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类比 归纳 猜想
类比猜想两例
类比猜想两例
数学推理由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又分为,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就类比推理给出几个简单的例子。
例1:数学名词猜想一例
图一扇形,图二圆环,图三既有扇形的部分,又有圆环的部分,可以看成扇形与圆环的交集,图形的名称也取交集叫“扇环”
例2:面积猜想一例
三角形面积:12S ah =,扇形面积公式为:12
S lR =,公式形式完全相同。
而扇环可以看作大扇形去掉一个小扇形得到;梯形可以看作大三角形去掉一
个小三角形得到。
既然如此,梯形面积:1()2
S a b h =+ 扇环面积公式应该为121()2
S l l h =+
下面给出扇环面积公式的推导。
由弧长公式可知2111
l l h h h =+,即2111()l l h l h -= 扇环面积21211121121211111())()22222
S S S l h h l h l l h l h l l h =-=+-=-+=+( 既然扇环面积公式可以这样推,梯形面积公式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推出来。
由三角形相似可知11
b a h h h =+,即1()b a h ah -= 梯形面积2111111111())()22222
S S S b h h ah b a h bh a b h =-=+-=-+=+( 从上面的推理可以看出两公式不仅形式一样,而且推理过程也完全一样的。
专题一---归纳猜想问题
专题一归纳猜想问题一.考点扫描:专题概述:归纳猜想问题也是探索规律型问题,这类问题一般给出一组具有某种有规律的数、式、图形,或是给出与图形有关的操作变化过程,或某一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认真观察、分析推理,探究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而归纳或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类比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思路分析:解决这类题的基本思路是“观察→归纳→猜想→证明(验证)”,具体做法:1.认真观察所给的一组数、式、图等,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2.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概括,归纳它们的共性和蕴含的变化规律,猜想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3.结合题目所给的材料情景证明或验证结论的正确性.二.典例精析:考点一:数式归纳猜想题:【例1】.(2013•淄博)如下表,从左到右在每个小格中都填入一个整数,使得任意三个相邻格子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则第2013个格子中的整数是﹣2.﹣4 a b c 6 b ﹣2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根据三个相邻格子的整数的和相等列式求出a、c的值,再根据第9个数是﹣2可得b=﹣2,然后找出格子中的数每3个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在用2013除以3,根据余数的情况确定与第几个数相同即可得解.解答:解:∵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4+a+b=a+b+c,解得c=﹣4,a+b+c=b+c+6,解得a=6,所以,数据从左到右依次为﹣4、6、b、﹣4、6、b,第9个数与第三个数相同,即b=﹣2,所以,每3个数“﹣4、6、﹣2”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13÷3=671,∴第2013个格子中的整数与第3个格子中的数相同,为﹣2.故答案为:﹣2.考点二:图形归纳猜想题:【例2】. (2012宁波)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1)第5个图形有多少颗黑色棋子?(2)第几个图形有2013颗黑色棋子?请说明理由。
考点三:数形结合归纳猜想题:【例3】.(2012益阳)观察图形,解答问题:考点四:类比归纳猜想题:【例4】.(2013江西)某数学活动小组在作三角形的拓展图形,研究其性质时,经历了如下过程:●操作发现:在等腰△ABC 中,AB=AC ,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所示,其中DF ⊥AB 于点F ,EG ⊥AC 于点G ,M 是BC 的中点,连接MD 和ME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填序号即可) ①AF =AG =21AB ;②MD=ME ;③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④∠DAB =∠DMB . ●数学思考:在任意△ABC 中,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2所示,M 是BC 的中点,连接MD 和ME ,则MD 和ME 具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yx关系?请给出证明过程; ●类比探索:在任意△ABC 中,仍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内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3所示,M 是BC 的中点,连接MD 和ME ,试判断△MED 的形状. 答: .三.专题精练:1.(2013东营)如图,已知直线l :y=33x ,过点A (0,1)作y 轴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B ,过点B 作直线l 的垂线交y 轴于点A 1;过点A 1作y 轴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B 1,过点B 1作直线l 的垂线交y 轴于点A 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点A 2013的坐标为 .2.如图,圆柱形容器中,高为1.2m ,底面周长为1m ,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0.3m 的点B 处有一蚊子,此时一只壁虎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沿0.3m 与蚊子相对..的点A 处,则壁虎捕捉蚊子的最短距离为 m (容器厚度忽略不计) 3.(2012•珠海)观察下列等式: 12×231=132×21, 13×341=143×31, 23×352=253×32,6030A CB D A B34×473=374×43,62×286=682×26,…以上每个等式中两边数字是分别对称的,且每个等式中组成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数字之间具有相同规律,我们称这类等式为“数字对称等式”.(1)根据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填空,使式子称为“数字对称等式”:①52×= ×25;②×396=693×.(2)设这类等式左边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个位数字为b,且2≤a+b≤9,写出表示“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含a、b),并证明.解:(1)①∵5+2=7,∴左边的三位数是275,右边的三位数是572,∴52×275=572×25,②∵左边的三位数是396,∴左边的两位数是63,右边的两位数是36,63×369=693×36;故答案为:①275,572;②63,36.(2)∵左边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个位数字为b,∴左边的两位数是10a+b,三位数是100b+10(a+b)+a,右边的两位数是10b+a,三位数是100a+10(a+b)+b,∴一般规律的式子为:(10a+b)×[100b+10(a+b)+a]=[100a+10(a+b)+b]×(10b+a),证明:左边=(10a+b)×[100b+10(a+b)+a]=(10a+b)(100b+10a+10b+a)=(10a+b)(110b+11a)=11(10a+b)(10b+a)右边=[100a+10(a+b)+b]×(10b+a)=(100a+10a+10b+b)(10b+a)=(110a+11b)(10b+a)=11(10a+b)(10b+a),左边=右边,所以“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为:(10a+b)×[100b+10(a+b)+a]=[100a+10(a+b)+b]×(10b+a).。
例谈类比引申、类比推理、类比猜想
陈省身先生曾经说过:“数学是什么?数学是根据某些假设用逻辑的推理得到结论”.而类比思想方法是其中一类非常典型和有用的数学推理.类比引申、类比推理、类比猜想是人的抽象逻辑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看,类比法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或一类对象还具有其他特定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该特定属性为结论的推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为类推法.它的逻辑形式可以表示为:对象A具有属性a、b、c、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象B具有属性a、b、c,所以对象B也具有属性d.而类推法的结构从简单地讲,主要由本象和类象或者来源和目标两个部分组成.运用类比思想方法可以使得知识得到迁移,思维得到升华.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平面中几个向量结论运用类比思想方法谈谈它们在空间中的类比引申、类比推理、类比猜想.供同行探讨.
