技术应用在写字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笔迹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写字教学研究人工智能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它在写字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孙海等人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写字教学研究》一文中,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写字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写字能力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教学成本。

,近十年来国内识字写字教学领域的研究涉及到了语音转换技术、影像处理技术、笔迹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个方面,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为我国识字写字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文献研究综述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文献研究综述

教学研究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文献研究综述和鹏飞(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东乡建新完小,云南丽江674106)摘要:在近10年有关识字教学策略的文献中,涉及识字教学策略的如下问题:当前识字教学策略的发展、多样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识字;教学策略;研究综述本文拟就近8年来,我国教育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对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作一梳理,以期引起人们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的关注。

一、识字教学策略的发展文献所反映的识字教学策略的发展状况如下:1、新中国成立前识字教学策略的发展宋元明清之际,出现了许多总结蒙学教学方法和教育经验的书籍。

一些经验和方法至今还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应用着。

具体来说如下:(1)“六书”理论进行识字教学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识字教学方法。

它以汉字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为基础,通过字形追溯文字的本义。

不仅有利于儿童学习汉字的知识,了解汉字的起源,更加有利于了解汉字的文化,正确理解汉字的嬗变。

它对教儿童识字及实践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流传至今。

(2)汉字注音法识字教学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两种:以字注音和双拼法。

以字注音就是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方法。

双拼法就是用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声”,用另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韵”和“调”,把它们拼合成被注字的读音方法。

(3)诵读识字古代的私塾,让孩子们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这些韵文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既学到了很多知识道理,也认识了大量的汉字。

当达到一定的识字量,就可以阅读其他书籍了。

2、《汉语拼音方案》实施后识字教学策略的转变遵照全国人大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中提出“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应该首先在师范、中小学校进行教学”的精神,从1958年秋季开始,人教社将汉语拼音编入小学语文课本,作为一年级学生入学之初学习的重要内容。

自它被公布施行至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与运用。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安徽省阜阳市育新小学张军摘要:“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写字对于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和全面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自2004年以来,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类型更加多样,其中对于识字写字的教材和教学的研究最为突出,但是也有一些领域和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宽、加深。

关键词:识字写字;研究综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由此可见,识字写字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许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对于识字写字教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丰富了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认识,拓展了研究领域和思路方法,促进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实践。

本文仅以中国大陆地区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文献为对象,不涉及特殊儿童教育、少数民族汉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的研究综述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的相关文献主要包括对教材用字和教材文本的研究两个方面,这其中又侧重于文本的研究。

对于教材文本的研究,集中于我国传统蒙学教材的研究和古今中外汉语识字教材的比较研究。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用字的相关研究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用字情况的相关文献数量不多,主要集中于字量确定、字种选择、字序编排、用字分布这几个方面。

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教材用字的科学性、合理性的研究不足,其观点和看法也不尽相同,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孙聪在《小学低段识字教材中生字教学用字分布的合理性研究》中,通过对小学低段学生静态识字与动态识字的实际情况的调查,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调查结果和人教版低段教材生字教学用字进行对比,分别剖析了字量、字种、字序这三个影响生字教学用字分布合理性的因素,指出现行的人教版低段识字教材的生字分布在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

进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文字学等理论,从宏观理论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揭示了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由此提出要根据“最近发展区”、“汉字效用递减”等理论和儿童认知特点来合理分布字量、字种、字序及编写教材。

低年级识字教学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低年级识字教学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对策》文献综述系别:教育系专业:小学教育班级:本科一班姓名:宋丹丹学号:20081202008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识字又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它是小学生通往认知学习的窗口;它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是否具有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基本情况、识字教学的特点、识字教学的方式、以及识字教学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了识字的教学效果。

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了改革小学识字教学的具体方法。

如开启童心童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将识字情趣化;开展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将识字科学化;拓展学习资源,丰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识字生活化等.从而更好的解决学生在识字教学中的问题。

