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全册精品完整课件2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整册复习课件

高三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整册复习课件

凡 尔 赛 体 系
华 盛 顿 体 系
如何处置 战败国( 美、英、 法、意、 日五国意 图)
中国要求 遭拒;权 利交日本 ;五四运 动;拒绝 签字
山东归还 中国;实 质宰割中 国;
调整战胜 国矛盾, 四、五 调整…利益冲 突;美主导、 重分亚太 、九 日抑制;牺牲 势力范围 弱小民族利益 (美、英 、日)
1931; 1935; 1937; 1941 (珍 珠港)
阅读下列地图: (1)图甲、图乙中的领土格局分别是根据哪一次国际会议确立的? (2)图甲、图乙中德国的版图有何不同之处? (3)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4)现代史上,德国两次成为任人处置的对象,你认为德国应从中 吸取的教训是什么?
(1)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 (2)图甲中德国的版图略小,但仍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图乙中德国先是被四国分区占领,之后分裂为两个国家 。 (3)一战后,协约国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虽有矛盾,但 英美强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因此只将德国的部分领土归 还给原属国家;二战后,美苏两大国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 家,其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双方在各自的占领区建立了不 同性质的政权,从而导致了德国分裂。 (4)应反对和防止军国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树立和平 发展的意识;反对种族优越论,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 ( 答出其他认识,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知识结构:十月革命—向社义过渡—社义建设 一.十月革命(夺权) 条件: 经济.阶级.思想. 组织四大基础+ 一战的促进 经过: 二月革命--两权并存--四月提纲--七月事件--武装起义
特点: ①城市中心道路 ②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胜③ 分两个阶段 经济①② 革命措施: 政治…
巩固: ①签《布约》 ②军事 ③“战时”政策(背景.内容.评价)
考点二:1917----1939年的资本主义世界