1有关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类比引申:
大家都知道,在平面向量加减法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法则:
(1)三角形法则;(2)平行四边形法则;运用类比引申很容易得到两个空间向量加减法的法则.
结束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但要善于利用类比,而且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类比训练,促使学生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遇到的问题能进行类比引申、类比推理、类比猜想,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不仅能拓展其思维的领域,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当然,类推法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但只要我们在运用类推法时,周密思考,不要牵强附会,对在解决问题的行动序列中出现类比的负迁移作用保持高度的警惕,我们就能够促使问题解决获得“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田富德.三角形内心的两个性质.数学通讯,2007(19)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15课时 类比与归纳猜想问题
第15课时 类比与归纳猜想问题【考点点悟】传道解惑,高屋建瓴由于合情推理有发现新结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随着国内外数学教育的发展,越来越认同在课堂教学中对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归纳与类比推理是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个体系,绝对不是一块孤立的内容,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并重,不追求对概念的抽象表述;高考中以实际问题与已学问题为主要素材进行命题.1.集合论的观点理解推理. (1)归纳如图1,S 中的A 和B 共同具有的某种特性,是否可以推广到整个S ?这就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2)类比如图2,在A 和B 两类事物中,A 中有性质P 成立,B 中也有性质P 成立,A 中还有性质Q 成立,那么B 质Q 成立呢?(3)演绎如图3,若集合M 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质P ,S 是M 子集,那么S 中所有元素也都具有性质P.2.如何寻找类比对象?一般地,类比对象的确定可以从如下两方面来思考:第一,从形式上去思考,如由条件的相似类比结论的相似;由命题结论的相似类比推理方法的相似;……第二,从内容上去思考,如形与形类比、数与数类比、数与形类比、式与式类比、数与式类比、运算类比、低维与高维、有限与无限类比、抽象与具体的类比……另外,几何中类比猜想比较广泛,常常将三维空间的对象与二维平面中的对象进行类比;二维平面中的对象与一维中的对象进行类比.例如:点与线类比,线与面类比,面与体类比,平面角与空间角类比等等.3.数学归纳法是属于归纳法还是演绎法,有很多争议.它的中心思想是:用有限次的验证和一次逻辑推理,代替无限次的验证过程,实现从无限到有限的转化. 所以数学归纳法是有归纳的味道,也有演绎的色彩,我们不能只当作归纳法来处理.【小题热身】明确考点,自省反思1. 11 1 12 1 13 3 1 14 6 4 1 15 10 10 5 1… …如上图,在杨辉三角形中从上往下共有(*)n n N 行,其中非1的数字之和是 2.下面的数表1=13+5=87+9+11=27 13+15+17+19=64 21+23+25+27+29=125所暗示的一般规律是3.在直角边长为1的R t △ABC 中,它的内切圆半径r =P 处构成3个直二面角的四面体P ABC -中,1PA PB PC ===,则它的内切球半径r = .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010=a ,则有等式n a a a +⋅⋅⋅++21),19(1921+-∈<+⋅⋅⋅++=N n n a a a n 成立,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在等比数列{}n b 中,若19=b ,则有等式 成立.【考题点评】分析原因,醍醐灌顶例1. 在德国不来梅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期间,某商场橱窗里用同样的乒乓球堆成若干堆“正三棱锥”形的展品,其中第1堆只有一层,就一个乒乓球;第2,3,4,…堆最底放在下一层之上,第n 堆第n 层就放一个乒乓球,以()f n 表示第n 堆的乒乓球总数,(3)f = ;()f n = (答案用n 表示).思路透析: 解法一(猜想法):11212a ⨯==,22332a ⨯==,(1)2n n n a +=. (3)13610f =++=,321()(32)6f n n n n =++. 解法二(递推法):由已知可得(3)13610f =++=.设第n 层的乒乓球个数为n a , 则21312a a -=-=,32633a a -=-=,434a a -=,545a a -=,…,1n n a a n --=. 将这1n -个式子相加,可得1(1)(2)2n n n a a -+-=,即得21(1)(2)(1)122n n n n n n a C +-++=+==. ∴222232223234133412(1)(2)()6n n n n n n f n C C C C C C C C C +++++=++++=++++==.点评本题以第48届世乒赛为背景,将乒乓球的堆垒问题与数列相结合,考查了二阶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及数列前n 项和的求解,将平方和的数列求和问题转化为组合数的性质公式运算,回避了对自然数平方数列求和公式的硬性使用.例2. 记图所示数表的第n 行为n S ,则n S = .思路透析: 方法一:由数表可知: ,131=S,25332=+=S,3331197=++=S ,41917151334=+++=S ……由不完全归纳法可推得3n S n =.方法二:设第n 行左边第一个数为a n ,则a 1=1,a 2=3,a 3=7,a 4=13,a 5=21,…显然 a 2-a 1=2=2×1,a 3-a 2=4=2×2, a 4-a 3=6=2×3, ……a n -a n —1=2(n -1). 将这n -1个等式叠加得 a n =n 2-n +1。
