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直流调速系统仿真与设计
带电压内环的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口 宋俊蓉
4 0 0 7 1 6)
( 西 南大学工程技 术学院 重庆
摘
要: 带 电压 内环 的直流调速 系统与转速、 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 系统相 比, 在 电流环 内多加入一个 电压环 的的扰动。以小功 率直流 电机为对象 , 采用 工程设计法 , 对电压调 节器 、 电流调 节
降低 系统 的快速性 ,L 或f 应远小于 T J ,取t v = : o . 0 0 1 5 s  ̄于是
一 ~ 而 研 等 顶 瓦 莉 , ( s ) 尸 = 1。 研 而 。
2 . 3 电 流调 节 器 的设 计
( 1 ) 确定系统类型 : 根据设计要求: 无静差、 a l o / o ≤5 %, 而且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0 0 7 . 3 9 7 3 ( 2 0 1 3 ) 0 0 5 . 0 3 1 - 0 2
1 引言
中建立系统 的 S i mu l i n k 仿真模型并调试, 最后得 出相应 结论。
首 先 根 据 系 统 的 组 成 建 立 系 统 的 数 学 模 型 , 然 后 采 用 工
器 和 转速 调 节 器 进 行 设 计 , 并在 M ̄ l a b的 S i mu l i n k环 境 中对 系 统 进 行 仿 真 与调 试 , 最 后 得 出满 足 系统 相 应 性 能 指 标 的一 组 参 数 。
关键 词: 电压 内环 直流调速 系统
调节器
仿真
中图分类号: T G 3 3 3
= 1 . 5 , T r = 0 . 0 2 2 4 s , T - - I = 0 . 1 4 6 s : P WM 变 换器 : K , = 4 0 , T 。 = 0 . 2 5 ms ; 做进一步调整。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终极版)
本科课程设计题目: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姓名王金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学号指导教师2013 年1月11日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仿真摘要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是静、动态性能优良、应用最广泛的直流调速系统,对于需要快速正、反转运行的调速系统,缩短起动、制动过程的时间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为了使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在系统里设置两个调节器,组成串级控制。
本文介绍了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而且用Simulink 对系统进行仿真。
关键词:双闭环调速、转速、电流、Simulink一、 设计的题目及任务〔一〕概述本次仿真设计需要用到的是Simulink 仿真方法,Simulink 是Matlab 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
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
Simulink 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 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
〔二〕仿真题目某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如下:直流电机参数为:额定电压220V U =,额定电流136I A =; 额定转速n 1460rpm =,0.132min/e V r C =⋅, 允许过载倍数 1.5λ=; 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40s K =; 电枢回路总电阻0.5R =Ω; 时间常数0.03,0.18l m s s T T ==; 电流反馈系数0.05/V A β=; 转速反馈系数α=0.00666Vmin/r 。
〔三〕要完成的任务1〕用MATLAB建立电流环仿真模型;2〕分析电流环不同参数下的仿真曲线;3〕用MATLAB建立转速环仿真模型;4〕分析转速环空载起动、满载起动、抗扰波形图仿真曲线。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摘要:本文基于基本原理和方法,设计和仿真了一个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首先介绍了直流电机调速的基本原理,然后根据系统要求,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包括PID控制器的参数调整方法。
接下来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系统仿真实验,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
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对系统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可能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直流电机调速、单闭环控制系统、PID控制器、仿真实验一、引言直流电机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系统中,通过调节电机的电压和电流实现电机的调速。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确保电机能够稳定运行,并满足给定的转速要求。
因此,设计一个高性能的直流调速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基于单闭环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和仿真了一个直流调速系统。
首先介绍了直流电机调速的基本原理,然后根据系统要求,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并采用PID控制器进行调节。
接着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系统仿真实验,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
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对系统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可能的改进方法。
