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1-3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1-3章)](https://img.taocdn.com/s3/m/4701ab28bd64783e09122ba1.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1-3章)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课后练习1.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近代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它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完全由外国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19世纪末,还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侵略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他们还取得了在中国的驻军权和派驻军舰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国防主权,包括领海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它们还扶植和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通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长期不能有效发展的根源。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帝国主义侵略有理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机器技术带人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地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与中国人民反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史。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23d149fd4d8d15abe234e5a.png)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1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p16)、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p12)?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
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他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两大历史任务:(p17)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相互关系:前任务为后任务的实现扫清障碍,并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任务是前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p18-27)(1)积极作用: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和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eb1ae9172ded630b1cb62a.png)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列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34cd20bcd126fff7050bb8.png)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答: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二,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导致整个社会的日益贫困,广大农民处于破产的边缘,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答:第一,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第二,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斗争促进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
第三,近代中国人包括统治阶级中的爱国人物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正如毛泽东所说“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教训是:建立完善可行的社会制度,并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防止制度和执政群体的腐败。
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包括作战能力在内的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稳步提高。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答: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这次起义历史14年,转战18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各地各种人们反清斗争风起云涌,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中国近代史纲要》下编课后题答案[共五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下编课后题答案[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e3582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6c.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下编课后题答案[共五篇]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下编课后题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资料之三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这就为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一)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4)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4)](https://img.taocdn.com/s3/m/ddb01e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d.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中国近代史概述1. 解释近代史的时间范围是怎样界定的?近代史一般被界定为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
这个时间范围主要是根据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来确定的。
2. 请列举近代史的几个重要时期。
•鸦片战争与中外密约时期(1840-184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1898)•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1911-1912)•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3. 近代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政党的兴起•社会经济的变迁和内外关系的变化•思想文化的演变和科技进步的影响第二章:百年中国的历史进程1. 描述淮海战役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淮海战役发生在1948年10月至1949年1月,是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重要战役。
这场战役的背景是国共内战的紧张局势和解放军北上解放的态势。
淮海战役的重要意义在于: - 解放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巩固了解放区的统一 - 解放军获得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和资源 - 国共内战的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为解放全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请简要介绍中共七大和八大的召开时间及其成果。
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4月,成果包括: - 中共领导的抗日战争胜利 - 党的路线转变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 - 中央委员会的重新组建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9月,成果包括: - 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和任务 - 把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作为重要任务 - 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制度第三章: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影响1. 描述辛亥革命的成因。
辛亥革命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清朝的败局和民众对外国压迫的不满 - 光绪皇帝的改革尝试和戊戌变法的失败- 社会民主思潮的兴起和革命组织的发展2. 请列出辛亥革命取得的主要成就。
•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成为亚洲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开创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解放和进步第四章: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胜利1. 描述抗日战争的起因。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5ddc1dc281e53a5802ff08.png)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答: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二,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导致整个社会的日益贫困,广大农民处于破产的边缘,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答:第一,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第二,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斗争促进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
第三,近代中国人包括统治阶级中的爱国人物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正如毛泽东所说“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教训是:建立完善可行的社会制度,并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防止制度和执政群体的腐败。
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包括作战能力在内的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稳步提高。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答: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这次起义历史14年,转战18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各地各种人们反清斗争风起云涌,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题答案汇总
![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题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5b06cf87c1cfad6195fa762.png)