归纳、类比与猜想
归纳、类比与猜想作者:杨起群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第03期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法则、公式等,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通过对特例的观察、分析、实验,从而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即归纳法。
类比在数学知识延伸拓展过程中常借助于比较、联想来启发诱导以寻求思维的变异和发散。
在归纳知识系统时又可用来串联不同层次的类似内容,帮助理解和记忆。
在解决问题时,无论是对于命题本身或解题方法,都是产生猜测、获得命题的推广或引伸的原动力。
因此,归纳法和类比法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数学发现的有效方法。
归纳和类比都属于合情推理,其结论需要演绎证明。
猜想是归纳与类比的成果,它们都包含有猜想的成分,所以猜想本身就是一种合情推理,直截了当一点,合情推理就是猜想。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因此,合理地设计富有猜想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很好地组织教学,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归纳法归纳法是通过对同一类事物的特殊对象的研究而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也就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1.归纳法具有发现真理、探索真理的作用数学中的许多著名定理都是先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而后给予证明的。
如德国著名数学家哥德巴赫从3+7=10,3+17=20,13+17=30等算式中观察出两个奇素数之和等于一个偶数,他做了进一步的实验,发现6=3+3,8=3+5,10=3+7=5+5,12=5+7,14=3+11=7+7,16=3+13=5+11,于是,他得出了:任何一个既不是素数也不是素数平方的偶数(即大于4的偶数),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尽管到如今这还是一个猜想,但数学家们在证明这个猜想的过程中,已经发现、发明了许许多多的数学定理,为数学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归纳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中几乎所有的公式、法则和性质都是通过不完全归纳法来认识。
观察、类比、归纳、猜想作业1
观察、实验、类比、归纳作业姓名一、数的规律1:(06重庆市)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按此规律排列下去,这列数中的第7个数是 .第n个数为 .二、式的规律2:(06四川省眉山市)观察下面的单项式: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7个式子是.第n个数为 .三、图形的规律3:(06河北省)观察下面的点阵图形和与之相对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1)请你在④和⑤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相对应的等式:(2)通过猜想,写出与第n个图形相对应的等式.四、动手操作找规律4:(05河北)一根绳子弯曲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当用剪刀像图2那样沿虚线a把绳子剪断时,绳子被剪为5段;当用剪刀像图3那样沿虚线b(b∥a)把绳子再剪一次时,绳子就被剪为9段.若用剪刀在虚线a,b之间把绳子再剪(n-1)次(剪刀的方向与a平行),这样一共剪n次时绳子的段数是( )A.4n+1 B.4n+2 C.4n+3 D.4n+55、(2006年河北)观察下图左给出的四个点阵,s表示每个点阵中的点的个数,按照图形中的点的个数变化规律,猜想第n个点阵中的点的个数s为().A.3n-2 B.3n-1 C.4n+1 D.4n-36、(2006年泰州)如上图右,每个正方形点阵均被一直线分成两个三角形点阵,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用含的等式表示第个正方形点阵中的规律.六、拼图中的规律7、(2006年十堰)用火柴棒按下图中的方式搭图形,按照这种方式搭下去,搭第n个图形需____________根火柴棒.(第一个图形)(第二个图形)(第三个图形)8、(2006年武汉)如下左图,下列图案由边长相等的黑、白两色正方形按一定规律拼接而成.依次规律,第n个图案中白色正方形的个数为.七、网格中规律9、(2006年温州市)如上右图,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网格中,按下列方式得到“L”形图形第1个“L”形图形的周长是8,第2个“L”形图形的周长是12,则第n个“L”形图形的周长是.10、(2006年海南)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瓷砖按图方式铺地板,则第(3)个图形中有黑色瓷砖__________块,第n个图形中需要黑色瓷砖__________块(用含的代数式表示).11、(2006年吉林)如图7,用灰白两色正方形瓷砖铺设地面,第n个图案中白色瓷砖块数为_________.九、摆棋子中规律12、(2006年河池)观察如图用棋子摆成的一列图案,每个图案棋子的个数记为S.按此规律,推断第n个图形中棋子的个数为S=_____________.13、(2006年湘潭)如图用棋子按下列规律摆图案:上面是用棋子摆成的“H”字.