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说唱音乐文化传承及其教育启示
说唱文化传递的价值观
![说唱文化传递的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8cf7e25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d.png)
说唱文化传递的价值观介绍说唱文化是一种兴起于美国的音乐和表演形式,源自于非洲裔美国人和拉丁裔美国人社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以词语和节奏为基础的音乐形式,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接受。
说唱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它传递了许多重要的价值观,对社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说唱文化与自我表达1. 原始性•说唱文化强调个人的独特性和原创性,鼓励人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想法。
•说唱艺术家通过歌词和表演将自己的观点和经历传达给听众,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2. 自由和平等•说唱歌曲经常涉及社会公正、平等和反对种族歧视的主题。
•说唱文化鼓励每个人为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发声,倡导平等和自由的社会价值观。
说唱文化与社会意识1. 批判社会问题•说唱艺术家经常以批判的角度探讨社会问题,如贫困、种族歧视、性别不平等等。
•他们使用歌词来提醒人们关注这些问题,唤起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变革。
2. 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说唱歌曲通常反映了艺术家的文化背景、社区和身份认同。
•这种表达方式使得听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增进文化多样性的接纳和尊重。
说唱文化与艺术创新1. 融合多种音乐元素•说唱音乐以其融合了各种不同的音乐元素而闻名,包括节奏蓝调、放克、摇滚等。
•这种多样性和创新性使得说唱文化成为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并激发了其他音乐类型的发展。
2. 推动艺术和流行文化的变革•说唱文化对流行音乐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艺术和文化的变革。
•艺术家们通过说唱音乐中的创新方式和独特风格,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为音乐界带来了新的思维和创意。
说唱文化对个人的影响1. 自信和自我表达•说唱文化培养了很多年轻人的自信和自我表达能力。
•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人们可以通过音乐和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鼓励个体独立思考和敢于表达。
2. 记忆和学习•说唱文化中的歌词和节奏有助于记忆和学习。
•通过与说唱歌曲和艺术家互动,年轻人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并从中学习知识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经典与现代转化
![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经典与现代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ff92eb0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2.png)
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经典与现代转化中国传统说唱艺术是我国民间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包括评书、相声、快板等多种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在传承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
经典作品的传承和创新演绎,是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重要主题,也是保护和发展这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措施。
一、经典传承中国传统说唱艺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唐朝时期,就有《梁祝》、《白蛇传》等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成为人们了解古代风俗、社会风貌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说唱艺术的发展中,拥有广泛传承的作品,多以故事传说、历史人物等为主题。
这些经典作品被视为传统说唱艺术的精华和代表,经过几百年的流传,一些作品受到了民间传承的损失,然而依旧保存下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凭借其独特的韵律和艺术性,被人们推崇和传颂。
例如评书《水浒传》、《红楼梦》等,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有着丰富的内涵,更是民间传说的经典之作,演绎了古代社会的历史、道德、人情风俗等多方面内容。
而相声和快板艺术则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言语表达的技巧性,这些作品在表达中常常夹杂着谐音和妙语,给人带来了极为愉悦的感受。
传统说唱艺术在经典传承上,十分重视艺术和内涵的传递。
艺术传承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系统学习和实践演练,内涵传承则需要扎实的历史和文化知识,特别是对原作的深入领悟和解读。
这些传承工作需要时间、耐心和资金支持,但都是非常必要的步骤,是经典作品得以传承下去的关键环节。
二、现代转化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多元化,传统说唱艺术在现代转化中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种变化,既是对经典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对现代社会文化需求的回应。
在现代转化中,传统说唱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创新。
例如以相声为代表的说唱艺术,由于受众的年龄层次越来越年轻化,比如80后、90后等,人民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改变,因此相声的表演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相声表演中新兴的元素如音乐、舞蹈等,不仅增强了演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更能更好地满足年轻受众的文化需求。
音乐风格知识:说唱音乐的文化特色和意义内涵
![音乐风格知识:说唱音乐的文化特色和意义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88466c7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3.png)
音乐风格知识:说唱音乐的文化特色和意义内涵说唱音乐在音乐界和文化圈子中早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
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西海岸的街头文化中崛起以来,说唱音乐一路风靡,不断拓展着自己的音乐风格和文化特色,并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影响着年轻人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所谓说唱音乐,就是以韵律和节奏为基础,辅以口头表达技巧、艺术性的演唱方式以及具有社会性质的歌词,向听众传达出历史、文化、人际交往、政治等方面的信息和情感。