关键词:识字教学教学方式兴趣情趣化生活化创造性前言: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其文化博大精深,同样,中国的汉字也有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

尽管如此,识字教育与所属的语文教育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中国基础教育一样,仍然存在着许多根本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认识和解决.针对我的论文题目《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对策》我阅读了大量识字教学的文献资料,以下是我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整理概括。

一、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张辉在《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略》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回生率"居高不下这一问题进行阐述,他总结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1、教学措施不完备,教学方法单调;2、识字重点不突出;3教学层次不清晰,教学视野比较狭窄。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张巍在其硕士论文《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中概括了识字教学的几个大问题:一、忽视学生入学实际,教学预设片面;二、把握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尺度;三、盲目扩大识字量,忽视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

小学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作者:崔桐张志香来源:《课外语文·下》2017年第09期【摘要】《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曾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写字观念逐渐淡化,当前小学生的写字水平不容乐观,小学写字教学研究范围越来越广,类型越来越多。

笔者以小学写字教学研究为对象,通过对相关期刊论文、学位论文进行整理和概括,发现了目前小学写字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写字教学;基础教育【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写字是我们记录语言、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

小学阶段是学生写字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根据小学写字教学的实际,教育部于1998年和2002年发布了两个相关文件,自此国内学者开始广泛关注小学写字教学这一研究领域。

笔者收集了2007—2017年公开发表的文献15篇,其中期刊论文7篇、学位论文8篇。

对其研究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如下:一、小学写字教学功能研究近年来,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小学写字教学的功能研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并且取得丰硕的成果。

在审美功能方面,王庆(2011)指出在识字时学生可以初步感受汉字的美,写字时可以欣赏汉字的美,写字后与其他同学的对比、分析和评价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启智功能方面,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写字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郑丽(2016)认为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儿童的智力、专注力。

在实用功能方面,王小青(2013)提出写字教育与健体有一定的联系,正确的姿势能保护学生的骨骼、脊椎发育和视力,还可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同时还提出重视写字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写字速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在文化传承功能方面,郑丽(2016)认为写字教学能使学生感受到古人造字的智慧和汉字的文化,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同、归属感,有助于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前言作为语文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写字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国内近十年的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通过文献的梳理,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方向。

一、国内识字教学研究1.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夏利华发表时间:2012年该文指出,角色扮演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

因此,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生的识字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含义。

2.互联网时代基础教育识字教学的新探索作者:赵卫东发表时间:2014年该文提出了在互联网时代,基础教育识字教学应该注重多元化渠道的开发,探索有效的网络识字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学习识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信息素养。

3.互联网思维下的汉字拼音教学研究作者:马伟华发表时间:2015年该文将互联网思维引入汉字拼音教学中,提出了一系列适应网络时代的教学方法。

比如,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工具,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汉字拼音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记忆汉字拼音。

二、国内写字教学研究1.学生写字能力的评估与提高作者:吉春平发表时间:2012年该文探讨了学生写字能力的评估与提高方法。

作者认为,学生写字的能力与心理素质,如注意力、集中力、记忆力等密切相关。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评估方法,同时注重课堂情境的营造,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写字能力。

2.基于社区学习的小学生写字教学研究作者:王彦平发表时间:2013年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社区学习的小学生写字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作者采用了社区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写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写字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课堂观察和评价,作者发现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3.触动心灵的写字课堂教学作者:周玉波发表时间:2019年该文提到,在写字教学中,情感因素非常重要。

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写字编排内容解读研究 (2)

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写字编排内容解读研究 (2)

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写字编排内容解读研究语文教育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其教材编排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中,识字写字编排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关系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材为例,对其识字写字编排进行研究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材概述小学语文教材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点教材之一。

其整套教材分为1至6册,共计10个学年,主要面向小学一至六年级。

该教材以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为目标,特别注重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材词汇编排1、基础词汇的编排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词汇编排特别注重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学习,通过多样化的篇章精选,较好地呈现了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在语言中的多种应用形式。

