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设置规范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8fc27effd1f34693daef3e87.png)
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推荐意见(一)推荐意见
(二)申报景区达标情况(由推荐单位填写)
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总分表
注:该表由评定单位填写。
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请报告(一)旅游景区简况(由申报单位填写)
(二)景区申请(由申报单位填写)
(三)当地旅游景区评定机构(旅游局)审核意见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
国家标准评定细则说明
说明: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局令第23号)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17775-2003)的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共分为三个部分:
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修订版)
细则二:景观质量评分细则
细则三:游客意见评分细则
各等级景区需达到如下条件:
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
说明:
1、本细则共计1000分,共分为8个大项,各大项分值为:旅游交通130分;游览235分;旅游安全80分;卫生140分;邮电20分;旅游购物50分;综合管理200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145分。
2、5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950分,4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850分,3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750分,2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600分,1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500分。
细则一计分总表
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说明:?栏为打分点,请在 ? 对应的计分栏进行打分,所有?分值总和为1000分。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范本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7a661a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2.png)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景区旅游观光。
然而,景区内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例如人员监管、安全状况、突发事件等。
为了完善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游客体验,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景区监控系统。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景区监控系统方案,以解决以上问题。
二、系统架构本方案采用了分布式监控系统架构,包括前端监控设备、中心监控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管理终端。
1. 前端监控设备:在景区内部设置多个监控点,使用高清晰度摄像机进行实时监控。
摄像机采用网络传输方式,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到中心监控服务器。
2. 中心监控服务器:负责接收和处理前端监控设备传输的视频流,同时进行实时监控和录像存储。
服务器具备高性能的处理能力和大容量的存储空间,以满足景区监控系统的需求。
3. 存储设备:用于保存监控系统录像数据。
建议采用网络存储设备或硬盘阵列存储设备,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管理终端:景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管理终端对监控系统进行远程管理和监控。
管理终端可以是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等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到中心监控服务器。
三、功能需求1. 实时监控: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接收和显示前端摄像机传输的视频流,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管理终端实时查看景区各个区域的情况。
2. 视频录像:监控系统需要能够对摄像机传输的视频流进行录像存储,并且支持按时间段、地点、摄像机等方式进行查询和回放。
3. 报警处理: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并识别异常状况,并通过报警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例如,人员闯入禁止区域、火灾烟雾、摄像机故障等情况。
4. 人员管理:监控系统应能够对景区内的人员进行管理,包括人员进出记录、人员身份认证、人员追踪等功能。
5. 数据分析:监控系统应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报表和统计分析结果,以辅助景区管理和决策。
四、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监控系统采用的技术已经成熟,并且有多家厂商提供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
旅游景区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安全设施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4cc8e5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9.png)
旅游景区安全设施管理制度旅游景区是人们休闲、观光、探险的热门地点,保证游客的安全是景区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为了建立一个完善的旅游景区安全设施管理制度,本文将围绕景区安全设施的设置与管理,从规范景区安全设施的建设、加强景区安全设施的维护与更新以及加强景区安全设施的管理与监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规范景区安全设施的建设1. 安全设施规划:景区应根据其特定的地理、气候以及人流量等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制定景区安全设施建设规划。
规划应明确安全设施的种类、分布、数量和布局,确保景区的整体安全性。
2. 一线设施设置:景区的主要出入口、停车场、游览路线等重要区域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门禁系统、监控设备、消防设备等。
同时,应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当数量的紧急求助按钮、安全警示标识等。
3. 景区警示牌设置:景区内应设置合理的安全警示牌,包括禁止入内区域、注意安全、紧急出口等提示。
警示牌的设置应明确、醒目,能够有效引导游客遵守规定,增加景区的安全性。
二、加强景区安全设施的维护与更新1. 定期巡查维护:对景区内的安全设施进行定期巡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处理损坏或报废的设备。
巡查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设施问题,确保游客的安全。