在好听的节奏声中,歌曲里娓娓道来的歌词,旋律和演唱方式的多样性,使我们对这一音乐形式的表达方式产生了独特的兴趣。
说唱音乐的文化特色和意义内涵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街头文化和反抗说唱音乐最早起源于美国黑人和拉丁裔青年在街头的生活环境中,他们为了表达自己的生活状况和情感而演唱。
说唱音乐通过音乐和歌词强烈地表达了这些青年们对于社会现实和种族歧视的不满。
说唱音乐作为一种以社会现实为背景的音乐形式,从一开始的被认为是“低俗”和“不文明”的音乐,逐渐发展进入主流文化,并带有着强烈的反抗性和反叛性质。
由此,说唱音乐成为一种代表着某种文化和社会现实的象征,反映着社会的进步和演变。
二、存在于社会文化的角度说唱音乐在音乐和文化方面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通过自己的音乐语言为普罗大众传递着社会文化信息,为叙述个人的故事和人生经历提供了更开放、更包容的空间。
只要有一个故事需要被讲述,比如说街头霸王的无赖之行、少女成长的沉浸与迷茫,说唱音乐都可以提供一种独特的心灵链接,将观众与他们的亲身体验和情感联系在一起。
三、语言表达和文本重要性说唱音乐的韵律和歌词通常是其最令人留恋的方面。
歌词不仅代表着一些具体的文化和社会现实,而且往往出奇地具有诗意。
在说唱音乐中,艺术的价值体现在文化解密和文本解读上,需要抽取表演及其意味的方方面面,展现出的才能是值得被认可的。
四、生命上的启发空灵的旋律声、清晰的歌词和丰富的音乐人维度,共同展现出即使在水果店里也能拥有的生命美学。
从《中国有嘻哈》看中国说唱文化发展
![从《中国有嘻哈》看中国说唱文化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88268c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4.png)
从《中国有嘻哈》看中国说唱文化发展1. 引言1.1 《中国有嘻哈》的热播《中国有嘻哈》是一档热播的综艺节目,该节目汇集了众多优秀的说唱歌手和音乐制作人,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关注与热议。
通过这档节目,观众可以看到各种不同风格的说唱音乐,感受到中国说唱文化的多样性和活力。
节目中的选手们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才华和创作潜力,引发了观众们对中国说唱音乐的关注和讨论。
1.2 对中国说唱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说唱文化在中国年轻人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它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表达方式和文化符号。
随着《中国有嘻哈》等节目的热播,中国说唱文化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也对中国的音乐和文化产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说唱文化不仅能够反映时代潮流和社会现实,还能够传递正能量和积极态度,对于塑造青年群体的认知和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说唱文化的发展,既是一种音乐形式的传承,也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
通过《中国有嘻哈》等节目,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说唱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轨迹以及当下的现状。
说唱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通过说唱可以传递正能量、鼓励人们积极向上。
对中国说唱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推动音乐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激励年轻人追求梦想、表达自我。
通过节目等平台的推动,中国说唱文化有望继续向前发展,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2. 正文2.1 中国说唱文化的历史传承中国说唱文化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陆,当时受到美国黑人说唱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年轻人开始模仿并创造了自己的说唱风格。
最早期的中国说唱歌手包括阿X罗、郑希怡等,他们通过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态度。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说唱文化逐渐发展壮大,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说唱歌手和说唱团体。
在90年代初期,中国说唱文化迎来了一个高峰期,很多年轻人开始接纳并喜爱这种新兴音乐形式。
当时的一些知名说唱歌手如龙井团、岳云鹏等,他们的音乐作品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浅论“说唱音乐”
![浅论“说唱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0b7314a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9.png)
浅论“说唱音乐”浅论“说唱音乐”说唱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领域的瑰宝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一说唱音乐的历史沿革中国古代说唱音乐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杵歌——“相”。
《礼乐.曲礼》载“邻有丧,舂不相”。
唐杨倞《荀子.成相篇注》曰;“相乃乐器,所谓舂牍”杵臼是古代用于谷物脱粒的工具,起源于皇帝时期。
先秦劳动人民在繁重、枯燥、单调的舂捣过程中,为了提高劳动热情,创造了一种伴随着舂杵捣谷的声音和节拍说唱的形式,称之为“相”,即现在的杵歌。
杵歌“相”是先秦时期民间非常流行的一种演唱形式。
在《荀子.成相篇》中,思想家荀况运用“相”这种演唱形式说古论今,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揭露统治者的愚蠢,要求推行开明政治。
荀子的《成相篇》是一个相当长的说唱本子,分成三个大的段落,包含着同一节奏的五十六次重复。
从唱词节奏、句式特征及史料记载不难看出,以“相”的音调特点写成的《成相篇》具有鲜明的说唱音乐特征。
清人卢文《荀子集解》指出“审此篇音节,即后世弹词之祖”,因而,《成相篇》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说唱音乐的唱词,被曲艺界推崇为后世弹词说唱之祖。
到了唐代“说话”这种说唱形式在民间已经很盛行了,另外还有一种说唱艺术叫“变文”。
到了宋代诸宫调渐趋衰落,“驭说”、“词话”、“货郎儿”是元代盛行的说唱艺术。
明代出现了“弹词”和“鼓子词”等说唱艺术。
弹词形成于明代中叶,是元代词话发展起来的。
鼓词也是从元代的词话发展起来的,流行于北方。
清代乾隆年间有“鼓词”派生除了“子弟兵”。
鸦片战争以后,新兴的说唱艺术如雨后春笋发展很快,不仅品种繁多,流派纷呈;而且唱腔丰富,唱技精湛。
苏州弹词、京韵大鼓、单弦、梨花大鼓、河南坠子等都说明了说唱音乐的成熟。
20世纪20年代以前,中国人民把说唱艺术作为自己表达愿望和自我教育的工具。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说唱艺术受到党的直接关怀和悉心扶持,创作和演唱活动蓬勃发展达到了一个愈加成熟和更为兴旺发达的阶段。
说唱音乐的历史地位及其传承与发展
![说唱音乐的历史地位及其传承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0679dd208a1284ac85043c0.png)
说唱音乐的历史地位及其传承与发展摘要:说唱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其历史悠久,是以讲演故事为主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
1949年建国之后,又被称之为曲艺音乐。
说唱艺术具有鲜明的传统音乐特色,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门类,是集音乐、文学以及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形式。