(1)摆成第一个“H”字需要个棋子,第二个“H”字需要棋子个;(2)按这样的规律摆下去,摆成第10个“H”字需要多少个棋子?第n个呢?十、摆花盆规律14、(2006年汉中油田)“五一”国际劳动节,广场中央摆放着一个正六边形的鲜花图案,如图所示,已知第一层摆黄色花,第二层摆红色花,第三层是紫色花,第四层摆黄色花……由里向外依次按黄、红、紫的颜色摆放,那么第n 层应摆 盆 花.十一、程序变化规律15、(2006年湖北孝感)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孝感市某中学课外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制作了一个电动智能玩具,玩具中的四个动物小鱼、小羊、燕子和熊猫分别在1、2、3、4号位置上(如图11),玩具的程序是:让四个动物按图12所示的规律变换位置,第一次上、下两排交换位置;第二次是在第一次换位后,再左、右两列交换位置;第三次再上、下两排交换位置;第四次再左、右两列交换位置;按这种规律,一直交换下去,那么第2008次交换位置后,熊猫所在位置的号码是 _______________号.图11 图12【思考】、The sequence ,51,44,43,42,41,33,32,31,22,21,11,then the 2003th number is . 2、设计方案,比较20092008与20082009的大小,并猜想1+n n 与nn )1(+(n 式自然数)的大小关系。
专题复习 归纳与猜想(含答案)-
①1×12=1-12 ②2×23=2-23 ③3×34=3-34④4×45=4-45 ……专题复习 归纳与猜想归纳与猜想问题指的是给出一定条件(可以是有规律的算式、图形或图表),让学生认真分析,仔细观察,综合归纳,大胆猜想,得出结论,进而加以验证的数学探索题。
其解题思维过程是:从特殊情况入手→探索发现规律→综合归纳→猜想得出结论→验证结论,这类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一、知识网络图二、基础知识整理猜想规律型的问题难度相对较小,经常以填空等形式出现,解题时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数字或图形信息中,寻找其共同之处,这个存在于个例中的共性,就是规律。
其中蕴含着“特殊——一般——特殊”的常用模式,体现了总结归纳的数学思想,这也正是人类认识新生事物的一般过程。
相对而言,猜想结论型问题的难度较大些,具体题目往往是直观猜想与科学论证、具体应用的结合,解题的方法也更为灵活多样:计算、验证、类比、比较、测量、绘图、移动等等,都能用到。
由于猜想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也是人们探索发现新知的重要手段,非常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逐步成为中考的又一热点。
★ 范例精讲【归纳与猜想】例1【河北实验区05】观察右面的图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和相应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⑴写出第五个等式,并在右边给出的五个正方形上画出与之对应的图示:⑵猜想并写出与第n 个图形相对应的等式。
解:⑴5×56=5-56⑵11+-=+⨯n nn n n n 。
例2〖归纳猜想型〗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小正方形,然后将其中的一片又按同样的方法剪成四小片,再将其中的一小片正方形纸片剪成四片,⑵如果剪n 次共有A n 个正方形,试用含n 、A n 的等式表示这个规律; ⑶利用上面得到的规律,要剪得22个正方形,共需剪几次? ⑷能否将正方形剪成2004个小正方形?为什么? ⑸若原正方形的边长为1,设a n 表示第n 次所剪的正方形的边长,试用含n 的式子表示a n ;⑹试猜想a 1+a 2+a 3+…+a n 与原正方形边长的关系,并画图示意这种关系.解:⑴100×3+1=301,规律是:本次剪完后得到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比上次剪完后得到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多3个;⑵A n =3n +1;⑶若A n =22,则3n +1=22,∴n =7,故需剪7次; ⑷若A n =2004,则3n +1=2004,此方程无自然数解, ∴不能将原正方形剪成2004个小正方形;⑸a n =12n ;⑹a 1=12<1,a 1+a 2=12+14=34<1,a 1+a 2+a 3=12+14+18=78<1,……从而猜想到:a 1+a 2+a 3+…+a n <1.直观的几何意义如图所示。
专题三 归纳猜想型问题
3 ∴△ A1A2A3 的高线为 2× = 3, 2 ∵ A1A2 与 x 轴相距 1 个单位, ∴ A3O= 3- 1, ∴ A3 的坐标是(0, 3- 1); ∵ 92÷ 3= 30„ 2, ∴ A92 是第 31 个等边三角形的第二个顶点, 第 31 个等边三角形边长为 2× 31= 62, 1 ∴点 A92 的横坐标为 × 62= 31, 2
步步高中考总复习
专题三 归纳猜想型问题
步步高中考总复习
专题解读
专题突破
步步高中考总复习
特征类型
归纳猜想型问题也是探究规律型问题,这类问题一般给出 一组具有某种有规律的数、式、图形,或给出与图形有关 的操作变化过程,或某一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分
析、推理,探究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而归纳猜想出一般性
别是与序号的规律,猜想得出一般性结论;3.结合题目所
给的材料验证(或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专题解读
专题突破
步步高中考总复习
一、数字归纳猜想型问题
常考角度:这类题目通常是先给出一组数字,通过观察、 归纳这组数字的变化规律,写出一般性的结论,再用这个 结论,解决问题.
专题解读
专题突破
步步高中考总复习
【例题1】 (2013· 湛江)如图,所有正 三角形的一边平行于x轴,一顶点
1.找出题目中的规律,即不变的和变化的,变化的部分
与序号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找到规律后一定要用已有的数字进行验证.