如何看待“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西方文明”这一说法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一、首先,这一说法用西方文明进入中国这一客观后果,来美化鸦片战争,从而抹杀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1、鸦片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它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迫切需要销售市场,以鸦片和枪炮打开中国大门,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其性质是殖民侵略战争。
2、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是清朝日趋腐朽,国内阶级矛盾激化,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强大并积极走向对外扩张,加紧殖民掠夺。
3、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的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开始被打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和一切早期殖民侵略战争一样,鸦片战争为掠夺资源和控制市场而起,给中国当时的经济社会造成严重打击,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二、其次,鸦片战争后,客观上出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开始解体,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开始出现的历史现象。
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西方侵略扩张而来的西方文明在客观上确实对中国传统社会和解体和近代化运动的开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应该看到,这一作用只是资本主义侵略的副产品,而并非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目的;同时这种作用也是中国人民自己寻求的结果。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不断的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经过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的追求,从而使建立在中国传统文明基础上的中国近代文明不断从西方文明中吸取有益的成份。
因此,西方文明不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后果,而是先进中国人追寻的结果。
三、再次,西方文明也不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唯一思想动力,不能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西方文明传入的结果。
侵略战争对中国的传统社会形成了冲击,西方文明也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解体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中国的近代化说到底是中国社会内部变革的结果。
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变革是中国一步步向着近代社会转化的根本动力。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a03ab5c65fbfc77da269b1d3.png)
上编综述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战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
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但必须认识到,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而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
当国内的革命战争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存在形成根本威胁时,则两个主要矛盾重合为一,帝国主义与封建阶级为一方,人民大众为一方,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这两对基本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5edb2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c.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通常认为是哪个事件?A. 辛亥革命B. 抗日战争C. 五四运动D. 南京条约答案:A. 辛亥革命2.中国近代史的结束时间是什么时候?A. 1945年B. 1949年C. 1954年D. 1978年答案:B. 1949年3.以下哪个国家最早成为中国近代史的殖民地?A. 英国B. 法国C. 日本D. 德国答案:C. 日本4.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新文化运动D. 抗日战争答案:B. 五四运动二、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它发生在1911年。
背景是清朝政治腐败,民众的不满情绪上升,以及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2.请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中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是中国知识分子和学生对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和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发起的一次抗议运动。
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重要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影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3.请简要描述抗日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抗日战争发生于1937年,是中国国民党政府领导的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全面战争。
背景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和中国人民的不满情绪上升。
抗日战争的意义在于团结了中国各个阶层和民族,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抵抗精神,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积累了经验,为日后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三、论述题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众多的重大事件和变革。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通常认为是辛亥革命,这一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大门,为中国走向独立、富强奠定了基础。
(完整word)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完整word)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https://img.taocdn.com/s3/m/2312ab1a6294dd88d1d26bb7.png)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题1、A2、C3、D4、C5、A6、D7、B8、B9、C 10、B 11、C 12、B 13、B 14、A 15、B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D3、ABC4、ABCD5、ABCD6、BCD7、ACD8、ABCD 9、BC 10、BD 11、ABCDE 12、ABC三、简答题1、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它们的侵略、压迫的过程。
救亡图存,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临的神圣民族使命。
从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太平天国运动,从香港造船工人罢工到台湾军民誓死保卫祖国神圣领土,从爱同官兵以身殉国到义和团运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近代中国人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魂。
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正是由于志士仁人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才使得中华民族燃起新的希望,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最终找到一条正确的救国之路,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
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失败原因:第一,社会制度腐败。
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并迅速发展,而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末期,清王朝统治者夜郎自大、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形势,不懂得御敌之策.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清政府为了维护腐朽统治,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甘心做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压制与破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腐朽的社会制度是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二,经济技术落后和武器装备陋劣是反侵略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实力薄弱直接制约了国防建设的投入。
投入不足技术落后导致武器装备落后,严重制约了战斗力的发挥。
第三、武备废弛和军队战斗力低下也是重要原因。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练习题答案共十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练习题答案共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13b0dac2bb4cf7ec4afed08f.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练习题答案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业(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业(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9d09014a7302768e993973.png)
(D)“十六条”
参考答案:
(D)
16.
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B) 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参考答案:
(C)
17.
胡锦涛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在( )。
(A)长江三角洲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闽南厦、泉、漳三角地区
(D)环渤海湾地区
参考答案:
(D)
31.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同盟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参考答案:
(B)
32.
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领导权主要掌握在( )手中。
(A)立宪派
(B)旧官僚
(C)
19.
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比作“一体两翼”,它的主体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
(A)
20.
创办福州船政局的洋务派官员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参考答案:
(D)
(A)
35.
