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_材料表界面_期末知识点——wjl版

江苏大学_材料表界面_期末知识点——wjl版
江苏大学_材料表界面_期末知识点——wjl版

1.表面能:系统增加单位面积时所需做的可逆功J/m*m

2.吸附热:吸附过程中的热效应。物理吸附热效应相当于气体的凝聚热,

化学相当于化学键能

3.物理吸附:吸附作用力为范德瓦尔分子力,由表面原子和吸附原子之间

的极化作用而产生。

4.化学吸附:静电库仑力,发生电子转移,改变吸附分子结构。

5.毛细现象:吸附压力引起的毛细管内外页面的高度差的现象

6.超疏水: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

7.润湿:固体表面上的气体或液体被液体或另一种液体取代的现象,原因,

接触后吉布斯自由能小于0

8.亲水物质:能被水润湿的物质,如玻璃、石英

9.疏水物质:不能被水润湿的物质,如石墨、硫磺

10.接触角:三相交界处自固液界面经过液体内部到气液界面的夹角叫接触

11.粘附功:液柱由两液体构成,拉开后原来AB

界面消失,出现新的A\B,消耗的能量称为粘

附功

12.内聚能:均相物质分离成两部分,产生两个新界面,消耗的能量称为内

聚能

13.接触角滞后现象:于粗糙或不均匀表面上,液滴可以处于稳定平衡态或

者亚稳定平衡态。

14.粘附润湿:液体接触固体,变气液表面和气固表面为液固表面的过程。

15.浸湿过程:气固为液固所取代的过程

16.铺展润湿:液体于固体表面接触后,于固体表面上排除空气而自行铺展

的过程,也是一个以液固界面取代气固界面同时液体表面随之扩展的过程。

17.静接触角:当液体在固体表面达到平衡时,气液的界线与液固的界线之

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此时为静态接触角

18.动态接触角:液体在固体表面接触角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过程,是动态

接触角

19.表面活性剂:加入少量时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并改变体系界面状态

的物质。

20.Krafft 温度: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是在足够低

的温度下,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慢慢增大,当温度达到某一定值后,溶解度会突然增大。溶解度开始突然增大的温度叫Krafft 温度。

21.表面接枝:表面接枝是通过紫外光、高能辐射、电子束、等离子体等技

术,是聚合物表面产生活性中心,引发乙烯基单体在聚合物表面接枝聚合,或利用聚合物表面的活性基团通过化学反应接枝。表面接枝聚合,大分子偶合反应,以及添加接枝共聚物。

22.金属的腐蚀:金属及合金在外围介质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下发生破坏的

过程称为金属腐蚀。

23.玻璃相:陶瓷配料中除主晶相以外的其他组分(有时包括)在一定温度

下共熔,然后“冻结”成非晶态固体。

24.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通过一定的工艺复合

而成的多相材料。

25.增强材料:在复合材料中,凡能提高机体的机械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

性能的材料称为增强材料。

26.碳纤维: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固相反应转变而成的纤维状聚合物碳,

是一种非金属材料。碳纤维不属于有机纤维范畴。

1、简述表面张力与表面能的异同?

不同:物理概念、意义不同。表面张力指纯物质的表面层分子之间实

际存在的收缩张力,N/M,力学;表面自由能表示形成单位新表面使

体系自由能的增加值,J/M*M,热力学。

相同:既可表示表面自由能又可表示表面张力,量纲相同、数值相等

J/M*M= NM/(M*M)= N/M,对固体不同。

2、影响表面张力系数的因素:

1)与液体的性质有关:不同液体,a值不同;密度小、易挥发的液

体a值较小。如酒精的a值很小,金属熔化后的a值很大。

2)与相邻物质性质有关:同一液体与不同物质交界,a值不同。

3)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x值减小,两者近似呈线性关系。(P23

表2-1)

4)与液体内所含杂质有关:在液体内加入杂质,液体的表面张力系

数将显著改变,有的使其x值增加;有的使其x值减小。使x值

减小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

3、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比较

4、固体的实际表面示意图

5、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表面层分子处于空间不对称力场中,液面上蒸汽分子对其作用力较

小,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拉力,总是企图向液体内部移动,缩小

表面积。这种自发的向内的拉力是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

6、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毛细管法、最大气泡压力法、滴重法、吊环法、吊板法

7、固体表面特性:

固体表面分子(原子)的运动受缚性;固体表面的不均一性:表面粗

糙、晶体界面不均一性、固体表面污染;固体表面吸附性,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8、Langmuir吸附理论:

单分子层吸附。只有碰撞到固体空白表面上,进入吸附力场作用范围

的气体分子才有可能被吸附。

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各晶格位置处吸附能力相同,每个位置吸附一个

分子。吸附热是常数,与覆盖率无关。

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分子相互之间无作用力。

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当吸附速率与解吸速率相等时达到吸附平衡。

9、BET吸附理论

多分子层吸附:被吸附的分子可以吸附碰撞在它上面的气体分子;也

不一定等待第一层吸附满了再吸附第二层,而是从一开始就表现为

多层吸附。

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各品格位置处吸附能力相同。因第二层以上各层

为相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所以除第一层外,其余各层吸附热都相

等,为被吸附气体凝结热。

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分子横向相互之间无作用力。

当吸附达到平衡时,每一层上的吸附速率与解吸速率都相等。

10、界面化学四大定律

11、润湿发生的原因

发生原因:固体与液体接触后系统的吉布斯自由能降低(即△G<0)。

12、从分子间作用力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水能润湿玻璃

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来说,水能润湿玻璃是因为玻璃是由极性键构成的物质,它们和极性水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水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因而滴在玻璃上表面上的水滴,可以排挤它们表面上的空气而向外展开。