二、直流电机调速的基本原理直流电机调速是通过调节电机的电压和电流实现的。
电压变化可以改变电机的转速,而电流变化可以改变电机的转矩。
因此,通过改变电机的电压和电流可以实现电机的调速。
三、控制系统设计和参数调整根据系统的要求,设计一个单闭环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
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机的转速,并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测量的转速和给定的转速进行比较,并调节电机的电压和电流。
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来控制电机的电压和电流。
在本实验中,采用PID控制器进行调节。
PID控制器的输出信号由比例项、积分项和微分项组成,可以根据需要对各项参数进行调整。
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可以使用试错法、频率响应法等方法。
四、系统仿真实验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系统仿真实验,建立直流调速系统的模型,并对系统进行性能评估。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精修订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比例积分控制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一、实验目的1.熟练使用MATLAB 下的SIMULINK 仿真软件。
2.通过改变比例系数K K 以及积分时间常数τ的值来研究K K 和τ对比例积分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调节器的工程设计 2.仿真模型建立 3.系统仿真分析三、实验要求建立仿真模型,对参数进行调整,从示波器观察仿真曲线,对比分析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快速性等的影响。
四、实验原理图4-1 带转速反馈的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调速范围和静差率是一对互相制约的性能指标,如果既要提高调速范围,又要降低静差率,唯一的方法采用反馈控制技术,构成转速闭环的控制系统。
转速闭环控制可以减小转速降落,降低静差率,扩大调速范围。
在直流调速系统中,将转速作为反馈量引进系统,与给定量进行比较,用比较后的偏差值进行系统控制,可以有效的抑制甚至消除扰动造成的影响。
当t=0时突加输入K in 时,由于比例部分的作用,输出量立即响应,突跳到K ex (K )=K K K in ,实现了快速响应;随后K ex (K )按积分规律增长,K ex (K )=K K K in +(K /τ)K in 。
在K =K 1时,输入突降为0,K in =0,K ex (K )=(K 1/τ)K in ,使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稳态输出电压足以克服负载电流压降,实现稳态转速无静差。
五、实验各环节的参数及K K和1/τ的参数的确定各环节的参数:直流电动机:额定电压K N=220V,额定电流K dN=55A,额定转速K N=1000r/min,电动机电动势系数K e= min/r。
假定晶闸管整流装置输出电流可逆,装置的放大系数K s=44,滞后时间常数K s=。
电枢回路总电阻R=Ω,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K l=电力拖动系统机电时间常数K m=。
运动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
运动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对例题3.8设计的双闭环系统进行设计和仿真分析,仿真时间10s 。
具体要求如下: 在一个由三相零式晶闸管供电的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已知电动机的额定数据为:60=N P kW , 220=N U V , 308=N I A , 1000=N n r/min , 电动势系数e C =0.196 V·min/r , 主回路总电阻R =0.18Ω,变换器的放大倍数s K =35。
电磁时间常数l T =0.012s,机电时间常数m T =0.12s,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i T 0=0.0025s,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n T 0=0.015s 。
额定转速时的给定电压(U n *)N =10V,调节器ASR ,ACR 饱和输出电压U im *=8V,U cm =7.2V 。
系统的静、动态指标为:稳态无静差,调速范围D=10,电流超调量i σ≤5% ,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n σ≤10%。
试求:(1)确定电流反馈系数β(假设起动电流限制在1.3N I 以内)和转速反馈系数α。
(2)试设计电流调节器ACR.和转速调节器ASR 。
(3)在matlab/simulink 仿真平台下搭建系统仿真模型。
给出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过程中转速调节器积分部分不限幅与限幅时的仿真波形(包括转速、电流、转速调节器输出、转速调节器积分部分输出),指出空载起动时转速波形的区别,并分析原因。
(4)计算电动机带40%额定负载起动到最低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σn 。
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5)估算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的时间,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6)在5s 突加40%额定负载,给出转速调节器限幅后的仿真波形(包括转速、电流、转速调节器输出、转速调节器积分部分输出),并对波形变化加以分析。
(一)实验参数某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如下: • 直流电动机:220V ,136A ,1460r/min ,C e=0.132Vmin/r ,允许过载倍数λ=1.5; • 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K s=40; • 电枢回路总电阻:R =0.5Ω ; • 时间常数:T i=0.03s , T m=0.18s ;• 电流反馈系数:β=0.05V/A (≈10V/1.5I N )。
matlab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仿真实训心得
