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信息管理学基础PPT课件
.
1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管理
1.3 信息管理概述
1.3.4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
信息生命周期(Information Life Cycle)
信息是一种具有生命周期的资源,随着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的不同而起起落落 信息管理模型:对信息进行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包括:创建 使用 归档和处理
20世纪40年代,随着信息量的指数增长,产生了-科技信息机构
科技信息机构的任务:对科技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存储、检索和
提供利用
.
7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管理
1.4 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1.4.2 技术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以信息流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 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
背景:计算机技术及相关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
Time
Manage / Store
相对的IT预算!
.
.
4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管理
(1)1信.3息信创息建(管产理生概/发布述)阶段
1.3.4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当因生前而命在自周网由络度期环、管境随理下意由性(用强I户LM产)生
信息生命周期(Information应当Li充fe分C考y虑cl信e)息资源的后续使用
信息服务的耗费越来越大 (3)信息和信息服务中的有偿成分增多,
需要经济手段对之进行研究和管理
高速信息网的负面作用比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问题严重 (1)信息量急剧增长,网络无序扩大,网上信息陷入严重混乱 (2)信息污染。 (3)信息侵权和安全 (4)根据需求和效率配置网上信息资源的难度更大。
信息利益 (知识产权、跨国数据流、信息收费、信息成本等)
1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管理
1.3 信息管理概述
1.3.4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
信息生命周期(Information Life Cycle)
信息是一种具有生命周期的资源,随着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的不同而起起落落 信息管理模型:对信息进行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包括:创建 使用 归档和处理
20世纪40年代,随着信息量的指数增长,产生了-科技信息机构
科技信息机构的任务:对科技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存储、检索和
提供利用
.
7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管理
1.4 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1.4.2 技术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以信息流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 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
背景:计算机技术及相关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
Time
Manage / Store
相对的IT预算!
.
.
4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管理
(1)1信.3息信创息建(管产理生概/发布述)阶段
1.3.4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当因生前而命在自周网由络度期环、管境随理下意由性(用强I户LM产)生
信息生命周期(Information应当Li充fe分C考y虑cl信e)息资源的后续使用
信息服务的耗费越来越大 (3)信息和信息服务中的有偿成分增多,
需要经济手段对之进行研究和管理
高速信息网的负面作用比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问题严重 (1)信息量急剧增长,网络无序扩大,网上信息陷入严重混乱 (2)信息污染。 (3)信息侵权和安全 (4)根据需求和效率配置网上信息资源的难度更大。
信息利益 (知识产权、跨国数据流、信息收费、信息成本等)
信息管理基本原理PPT课件
4.3 信息宿与信息使用
从信息宿谈信息使用
(1)信息行为就是人们满足其信息需要的活 动。
所谓信息需要就是指人们在从事各项实践 活动的过程中,为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产 生的对信息的不足感和求足感。从信息需要的 形成到信息需要的满足是一个完整的信息行为 过程。
从信息需要的形成到信息需要的满足是一 个完整的信息行为过程。
我们通过各种手段采集到大量的信息后, 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整 理,使之有序化,才便于信息的管理和使用。
信息组织的目的是将无序信息变为有序信 息。 整序的主要方法是分类。大量的信息不加 以分类,将会杂乱无章,没有条理性、系统性 和完整性,即不便于保留和存储,也不便于查 找和利用,信息的作用也很难发挥。