13、接触角与润湿的关系

0=0,完全润湿,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

0<0<90°,液体可润湿固体,且0越小,润湿越好。

90°<0<180°液体不润湿固体。

0=180°,完全不润湿,液体在固体表面凝成小球。

14、润湿理论的应用

如在冶金结晶过程中,熔体中的杂质(如氧化物、氮化物等)若与晶粒之间界面张力小,则接触角小,润湿性就好,晶核质点便会在杂质

上铺展,以杂质为中心促进结晶过程的进行。此原理在细化晶粒,改

善和提高金属的机械性能方面非常重要。

农药:药对植物页面润湿性良好,能充分于页面铺展,挥发后留下均

匀薄药剂,不然会留下药剂斑点

15、接触角的测定方法

停滴法、吊片法、电子天平法(纤维对液体的接触角测定)

16、引起接触角滞后的原因

固体表面的粗糙度、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和多相性、固体表面的污染17、粘附润湿、浸湿、铺展润湿的比较

18、影响胶束分子量的因素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影响、电解质的影响、有机添加剂的影响、温

度的影响

19、聚合物表面特点

表面能低、化学惰性、表面污染、弱的边界层

20、表面改性的目的

改变表面化学组成,引进带有反应性的功能团;清除杂质或弱边界层等;改变界面的物理形态;提高表面能,改进聚合物表面的润湿性和

粘结性;通过表面接枝反应,设计界面过渡层。

21、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

表面接枝、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臭氧氧化、化学处理、火焰和热处理、电晕放电处理。

22、聚合物表面电晕放电处理

在绝缘电极和感应辊之间接有高频发生器,塑料薄膜在电极和感应辊之间通过。当施加高压电时,局部发光放电,产生电子、正离子、负离子等高能离子。电子的冲突电离作用使电子、离子增殖,产生的

正离子、光子又发生二次电离而持续放电,结果在阳极和阴极之间产生电晕。

高能粒子与聚合物表面作用,使聚合物表面产生自由基和离子,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聚合物表面可形成各种极性基团,改善了聚合物的黏结性和润湿性。电晕处理可使薄膜的润湿性提高,对印刷油墨的附着力显著改善。

23、金属腐蚀的因素

与金属材料本身性质有关的因素称之为内部因素,包括化学不均匀性、能量不均匀性

与腐蚀介质性质有关的因素称之为外部因素:化学成分、离子浓度、温度、压力。会发生变化。

24、陶瓷表界面结构-晶界构形

25、 复合材料开发的意义

它是一种多相材料,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上不同并可用机械方法分离的材料。

它可以在人为地控制下以某种工艺将几种分离的不同材料混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材料。

它的性能应优于各单独的组分材料,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组分材料没有的独特性能。

26、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一般特性

轻质高强、电性能好、耐腐蚀性能好、热性能好、性能具有可设计性、界面结合性差,层间剪切强度低

27、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基体的作用

把增强材料纤维粘在一起;分配纤维间的载荷;保护纤维不受环境影响

28、 复合材料界面润湿理论

产生良好结合的条件如下: 1. 液体粘度尽量低; 2. γS 略大于γL 。 欲使基体能在纤维表面铺展,基体的表面张力必须要小于增强体或经过偶联剂处理后的临界表面张力。

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总结

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 绪论 道路工程材料是道路工程建设与养护的物质基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道路工程质量和服务寿命和结构形式。 路面结构由下而上有:垫层,基层,面层。 面层结构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良好的表面特性。 第一章 砂石材料是石料和集料的统称 岩石物理常数为密度和孔隙率 真实密度:指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的质量。 毛体积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空隙(闭口、开口空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是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开口空隙和闭口空隙)的百分率。 吸水性:岩石吸入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来表征。 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饱和吸水率:是岩石在常温及真空抽气条件下,最大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在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集料:是由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组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沥青混合料 水泥混合料