例如,在第二年级的词汇编排中,出现了“树林”、“飞鸟”、“河流”、“大海”等名词,这些常见的自然景观名词,直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直观化的认知。

2、高级词汇的编排小学语文教材在高级词汇的编排上,注重引导学生拓展词汇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在第四年级的课本中,出现了“艰辗”的词语,这个较生僻的词汇直接出现在篇章中,然后进行适当的解释,有利于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拓展高级词汇量。

三、小学语文教材字形编排1、汉字形态的编排小学语文教材的字形编排既注重常见汉字,也重视生僻汉字的学习。

例如,在第三年级的词汇编排中,出现了“云裳翠袖”的诗句,这组生僻的汉字在篇章中很好地呈现了它们的精髓和审美意境。

唐诗宋词的选材与配图,也使得学生通过文化传承众多生僻字形如“罾”、“铿”、“芍”等逐渐熟悉。

2、同音异形的编排小学语文教材还注意同音异形字的学习。

例如,《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一句中,同音异形的“性”、“本”的写法都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在阅读篇章时不受同音异形的字形干扰。

四、小学语文教材写字编排1、写字训练的编排小学语文教材在写字训练的编排上,采用模仿、描红、临帖等方式进行写字练习,同时将字形学习和写字训练相结合,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循序渐进性。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安徽省阜阳市育新小学张军摘要:“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写字对于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和全面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自2021年以来,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类型更加多样,其中对于识字写字的教材和教学的研究最为突出,但是也有一些领域和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宽、加深。

关键词:识字写字;研究综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由此可见,识字写字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许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对于识字写字教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丰富了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认识,拓展了研究领域和思路方法,促进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实践。

本文仅以中国大陆地区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文献为对象,不涉及特殊儿童教育、少数民族汉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的研究综述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的相关文献主要包括对教材用字和教材文本的研究两个方面,这其中又侧重于文本的研究。

对于教材文本的研究,集中于我国传统蒙学教材的研究和古今中外汉语识字教材的比较研究。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用字的相关研究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用字情况的相关文献数量不多,主要集中于字量确定、字种选择、字序编排、用字分布这几个方面。

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教材用字的科学性、合理性的研究不足,其观点和看法也不尽相同,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孙聪在《小学低段识字教材中生字教学用字分布的合理性研究》中,通过对小学低段学生静态识字与动态识字的实际情况的调查,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调查结果和人教版低段教材生字教学用字进行对比,分别剖析了字量、字种、字序这三个影响生字教学用字分布合理性的因素,指出现行的人教版低段识字教材的生字分布在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

进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文字学等理论,从宏观理论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揭示了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由此提出要根据“最近发展区”、“汉字效用递减”等理论和儿童认知特点来合理分布字量、字种、字序及编写教材。

《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中段汉字书写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研究文献综述摘要:郭沫若先生曾对中小学生写好字有过这样的论述:“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辨认。

”汉字书写教育就学校而言,是推进教育发展、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然而当下小学生书写现状令人堪忧,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几年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现状和改进策略进行分析和比较.关键词:小学书写能力现状一、前言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种文字,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中三种均已消亡,只有中国的汉字得以保存下来,并逐渐演变为一种艺术,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9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书法艺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就学校而言,培养学生较好的书写能力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推进学生美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健全学生人格、提升人文素养,增强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然而当下我国小学生(甚至中学生、大学生)的书写能力实在令人担忧,用俗话来形容就如同小鸡啄米,不堪入目.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运用“小学生汉字书写”词条搜索,查阅到期刊文献二万余条,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58条,由此可见,当今小学生书写能力问题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

二、正文(一)、2003年8月,张凤龙老师在《关于当今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当今科社会现状和教育现状对于学生书写能力造成的影响非同小可,科技的发展让学生减少书写时间,计算机汉字输入代替了许多学生的手写汉字,社会的不重视让学生对于书写的意识淡化.为此,他提出加强汉字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任务,不断增强汉字书写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学会感悟、发挥汉字书写的综合育人功能、设立汉字书写测试等级等策略。

