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_150字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c62b0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7.png)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童年》是俄国文学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作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沙俄社会中的童年经历。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生动地描绘了那个时代贫苦人家的生活,以及作者内心世界的成长与变化。
其中第十三章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章节,通过对这一章节的阅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自由与独立的渴望以及对于知识的追求。
在第十三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书籍的热爱。
在那个时代,俄国的农村地区普遍缺乏教育资源,贫苦的人家更是难以接触到书本。
而作者却在那个贫困的环境中,通过各种途径,如偷看书本、向他人借阅书籍等方式,满足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
他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使他在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己的信心。
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让我深深地感动和敬佩。
在当今社会,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获取变得异常容易。
然而,相比之下,我们有时却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
我们可能会因为各种琐事而放弃学习,或者因为社会的压力而迷失自己。
而在《童年》中,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鼓舞。
正是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让他在逆境中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通过阅读《童年》这一章节,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自由的向往。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追求进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逆境中坚持不懈,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当下的幸福,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就是我在阅读《童年》第十三章后的感悟和思考。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971954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1.png)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
(实用版)
目录
1.童年第十三章的主要内容
2.对童年第十三章的理解和感悟
3.对童年第十三章的评价和反思
正文
【童年第十三章的主要内容】
《童年》是高尔基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他的童年生活。
第十三章主要讲述了高尔基的父亲去世后,他的家庭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的母亲被迫出去工作,他被迫离开学校,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这一章节中,高尔基描绘了他在这个时期的生活,包括他在社会上的遭遇,他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
【对童年第十三章的理解和感悟】
这一章节中,高尔基的生活从原本的安定变为了困苦。
他的母亲出去工作,他被迫离开学校,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这种生活的变化,让他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他认识到了生活的不易,也认识到了自己需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对童年第十三章的评价和反思】
我认为,这一章节是《童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描绘了高尔基从孩子走向成人的过程,展现了他的坚韧和勇敢。
同时,这一章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对我个人来说,这一章节让我深感生活的不易,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需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同时,高尔基的坚韧和勇敢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去面对,有决心去战胜。
第1页共1页。
童年十三章读后感400字
![童年十三章读后感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8f5354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1.png)
童年十三章读后感400字
《童年十三章》是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这本小说深刻地描绘了童年时光的生活场景,并展示了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我认为这本小说对我而言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首先,这本小说勾起了我的回忆。