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空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的质 量。 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石料强度的相对指标。压碎值是对石料的标准试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加荷,测试石料被压碎后,标准筛上筛余质量的百分 率。1000 1 ?='m m Q a (1m :试验后通过2.36mm 筛孔的细集料质量) 磨光值:是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是决定某种集料能否用于沥青路面抗滑磨耗层的关键指标。 冲击值:反映粗集料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由于路表集料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冲击作用,这一指标对道路表层用料非常重要。 磨耗值:用于评定道路路面表层所用粗集料抵抗车轮磨耗作用的能力。 级配参数: ?? ? ??分率。 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是指通过某号筛的式样通过百分率和。 筛分级筛余百分率之总分率和大于该号筛的各是指某号筛上的筛余百累计筛余百分率率。 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是指某号筛上的筛余质分级筛余百分率i i i A a ρ 天然砂的细度模数,系度模数越大,表示细集料越粗。 根据矿质集料级配曲线的形状,将其划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 在连续级配类型的集料中,由大到小且各级粒径的颗粒都有,各级颗粒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绘制出的级配曲线圆滑不间断;在间断级配集料中,缺少一级或几个粒级的颗粒,大颗粒与小颗粒之间有较大的“空档”,所做出的级配曲线是非连续的。 第二章 沥青按照形态分类:粘稠沥青、液体沥青。 沥青按照用途分类:道路沥青、建筑沥青、水工沥青、防腐沥青、其他沥青。 粗集料 >2.36mm >4.75mm 细集料 <2.36mm <4.75mm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袁庄乡中心小学二.一班李喜玲 一、试卷的评价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为60分钟。本学科期末考试的题型填空题、选择题、辨析题、连线题、简答题,这五个部分组成。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道德法制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这张试卷主要考察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的内容。从总体考试成绩来看,班平均分87.9,优秀率65%,及格率为96.8%, 三、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分析 1、首先,第一部分是填空题,共计20分,得分率为8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教师的教及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指导),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2、其次,第二部分为判断题,共计20分。本题先对某个观点进行判断,其次再说明理由此题得分率为60%左右,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也说明学生在答题时没有认真审题。 3、第三部分选择题,共计20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查找答案的能力等,每位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政治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4、第四部分连线,共计12,分此题做的较好,没有失分现象。 5、第五部分为简答题,共计28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和做笔记的能力。一般来说,简答题考的就是课本上原原本本的知识点,认真听讲和认真做笔记的同学则容易拿满分。但此题失分较多其主要表现在: (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3)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很多学生不理解考试的问题,不能回答,造成失分。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道法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改进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和综合能力。 2、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

2018年材料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材料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1、(C)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为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材料合理储备的数量标准是确定能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的合理储备量。 预算定额 B.施工定额 C.材料储备定额 D.概算定额 2、材料订购费随订购次数的增加而(A),在总用量不变的条件下,与订购的批量成(C)。 A.增加,正比 B.降低,反比 C.增加,反比 D.降低,正比 3、仓储合同订立的原则是(A)。 A.平等原则,公平及等价有偿原则和自愿与协商一致原则 B.平等原则,公开及等价有偿原则和自愿与协商一致原则 C.平等原则,公平及等价有偿原则和互助与协商一致原则 D.平等原则,公开及等价有偿原则和互助与协商一致原则 4、(D)加经常储备定额又称最高储备定额。 A.平均储备定额 B.综合储备定额 C.年度储备定额

D.保险储备定额 5、水泥储存期是按(C)起算。 A.开工日期 B.入库日期 C.出厂日期 D.封装日期 6、水泥轻微受潮时,(A)。 A.使用范围不改变 B.降低强度用于要求不严格的工程部位 C.用于要求不严格的工程部位 D.降低强度用于要求较低的工程部位 7、仓库按建筑结构划分有(A)。 A.露天料场 B.普通仓库 C.中心仓库 D.保温库 8、钢材原材、型钢原材要挂牌标识的内容应有(B)。 A.数量 B.名称 C.生产日期 D.使用部位 9、用压碎指标表示强度的材料(B)。 A.普通混凝土 B.石子 C.砂子 D.轻集料 10、高强混凝土、夏季大体积混凝土、负温施工混凝土、抗冻融混凝土宜选用外加剂为(C)。 A.萘系减水剂、早强剂、木钙减水剂、引气剂 B.木钙减水剂、萘系减水剂、引气剂、早强剂

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材料的性能 1、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的优点:测量误差小,数据稳定。 缺点:压痕大,不能用于太薄件、成品件及比压头还硬的材料。 适于测量退火、正火、调质钢, 铸铁及有色金属的硬度(硬度少于450HB)。 2、洛氏硬度 HRA用于测量高硬度材料, 如硬质合金、表淬层和渗碳层。 HRB用于测量低硬度材料, 如有色金属和退火、正火钢等。 HRC用于测量中等硬度材料,如调质钢、淬火钢等。 洛氏硬度的优点:操作简便,压痕小,适用范围广。 缺点:测量结果分散度大。 3、维氏硬度 维氏硬度所用载荷小,压痕浅,适用于测量零件表面的薄硬化层、镀层及薄片材料的硬度,载荷可调范围大,对软硬材料都适用。 4、耐磨性是材料抵抗磨损的性能,用磨损量来表示。 分类有黏着磨损(咬合磨损)、磨粒磨损、腐蚀磨损。 5、接触疲劳:(滚动轴承、齿轮)经接触压应力的反复长期作用后引起的一种表面疲劳剥落损坏的现象。 6、蠕变:恒温、恒应力下,随着时间的延长,材料发生缓慢塑变的现象。 7、应力强度因子:描述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场强度的指标。 第三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1、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在空间的规则排列的方式为晶体结构。为便于描述晶体结构,把每个原子抽象成一个点,把这些点用假想直线连接起来,构成空间格架,称为晶格。 晶格中每个点称为结点,由一系列原子所组成的平面成为晶面。 由任意两个原子之间连线所指的方向称为晶向。 组成晶格的最小几何组成单元称为晶胞。 晶胞的棱边长度、棱边夹角称为晶格常数。 ①体心立方晶格 晶格常数用边长a表示,原子半径为√3a/4,每个晶胞包含的原子数为1/8×8+1=2(个)。属于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铁、钼、铬等。 ②面心立方晶格 原子半径为√2a/4,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包含原子数为1/8×8+1/2×6=4(个) 典型金属(金、银、铝、铜等)。 ③密排六方晶格 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包含原子数为为12×1/6+2*1/2+3=6(个)。 典型金属锌等。 2、各向异性:晶体中不同晶向上的原子排列紧密程度及不同晶面间距是不同的,所以不同方向上原子结合力也不同,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化学、力学间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差异,此特性称为各向异性。