一、概述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直流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机械中,其调速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掌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我校开设了相关的仿真实训课程。
在本次实训中,我主要使用Matlab 软件,进行了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仿真实验,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收获,现将心得体会整理如下。
二、理论基础1. 直流电动机调速原理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是通过调节电动机的电流或电压来实现转速的调节。
常用的调速方法包括电阻调速、调速励磁和PWM调速等。
2. Matlab在仿真中的应用Matlab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科学计算软件,广泛用于工程技术领域。
其仿真环境和信号处理工具箱可以方便地进行电机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三、实训内容与步骤1. 系统建模我根据直流电动机的特性和调速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建模工作。
通过Matlab的Simulink工具,搭建了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包括电动机的等效电路、控制系统和负载模型等。
2. 参数设置与仿真在建立完毕电机系统模型后,我对电机的各项参数进行了设置,包括额定转速、额定电流、负载惯量等。
利用Matlab进行了系统的仿真实验,观察了不同调速方法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仿真实验数据的分析,我发现了不同调速方法的优缺点,比较了电机在不同负载和控制参数下的性能表现,提出了一些改进和优化控制策略的建议。
四、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1. 对仿真实验的认识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仿真实验的重要性。
在实际工程中,通过仿真可以事先评估系统设计的合理性,降低试错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2. 对Matlab的认识与应用Matlab作为工程领域的标准软件之一,其强大的建模和仿真能力为工程师提供了便利。
在实训中,我更加熟练地掌握了Matlab的使用技巧,对其在电机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 对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认识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控制系统设计和参数调节对电机性能的影响,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一、系统结构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由两个闭环控制组成,分别是速度子环和电流子环。
速度子环负责监测电机的转速,并根据设定值与实际转速的误差,输出电流指令给电流子环。
电流子环负责监测电机的电流,并根据电流指令与实际电流的误差,输出电压指令给电机驱动器,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二、参数选择在进行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之前,需选择合适的控制参数。
根据实际的电机参数和转速要求,确定速度环和电流环的比例增益和积分时间常数等参数。
同时,还需根据电机的动态特性和负载特性,选取合适的速度和电流传感器。
三、控制策略速度子环采用PID控制器,通过计算速度误差、积分误差和微分误差,生成电流指令,并传递给电流子环。
电流子环也采用PID控制器,通过计算电流误差、积分误差和微分误差,生成电压指令,并输出给电机驱动器。
四、仿真实验为了验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
首先,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模型,并设置不同转速和负载条件,对系统进行仿真。
然后,通过调整控制参数,观察系统响应速度、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等指标的变化。
五、仿真结果分析根据仿真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能够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当系统负载发生变化时,速度子环能够快速调整电流指令,使电机转速保持稳定。
同时,电流子环能够根据速度子环的电流指令,快速调整电压指令,以满足实际转速的要求。
此外,通过调整控制参数,可以改善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六、总结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一种高精度的电机调速方案,通过双重反馈控制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验,包括系统结构设计、参数选择、控制策略及仿真结果等。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能够满足实际转速的要求。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运动控制实验报告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 一、设计要求系统稳定并无静差 二、给定参数17,220,3000/min N N N P kw U V n r ===,I N =87.3A ,电枢回路电阻0.087a R =Ω,电感0.0032a L H =,励磁回路电阻181.5Ω,电动机的转动惯量20.76.J Kg m =三、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稳态参数的计算 1)额定负载时的稳态速降应为:m i n/12.6min /)02.01(1002.03000)1(r r s D s n n N cl =-⨯⨯≤-=∆2)闭环系统应有的开环放大系数:计算电动机的电动势系数: r V r V n R I U C N a N N e min/071.0min/3000087.03.87220⋅=⋅⨯-=-=闭环系统额定速降为:min /97.106min /071.0087.03.87r r C R I n e N op =⨯==∆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为:5.16112.697.1061=-≥-∆∆=clop n n K003.0/max max n ==n U α3)计算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系数和参数 运算放大器放大系数K p 为:5.16/e p ≥=s K KC K α电枢回路的总电感为0.0032H电磁时间常数为037.0/l ==R L T 27/1l ==τK4)电流截止负反馈 四加电网扰动(第8s电压220→240)负载扰动给定值扰动五、将PI调节器参数改变1.