第二阶段:技术支持管理阶段。从开始 应用计算机于企业业务管理到管理信息 系统的兴起。在这个阶段中,信息管理 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技 术支持。信息系统开发主要面向信息处 理的过程而不是面向信息资源的管理。 在这一阶段,信息的使用部门和信息的 供应部门也不可能直接联系,因为工作 都集中在信息处理部门。
信息分类的任务就是通过分类把各种能够 信息归入适当的位置,把性质相同的聚在一个 类里,性质相近的聚在相近的类里,性质不同 的聚在不同的类里。这样,便于合理地存储和 组织信息。
信息组织从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信息描述、 信息揭示、信息分析三个方面。其中信息描述 是对信息的初级组织,信息揭示是对信息的中 级组织,信息分析是对信息的高级组织。信息 描述、揭示和分析的主要作用是向用户提供并 帮助用户选择他们所需要的一次信息、二次信 息和三次信息。
信息传输实现信息从发方到收方的流 动。具体地说,信息的传输实现了系统 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 系统与外界的信息交换。
信息管理基础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2
关系的特征: (1)表中没有组合的列,也就是说每一列都是不可 再分的。 (2)表中每一列的所有数据都属于同一种类型。 (3)表中各列都指定了一个不同的名字。 (4)表中没有数据完全相同的行。 (5)表中行之间顺序位置的调换和列之间位置的调 换不影响它们所表示的信息内容。
完整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5
5)SQL简介: SQL是英文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缩写,意 思为结构化查询语言。
完整版ppt课件
16
SQL支持的体系结构
完整版ppt课件
17
14.2 access 基本操作
1)Access 简介
Access 是一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顾名思义,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管理软件,它的职 能是维护数据库、接受和完成用户提出的访问数 据的各种请求。
属性最多由两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需用分号分隔。第
一部分用于定义文本的显示格式。第二部分用于定义空
字符串及NULL值的显示格式。
完整版ppt课件
34
格式化字符
用途
@
字符占位符。用于在该位置显示任意可用字符或空格
&
字符占位符。用于在该位置显示任意可用字符。如果没有可用字
符要显示,Access 2000将忽略该占位符
⑥宏:宏对象是一个或多个宏操作的集合,其中的每
一个宏操作执行特定的单一功能。用户可以将这些宏
操作组织起来形成宏对象以执行特定的任务。
完整版ppt课件
20
⑦模块:模块对象是将宏语言VBA编写的过程和声明作 为一个整体进行保存的过程的集合。
宏
表
表
表
《信息管理》PPT课件
管
信息活动,而且是其他现代信
息技术的基础。
理
技
术
6.1 信息管理技术概述
第 6.1.2 信息管理技术的概念与影响
六
1. 信息管理技术的概念 信息管理技术是指用于信息
信息获取技术是指延长人
章
获取、组织、处理、存储、检索、的感觉器官而收集信息的技术, 传播、传递和保障信息管理安全 主要包括摄影技术、录音技术
术
6.1 信息管理技术概述
第 6.1.2 信息管理技术的概念与影响
六
1. 信息管理技术的概念 信息管理技术是指用于信息
信息传播技术是指将加工
章
获取、组织、处理、存储、检索、处理后的信息主动或被动地 传播、传递和保障信息管理安全 向用户传递的技术,主要包
的现代信息技术。
括广播电视技术、电子出版
信
(1)信息获取技术 (2)信息组织技术
理
(5)信息检索技术 (6)信息传输技术
技
(7)信息传播技术 (8)信息安全技术
术
6.1 信息管理技术概述
第 6.1.2 信息管理技术的概念与影响
六
1. 信息管理技术的概念 信息管理技术是指用于信息
信息检索技术是已建立
章
获取、组织、处理、存储、检索、的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中查 传播、传递和保障信息管理安全 找所需信息的技术,主要包
章 信息的仪器,用以测量和记录
目标物的电磁辐射强度和特性,
是遥感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信 分。传感器通常由收集器、探
息
测器、信号处理器和输出设备 组成(如图6—2)。
管
理
技
术
6.2 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
第
六
信息管理学基础07--信息管理技术
信 息
支
技
应
术
层
术 术 术 主体 用 撑 础
次
技术
技
技
技
支撑技术层次
▲信息技术要通过支撑技术才能实现 ▼机械信息技术——用机械技术实现的信息技术,如算盘、 计算尺、手摇计算机和电动计算机等 ▼电子信息技术——用电子技术实现的信息技术,如广播电 视、电话电报和电子计算机
▼激光信息技术——用激光技术实现的信息技术,如激光光 纤通信、激光控制和激光计算机;
图中敏感器的作用在于对事物的某种动状态及运动方 式能够产生灵敏的感受。换能器的作用是把这种运动状
态及运动方式的原始能量形式转换为便于观察和计量的
能量形式。显示器的作用是把转换后的能量大小及其变 化以可见或可闻等方式表现出来。通常把敏感器和换能 器结合起来称为传感器(transducer) 。
现在人们已经有了种类极其丰富的感测技术系统,可 以对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众多对象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 进行感知和测量,大大扩展了人的感觉器官的功能。
压力传感器 pressure transducer
光电传感器
photoelectric transducer
遥感卫星
• 这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 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 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 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 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 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 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 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 综合技术。