我在读小说时,回忆起了过去的日子,充满了欢乐和无尽的玩耍。
与书中描述的一样,我也曾经陶醉在河边、树林和草地中。
我也曾经与那些同龄的
小伙伴们在无尽的玩耍中度过了许多年。
其次,这本小说也教会了我如何成长。
托尔斯泰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描绘了成长过程中的种种情况,从犯错到接受教训,再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这对我很有意义,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犯错误,但是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在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成为更好的人。
同时,书中也向我展示了如何接受人生的苦难,如何寻找快乐和幸福。
最后,这本小说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
这本小说描述了作者的家庭和家人,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在作者的描述中,我发现自己在生活中也有着很多类似的情况,因此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想办法改进生活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总之,《童年十三章》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它让我重新回忆起童年时光,也让我更好地了解人生的成长过程,并且教会了我如何依靠自己找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改进生活中的不足之处。
这本书充满了真实感和情感,我衷心地向所有读者大力推荐。
童年读书笔记第十三章
![童年读书笔记第十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667d1e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0.png)
童年读书笔记第十三章:
标题:第一次的反抗
在这章中,阿廖沙的舅舅和舅妈回到了家。
他们争吵不断,而这种紧张的氛围也让阿廖沙感到很不舒服。
在家庭矛盾不断升级的情况下,阿廖沙试图逃离这个环境,但最终被外祖母拦住了。
在这章中,高尔基通过描述阿廖沙和外祖母的对话,展现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
尽管生活环境艰苦,但外祖母依然尽力维护阿廖沙的自尊心,并教导他要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我的读后感:
这章中,阿廖沙面对家庭矛盾时的无助和无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他试图逃离这个环境,但最终还是被外祖母拦住了。
这让我感受到了在困难面前,亲情的力量是无穷的。
同时,我也被外祖母的慈爱和智慧所感动。
她不仅尽力维护阿廖沙的自尊心,还教给他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她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在困难面前,我们需要有勇气去面对,有智慧去解决。
此外,这章还让我意识到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家庭的争吵和矛盾会让孩子们感到无助和不安,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汇总5篇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汇总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301ab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e.png)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汇总5篇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篇1】童年,是美好的梦;童年,是理想的港湾:童年,是记忆里的甜蜜……童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美好的,但是,对高尔基来说,却是另一番感受……前几天,我读了他的自传体《童年》,这令我十分感动,书中说到他小的时候,妈妈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家。
他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已经变得暴躁。
他的两个舅舅不断地争吵、斗殴。
妈妈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
然而,他的奶奶与外祖父他们却是截然不同的,她慈祥、聪明、善良、能干,这给幼小的高尔基留下的不仅仅是当时社会上的丑恶,还有生活的勇气与信心。
高尔基那时曾因好奇把白桌布染成蓝色而被外祖父打的失去知觉,在那种艰险、恐怖的生活环境中,他只能默默地忍受着,默默在这种污浊的环境中生存着。
然而,在这么恶劣的生活环境中,他依然走了过来,成为了一名享誉世界的大文豪,为人类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的名著,流传千古。
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的生活与我们的今天相比,那可是一个天一个地。
现在的我们,个个都养尊处优的,在家当着小皇帝、小公主,只要一点不顺心,就得让大人忙活一阵子。
哪像高尔基那时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还闯出了一番事业。
但是,虽说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不像高尔基那时生活那么悲惨,可我们也不可以这么做,要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不要再做小皇帝、小公主吧,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