2. 防灾设施维护:景区的防火设施、疏散通道等防灾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功能完好。
同时,对于设施的更新和升级也要及时跟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需求。
3. 保养与清洁:景区的安全设施应保持干净整洁,不得存在杂物堆积、脏污等现象。
定期对设施进行清洁和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标识牌、警示灯等,保证其正常使用。
三、加强景区安全设施的管理与监控1. 建立监控系统:景区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覆盖重要区域和关键设施。
监控系统应具备录像存储、实时监控、报警推送等功能,能够对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响应。
2. 强化安全培训:景区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了解景区安全设施的使用方法和维护知识。
景区监控方案
![景区监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950f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8.png)
景区监控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为景区提供一种全面的监控方案,以确保景区的安全和秩序。
通过合理的摄像头布置和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实现对景区内的人员、交通、设施等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管理,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 监控范围和需求为了确保景区的安全和秩序,我们需要对以下方面进行监控:2.1 人员监控•准确记录进入景区的人数,用于安全估算和游客统计;•监控游客活动,及时发现并防范突发事件,如扒窃、纠纷等;•游客安全,如游客走失、旅游大巴上下车的安全等。
2.2 交通监控•监控景区交通状况,如道路拥堵、交通事故等,以保障游客的交通安全;•车辆管理,监控景区内车辆的数量和行驶状态,确保景区内交通秩序正常。
2.3 设施监控•监控景区内重要设施,如公共厕所、停车场等,提供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以协助管理人员维护和保养;3. 摄像头布置方案为了实现景区全面监控,我们建议在景区内布置多个摄像头,覆盖景区各个重要区域。
以下是一种典型的摄像头布置方案:3.1 入口区域在景区入口处安装摄像头,用于记录进入景区的人数和交通状况。
同时,需要配备人脸识别技术,以便识别和记录游客信息,并与已有的数据进行比对。
这样一来,景区管理人员可以准确了解游客的数量和身份,更好地掌握景区的人流情况和安全状况。
3.2 主要景点区域在景区主要景点周边设置摄像头,录制游客活动并进行实时监控。
这样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处理纠纷、突发事件等情况,并提供安全保障。
3.3 行车道路和停车场在景区内的主要道路和停车场设置摄像头,监控交通状况。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交通事故等情况,并协助管理人员调度交通,保障游客的交通安全。
3.4 其他重要设施区域在公共厕所、餐厅、游客接待中心等重要设施区域安装摄像头,对设施及周边进行实时监控。
这样可以协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解决设施故障、突发事件等问题,提升景区服务水平。
4. 技术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景区监控需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4.1 视频监控系统配备高分辨率的摄像头,保证监控画面的清晰度。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范本(2篇)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22843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4.png)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范本摘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去景区旅游。
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对景区管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
为了保证景区的安全和游客的体验感,景区监控系统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设施。
本文针对景区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景区旅游,给景区的管理和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景区监控系统的出现填补了传统管理方法中的空白,提高了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效益,保证了游客的安全和体验感。
本文主要从景区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二、景区监控系统的设计景区监控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景区的特点和需求,以及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文列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要点:1. 摄像头布设摄像头是景区监控系统的核心设备,需要根据景区的大小和布局进行合理的布设。
一般来说,大型景区需要设置多个固定式摄像头和移动式摄像头,以便全方位地监控景区的各个区域。
而小型景区则可以依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摄像头的数量和摆放位置。
2. 视频存储和管理景区监控系统需要将监控的视频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便后期分析和调查。
可以采用网络视频录像机(NVR)进行视频存储,同时结合云存储技术,以提高存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视频管理软件进行视频的分类、检索和备份,方便对视频进行管理和利用。
3. 视频分析和报警景区监控系统还可以结合视频分析技术进行智能化的监控和报警。
通过设置视频分析算法,可以实现对人员、车辆等的检测和识别,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报警。
这样可以减少监控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4. 远程监控和管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景区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通过搭建专业的服务器和网络结构,可以实现对景区监控系统的远程实时查看和操作。
这对景区的管理和保障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景区监控系统的实施景区监控系统的实施需要考虑到投资成本、技术要求、施工周期等因素。
景区监控室规章制度内容
![景区监控室规章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c0ea99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8.png)
景区监控室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景区监控室管理,保障景区安全和秩序,提高监控效率,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景区监控室是景区管理中心和指挥中心,负责监控景区内的安全和秩序,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种安全隐患。
