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思维训练的几点思考
作文思辨性思维怎么培养
![作文思辨性思维怎么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9d81817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05.png)
作文思辨性思维怎么培养1. 广泛阅读与思考鼓励自己多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文章,包括哲学、历史、科学、文学等领域。
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理解作者的观点,还要思考其论证的逻辑、证据的可靠性以及观点的局限性。
对所读内容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2. 学会质疑对常见的观点、说法和现象保持质疑的态度。
不要轻易接受表面的解释,而是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可能存在的其他解释。
例如,当听到“努力就能成功”时,思考是否在所有情况下都是如此,有没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成功。
3. 多角度思考训练自己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对于一个议题,可以尝试从个人、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不同视角进行分析。
这样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问题,发现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冲突。
4. 进行辩论和讨论积极参与辩论或小组讨论,与他人交流不同的观点。
在交流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分析其论证的优点和不足,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通过与他人的思想碰撞,可以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5. 反思自己的观点定期回顾自己曾经的观点和想法,思考是否存在不合理或片面的地方。
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长,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正和完善,培养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能力。
6. 分析案例和论据在写作中,学会仔细分析所引用的案例和论据,确保其能够有力地支持自己的观点。
同时,也要思考可能存在的反例,并尝试对其进行解释或反驳。
7. 构建逻辑框架在写作前,先构思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
明确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使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逻辑严谨。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保证论述的连贯性。
8. 培养逆向思维有意识地尝试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
如果一个观点通常被认为是正确的,思考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它是否可能不正确。
这种逆向思维能够帮助发现新的观点和思路。
培养思辨性思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定式,才能在作文中展现出深刻、独到的见解。
如何写好作文的思维与创新
![如何写好作文的思维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a34412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f.png)
如何写好作文的思维与创新作文写作是许多学生和考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无论是在学校的语文课上,还是在各类考试中,写好作文都是展示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思维与创新的角度探讨如何写好作文,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一、培养灵活思维思维是作文的灵魂,而灵活的思维能够使文章内容充实、观点独到。
要培养灵活思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 多角度思考:在写作前,不妨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避免固定模式的思维。
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思考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2. 扩展思维边界:努力开拓自己的知识面,通过广泛阅读、参与讨论等方式,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让自己的思维边界不断扩展。
3. 多元思维碰撞: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见解,从中获得启发,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形成独特的观点。
二、激发创新灵感创新是作文的灵魂,一篇出色的作文需要有独到的见解和富有创新性的表达。
以下是一些激发创新灵感的方法:1. 多维度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独特之处。
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和记录的方式,积累素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
2. 跨界融合:尝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元素进行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例如,将科学知识与文学情感相结合,产生与众不同的作文题材和写作风格。
3. 反思与总结:在写作后,及时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和总结。
思考自己的表达方式是否独特、观点是否新颖,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创新性。
三、提高写作技巧除了思维与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同样不可忽视。
以下是一些提高写作技巧的方法:1. 规范结构:作文应具备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并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连贯性。
引言部分可以起到引起读者兴趣的作用,正文部分应详略得当、条理清晰,结尾部分则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或提出展望。
2. 合理段落:段落是作文中的基本单位,要注意合理划分段落,并确保每个段落内的内容连贯。
每一个段落都应该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避免出现无关的内容。
作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训练
![作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ff5f95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7.png)
作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训练在写作过程中,逻辑思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只有通过训练和实践,我们才能在文章中展现出清晰、连贯和有说服力的逻辑结构。
本文将就作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训练进行探讨。