●狭义的信息技术只包括信息技术中的主体技术层 次和应用技术层次,它们可以直接延长、扩展人 类信息器官的功能
●广义信息技术还包括两个外围层次,即基础技术 层次和支撑技术层次
■主体层次(或称主体技术)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ppt 52页)
计算机软件
息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系
统
系统管理程序
系统支持程序
系统开发程序
通用应用程序
专业应用程序
的技
⊕操作系统 ⊕操作环境 ⊕数据库管理系统
⊕系统应用程序 ⊕执行管理器 ⊕安全管理器
⊕程序设计语言 ⊕翻译器 ⊕程序设计环境
⊕字处理 ⊕电子表 ⊕数据库管理
⊕会计—通用帐务等 ⊕市场—销售分析等 ⊕制造—产品控制等
操作语言 高级语言
数据库管理语言 第四代语言 微型计算组件
多目标 图形接口软件包 专家辅助软件包
系 统
趋势
⑴程序设计语言向对话式、自然语言方向发展 ⑵向更容易使用的多目标应用软件包方向发展
的 技 术 基
三、数据通信技术(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数据通信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结合分散在远程(Long-range )的终端装置 (Terminal unit)或其他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彼此连接起来,进行数据的传输 (Transmit) 、交换(wasp) 、存储(store)和处理(processing )的设备总称。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本章要目
第
The main syllabus on this Chapter
三
章 信息技术概述
Introduction on MIS technology
管
理 数据处理
信 Data Processing
息
系 数据库技术
统 Database Technology
术
⊕通信管理器
⊕计算机辅助设计 ⊕通信
息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系
统
系统管理程序
系统支持程序
系统开发程序
通用应用程序
专业应用程序
的技
⊕操作系统 ⊕操作环境 ⊕数据库管理系统
⊕系统应用程序 ⊕执行管理器 ⊕安全管理器
⊕程序设计语言 ⊕翻译器 ⊕程序设计环境
⊕字处理 ⊕电子表 ⊕数据库管理
⊕会计—通用帐务等 ⊕市场—销售分析等 ⊕制造—产品控制等
操作语言 高级语言
数据库管理语言 第四代语言 微型计算组件
多目标 图形接口软件包 专家辅助软件包
系 统
趋势
⑴程序设计语言向对话式、自然语言方向发展 ⑵向更容易使用的多目标应用软件包方向发展
的 技 术 基
三、数据通信技术(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数据通信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结合分散在远程(Long-range )的终端装置 (Terminal unit)或其他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彼此连接起来,进行数据的传输 (Transmit) 、交换(wasp) 、存储(store)和处理(processing )的设备总称。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本章要目
第
The main syllabus on this Chapter
三
章 信息技术概述
Introduction on MIS technology
管
理 数据处理
信 Data Processing
息
系 数据库技术
统 Database Technology
术
⊕通信管理器
⊕计算机辅助设计 ⊕通信
信息管理学基础教材(PPT 46页)
部、外部)等等。
1.1.4 信息链中的
数据、信息与知识
数据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 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 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 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数据的 信息准备。
信息是数据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 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信息管理学基础
前言
信息管理的实践虽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 代,但作为一门学科的信息管理则是现代计算机和通 信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信息活动各环节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新兴学科领域,这个领域年轻同时又极具活力。
前言
课程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出发考察信息管理活动,重 点介绍和讨论了信息和信息管理的内容及特征,信息 的交流传递,信息分布,信息获取,信息组织,信息 检索,信息系统,信息服务,信息机构及其管理,信 息政策与信息法律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结合网络及数 字环境,讨论了信息管理具体领域在网络环境中的应 用,以及所出现的新发展和新动向。
信息化是向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占优势地 位的社会(即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 由可触摸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捉摸的信息产 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转变。
1.2.2 信息化