世界近现代史优选PPT课件

世界近现代史优选PPT课件
一、亚洲的觉醒 二、非洲的反帝斗争 三、拉丁美洲 的民族民主运动
黄陂一中 吴长敏
亚洲的觉醒
内涵:列宁在谈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时,专 指亚洲各国进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时期,称之为亚 洲的觉醒。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亚洲,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背景:
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动的军事 独裁
国家主权和利益。他们还搜刮民才,抢
劫国库,贪污受贿。
材料一:1910年,工人、农民、部分军人、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 产阶级掀起革命。1911年,在北部,微拉领导的农民武装击败了 政府军;在南部,有查巴塔领导的农民武装也占领了大片地区, 向首都进军,在南北两支农民军和首都人民反对浪潮的压力下, 迪亚斯统治被推翻。
• 性质: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宪法
我想,我们努力的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什么?你说什么?你是开玩笑吧”她的声音开始颤抖。 我无力的摇了摇头,而后又点了点,“我希望你明白,我不能全心爱你,我很累,你知道吗” “为~为什么?刚才还好好的……”我已清楚的看见了她的眼泪
“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给我个理由好吗?”她猛的抬起头,含泪的双眸压迫着我,使我不敢注视她 “恩这个..我觉得我不想再骗你了,我觉得我不爱你,我怕越到后来,我就越难受,我也不希望你受到伤害,我不能这么对你……”我显然也很激动。 “那你就能这样对我?你这样就不伤害我?你难受?难受当初为什么要接受我?” “这个……….”被她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说真的,我也不想说,真的不想说,无论我说什么,只能是对她更大的伤害,所以,我选择了沉默…… 她走了,就这样流着泪走了,走时只留下一句:不管以后我遇到什么样的男朋友,我都不会象这次一样付出我的全部,你们都是一样的,……我恨你! 10月1日,又是一个应该让我永远都记得的日子,我一个人站在20路终点站,看着手挽手走在一起的情侣,心里有种感觉。“我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接二连三的伤害她们……” 2年前,我20岁,在一所名声还不错的职校读书,显然已经消除了没有考进高中的阴影的我过的还不错,身为班干部,整天忙于班级的工作,很少去想什么感情的事情,可是,却又偏偏让我陷入其中。 那是我们班的班花(至少我和我的几个朋友是这么想的),不知是什么原因,她竟然和我同桌,要知道,当时是很少有男女生同桌的,面对男同学门羡慕的眼光,我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为什么老师要让她和我坐”我有时也会自言自语。 她真的很漂亮,上课时,我的思想总是会被她给带过去,我不想看,但又偏偏控制不住,那时我才突然领悟到异性相吸的强大能量。“这毕竟是科学真理,我也没法改变”我常想。她好象也被我吸引,虽然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她会接受我(我长的也不帅,身材也算不上标准),我们还是走到了一起,这或许就是日久生情。 往后的日子,我们很快乐,我的状态也特别的好,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也在校艺术节上获得歌唱一等奖。同学们都说我们是被爱给催化的,我也欣然接受。我真的很怀念那些日子,说实在的,我觉得爱在某些时候的确是种催化剂,能让人焕发斗志,正如有些人为了爱而改变了一生。 可是,生活往往不会都那么如意,就象港台片里拍的一样,总有些事情会发生…… 随着她在学校的崭露头脚,她的追求者也就越来越多,有长的很帅的,有才华横溢的,有很有钱的,还有在外面混的.这无形中给了这些每样都差一点的我很大的压力,虽然我知道,她最爱的还是我,可是,我仍然难以解开心中的结,太完美的女孩总是难以让人接近,更谈不上相处了,相比较自己,就显得非常平庸,或许我真的和她不配……. 三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都要毕业了。一天,她对我说:“你说我们要不要去一个地方工作?”“不要吧,在一起上班不太好”我考虑后说,突然,我愣住了,我感到我这一年来有多么的痛苦,在学校我们每天都坐同一张桌子都这样,要是到了社会上而且还不能时时刻刻在一起,那样的话………..我都不敢保证今后会发生什么,毕竟我还是太小,我不能接受以后的更大的痛苦,亦没有对我们将来的信心。“我该怎么办?”我几乎要崩溃了,我突 然好想马上离开这些她,一个人有多么自由,不需要为这些事而犯愁,可是我偏偏不能忘记她的笑,她挽着我的胳膊听我说笑话的情景。这一晚,我睡不着,直到凌晨3点,我终于在下了决定后昏昏睡去…… 这是我第一次做出这么大的决定(比中考还大),也是我最后悔的一个决定。就这样,我们分手了,我的理由是我太小。虽然我知道这是个连我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可我还是用了,她哭了。 那年的情人节,也是我又开始独身的第一个情人节,我收到了她给我的贺卡,她说她很怀念那些日子,希望能够再有这样的机会。我在矛盾和痛苦中给她回了信,告诉她,不要再给我写信…… 又过了三年,在这三年中,我长大了,也成熟了,我也曾多次尝试接受别的女孩,试图去忘记她,可是每一次都伤害了她们。因为在潜意识中我常常拿她们和她做比较,而她们只是她的影子,我无法再去接受别的女孩子,因为我的确太爱她了。 三年后的我,很后悔,不,应该是非常的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会放弃?因为自己怕伤害?可是结果呢,正是自己去不断的伤害了别的女孩子的感情,或许也包括了当初的她,为什么我就不能勇敢的接受呢,因为我真正爱的就是她呀。 爱她,就应该真心的爱她,不该让她受伤害,更不要害怕被伤害,因为一旦你怕被伤害,而她却真正的在被你伤害。爱她就不该放弃。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无人能始终都不出错。