材料员考试试题

材料员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对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在签订租赁协议时,应当出具(C )。 A、产品合格证 B、生产许可证 C、检测合格证明 D、制造许可证 2、某施工现场运来一批钢筋,对这批材料的检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对钢筋的质量检查应属于监理工程师的责任,施工单位不需要检查 B、对钢筋的质量检查应属于施工单位的责任,监理工程师不需要检查 D、对钢筋的取样检查应该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 3、烧结普通砖的产品等级是根据(C )确定的。 A、外观质量(包括尺寸偏差) B、外观质量、强度等级 D、外观质量、强度等级及耐久性能 4、(A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属于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A、SBS B、APP C、EVA D、PVC 5、下列材料保温性能最好的是(D)。 A、加气混凝土 B、浮石混凝土 C、页岩陶粒混凝土 D、膨胀珍珠岩水泥制品 6、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不得早于(A )。 A、390min B、400min C、290min D、450min 7、砂可分为人工砂、天然砂和(D)。 A、河砂 B、山砂 C、海沙 D、混合砂 8、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 B )。 A、5d B、7d C、10d D、14d 9、钢材的力学性能又称(A),是钢材最重要的使用性能。 A、机械性能 B、抗拉性能 C、抗压强度 D、抗拉强度 10、水泥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钙(C )或掺入的石膏过多。 A、硅酸盐 B、二氧化硫 C、游离氧化镁 D、粉煤灰

初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5—2016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赵营一中单秋丽 为了在新的学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特将本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成绩分析 从本次考试的成绩看,学生的优秀率太低,所以今后要多抓促优秀率,以促更多的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突出,也要多帮助那极少数掉队的同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指导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跟上同学的步伐。 二、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试卷主客观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人文思想。本试卷共四大块,即积累和运用、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卷面分值为120分,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培养语文素养。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并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为主。重点关注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语文学科的生活性、思想性,让课本、生活、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1、注重基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中,范

围涉及字词的识记、古诗词的背诵及赏析、名著阅读、语言实际运用题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扩展阅读量,增加视野。同时注重积累知识、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考查。 2、着眼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包含对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本理解。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有深度。分值分布合理。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测试,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考查学生主观判断能力,并要求学生对一些相关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灵活性、思维性较强。如综合性能力考查。这些都是学生日常广读博览,有所积淀,方能游刃有余。 4、作文命题,不仅给学生较广阔的取材导向,结合学生实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并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也是一种挑战,想要写好又得下一番苦功,更重要的是在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给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启迪。实现了作文与做人的和谐统一。 三、答题情况分析: 1、试卷第一部分是"积累和运用",包含6个小题,共27分,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4题名著考查。第5题语言实际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出现的问题有:①祝贺短信格式不正确;②设计的问题没有结合两则材料。 2、第二部分是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两篇,失分比较多,尤其是《十枚分币》的阅读题,失分较多。 3、第三部分是文言文阅读题,包含6个小题,共16分,学生失

建筑材料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建筑材料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考试试题 材料员(专业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0.5分,共40分。) 1、《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对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在签订租赁协议时,应当出具(C)。 A、产品合格证 B、生产许可证 C、检测合格证明 D、制造许可证 2、某施工现场运来一批钢筋,对这批材料的检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对钢筋的质量检查应属于监理工程师的责任,施工单位不需要检查 B、对钢筋的质量检查应属于施工单位的责任,监理工程师不需要检查 C、因厂家已出示了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故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均不需要再对其进行检查 D、对钢筋的取样检查应该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 3、烧结普通砖的产品等级是根据(C)确定的。 A、外观质量(包括尺寸偏差) B、外观质量、强度等级 C、外观质量、耐久性能(包括抗风化性、泛霜和石灰爆裂等) D、外观质量、强度等级及耐久性能

4、(A)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属于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A、SBS B、APP C、EVA D、PVC 5、下列材料保温性能最好的是(D)。 A、加气混凝土 B、浮石混凝土 C、页岩陶粒混凝土 D、膨胀珍珠岩水泥制品 6、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不得早于(A)。 A、390min B、400min C、290min D、450min 7、砂可分为天然砂、人工砂和(D)。 A、河砂 B、山砂 C、海砂 D、混合砂 8、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B)。 A、5d B、7d C、10d D、14d 9、钢材的力学性能又称(A),是钢材最重要的使用性能。 A、机械性能 B、抗拉性能 C、抗压强度 D、抗拉强度 10、水泥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钙、(C)或掺入的石膏过多。 A、硅酸盐 B、二氧化硫 C、游离氧化镁 D、粉煤灰 11、建筑制图粗实线用于(D)。 A、平、剖面图中被剖切的主要构配件的轮廓线 B、建筑构配件祥图中轮廓线 C、建筑立面图中外轮廓线 D、以上三种均可 12、在图纸中,Φ[emailprotected],@一般表示箍筋的(A)。 A、相等中心距 B、净距 C、热轧钢筋 D、热处理钢筋