关键词:说唱音乐历史地位传承发展1 说唱音乐的历史地位1.1说唱音乐的社会价值说唱音乐艺术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作品的内涵以及内在品质上面,例如塑造事物的真善美,弘扬美德,摒弃丑恶的事物。
说唱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贴近人民日常生活,在作品的创作题材方面也多取材于生活。
说唱音乐虽然不像文学艺术那样以语言的方式直观地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但是它却是以细腻的手法以及独特的表现方式来表现作品的深刻内涵。
说唱音乐艺术歌颂人性的美以及人类的美好品德,生动的塑造人物形象,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来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深刻的表达。
封建社会中,知识的传播并不是那么普及,而说唱音乐艺术就更多地担任了传播知识的使命,其将大量的文学作品改编成了说唱音乐这样的表演形式,使得广大劳动人民在没有条件获得知识的现实下,得到了很好的获得知识的途径。
使得广大劳动人民在那个并不发达的年代,也能够获得教育,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的真善美。
1.2说唱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说唱音乐不仅是传统艺术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知识的源泉。
它在选材方面,多直接取自人民的日常生活,其题材十分广泛,有的来源于民间小调,有的根据文学作品改编成为说唱音乐表演形式,还有的是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吸收而来。
在这些艺术门类相互吸收的过程中,不断地交融,相互促进地发展着,这其中多蕴含的知识养料,大幅度提高了说唱音乐艺术的欣赏价值。
说唱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民俗价值,这是由于说唱音乐来自于民间且长期流传于民间,因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通俗易懂,贴近人民生活是说唱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创作的语言方面,也多使用的是地方方言,所以说唱音乐也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例如福建南音、京韵大鼓、苏州弹词以及山东琴书、四川金钱板等等。
音乐风格知识:说唱音乐的音乐美学和文化内涵
![音乐风格知识:说唱音乐的音乐美学和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4ed20df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6.png)
音乐风格知识:说唱音乐的音乐美学和文化内涵说唱音乐,作为一种样式多样、流行普遍的音乐形式,其音乐美学和文化内涵具有深刻的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说唱音乐的音乐美学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一形式的基本特征、形成背景以及影响力。
一、说唱音乐的音乐美学首要的,说唱音乐的音乐美学源于它的元素——韵律与词语。
说唱音乐的基本元素都来自人类语言本身,也因此发展出多变的形式和风格。
在说唱音乐中,节奏与韵律是最为显著的特征。
它使用有节奏的口语,通过歌词和音乐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让听众更好地品味歌曲,同时也让说唱歌手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而这种跨界性音乐形式除了可以传达歌手自己的情感,更是将诗歌艺术与音乐艺术完美融合的典型例证。
另外,在说唱音乐中,歌手的讲述和音乐配合的方式也是其音乐美学的重要体现。
说唱歌手通常会以一种独特的发音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这种发音方式尤其突出了他们的个性和风格。
同时,音乐演唱方面也会配合歌词风格,采用合适的音乐元素进行配合。
说唱歌曲通常会运用专业的音乐制作技巧,通过采样、电子音乐的编程和声音的处理等方式来打造出更具有趣味性、更加具备节奏感的音乐。
说唱音乐的的视觉元素也是其音乐美学的重要体现。
在这里,视觉指的不仅仅是歌手的外表和肢体语言,还包括歌曲的封面设计、音乐录像带、MV等。
这些视觉元素不仅能够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强调歌曲的风格和气质,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
二、说唱音乐的文化内涵说唱音乐源于美国黑人和拉丁裔的贫民阶层,它的诞生背景和文化内涵是其深厚、复杂的文化步伐的反映。
说唱音乐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和社会性。
说唱音乐歌词通常代表着歌手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等方面的体验,这也使得说唱音乐具有天然的反叛精神。
由于他们的文化背景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才能让他们更加坚定地对社会的普遍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
此外,许多说唱歌曲内容还包括了对种族、社会阶层、阴谋和政治方面的看法和批评。
在音乐和文艺中,说唱音乐将不同的音乐风格与文化元素融为一体,提高了歌曲的可扩展性和可行性。
音乐风格知识:说唱文化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影响
![音乐风格知识:说唱文化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de8115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3.png)
音乐风格知识:说唱文化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影响说唱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风格,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作为一种青少年音乐文化,其内涵和社会影响值得探讨。
说唱文化的内涵包括音乐、衣着、语言、姿态等各个方面。
在音乐方面,说唱的音乐特色在于节奏感强、韵律感强、词语多且有节奏感,这使得说唱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衣着方面,说唱文化以街头文化为主,流行的装扮包括宽松牛仔裤、球鞋、帽子等,许多人认为,这样的穿着和说唱的音乐风格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语言方面,说唱文化中使用的俚语和口音不仅表现出身份认同,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表达自我和对抗、反抗的方式。
在姿态方面,说唱文化中表现出了反传统、反资本主义、反体制的态度,这种态度使得说唱文化更加具有争议性和魅力。
说唱文化对青少年群体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首先它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青少年流行文化,年轻人之间通过共同喜欢的音乐和文化交流,形成了一种团体感和身份认同感。
其次,说唱文化的社会影响还表现在了对于艺术和创造力的鼓励和支持,通过追求速度、歌词、节奏等音乐制作元素的突破,不断地推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此外,说唱文化往往通过反体制、反传统的表达方式,对社会不公、歧视等话题提出了自己有力的见解和看法,为青少年思考社会问题、认知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然而,说唱文化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说唱歌词存在大量的辱骂、侮辱、性暴力、贩毒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和认知观。
其次,说唱文化中存在个别歌手所呈现的贩毒、犯罪等现象,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最后,说唱文化的部分形态与非正规文化、不良风气等结合,给社会制造了一定的困扰。
