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状态(Spasticity)的康复现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PPT
系统性药物—巴氯芬(2)
精品PPT
系统性药物—巴氯芬(3)
药代动力学
• 口服,为胃肠道迅速吸收,分布窖为0.7L/kg。 半寿期3-4h(脑卒中病人为2.78-6.6h)达峰 时间较长。
• 与血清蛋白结合率为30% • 血药浓度为80~400g/L。 • 口服后仅小部分代谢为活化物质,72h内药物以
•异常姿态 •异常活动模式 •屈肌痉挛 •伸肌痉挛 •僵硬 •增大的速度依赖性 •牵张反射—痉挛状态
• “痉挛性张力障碍” •协同模式 •巴宾斯基征 •增大的皮肤运动反射 •摺刀式现象 •挛缩 •缓慢、费力和不协调活
精品PPT
患病率与病原
在美国估计超过50万个临床严重痉挛状态病人
• 脑卒中(CVD) • 外伤性脑损伤(TBI) • 缺氧性脑病 • 脑瘫(CP) • 多发性硬化(MS) • 脊髓损伤(SCI) • 其它
挛状态,过强脊髓反射,如张力障碍、强直、 去大脑、去皮质性强直,帕金森病,僵人 综合征引起。 肌肉痉挛:在增加肌肉运动活动时,局部 区域肌痉挛伴疼痛。
精品PPT
痉挛状态的评定
Ashworth 量表(1964)国际通用
• O级:无肌张力增高 • 1级:轻度肌张力增高,在屈伸肢体过程中,出
现 一过性停顿。 • 2级:较明显肌张力增高,但肢体尚易于屈伸。 • 3级:明显肌张力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立即性结果
康复单位
较高中枢损伤 延迟性结果
瘫痪
脊髓活动重新安排
缩短姿态
痉挛状态
其他活动
挛缩
精品PPT
UMN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CNS)运动通路损伤即产 生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UMN)
• 牵张反射增强(痉挛状态) • 下肢屈肌反射释放 • 手指灵活性失去 • 下肢乏力
精品PPT
UMN伴同的临床现象
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 • 3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 4级:强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出现强直状态而不能动。
精品PPT
痉挛状态时阵挛评分
• 0级:无踝阵挛 • 1级:踝阵挛持续时间1~4秒 • 2级:踝阵挛持续时间5~9秒 • 3级:踝阵挛持续时间10~14秒 • 4级:踝挛阵持续时间15秒
接松弛剂 1980:松得乐,一种新的肌张力松解剂引
入
精品PPT
理学康复的作用
在干预后为了减少肌肉过度活动,需要全 面的康复,其目的在于改进病人UMN综合 病征时的运动功能。
减轻肌肉过度活动功能,常改进UMN综合征 时的运动控制
在内外科干预后,PTs和OTs在症状减少, 由此协助病人改进自我照顾,肢体使用, 活动,使生活质量提高。
精品PPT
病理生理
脑对运动神经元的控制
• 皮质脊髓束 负责对随意运动和精细运动的控制 • 红核脊髓束 作用乏上,在人类可不计其影响 • 网状脊髓束 桥脑束对神经元的兴奋作用,延髓
束对肌张力起抑制作用 • 前庭脊髓束 负责对抗重力,对肌肉起维持张力作用
精品PPT
CNS病损后UMN障碍的病理生理
急性照顾单位
痉挛状态(Spasticity)的康复现状
精品PPT
定义: 痉挛状态;是一种由速度决定的,强直性
牵张反射增强运动障碍,牵张反射是对肌0 +肉牵伸而产生的肌肉收缩的反射,由于失
去高+级中枢的调控而处于亢进,组成所称 的“上 运动神经元病损(UMN)”综合征。
精品PPT
定义: 痉挛:自发不能控制的肌肉运动,可由痉
精品PPT
病理生理(1)
对痉挛状态时牵张反射的增强是由运动神 经元过度活动引起有疑虑
运动神经元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经元间的背景活动改变可 能是更重要的因素。
确切机理认为其作用是从Ia感觉纤维至运 动神经元的单突触反射通路上传导易化增 强所致。
精品PPT
病理生理(2)
NS定位诊断
精品PPT
病理生理(3)
精品PPT
运动疗法——痉挛状态
在中枢性损伤后,在肌张力增高前就应采取良肢位, 以减少或使痉挛不出现
应加强对痉挛肌的拮抗肌的活动,抑制痉挛,提高 主动肌的协调性和技巧性。
应避免阻碍协调性和技巧性的动作,如速度快的动 作与强化阻抗相反动作可 使痉挛增强。
采用牵张法使痉挛松驰,用手关节等被动振法,痉 挛肌与拮抗肌反复来回交互收缩,使拮抗肌收缩力 量增强,抑制痉挛冲动,降低痉挛。