我们像一株株小苗,在现在安定的、美好的社会滋润着,我们要好好孝顺父母、认真学习,为未来做好准备,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时光,一触即去,童年,也随之流逝。
现在,充满活力的我们,要趁着这美好的时光,这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篇2】“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听着这首歌,让我明白了童年使我们一生中珍贵的宝藏,每个人都有自我无忧无虑的童年,而高尔基的童年却与我们与众不一样,他的《童年》让我受益匪浅。
马克西姆·高尔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人家里,他幼年丧父,又受到了外祖父的虐待,是他吃尽了苦头,就这样度过了艰难的童年。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3db309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2.png)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童年在我的眼中,是一本充满美好回忆和纯真感觉的书。
书中的卢梭描述了他小时候在乡村度过的快乐时光,和家人、朋友们玩耍、学习的场景。
这些情节让我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和无忧无虑,让我回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时光。
无论是在家中和父母玩耍,还是和朋友们一起探险、玩耍,都是那么的快乐和畅快。
童年时光是充满奇迹的时光,那时候的我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精神。
无论是扑在草地上追逐蝴蝶,还是在小河里捉鱼,我们总是充满了冒险和探险的精神。
正如卢梭在书中所述,他小时候喜欢在河边玩耍,观察水流,寻找石头或捉鱼,这些都是童年时光的精彩瞬间。
童年时光也是充满想象力的时光。
在我们的想象中,世界是无限巨大而奇特的。
卢梭在书中描述了他小时候梦想成为一名探险家的愿望,他通过想象和冒险来探索自然和世界。
这种想象力带给我们无限的可能性,让我们能够超越现实,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对童年时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童年是我们心灵的根基,也是我们成长的起点。
它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和价值观,决定了我们未来的一切。
童年所传递的纯真、快乐和探索精神对于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而在童年的世界中,有一种真挚的友谊,那是纯粹且无条件的。
卢梭在书中描绘了他与朋友们一起玩耍、学习、成长的点滴。
这种友谊和卢梭分享的时刻让我回想起了我与我的朋友们在童年时光中的点点滴滴。
无论是一起上学、一起玩耍,还是一起经历困难和冒险,我们始终相互扶持、相互信任,团结在一起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
这种纯真友谊不受利益和地位的干扰,它是最珍贵的,也是最深深地定格在我心中的回忆。
童年的时光往往是欢乐的,但也有时充满着挫折和困难。
卢梭在书中描述了他小时候面对的种种困境和挫折,包括家庭的经济拮据、学习的压力等。
这些困境和挫折让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坚持和奋斗。
同样地,我们的童年时光也不尽如人意,但正是通过这些困境和挫折,我们才能够更加坚强和勇敢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童年是人生的一片净土,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也是我们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童年第13章读后感悟
![童年第13章读后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7f781d3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4.png)
童年第13章读后感悟这本书的第 13 章,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深处那扇关于童年的大门。
这一章里,阿廖沙的生活依旧充满了波折和艰辛。
他所经历的那些事情,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在困境中努力挣扎,却又始终怀揣着希望的孩子。
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更加吝啬和专横,家里的气氛愈发压抑。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我家隔壁的那个怪老头。
他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脸上从来没有笑容,孩子们都怕他。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球踢到了他的院子里,心里那个害怕呀,就像阿廖沙面对外祖父时的那种忐忑。
我小心翼翼地去敲门,心里想着他会不会大声呵斥我。
没想到,他居然一声不吭地把球递给了我,那表情还是冷冰冰的,但那一刻,我却觉得他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怕。
而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依旧为了分家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
这让我想到了村里的那两兄弟,为了争夺父母留下的那几间破房子,闹得整个村子都不得安宁。
每次碰面都跟仇人似的,互相瞪着眼,嘴里还骂骂咧咧的。
那场面,真的是让人唏嘘不已。
在这一章中,阿廖沙的母亲也过得很艰难。
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身心俱疲。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爸爸在外打工,妈妈一个人操持着家里的里里外外。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洗衣服,然后还要去田里干活。