一、明确主题在开始写作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主题。
一个清晰的主题能够为我们的思维提供方向,并帮助我们组织逻辑关系。
在确定主题后,我们可以列出与之相关的关键词,以便在写作过程中引导逻辑思考。
二、构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组织和梳理思绪。
我们可以将主题放在中心,然后围绕主题展开各种相关的分支。
这样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而系统地考虑问题,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清思路和主次关系。
三、制定提纲一篇合理有序的作文离不开一个明确的提纲。
提纲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控制逻辑结构,避免跑题和漏洞。
我们可以根据思维导图来制定提纲,将各个分支转化为文章的不同部分,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排列。
四、注意段落连接段落是文章结构的基本单位,而段落之间的连接则是保持逻辑连贯的关键。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合适的过渡词和衔接句来使段落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此外"、"另一方面"、"因此"等词汇来引导读者在逻辑层面上思考。
五、使用逻辑关系词逻辑关系词是揭示观点之间联系的重要工具。
合理有效地使用逻辑关系词可以使文章的逻辑层次更加清晰,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和推理。
常见的逻辑关系词包括"因为"、"所以"、"但是"、"然而"等,在适当的位置使用这些词汇,可以使我们的论证更加有力。
六、注意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写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需要从事实、数据和论据中提取逻辑关系,并对其进行推导和推理。
通过分析和归纳,我们可以有效地建立和支撑自己的论点,使之更加具有说服力。
七、进行逻辑审查在完成作文之后,我们需要进行逻辑审查。
高中作文教学思维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作文教学思维训练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d523586aeaad1f346933fec.png)
高中作文教学思维训练的实践与思考高中作文教学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作文的思维训练?有一则新闻材料:“2010年5月3日11时20分许,一名24岁外地男子在宣武区菜园街绑架一名5岁女童,要求警方帮他联系网恋女友。
他在谈判过程中情绪激动,划伤女童的脖子。
12时11分许,狙击手将该男子一枪击毙,围观市民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受伤女童被送往宣武医院缝了9针,目前已被其父接回家。
北京市公安局昨日下午召开发布会,现场处置组荣获集体三等功,击毙疑犯的特警获个人二等功。
公安局副局长刘绍武表示,决不能在北京发生任何危害少年儿童的事件。
”笔者在任教高一和高二的作文教学时都采用过这则材料,发现高一和高二学生对这则材料的关注点有很大不同,请看下表:在这个比对中,我们可以看到,高一高二学生对同一事件关注的点是有很大区别的,高二的学生对事件认知的广度和深度都较高一学生有明显的进步。
这说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是有很大区别的,高一学生更多关注现象以及某些细节,而高二学生开始关注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由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稳步而切实的思维训练,进而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1.注重培养思维的广度。
学生作文内容浅薄的原因基本有二:一是缺乏材料的积累;二是作文时不能将各种已有的材料加以组合,建立服务于主题的意义链接,而后者就是写作思维的问题。
比如,我让学生以“茶”为题,写一个作文片断,用意是让学生从“茶”这一事物展开联想,建立相关的意义链接。
其中有两位同学的习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陈嘉莉同学是这么写的:茶香四溢时,捧一杯香茗,在暮色中凝视它的轻舞飞扬,素烟袅袅,这份韵味儿,岂是那些未经翻炒的嫩芽所能企及的?其实,每一个生命就是一朵新芽的绽放,有人不幸,正是翠绿姣好时被上帝掐住了咽喉,生生地从顶端狠狠地摔落,只得在地上摸爬滚打,匍匐前行。
而新芽咬着牙在铁锅中辗转翻腾,将生命多余的水分熬个干干净净,殊不知,唯有这种从生命顶端的摔落与在铁锅中的煎熬,才能铸就后生不灭的馨香。
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思维的培养
![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思维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9446952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e.png)
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思维的培养对于中学生来说,作文是他们所必须面对的考验。
它既不同于语言表达的客观性,也不同于议论文中充分地论述见解。
由于学生处在青春期,情感上常常出现“水涨船高”的现象。
因此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便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头等大事。
鉴于这种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的策略:一、初中作文思维的培养1。
审题,紧扣题目和材料的主旨范围,在材料中找到论据。
“审题”就是通过阅读材料,理清题意,确定立意方向,选择材料所需要的角度。
2。
构思,根据审题确定的立意方向,搜集材料,整合信息,然后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条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以形成具体、明确而又有条理的新颖的作文思路。
3。
选材,选取典型而新颖的材料,使用材料的特点组织材料,并且注意材料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重复。
4。
结构,指行文的顺序和布局谋篇,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或夹叙夹议,做到“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5。
语言,选用适当的语体和符合文体的词语。
在写作时,还要注意语句连贯,使文章显得紧凑。
二、初中作文技巧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写作文很难,其实作文只要掌握好了方法和技巧,它也不再是什么难事,所以写作文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你对它的态度。
首先要端正你对作文的态度,积极参加有关的训练活动,经常阅读报刊,杂志,多看好的文章,多多借鉴别人的写作手法,并多加练习。
总而言之,要不断积累素材。
其次要多动笔,勤练笔。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平时多练习写作,一有空闲时间,便拿起笔来记录自己的所闻所感,或者写日记,随感,周记……这样坚持下去,便会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写作时就不会感到困难。
最后要注意多看课外书,看名家散文、小说,要细心揣摩、推敲文章的写作技巧,然后试着自己写作。
三、作文是锻炼人才的手段作文是训练人才的手段。
首先可以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其次可以激发灵感,拓展思路,创造精彩;第三可以提高兴趣,陶冶情操,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第四可以调节身心,促进健康,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
![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dc1812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9.png)