第三条景区监控室管理人员应遵守本规章,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做到公正、严谨、高效。
第四条景区监控室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监控设备正常运行。
第五条景区监控室管理人员应保护景区信息安全,严禁泄露景区内部信息,并绝不接受他人的非法利益诱惑。
第六条景区监控室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及时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景区安全。
第七条景区监控室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八条景区监控室管理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监控设备规定第九条景区监控室的监控设备必须保持正常运行,及时维护和检测,确保能够有效监控景区内的各个区域。
第十条监控设备的安装位置必须合理,覆盖景区内的重要区域和设施,确保全方位监控。
第十一条监控设备的录像资料必须保存至少30天,并储存备份。
第十二条监控设备的使用权限必须明确,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能操作监控设备。
第十三条监控设备的使用记录必须完整,每天都应填写相关操作记录,确保监控数据的完整性。
第十四条监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必须定期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五条监控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维修完毕后需进行检测和验收。
第三章工作流程规定第十六条景区监控室管理人员应按照工作流程进行管理和监控。
第十七条监控室管理人员每天必须进行设备的开机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第十八条监控室管理人员对监控设备进行监控时,需认真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第十九条监控室管理人员发现有人员滞留、冲突等情况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相关领导。
第二十条监控室管理人员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密切合作,及时了解景区内的各种事件情况。
旅游景区数字化监控技术方案
![旅游景区数字化监控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5b76c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b.png)
旅游景区数字化监控技术方案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景区也变得越来越多,安全监控和管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现代数字化监控系统已经成为旅游景区安全监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提供旅游景区数字化监控技术方案建议。
一、数字化监控系统概述数字化监控系统通过特定的摄像头、监听设备、服务器、软件系统等技术手段对旅游景区的景点、大门、停车场、酒店、门票售票处等不同区域进行监控,对旅游景区内的设施、交通、游客安全情况进行实时、全面、准确的监控和记录。
数字化监控系统可为旅游景区提供旅游安全、客户服务、管理效率、营销推广等方面的支持。
二、数字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1. 摄像头布置方案根据景区的规模,采用不同的数量、种类、质量的摄像头。
景区主入口、景点、游乐设施、公共区域、停车场等地方需要安装摄像头。
建议采用高分辨率、广角镜头、防护罩、遮阳罩、夜视功能、防盗设计等特点的摄像头。
2. 监控中心系统数字化监控系统中心可通过高清显示屏来显示图像、数据、报警信息。
对监控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查询、传输、回放、备份等操作。
监控中心最好设在旅游场所的主控制中心,保证实时监控和数据的安全性。
3. 监控软件方案可以采用应用广泛、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的监控软件。
监控软件应与主控制中心系统集成,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不同的硬件设备。
4. 网络架构方案监控系统最好采用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相结合的方式。
在光纤以及高速网络通信协议的实现中,整个监控系统应保持稳定、高效、可靠的网络通信环境。
5. 远程监控和管理方案监管部门、旅游场所管理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网络技术,远程访问监控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包括卫星信号图像传输、视频会议、远程控制、实时通知等应用。
三、数字化监控系统的优势1. 提升旅游场所安全性数字化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景区的各个区域,及时掌握游客的安全情况,提高旅游场所的安全性。
2. 改善服务质量数字化监控系统能够实时了解游客的行为轨迹,帮助旅游从业者对游客的体验进行改进,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景区安全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旅游景区安全监测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46e4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2.png)
旅游景区安全监测系统建设方案背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游客的安全并提高景区管理效率,建设一套旅游景区安全监测系统是必要的。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提出一种旅游景区安全监测系统的建设方案,旨在帮助景区管理者更好地管理安全事务。
系统概述旅游景区安全监测系统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时监测景区内的安全情况,并及时报警和处理各种安全事件。
系统功能1.视频监控:安装摄像头在景区各个关键区域,实时监测景区内的人员和物品活动,以及突发事件的发生。
2.报警系统:设置报警装置,包括声音和光线,当有可疑情况或紧急事件发生时,自动触发报警以引起注意。
3.安全巡逻:利用无人机或其他设备,实现对景区范围内的巡逻和监测,以确保景区的安全。
4.访客管理:建立访客登记系统,通过身份证或其他方式对游客进行身份核实,并记录其进出景区的信息。
5.应急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件,系统将迅速通知指定人员,并提供应急处理指南。
系统优势1.提高安全性:通过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能够及时防范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最大程度地保障游客的安全。
2.提升管理效率:监测系统的自动化和集成化能够简化景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3.数据分析与预警: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预测可能的安全风险,并提前采取措施防范。
实施计划1.系统规划:通过调研和分析,确定系统需求和功能,并绘制系统的架构和设计。
2.设备采购与安装:根据系统规划确定所需设备,并进行采购和安装。
3.系统集成与测试:将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整合,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优化。