电网扰动(第8s电压220→240)2.负载扰动3.给定值扰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一、设计要求系统稳定并无静差 二、给定参数17,220,3000/min N N N P kw U V n r ===,I N =87.3A ,电枢回路电阻0.087a R =Ω,电感0.0032a L H =,励磁回路电阻181.5Ω,电动机的转动惯量20.76.J Kg m =三、电流调节器ACR 参数计算允许电流过载倍数λ=2;设调节器输入输出电压im nm **U U ==10V ,电力电子开关频率为f=l kHz .首先计算电流反馈系数β和转速反馈系数α:06.0 I n im *==ββλU N U n nm *α= α=0.003s T 001.0s =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为s T T T oi 002.0s i =+=∑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为s T K l i 015.0/1i ===τ 而对电流环开环增益局l K =250/5.0=∑i T ,于是ACR 的比例系数为:94.4/i l i ==s K R K K βτ 四、转速调节器ASR 参数计算 选中频段宽度h=5。
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的分析及仿真
当电流负反馈环节起主导作用时的自动调节过程如图7-1-8所示。
7.1.4系统的性能分析
代入图7-1-5中,由图可见,它是一个二阶系统,已知 二阶系统总是稳定的。但若考虑到晶闸管有延迟,晶 闸管整流装置的传递函数便为
相反。
5.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
当 时,(亦即 ),则二极管VD截止,电流截止负反馈不起作用。当 时,(亦即 ),则二极管VD导通, [此处略去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起作用,它将使整流输出电压 下降,使整流电流下降到允许最大电流。 的数值称为截止电流,以 表示。调节电位器RP3即可整定 ,亦即整定 的数值。一般取 〔 为额定电流〕。 由于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在正常工作状况下不起作用,所以系统框图上可以省去。
在图7-1-1中,主电路中串联了一个阻值很小的取样电阻
(零点几欧)。电阻
上的电压
与
成正比。比 较阈值电压
是由一个辅助电源经电位器RP3提供的。电 流反馈信号(
图7-1-7调速系统的“挖土机”机械特性
当电流负反馈环节起主导作用时的自动调节过程如图7-1-8所示。 机械特性很陡下垂还意味着,堵转时(或起动时)电流不是很大。 这是因为在堵转时,虽然转速n=0,反电动势E=0,但由于电流 截止负反馈的作用,使
大大下降,从而
不致过大。此时 电流称为堵转电流
⑥ 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调节特性为输出的 平均电压
与触发电路的控制电压
之间的关系,即
图7-1-4为晶闸管整流装置的调节特性。
由图可见,它既有死区,又会饱和。 (当全导通以后,
再增加, 也不会再 上升了),且低压段还有弯曲段。面对 这非线性特性,常用的办法是讲它“看 作”一条直线,即处理成
为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4.doc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4比例积分控制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一、实验目的1.熟练使用MATLAB 下的SIMULINK 仿真软件。
2.通过改变比例系数以及积分时间常数τ的值来研究和τ对比例积分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调节器的工程设计2.仿真模型建立3.系统仿真分析三、实验要求建立仿真模型,对参数进行调整,从示波器观察仿真曲线,对比分析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快速性等的影响。
四、实验原理图4-1 带转速反馈的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调速范围和静差率是一对互相制约的性能指标,如果既要提高调速范围,又要降低静差率,唯一的方法采用反馈控制技术,构成转速闭环的控制系统。
转速闭环控制可以减小转速降落,降低静差率,扩大调速范围。
在直流调速系统中,将转速作为反馈量引进系统,与给定量进行比较,用比较后的偏差值进行系统控制,可以有效的抑制甚至消除扰动造成的影响。
当t=0时突加输入时,由于比例部分的作用,输出量立即响应,突跳到,实现了快速响应;随后按积分规律增长,。
在时,输入突降为0,=0,= ,使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稳态输出电压足以克服负载电流压降,实现稳态转速无静差。
五、实验各环节的参数及和1/τ的参数的确定5.1各环节的参数:直流电动机:额定电压=220V,额定电流=55A,额定转速=1000r/min,电动机电动势系数=0.192V •min/r。
假定晶闸管整流装置输出电流可逆,装置的放大系数=44,滞后时间常数=0.00167s。
电枢回路总电阻R=1.0Ω,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0.00167s 电力拖动系统机电时间常数=0.075s。
转速反馈系数=0.01V •min/r。
对应额定转速时的给定电压=10V。
稳态性能指标D=20,s 5% 。
5.2 和1/τ的参数的确定:PI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其中,。
(1)确定时间常数1)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2)转速滤波时间常数;3)转速环小时间常数;(2)计算参数按跟随和抗扰性都较好的原则,取h=5,则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即积分时间常数:,则由此可得开环增益:于是放大器比例放大系数:六、仿真模型的建立如图6-1为比例积分控制的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框图,根据仿真框图,利用MATLAB下的SMULINK软件进行系统仿真,建立的仿真模型如图6-2所示。
转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实验报告