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作文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有效途径。
然而,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表达能力有限,思维思考能力不足。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是解决问题、决策选择的基础。
在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正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塑造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下面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三个方面,探讨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首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重点之一。
逻辑思维是一个人思考问题和推理推断的过程,是作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授课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思维训练,让学生从事实、观点和原因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推理。
例如,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观点让他们进行论证,帮助他们提升论证思维和推理能力。
此外,老师还应该提供逻辑思维的范例,让学生模仿,并进行积极的讨论、分析和总结。
通过这样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在作文中能够更加合理地展开论述和论证。
其次,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批判性思维是指学生对可以肯定与否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和辩论的思维方式。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关时事或道德问题的命题,然后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辩论,争取自己的观点。
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培养了他们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同样,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好处,还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对待问题,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
最后,创造性思维是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创造性思维是通过递归、类比、联想以及重新组合信息等方法,来产生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训练思维品质,提升作文水平
![训练思维品质,提升作文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af8f582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0.png)
训练思维品质,提升作文水平作文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管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需要通过作文来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常常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展开思路,内容很难有深度和广度。
要想提高作文水平,就需要训练思维品质,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训练思维品质,以提升作文水平。
第一,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观察力和想象力是思维品质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观察力决定了你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想象力则能够让你的思维更加活跃和富有创造力。
培养观察力可以通过经常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多留心身边的细节,多读一些书籍和观看一些图片、电影,培养对事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而培养想象力可以通过自我设想、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运用逻辑推理和联想来构建自己的想象世界。
第二,多进行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的思维训练,才能够在写作文时有条理、清晰地展开论述。
思维训练可以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和写作来进行。
阅读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累素材和提高表达能力;思考可以帮助你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见解;讨论可以扩大自己的思维视野,获取不同的观点和答案;写作则是对思维能力的检验和提升,只有通过不断的写作,才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写作文时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只有通过清晰、严谨的逻辑,才能够使文章有说服力,具有逻辑性的文章往往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也更容易使读者明白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要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学习一些逻辑学、数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进行。
平时还可以多进行辩论、论证的练习,帮助自己形成严密的思维逻辑。
第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全面的评价能力。
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要对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评论,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够做到客观公正。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4e57c4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1.png)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标签:立意;品析;求异;想象思维是人类认识和改进世界强有力的工具,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训练呢?一般说来,学生在构思作文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别去发散,思维总是有限的,如果再沿着另一个方向或另一类去继续发散,思维就会扩大,思维结果可以是独特而又创造性的。
这样,学生的作文有创意,就不会出现雷同现象。
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言、章法、技巧的训练,更重要围绕“思维”这一核心的训练。