4.培训与推广:对景区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操作的培训,并推广系统的使用。
预期效果通过建设旅游景区安全监测系统,预计将大幅提升景区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并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风险与挑战1.财务风险:系统建设和设备采购可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2.技术风险:系统的设计和设备的运行可能会面临技术困难和故障。
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设置规范精选文档
![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设置规范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647fa6749649b6649d7477c.png)
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设置规范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设置规范(试行)发布日期:(2009-03-24)来源:综合安全处作者: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原则第三章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基本要求第四章景区监控中心设置第五章景区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设置第六章景区周界电子围栏系统设置第七章景区监控系统安装与管理附件一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验收表附件二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验收结论汇总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的设置和管理工作,按照《北京市旅游管理条例》、《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规范(试行)》和《北京市旅游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规定》的相关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5-2003)的规定,评定的各类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以下简称景区)。
第三条制定本《规范》旨在逐步完善景区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在辖区内对游客、员工和其他相关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景区资源进行有效监控,达到对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置之目的。
第四条景区监控系统的设置要求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当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的安防技术规范和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第五条非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可参照本《规范》。
第二章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原则第六条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应当遵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防内盗、防外盗、防内外勾结盗、防智能化作案”的指导思想,从确保游客安全利益出发,以游客游览线路为重点,兼顾景区安全防范工作等内容,保障游客在景区内游览活动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七条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应当划分不同的防护区域。
由于外界环境条件或资金限制不能采用整体防护措施时,应当采取局部重点防护。
第八条景区监控系统应当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实用、覆盖严密、图像清晰、运行可靠、操作简单和维修方便。
旅游景区安全设施配置与管理规定
![旅游景区安全设施配置与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04a1c5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4.png)
旅游景区安全设施配置与管理规定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旅游景区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配置和管理安全设施。
本文将从旅游景区安全设施的种类、配置原则、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旅游景区安全设施的种类1. 视频监控系统:旅游景区应设置覆盖全区域的视频监控网络,重要区域要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并建立相关视频存储和查阅系统。
视频监控可有效防范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也有利于景区管理者了解景区的人流情况,为后续的规划和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2. 应急广播系统:景区内应设置完善的应急广播系统,覆盖各个区域,确保游客能够及时接收到重要通知、警报等信息,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3. 消防设施:景区应根据景区面积和游客数量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栓、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景区内应设立消防疏散标志,明确疏散通道和集合地点,提高游客应急疏散的效率。
4. 安全警示标识:景区内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安全注意、禁止行为等。
通过标志语、图标等形式,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 交通管理设施:景区内应合理设置交通管理设施,包括交通指示牌、交通标线、交通岗等,确保游客的交通安全。
特别是对景区内的交通瓶颈区域和高风险路段,应加强监控和管理。
6. 应急救援设施:景区内应配置应急救援设施,包括急救箱、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
景区应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提供紧急医疗救援。
二、旅游景区安全设施配置原则1. 风险识别原则:对于存在较高风险的区域,如悬崖峭壁、水域等,应优先配置安全设施,确保游客安全。
2. 游客密集区原则:对于游客集中的区域,如入口、景点等,应配置足够数量的安全设施,以应对突发事件。
3. 功能互补原则:不同类型的安全设施应相互协作,形成完整的安全保障系统。
例如,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与应急广播系统相结合,实现监控、预警和信息发布的一体化。
4. 科技支持原则: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如人脸识别、智能监测等,提升安全设施的效能。
北京市旅游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北京市旅游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84e523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0.png)
各区县旅游局、各等级旅游景区:
为了加强对全市等级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市旅游局制定了《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七年九月十五日
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试行)
北京市旅游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旅游局
【公布日期】2007.09.15
【字 号】京旅发[2007]156号
【施行日期】2007.09.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
正文
北京市旅游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三)完善景区的解说系统,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无障碍游览通道;
(四)景区内的施工现场应当设置易于识别的安全提示标志;
(五)非游泳区、非滑冰区、防火区、禁烟区等区域应当设置明显的禁止标志。
第九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安全用电管理制度,严禁违章用电。
(一)景区用电装置和材料应当符合国家规定,配电装置的清扫和检修应当按照《北京地区用电单位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一)景区内的特种设备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每日设备运行前,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定期维护保养工作。
(二)景区内各类游乐项目的运营场所应当公示安全须知;对游客进行安全知识讲解和安全事项说明,并配备相关人员具体指导帮助游客正确使用游乐设施,严禁超员运营;
第八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游客提供准确、规范的安全信息。
某某景区监控方案说明
![某某景区监控方案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94af1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a.png)
某某景区监控方案说明一、方案概述景区是一个大型旅游景区,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景区的正常运营,对景区的监控势在必行。
本方案将从监控系统的布设、技术设备、监控中心和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二、监控系统的布设1.监控点选址根据景区的特征和游客活动区域,将监控点选址在主要的景点、入口出口、停车场、餐厅、商店等重要区域以及游客密集的区域。
2.布设方式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设,有线部分主要布设在建筑物内部,无线部分则用于室外和远程监控。
3.摄像头布设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高清、全色、数字摄像头,确保监控画面清晰、稳定。
三、技术设备1.监控中心建设一个集合监控、指挥、管控、处理及数据存储的综合性监控中心。
中心应配备大屏幕显示器、监控视频墙以及应急通信设备等。
2.视频存储设备建设视频存储设备,通过存储设备将监控画面进行长时间存储,并设置自动覆盖功能。
3.无线传输设备为了实现远程监控,要配备无线传输设备,确保监控画面可以远程传输到监控中心,便于监控人员对景区进行实时监控。
四、监控中心1.指挥中心监控中心应设立一个指挥中心,负责监控画面的显示和发现异常情况时的及时指挥。
2.应急预案监控中心应制订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和通知方案。
3.监控人员监控中心需要配备专业的监控人员,确保他们具备监控技术知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视频侦查分析在监控中心建设视频侦查分析系统,对监控画面进行数据挖掘,以提供更加准确的监控分析结果。
六、应急预案1.突发事件的响应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对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
2.通知方案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的通知系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包括景区工作人员、当地公安和消防等部门。
3.培训和演练定期对监控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七、总结本监控方案旨在保障景区的安全和正常运营。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e105d2844769eae109ed14.png)
设计方案四川超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6月20日目录●一、摘要 (3)●二、景区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 (3)●三、为景区安装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4)●四、设计方案 (4)4.1、方案概述 (4)4.2、设计原则 (4)4.3、设计依据 (5)●五、系统总体设计 (6)⏹ 5.1建设内容 (6)⏹ 5.2系统架构 (7)⏹ 5.3系统特色 (8)监控画面更清晰 (8)夜间效果更好 (9)走廊模式监控 (10)宽动态功能 (10)多码流技术 (11)智能编码技术 (11)多场景监控模式 (12)视频自动诊断 (12)录像带宽余量显示 (12)即时回放功能 (12)一键录像 (13)智能录像模式 (13)录像盘组配额管理 (13)电子地图直观呈现 (13)扩展性和兼容性更强 (13)●六.设备选型介绍 (14)6.1 200万高清网络球机 (14)6.2 200万高清红外枪机 (15)6.3 数字硬盘录像机 (16)6.4 监控中心系统 (17)总控管理平台 (17)6.5分控管理软件 (26)●六、设备清单 (28)●一、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风景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但旅游区的安全隐患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忧虑。
特别是假期时间由于旅游人员流量大、车流量多,所以为旅游区内安全防范带来很大难度。
当前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部由旅游区管理人员完成,人员配备及工作量无法在短时间解决。
为给每一位旅游者提供一个美好的休闲娱乐环境,采用稳定可靠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各个景点安全、科学、有效的管理,对旅游区现场实施全天候、全方位24小时监控及人员流动的记录,达到加强现场监督和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使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智能化、信息化,为旅游区安全工作做好有力保障。
关键词:安全隐患、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远程指挥●二、景区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景区安全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重要保证。
景区监控方案
![景区监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26d00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b.png)
1.实现对景区重点区域24小时全面监控,确保无监控盲区。
2.提高景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安全风险。
3.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保护游客隐私,维护景区合法权益。