转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姓名:楚昕学号:201523050224 班级:轨道1502班一、实验内容(1)仿真模型的建立:复制选择相关模块:双击所需子模块库图标,鼠标左键选中,拖入模型编辑窗口。
修改模块参数:双击模块图案,通过修改对话框内容设定参数。
其中Gain中K=0.56,Gain3中K=11.43,Gain1中K=5.208,Gain2中K=0.01,参数的选取是根据课本50页的给的系统参数制定,制定规则根据课本51页的图2-45.模块链接:鼠标左键单击起点模块输出端,拖动鼠标至终点模块输入端处。
(2)仿真模型的运行为了清晰地观测仿真结果,对示波器的格式做一个修改,打开configuration parameters菜单,把默认的结束时间从10.0s改为0.6s。
调节器是为了改善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在采用了PI调节器后,构成的是无静差调速系统,利用上述仿真模型,改变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得到震荡,有静差,无静差,超调量大或启动快等不同的转速曲线,上图中的仿真曲线反映了给定输入信号的跟随性能指标。
(3)调节器参数的调整把积分部分取消,改变比例系数,可以得到不同静差率的响应曲线直至震荡区线,如果改变PI调节器的参数,可以得到转速响应的超调量不一样,调节时间也不一样的响应曲线。
1.调节参数KP=0.25,I/t=32.调节参数KP=0.8,I/t=153.结果比较当调节参数修改为KP=0.25,I/t=3时,系统转速的响应无超调,但调节时间长。
当调节参数修改为KP=0.8,I/t=15时,系统转速的响应超调大,但快速性好。
PID调节器相对于PI和P调节有着超调量小,快速性好的特点。
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设计并实现直流电动机的双闭环调速系统,并使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实验原理: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是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来实现调速的。
双闭环调速系统采用了速度环和电流环两个闭环控制器,其中速度环的输入为期望转速和实际转速的误差,输出为电机的电流设定值;电流环的输入为速度环输出的电流设定值和实际电流的误差,输出为电机的输入电压。
实验步骤:
1.建立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2.设计速度环控制器。
3.设计电流环控制器。
4.进行系统仿真实验。
实验结果:
经过仿真实验,得到了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上升时间、峰值过渡性能和稳态误差等。
同时,还绘制了调速曲线和相应的控制输入曲线,分析了调速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实验结论:
通过对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仿真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性能和
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闭环控制器能够实现快速且稳定的直
流电动机调速,满足了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
实验心得:
本实验通过使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深入理解了直流电动机的双
闭环调速系统原理和实现方式。
通过实验,我不仅熟悉了MATLAB的使用,还掌握了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和控制器设计的原则。
同时,实验中遇到
了一些问题,比如系统的超调过大等,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和优化系统结
构等方法,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直流电动机调速系
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为之后的工程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
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一、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电流环用于控制电机的电流,通过测量电机的电流反馈信号与给定的电流信号进行比较,得到误差信号,然后经过PID控制器计算控制信号,最后通过逆变器输出给电机控制电流。
二、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1.确定系统参数:包括电机的转矩常数,转矩惯量,电感,电阻等参数。
2.设计速度环控制器:根据转速信号和转速误差信号,设计速度环控制器的传递函数。
可以选择PID控制器,也可以选择其他类型的控制器。
3.设计电流环控制器:根据电流信号和电流误差信号,设计电流环控制器的传递函数。
同样可以选择PID控制器或其他类型的控制器。
4.进行系统仿真:将设计好的速度环和电流环控制器加入电机模型,进行系统仿真。
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观察系统的响应特性,可以优化系统性能。
5.调整控制参数:根据仿真结果,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使系统响应更加快速、稳定。
三、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仿真1.定义系统模型:建立直流电机的状态方程,包括速度环和电流环的动态方程。
2.设定系统初始条件和输入信号:设置电机的初始状态和给定的转速信号以及电流信号。
3.选择控制器类型和参数: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控制器类型和参数。
可以选择PID控制器,并根据调试经验选择合适的参数。
4.搭建控制系统模型:将速度环和电流环的控制器模型和电机模型连接在一起,构建闭环控制系统模型。
5.进行系统仿真:利用MATLAB或其他仿真软件进行系统仿真,根据给定的转速信号和电流信号,观察系统的响应特性。
四、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优化1.参数调整:根据仿真结果,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使系统的性能得到优化。
可以通过试探法或自适应调节方法进行参数调整。
2.饱和处理:考虑到电机的饱和特性,可以在控制器中添加饱和处理模块,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3.鲁棒性设计:考虑到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可以采用鲁棒控制方法,提高系统的鲁棒性能。