世界近现代史第二章复习PPT课件

世界近现代史第二章复习PPT课件

2020年10月2日
14
巩固练习:
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的 共同影响是
A.都赢得了民族独立,走上了迅速 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都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积极 影响
C.都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
2020年10月2日
15
四、欧洲的启蒙运动
概况:
在社会剧变的大潮中,欧洲政 治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启蒙 思想家从反封建出发提出了民主、 自由、平等的思想,为世界各国资 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和奋斗 目标!
6
思考题3:
阅读《全球通史》一段材料回答问题:
1814年,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写道:“我这 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 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 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滴慷慨 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一 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 说不出的欢乐。”
(1)你认为列宁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2)请指出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 同任务是什么?
(3)举例说明英、法资产阶级主要是通过 哪些形式完成其革命任务的?
2020年10月2日
5
思考题2: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中是如何表现出曲折性的?
(2)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是如何体现彻底性的?
2020年10月2日
⑴据材料,指出作者存在着怎样的心理?
⑵谈谈你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认识。
2020年10月2日
7
பைடு நூலகம்
讨论:
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早期资产 阶级革命的规律? ⒈根本原因 ⒉革命的范围 ⒊革命的任务 ⒋革命的领导者和主力 ⒌革命的经过 ⒍革命的结果

《世界近现代史》课件

《世界近现代史》课件

详细描述
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早期资本主义、工业 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等阶段。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 新兴资产阶级逐渐崛起,封建制度逐渐瓦解;工业革命 阶段则标志着资本主义的成熟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第 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同 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和国际冲突。每个阶段都有其 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特征,共同构成了世界近现代史 的发展脉络。
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总结词
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带来了便利和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
积极影响
科技进步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发展。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加 便捷地获取和传递信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同时,医疗技术、交通工具等领域 的进步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世界近现代史对当今世界的发展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更 好地理解当今国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全球化对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同时,世界近现 代史也是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
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早期资本主义、工 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 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特征。
01
总结词
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和
机遇。
02 03
挑战
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也带来了更 多的不稳定性和风险。例如,经济危机、政治动荡、文化冲突等问题更 加突出,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和协调。
机遇
全球化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各国可以加强贸易、投资、科技 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全球化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思想 碰撞,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世界近现代史复习精品PPT教学课件

世界近现代史复习精品PPT教学课件

路特点:以侵占151军9---事-152据2年点、麦为哲伦主(,葡)同环时球航以行垄断商路、
建立商站,1进、引行起了欺“商诈业性革命的”,贸使商易路的和贸方易中式心发略生了去变大化:量由地的中海
的财富。
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了“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
开 发展;
辟共进性行:罪意屠恶义杀的3夺了当奴、,原使给始地隶世亚积界的贸、累成非 ;为土易、一拉著。个人不民居可带分民来割灾的,难整,实体同;时行由也此种使带西来族欧的的灭殖资民本绝扩主张义政和发殖策展民具掠;备
代表性的科学家: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 4
思想家:意大利的布鲁诺、英国弗兰西斯·培根·
沙场点兵:
D 1、西欧资本主义兴起时冶金业取得了巨大进步,是因为:
A、受到了军火需求扩大的刺激 B、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C、开辟了海外市场
D、使用了新的动力
D 2、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
A、反对禁欲主义
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的巨大转折 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
一是:在欧洲和北美,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 冲击,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临。
思想上:掀起了欧洲思想政治领域的第二次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行动上:欧美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
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进行改革,实行富国强兵客观上推 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0/12/6
8
复习建议:
一、做到点线面结合。找线,按线串点形成面。 看细、记实。
二、做到三多。多思、多想、多忆。
三、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比较。同一类型的 知识善于归纳。
2020/12/6
9
第二章 决战高考

世界近现代史(课堂PPT)

世界近现代史(课堂PPT)
.
1
.
2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
.
3
.
4
日本以明治天皇的名义而发动的一 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三、明治维新的影响 四、明治维新的历史启示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1.(一)德川幕府统治出现了全面的危机
1. 政治上,推行森严的等级制度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幕藩体制