(A)全国抗击“非典”总结大会
(B)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C)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参考答案:
(C)
18.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南大学版)2019尔雅答案
![(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南大学版)2019尔雅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c3b8e80b1c59eef9c7b47f.png)
**************************************************************************第一章节无题目第一专题综合测试题1【单选题】从1793年马戛尔尼使华事件可以看出,清王朝在()皇帝在位时期已开始走向衰落。
B•A、嘉庆•B、乾隆雍正•D、道光2【单选题】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A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3【单选题】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统治秩序形成于()B •A、甲午战争后•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中法战争后4【单选题】使近代中国的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条约是()C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单选题】1840-1949年,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共约()A •A、1100多件•B、1000多件1200多件•D、1300多件6【单选题】1894年日军在甲午战争中制造的惨案是()B •A、南京大屠杀惨案•B、旅顺大屠杀惨案江东六十四屯惨案•D、海兰泡惨案7【单选题】“黄祸论”的始作俑者是()D •A、郭士立•B、尼古拉一世威廉二世•D、巴枯宁8【单选题】标志着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萌芽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谁在哪本著作中提出的()D•A、林则徐,《四洲志》•B、魏源,《华事夷言》•C、林则徐,《海国图志》•D、魏源,《海国图志》9【单选题】“救亡图存”口号的提出者是()A •A、严复•B、魏源•C、孙中山•D、林则徐10【单选题】近代民族意识最完整最明确的表现形式是()C •A、“救亡图存”•B、“君民共主”•C、“振兴中华”•D、“还我主权”11【多选题】18世纪末19世纪初,清王朝的统治危机表现在哪些方面()ABCD •A、土地兼并严重;•B、吏治腐败严重;•C、文化专制;•D、闭关锁国12【多选题】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走私给中国造成了哪些灾难()ABC •A、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身心健康;•B、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国库空虚;•C、造成吏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D、打开了中国的贸易大门13【多选题】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表现形式有()ABCD •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14【多选题】早期维新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ABCD •A、王韬•B、薛福成•C、马建忠•D、郑观应15【多选题】近代民族意识从萌芽、发展到形成所经历的观念演变的标志性话语口号有()ABCD•A、“师夷长技以制夷”•B、“救亡图存”•C、“商战”•D、“振兴中华”第二专题单元测试题1【单选题】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是()B •A、道教•B、拜上帝教•C、基督教•D、白莲教2【单选题】太平天国于哪一年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D •A、1856年•B、1851年•C、1852年•D、1853年3【单选题】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的标志性事件是()C •A、逼封万岁•B、血洗天京•C、天京事变•D、辛酉政变4【单选题】清朝镇压太平天国军队的最重要力量是()C •A、八旗军•B、洋枪队•C、湘军•D、淮军5【单选题】洋务派兴办的军工企业中,规模最大的是()A •A、江南制造总局•B、金陵机器局•C、福州船政局•D、湖北枪炮厂6【单选题】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的“四大水师”中,实力最强的是()B •A、南洋水师•B、北洋水师•C、福建水师•D、广东水师7【单选题】“留美幼童”计划的倡议者是()D •A、曾国藩•B、李鸿章•C、丁日昌•D、容闳8【单选题】天平天国颁布的文件中,真正反映农民阶级诉求的是()D •A、《资政新篇》•B、《华事夷言》•C、《海国图志》•D、《天朝田亩制度》9【单选题】最早揭示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思想核心内涵的是()A •A、冯桂芬•B、张之洞•C、沈寿康•D、严复10【单选题】以下著作中对“中体西用”思想加以理论概括和系统阐发是()C •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C、《劝学篇》•D、《孔子改制考》11【多选题】太平天国的思想武器从下列哪些思想文化中汲取了内容()ABCD •A、基督教;•B、佛教、道教;•C、儒家思想;•D、天地会思想12【多选题】湘军的强悍缘于它不同于八旗和绿营的军事建制,湘军的特点有()ABCD•A、“兵为将有”的招募办法;•B、“选士人,领山农”的选拔办法;•C、注重“以礼治军”,又重视物质刺激;•D、“水陆相依”的组织编制13【多选题】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包括哪几类()ABD方言学堂•B、武备学堂•C、艺术学堂•D、实业学堂14【多选题】《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ABC平分土地的方案•B、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平均分配方式•C、军事化的基层政权组织•D、发展工商业的方案15【多选题】为什么说“中体西用”思想归根结底是阻碍中国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的?其原因是()BC•A、“中体西用”思想使部分中国人改变了“夷夏之防”的旧观念•B、“中体西用”思想阻碍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意识的近代化•C、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中体”对“西用”有巨大的制约作用•D、“中体西用”思想使中国逐渐引进西方军事与科学技术第三专题单元测验题1【单选题】梁启超言:“中国之有群众的政治运动,实自此始”,是指什么政治事件()B•A、“百日维新”•B、“公车上书”•C、“长兴讲学”•D、“戊戌政变”2【单选题】维新派代表人物中,被称为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是()C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谭嗣同3【单选题】在维新运动期间,哪个省被史家称为“全国最有生气的省份”()D •A、广东•B、湖北•C、山东湖南4【单选题】清末“新政”开始于哪一年()D •A、1898年•B、1899年•C、1900年1901年5【单选题】标志着革命派举起了武装起义反抗清王朝旗帜的事件是()A •A、兴中会的成立•B、华兴会的成立•C、同盟会的成立光复会的成立6【单选题】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B •A、兴中会•B、同盟会•C、国民党中华革命党7【单选题】同盟会留日学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人是()D •A、焦达峰•B、陈天华•C、邹容刘道一8【单选题】武昌起义取得成功后,当上湖北军政府都督的是()D•A、孙中山•B、黄兴蒋翊武•D、黎元洪9【单选题】维新派在变法理论上,被学界诟病最多的是()A •A、“托古改制”理论•B、“仿洋改制”理论•C、“中体西用”理论•D、“三民主义”理论10【单选题】近代中国第一个把土地问题和发展资本主义联系起来的经济纲领是()C•A、洪仁玕的《资政新篇》•B、魏源的《海国图志》•C、孙中山的《民生主义》•D、郑观应的《盛世危言》11【多选题】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的原因有()ABC •A、洋务运动的推动和示范作用•B、《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的间接影响•C、爱国企业家实业救国主张的推动•D、外国在华企业的帮助扶持12【多选题】之所以说百日维新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是因为新政内容()ABC•A、政治改革没有触及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B、经济改革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的根基•C、文化改革没有触及封建文化教育制度的根本•D、没有采取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举措13【多选题】辛亥革命中独立各省政权更迭的情况包括()ABCD •A、革命党人将政权拱手让给旧势力旧势力发动政变夺取政权•C、旧官僚将清朝旧政权改头换面成革命政权•D、革命党人掌权后蜕变为新军阀和新官僚14【多选题】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度在中国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有()ABCD •A、中国根深蒂固的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土壤维新派所依仗的光绪皇帝没有掌握实权•C、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D、维新派没有武装力量的支持15【多选题】孙中山“五权分立”思想中,借鉴中国传统政治经验并区别于西方“三权分立”思想而提出的有()CD•A、行政权•B、立法权•C、考试权•D、监察权•E、司法权你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完整版:方式一:搜狗/百度搜索:萌面人资料铺点击进入即可方式二:打开手机浏览器扫一扫下方二维码,进入网站:。
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考试题库(三套)(有答案)[精简版]
![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考试题库(三套)(有答案)[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d1ccfdb9f3f90f76c61bfc.png)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在线考试题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1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D.新三民主义2. 创办福州船政局的洋务派官员是( )。
D.左宗棠3.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得到突破性进展是因为(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4. 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比作“一体两翼”,它的主体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5. 撰写《变法通议》的维新派人士是()。
B.梁启超6.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是因为它使( )。
A.十年内战结束7. 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B.英国8. “第三条道路”在经济上是要实行( )。
C.改良的资本主义9. 中国军队自抗战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
A.平型关战役10.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11. 抗日战争中,中共在根据地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B.减租减息1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 )。
C.台儿庄战役13.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C.洪仁玕14. 民主革命任务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的矛盾。