总体来说,说唱文化作为一种音乐风格,在内涵和社会影响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虽然说唱文化中存在的负面影响不容忽略,但只要本着科学、文化、健康的原则,让说唱文化在青少年流行文化中更好地发展,它将有力地帮助青少年塑造正面的人格特征和社会价值观。
刍议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刍议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9cf58c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5.png)
刍议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传统的中国音乐文化在历史上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独有的文化瑰宝。
它以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方式体现出的传统的音乐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众多的乐趣。
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精髓以及抒发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自豪。
对于在现代社会中以音乐教育为基础的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能够提供许多启示。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唱歌还是表演,都可以成为音乐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引导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能力。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不同类型的乐器。
由于中国传统音乐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所以学习起来更具有启发性,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乐器的技巧和技术,进而提高对音乐领域的认知和发展。
此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学生们不仅可以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深度和广度,还可以培养出自己的审美能力。
总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对现代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培养不同乐器的技巧和技术,更深刻地体验文化精髓,以及研究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
因此,促进现代音乐教育,充分利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将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和传承中国音乐文化传统,让其在新的历史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发展。
说唱文化传递的价值观
![说唱文化传递的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7a90119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5.png)
说唱文化传递的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音乐和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在音乐类别中,说唱音乐是最具传统和现代元素的艺术形式之一。
虽然有些人对这种音乐抱有偏见和不理解,但说唱音乐在传递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说唱文化传递的价值观强调了自信和自尊。
这种音乐形式强调个性和个体的意识形态。
歌手们通常通过吟唱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来强调个性,并承认自己的独特性。
这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并在真实性和坚定的信念中找到自我的平衡。
其次,说唱文化传递的价值观强调了社会不公和种族歧视的问题。
歌曲通常默认为黑人和弱势群体发言,特别是在艰难的时刻。
在这种情况下,说唱音乐成为了一种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代表了这些群体观点并反映他们的经验和痛苦。
这种音乐能够向年轻一代传达一种强烈的愿望,即挑战不平等和权力不对称的问题,并努力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
第三,说唱文化传递的价值观强调了创造力和创新的重要性。
说唱音乐通常涉及探索、实验和混搭不同的音乐形式,并尝试将不同的音乐类型融合在一起。
这种文化形式促进了创新和创造力,帮助年轻一代释放他们的想象力和发掘他们的才华。
最后,说唱文化传递的价值观还强调了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
说唱音乐通常需要团队合作以制作和推广作品。
这些合作模式帮助人们学习如何在不同背景和文化之间建立联系,并展示集体智慧。
这也有助于年轻人理解价值观的重要性,即通过团结一致和互相支持来创造更大的力量。
因此,说唱文化传递的价值观在现代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向人们展示了自信、自尊、反对不公和创新等价值观,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和音乐形式。
我对中国传统说唱音乐的心得体会
![我对中国传统说唱音乐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a3a652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68.png)
我对中国传统说唱音乐的心得体会我对中国传统说唱音乐的有很多心得体会。
首先,从音乐的构成上来说,中国传统说唱音乐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音乐。
所谓五声调式,是由指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组成的调式,类似于现在简谱中的“1、2、3、5、6”。
民族音乐中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次,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中国音乐注重音乐的横向进行,即旋律的表现性。
中国民族音乐有其巨大的自身价值,这也是其将拥有美好前景的重要因素。
中国民族音乐的价值主要包括:线性音乐的审美价值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线”型单声织体的音乐表现体系。
使民族旋律不仅具有婉转迂回的曲线美,更具有深刻的表情意义。
论中国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
![论中国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eda7db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6.png)
论中国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摘要】中国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并广泛流行。
本文从说唱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入手,探讨了宋代和元代说唱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以及在文化意义上的影响和传承。
在结论部分指出,中国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该独特的音乐形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展现自身情感和态度的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价值取向。