4.提升景区管理效率,优化游客服务质量。
三、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布局
1.系统架构
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网络架构,包括前端图像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中心控制系统及数据存储系统。
(2)景点:根据景区特色,对核心景点进行监控。
(3)出入口:对景区的各个出入口进行监控,防止非法入侵。
3.设备选型
(1)摄像头:选用高清、低照度、红外夜视功能的摄像头,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清晰捕捉到目标。
(2)传输设备:根据景区地形地貌,选择合适的光纤、无线传输设备。
(3)中心处理设备:选用性能稳定、容量充足的视频服务器、存储设备、解码器等。
2.建立专业化的运营团队,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与管理。
3.开展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熟练掌握监控系统操作。
4.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后期维护与优化
1.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检查、维修,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根据景区发展需求,适时升级系统设备,提升监控效能。
3.收集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反馈,不断优化监控策略。
3.项目验收时,组织专家对监控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系统功能完善、性能稳定。
4.验收合格后,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六、后期维护与优化
1.定期对监控系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根据景区发展需求,适时对监控系统进行升级、优化。
3.建立健全监控系统运行档案,为景区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景区监控方案
第1篇
旅游景区安防监控工程方案
![旅游景区安防监控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7d09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8.png)
旅游景区安防监控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保障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提高景区管理效率,建设一套完善的安防监控系统已成为旅游景区管理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就旅游景区安防监控工程方案展开详细阐述。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在旅游景区内建设一套全面的安防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门禁管理、车辆管理等。
系统将覆盖景区的主要区域,包括入口、停车场、景点、餐饮区、商务区、住宿区等。
三、项目范围1. 视频监控系统在景区内建设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各个重要区域和角落,以实时监控景区内的人员和车辆动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提供有效的证据。
2. 入侵报警系统建设入侵报警系统,包括入口区域和周边围墙/栅栏的红外探测器、门窗感应器等设备,一旦有人员或车辆未经认证进入,系统将立即发出警报并自动开启相关的视频监控设备。
3. 门禁管理系统在景区内设置门禁设备,对工作人员和授权人员进行身份认证,确保景区内部的安全管理。
4. 车辆管理系统在景区停车场和重要交通道路设置车辆识别设备,对进出车辆进行自动识别和记录,减少人工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四、技术参数及功能要求1. 视频监控系统- 高清无盲区:使用高清摄像头,并以全覆盖的方式布置,消除监控死角;- 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支持远程实时监控,管理人员可随时查看景区内的监控画面;- 视频存储:系统应具备大容量的视频存储设备,能够保存数月甚至数年的监控录像。
2. 入侵报警系统- 及时响应:系统应能实现入侵情况的即时响应,当有人员未经授权进入区域时,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报警;- 灵敏度可调:系统的传感器应具备可调节的灵敏度,以适应不同区域的安全需求。
3. 门禁管理系统- 安全可靠:系统应确保门禁设备的安全可靠性,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重要区域;- 方便管理:系统应具备便捷的管理功能,包括人员权限设置、门禁记录查看等。
4. 车辆管理系统- 自动识别:系统应能够自动识别车辆的牌照信息,减少人工管理成本;- 高精度:系统应具备较高的车辆识别精度,以确保安全性和实用性。
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监管规范
![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监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78353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9.png)
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监管规范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旅游景区度假或参观。
然而,一些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给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了诸多困扰。
为此,建立和完善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监管规范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规范的内容、监管的方式以及效果评估三个方面来阐述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监管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部分:规范的内容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监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管理规范:旅游景区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并执行各项相关制度和规定,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2. 服务态度规范:旅游景区工作人员应热情、礼貌地对待游客,提供周到的服务,解答游客的疑问,并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和问题。
3. 设施设备规范:旅游景区应保持景区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做好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游客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4. 清洁卫生规范:旅游景区应保持景区环境的整洁、卫生,定期清理垃圾和保洁设施,并提供干净的卫生间和饮用水等基础设施。
5. 价格透明规范:旅游景区应明码标价,公示门票价格和各类收费项目,不得随意涨价或强制游客购买其他附加项目。
第二部分:监管的方式为了有效监管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监管方式:1. 政府监管:政府应设立相关旅游监管机构,加大对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规经营者进行处罚,并公开曝光。