信息化在各国的发展 美国:1993(NII),1994(GII),1996(NGI)…… 欧盟:信息化的特征: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 日本:《日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新政策》,2001
1.1.3 信息的分类
按信息的作用来划分,可分为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干扰 信息。
按信息的运行状态划分,可分为连续性信息、间隔性信息、
按信息的流通渠道划分,可分为正式信息和非正式信息。 按信息的记录方式划分,可分为语声信息、图像信息、文
1.1.4 信息链中的
数据、信息与知识
数据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 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 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 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数据的 信息准备。
信息是数据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 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信息管理学基础
前言
信息管理的实践虽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 代,但作为一门学科的信息管理则是现代计算机和通 信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信息活动各环节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新兴学科领域,这个领域年轻同时又极具活力。
前言
课程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出发考察信息管理活动,重 点介绍和讨论了信息和信息管理的内容及特征,信息 的交流传递,信息分布,信息获取,信息组织,信息 检索,信息系统,信息服务,信息机构及其管理,信 息政策与信息法律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结合网络及数 字环境,讨论了信息管理具体领域在网络环境中的应 用,以及所出现的新发展和新动向。
信息化是向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占优势地 位的社会(即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 由可触摸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捉摸的信息产 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转变。
1.2.2 信息化
信息化在各国的发展 美国:1993(NII),1994(GII),1996(NGI)…… 欧盟:信息化的特征: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 日本:《日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新政策》,2001
1.1.3 信息的分类
按信息的作用来划分,可分为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干扰 信息。
按信息的运行状态划分,可分为连续性信息、间隔性信息、
按信息的流通渠道划分,可分为正式信息和非正式信息。 按信息的记录方式划分,可分为语声信息、图像信息、文
《信息管理学》PPT课件
23
What information is:
• (3) Information-as-thing.
• The information is also used attributively for objects, such as data and document, that are referred to as information because they are regarded as being informative, as “having the quality of imparting knowledge 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instructive”(OED 1989,7:946).
33
信息社会学说的代表人物
• (美) 丹尼尔·贝尔
(Daniel Bell)
• (美)阿尔温·托夫勒
• (Alvin Toffler)
• (美)约翰·奈比斯特
• (John Naisbitt)
(日)松田米治
34
(1) 定性标准
(2) 定 量 标 准
衡量信息社会的标准
35
社会信息化建设
• 社会信息化概述
Industry
2
• 第九章 信息市场管理理论
3
9月6日-7日,我校二00三 级新生报到入学。
3300余名学子的到来给百年学府注入了新的活力。
欢迎你,信息管理系 的新同学!
• 我来代表了!
5
Introduction Myself
• 相丽玲 • 副教授,理学硕士, 研究生导师 • 所授课程: • 信息管理学、信息法学、知识产权法。 • 文献信息学、
37
中国的电子政务工程 The E-government of China
What information is:
• (3) Information-as-thing.
• The information is also used attributively for objects, such as data and document, that are referred to as information because they are regarded as being informative, as “having the quality of imparting knowledge 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instructive”(OED 1989,7:946).
33
信息社会学说的代表人物
• (美) 丹尼尔·贝尔
(Daniel Bell)
• (美)阿尔温·托夫勒
• (Alvin Toffler)
• (美)约翰·奈比斯特
• (John Naisbitt)
(日)松田米治
34
(1) 定性标准
(2) 定 量 标 准
衡量信息社会的标准
35
社会信息化建设
• 社会信息化概述
Industry
2
• 第九章 信息市场管理理论
3
9月6日-7日,我校二00三 级新生报到入学。
3300余名学子的到来给百年学府注入了新的活力。
欢迎你,信息管理系 的新同学!
• 我来代表了!