4.死区补偿:在电机控制中常常会出现死区现象,可以在控制器中添加死区补偿模块,以减小死区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一、引言直流电机是电力传动中最常用的一种电动机,具有调速范围广、响应快、结构简单等优点。
而PWM(脉宽调制)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电机调速方法,可以通过改变占空比控制电机的转速。
本文将介绍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包括建模分析、控制策略、电路设计和仿真实验等内容。
二、建模分析1.直流电机的模型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包括电动势方程和电机转矩方程。
电动势方程描述电机的输出电动势与供电电压之间的关系,转矩方程描述电机的输出转矩与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
2.PWM调速系统的控制策略PWM调速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PID控制和模糊控制两种方法。
PID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法,通过比较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计算出控制量来调整系统。
模糊控制则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通过模糊推理,将输入量映射为输出量。
三、电路设计1.电机驱动电路设计电机驱动电路主要由电流传感器、逆变器和滤波器组成。
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机的电流,逆变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滤波器用于消除电压中的高频噪声。
2.控制电路设计控制电路主要由控制器、比较器和PWM信号发生器组成。
控制器接收电机转速的反馈信号,并与期望转速进行比较,计算出控制量。
比较器将控制量与三角波进行比较,生成PWM信号。
PWM信号发生器将PWM信号转换为对应的脉宽调制信号。
四、仿真实验1.系统建模与参数设置根据直流电机的模型,建立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并根据实际参数设置电机的转矩常数、转矩常数、电机阻抗等参数。
2.控制策略实现使用PID控制和模糊控制两种方法实现PWM调速系统的控制策略。
通过调节控制参数,比较不同控制方法在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上的差异。
3.仿真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仿真实验,分析系统的静态误差、动态响应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比较不同控制方法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
五、结论本文介绍了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包括建模分析、控制策略、电路设计和仿真实验等内容。
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电枢电感由下式估算:
= La
1= 9.1 CU N 2 pnN IN
19.1 0= .4 × 220 2 × 3×1000 × 55
0.0051H
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之间互感 Laf
因为 = Ce
U N −= Ra IN nN
220 − 0.5= 1× 55 1000
0.192V ⋅ min/ r
KE
图 6-14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线性 PI 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WPI
(s)
=K p
+
1 Ki s
=K p
1+τs τs
式中, K p 为比例系数, Ki 为积分系数,τ = K p Ki 。
直流调速系统稳定边界法PID校正的设计与仿真
1 稳 定 边 界 法 P D 校 正 原 理 I
系统 闭环特 征方程 的根 ( 即闭环极 点) 在其 都 复平 面虚 轴 的左 侧 时 , 闭环 系统稳 定 ; 当闭环 特征 方程 有纯 虚根 时 , 统的根 轨迹 与虚轴 相交 , 系 其响 应等 幅振 荡 , 系统临 界稳定 ; 只要 有一个 闭环 特征
方程 的根 ( 闭 环 极 点 ) 其 复 平 面 虚 轴 的右 侧 即 在 时, 闭环 系统不 稳定 。当置 P D调 节器 的 T 一C I X D 与 T 一0时 , 增加 k 直 至 系统 开 始 振 荡 , 时 系 此 统 闭环极 点应 在复平 面 的 j ∞轴 上 , 确定 系统 闭环 根轨 迹与 复平 面 j 山轴 交点 , 出交 点 的振荡 角频 求
一
参数 的整 定计算 公式 如表 1所示 。
表 1 稳 定 边 界 法 P D整 定 公 式 I
P P I
P D I
05 .Km 04 5 . 5 Km 0 6Km . 0 8 2 ∞ .5 0 5 * ∞ .0 2 0 1 5 2 ∞ .2
步提 高 直 流 调 速 系统 的性 能 。使 用 P D校 正 I
g e t D on r l t x ( PI c t o 3 );
量 G是 已知被 校正 系统 的开 环 传递 函数 , 输入 参
量 P为 系统开 环极 点的个 数 ( 不计 重 根数 , 即多重
根 只计 为 1个 根 ) 。输 出参 量 Gc为校 正 器 传 递
函数 , Kp为 校正器 的 比例 系 数 ; T 为校 正 器 的积
采用V—M反馈的PWM直流调速系统仿真设计
成绩南京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采用V---M反馈的PWM直流调速系统仿真设计课程名称: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设计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设计时间: 2013.01.14--2013.01.18设计地点: 工程实训中心 C315 指导教师:2013年 01月南京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2)二.课程设计对象参数及要求 (2)2.1 控制对象 (2)三、控制器设计过程和控制方案 (3)3.1根据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数学模型为 (3)3.2 系统指标 (4)四、课设设计要求 (4)五、控制器设计过程和控制方案 (5)5.1系统设计 (5)5.1.1 PI调节器设计 (6)5.1.2 PWM脉宽调节装置 (6)5.1.3 电流环的设计 (7)5.1.4 转速环的设计 (8)5.1.5 滤波环节设计 (9)六、控制系统仿真结构图 (9)七、仿真结果及指标 (10)八、收获和体会 (13)一、课程设计目的针对具体的设计对象进行数学建模,然后运用经典控制理论知识 设计控制器,并应用Matlab 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建立理论知识与实体对象之间的联系,加深和巩固所学的控制理论知识,增加工程实践能力。