因此,教师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应引导学生感受并体验全新的思维方案,教学中可以推崇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趣味导入,立意文章中心教师通过经典的故事激趣,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通过典型事例分析,懂得怎样做到多角度审题立意,掌握从正面评论,反面批判,感性认识文章中人物,情节等。
心得体会多种角度审题立意的一些规律,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要求学生以《王几何》说开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几方面评论的角度立意。
1.从正面评论的角度之意:王老师在充满欢声数做学课上,令人发笑的源头有哪些?可以立意为:(1)王老师憨笑;(2)王老师公布自己的绰号;(3)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却画成了鸡蛋、鸭蛋、梨、苹果和丑陋的三脚架。
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活是什么?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可立意为:他用反手画图和丑陋的三角形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一一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可立意为:王老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微笑和绝活表演,公布自己的绰号,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图和三角形,创造了戏剧的效果,使学生身心彻底放松,情感得以自由宣泄,充分享受了课堂带来的乐趣。
2.从反面批判的角度来立意:说说这节课令人发笑的源头有哪些?可立意为:王老师公布自己的绰号,让学生“有利可图”,课后学生会以“王几何”来称呼王老师,随意喊别人的绰号是不文明,不礼貌的。
作文思维有效训练实践
![作文思维有效训练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7314eb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5.png)
作文思维有效训练实践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很多学生在作文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写作思维不够开阔、逻辑不够严谨、表达不够清晰等方面。
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思维训练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写作思维的开阔性作文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锻炼,所以在进行作文思维训练时,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开阔性。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1.拓展阅读内容:通过让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引导学生关注不同领域的信息,拓宽视野,积累素材,从而能够有更多的话题可写。
2.多元化角度思考: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拘泥于一种思维模式,从而能够有更多的思维创新。
3.多样化写作练习:让学生从事不同类型的写作练习,如叙事、说明、议论等,以便培养学生多样的写作思维模式。
二、提高写作思维的逻辑性在作文训练中,逻辑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够使文笔更加准确、流畅,从而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提高学生的写作逻辑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1.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理清事件的因果关系,从而形成完整的逻辑结构。
2.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能够看到问题的多方面,不偏不倚地分析问题,形成辩证的观点。
3.注重逻辑推理: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逻辑推理,使论证过程更加严密、有力。
三、提高写作思维的表达清晰性作文的表达清晰性是作文质量的重要标志,让学生的作文表达更加清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功底,使其能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来表达思想。
2.注重文字组织:在作文训练中,要注重让学生学会合理地组织文字,使文章通顺、条理清晰。
3.引导学生注重细节:在作文教学中,要提醒学生关注细节,细致地描绘事物,使作文更加生动。
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
![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0dfa50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f.png)
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随着教育的发展,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如何让学生在写作中锻炼思维,提高作文能力是每位语文教师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因为只有思维敏捷、思路清晰的学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谈一些思维训练的方法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导他们探求问题的答案。
在初中阶段,我常常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化繁为简”“发挥想象力”等思维训练活动。
例如,我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自由发挥,用“想象一下”这个引导词,让学生展现出自己的想象力。
他们写出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想象出了机器人、克隆人等新奇的形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有益。
二、多元化的思维训练方式思维训练方式不应该单一化,多元化的训练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思维。
在我的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题的思维训练。
及时的思维训练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扎实的阅读基础,为日后的写作积累更丰富的素材和思维链路。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参加文艺社团、户外拓展活动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三、总结反思思维训练过程思维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训练效果。
在我的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过程的总结与反思,以便调整后续的训练计划。
给学生具体的训练反馈,指导他们更好地应对下一次训练,进而提高思维训练效果。
四、教师在思维训练中的角色在思维训练中,教师可以扮演多种角色:移情、引导、调整、激励、审核等。
在我的教学中,我常常借助一些鲜活的事例来引发学生对某一话题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及反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调节训练强度,使其达到最佳状态,提升思维效果。
总之,思维训练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思维训练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