5
Introduction Myself
• 相丽玲 • 副教授,理学硕士, 研究生导师 • 所授课程: • 信息管理学、信息法学、知识产权法。 • 文献信息学、
37
中国的电子政务工程 The E-government of China
第1章-信息管理学概述ppt课件(全)
和实际能力所得到 的信息
积存信息 接收方已有的先验信息 是对自在信息的“解释系统”
1.1 信息
1.1.1 信息的概念 1.1.2 与信息相关的几个概念 1.1.3 信息的类型 1.1.4 信息的特征 1.1.5 信息的度量 1.1.6 信息的功能
1.1.2 与信息相关的几个概念
(1)数据(data)
一小部分知识或情报(ΔI)的信息需求满足状况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原有的知识结构K(S)。
基于经验的信息度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信息计量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 评估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方法
(2)基于数据量的信息度量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常用的信息度量方法,是按表达信 息内容的数据所占用的计算机存储空间的大小来衡量。
维 纳(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信息是人们在 适应外部世界,并把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 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内容的东西。信息的实质是负熵
(4)我国著名信息学专家钟义信教授的信息定义
◆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定义:是指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 态的表现形式。
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 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 运动状态: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定义:是指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 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 的属性。
本课程取该定义为标准定义。
(5)卡尔﹒波普尔(K.Popper)的“三个世界”理论
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 物 理 领域
第二世界 主观现实领域
第三世界 客观知识领域
三类信息
有关客观物理世界 的信息
有关人类主观精神 世界的信息
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是 对信息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产物,包括显性知识和 隐性知识。“系统化、组织化的信息”
积存信息 接收方已有的先验信息 是对自在信息的“解释系统”
1.1 信息
1.1.1 信息的概念 1.1.2 与信息相关的几个概念 1.1.3 信息的类型 1.1.4 信息的特征 1.1.5 信息的度量 1.1.6 信息的功能
1.1.2 与信息相关的几个概念
(1)数据(data)
一小部分知识或情报(ΔI)的信息需求满足状况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原有的知识结构K(S)。
基于经验的信息度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信息计量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 评估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方法
(2)基于数据量的信息度量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常用的信息度量方法,是按表达信 息内容的数据所占用的计算机存储空间的大小来衡量。
维 纳(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信息是人们在 适应外部世界,并把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 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内容的东西。信息的实质是负熵
(4)我国著名信息学专家钟义信教授的信息定义
◆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定义:是指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 态的表现形式。
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 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 运动状态: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定义:是指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 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 的属性。
本课程取该定义为标准定义。
(5)卡尔﹒波普尔(K.Popper)的“三个世界”理论
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 物 理 领域
第二世界 主观现实领域
第三世界 客观知识领域
三类信息
有关客观物理世界 的信息
有关人类主观精神 世界的信息
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是 对信息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产物,包括显性知识和 隐性知识。“系统化、组织化的信息”
《信息管理学基础》课件
信息管理的共享原理要求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流动和共享。
信息管理的共享原理要求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以支持信息的共 享和协同。
信息管理的共享原理要求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以促进信息的传 播和利用。
信息管理的进化原理
01
进化原理强调信息管理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需要不断适应变化的 环境和需求。
信息管理的价值原理要求 将信息管理与其他管理活 动相结合,以提升组织和 个人整体价值。
ABCD
信息管理的价值原理要求 重视信息的收集、整理、 分析和利用,以实现信息 的价值最大化。
信息管理的价值原理要求 关注信息管理对决策的影 响,以提高决策效率和效 果。
信息管理的共享原理
01 02 03 04
共享原理强调信息的共享和协同,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和效果。
信息组织
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编目的过程 ,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信息。
信息检索与信息服务
信息检索
根据用户的需求,从信息库中查找和获取信息的过程。
信息服务
提供信息咨询、信息推送、信息评价等服务的过程,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03
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
信息管理的系统原理
系统原理强调信息管理是一个有机的 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关联、相互 影响。
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广泛,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 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信息处理 效率,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信息采集、处 理和存储,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同时,信息技术还 可以实现信息的安全保护和隐私保护。
信息管理的常用方法与工具
02
信息管理的进化原理要求不断优化信息管理流程和方法,以提高信息 管理效率和效果。
信息管理的共享原理要求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以支持信息的共 享和协同。
信息管理的共享原理要求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以促进信息的传 播和利用。
信息管理的进化原理
01