统治阶级
将军、大名、武士 10工人
10%

商人
贱民
社会最底层
.
8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一)德川幕府统治出现了全面的危机
1. 政治上,推行森严的等级制度 2. 经济上,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了阶级结构、等级秩
序的变化,使得社会矛盾不断尖锐
中下级武士地位的 变化,使他们成为推翻 幕府统治的主要力量。
义新经济;
一是进行货币改革 二是进行土地改革 三是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1873年维也纳博览会的主建筑工业宫
.
30
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政策
一是用国家力量来扶植资本主义。 二是用国家力量来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 三是用国家的力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
聘请外国专家和派遣留学生。
.
31
1866年—1873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 速度是32.2%,而同一时期英国只有3.3%, 美国只有5%,德国只有3.8% 。1874---1890 年间日本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1%, 而同一时期,英国为1.7%,美国为5.2%,德 国为3.5%。
此后,英国、荷兰、法国、俄国也迫使日 本签订了类似的不平等条约。

世界近现代史PPT 演示文稿

世界近现代史PPT 演示文稿
高三历史复习讲座
从字数上看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新老教
材都是17万。字数相等。
从形式上看 内容更精炼
•更 强 调 历 史 的 阶 段 性突出历史的整体性,
从内容上看
•引言表述上的变化 •增加了新的内容 •大小字的变化 •突出创新思维能力的 培养
对江西试卷的分析(历史单科总分150分、新教材)
2000年 2001年 中国历史101分, 世界史:上册25分 (6×2+13) 世界史49分 下册24分(7×2+10) 中 国 历 史 100 分 , 世界史:上册27分(6×2.5+12) 世界史50分 下册23分(4×2.5+13)
3、《威斯敏斯特法》是英国被迫顺应殖民体系瓦解这一客观历 史趋势的法律文件,表明英国已经失去对自治领的实质性政治控制 仅存留松散的政治联系,各自治领都可以以独立国家的面貌出现在 世界舞台上。
凡尔赛体系
知 识 归 纳
协约国同德国(《凡尔赛和约》)、 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 其和约(《色佛尔条约》)共5个。
华盛顿体系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共3个。
(1)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充满 矛盾和斗争。 比较巴黎 和会和华 盛顿会议 的基本特 点: (2)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 (3)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的矛盾。
有些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从向西方学习转向 向苏俄学习,如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出现了 新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共产党纷纷成立。
重 点
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基 本 规 律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
世界现代史的分期、主要内容

世界近现代史课件

世界近现代史课件

答: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3、根据以上材料及问题,请归纳出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经济方面: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社会面貌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方面: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形成了西方先进, 东方落后的局面。阶级关系: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 对立阶 级。
阅读下列材料: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 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层对旧政治制度的 胜利,他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 请回答: 1、分别写出“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开始的标志。 答:分别是英国新议会的召开,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2、材料中的“旧政治制度”指什么?“新政治制度”指什么? 答:旧制度是封建制度,新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 3、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革命的序幕,法国的资产阶级 革命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
第五章:1848年欧洲革命
第一节:法国革命 第二节:德意志革命 第三节:意大利革命 第四节:1848年欧洲革命的总结 重点理解:1848年欧洲革命的经验教训和历 史意义 识记:巴黎六月起义、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 兰西第二帝国、《新莱茵报》

法国1830年革 工 命业 革 命
西 意

革命进程
(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当时的法国为什么要召开三级会议?
总结:当时的法国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国王召 开三级会议主要是为了筹钱,特别是想叫第三等级 中的资产阶级掏钱。但资产阶级拒绝掏钱,并要 求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决定用武力镇压第三等 级,这样三级会议的召开就成了革命的导火线。
(2)开始:攻占巴士底狱

世界现代史课件

世界现代史课件

世界现代史课件第⼆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改⾰的开始第⼀节赫鲁晓夫揭开了苏联体制改⾰的序幕⼀、斯⼤林晚年的苏联1、经济领域的成就与问题材料⼀:到1950年,苏联的⼯业建设在重⼯业和军事⼯业领域取得令⼈嘱⽬的进展,恢复和新建了6200个⼤企业,建成了第⼀座原⼦能反应堆,进⾏了⾸次核武器试验,⼯业总产值⽐1940年增加73%,其中重⼯业产值增加1倍多。