说唱音乐的流行程度和深远影响,使其成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宋元时期、说唱音乐、社会意义、流行、起源、发展、特点、表现形式、影响、传承、文化意义、丰富多彩、历史、文化内涵、音乐文化、发展、重要影响。
1. 引言1.1 中国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中国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它融合了诗词、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以吟唱的方式传达情感和故事。
说唱音乐在宋元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娱乐、民间传唱和宗教仪式等场合,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风采。
这种音乐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歌唱,而是通过快速的唱腔和流畅的演唱技巧来展现情感和节奏感。
在当时,说唱音乐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与推崇。
通过说唱音乐,人们可以感受到宋元时期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趣味,了解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态度。
说唱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传统音乐形式,更是人们对于时代风貌和文化内涵的生动表现。
1.2 说唱音乐在宋元时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中国宋元时期,说唱音乐是一种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音乐形式。
它不仅是人们娱乐的方式,更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和传播者。
说唱音乐在宋元时期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通过歌颂英雄、批判社会弊端、抒发民间情感等方式,说唱音乐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
中国说唱歌手启蒙教育
![中国说唱歌手启蒙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7ca61a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5.png)
中国说唱歌手启蒙教育中国说唱音乐作为一种融合了说唱、嘻哈、R&B等元素的音乐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备受关注。
然而,与西方说唱音乐相比,中国说唱音乐在启蒙教育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从中国说唱歌手的启蒙教育角度出发,探讨中国说唱音乐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中国说唱歌手在启蒙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自己的音乐作品,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正能量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中国说唱歌手不仅仅是音乐人,更是年轻人的启蒙教育者。
他们的音乐作品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这些内容对年轻人的成长和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中国说唱歌手的音乐作品能够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伦理观念,而中国说唱音乐正是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音乐形式相结合,通过音乐作品向年轻人传递这些正能量。
通过说唱歌手的音乐作品,年轻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中国说唱歌手的音乐作品还能够激发年轻人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诗词、故事和哲学,而中国说唱音乐正是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音乐形式相结合,通过音乐作品向年轻人传递这些正能量。
通过说唱歌手的音乐作品,年轻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总之,中国说唱歌手在启蒙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够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激发年轻人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中国说唱音乐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为说唱歌手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年轻一代的成长和教育贡献力量。
去说唱现场的感悟心得体会(2篇)
![去说唱现场的感悟心得体会(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97350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a.png)
第1篇在这个充满节奏与韵律的世界里,说唱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年轻人的目光。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说唱现场,这场视听盛宴让我对说唱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说唱的魅力说唱,作为一种起源于街头的音乐形式,以其自由的节奏、独特的韵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
在说唱现场,我感受到了说唱的魅力所在。
首先,说唱的音乐节奏感强烈。
在说唱音乐中,节奏是灵魂。
说唱歌手通过精准的节奏控制,将音乐与歌词完美结合,使人们在听歌的同时,能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节奏冲击。
其次,说唱的歌词富有内涵。
说唱歌手在歌词中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社会的关注。
他们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讲述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引发观众的共鸣。
最后,说唱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在说唱现场,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到说唱歌手的激情和才华。
这种互动性使得说唱音乐更具生命力。
二、说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说唱现场,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说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说唱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不同地区的说唱音乐风格各异,如美国纽约的街头说唱、中国的地下说唱等。
这种地域特色使得说唱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说唱文化在不断吸收和融合。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说唱文化逐渐走向世界。
各国说唱歌手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使得说唱音乐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