专题解读
专题突破
步步高中考总复习
二、图形归纳猜想型问题
常考角度:此类问题通常给出一组图形的排列(或操作得 到一系列的图形)探求图形的变化规律,以图形为载体考 查图形所蕴含的数量关系.
A2B2C2D2的周长是________;四边形A2 013B2 013C2 013D2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讲解归纳与猜想
三.归纳与猜想一、 知识综述归纳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是根据具体事实和特殊现象,通过实验、观察、比较、概括出一般的原理和结论。
猜想是一种直觉思维,它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验、观察和归纳、猜想它的规律和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
猜想往往依据直觉来获得,而恰当的归纳可以使猜想更准确。
我们在进行归纳和猜想时,要善于从变化的特殊性中寻找出不变的本质和规律。
二、理解掌握例1、用等号或不等号填空:(1)比较2x 与x 2+1的大小①当x =2时,2x x 2+1;②当x =1时,2x x 2+1;③当x =-1时,2x x 2+1.(2)可以推测:当x 取任意实数时,2x x 2+1.分析:本题是通过计算发现和猜想一般规律题,正确计算和发现规律是关键。
解:(1)<,=,<; (2)≤。
例2、观察下列分母有理化的计算:12121-=+,23231-=+,34341-=+,45451-=+…从计算结果中找出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计算:1)2002)(200120021341231121(+++++++++ =____。
分析:解本题时,要抓住分每有理化后的结果都是两数之差,且可以错位相消。
还要注意相消后所剩下的是什么。
解:1)2002)(200120021341231121(+++++++++=)12002)(20012002342312(+-++-+-+-=)12002)(12002(+-=2002—1 =2001。
例3、 观察下列数表:1 2 3 4 … 第一行 2 3 4 5 … 第二行 3 4 5 6 … 第三行 4 5 6 7 … 第四行 … … … …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根据数表所反映的规律,猜想第6行与第6列的交叉点上的数应为____,第n 行与第n 列交叉点上的数应为____。
(用含正整数n 的式子表示)分析:本题要求的是同行同列交叉点上的数,因此,必须先研究同行同列交叉点上的数有什么规律,然后利用此规律解题。
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想、证明学案
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想、证明学案七年级数学《观察、猜想与证明》一、【观察与实验】认识来源于实践, 是我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发现许多规律。
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但观察得到的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经过验证, 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有目的的探索过程,一般是为了检验某种猜想或理论而进行的操作或活动。
实验的关键是要具有可重复操作性。
例题,1.下面给出了两个图形,你能分别用一笔画出来吗,,每部分既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2.【错觉】上图,3,中的两条紫色的线条是平行的吗,图,4,中线段AB与线段CD哪个比较长,用什么办法验?证你的观察,下面左边两幅图形中,哪个图形的竖线更长, 右图中有曲线吗, 【结论】,观察可能产生错觉,所以观察的结果需要验证。
3. 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分别标上文字“观,察,猜,想,证,明”是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几个汉字 . 观察图形中的汉字特点,那么,“观”相对面上的汉字是,“察”相对面上的汉字是,“猜”相对面1上的汉字是 ,24. 用锯锯木,锯会发热,用锉锉物,锉会发热,在石头上磨刀,刀会发热,所以物体摩擦会发热,此结论的得出运用的方法是, ,A,观察 B,实验 C,归纳 D,类比5. 【实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有目的的探索过程】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用两块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尺,你能拼出多少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能拼出多少个形状不同的四边形, ,摆一摆,试一试,如图,OM 为?AOB 的平分线,点 P是射线 OM 上的一点,PA ? OA 于点 A,PB ? OB 于点 B,分别度量PA,PB 的长度,并判断它们的数量关系,如果在射线 OM 上再取几个不同位置的点 P,然后向角的两边作垂线段,刚才的数量关系还存在吗,用剪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了一次,剩余的一部分纸是什么图形,把长方形纸片剪成两部分,用剪得的两部分可以拼成哪些形状不同的图形,你能拼接成一个三角形吗,并画出拼接后的示意图。
归纳类比推理(本)
差异法(method of difference ),亦称求异 法:就是在被研究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正反 两个场合中,其余相关因素都相同,只有一 个相关因素不同,进而确定这一不同的相关 因素与被研究现象之间具有因果联系的逻辑 方法。
38
3.2.差异法的运用过程(公式)
场 合 (不同的场景) 某甲 正面场合 某乙 反面场合 相关因素 (可能的原因) A B C D ~A B C D 被纳推理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的发展和深化。它不仅考察了一类事物 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在考察中没有出现 反例,而且进一步探索、揭示了对象与 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证明它们之间具 有必然性联系。因此,科学归纳法比简 单枚举法的结论要可靠得多。科学归纳 推理就在于要对事物对象与属性之间的 因果联系进行科学分析。
24
三、科学归纳推理
科学归纳推理又叫因果关系归纳推理,是通过分析出一 类事物对象所以具有某种属性的原因,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对 象都具有该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科学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 S1是P, S2是P, S3是P, ∶ Sn是P, (S1……Sn是S类的部分对象,,且S、P之间具有因果系) 所以,所有S是P。 人死亡后2-4小时内会出现尸僵,因为人死后肌肉内的磷酸 腺苷会不断分解减少,使得肌肉脱水凝固而形成尸僵。
26
科学归纳法与简单枚举法的不同:
简单枚举法 推理的根据 科学归纳法
前提中不出现 对象与属性之 反例 间具有因果联 系 非决定性 前提数量对结 决定性 论的意义 结论的可靠性 不高,或然性 高,或然性小 大
27
四、弥尔方法
弥尔方法(Mill’s methods),国内通称“穆勒五 法”或“弥尔五法”,是探求因果联系的最简单 的逻辑方法,也是传统归纳逻辑的主要内容。 弥尔方法,最早是由英国逻辑学家l在“A Logical System : Ratiocinative and inductive ” (严复译为《穆勒名学》)中总结概括出来的逻 辑方法。
从一道高考推理题探究高中数学中的类比与猜想
⑤sin(2 -25°)+cos255°-sin(-25°)cos55°.