![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74b147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8.png)
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在现代教育中,作文教学一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它不仅仅是了解学生的语言程度,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也变得更加重要。
本文将浅谈关于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重点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写好作文。
一、思维训练的重要性首先,思维训练对于学生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种思维活动,作文不仅仅像填空或选择题那样纯粹地测试知识点,而是需要学生自己构思、策划并组织语言,这需要学生高度的思维活动来完成。
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想象力,通过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会不断得到提高和锻炼。
其次,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发掘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或多元化的习题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创新,从而发掘出学生潜在的能力。
这种关键思维能力的不断发掘,也有助于促使学生将这种能力转化为成品,即优秀的作文。
最后,思维训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当学生通过思维训练意识到他们所拥有的想象力和能力,不再只是分数的求和器,思维训练也真正成为他们在生活中使用的工具。
二、如何进行思维训练1. 产生兴趣学生在学习任何新的技能或知识之前,首先需要有足够的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建立求知欲望,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例如,让学生阅读有趣的故事、文章并自己进行感想和总结;组织讨论和比赛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合理的思考和交流。
2. 提高自信学生在写作文时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信,只有这样才不会胆怯或者过于紧张而出错。
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在学生中建立自信,让学生知道他们所拥有的想象力和能力。
这样,学生才会更自然地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自信,并产生更多的创新和思考。
3. 培养思维方式对于学生,必须在思维上得到训练,以便更好地构思并展现自己的想象力。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整理思路,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分析和判断,而这些思维方式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
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几点思考
![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7a2aacd81c758f5f61f679b.png)
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几点思考西川中学语文组奎丽辉摘要:创新思维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
针对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提出的策略有二:一,在观念上,教师应放开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挥内在的写作潜力;二,在实际行动上,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做学习和生活的有心人,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写作。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思维放开引导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时代的需要,是培养语文能力的要求,更是作文本身发展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的写作和“实施建议”部分多次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
本文就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第一、放开。
即教师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任意、自由地联系实际,发挥内在的写作潜力。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解除束缚,拓展思路,让学生亲近生活,树立生活是源头活水的观念。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
写作,作为一种思维艺术,同样须从生活取材、汲取营养。
所以,我们在日常写作教学中,就应放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脑子里始终有生活,让学生尽量清楚地看到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区别与联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如今年暑假我让学生就生活中的经历、见闻、感受等写了十篇随笔,开校后利用这些素材写了一次以“暑期生活”为话题的作文,因为学生的随笔记录下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所以,此次全班作文的选材不仅十分鲜活、丰富,而且学生都能用自己独特的思想、视觉去体无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
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让学生亲近生活,树立生活是创作源头活水的观念。
(二)少布置“命题作文”,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自主意识。
写作,是一种个体的思维活动,是个体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生命意识的个性化表达的过程。
所以,老师的“教”绝不能代替学生的“想”。
作文与教师有关,但归根结底是学生的是事,是学生思维的结晶。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仅是主导,而学生才是主体。
所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少设“套”,少布置“命题作文”,多采用一些话题作文,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自主意识,变传统的“要我写”为“我要写”,把写作变为一种主动的行为,真正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目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作文创新思维的几点思考
![作文创新思维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5e23832376baf1ffc4fad3c.png)
作文创新思维的几点思考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
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活动。
它具有一般思维的性质,又具有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