最后,说唱文化在不断创新。
在说唱现场,我看到了许多年轻的说唱歌手在尝试新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这种创新精神使得说唱文化充满活力。
三、说唱与生活的关系在说唱现场,我深刻地认识到说唱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首先,说唱是生活的写照。
说唱歌手通过歌词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使人们在听歌的同时,能够反思自己的生活。
其次,说唱具有治愈作用。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和焦虑。
而说唱音乐以其独特的节奏和歌词,帮助人们释放压力,寻找内心的宁静。
最后,说唱具有凝聚力。
在说唱现场,观众们共同感受着音乐的魅力,分享着彼此的故事。
教师培训说唱心得体会
![教师培训说唱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2778cd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6.png)
在这次教师培训中,我有幸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说唱。
通过几天的学习与实践,我对说唱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体会到了它在教育中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师培训说唱的心得体会。
一、说唱教学的起源与特点说唱教学起源于非洲,后来传入我国。
它是一种以说为主,唱为辅的教学方式,通过节奏明快的说唱,将知识、故事、歌曲等融入其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说唱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 节奏感强:说唱教学强调节奏的韵律,使学生更容易记忆和掌握知识。
2. 生动有趣:说唱教学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
3. 激发兴趣:说唱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培养能力:说唱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说唱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在这次教师培训中,我们进行了说唱教学的实践。
以下是我对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1. 选择合适的说唱内容:在说唱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内容至关重要。
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语等进行说唱;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说唱的方式讲解数学概念和公式。
2. 创编说唱歌词:为了使说唱教学更具吸引力,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编具有特色的歌词。
在创编歌词时,要注重押韵、节奏和韵律,使说唱更加流畅。
3. 注重互动:说唱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说唱比赛、小组合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 融入多媒体技术:在说唱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如音乐、图片、视频等,使说唱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讲解历史知识时,可以播放相关的历史视频,让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学习知识。
5. 注重评价与反思:在说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同时,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中国说唱音乐文化传承及其教育启示
![中国说唱音乐文化传承及其教育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112f8de28ea81c758f578a4.png)
2012年第5期山东社会科学No.5总第201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01中国说唱音乐文化传承及其教育启示曹文文刘德增(齐鲁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山东济南250013)[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任务,传统音乐文化无疑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通过探究中国传统声乐之具体艺术形式———中国说唱音乐的传承、发展、创新,在梳理中国说唱音乐发展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对其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生存和发展进行了思考,并延伸至音乐教育视域,思索当代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背景下,实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应然思路及实然问题,寻求其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国说唱音乐;文化传承;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J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05-0095-04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的过程,是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创造。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就是要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传承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文物、典籍等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也有口头文学、传统艺术、民俗活动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表达形态,是人类最古老、最具艺术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性的文化表现形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存在于自然与人文生态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展示着其艺术与文化的魅力。
论说唱音乐的继承与创新
![论说唱音乐的继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b329470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d.png)
论说唱音乐的继承与创新摘要:本文对说唱音乐进行界定,简要分析说唱音乐与民歌、说唱音乐与戏曲的区别。
从说唱音乐的内容生产、观众拓展及营销手段三方面探析说唱音乐的继承与创新,望其更好的发挥特定社会文化功能。
关键词:说唱音乐;风格差异;继承与创新1.说唱音乐的界定说唱音乐研究与民歌研究、戏曲研究、民族器乐研究并称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四大件1。
中国说唱音乐在历史上留下大量成为文学形式的唱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唱”即曲艺,它代表了曲艺的表演形态,是集音乐、文学、表演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从“说唱音乐”字面理解,就是要“说着唱”、“说说唱唱”、“有说有唱”。
从音乐的角度看,“说唱音乐”一词说明了这类音乐形式的核心特点,即音乐上强调“说”,突出叙事性,具有独特的语言性旋律,它是民间音乐中与语言结合得最紧密、最富有特色的音乐形式。