晚上回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可还是要给我检查作业,陪我讲故事。
那时候我不懂事,还经常惹她生气,现在想想,真的是太不应该了。
阿廖沙在这样的环境中,却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他努力学习,还结交了一些新朋友。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虽然没有阿廖沙那么艰苦的环境,但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比如考试没考好,被老师批评,和同学闹别扭等等。
但每次遇到这些事情,我都会告诉自己,要像阿廖沙一样坚强,不能轻易被困难打倒。
回想起自己的童年,虽然没有阿廖沙那样的惊心动魄,但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小烦恼和小快乐。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我兴奋得前一天晚上都没睡好觉。
第二天早早地就起来了,背着装满零食的书包,一路上和小伙伴们有说有笑。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通用11篇)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79a78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b.png)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通用11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童年》第十三章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篇1《童年(十三)》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童年》中的最后一篇文章。
虽然是大结局,却略显伤感,但也无不透露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文章主要讲了:阿廖沙的外祖父和外祖母虽然依然住在一起,却样样都是分开的。
共同劳动生活了五十年之后,却连泡茶的茶叶也要放在手上细细地数,细细地分,这一切都被幼小的阿廖沙看在眼里,他感到又好笑又厌恶。
之后,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悲剧:由于外祖父不再照顾他们,阿廖沙只有与年迈的外祖母相依为命,不得不与小伙伴们一同到外面去拾破烂;加之母亲的去世,被外祖父赶出家独自谋生,阿廖沙的生活更加悲惨。
虽然生活十分悲惨,磨难重重,但与小伙伴在一起的日子里,使阿廖沙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这篇文章,使我了解到旧生活的艰难,黑暗和可怕,感知今天的幸福;使我认识到,虽然我们身边也有着一些自私贪婪的小人,也有着一些不美好的事情,我们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挫折,但这些都应当使我们感到激愤,而不应该被打垮,相反应该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善良的人。
因为,现实生活里除了黑暗的一面,更多的是光明和正直善良的人们。
并且,我们只有经历过种种困难的磨练后,才能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幸福!只有当你冲破困难的乌云,步入快乐的阳光时,你才会发现,风雨过后的天空分外美丽!和阿廖沙的悲惨童年相比,我们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阿廖沙的童年充满了打架、斗殴、鞭笞和铅一样沉重的丑事,而我们的童年充满了温磬。
然而我们面对困难时竟不能像阿廖沙一样勇敢地斗争,而是选择了回避和退缩。
阿廖沙面对的是层出不穷的暴行与丑事,而我们面对的仅仅是学习与生活上的小困难。
难道我们不应该拿出成倍的勇气来克服这些困难吗?同学们,如果你的生活中还有一些困苦,那么,只要你还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学习阿廖沙坚强乐观的精神,勇敢地与困难做斗争,成功与幸福都将属于你!同学们,童年的生活即将离去,迎接我们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时代,让我们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童年生活,学习阿廖沙坚强乐观的精神,勇敢地与困难做斗争,用一颗炽热的心迎接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留下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吧!《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篇2我读了一本书《童年》,这是高尔基故事之一。
童年13章读书笔记
![童年13章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d5262d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f.png)
童年13章读书笔记读的第十三章,就好像跟着阿廖沙一起经历了一场特别的冒险。
这一章里,阿廖沙的生活依然充满了波折。
他身边的那些人物,就像我身边的同学朋友一样,各有各的性格和脾气。
阿廖沙的外祖父,还是那么固执和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
外祖母呢,依旧是那个温暖的存在,默默地守护着阿廖沙。
阿廖沙开始尝试走向外面的世界,他找了一份工作。
那份工作啊,可真是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他去一家绘图师家里做学徒,本以为会是个不错的开始,谁知道这才是烦恼的开端。
那个绘图师,叫什么名字来着,哦对,叫“圣像作坊里的大伙儿都叫他‘燕尾’的那个人”。
他可真是个怪脾气的家伙!阿廖沙第一天去的时候,心里还充满了期待,想着能学到点真本事,赚点小钱,给外祖母减轻点负担。