创新思维的结果是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增值,这是一般思维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正是我们作文所必备的。
培养学生作文创新的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命题创新1.作文的成功,取决于命题者的指导思想与教学观念的更新,取决于作文命题的开拓与创新命题创新首先要启迪学生的思维。
为此,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并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掌握人类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增强学生凭借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特有的任务,也是作文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
比如,《出发——到达》一题,可以让学生生发联想,用读者本身的人生体验去理解感受,转换成与自己感受相吻合的人生经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一个追求的目标达到了,又要去追求另一个目标。
“出发”和“到达”不就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吗?悟透了这一层,结合人生实际进行联想,“追求”无时无处不在:学业的进步,友情的发展,事业的开拓,科学的探索,品行的提高,人性的完善,民族的振兴——所有这些都是切合题意的表现题材。
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出发”和“到达”的认识不同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2.命题创新还可以从发展学生个性方面着手由于学生成长的家庭及社会环境不同,由于学生个人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不同,我们不能否认,人是有千差万别的。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应看到学生在兴趣爱好、思想认识、情感情趣等方面的差别。
正视这些差别,采取话题作文、自命题作文的形式,就能为每个学生展示他们的个性和成长提供机会,从而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
二、思路求新突破思维定式,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甚至是奇异答案的思维方法,对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文的技巧与思维训练
![作文的技巧与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8c373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c.png)
作文的技巧与思维训练作文是学生们日常学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良好的作文能力不仅在学业上有所帮助,也能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写作文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进行思维训练,以提高作文质量。
本文将就作文的技巧和思维训练进行探讨。
首先,作文的思维训练是为了培养良好的思考能力。
在写作文之前,我们应该先对所要写的话题进行全面的思考和了解。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讨论等方式收集相关的信息和观点。
在思考时要进行分类整理,构建逻辑清晰的思维链条。
通过思维训练,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提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其次,作文的技巧在于如何合理组织文章结构和运用语言表达。
在写作文时,我们可以采用常见的结构模式,如总分总结构、因果结构、对比结构等。
选择一个合适的结构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式,增加趣味性和感染力。
另外,作文的技巧还包括如何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
词汇是作文中最基本的表达工具,我们要尽量选择准确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法结构,避免出现句子不通顺或语法错误的情况。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多读多写来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此外,阅读也是作文的重要技巧之一。
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思维。
阅读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逻辑。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人的表达方式和观点,从而启发自己的写作思路。
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积极参与各种文学活动,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另外,写作过程中要注重练习和反思。
只有不断地进行写作练习,才能不断改善自己的写作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写作题目进行练习,模拟考试环境,使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提高写作速度和准确度。
在写作完成后,我们还应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通过反思,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使每一篇作文都更加出色。
提高作文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总结
![提高作文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3b0e5e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5.png)
提高作文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总结作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而逻辑思维能力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基本要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些提高作文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一、培养读书兴趣阅读是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大量阅读,我们可以积累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逻辑思维。
因此,我们应该多读好书,多阅读各类文章,扩宽自己的视野,增加写作素材。
二、多思考多分析在写作之前,我们要先对题目进行深入思考,确定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同时,要善于分析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做到全面客观地分析。
这样,才能在写作中展现出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合理安排思维框架在写作过程中,合理的思维框架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先进行头脑风暴,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再根据逻辑关系对其进行排序整理。
可以采用“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的思维框架,或者其他适合题目的框架形式。
这样可以使文章层次清晰,逻辑紧凑。