资料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资料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资料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1、施工时所用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D)。 A、14d B、7d C、35d D、28d 11、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 C )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 A、抗拉强度 B、抗剪强度 C、扭矩系数 D、承载能力 12、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立卷后向( A )移交。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设计单位 13、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对工程文件的立卷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对工程档案进行( C ),验收合格后,须出具工程档案认可文件。 A、检查 B、验收 C、预验收 D、指导 14、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纸的案卷( A )。 A、文字材料排前,图纸排后 B、图纸排前,文字材料排后 C、文字材料、图纸按时间顺序排列 D、文字材料,图纸材料交错排列 15、建筑与结构工程包括那几个分部( B )。 A、地基与基础、主体、装饰装修、屋面、节能分部 B、地基与基础、主体、装饰装修、屋面分部 C、地基与基础、主体、装饰装修分部 D、地基与基础、主体分部

16、在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决定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B )。 A、水泥用量 B、水灰比 C、水含量 D、砂率 17、数据加密技术从技术上的实现分为在( A )两方面。 A、软件和硬件 B、软盘和硬盘 C、数据和数字 D、技术和管理 18、混凝土同条件试件养护:结构部位由监理和施工各方共同选定,同一强度等级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 A )组。 A、3 B、10 C、14 D、20 19、不属于统计分析特点的是( D )。 A、数据性 B、目的性 C、时效性 D、及时性 20、施工资料管理应建立岗位责任制,进行( C )。 A、全面管理 B、全方位控制 C、过程控制 D、全范围控制 21、目前工程文件、资料用得最多的载体形式有( A )。 A、纸质载体 B、磁性载体 C、光盘载体 D、缩微品载体 22、施工资料应该按照先后顺序分类,对同一类型的资料应按照其( A )进行排序。 A、时间先后顺序 B、重要程度 C、紧迫程度 D、顺序代号 23、依据( A ),各级人员做好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是各自的义务和岗位职责 A、《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B、《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范》 C、《建筑法》 D、《合同法》

哈工大材料学院-材料表界面复习资料

复习内容: 一液体表面 1研究液体结构的基本假设。 (1)组成液体的原子(或分子)分布均匀、连贯、无规则;(2)液体中没有晶态区域和能容纳其他原子或分子的孔洞;(3)液体的结构主要由原子间形成的排斥力决定。 2间隙多面体,径向分布函数。 液体结构的刚性球自由密堆可以用间隙多面体来表示,其中原子处在多面体间隙的顶点。液体自由密堆结构的5种理想间隙:(a)四面体间隙;(b) 八面体间隙;(c)三棱柱的侧表面被覆盖3个半八面体间隙;(d)阿基米德反棱柱被覆盖2个半八面体间隙;(e)正方十二面体 四面体间隙占了主要地位,所以四面体间隙配位是液体结构的另一特征,四面体配位中的各相邻原子的间距就成为液体结构的最近邻原子间距。 随着温度升高(低于材料熔点Tm),原子间距增加,原子震动幅度提高,但仍然保持有序结构。这时的原子数量的变化不再是一系列离散的线,所以再用原子数量(N(r))来表示不同径向距离(r)处原子的分布就显得不太合适,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在不同径向距离(r)处原子出现的密度来表示。用密度分布函数ρ(r)来代替离散的数量值N(r)时,分布函数的峰值就代表了在距离中心原子r处原子出现的概率。 3液体原子结构的主要特征。 (1)液体结构中近邻原子数一般为5~11个(呈统计分布),平均为6个,与固态晶体密排结构的12个最近邻原子数相比差别很大; (2)在液体原子的自由密堆结构中,四面体间隙占了主要地位。 (3)液体原子结构在几个原子直径范围内是短程有序的,而长程是无序的。 4 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液体表面分子或原子受到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吸引,趋向于挤入液体内部,使液体表面积缩小,因而在液体表面切向方向始终存在一种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液体表面这种沿着切向方向,合力指向液体内部的作用力,就称为液体表面张力。 液体表面张力影响因素很多,如果不考虑液体内部分子或原子向液体表面的偏聚和外部原子或分子对液体表面的吸引,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的因素主要有: (1)液体自身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来源于液体内部原子或分子间的吸引力,因此液体内部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能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一般来说,液体中原子或分子的结合能越大,液体表面张力越大,一般液体表面张力随结构不同变化趋势是:金属键结合物质>离子键结合物质>极性共价键结合物质>非极性共价键结合物质 (2)表面所接触的介质:液体的表面张力的产生是由于处于表面层的原子或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液体外部原子或分子的吸引。当液体处在不同介质环境时,液体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与不同物质接触所受的作用力不同,因此导致液体表面张力的不同。一般来说,介质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与液体表面原子或分子结合能越大,液体表面能越小,反之越大 (3)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密度下降,液体内部原子或分子间的作用力降低,液体内部原子或分子对表面原子或分子的吸引力减弱,液体表面张力下降。最早给出的预测液体表面张力与温度关系的半经验表达式为: γ= γ0(1-T/T c)n 式中T c为液体的气化温度,γ0为0K时液体的表面张力。 5液体表面偏聚。 液体中溶质原子向液体表面偏聚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能,因此是自发进行的过程。表面能随组成液体的比例变化越大,产生表面偏聚倾向性越大。

材料表面界面考试知识点整理

1.原子间的键合方式及性能特点 原子间的键合方式包括化学键和物理键,其中化学键又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物理键又包括分子键和氢键. 2.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晶体的能带结构。 3.晶体(单晶、多晶)的基本概念,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单晶:质点按同一取向排列,由一个核心(晶核)生长而成的晶体;多晶:由许多不同位向的小晶体(晶粒)所组成的晶体.