结果呢,一进门就被那家伙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眼神里充满了怀疑和不屑,好像阿廖沙是个啥都不会的笨蛋。
刚开始干活,阿廖沙就发现这活儿可不好干。
那“燕尾”师傅要求特别严格,一点点小错误都能让他大发雷霆。
阿廖沙小心翼翼地做着每一个步骤,可还是经常被骂得狗血淋头。
“你这小子,手笨得跟猪脚似的!”这是那师傅常挂在嘴边的话。
阿廖沙心里委屈极了,他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得不到认可。
有一次,阿廖沙在绘制一幅圣像的时候,不小心手抖了一下,画错了一笔。
这可不得了啦,“燕尾”师傅冲过来,一把夺过画笔,狠狠地扔在地上,“你这蠢货,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还能干啥!”阿廖沙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他强忍着不让它们掉下来。
他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就这样被打倒。
除了师傅的刁难,还有那些一起干活的伙计们,也没给阿廖沙好脸色。
他们总是故意把最难的活儿丢给他,还在一旁冷嘲热讽。
“哟,小家伙,看你能撑多久!”阿廖沙咬着牙,一声不吭地埋头干活。
他知道,跟他们争吵没有用,只有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每天工作结束,阿廖沙都是精疲力尽。
回到家里,外祖母总是心疼地看着他,给他准备热乎乎的饭菜。
阿廖沙把一天的委屈都讲给外祖母听,外祖母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忍一忍,会好起来的。
童年第13章读后感
![童年第13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09092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2.png)
《童年》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主人公阿廖
沙在苏联革命前的童年生活。
在第13章中,阿廖沙和他的表妹吉提
发生了争执,导致吉提被父母惩罚。
这一章节让我深刻地认识到,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基石,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
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这一章节中,阿廖沙因为和吉提争吵而动手打了她,导致吉
提被父母惩罚这让我意识到,作为父母,他们的教育方式至关重要。
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得当,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影
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因此,父母应该注重教育孩子,采用正确的教
育方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此外,在这一章节中,阿廖沙也表现出了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他看到吉提哭泣后,不仅为自己的过失感到后悔,还主动安慰吉提。
这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一个好孩子,应该具备同情心和善良品质。
我们应该关心他人,尽力帮助他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总之,《童年》第13章让我深刻认识到家庭对孩子的成长的重
要性,以及好孩子应该具备的品质。
这本书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值得一读。
童年第十三章阅读感想
![童年第十三章阅读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e733585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9.png)
童年第十三章阅读感想第一篇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童年》的第十三章。
这一章啊,让我心里那是五味杂陈。
阿廖沙的生活依旧不容易,可他那种坚强和勇敢,真的太让人佩服啦!你看,他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还坚持学习,努力去追求知识。
我就在想,如果是我,我能做到吗?估计早就打退堂鼓啦。
还有啊,他身边的那些人,有的善良,有的自私,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人一样,什么样的都有。
阿廖沙能在这样复杂的人群中保持自己的真心,真的太难得啦。
而且,这一章里也能感觉到阿廖沙在慢慢长大,他开始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他不再是那个只知道听从大人安排的小孩子了,他有了自己的主见。
读着这一章,我就好像跟着阿廖沙一起经历了这些事情,心里一会儿为他难过,一会儿又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
呢,这一章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阿廖沙的不容易,也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好多好多。
真希望他以后的日子能越来越好,能过上他梦想中的生活。
第二篇嘿,朋友们!咱们来唠唠《童年》第十三章。
哇塞,读这一章的时候,我真的是被深深吸引住了。
阿廖沙啊,这个小家伙,真的是太不容易啦。
生活给他出了那么多难题,可他一点儿都不退缩。
就像个小战士一样,一直在努力向前冲。
还有他和小伙伴们的相处,有欢笑,也有争吵。
这不就是咱们小时候的样子嘛。
而且这一章里,他家里的情况也是让人揪心。
大人们的争吵,生活的压力,都落在了他小小的肩膀上。
但他还是那么坚强,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我就在想,要是我处在他那个环境,可能早就崩溃了。
可阿廖沙没有,他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读完这一章,我觉得自己更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要像阿廖沙一样,勇敢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