四、注重论证过程作文需要有充分的论证过程,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我们可以采用比较、对比、举例、引用权威观点等方式来进行论证。
同时,要注重论证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过多无关的论述,保持思路的连贯性。
五、注重段落转换在作文中,段落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段落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过渡。
可以使用一些连接词或者短语,如“其次”、“另一方面”、“再者”等,使文章的过渡更加自然流畅,让读者容易理解。
六、细节的丰富性细节是作文的灵魂所在。
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我们可以增加作文的可信度,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
同时,在描述细节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选择重点细节,突出主题,不要过多堆砌无关信息。
七、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在作文中,准确运用各种词语是展示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
我们要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语,要尽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可以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来丰富文章的语言表达。
八、反复修改和练习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复修改和练习。
作文教学思维训练的思考
![作文教学思维训练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ebfcb63561252d380eb6e5a.png)
作文教学思维训练的思考一、分序列分层教学学生写作思维乱,与长期作文教学“模式化”不无关系。
高中考试繁多,月考、限时训练、大小模拟考试,考完老师忙着讲评,讲评完就是数据分析和总结,学生往往被数据等因素所影响,加上心急浮躁,学生很容易将作文遗忘、挤压和边缘化。
于是,作文课要来了,教师拟定题目后,作文纸一发下来,学生仿佛听到冲锋的号角,信笔直书,把牙缝里的话也挤了出来,看到卷上“800字”的标注就感觉胜利在望,而卷子发下来分数依然不理想,低级错误于己无关,高分作文离自己水平相去甚远,渐渐也就对作文失去兴趣和信心,作文自然也就像“挤牙膏”,写到哪算哪。
这样的作文课,学生的作文学习是缺乏指导,流于形式,没有系统的,就像一场没有组织、没有武器的游击战,注定是要失败的。
帮助学生理清写作训练思路,不能流于形式,要计划周长,分序列分层教学。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作文教学的任务能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对自身学习有一个规划,这样就能提高分数。
1.计划周长a.制定作文备考整体规划,明确阶段目标;c.制定训练作文升格策略,根据文体,针对个体;d.要有读书计划,拓宽积累渠道;e.成立作文兴趣小组,学习分层互助,“读-写-评”结合。
2.分序列分层教学a.做好帮助学生实施作文备考计划的引领者;b.做好作文训练的主导者;c.成为学生互助、写作兴趣的培养人;d.及时指导、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升格作文的“刷漆工”。
当然,再精妙的计划,也有赶不上变化的时候,因此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教师必须是真诚的、持久的,发自内心地关注每一位学生。
二、“无为而治”,以读促写学生写作思维浅,与作文学习急功近利有关。
考场作文,被一系列媒体、书商包装炒作以后,“如何抓住评卷老师的心?”“高考高分作文宝典”之类作文辅导资料无不在渲染作文写作各种“神奇”写作技法,而学生则过分相信能有“一招鲜,吃遍天”的写作招式,有如一位武者得到一本秘笈,苦练招式,功力却始终没长进。
对学生作文思维训练的几点思索
![对学生作文思维训练的几点思索](https://img.taocdn.com/s3/m/ba877c54d4d8d15abf234e5c.png)
对学生作文思维训练的几点思索现在,许多学生生活空间狭窄,接触的新鲜事物少,可供阅读的书籍贫乏,情感积累相当缺乏,学生作文是“无米下锅”。
对此,笔者在课堂作文训练时,设置了许多情景模式:扳手劲、扔纸团、猜外号、应聘、辩论赛、感恩教育等,使学生由“无米的巧妇”成为“有米的巧妇”。
学生应该能写出精彩的文章,可是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班上大部分同学,在活动时表现得十分活跃,一旦写作,却仅写时间、地点、活动的经过等,作文内容显得很平淡,没有一点感人之处。
究其原因,就是我们语文课堂中的作文思维训练偏少,学生的思维火花未得到点燃,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不到提升,该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实现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呢?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树立正确思维观念,诱导学生作文思维一篇作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题思想的正确与否。
文章深度和新颖程度,而酝酿主题思想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一定的思考方法。
人类思维主要包括两大形式: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科学家用概念来思考,文学家、艺术家则用形象来思考。
”貌似写作需要的仅是形象思维。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一个人的正常的思维活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交互的,只是程度表现得不同而已。
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不同方面的思维侧重点也不同。
观察生活以形象思维为主,思考生活以抽象思维为主,审题构思则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教师应教学生了解不同思维方法的特点,训练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进行审题构思。
一次,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一场少儿文艺表演,由于演出精彩再加上演出者都是同龄人,所以当时学生们都很兴奋。
我认为他们对此应有话可写,要求学生以这次演出为素材写一篇文章,但他们只局限于写表演内容,大多数学生作文题为:“一场精彩的文艺表演”或“一场文艺表演”甚至有些学生纯粹是记流水账,记述表演节目的名称、表演者等,令我大失所望,我反复思索,寻找症结:学生仅仅感受生活,缺乏对生活的思索,也缺乏对作文思维的思考,因此我引导学生在写表演内容上進一步深入探索:“这场表演很精彩,同学们能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思索一下,“精彩”从何而来呢?”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提出新的作文思路,经过讨论,引出了学生新的、有深度的想法。
如何提高作文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提高作文的逻辑思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e8be66f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7.png)
如何提高作文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作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论是在学校考试还是在职场中,写作能力都是一个必备的技能。
而在作文中,逻辑思维的能力对于一个好的作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提高作文的逻辑思维能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提前做好思维准备。