该文章系统的指出了改进当今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策略,注重培养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为当下学生汉字书写教育提供了重要思路.(二)、2011年2月,李梅在她的《书写规范汉字,传承中华文明—-小学生书写现状及教学策略谈》一文中说道,她从执教学校随机抽取60名同学集中写一段话,观察其书写情况,并对60份书写作业进行逐张审阅发现,小学生的握笔离笔尖太近,执笔姿势正确率在50%左右,五分之二的学生坐姿不正确或正确坐姿的持久性差,存在身体不端正、头和本子间的距离太近等问题,而且形成了习惯;生字笔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近十年识字教学研究述评

近十年识字教学研究述评

近十年识字教学研究述评作者:李玉婕来源:《求知导刊》2021年第21期摘要:識字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当今语文教育的研究热点。

文章采用文献检索法,通过对近十年有关识字教学的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总结发现已有研究都能很好地发现当今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成因,并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但已有研究多为小学低学段的研究,对其他学段有所忽视,特别是对情况特殊的农村学校缺乏研究,研究领域窄,研究方法单一。

最后文章作者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已有研究为基础,通过拓宽研究领域、改变研究方法等,发现识字教学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在识字教学研究上有所突破,特别是在农村学校的识字教学研究上有所突破,以此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识字教学;小学;初中;研究中图分类号:G623.2;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1-0007-02我国识字教学历史悠久,自秦代起已有用小篆编写的童蒙课本,用以教授字体和语法,它是后世儿童识字课本的先驱。

识字教学作为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重点,备受人们的关注。

本文采用文献检索法,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文献检索库检索了自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日有关识字教学的文献,共计检索文献5891篇,其中硕士论文168篇、博士论文0篇、核心期刊123篇、CSSCI46篇。

本文选取近十年来识字教学研究文献的目的是了解识字教学最新的研究概况,为以后的研究做铺垫,以此保证本研究处于前沿地位。

一、研究现状识字教学研究是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小学识字教学和初中识字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其中小学识字教学研究分为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研究和小学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研究。

(一)小学识字教学研究1.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1至2年级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提高学生识字水平、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最佳时期。

“中学书法教育实践课题研究文献综述

“中学书法教育实践课题研究文献综述

“中学书法教育实践课题研究文献综述摘要:研究者用“书法教育”、“傳统教育”、“素质教育”等相关语词作为关键词,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2000年到2022年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共检索到论文11104篇;在德州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书目检索系统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书籍89本。

关键词:中学书法实践文献综述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研究成果主要有:3、郑勤砚《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主要研究了丰富的传统美术教育资源作为中国艺术得以承袭发扬的重要方式,沿续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古老而深厚的传统文化。

在艺术高峰迭起,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的中国古代美术史上,艺术家们积累了丰富的美术教育经验,这些传统美术教育中的优秀理论在今天的学校美术教育中依然闪烁着熠熠光辉。

从中国古代工匠美术教育、文人画美术教育、宫廷画院美术教育、官学与私学美术教育四个方面概述了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内容方式。

综合来看,与“书法教育”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在以下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为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书法教育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传统艺术教育在提高与造就学生素质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尤其是书法教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更为明显。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均有写字与国画技法,书法欣赏课学习等等。

然而,当前的美术教学,由于受到社会和教师教学观念、审美水平、知识修养、学生状况的差异和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淡忘了书法,忽视了写字教学。

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探讨、去改进。

2、传统书法艺术犹为注重这一点:“古为论书者,兼论其平生。

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苏轼)。

郭沫若先生早在60年代就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

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

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

草草了事,粗制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当代书法教育现状文献研究综述

当代书法教育现状文献研究综述

当代书法教育现状文献研究综述新疆师范大学豆理云摘要:当代的书法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中,涉及到的书法教育按层次分期来看主要分为:初等教育中的书法教育、中学教育中书法教育的现状、高等教育中的专业书法教育,当代学者文人书法研究、以及民间书法自发学习。