基于大众对于说唱音乐的认知,很容易将说唱音乐与民歌、戏曲混为一谈。
下面将说唱音乐分别与民歌、戏曲进行简单比较,分析其区别。
1.说唱音乐与民歌说唱音乐与民歌相比较,最本质的艺术差异在于它们的演唱目的,即为什么而唱的问题,可以用民歌“自我抒情”,而说唱“为人叙事”来概括。
二者一个为自己,一个为他人。
民歌的“为己”是自我抒发情感,说唱的“为他”是要为他人叙述故事。
二者不同的演唱目的造成了演唱者身份的差异性。
民歌是抒发情感,它的演唱门槛相对较低,任何一个劳动者都可以唱民歌。
说唱要卖艺为生,表演者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艺人。
演唱者身份的差异性使得二者的表演场地有所不同,民歌不受任何时间、场所、观众的限制,可以在劳作、田间、山坡上随时引吭高歌,根据心情自由抒发情感。
说唱的表演时间相对固定,表演地点为茶馆、书场等场所。
由此,民歌的“非职业性”决定了民歌短小、简单、自由,说唱长大、复杂、规整也是由于表演者的“职业性”所决定。
1.说唱音乐与戏曲说唱与戏曲的本质差异不体现在表演目的上,而集中反映在表演故事的方式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5期山东社会科学No.5总第201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01中国说唱音乐文化传承及其教育启示曹文文刘德增(齐鲁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山东济南250013)[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任务,传统音乐文化无疑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通过探究中国传统声乐之具体艺术形式———中国说唱音乐的传承、发展、创新,在梳理中国说唱音乐发展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对其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生存和发展进行了思考,并延伸至音乐教育视域,思索当代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背景下,实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应然思路及实然问题,寻求其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国说唱音乐;文化传承;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J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05-0095-04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的过程,是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创造。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就是要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传承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文物、典籍等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也有口头文学、传统艺术、民俗活动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表达形态,是人类最古老、最具艺术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性的文化表现形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存在于自然与人文生态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展示着其艺术与文化的魅力。
任何音乐除了存在形式上的共性之外,还保持着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音乐个性即文化内蕴。
对此,各民族都有清醒认识,德国音乐教育界在20世纪70年代已开始把重心从“音乐艺术作品”向“文化中的音乐”进行转向。
①“文化中的音乐”蕴涵着一种将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的理念,音乐是文化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是不同个体和各种群体所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他们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特点的观念和形式,每个文化有和它自己的文化相适应的音乐,每种音乐都有在它自己文化中特有的价值。
当我们把研究视角转到中国传统声乐域境内,以音乐与文化关系理论为基点,透过中国传统声乐之具体艺术形式(以中国说唱音乐为例)的发展历史,反思其兴衰成败背后的文化变迁,探讨其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生存样态,无疑对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挖掘阐发、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
在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形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民族歌曲、说唱音乐、戏曲三大类联系紧密,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发展轨迹。
在这个过程中,说唱音乐可以说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中国说唱音乐是讲唱故事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也称为“曲艺音乐”。
作为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说收稿日期:2012-04-06作者简介:曹文文(1986—),女,山东青岛人,齐鲁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刘德增(1962—),男,汉族,齐鲁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0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国说唱音乐兴衰变迁背后的文化反思”(批准号:10CWYJ05)的阶段性成果。
①金经言:《德国音乐教育中的若干新动向》,《中国音乐》1996年第2期。
唱音乐是民间音乐中与语言结合最密切、最大众化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形式。
说唱音乐既是民族歌曲发展的后形式,也是戏曲音乐形成的基础,它在自然单纯的民族歌曲与颇为复杂的戏曲音乐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成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她的出现使得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她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①一、中国说唱音乐的发展历史中国说唱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对其源头的追溯也说法不一,存在争论。
近年有史学家提出,古代瞽者“诵诗、说书、讲史”为说唱艺术的源头,汉代刘向的《列女传》就记有周代瞽者诵诗的情景。
但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是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是说唱音乐最早的形式。
《成相篇》的音乐形式取材于民间说唱和歌谣,“成相”是当时民间流传的一种说唱、歌谣形式,后来发展成诗歌形式。
全篇四句一韵,按一定的节奏朗读,无固定的曲调,其节奏类似快板。
另外,也有学者认为汉乐府中的《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大型叙事诗是一种早期的说唱形式,并作为当时存在说唱音乐形式的例证。
②说唱音乐真正有史可查、有实据可考的形成期乃是唐代。