进化原理强调信息管理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需要不断适应变化的 环境和需求。
信息管理的价值原理要求 将信息管理与其他管理活 动相结合,以提升组织和 个人整体价值。
ABCD
信息管理的价值原理要求 重视信息的收集、整理、 分析和利用,以实现信息 的价值最大化。
信息管理的价值原理要求 关注信息管理对决策的影 响,以提高决策效率和效 果。
信息管理的共享原理
01 02 03 04
共享原理强调信息的共享和协同,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和效果。
信息组织
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编目的过程 ,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信息。
信息检索与信息服务
信息检索
根据用户的需求,从信息库中查找和获取信息的过程。
信息服务
提供信息咨询、信息推送、信息评价等服务的过程,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03
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
信息管理的系统原理
系统原理强调信息管理是一个有机的 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关联、相互 影响。
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广泛,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 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信息处理 效率,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信息采集、处 理和存储,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同时,信息技术还 可以实现信息的安全保护和隐私保护。
信息管理的常用方法与工具
02
信息管理的进化原理要求不断优化信息管理流程和方法,以提高信息 管理效率和效果。
《信息管理学基础》课件
信息管理学基础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03
信息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04
05
信息管理的实践应用
06
信息管理学的定义和发展 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
信息管理的挑战和对策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信息管理学的定义和发展
信息管理学的定义
信息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收集、处理、存储、检索、传播和应用的学科。 信息管理学的目的是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信息管理学包括信息管理、信息检索、信息传播、信息应用等多个领域。 信息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手工管理到计算机管理,再到网络管理的过程。
完整性原则: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全 面性
可用性原则:确保信息的可用性和易 用性
及时性原则: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时效 性
经济性原则:确保信息的经济性和效 益性
信息管理的过程
信息收集: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包括内部和外部信息 信息整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 信息分析:对整理后的信息进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应用:将分析后的信息应用于决策、管理和创新等环节
政府信息管理:政府机构对 公共信息的收集、整理、发 布和管理
教育信息管理:教育机构对 教育信息的收集、整理、发
布和管理
医疗信息管理:医疗机构对 医疗信息的收集、整理、发
布和管理
信息管理的未来发展
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使信息管理更加智能化 移动化:移动设备的普及将使信息管理更加便捷 云化: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使信息管理更加高效、安全 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的集成化将使信息管理更加全面、高效
信息管理的内容包括信息资源管 理、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播和 信息应用等方面。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03
信息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04
05
信息管理的实践应用
06
信息管理学的定义和发展 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
信息管理的挑战和对策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信息管理学的定义和发展
信息管理学的定义
信息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收集、处理、存储、检索、传播和应用的学科。 信息管理学的目的是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信息管理学包括信息管理、信息检索、信息传播、信息应用等多个领域。 信息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手工管理到计算机管理,再到网络管理的过程。
完整性原则: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全 面性
可用性原则:确保信息的可用性和易 用性
及时性原则: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时效 性
经济性原则:确保信息的经济性和效 益性
信息管理的过程
信息收集: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包括内部和外部信息 信息整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 信息分析:对整理后的信息进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应用:将分析后的信息应用于决策、管理和创新等环节
政府信息管理:政府机构对 公共信息的收集、整理、发 布和管理
教育信息管理:教育机构对 教育信息的收集、整理、发
布和管理
医疗信息管理:医疗机构对 医疗信息的收集、整理、发
布和管理
信息管理的未来发展
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使信息管理更加智能化 移动化:移动设备的普及将使信息管理更加便捷 云化: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使信息管理更加高效、安全 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的集成化将使信息管理更加全面、高效
信息管理的内容包括信息资源管 理、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播和 信息应用等方面。
《信息管理学》课件
信息社会的特征和影响
信息社会的特征
信息社会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信息量巨大。同时,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推动着社 会不断向前发展。
信息社会的影响
信息社会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化的推进使得生产更 加高效、生活更加便捷、沟通更加顺畅。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
企业信息管理 企业信息管理涉及企业的信息资 源规划、组织、控制和利用,以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政府信息管理 政府信息管理涉及政务信息的采 集、整理、发布和利用,以提高 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决策效率。
03
信息管理的技术手段
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
计算机技术
01
计算机是信息管理中最基本的技术工具,用于数据的输入、存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用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包括电话、电 子邮件、即时通讯等。
信息管理的技术发展趋势
大数据处理
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大数据处理技术将更加重要,包括数据挖掘 、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