4.空间点阵与晶胞、晶面指数、晶面间距的概念,原子的堆积方式和典型的晶体结构。 空间点阵:呈周期性的规律排列的阵点所形成的具有等同的周围环境的三维阵列; 晶胞:在空间点阵中,能代表空间点阵结构特点的最小平行六面体,反应晶格特性的最小几何单元; 晶面指数: 在晶格中,通过任意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格点作一平面,称为晶面,描写晶面方位的一组数称为晶面指数.一般选取晶面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截距,取倒数作为晶面指数; 晶面间距:两近邻晶面间的垂直距离; 原子的堆积方式:六角堆积和立方堆积; 典型的晶体结构:面心立方结构,体心立方结构,密排六方结构. 5.表面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及基本原理 可以通过光子,电子,离子,声,热,电场和磁场等与材料表面作用,来获取表面的各种信息,或者利用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与被测材料的表面近距离接近,探测探针与材料之间的信号,来获取表面信息. 电子束技术原理: 离子束技术原理:离子比光子电子都重,它轰击表面时产生的效应非常明显.离子不但具有电荷还有电子结构和原子结构,当离子与表面接近时,除具有静电场和接触电势差作用外,它本身还可以处于不同的激发电离态,离子还可以与表面产生各种化学反应,总之,离子与表面作用后,提供的信息非常丰富. 光电子能谱原理: 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原理: 6.为什么XPS可获得表面信息,而X射线衍射只能获得体信息? [略] X射线衍射(XRD)是利用晶体形成X射线衍射,对物质进行内部原子在空间分布状况的结构分析方法.将具有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时,X射线因在晶体内遇到规则排列的原子或离子而发生散射,

2020年材料员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三)

2020年材料员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三) 一、单选题 1.( D )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向对方明确提出签订材料采购合同的主要条款,以供对方考虑。 A.承诺 B反要约 C.协议 D.要约 2.材料生产、销售、运输管理方法属于材料采购信息中的( C )。 A.供应信息 B.市场信息 C.政策信息 D.价格信息 3.资源的分布、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属于材料采购信息中的( A )。 A.资源信息 B.供应信息 C.市场信息 D.价格信息 4.材料采购核算,是以材料采购( B )为基础,与实际采购成本相比较,核算其成本降低额或超耗程度。 A.概算成本 B预算成本

D.核算成本 5.现行国家价格政策,市场交易价格及专业公司牌价,地区建筑主管部门颁布的预算价格,国家公布的外汇交易价格等属于材料采购信息中的( A )。 A.价格信息 B资源信息 C.政策信息 D.市场信息 6.建筑企业采购和加工业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其内容有( A )。 A.决策、计划、洽谈、签订合同、验收、调运和付款 B.决策、计划、洽谈、签订合同、验收和付款 C.计划、洽谈、签订合同、验收、调运和付款 D.洽谈、签订合同、验收和付款 7.材料采购核算,是以材料采购预算成本为基础.与( B )相比较.核算其成本降低额或超耗程度。 A.概算成本 B.实际采购成本 C.施工成本 D.核算成本 8.( B )因素属于影响材料采购的企业外部因素。

B.资源渠道 C.储存能力 D.资金限制 9.( B )因素属于影响材料采购的企业内部因素。 A.供货方 B.储存能力 C.资源渠道 D.市场供求关系 10.建筑物资材料采购渠道中的( B )对解决品种短缺起到良好的作用。 A.生产企业 B.社会商业部门 C.物资流通部门 D.外资企业 二、多选题 1.( BCD )属于特种材料运输。 A.贵重材料运输 B.超限材料运输 C.危险品材料运输 D.易腐材料运输 2.按照材料供应中实物到达方式不同,分为( CD )。

江苏大学_材料表界面_期末知识点——wjl版

1.表面能:系统增加单位面积时所需做的可逆功J/m*m 2.吸附热:吸附过程中的热效应。物理吸附热效应相当于气体的凝聚热, 化学相当于化学键能 3.物理吸附:吸附作用力为范德瓦尔分子力,由表面原子和吸附原子之间 的极化作用而产生。 4.化学吸附:静电库仑力,发生电子转移,改变吸附分子结构。 5.毛细现象:吸附压力引起的毛细管内外页面的高度差的现象 6.超疏水: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 7.润湿:固体表面上的气体或液体被液体或另一种液体取代的现象,原因, 接触后吉布斯自由能小于0 8.亲水物质:能被水润湿的物质,如玻璃、石英 9.疏水物质:不能被水润湿的物质,如石墨、硫磺 10.接触角:三相交界处自固液界面经过液体内部到气液界面的夹角叫接触 角 11.粘附功:液柱由两液体构成,拉开后原来AB 界面消失,出现新的A\B,消耗的能量称为粘 附功 12.内聚能:均相物质分离成两部分,产生两个新界面,消耗的能量称为内