(1)试从上述五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求出这个常数;
(2)根据(1)的计算结果,将该同学的发现推广为三
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 析 :(1)选择②式,sin215° +cos215° -sin15° cos15° =
1- 1 sin30°=1- 1 = 3 .
二、探究
运用类比方法求解数学问题的关键是善于引入“辅 助问题”,通过与“辅助问题”的类比,形成猜想,发现解 题思路,预见可能答案,从而解决面临的问题.
1.具体与抽象的类比 特别地,对于一些用常规的方法较难解决的抽象函 数问题,如果已知它的性质与具体函数的性质相似,将 其类比,即利用“具体函数”帮助思考,常可化抽象为具 体,使问题的求解变得简单. 案例1:(抽象函数的定义域)函数(f x)的定义域为 (1,2),求函数(f x+2)的定义域. 变 式 训 练 : 函 数 f(x +1)的 定 义 域 为(-∞,1]∪[2, +∞),求函数(f x-1)的定义域. 分析:抽象函数的定义域的理解对初学者而言是难 点,课堂上教师讲解案例1,说明在解决抽象函数的定义 域问题时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学生点头称听懂了;其 次给出变式,发现能做对变式的同学很少.那么问题的 原因在什么地方呢?从数学双基知识角度而言,定义域 概念的理解并没有体现在抽象函数中,正如“工具性理 解”层面停留在表象(. 工具性理解是指:一种语义性理 解— ——符号A所指代的事物是什么,或者一种程序性理 解— ——一个规则R所指定的每一个步骤是什么,如何操 作) 类 比 :从基础知识出发,笔者以具体感知辅以抽 象 函数的方法通过类比解决.
2
【数学课件】类比与猜想
对圆的直径的理解
• 过圆心的弦 • 过圆的中心的弦 • 过圆的中心的直线被圆截得的线段
椭圆是有中心的曲线,我们可 以把过椭圆中心的直线被椭圆 截得的弦叫椭圆的一条“直 径”。
演示
Hale Waihona Puke 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
圆周上的点对圆的直径张成直角, 在椭圆中是怎样表现的呢?
• 猜测
• 椭圆上的点对椭圆的直径张成的角不 变??? • 实验
结束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归纳与类比三星堆文化猜想
古以色列人
对石头的崇拜 金仗与鼎 神树
牛崇拜的半人半兽面具 小圆帽[吉帕帽] 五幅太阳形 悬棺与船形棺 人像外观 犹太文明标志
三星堆文明是古犹太文化的遗泽
对石头的崇拜 是古犹太文明的表现 金仗与鼎是古犹太文明的表现 神树是古犹太文明的表现 牛崇拜的半人半兽面具是古犹太文明的表现 小圆帽[吉帕帽]是古犹太文明的表现 五幅太阳形是古犹太文明的表现 悬棺与船形棺是古犹太文明的表现 人像外观是古犹太文明的表现 对石头的崇拜……是三星堆文化的部分对象,目前还没有反例。
所以,三星堆文化是古犹太文明的表现。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公式
S1 是P, S2 是P, S3 是P, …… Sn 是P, S1,S2,S3……,Sn是S类的部分对象,并且没有遇到反例。
所以,所有S都是P
形式逻辑学的框架
概念
判断
直接 复合 三段论
演绎
推理
【有效性与真实性】
枚举 完全 科学
第6讲 类比与归纳:三星堆文化猜想
类比与归纳作为推理方式同演绎推理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类比与归纳之间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神秘的三星堆文化
苏三 河南洛阳人, 现居北京。民间文化学者。 所著《三星堆文化大猜想》 引来毁誉各半。
犹太人古代称
为希伯来人。所罗 门王统治古以色列 时期,国家兴旺。
石头祭祀:四川境内羌族至今石头盖房
战国圆鼎与三星堆神树
三星堆金面青铜人头像
三星堆青铜太阳形器 埃塞俄比亚国旗 以色列国旗
以色列人石头悬棺和三星堆船形棺
三星堆贝币[海币]
三星堆铜人头像和古埃及神像造型
四川罗中立的《父亲》和埃塞俄比亚人
秦兵马俑与古埃及法老像
பைடு நூலகம்
专题类比归纳猜想
竞赛专题讲座18-类比、归纳、猜想数学解题与数学发现一样,通常都是在通过类比、归纳等探测性方法进行探测的基础上,获得对有关问题的结论或解决方法的猜想,然后再设法证明或否定猜想,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类比、归纳是获得猜想的两个重要的方法.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类比是一种主观的不充分的似真推理,因此,要确认其猜想的正确性,还须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运用类比法解决问题,其基本过程可用框图表示如下:可见,运用类比法的关键是寻找一个合适的类比对象.按寻找类比对象的角度不同,类比法常分为以下三个类型.(1)降维类比将三维空间的对象降到二维(或一维)空间中的对象,此种类比方法即为降维类比.【例1】如图,过四面体V-ABC的底面上任一点O分别作OA1∥VA,OB1∥VB,OC1∥VC,A1,B1,C1分别是所作直线与侧面交点.求证:+ + 为定值.分析考虑平面上的类似命题:“过△ ABC(底)边AB 上任一点O分别作OA1∥AC,OB1∥BC,分别交BC、AC于A 1、B 1,求证 + 为定值”.