所以,我沿着这个主要思路,研究了近几年的书法教育研究的文献,从这几个层次加以分析综述。

关键词:书法、教育、研究综述一、初等教育中的书法教育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书法学习可能是每一个接受教育的孩子的必修课程。

可是,进入新中国以后,尤其是当代信息时代的来临,对键盘、鼠标的过分依赖,是书法的实用功能被弱化,人们的书写能力逐渐退化,孩子们更是首当其冲的受害对象,多数小学生没有扎实的书写基本功。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建国以来大多数教育界人士的反思,很多教育家也积极投入改善初等教育中书法学习的探索中来。

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小学写字(书法)教学政策性文件综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奖写字教育归入语文教育的范畴,在许多与小学语文相关的的政策文件中都对小学生写字提出了要求。

199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写字教学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写字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训练之一,搞好写字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都有重要作用。

”2002年5月《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小学生能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重要性:不仅可以有效的进行书面交流,还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2011年8月教育部下发的文件更是将书法课程提高到全国课程的高度,对于小学书法教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将书法课与语文课相结合,小学三到六年级的语文课中,每周拿出一个课时上书法课。

尽管如此,初等教育中小学生的书写问题依然突出,要想得到彻底的改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小学书法教育焦点综述初等教育中书法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信息化时代使大部分小学生用惯了键盘鼠标,没有扎实的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小学书法教育学科定位不明确,学校重视不够,专业师资不足、教育观念落后以及教育目的不明确等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安徽省阜阳市育新小学张军摘要:“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写字对于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和全面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自2004年以来,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类型更加多样,其中对于识字写字的教材和教学的研究最为突出,但是也有一些领域和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宽、加深。

关键词:识字写字;研究综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由此可见,识字写字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许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对于识字写字教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丰富了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认识,拓展了研究领域和思路方法,促进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实践。

本文仅以中国大陆地区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文献为对象,不涉及特殊儿童教育、少数民族汉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的研究综述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的相关文献主要包括对教材用字和教材文本的研究两个方面,这其中又侧重于文本的研究。

对于教材文本的研究,集中于我国传统蒙学教材的研究和古今中外汉语识字教材的比较研究。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用字的相关研究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用字情况的相关文献数量不多,主要集中于字量确定、字种选择、字序编排、用字分布这几个方面。

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教材用字的科学性、合理性的研究不足,其观点和看法也不尽相同,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孙聪在《小学低段识字教材中生字教学用字分布的合理性研究》中,通过对小学低段学生静态识字与动态识字的实际情况的调查,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调查结果和人教版低段教材生字教学用字进行对比,分别剖析了字量、字种、字序这三个影响生字教学用字分布合理性的因素,指出现行的人教版低段识字教材的生字分布在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

进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文字学等理论,从宏观理论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揭示了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由此提出要根据“最近发展区”、“汉字效用递减”等理论和儿童认知特点来合理分布字量、字种、字序及编写教材。

王露莹在《汉字简化与汉字教学研究》中,通过研究我国古代汉字教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建国后汉字教学改革的历程,主张“简化字更适合当代汉字教学”,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遵循“识简写简,多识少写”的策略。

(二)关于识字写字教材文本的相关研究我国学者研究识字写字教材文本的文献涉及范围广,著作数量多。

他们以时间为线索,梳理教材文本的历史演变进程和阶段特征;以不同标准对我国传统识字教材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其内容、功能、特点、作用等;以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教材文本为研究对象,审视剖析其内容形式、发展传承、存在价值及借鉴意义;以纵向或横向为维度,比较分析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汉语识字教材,发现其优劣短长,以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关于识字教材发展历程的研究蒙学读物的编写,上起周秦下迄民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漫长而又辉煌的发展史为前人的研究积累了许多经验。