怎么样,朋友们,你们读这一章的时候是不是也有很多感想呢?。
《童年》第13章读书笔记
![《童年》第13章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7aaf61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b.png)
《童年》第13章读书笔记世界文学巨人高尔基的小说《童年》是作家的自传体小说,它是高尔基成长的第一个足迹,书中描绘了十九世纪末俄罗斯的社会生活画面。
今年暑假,我认真地阅读了这部作品,在阅读完第十三章后有太多的感受和感悟。
说起童年,在我的眼里,是阳光、幸福和快乐,可是,读罢高尔基的《童年》,我发现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真是太艰辛了!阿廖沙童年时寄居在外祖父家,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
外公严厉而暴躁,经常打他;两个舅舅更是不喜欢他;幼年丧父,十一岁时母亲去世,外祖父破产,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似乎一切的不幸都降临在阿廖沙的头上。
只有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孤独的心。
她常常给阿廖沙将好听的神话故事,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乐观、善良,富有同情心但不向丑恶现象低头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又是一个热爱学习的童年,他在书中说道:小的时候,我想象自己是一只蜂窝。
各种各样普通的粗人,全像蜜蜂似的把生活的知识和思想送进蜂窝里,他们尽自己所能,慷慨大量地丰富着我的心灵。
这种蜂蜜常常是肮脏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识,就是最好的蜜!这段话充分表达了当时俄国的孩子多么渴望学习啊!当时的学校少得可怜,大多数孩子只能在街上玩耍,虽然很想上学,但条件不允许啊。
他们只能像这样,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学习,充实自己。
相比起来,我们现在简直和他们是天壤之别。
我们的学校,一栋栋教学楼拔地而起,操场平坦宽阔,一间间教室宽敞明亮,窗明几净,空调电视,投影仪电脑,各种各样的现代化装备一应俱全,再加上认真负责,循循善诱的老师,我们现在的条件当时的俄罗斯儿童闻所未闻,估计想都不敢想,但我们很多同学却还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珍惜学习机会,不求上进,得过且过,虚度光阴。
读完《童年》这部作品,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们的童年,看起来平平淡淡,有时候还有些小小的不如人意,但是比起阿廖沙的童年来,那简直是天壤之别,不知要幸福多少倍!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能低头,做一个乐观、向上、充满信心和勇气的人!。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作文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a5e1b4c8d376eeaeaa31dc.png)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作文第十三章写外祖父与外婆分家过日子,写“我”检破烂为生,写“我”与几个小朋友去河边偷木板卖钱,写这些小伙伴们艰难的生活和彼此的友谊,写母亲的死,最后,写“我”不得不走向“人间”。
下面是为您收集的《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作文,欢迎阅读!世界文学巨人高尔基的小说《童年》是作家的自传体小说,它是高尔基成长的第一个足迹,书中描绘了十九世纪末俄罗斯的社会生活画面。
今年暑假,我认真地阅读了这部作品,在阅读完第十三章后有太多的感受和感悟。
说起童年,在我的眼里,是阳光、幸福和快乐,可是,读罢高尔基的《童年》,我发现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真是太艰辛了!阿廖沙童年时寄居在外祖父家,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
外公严厉而暴躁,经常打他;两个舅舅更是不喜欢他;幼年丧父,十一岁时母亲去世,外祖父破产,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似乎一切的不幸都降临在阿廖沙的头上。
只有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孤独的心。
她常常给阿廖沙将好听的神话故事,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乐观、善良,富有同情心但不向丑恶现象低头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又是一个热爱学习的童年,他在书中说道:小的时候,我想象自己是一只蜂窝。
各种各样普通的粗人,全像蜜蜂似的把生活的知识和思想送进蜂窝里,他们尽自己所能,慷慨大量地丰富着我的心灵。
这种蜂蜜常常是肮脏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识,就是最好的蜜!这段话充分表达了当时俄国的孩子多么渴望学习啊!当时的学校少得可怜,大多数孩子只能在街上玩耍,虽然很想上学,但条件不允许啊。
他们只能像这样,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学习,充实自己。
相比起来,我们现在简直和他们是天壤之别。
我们的学校,一栋栋教学楼拔地而起,操场平坦宽阔,一间间教室宽敞明亮,窗明几净,空调电视,投影仪电脑,各种各样的现代化装备一应俱全,再加上认真负责,循循善诱的老师,我们现在的条件当时的俄罗斯儿童闻所未闻,估计想都不敢想,但我们很多同学却还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珍惜学习机会,不求上进,得过且过,虚度光阴。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精选5篇)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60d3c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d.png)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精选5篇)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篇1】这段时间,我读了《童年》这部作品。
