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

(080801)

一、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93年,并在2013年10月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专业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基础理论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立足于河北省经济发展需求、面向工程实践,形成了培养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相关技术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构建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三个教学平台(基础教学平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和四个层次(理论基础、工程应用基础、工程应用和扩展专题讲座)为主的分层式、模块化课程群。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了培养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学科平台。

自动化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仪表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自动化包括了许多学科,其基础是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该专业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能在在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设备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具有从事自动化相关领域工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熟悉自动化领域相关的技术技能,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和测试能力;

4.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交流、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能够在自动化领域相关企业从事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具有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注重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校内综合课程设计、工程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的联合实践训练,同时注重科技创新活动等方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自动化卓越工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自动化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

3.具有运用自动化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掌握自动化工程专业的理

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设计和开发各类自动化系统的能力;具有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理论、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能力;

4.具有设计和实施自动化工程实验的能力;具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合理结论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经历;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分析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自动化领域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整理、分析资料获取有意义结论的能力;

7.了解自动化工程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正确认识自动化类工程活动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具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和较强的适应发展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

10.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四、核心课程

电路与电子学知识系列课程,计算机知识系列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过程控制,电机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PLC原理及应用。

五、修业年限:四年。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

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毕业学分学时要求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

1.通识通修课(共修读 40 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 6 学分)

2.通识通选课(最低修读 18 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最低修读 6 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程

1.学科基础必修课(共修读 47.5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 6.5 学分)

2.学科(跨学科)选修课(最低修读14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最低修读 3 学分,其中“工

程制图与CAD”和“工程制图与CAD实验”如未选修或未通过,则必须在全校范围内修读学分不少于2分的相似内容的课程)

(三)专业发展课程

1.专业发展核心课(共修读 37.5 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 19.5 学分)

2.专业发展拓展课(最低修读 3 学分)

(四)集中实践课程(共修读 14 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