我国学者大多数都以时间为线索,对于蒙学教材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其观点相当接近或一致,大致可分为上古、中古、近代三个阶段,只是在具体历史时期的起迄点上略有出入。

张静在《从古代蒙学教材的演变看当代启蒙教育》一文中把我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周秦至汉唐的综合性教材发展阶段,宋至清中叶的分类专写教材发展阶段,及清中叶至民国初年的改革创编阶段。

陈良松在《当代教学理论视野下的古代蒙学读物研究》一文中,把我国古代蒙学读物的流变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由识字到读物阶段,隋唐五代时期的由综合到专门阶段,明清时期形成完备体系阶段。

李维石在《我国古代蒙学、启蒙读物变革及传统阅读方法辑要(上)》一文中,把我国古代的蒙养教材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唐、五代之前以字书为主的阶段,宋朝至清朝中叶专门化发展阶段,清朝中叶至近代以前运用旧形式介绍新科学的阶段。

2、关于识字教材类型的研究蒙学教材主要依据教材内容或教材的教育功能为标准进行分类,但由于蒙学教材多是综合教材,即使是以识字为主的教材也包含伦理道德、历史知识、自然科学、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内容在内,若按照其内容或功能化划分会出现重叠或交叉,因此对其分类不能绝对化。

陈良松在《当代教学理论视野下的古代蒙学读物研究》一文中,把唐宋以来的蒙学读本按照其教育功能大致划分为六类,即以识字教育为主的蒙学读物,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的蒙书,介绍掌故和历史知识的读物,为训练阅读、作文打基础的读物,诗集类,工具书类。

李良品在《试论古代蒙学教材的类型、特点及教育功能》一文中,根据内容侧重点的不同把我国古代蒙学教材分为六大类别,即综合类、伦理道德类、历史知识类、诗歌类、名物常识类和工具书类。

李维石在《我国古代蒙学、启蒙读物变革及传统阅读方法辑要(上)》一文中,依照内容把我国古代的蒙养教材分为五类,即综合各种常识的识字课本,诗文教学的课本,历史知识教材,博物常识教材,封建伦理道德教育教材。

谈儒强在《中国传统蒙学教育方法的现代意蕴》一文中提出,影响较大的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道德伦理教育,二是人情世故,三是知识教育。

3、关于古代识字写字教材的研究古代识字写字教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蒙学读物,从早期的发轫之作《史籀篇》、《急就篇》、《仓颉篇》到后来流传广泛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可谓汗牛充栋、灿若星河。

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蒙学教材的内容、功能、特点、演变、价值等的审视与剖析以及它们对当代识字写字教材编写、使用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戴元枝在《古代识字教材的创新之作——古歙县胡氏〈两心一得〉》一文中,介绍了《两心一得》这本清代徽州地区的蒙学教材的成书过程及流传情况,揭示了本书以汉字特点、儿童心理和生活实用等为基础的编写原则,分析了此书在选字方面注重口语化、常用性,在识字方式上运用情境化、归类式的特点,指出其对当前小学识字教材编写和识字教学实施的借鉴意义。

顾月琴在《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明清时期杂字研究》中,回顾了杂字从起源到发展、繁荣、传承的历史演变进程,分析了杂字在明清时期盛行于民间的社会、经济、价值观念、技术、教育等方面的原因。

指出明清时期杂字具有杂字编者的无名性与集体性,体例的多元性与灵活性,教育对象及内容的大众化,语言的通俗地方性,教法的灵活多样性,思想教化的多面性等等特点,并且比较分析了杂字与传统蒙学教材“三百千”在语言、内容、用字、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文正东在《传统蒙学教材对当今课程改革的启示》一文中,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分析了传统蒙学教材的特点,指出其内容上具有知识教育为主、伦理道德教育日趋增加,知识与技能逐步融入教材,讲述历史占主要地位等特点;形式上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深刻性,系统完整、逻辑性强、富于情感和想象,语言精练、富有表现力,音乐性强、易读易记等特点。