——徐天新著《当代世界史》,第42页材料⼆;轻⼯业产值只增加22%,棉纺织业及⾷品加⼯业甚⾄未达到战前⽔平。

材料三:农业发展缓慢,1953年全苏⼈均粮⾷432公⽄,低于1913年540公⽄的⽔平。

1952年,集体农户饲养的⽜、奶⽜及猪的数量与1940年相⽐,分别减少27%、31%和50%。

2、社会政治⽣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争Ⅰ、对党内外出现的改⾰思潮进⾏扼杀,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了对所谓“资产阶级思潮”和“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批判运动。

Ⅱ、对党内改⾰派进⾏政治清洗,制造了“列宁格勒案件”。

1953年⼜发⽣了“医⽣间谍案”。

Ⅲ、19⼤后,斯⼤林模式陷⼊危机,社会病态现象⽇益严重。

“列宁格勒案件”:1949年秋,苏联保安机关在斯⼤林指⽰下突然逮捕了⼀批⾼级⼲部,其中有: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第⼀副主席、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沃兹涅先斯基,苏共中央书记库兹涅佐夫,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主席罗吉昂诺夫,列宁格勒州委书记波普科夫等。

随后,经秘密审讯,于1950年9⽉,以“叛国罪”将沃兹涅先斯基等⼈判处死刑,并予以执⾏。

由于这⼀案件所涉及的对象⼤多在列宁格勒担任过领导⼯作,所以被称作“列宁格勒案件”。

“列宁格勒案件”的制造是30年代各种冤案的翻版,其⽬的就是为了把可能成为斯⼤林“反对派”的政治势⼒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此确保斯⼤林的个⼈权⼒和“斯⼤林模式”的稳固。

“医⽣间谍案”:1953年1⽉13⽇,塔斯社报道了⼀条耸⼈听闻的消息。

据称,苏联保安机关破获了⼀个由15名克⾥姆林宫医⽣组成的反⾰命间谍集团,这些医⽣受帝国主义情报机关和国际犹太民族主义组织的指使,企图⽤有损于健康的医疗⽅法谋害苏联领导⼈。

世界现代史(二)(二战后的世界)

世界现代史(二)(二战后的世界)

世界现代史(二)(二战后的世界)第1课时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涉及章节2.7.3)一、课前预习1.1953年斯大林逝世,稳固地位后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在“苏共二十大”闭幕前夕作了《》的“秘密报告”。

会后,苏联在爱全党和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斗争,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活动。

2.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方面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提高的收购价格,刺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以提高粮食产量。

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扩大了。

3.戈尔巴乔夫改革在政治改革中提出用“”思想,代替“”,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

1990年又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4.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苏联实际上解体。

二、重点归纳与解析2.构建体系背景: 农业: 赫鲁晓夫改革 内容: 工业: 政治:评价:未能打破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措施及影响原因:苏联解体影响:三、活动探究例1. 回首苏联历程步骤一:观察风云人物,走近历史。

斯大林 赫鲁晓夫 戈尔巴乔夫(1)上面三位历史人物中在苏联历史上最大的影响是什么?[答案]:斯大林:领导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开创了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领导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率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领导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但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2)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结果如何?[答案]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农业和政治;失败。

步骤二:整合资料,探究历史真实。

(2)如果你是一位历史学家,你觉得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是什么?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高度集权;未从根本上触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脱离社会主义方向。

步骤三反思历史,总结教训。

(3)斯大林模式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体现?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答案]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个人崇拜盛行;高度集权。

世界现代史课件(完整版)

世界现代史课件(完整版)