二. 课程设计对象参数及要求2.1 控制对象电动机原理图如下图,图中,R 和L 分别为电枢回路电阻和电感,ua(t)为电枢电压,n(t)为电动机转动速度,ia(t)为电枢回路电流。
通过调解电枢电压ua(t),控制电动机的转动速度n(t)。
电动机负载变化为电动机转动速度的扰动因素,用负载力矩TL(t)表示。
图2.1 直流电动机原理图直流电动机铭牌参数为: Id=13.6A Ud=220V电枢回路总电阻:Rd=6.58欧 额定转速n=1480r/min电动势常数0.131V/(r/min )转速反馈系数0.00337 V/(r/min ) 电流反馈系数0.4V/A电枢电路电磁时间常数T1=0.018s 电力拖动系统时间常数Tm=0.25s采用单相220V 供电,设计采用V —M 反馈的PWM 直流调速系统。
实验四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仿真(word文档)
实验四转速、电流反响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一、实验目的熟练使用 MATLAB 下的 SIMULINK软件进行系统仿真。
学会用 MATLAB 下的 SIMULINK 软件建立转速、电流反响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和进行仿真实验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PC 机一台, MATLAB 软件三、实验参数采用转速、电流反响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依照要求分别进行仿真实验,输出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流I d和转速n 的响应数据,绘制出它们的响应曲线,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解析,给出相应的结论。
转速、电流反响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中各环节的参数以下:直流电动机:额定电压 U N = 220 V,额定电流 I dN =136 A,额定转速 n N = 1460r/min,电动机电势系数C e= 0.132 V· min/r ,赞同过载倍数λ=1.5 。
晶闸管整流装置的放大系数K s = 40。
电枢回路总电阻 R =0.5Ω,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T l = 0.03s,电力拖动系统机电时间常数 T m = 0.18 s,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Ts=0.0017s,电流滤波时间常数T oi=0.002s。
电流反响系数β=0.05V/A (≈10V/1.5I N)。
四、实验内容1、电流环的仿真。
参照教材P90 中相关内容建立采用比率积分控制的带限幅的电流环仿真模型,设置好各环节的参数。
140 2 0.5-K-0.002s+1 0.0017s+1 0.03s+1 0.18sStep Transfer Fcn Gain Saturation Transfer Fcn1 Transfer Fcn2 Transfer Fcn31-K-sGain1 Integrator0.050.002s+1Transfer Fcn4 Scope图 1 电流环的仿真模型2、依照表 1 中的数据分别改变电流环中比率积分控制器的比率系数K p和积分系数K i,观察电流环输出电枢电流I d的响应曲线,记录电枢电流I d的超调量、响应时间、稳态值等参数,可否存在静差?解析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 直流调速系统仿真与设计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连续部分的程序实现方法;
2、熟悉仿真程序的编写方法。
二、 实验内容
一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H 型双极式PWM 直流调速系统,已知电动机参数为:N P =200W ,N U =48V ,N I =4A ,额定转速 500r/min ,电枢电阻Ra=6.5欧,电枢回路总电阻R=8欧,允许电流过载倍数2λ=,电势系数C 0.12min/e V r =•,电磁时间常数s T l 015.0=,机电时间常数s T m 2.0=,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
s T oi 001.0=,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s T on 005.0=。
设调节器输入输出电压
**
nm im cm U U U 10V ===,调节器输入电阻Ω=k R 400。
已计算出电力晶体管D202
的开关频率f 1kHz =,PWM 环节的放大倍数s K 4.8=。
试对该系统进行动态参数设计,设计指标:稳态无静差,电流超调量i
5%σ≤;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n
20%σ≤;过渡过程时间s t 0.1s ≤。
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
一、 设计计算 1. 稳态参数计算
根据两调节器都选用PI 调节器的结构,稳态时电流和转速偏差均应为零;两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均选择为12V
电流反馈系数;A V A V
I U im /25.14210nom *=⨯==λβ
转速反馈系数:r V r V
n U nm min/02.0min
/50010max *⋅===α
2. 电流环设计
(1)确定时间常数
电流滤波时间常数T oi =0.2ms ,按电流环小时间常数环节的近似处理方法,则
s T T T oi s i 0003.00002.00001.0=+=+=∑
(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
电流环可按典型Ⅰ型系统进行设计。
电流调节器选用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s
s K s W i i i ACR ττ1
)(+=
(3)选择调节器参数
超前时间常数:i τ=T L =0.008s
电流环超调量为σi ≤5%,电流环开环增益:应取5.0=∑i I T K ,则
I K =i T ∑5.0=0003
.05.0=1666.67
于是,电流调节器比例系数为
0.0088
1666.6717.781.25 4.8
i i I s R K K K τβ⨯=⋅=⨯=⨯
(4)检验近似条件