聚能 13.接触角滞后现象:于粗糙或不均匀表面上,液滴可以处于稳定平衡态或 者亚稳定平衡态。 14.粘附润湿:液体接触固体,变气液表面和气固表面为液固表面的过程。 15.浸湿过程:气固为液固所取代的过程 16.铺展润湿:液体于固体表面接触后,于固体表面上排除空气而自行铺展 的过程,也是一个以液固界面取代气固界面同时液体表面随之扩展的过程。 17.静接触角:当液体在固体表面达到平衡时,气液的界线与液固的界线之 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此时为静态接触角 18.动态接触角:液体在固体表面接触角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过程,是动态 接触角 19.表面活性剂:加入少量时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并改变体系界面状态 的物质。 20.Krafft 温度: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是在足够低 的温度下,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慢慢增大,当温度达到某一定值后,溶解度会突然增大。溶解度开始突然增大的温度叫Krafft 温度。 21.表面接枝:表面接枝是通过紫外光、高能辐射、电子束、等离子体等技 术,是聚合物表面产生活性中心,引发乙烯基单体在聚合物表面接枝聚合,或利用聚合物表面的活性基团通过化学反应接枝。表面接枝聚合,大分子偶合反应,以及添加接枝共聚物。 22.金属的腐蚀:金属及合金在外围介质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下发生破坏的 过程称为金属腐蚀。 23.玻璃相:陶瓷配料中除主晶相以外的其他组分(有时包括)在一定温度 下共熔,然后“冻结”成非晶态固体。 24.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通过一定的工艺复合 而成的多相材料。 25.增强材料:在复合材料中,凡能提高机体的机械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 性能的材料称为增强材料。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大 磨 中 学 郭振虎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

2019年材料员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五)

2019年材料员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五) 一、单选题 01、(D )属于粉煤灰砌块的标准外形尺寸。 A、880 mm×240 mm×190mm B、680 mm×240mm×190mm C、680 mm×420 mm×115mm D、880 mm×420 mm×240mm 02、砂浆的分层度一般在( B )为宜。 A、5-10mm B、10-20mm C、20-30mm D、30-35mm 03、(D)防水卷材不属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A、SBS B、APP C、PVC D、三元乙丙橡胶 04、(D )不属于泡沫玻璃的特点。 A、强度高 B、防水 C、耐腐蚀 D、易燃 05、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3kN,Fy=4kN,此力的大小是(A)。

A、5kN B、6 kN C、7kN D、8kN 06、只限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称(B)支座。 A、固定铰 B、可动铰 C、固定端 D、光滑面 07、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D)的状态。 A、静止 B、匀速运动 C、圆周运动 D、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08、以下不属于截面法求解杆件内力的步骤是(B)。 A、取要计算的部分及其设想截面 B、用截面的内力来代替两部分的作用力 C、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并求解内力 D、考虑外力并建立力平衡方程式 09、利用( B)得到的数据可以确定材料的弹性极限、伸长率、弹性模量、比例极限、面积缩减量、拉伸强度、屈服点、屈服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A、扭转试验

B、拉伸试验 C、剪切试验 D、压缩试验 10、工程量清单计价费用中的分部分项工程费包括( D )。 A、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 B、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 C、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 D、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以及风险费 11、安全文明施工费不包括( C)。 A、环境保护 B、安全施工 C、夜间施工费 D、临时设施 12、以建筑物或构筑物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定额是( B )。 A、施工定额 B、预算定额 C、概算定额 D、概算指标 13、材料消耗预算定额不是确定( A)的基础。 A、施工定额 B、工程造价 C、编制招标控制价 D、确定标底

材料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材料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材料员专业管理实务》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 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代码 填入括号内,选对得分,不选、选错均不得分) 1.工程定额科学性的表现之一是() A.由多种定额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B.定额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应存在适当的差 异 C.定额由原法令性作用转变成指导性的作 用 D.定额制定和贯彻的一体化 2.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直接工程费不应该包括() A.施工机械使用费 B.安全施工费 C. 人工费 D.材料费 3. 制订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不包括() A.技术分析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统计分析法 D.现场测定法 4.下列定额分类中属于按照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分类的是() A. 材料消耗定额、机械消耗定额、工器具