C.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15. 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调整时期,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次党的会议是( )。
C.七千人会议16.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A.九一八事变17. 鸦片战争前的( )年间,清王朝衰相尽显,进入其衰落时期。
D.嘉庆、道光18.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建立的。
B.上海19. 胡锦涛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在() C.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20. 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领导权主要掌握在( )手中。
D.革命派二. 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1. 下列书籍为康有为所编著的是( )。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4b002e89b0717fd5370cdc23.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目录上编综述:(2-4)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4-6)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6-8)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9-10)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10-12)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2-13)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3-15)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5-17)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7-18)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下编综述:(18-21)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1-23)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3-25)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5-27)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答案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87a436f111f18583d05a45.png)
上编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一到八章)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2)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2)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2)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2)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2、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3)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3)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3)1、《一》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3)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3)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 (3)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1、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 (3)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 (4)3、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4)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4)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4)2、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5)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5)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5)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5)2、为什么说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6)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6)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6)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6)2、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6)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6)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6)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6)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7)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7)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7)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7)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7)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7)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7)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8)2、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说明什么? (8)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8)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8)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8)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8)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经济技术进步,必须先改变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列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2、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原因:一是腐朽的社会制度,二是经济制度的落后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从根本上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半封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一》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1)农民阶级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2)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3)太平天国未能正确认识儒学.(4)战略上的失误《二》意义(1)它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而且影响力极大。
(2)有自己的组织,建立了政权。
(3)有着以往农民运动没有的特点。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教训:(1)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溶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故要发展近代企业,要维护民族资本;要想培养洋务人才,要改变封建科举制度.(2)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故不可一切仰赖外国,需自己独立自主(3)新式企业,需要新的管理体制.给予商人一定的发言权,委派技术人员,以营管理.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必要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正义性:对于改良派所提出的“中国国民恶劣”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
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进步性: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只有通过通过平均地权一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郡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一次思想的解放(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了新的积极变化(5)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势,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3、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郡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一次思想的解放(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了新的积极变化(5)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势,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失败原因:(1)没有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2)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教训:(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4)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中篇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是什么?答:(1)资本主义列强间激烈争夺引发了一战,战后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日本对华资本输出增加;1917,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新的反帝的革命战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一部分;1919共产国际成立,帮助中国建立了共产党,亚非拉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帝的民族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