2. 行业自律:旅游景区业内应建立自律组织和机制,纳入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对不遵守规范的企业进行惩戒和谴责。
3. 外部监督:社会各界、媒体和消费者组织等可以通过举报和投诉的方式对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推动旅游景区提升服务质量。
4. 技术手段监控: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监控摄像头、评价系统等,对旅游景区服务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
第三部分:效果评估评估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监管规范的效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反馈意见:收集游客对旅游景区的评价和意见,了解其对服务质量提升的感受,并对全国范围内的不同旅游景区进行横向比较。
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设置规范修订稿
![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设置规范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9897b69ca5e9856a57126061.png)
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设置规范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设置规范(试行)发布日期:(2009-03-24)来源:综合安全处作者: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原则第三章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基本要求第四章景区监控中心设置第五章景区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设置第六章景区周界电子围栏系统设置第七章景区监控系统安装与管理附件一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验收表附件二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验收结论汇总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的设置和管理工作,按照《北京市旅游管理条例》、《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规范(试行)》和《北京市旅游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规定》的相关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5-2003)的规定,评定的各类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以下简称景区)。
第三条制定本《规范》旨在逐步完善景区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在辖区内对游客、员工和其他相关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景区资源进行有效监控,达到对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置之目的。
第四条景区监控系统的设置要求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当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的安防技术规范和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第五条非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可参照本《规范》。
第二章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原则第六条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应当遵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防内盗、防外盗、防内外勾结盗、防智能化作案”的指导思想,从确保游客安全利益出发,以游客游览线路为重点,兼顾景区安全防范工作等内容,保障游客在景区内游览活动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七条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应当划分不同的防护区域。
由于外界环境条件或资金限制不能采用整体防护措施时,应当采取局部重点防护。
第八条景区监控系统应当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实用、覆盖严密、图像清晰、运行可靠、操作简单和维修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
设置规范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设置规范(试行)
发布日期:(2009-03-24)来源:综合安全处作者: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原则
第三章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基本要求
第四章景区监控中心设置
第五章景区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设置
第六章景区周界电子围栏系统设置
第七章景区监控系统安装与管理
附件一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验收表
附件二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验收结论汇总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的设置和管理工作,按照《北京市旅游管理条例》、《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规范(试行)》和《北京市旅游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规定》的相关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5-2003)的规定,评定的各类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以下简称景区)。
第三条制定本《规范》旨在逐步完善景区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在辖区内对游客、员工和其他相关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景区资源进行有效监控,达到对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置之目的。
第四条景区监控系统的设置要求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当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的安防技术规范和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第五条非等级旅游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可参照本《规范》。
第二章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原则