消耗定额 B.机械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人工定额 C.机械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建筑工程 定额 D.资金消耗定额、劳动消耗定额、机械消耗 定额 5.按照主编单位和适用范围,可将建设工程定额分为( ) A.建筑工程定额 B.地区定额 C.企业定 额 D.行业定额 6.某分部分项工程的清单编码为01030 004,则该分部分项工程的清单项目顺序编码为() A.0l B.02 C.001 D.004 7.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 )规定,其它项目清单的招标人部分包括() A.预留金和材料购置费 B.预留金和总承包服务费 C.总承包服务费和零星工作项目费 D.材料购置费和零星工作项目费 8.在中国当前工程量清单计价过程中,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由()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表 时间:2017 年 6 月29 日 教师科目数学班级三(3)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试卷的特点本次试卷的试题题量适中,紧扣大纲要求,重视基础知识。试题的难易适中,出题全面,有些题目思维含量高,例如选择题中的第2题,考查了位置的相对性,需要学生通过画图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试题题型灵活、全面,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前两单元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本次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例如:填空题第3、9题,选择题第1题,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本次试卷通过不同的出题形式,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及失分率1.口算:5题。全班对此掌握的还可以,只有个别学生由于粗心错几题。2.填空:共9题。错误最多的是第2题的后面两个空和第3题。由于平常我们都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表示方向,而此题用在了生活中,导致学生对左、右表示的方向分不清楚。而第3题则是常识题,学生知识面还不够广。3.选择题:共10题。错误最多的是第1题和第4题。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够清楚。4.用竖式计算:共18分。由于学生横式上漏写答案或者漏写余数而扣分,但总体上,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已基本掌握。 对教学中的启发和建议1.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平时教师应多研究题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2.需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目,弄明白题目的意思,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3.加强算理教学,注重计算题和口算题的练习,并养成算后检验的好习惯。4.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各取所需,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练习中设置开放性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平等机会。还可以实行“小老师”帮扶,提高“转差”的效果。

土建材料员考试试卷及答案(10套)

土建材料员考试试卷及答案(10套) 土建材料员考试试卷及答案一 判断题 1、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OH)2。(√) 2、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可提高砂浆的耐久性。(×) 3、石灰不宜单独用于建筑基础。(√) 4、石灰不宜单独使用是因为硬化时体积收缩大。(√) 5、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筛余率表示。(×) 6、水泥的强度等级是以水泥胶砂试块在28天龄期强度来评定的。(×) 7、水泥强度检验不合格,需作废品处理。(×) 8、水泥体积安定性不合格应按废品处理。(√) 9、矿渣水泥耐热性最好。(√) 10、硅酸盐水泥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单选题 1、材料储备可解决材料(A)的矛盾。 A、生产和材料消耗 B、储存与保管 C、运输与周转 D、周转与流通 2、材料堆场要以(B)为中心,避免发生二次搬运。 A、工人宿舍 B、使用地点 C、现场主入口

D、建筑结构主入口 3、现场材料管理的中心环节是(A)的材料管理。 A、材料消耗过程 B、施工准备阶段 C、施工收尾阶段 D、施工过程 4、(C)指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类型、场地环境、材料保管和消耗特点,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从材料投入到产品形成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力求保证生产需要和材料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消耗。 A、材料库存管理 B、材料消耗管理 C、现场材料管理 D、周转材料管理 5、下列关于现场材料管理制度的说法,不合理的是(C)。 A、现场材料办理了进场验收手续,验收合格方可入库 B、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必须与交通要道保持安全距离 C、配发给各专业班组的工具,不再无偿补发 D、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现场材料人员无拒绝验收权,但可提出处理意见 6、下列关于现场材料管理限额领料制度的说法,不合理的是(C)。 A、严格执行班组领料制度 B、施工中节约的材料应及时办理退料手续 C、水泥和钢筋不宜限额领料 D、在领退料时,双方必须签字认证 7、下列关于现场材料验收手续的说法,不合理的是(B)。 A、经核对材料质量、数量无误后,可办理验收手续 B、收件人不得直接在材料供方提供的调拨单签字验收 C、一般由收料人依据来料凭证和实收数量填写收料单 D、料具验收前,应做好验收场地和设施的准备

材料表界面

一、20℃时汞的表面张力为4.85×10-1 Jm-2,求在此温度及101.335 kPa 的压力下,将半径1mm 的汞滴分散成半径10-5 mm 的微小汞滴,至少需要消耗多少功 解:已知:σ=4.85×10-1 Jm-2 r1=1mm, r2=10-5 mm 二、25℃,在101.325kPa 下将直径为1μm 的毛细管插入水中,问需要外加多大的压力才能防止水面上升?(已知25℃时水的表面张力 为71.97×10 -3 N*m-1 ) 解: 21212112 223312W=()4;4443 3A A dA A A A r A N r r r N σσππππ=-===?31223211221222112123251()4()4()4(1)4.85104 3.1416(10)(101) 6.0910r N r r r A r r r r r W r r Jm m J ππσπ----====?-= ?????-=?-31652 Δp=2σ/r 2(71.9710)=0.5102.8810288N m m N m kPa ---???=??=

三、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68kPa ,求该温度下比表面积为106 m2 *kg-1时球形水滴的蒸气压(水在25℃时的表面张力为71.97 ×10-3 N*m-1). 解:先求水滴半径: 代入Kelvin 公式: 332233362 193443 3344433(10)(10)3103V N r r A N r r r r r A kg m m kg m nm πρππππρρρ---===?=?===??=?=0-32631) 1190-3-22ln 2(71.9710)(1810=(8.314)(298)(310)=0.3486 p =1.417p=1.417 3.16810N m =4.489kPa P V P RTr J m m mol J mol K K p σ------=??????????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试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70'),第二部分是综合题(30')。 1.注重基础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本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 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 对部分学生(普通班)试卷进行抽样分析,选择题60分以上占15.25%, 40--50分以上占43.7%,30分以下占23.56%,综合题得分较低,反映出学生对区域地理的知识都掌握的比较薄弱。总平均分为57.435,高分学生比较少,这也是由于试题主面题考部分是区域地理知识,学生仍未学到。低分学生较多,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 三、学生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与预期值有一定差距,从全年级来看,重点班80分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