原形由尿(80%)、大便(5%)排出,15% 在肝内代谢。
精品PPT
系统性的药物—巴氯芬 (4)
临床应用
• 用于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例如屈肌、伸肌、僵直、疼痛), 少用于脑性痉挛状态。
• 剂量应个体化,成人5mg×3/d,3天调整一次剂量,每3天增加 5mg,直至起作用,保持此剂量(副作用应最小)。老年人剂量 宜从2.5mg×3/d开始。
精品PPT
改良的Ashworth量表
• 0级:无肌张力增加 •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
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 1+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
然后在ROM的后50%均呈现最小的阻力。 • 2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肌张力
也可用反射法抑制肌强力,如下肢屈肌张力高时, 使足趾背屈可抑制之
精品PPT
系统性药物—巴氯芬(郝智)(1)
巴氯芬(baclofen),化学名β-4-氯-苯基r-GABA。结 构式为C10H12CLNO2
它是GABA的衍生物,GABA不能通过BBB,经在β碳原 子接上对位一氯苯簇后即由亲水性而成的亲脂性物质,而 得通过BBB起作用。
巴氯芬对GABAB受体有亲合力,在受体突触前与之结合 而抑制兴奋性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的释放与降低单突触性与 多突触性反射与/或使神经元内K+外流,产生超极化,使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UMN)引起的骨骼肌痉挛状态缓 解。
巴氯芬作用部位为传入至脊髓的神经终末的突触前抑制, 以改变中间神经元活动与下降运动神经元活动正常化 (见图)
精品PPT
当今治疗选择:主要的
• 练习与物理康复 • 系统性药物:口服 • 鞘内注射药物:巴氯芬 • 麻醉剂与神经松懈注射,神经阻滞 • 化学性去神经注射,肉毒毒素A注射 • 神经一矫形法 • 神经外科治疗
精品PPT
口服/系统性制剂:简单历史
1950:苯二氮卓 类首次合成 1966:巴氯芬效力证实 1974:硝苯呋海因,一种新的骨骼肌的直
系统性药物—巴氯芬(2)
精品PPT
系统性药物—巴氯芬(3)
药代动力学
• 口服,为胃肠道迅速吸收,分布窖为0.7L/kg。 半寿期3-4h(脑卒中病人为2.78-6.6h)达峰 时间较长。
• 与血清蛋白结合率为30% • 血药浓度为80~400g/L。 • 口服后仅小部分代谢为活化物质,72h内药物以
•异常姿态 •异常活动模式 •屈肌痉挛 •伸肌痉挛 •僵硬 •增大的速度依赖性 •牵张反射—痉挛状态
• “痉挛性张力障碍” •协同模式 •巴宾斯基征 •增大的皮肤运动反射 •摺刀式现象 •挛缩 •缓慢、费力和不协调活
精品PPT
患病率与病原
在美国估计超过50万个临床严重痉挛状态病人
• 脑卒中(CVD) • 外伤性脑损伤(TBI) • 缺氧性脑病 • 脑瘫(CP) • 多发性硬化(MS) • 脊髓损伤(SCI) • 其它
挛状态,过强脊髓反射,如张力障碍、强直、 去大脑、去皮质性强直,帕金森病,僵人 综合征引起。 肌肉痉挛:在增加肌肉运动活动时,局部 区域肌痉挛伴疼痛。
精品PPT
痉挛状态的评定
Ashworth 量表(1964)国际通用
• O级:无肌张力增高 • 1级:轻度肌张力增高,在屈伸肢体过程中,出
现 一过性停顿。 • 2级:较明显肌张力增高,但肢体尚易于屈伸。 • 3级:明显肌张力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立即性结果
康复单位
较高中枢损伤 延迟性结果
瘫痪
脊髓活动重新安排
缩短姿态
痉挛状态
其他活动
挛缩
精品PPT
UMN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CNS)运动通路损伤即产 生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UMN)
• 牵张反射增强(痉挛状态) • 下肢屈肌反射释放 • 手指灵活性失去 • 下肢乏力
精品PPT
UMN伴同的临床现象
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 • 3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 4级:强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出现强直状态而不能动。