第六条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应当遵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防内盗、防外盗、防内外勾结盗、防智能化作案”的指导思想,从确保游客安全利益出发,以游客游览线路为重点,兼顾景区安全防范工作等内容,保障游客在景区内游览活动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七条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应当划分不同的防护区域。
由于外界环境条件或资金限制不能采用整体防护措施时,应当采取局部重点防护。
第八条景区监控系统应当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实用、覆盖严密、图像清晰、运行可靠、操作简单和维修方便。
第三章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基本要求
第九条景区监控系统应当由摄像、传输、显示、控制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并对图像信号具有分配、切换、记录和回放等功能。
第十条景区监控系统设置应当包括确定摄像机位置、线路走向和监控中心地点,制定系统配置及选用设备和器材。
第十一条景区监控系统硬盘录像机应当存储并且保留30天的记录信息,该信息资料可以供其它功能使用或长期存档;回放图像质量应当达到五级损伤制图像质量评价标准的四级(良)以上标准。
五级损伤制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第四章
第十二条景区监控中心应当设置独立工作间,保证监控中心的散热、降噪,并设置专用报警电话、对讲机等通讯设备。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电视墙,并制作电子地图,同时配置联动报警功能。
在断电期间应当备有UPS供电设备,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
第十三条景区监控中心内应当设置摄像机和门禁系统;监控设备应当具备和公安系统的视频/音频数据上传的功能接口。
第十四条监控中心的设置应当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的相关规定。
第五章景区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设置
第十五条景区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安装部位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由建设单位自行确定。
一般包括:停车场、出入口、售票处、外币兑换、游览线路、索道缆车、游乐设施、游船码头、古建筑物、食宿设施、重点岗位、要害部位、游客疏导缓冲区及景区周界等。
在安装摄像机部位应当设置明显标识。
第十六条景区摄像机的设置必须以图像质量四级(良)以上为基本标准,安装以不破坏景区环境、古建筑风格为基本原则,同时和周边景观相匹配,做到色彩色调和谐一致。
第十七条景区摄像机镜头安装应当顺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避免逆光安装;如果必须逆光安装时,应当降低监视区域的光照对比度或选用具有逆光补偿的摄像机。
第十八条当区域照度差,且要求图像清晰度高时,可以设置黑白摄像机;如必须使用彩色摄像机,应当设置附加照明装置。
第十九条摄像机一般可选用定焦距镜头;镜头焦距的选择可根据视场大小和镜头到监视目标的距离而定。
第二十条对景深大、视角范围广的监控区域,应当加装云台,并根据监控区域的大小选用相应的变焦镜头,或采用2只以上的固定摄像机分区覆盖。
第二十一条景区的主要出入口(大门),应当设置室外彩色摄像机,且摄像机安装在防护罩内,室外安装摄像机应当加装避雷装置,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加装雨刷及防雪功能。
第二十二条景区应当设置停车场管理系统,结合监控系统总体需求,在所有出入口应当设置彩色摄像机,对停车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第二十三条在景区出入口、停车场等重点区域设置的旋转云台摄像机,监控范围应当覆盖整个区域,摄像机应当使用变焦镜头,以能够辨清人的面部特征及车牌号为准。
第二十四条在景区售票处和其它现金、票据、物品等重点部位,应当安装固定角度彩色摄像机并进行实时录像。
第二十五条在大型游乐设施和游客聚集区,应当设置室外带云台可变焦摄像机,便于对现场情况进行随时监控。
第二十六条电梯轿厢内摄像机应当设置在开门对方顶部左或右上角,并能有效监视乘梯人员的体貌特征和抵达层数。
第二十七条景区索道缆车、滑道、速降、滚梯等上下站、应当分别设置室外定焦彩色摄像机,随时掌握设备运行、游客流量等情况。
第二十八条景区水面周边、漂流、游船码头等,应当设置室外带旋转云台彩色摄像机,监控范围应当覆盖漂流、游船码头及岸边游客聚集地等重点区域。
第二十九条景区大型游乐设施、蹦极等惊险刺激项目,应当设置宽动态彩色摄像机,能够全程实时监控,及时监测游乐设施运转情况。
第三十条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重点景区应当根据其风险等级,按照国家相关安防技术规范采取防护措施。
第三十一条应当明确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传输方式和数字化设备的类型;景区图像记录功能应当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中的规定。
第六章景区周界电子围栏系统设置
第三十二条景区周界应当设置围墙、围栏、安全网等防护设施,以“阻挡为主、报警为辅”为宗旨,在停车场、重点游览区、游览线路的危险路段、大型游乐设施及其附属的娱乐设施、重点要害部位、冬季封山防火区域等部位应当设置周界电子围栏系统,能够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
第三十三条景区设置周界电子围栏系统要结合各种安全标识、禁止标志、警戒忠告牌等警示牌,结合实际情况做到无盲区、无死角、无漏洞,在条件允许时,可加装联动报警装置。
第七章景区监控系统安装与管理
第三十四条景区监控系统安装参照《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执行。
第三十五条监控中心应当由景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配备经过培训的专业值机人员值班,必须能够熟练操作使用监控设备,同时熟悉景区的各个重点要害部位。
第三十六条监控中心应当具备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值班记录、设备维护等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和各类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第三十七条景区监控系统验收标准应当按照《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执行,涉密工程项目的验收,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规和相关规定,严防泄密。
第三十八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相关法律依据及标准
《风景名胜区条例》
《森林防火条例》
《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
《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3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规范》(GB50395)
《出入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GB50396)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68)
《北京市旅游管理条例》
《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
《北京市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
《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规范(试行)》《北京市旅游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规定》
1、景区监控系统竣工后,由建设单位会同相关部门组织验收。
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的,由建设单位出具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