故事中小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生活牵引着我的心:在我们看来,童年是童话的代名词,童年是宝贵的、珍贵的,童年是一个美丽的回忆。
但对于阿廖沙来说,童年是黑暗的,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住在外祖父家,缺少家庭温暖的他目睹了两个舅舅为了家产的明争暗斗,还常常遭受外祖父的毒打,经历过悲剧性的生死离别。
母亲再次嫁人,却没能幸福;继父的无情和冷酷,使他成为了孤儿。
但是,有没有人想过,他还只是一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呀!我佩服他,佩服他的坚强。
在痛苦、伤心的环境中努力着;“他怒吼一声,把我紧紧地夹住,恶狠狠地将我撂在长凳上,摔破了我的脸。
”“为了我和外祖母的生活,我必须每天坚持捡废品,不过,钱不是那么好挣的。
”……我们中每个人,哪一个曾面对、经历过,几乎没有!那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面临困难就放弃,有什么权利艰苦点儿就忍耐不了,有什么资本害怕一点就退缩,是的,我们没有!人生的路要自己走,自己闯,不是放弃了就有人帮你,我们只有成为一个知难而进,坚持不懈的人,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只有好好学习,才能闯出自己的一份天地。
我同情他,同情他出生在那个黑暗、残酷的旧社会下,有着因为四处漂泊的苦难经历,“每逢星期日,我就要拎着大口袋去大街小巷捡破烂。
”眼睁睁的看着亲人一个个的死去却无能为力“看着母亲越发白无血色的脸,我的心一阵绞痛。
”经常受到那种身体和心灵的极度痛楚“他抓住我的头发,把我向墙角摔去,又拿起他的树条,毫不留情的抽打在我的脸上、身上。
”但我们却很幸福,我们每天可以吃饱穿暖,有学可以上但他却很少有安宁的日子,他必须承受我们这个年龄所不能承受的东西,而我们在这种忧越的环境中,还停留在希望作业能少些的低层面上,怎能对得住我们丰沛的物质条件,怎能对得住这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羞愧!我羡慕他,羡慕他的不抱怨和天真。
我仿佛看见他干净的眼眸里透露着心声,那是一串串的问号;“为什么他们天天吵架,我却成了出气筒?”“为什么妈妈不要我,弟弟那么小离开就离开我了?”……然而,他并不抱怨,抱怨人世的不公,抱怨社会的残酷。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4篇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3730f1bceb19e8b9f6ba5d.png)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4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一:《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151字)第十三章写外祖父与外婆分家过日子,写“我”检破烂为生,写“我”与几个小朋友去河边偷木板卖钱,写这些小伙伴们艰难的生活和彼此的友谊,写母亲的死,最后,写“我”不得不走向“人间”。
所有这些内容,乍看很零乱,但完全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因为它们都在写一个“穷”字。
《童年》的悲剧是以母亲之死这悲惨的一幕结束的。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二:读《童年》第十三章有感(318字)在高尔基的名著《童年》的最后一章中,他讲述了“我”的一段、也是最后一段难忘的童年。
“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开始互不理睬,各过个的。
由于外祖母很穷,“我”不得不开始挣钱。
“我”常常去捡一些东西去买钱,并与几个“我”要好的朋友一起在河岸旁的一片空地偷木板来卖。
后来,“我”的母亲、父亲、弟弟回来了,他们都没有工作,这使“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艰难。
最后,在外祖父的建议下,“我”到人间来了。
人的一生,分为许多个阶段。
处在每个阶段的人都是不同的,都应该去干不同的事。
我们不能虚度光阴,该干什么就应该干什么,学生就应该去学习,大人就应该认真工作。
古话说的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勤奋拼搏,不能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三:读《童年(十三)》有感(872字)〈〈童年(十三)〉〉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童年〉〉中的最后一篇文章。
虽然是大结局,却略显伤感,但也无不透露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文章主要讲了:阿廖沙的外祖父和外祖母虽然依然住在一起,却样样都是分开的。
共同劳动生活了五十年之后,却连泡茶的茶叶也要放在手上细细地数,细细地分,这一切都被幼小的阿廖沙看在眼里,他感到又好笑又厌恶。
之后,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悲剧:由于外祖父不再照顾他们,阿廖沙只有与年迈的外祖母相依为命,不得不与小伙伴们一同到外面去拾破烂;加之母亲的去世,被外祖父赶出家独自谋生,阿廖沙的生活更加悲惨。
童年第13章的阅读感想
![童年第13章的阅读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c5fe6eb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f.png)
童年第13章的阅读感想《童年》第十三章的阅读感想读完《童年》的第十三章,我深感阿廖沙的生活环境充满了挑战与困境。
在那个充满自私与暴力的家庭中,他与外祖母相依为命,过着艰辛的日子。