云计算
云计算提供了灵活的资源共享和服务交付模式,使得信息管理更 加高效和便捷。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将应用于信息管理领域,实现自动化信息处理和智 能决策支持。
信息管理应适应环境的变化,根据不同的 需求和条件灵活调整信息管理的策略和方 法。
信息管理的应用领域
图书馆与情报领域 图书馆和情报机构是信息管理的 重要应用领域,涉及图书、期刊 、专利、报告等的收集、分类、 编目、借阅等环节。
个人信息管理 个人信息管理涉及个人信息的收 集、整理、保护和利用,以提高 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04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信息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管理学基础
PPT学习交流
1
前言
信息管理的实践虽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 代,但作为一门学科的信息管理则是现代计算机和通 信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信息活动各环节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新兴学科领域,这个领域年轻同时又极具活力。
PPT学习交流
2
前言
课程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出发考察信息管理活动,重 点介绍和讨论了信息和信息管理的内容及特征,信息 的交流传递,信息分布,信息获取,信息组织,信息 检索,信息系统,信息服务,信息机构及其管理,信 息政策与信息法律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结合网络及数 字环境,讨论了信息管理具体领域在网络环境中的应 用,以及所出现的新发展和新动向。
PPT学习交流
3
1 信息与信息管理
PPT学习交流
4
1.1 关于信息
1.1.1 信息的概念 早期对信息字面上的理解 通信领域:有序程度的度量和负熵,用以减少不确定性 生命科学领域:生命体中的信号 科技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部门发展成果、
行业研究报告、中外专利、标准等资源 经济领域:企业、商品(价格)、顾客、市场等方面的
PPT学习交流
10
1.1.4 信息链中的
数据、信息与知识
数据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
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
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
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数据的
信息准备。
信息是数据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 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数据 + 背景 = 信息
PPT学习交流
11
1.1.4 信息链中的
数据、信息与知识
知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 正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 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 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可表示为:
信息 + 经验 = 知识
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
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
PPT学习交流
12
1.1.4 信息链中的
数据、信息与知识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包含关系及相互转化关系可以用 图1-1和图1-2表示。 数据
信息
知识
图1-1 数据P、PT学信习息交和流 知识的范围
13
1.1.4 信息链中的
数据、信息与知识
K
表达(组合、排列)
I
D
图1-2 数据、信息PPT和学知习交识流的相互转化
14
1.2 信息化与信息社会
1.2.1 信息与物质和能量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 基本要素,并称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性资源。物质提供 材料,能量提供动力,信息提供知识。如果没有物质, 什么也不存在;如果没有能量,什么也不会发生;如果 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同时,它们有着完全 相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过程。
信息化是向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占优势地 位的社会(即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 由可触摸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捉摸的信息产 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转变。
信息 哲学领域: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PPT学习交流
5
1.1.1 信息的概念
(1)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 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 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 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 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 和规律。
PPT学习交流
15
1.2.1 信息与物质和能量
表1-1 物质、能量、信息在社会生产中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质
能量
信息
物质产品的生产、加 工和分配领域 ·机器制造 ·化工产品 ·电子产品 ·建筑 ·农业生产 ︰
能源的生产、加工和 -
分配领域 ·电能 ·热能 ·光能 ·核能
·其他能 ︰
信息的产生、加工收集、 存贮和分配领域 ·市场信息 ·计划信息 ·金融信息 ·原材料信息 ·科学技术信息 ︰
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
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 的效用价值。
PPT学习交流
7
1.1.2 信息的特征
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PPT学习交流
9
1.1.3 信息的分类
按信息的作用来划分,可分为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干扰 信息。
按信息的运行状态划分,可分为连续性信息、间隔性信息、
按信息的流通渠道划分,可分为正式信息和非正式信息。
按信息的记录方式划分,可分为语声信息、图像信息、文 字信息、数字信息和计算信息等。
按信息的来源划分,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如组织内 部、外部)等等。
物质产品的生产、收 能源的生产、收集、 信息的产生、收集、加
集、存贮、加工和分配 加工、存贮和分配
工、存贮和分配
运输系统
PP能T学源习交系流 统
信息系统、通信系统16
1.2.2 信息化
“信息化”的概念来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 其所著的《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人们描绘了 “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的前景。1967年,日 本政府的一个科学、技术、经济研究小组依照“工业 化”概念,正式提出了“信息化”概念——
PPT学习交流
6
1.1.1 信息的概念
(2)认识论层次的信息 在认识论层次上,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
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
在认识论层次上,没有主体就没有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
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 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
PPT学习交流
8
1.1.3 信息的分类
按信息描述的对象划分,可分为自然信息、生物信息、 机器信息和社会信息。
按信息的性质划分,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 用信息。