这一命题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很容易推出其为定值 1.另外,过 A 、 O 分别作 BC 垂线,过 B 、O 分别作 AC 垂线,则用面积法也不 难证明定值为 1.于是类比到空间围形,也可用两种方法证明其定值为 1. 证明:如图,设平面 OA 1 VA ∩BC = M ,平面 OB 1 VB ∩AC = N ,平面 OC 1 VC ∩AB=L ,则在底面△ ABC 中,由于 AM 、BN 、CL 交于一点 O ,用面积法易证得:+ + =1+ + =1【例 2】以棱长为 1 的正四面体的各棱为直径作球, S 是所作六个球的交集.证明 S 中没有一对点的距离大于 .【分析】考虑平面上的类比命题: “边长为 1的正三角形,以各边为直径作圆, S ‘是 所作三个圆的交集”,通过探索 S '的类似性质,以寻求本题的论证思路.如图,易知 S ‘包含于以正三角形重心为圆心,以 为半径的圆内.因此 S '内任意两点 的距离不大于 .以此方法即可获得解本题的思路.证明:如图,正四面体 ABCD 中,M 、N 分别为 BC 、AD 的中点, G 为△BCD 的中心, MN ∩AG = O .显然 O 是正四面体 ABCD 的中心.易知 OG= ·AG= ,并且可以推 得以 O 为球有△MOA 1∽△MAV ,△NOB 1∽△NBV ,△ LOC 1 ∽△ LCV .得心、OG为半径的球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不大于,其球O必包含S.现证明如下.根据对称性,不妨考察空间区域四面体OMC.G设P 为四面体OMCG内任一点,且P 不在球O内,现证P 亦不在S 内.若球O交OC于T 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赛专题讲座18
-类比、归纳、猜想
数学解题与数学发现一样,通常都是在通过类比、归纳等探测性方法进行探测的基础上,获得对有关问题的结论或解决方法的猜想,然后再设法证明或否定猜想,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类比、归纳是获得猜想的两个重要的方法.
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类比是一种主观的不充分的似真推理,因此,要确认其猜想的正确性,还须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
运用类比法解决问题,其基本过程可用框图表示如下:
可见,运用类比法的关键是寻找一个合适的类比对象.按寻找类比对象的角度不同,类比法常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1)降维类比
将三维空间的对象降到二维(或一维)空间中的对象,此种类比方法即为降维类比.
【例1】如图,过四面体V-ABC的底面上任一点O分别作OA1∥VA,OB1∥VB,OC1∥VC,A1,B1,C1分别是所作直线与侧面交点.
求证:++为定值.
分析考虑平面上的类似命题:“过△ABC(底)边 AB
上任一点O分别作OA1∥AC,OB1∥BC,分别交BC、AC于
A1、B1,求证+为定值”.这一命题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很容易推出其为
定值1.另外,过A、O分别作BC垂线,过B、O分别作AC垂线,则用面积法也不难证明定值为1.于是类比到空间围形,也可用两种方法证明其定值为1.
证明:如图,设平面OA1VA∩BC=M,平面OB1VB∩AC=N,平面OC1VC∩AB=L,则有△MOA1∽△MAV,△NOB1∽△NBV,△LOC1∽△ LCV.得
++=++。
在底面△ABC中,由于AM、BN、CL交于一点O,用面积法易证得:
++=1。
∴++=1。
【例2】以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的各棱为直径作球,S是所作六个球的交集.证明S 中没有一对点的距离大于.
【分析】考虑平面上的类比命题:“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以各边为直径作圆,S‘是所作三个圆的交集”,通过探索S’的类似性质,以寻求本题的论证思路.如图,
易知S‘包含于以正三角形重心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内.因此S’内任意两点的距离不大于.以此方法即可获得解本题的思路.
证明:如图,正四面体 ABCD中,M、N分别为BC、AD的中点,G为△BCD的中心,MN∩AG=O.显然O是正四面体ABCD的中心.易知OG=·AG=,并且可以推
得以O为球心、OG为半径的球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不大于,其球O必包含S.现证明如下.
根据对称性,不妨考察空间区域四面体OMCG.设P为四面体OMCG内任一点,且P 不在球O内,现证P亦不在S内.
若球O交OC于T点。
△TON中,ON=,OT=,cos∠TON=cos(π-∠TOM)=-。
由余弦定理:
TN2=ON2+OT2+2ON·OT·=,∴TN=。
又在Rt△AGD中,N是AD的中点,∴GN=。
由GN= NT=, OG=OT, ON=ON,得△GON≌△TON。
∴∠TON=∠GON,且均为钝角.
于是显然在△GOC内,不属于球O的任何点P,均有∠PON>∠TON,即有PN>TN=,P点在 N为球心,AD为直径的球外,P点不属于区域S.