而更为令人心酸的是,阿廖沙在成长的过程中,见证了周围的人性之恶,包括他的外公、两个舅舅以及他们的儿女。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阿廖沙的心灵无疑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他经历了外公的痛打,甚至有一次被打得失去了知觉,大病了一场。
这样的经历,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心灵的折磨。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阿廖沙的心灵是否会被玷污呢?值得庆幸的是,尽管生活充满了黑暗,但阿廖沙的身边还有外祖母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
他们给予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外祖母的爱与温存,如同阳光般温暖着阿廖沙的心灵。
她用自己的爱抚慰了他心灵上的创伤,让他的心灵得到成长。
除此之外,阿廖沙也从其他的人身上学到了生活的真谛。
老长工格里戈里和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都教会了他如何面对生活的艰难。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小茨冈”却被两个舅舅给害死了。
这再次提醒我们,在那样的家庭中,善良与爱是多么的稀缺,而自私与暴力却是普遍存在的。
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写到:“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
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
”然而,尽管生活中有如此多的残酷与黑暗,我们也不能忽视光明与希望的存在着。
正如高尔基所言:“她(外祖母)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通过阿廖沙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如何在困难中坚守善良与爱。
尽管生活充满了黑暗与挑战,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激,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
童年第十三章读书笔记
![童年第十三章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67fa58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7.png)
童年第十三章读书笔记在的第十三章里,阿廖沙的生活画卷继续缓缓展开,那些细腻的情节和生动的场景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这一章里,阿廖沙的外祖父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位瞎眼的乞丐老太婆。
她的出现,让原本就不平静的家庭氛围变得更加复杂。
那老太婆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裳,补丁叠着补丁,颜色都已经分辨不清。
她拄着一根歪歪扭扭的拐杖,一步一步艰难地走进院子,嘴里还念念有词。
阿廖沙好奇地躲在角落里观察着她,只见她满脸皱纹,就像被岁月这把无情的刻刀狠狠地雕琢过,每一道皱纹里似乎都藏着一段辛酸的故事。
她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耳朵却灵敏得很,稍微有点动静就能察觉到。
老太婆向阿廖沙的外祖父讨口饭吃,外祖父一脸的不耐烦,嘴里嘟囔着:“天天都有这些要饭的,真烦人!”可外祖母却心生怜悯,赶忙从厨房里拿出一块面包和一碗水递给老太婆。
老太婆接过食物,千恩万谢,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上帝保佑。
阿廖沙看到这一幕,心里觉得外祖母真是个善良的人。
相比之下,外祖父的冷漠和吝啬让他感到有些心寒。
在这之后的几天里,阿廖沙总是能看到那个老太婆在附近徘徊。
有一次,他甚至看到老太婆坐在街角,和一只流浪狗分享着她讨来的食物。
阿廖沙心想,这老太婆自己都吃不饱,还想着可怜的小动物,真是心善啊。
然而,生活并不总是这样充满温情。
阿廖沙的两个舅舅又因为分家的事情吵了起来,家里乱成了一锅粥。
他们互相指责、谩骂,甚至还动起了手。
阿廖沙吓得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心里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就在这时,外祖母走进房间,轻轻地抱住阿廖沙,安慰他说:“别怕,孩子,这一切都会过去的。
”阿廖沙依偎在外祖母的怀里,感受着那温暖的怀抱,心里渐渐平静了下来。
这一章里,阿廖沙还跟着外祖母去了教堂。
教堂里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彩色的玻璃窗透进来的光线,让整个教堂显得如梦如幻。
阿廖沙好奇地四处张望,却被外祖母拉着坐下,要他安静地祈祷。
可阿廖沙的心早就飞到了外面,他想着回家后要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回到家后,阿廖沙发现家里来了几个陌生人,他们和外祖父在房间里小声地说着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_150字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
第十三章写外祖父与外婆分家过日子,写“我”检破烂为生,写“我”与几个小朋友去河边偷木板卖钱,写这些小伙伴们艰难的生活和彼此的友谊,写母亲的死,最后,写“我”不得不走向“人间”。
所有这些内容,乍看很零乱,但完全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因为它们都在写一个“穷”字。
《童年》的悲剧是以母亲之死这悲惨的一幕结束的。
《童年》1-13章分章读后感《童年》第一章读后感《童年》第二章读后感《童年》第三章读后感《童年》第四章读后感《童年》第五章读后感《童年》第六章读后感《童年》第七章读后感《童年》第八章读后感《童年》第九章读后感《童年》第十章读后感《童年》第十一章读后感《童年》第十二章读后感《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
更多《童年》读后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