从利用者观察的角度和过程划分,可分为实在信息、
按信息的传递方向划分,可分为纵向信息、横向信息 和网状信息。
按信息的内容划分,可分为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 治信息、文化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娱乐信息等等。
PPT学习交流
1
前言
信息管理的实践虽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 代,但作为一门学科的信息管理则是现代计算机和通 信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信息活动各环节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新兴学科领域,这个领域年轻同时又极具活力。
PPT学习交流
2
前言
课程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出发考察信息管理活动,重 点介绍和讨论了信息和信息管理的内容及特征,信息 的交流传递,信息分布,信息获取,信息组织,信息 检索,信息系统,信息服务,信息机构及其管理,信 息政策与信息法律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结合网络及数 字环境,讨论了信息管理具体领域在网络环境中的应 用,以及所出现的新发展和新动向。
PPT学习交流
3
1 信息与信息管理
PPT学习交流
4
1.1 关于信息
1.1.1 信息的概念 早期对信息字面上的理解 通信领域:有序程度的度量和负熵,用以减少不确定性 生命科学领域:生命体中的信号 科技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部门发展成果、
行业研究报告、中外专利、标准等资源 经济领域:企业、商品(价格)、顾客、市场等方面的
PPT学习交流
10
1.1.4 信息链中的
数据、信息与知识
数据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
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
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
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数据的
信息准备。
信息是数据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 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数据 + 背景 = 信息
PPT学习交流
11
1.1.4 信息链中的
数据、信息与知识
知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 正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 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 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可表示为:
信息 + 经验 = 知识
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
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
PPT学习交流
12
1.1.4 信息链中的
数据、信息与知识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包含关系及相互转化关系可以用 图1-1和图1-2表示。 数据
信息
知识
图1-1 数据P、PT学信习息交和流 知识的范围
13
1.1.4 信息链中的
数据、信息与知识
K
表达(组合、排列)
I
D
图1-2 数据、信息PPT和学知习交识流的相互转化
14
1.2 信息化与信息社会
1.2.1 信息与物质和能量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 基本要素,并称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性资源。物质提供 材料,能量提供动力,信息提供知识。如果没有物质, 什么也不存在;如果没有能量,什么也不会发生;如果 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同时,它们有着完全 相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过程。
信息化是向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占优势地 位的社会(即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 由可触摸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捉摸的信息产 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转变。
信息 哲学领域: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PPT学习交流
5
1.1.1 信息的概念
(1)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 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 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 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 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 和规律。
PPT学习交流
15
1.2.1 信息与物质和能量
表1-1 物质、能量、信息在社会生产中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质
能量
信息
物质产品的生产、加 工和分配领域 ·机器制造 ·化工产品 ·电子产品 ·建筑 ·农业生产 ︰
能源的生产、加工和 -
分配领域 ·电能 ·热能 ·光能 ·核能
·其他能 ︰
信息的产生、加工收集、 存贮和分配领域 ·市场信息 ·计划信息 ·金融信息 ·原材料信息 ·科学技术信息 ︰
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
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 的效用价值。
PPT学习交流
7
1.1.2 信息的特征
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PPT学习交流
9
1.1.3 信息的分类
按信息的作用来划分,可分为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干扰 信息。
按信息的运行状态划分,可分为连续性信息、间隔性信息、
按信息的流通渠道划分,可分为正式信息和非正式信息。
按信息的记录方式划分,可分为语声信息、图像信息、文 字信息、数字信息和计算信息等。
按信息的来源划分,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如组织内 部、外部)等等。
物质产品的生产、收 能源的生产、收集、 信息的产生、收集、加
集、存贮、加工和分配 加工、存贮和分配
工、存贮和分配
运输系统
PP能T学源习交系流 统
信息系统、通信系统16
1.2.2 信息化
“信息化”的概念来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 其所著的《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人们描绘了 “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的前景。1967年,日 本政府的一个科学、技术、经济研究小组依照“工业 化”概念,正式提出了“信息化”概念——
PPT学习交流
6
1.1.1 信息的概念
(2)认识论层次的信息 在认识论层次上,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
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
在认识论层次上,没有主体就没有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
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 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
PPT学习交流
8
1.1.3 信息的分类
按信息描述的对象划分,可分为自然信息、生物信息、 机器信息和社会信息。
按信息的性质划分,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 用信息。
从利用者观察的角度和过程划分,可分为实在信息、
按信息的传递方向划分,可分为纵向信息、横向信息 和网状信息。
按信息的内容划分,可分为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 治信息、文化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娱乐信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