科技创新与人类未来的发展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 将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 方式,需要关注其伦理、 法律和社会影响。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进步为人类健康 和生活质量提高带来巨大 机遇,但同时也涉及伦理 和安全问题。
清洁能源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清洁能源技术成为未来能 源发展的重点,将推动能 源结构的转型。
战争与和平:世界现代史的冲突与合作
冲突与战争
世界现代史上发生了许多战争和冲突,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阿富汗战争等。这些战争和冲突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国际合作与和平
尽管世界现代史上发生了许多战争和冲突,但各国之间也进行了一些合作和和平的努力。例如,联合 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和平与发展的进程,各国之间的合作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如《凡尔赛和约》、《联合国宪章》的签署等。
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发展
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趋势, 它推动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和 融合,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 发展。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它们通过国际生产和营销网络,实 现了资源的全球配置和优化。
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是跨国公司发展的产物, 它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 得以有机整合,推动了全球经济的 发展。
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技进步与互联网的兴起
01
02
03
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 重要推动力,它推动了生 产力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 构的升级。
互联网的兴起
互联网的兴起是科技革命 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极大 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和社会形态。

【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史(2)

【历史课件】世界近现代史(2)

表现: 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 视民主与法制,最后导致个人高度集权。 这种体制是在外部处于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 在落后的经济文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在战争时期和国 民经济恢复时期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 段管理经济,把开始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原因——由险恶的国际环境; 落后的经济面貌所决定的。
不同 ——①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 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②苏 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 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 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 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 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 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 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国借债等手段筹集。 位、世界第二位。
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的秘密报告中指出,被 称为“胜 利者的大会”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 表大会(1937年举行)选出的139名中央委 员和 候补中央委员中,有83名被逮捕和枪毙,出席这 次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 名被逮捕,其中 许多人随后被杀掉。30年代末,也就是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前夕,斯 大林对军队干部的清洗更是惊 人。据苏联方面统计的数字:5个元帅中3个被杀, 5 个一级集团军司令员中3个被杀,10个二级集 团军司令员全部被杀,57个军长中50 个被杀, 186个师长中154个被杀,16个一级和二级集团 军政治委员全部被杀,28个 军政委中25个被杀, 64个师政委中58个被杀,456个上校中401个被 杀
作业:
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30年代,苏俄(苏联)的经 济政策有何重大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对变化 的结果有什么认识?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综述共56页PPT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综述共56页PPT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综述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56、书不仅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从史实上看,以中 国为例,作为世界上的 重要大国之一,1840年 才真正步入近代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 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是划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 经济时代的一个界标。
与之相似的还有现代化体系论。世界近现代史是世界 各国走向和实现现代化过程。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
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 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
横向发展指的是各民族、各地区间从闭塞到打开闭塞, 由彼此隔绝到互相交往,终于变历史的分散发展为整 体发展。
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逐渐开 始出现
整个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 联系交织在一起
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成为一个 整体
核心概念:动
全球史学反映了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史学家从史学的 角度对全球化历史的反思和回顾,反映了他们对全球历 史的整体相关性的认识。
William McNeil (1917-2016)
强调人类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出发
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和人民之间的互动
全球史史学不研究单个文化而研究文化之间的互相影 响和互动。
他们对领地的占有是有条件的,除本人战时必须应召参 战外,还根据其领地的收入提供一定数量的骑兵(杰贝 利),通常每3000~5000阿克切提供1名。
4.注重文明比较。
“商人服象,为虐于东 夷”。——《吕氏春秋 》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元龟象齿……”
——《诗经·鲁颂》
“多野象,潮、循人或 捕得象,争食其鼻,云 肥脆,尤堪作炙。”
——刘恂《岭表录异》
“地宜稻,多兕(si)象” ——《淮南子》 “匿林中,食民苗稼” ——洪迈《夷坚志》
世界通史著作中西方所占比例过重。
用以表述世界史的核心概念和范畴都源于西方经验。
基于欧洲特定经验所产生的概念来阐释欧洲队现代世 界的支配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Oswald Spengler (1880-1936)
背景:历史学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一种反应。
1960年代在美国兴起,而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3 • 通过谷物采集得到食物而不是通过狩猎
环境史学最早在美国形成,其标志是:1970年代美国 环境史学会成立和《环境评论》杂志的创建。
S•海斯《保护与效率主义》(1959)
R•卡森《寂静的春天》(1962)吕瑞兰译,科学出版 社1979年
D.沃斯特:《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草原》 (1979),三联书店2003年
从学理上分析了“欧洲中心论”产生的原因及其谬误 的根源。
反对国家为单元的思维模式。
反对“依据结果反推原因”的分析方法。
Jerry Bentley(1940-2012)
1.对过去被忽略的文明或者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2.重点描述对全球文明总过程形成有重要影响的人类 经历;
3.关注跨文明,跨区域的事件;
John McNeil
《阳光下的新事物》
(1)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2)研究人类行为引起的环境变迁,以及人为因素引 起的环境变迁是如何反过来影响人类社会的变化的;
(3)研究人类的环境认知。
狭义的环境史 • 补缺 广义的环境史 • 全新的审视视角
历史书写的一般步骤: 一、排列编年; 二、组织故事; 三、情节编织; 四、论证解释; 五、意识形态的蕴涵
奥斯曼帝国:热兵器;军事采邑制度; 近卫军团制
“用刀马取得的,也只有用刀马才能维持”
以封地一年 提供多少收 入(赋税) 为标准,一 般分为三级, 分给立有军 工的军人
以农村家庭 手工业和小 农业结合为
前提
子承父业
军政合一
领地根据收入的多少,通常分为两种:年收入不足2万 阿克切(小银币)的称“蒂马尔”,其领主称“蒂马尔 哲”(Timarci);年收入在2~10万阿克切之间的称“泽 阿梅特”,其领主称“扎伊姆”(Zaim)。两者通称 “西帕希”(Sipahi,即封建骑兵)。
破除西方中心论 ——以全球史为例
破除人类中心主义 ——以环境史为例
世界历史发展客观上存在着中心。
背景:近代以来西方借助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工业 革命走向了现代化,由此奠定了几百年的经济军事和 文化霸权。
特征:西方的优越性、特殊性和普遍性
将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较早实现工业化归之于 欧洲文化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R•纳什《荒野和美国思想》(1967)