揭示了传统蒙学教材在稳定性与发展性,体裁多样性,内容的综合性与趣味性等方面的价值以及存在的目标偏失、内容片面、结构失衡等不足。

进而在比较传统蒙学教材和新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基础课程的特点,如目标的全面性、内容的全息性、结构的去平衡性以及实施过程的人性化等。

强调“诗歌形式”和“反刍法”对于今后课程改革特别是教材编写的启示作用。

郭长华在《从“三百千”看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的科学价值》一文中,通过对我国传统蒙学识字教材“三百千”的分析研究,阐述了他们在内容选择、教材编写、传授知识、激发兴趣、习惯养成、人格塑造的方面的科学价值。

颜海燕在《汉代文字教育研究》中,通过对汉代文字教育背景的研究,揭示了汉代的汉字字体、构造理论、文教政策和教育体制等因素对文字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的影响。

通过对汉代识字教材《仓颉篇》、《急就篇》进行分析,指出其在内容上具有“选字实用,集中识字”、“整齐押韵,便于诵读”、“文字编排,以类相从”、“内容广泛,层次分明”的特点;在方法上注重“集中识字”、“利用韵语,充分诵读”、“利用‘六书’,记忆字形”、“归类识字,理解字义”。

运用比较研究,总结出汉代文字教育对于当代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育的启示:“文字教育应与文字本身的特点相结合”;“文字教育应与人格教育相结合”;“文字教育应与审美教育相结合”朱安立在《古代识字写字教材的使用及启示》一文中,通过分析我国古代识字写字教材的产生发展历史及相关的教育理论,揭示了我国古代识字写字教材中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

在指出传统识字写字教学的贡献和不足的同时,阐明了传统识字写字教学对于现代识字写字教学的启示。

4、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的比较研究这类比较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纵向比较,将我国传统蒙学教材与现代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二是横向比较,在我国现行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之间,也可以在中外现代汉语教材或者中外古代蒙学教材之间进行比较分析。

以此发现彼此的优缺点与异同处,从而引进借鉴、取长补短。

杨汉芹、郭华在《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写字编排情况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为例》一文中,对于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进行了字量、字种、字序、识字法、写字要求五个方面的比较分析,指出了两种版本教材之间的异同和长短之处:如在识字法方面,两者都编排了部首识字法和查字典的方法;在字种选择方面,两者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首先考虑编文,因文定字。

在字量编排上,人教版的字量超出《课标》(2011版)的上限,而北师大版的字量则符合《课标》的标准;在写字要求上,人教版教材没有体现写字习惯、写字速度等方面的要求,而北师大版教材则优于前者,提出“写字前揣摩字形”的习惯和“写对、写好、写快”的目标。

刘晓蓉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材研究——以三个版本为例》一文中,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三种识字教材为研究对象,从编写理念、框架结构和识字教学设计三个角度对上述三种识字教材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他们之间存在的共性与个性,进而为低年级识字教材中的字种字量选择,汉语拼音编排,识字方法和练习编排等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为低年级识字教材编写提出改进建议。

谭建川在《中日传统蒙学教材比较》一文中,通过对中日两国传统蒙学教材的比较分析,指出由于日本本土的蒙学教材——往来物不断引进和借鉴中国蒙学教材,二者在儒学文化、伦理道德培养、世俗性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又由于两国社会结构、民族传统的不同,二者在价值取向、引进西学等方面呈现差异性。

邵怀领、陈黎明在《中国当代识字教材:现状及建议》一文中,通过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三种识字教材与其他十种识字教学实验教材的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指出中国当代识字教材在识字量、汉字出现方式、单元编排等存在的较大差异,提出从“文从字”和汉字教育课程的角度编写教材,确定识字量的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