唐朝初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加上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日益提高。
此时在民间创作出一种新的表演艺术形式,称作说唱“变文”。
“变文”内容多用市井俗语讲述佛经故事,采用散、韵结合的文体,韵文演出时作“唱”词;散文演出时作“说”词。
现在音乐界普遍认为,变文是说唱音乐产生的标志。
然而,唐朝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并没有给说唱音乐提供一个足够高的平台,当时的主流艺术不在说唱,尽管这一形态在当时已开始受到民间的欢迎,但是在其中还是缺少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
由此可以说,说唱音乐在唐代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
③在此之后,说唱音乐从唐以后至宋的几百年间,便开始了它默默无闻的生活。
到了两宋时期说唱音乐已趋于成熟,并获得长足发展,其标志是有些城市中有了说唱艺人卖艺的场所———勾栏瓦肆,还有了文人加入的艺人组织———书会,专门为说书人撰写唱词。
这些既给艺人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又为艺人创造了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机会,形成了一种说唱音乐商业化的发展模式。
这种商业化的初步形成,在满足着市民阶层的精神需要与审美品味的同时,又促使民间艺人为了生存和争取更多的观众,而提高表演技巧,创新演出形式,丰富表演内容。
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说唱音乐在曲种内容、音乐形式上得到革新优化,并使其逐步走上正规化道路。
同时,书会这一组织形式的出现,也是说唱音乐繁荣发展的标志之一,它对于民间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告诉我们当时的一些民间艺术已经初显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特质。
说唱音乐在元明时期获得一定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阻碍和压制。
由于元朝统治者屡禁说唱,使得产生于此时期的曲种很少。
明朝说唱音乐的创作受到极大限制,在当时得不到重视,处于一个相对的低潮期。
清代则是说唱音乐空前兴盛时期,说唱音乐在此期间获得极大发展,成为中国说唱艺术的鼎盛高峰。
在清代初期,一方面,大量的明代说唱音乐延续至此,其中的很多成果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借用、整合与发挥。
同时,清代的多元民族文化也为中国说唱艺术进入历史上的高峰期提供了客观的环境。
一些艺人在传统曲目基础上适应新的社会形态需要,结合各地的民间音调和各地方言,新创了大量说唱音乐曲种并经民国时期流传至今。
二、近现代以来中国说唱音乐的发展创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变迁,伴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国说唱音乐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转型。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推陈出新,致使各曲种风格各异、流派林立,各曲种都编排了大量时代题材的作品,整理、改编了大量传统曲目,使说唱音乐有了新的发展。
特别是在辛亥革命以后,说唱音乐得到了一定的长足发展。
这也体现在,不仅曲种流传面更加广泛,而且职业艺人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多。
不少老曲种在流传的过程中,与当地的民间音乐合流而产生各具地方特色的新曲种。
④五四运动期间,由于“白话文学”的推崇和传播,在知识分子中引起对歌谣、曲艺、说唱等民间文学的重①②③④宋丽娜、赵至蓬:《说唱音乐: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里程碑》,《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第8期。
刘兴武:《漫谈中国说唱音乐》,《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胡天虹:《宋(金)、元、明、清时期中国说唱音乐的艺术形态(上)》,《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龙祥华:《传统说唱音乐的文化特征》,《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
视,收集、研究这类作品形成风气。
同时,在革命浪潮影响之下,出现了一批以“改良”形式歌颂辛亥革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内容的新作品。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创立井冈山根据地开始,中国共产党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就注重利用民间说唱形式来鼓舞群众斗志。
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不少作家与文艺工作者投身到抗日救亡战场上来,参与了团结、组织、帮助民间艺人和改造曲艺艺术的工作,积极创作反映战斗生活的新说唱音乐,并对民间说唱形式进行革新,为说唱音乐发展作了新的尝试,丰富了艺术表现能力,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革命主义风格,为后来说唱音乐的改进发展和推陈出新奠立了良好基础。
建国以后,古老的说唱音乐艺术在新中国的大环境下获得了繁荣发展,特别是在党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说唱音乐改革工作又有了新的机遇。
昔日从事说唱音乐艺术的艺人也获得了新生,说唱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在歌颂祖国解放、抗美援朝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整理优秀传统节目,创造反映现实的新作品,既充实了演出内容,又推动了艺术表现形式的革新和发展。
各曲种都编排了大量现代题材的作品,在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大批说唱专业人员,不仅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专业队伍提供了优秀人才。
这些也促进了说唱音乐的复苏和发展,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但是“文革”十年浩劫,对中国说唱音乐无疑是一场深重的灾难,大部分说唱音乐团体被迫解散,广大音乐工作者遭到迫害,辛勤记录下来的艺术资料也被查抄焚毁。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基础上,说唱音乐的创作、演出重新繁荣兴旺起来。
此时全国许多省、市或部门都成立了专业的演出团体,如中央广播说唱团、北京曲艺团、上海评弹团等等,创作和编演了许多优秀作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80年代骆玉笙演唱的《四世同堂》片头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将京韵大鼓风格的唱腔与管弦乐队结合得水乳交融,使其成为男女老幼人人皆喜欢的说唱歌曲。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深入和社会转型推进,说唱音乐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中也发生了变化,有些曲种还比较活跃,而有一些曲种由于原来生存的环境改变了,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前景暗淡无光。
社会变迁改变了中国说唱音乐的生存状况,由此引发了我们对其如何适应现代文化环境、实现本身持续发展的思考。
三、现代文化背景下中国说唱音乐的生存思考当前,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形态及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识形态领域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的相应变化,都对说唱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