人类

人类
自然的 其它部

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 《史学理 论研究》2000年第4期 环境史就是以建立在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基础上的 当代环境主义为指导,利用跨学科的方法,研究历史 上人类及其社会与环境之相互作用的关系;通过反对 环境决定论、反思人类中心主义文明观来为濒临失衡 的地球和人类文明寻找一条新路即生态中心主义文明 观。
一、什么是世界近代史? ——概念、起始和分期
二、全球史、环境史 ——超越传统世界史编纂的方式
三、研习历史与批判性思维
“世界近代史,在社会发 展阶段上是资本主义产 生、发展和走向衰亡的 历史。”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 史·近代部分:上册[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一、从逻辑上看,对一 段历史时期的划分不能 单单仅看到社会形态的 层面,资本主义只是众 多社会形态中的一种。
为什么大象退居到了热带和亚热带?
稻米 Oryza sativa
稻米被驯化的特征,其 实就表现在农作物和杂 草的区别上,那它们到 底有什么具体的不同呢?
播种的方式 播种的控制 后代的数量
• 有适合驯化的植物
1 • 小麦、大麦
• 半干旱的地中海气候不利于植物多年生长
2 • 草本植物,粒大籽多
1、重新认识“史料” 2、知识和权力
福柯
历史学院 乔瑜
一、亚欧大陆: 伊斯兰文明的扩张; 欧洲基督教文明的新发展; 中华文明的新变化; 印度、日本 二、世界上的其它地区: 非洲脆弱的帝国; 美洲;大洋洲
在中亚的扩张:突厥人的伊斯兰化;宗 教成为凝聚力量的旗帜;帖木儿帝国
在南亚的扩张:莫卧儿帝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