由此可见,球O包含六个球的交集S,即S中不存在两点,使其距离大于.(2)结构类比
某些待解决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类比物,但可通过观察,凭借结构上的相似性等寻找类比问题,然后可通过适当的代换,将原问题转化为类比问题来解决.
【例3】任给7个实数x k(k=1,2,…,7).证明其中有两个数x i,x j,满足不等
式0≤≤·
【分析】若任给7个实数中有某两个相等,结论显然成立.若7个实数互不相等,
则难以下手.但仔细观察可发现:与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在结构上极为相似,故可选后者为类比物,并通过适当的代换将其转化为类比问题.作代换:x k=tgαk
(k =l,2,…,7),证明必存在αi,αj,满足不等式0≤tg(αi-αj)≤·证明:令x k=tgαk(k =l,2,…,7),αk∈(-,),则原命题转化为:证明存在两个实数αi,αj∈(-,),满足0≤tg(αi-αj)≤·
由抽屉原则知,αk中必有 4个在[0,)中或在(-,0)中,不妨设有4个在[0,)中.注意到tg0=0,tg=,而在[0,)内,tgx是增函数,故只需证明存在αi,αj,使0<αi-αj <即可。
为此将[0,)分成三个小区间:[0,]、(,]、(,)。
又由抽屉原则知,4个αk中至少有2个比如αi,αj同属于某一区间,不妨设αi>αj,则0≤αi-αj≤,故
0≤tg(αi-αj)≤·这样,与相应的x i=tgαi、x j=tgαj,便有0≤≤·(3)简化类比
简化类比,就是将原命题类比到比原命题简单的类比命题,通过类比命题解决思路和方法的启发,寻求原命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比如可先将多元问题类比为少元问题,高次问题类比到低次问题,普遍问题类比为特殊问题等.
【例4】已知x i≥0(i=1,2,…,n),且x l+x2+…+x n=1。
求证:1≤++…+≤.
【分析】我们可先把它类比为一简单的类比题:“已知x l≥0,x2≥0,且x l+x2=1,求证1≤+≤”.本类比题的证明思路为:∵2≤x l+x2=l,
∴0≤2≤1,则1≤x l+x2+2≤2,即1≤(+)2≤2,∴1≤
+≤.这一证明过程中用到了基本不等式和配方法.这正是要寻找的证明原命题的思路和方法.
证明:由基本不等式有0≤2≤x i+x j,则
0≤2≤(n-1)( x l+x2+…+x n)=n-1
∴1≤x l+x2+…+x n +2≤n,即1≤(++…+)2≤n
∴1≤++…+≤.
所谓归纳,是指通过对特例的分析来引出普遍结论的一种推理形式.它由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前提是若干已知的个别事实,是个别或特殊的判断、陈述,结论是从前提中通过推理而获得的猜想,是普遍性的陈述、判断.其思维模式是:设M i(i=1,2,…,n)是要研究对象M的特例或子集,若M i(i=1,2,…,n)具有性质P,则由此猜想M也可能具有性质P.
如果=M,这时的归纳法称为完全归纳法.由于它穷尽了被研究对象的一切特
例,因而结论是正确可靠的.完全归纳法可以作为论证的方法,它又称为枚举归纳法.
如果是M的真子集,这时的归纳法称为不完全归纳法.由于不完全归纳法
没有穷尽全部被研究的对象,得出的结论只能算猜想,结论的正确与否有待进一步证明或举反例.
本节主要介绍如何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获得猜想,对于完全归纳法,将在以后结合有关内容(如分类法)进行讲解.
【例5】证明:任何面积等于1的凸四边形的周长及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之和不小于4十.
【分析】四边形的周长和对角线的长度和混在一起令人棘手,我们可以从特例考察起:先考虑面积为1的正方形,其周长恰为4,对角钱之和为2即.其次考
察面积为1的菱形,若两对角线长记为l1、l2,那么菱形面积S=l1·l2,知
l1+ l2≥2=2=,菱形周长: l=4≥2=4。
由此,可以猜想:对一般的凸四边形也可将其周长和对角线长度和分开考虑.【证明】设ABCD为任意一个面积为1的凸四边形,其有关线段及角标如图.则
S ABCD=(eg+gf+fh+he)sinα
≤(e+f)(g+h)≤,
∴e+f+g+h≥2,即对角线长度之和不小于.
∴a+b+c+d≥4,即周长不小于4.
综上所述,结论得证,
【例 6】在一直线上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着 1988个点P1,P2,…,P1988,且P k是线段P k-1P k+1的k等分点中最靠近P k+1的那个点(2≤k≤1988),P1P2=1,
P1987 P1988=l.求证:2l<3-1984。
【分析】本题初看复杂,难以入手.不妨先从特殊值出发,通过特殊值的计算,以便分析、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
当k=1时,P1P2=1(已知);当k= 2时, P2是P1P3的中点,故P2P3= P1P2= 1;当k=3时, P3是P2P4的三等分点中最靠近的那个分点,即P3P4= P2P4= ( P2P3+ P3P4) = P2P3+ P3P4,故P3P4= P2P3=①
由此可推得4 P5=×②,P5P6=××③
由①、②、③,可归纳以下猜想:
P k P k+1=P k-1P k。
【证明】
于是有:
令k=1987,则有
故2l<3-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