精品PPT
痉挛状态时阵挛评分
• 0级:无踝阵挛 • 1级:踝阵挛持续时间1~4秒 • 2级:踝阵挛持续时间5~9秒 • 3级:踝阵挛持续时间10~14秒 • 4级:踝挛阵持续时间15秒
接松弛剂 1980:松得乐,一种新的肌张力松解剂引
入
精品PPT
理学康复的作用
在干预后为了减少肌肉过度活动,需要全 面的康复,其目的在于改进病人UMN综合 病征时的运动功能。
减轻肌肉过度活动功能,常改进UMN综合征 时的运动控制
在内外科干预后,PTs和OTs在症状减少, 由此协助病人改进自我照顾,肢体使用, 活动,使生活质量提高。
精品PPT
病理生理
脑对运动神经元的控制
• 皮质脊髓束 负责对随意运动和精细运动的控制 • 红核脊髓束 作用乏上,在人类可不计其影响 • 网状脊髓束 桥脑束对神经元的兴奋作用,延髓
束对肌张力起抑制作用 • 前庭脊髓束 负责对抗重力,对肌肉起维持张力作用
精品PPT
CNS病损后UMN障碍的病理生理
急性照顾单位
痉挛状态(Spasticity)的康复现状
精品PPT
定义: 痉挛状态;是一种由速度决定的,强直性
牵张反射增强运动障碍,牵张反射是对肌0 +肉牵伸而产生的肌肉收缩的反射,由于失
去高+级中枢的调控而处于亢进,组成所称 的“上 运动神经元病损(UMN)”综合征。
精品PPT
定义: 痉挛:自发不能控制的肌肉运动,可由痉
精品PPT
病理生理(1)
对痉挛状态时牵张反射的增强是由运动神 经元过度活动引起有疑虑
运动神经元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经元间的背景活动改变可 能是更重要的因素。
确切机理认为其作用是从Ia感觉纤维至运 动神经元的单突触反射通路上传导易化增 强所致。
精品PPT
病理生理(2)
NS定位诊断
精品PPT
病理生理(3)
精品PPT
运动疗法——痉挛状态
在中枢性损伤后,在肌张力增高前就应采取良肢位, 以减少或使痉挛不出现
应加强对痉挛肌的拮抗肌的活动,抑制痉挛,提高 主动肌的协调性和技巧性。
应避免阻碍协调性和技巧性的动作,如速度快的动 作与强化阻抗相反动作可 使痉挛增强。
采用牵张法使痉挛松驰,用手关节等被动振法,痉 挛肌与拮抗肌反复来回交互收缩,使拮抗肌收缩力 量增强,抑制痉挛冲动,降低痉挛。
原形由尿(80%)、大便(5%)排出,15% 在肝内代谢。
精品PPT
系统性的药物—巴氯芬 (4)
临床应用
• 用于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例如屈肌、伸肌、僵直、疼痛), 少用于脑性痉挛状态。
• 剂量应个体化,成人5mg×3/d,3天调整一次剂量,每3天增加 5mg,直至起作用,保持此剂量(副作用应最小)。老年人剂量 宜从2.5mg×3/d开始。
精品PPT
改良的Ashworth量表
• 0级:无肌张力增加 •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
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 1+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
然后在ROM的后50%均呈现最小的阻力。 • 2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肌张力
也可用反射法抑制肌强力,如下肢屈肌张力高时, 使足趾背屈可抑制之
精品PPT
系统性药物—巴氯芬(郝智)(1)
巴氯芬(baclofen),化学名β-4-氯-苯基r-GABA。结 构式为C10H12CLNO2
它是GABA的衍生物,GABA不能通过BBB,经在β碳原 子接上对位一氯苯簇后即由亲水性而成的亲脂性物质,而 得通过BBB起作用。
巴氯芬对GABAB受体有亲合力,在受体突触前与之结合 而抑制兴奋性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的释放与降低单突触性与 多突触性反射与/或使神经元内K+外流,产生超极化,使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UMN)引起的骨骼肌痉挛状态缓 解。
巴氯芬作用部位为传入至脊髓的神经终末的突触前抑制, 以改变中间神经元活动与下降运动神经元活动正常化 (见图)
精品PPT
当今治疗选择:主要的
• 练习与物理康复 • 系统性药物:口服 • 鞘内注射药物:巴氯芬 • 麻醉剂与神经松懈注射,神经阻滞 • 化学性去神经注射,肉毒毒素A注射 • 神经一矫形法 • 神经外科治疗
精品PPT
口服/系统性制剂:简单历史
1950:苯二氮卓 类首次合成 1966:巴氯芬效力证实 1974:硝苯呋海因,一种新的骨骼肌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