电流环截止频率ci ω=I K =1666. 67 1/s
1) 近似条件1:ci ω ≤s
T 31
现在,s T 31=0003
.01
=3333.33>ci ω,满足近似条件。
2)近似条件2:≥ci ωL
m T T 1
3 现在,L m T T 1
3
==47.43 <ci ω,满足近似条件。
3) 近似条件3:oi
s ci T T 1
31≤ω
现在,
oi s T T 131=0002
.00001.0131⨯=2357.02>ci ω,满足近似条件。
(5) MATLAB 仿真
1) 电流环给定阶跃响应的MATLAB 仿真
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的电流环单位阶跃响应
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的电流环单位阶跃响应2)电流环频率分析的MATLAB仿真
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的电流环频率响应
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的电流环频率响应
3. 转速环设计 (1)确定时间常数
电流环的等效时间常数:2i T =0.0006s
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 on =1ms=0.001,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n T ∑=2i T ∑+ T on =0.0006+0.001=0.0016s (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
由转速稳态无静差要求,转速调节器中必须包含积分环节;又根据动态要求,应该按典型Ⅱ型系统校正转速环,因此转速调节器应该选择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s
s K s W n n n ASR ττ1
)(+=
(3)选择调节器参数
按跟随性和抗扰性能均比较好的原则,取h=5,则转速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为
n τ=h ·T n ∑=5⨯0.0016=0.008s
转速环开环增益
2221n N T h h K ∑+==2
20016.05215⨯⨯+=46875 1/2
s
于是,转速调节器比例系数为
n m e n RT h T C h K ∑+=αβ2)1(=(51) 1.250.040.5250.0280.0016
+⨯⨯⨯⨯⨯⨯⨯=58.59
(4)校验近似条件
转速环的开环截止频率为
cn ω=1
ωN K
=N K ·n τ=46875⨯0.008=3751 /s
1)近似条件1:cn ω ≤
i
T ∑51
现在,
i T ∑51=0003
.051⨯=666. 67>cn ω,满足近似条件。
2) 近似条件2:on
i cn T T ∑≤21
31ω
现在,
on i T T ∑21
31=001
.00006.0131⨯=430.33 >cn ω,满足近似条件。
(5)MATLAB 仿真
1) 转速环阶跃信号响应分析的MATLAB 仿真
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的转速环单位阶跃响应
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的电流环单位阶跃响应转速环频率分析的MATLAB仿真
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的转速环频率响应
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的转速环频率响应
二、仿真结果分析:
根据设计结果的模拟仿真,可以得到设计的调节系统稳态时转速无误差。
可以看出:作为内环的调节器,在外环转速的调节过程中,它的作用是使电流紧紧跟随其给定电压(即外环调节器的输出量)变化。
双闭环系统中,由于增设了电流内环,电压波动可以通过电流反馈得到比较及时的调节,不必等它影响到转速以后才能反馈回来,抗扰性能大有改善。
在转速动态过程中,保证获得电机允许的最大电流,从而加快动态过程。
在实际系统中,电网电压的波动和外负载的波动会对系统的超调与稳定有一定的影响,在仿真的时候可以加以考虑,最终可以看出系统对于外界干扰的协调能力很强。
附:
转速电流双闭环程序流程框图
MATLAB程序:
%%%%%%%%%%%%%%%%
clc;clear all;
sys1=tf(1.25,[0.0002 1]);
sys2=tf(4.8,[0.0001 1]);
sys3=tf(0.125,[0.008 1]);
w=17.78*tf([0.008 1],[0.008 0]);
figure(1);
margin(sys1*sys2*sys3*w);
hold on;
grid on;
figure(2)
closys1=sys1*sys2*sys3*w/(1+sys1*sys2*sys3*w);
t=0:0.0001:0.008;
step(closys1,t);
grid on;
%%%%%%%%%%%%%%%%%
%%%%%%%%%%%%%%%%%
%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
clc;clear all;
sys1=tf(6,[0.0003 1]);
sys2=tf(0.125,[0.008 1]);
w=17.78*tf([0.008 1],[0.008 0]);
figure(3);
margin(sys1*sys2*w);
hold on;
grid on;
figure(4);
closys1=sys1*sys2*w/(1+sys1*sys2*w);
t=0:0.0001:0.008;
step(closys1,t);
grid on;
%%%%%%%%%%%%%%%%
%%%%%%%%%%%%%%%%
clc;clear all;
sys1=tf(1,[0.001 1]);
sys2=tf(0.8,[0.0006 1]);
sys3=tf(8,[0.5 0]);
n=1/0.04;
sys4=tf(0.02,[0.001 1]);
g=58.59*tf([0.008 1],[0.008 0]);
figure(5);
margin(sys1*sys2*sys3*sys4*n*g);
hold on;
grid on;
figure(6);
closys1=sys1*sys2*sys3*sys4*n*g/(1+sys1*sys2*sys3*sys4*n*g); t=0:0.001:0.08;
step(closys1,t)
grid on; %%%%%%%%%%%%%%%
%%%%%%%%%%%%%%
clc;clear all;
sys1=tf(0.016,[0.0016 1]);
sys2=tf(8,[0.5 0]);
n=1/0.04;
g=58.59*tf([0.008 1],[0.008 0]);
figure(5);
margin(sys1*sys2*n*g);
hold on;
grid on;
figure(6);
closys1=sys1*sys2*n*g/(1+sys1*sys2*n*g); t=0:0.001:0.08;
step(closys1,t)
grid 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