在写作之前,我们应该先对所要写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个好的作文应该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所以在动笔之前,我们可以先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列举出与主题相关的所有想法和观点。
然后,我们可以对这些观点进行归类和整理,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
通过这样的思维准备,我们可以在写作过程中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注重段落结构。
一个好的作文应该有清晰的段落结构。
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主题句,用来概括该段落的中心思想。
接下来的几句话应该围绕主题句展开,用事实、例子或论据进行支撑。
最后,可以用一两句话进行总结,过渡到下一个段落。
通过这样的段落结构,读者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和论证。
第三,运用逻辑连接词。
逻辑连接词在作文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能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密和有条理。
常见的逻辑连接词有“因为”、“所以”、“然而”、“同时”等。
通过运用这些连接词,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思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流畅。
第四,进行逻辑推理。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一些逻辑推理,用来加强我们论证的力度。
逻辑推理可以通过举例、对比、类比等方式进行。
举例可以用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对比可以用来突出不同的观点,类比可以用来将不同的观点联系起来。
通过逻辑推理,我们可以使作文的论证更加有说服力和有深度。
第五,反复修改。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我们应该养成反复修改的习惯。
在完成一篇作文之后,我们可以再次审视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论证过程,找出其中的不足和不合理之处。
然后,我们可以对这些部分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文章的逻辑思维更加清晰和连贯。
总之,提高作文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的过程。
小学生作文学习指导的几点思考
![小学生作文学习指导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9e0563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0.png)
小学生作文学习指导的几点思考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的重要阶段,而作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好的作文学习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家长和老师都要对小学生的作文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引导他们正确的学习作文。
小学生的作文学习指导要注重启发性思维。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因此在作文学习中,要引导他们进行启发性的思维。
可以通过一些富有想象力的题目或者图片来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写出富有创意的作文。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空间,让他们在作文过程中自由发挥,不给予太多的限制和束缚,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的作文学习指导要注重实践性学习。
作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写作水平。
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提供充分的写作机会,让他们多写多练,不断积累写作经验。
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让孩子进行感性认知,并将其转化为文字表达。
家长和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或评比活动,让孩子有一个展示自己写作成果的机会,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写作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写作能力提高。
小学生的作文学习指导要注重规范性学习。
好的作文不仅仅是内容丰富和富有想象力,更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性。
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按照规范格式进行写作,文章要有开头、中间和结尾,要有明确的思路和条理,要运用恰当的语言和修辞手法等。
还要引导孩子进行多次修改和润色,让他们养成认真仔细的写作习惯,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
家长和老师还可以给予一些具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何进行写作规划,如何进行写作修改等,帮助孩子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生的作文学习指导要注重综合性学习。
作文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需要涉及到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个方面。
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进行综合性学习,不仅要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作文思维训练的几点思考
商城县金刚台中学刘勇
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依赖写作训练.写作训练的内容要从影响写作能力的因素来定。
影响写作能力的因素主要有:生活积累、思想状态、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技能、文体等因素。
写作教案,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依照学生实际,从上述多方面进行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思维素质的水平是作文立意选材的关键。
本文主要谈一谈怎样在作文教案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在写作教案中,内部语言(所思)向外部语言(所写)迁移,主要依靠思维活动.,思维顺畅、灵活,书面行文、口头表达才能顺利进行。
况且,作文思路的创新依赖于思维。
心理学研究证明,多思善想比多写多说更加重要。
可见,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有其理论依据,而其在作文教案中的作用,更为语文老师所重视。
写作教案中的思维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理解生活.这一点是作文审题立意选取素材等的基础。
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是否有意义和价值或意义和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是否对生活有具体、全面、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一、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生活
深入思考生活,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的理性认识。
社会生活是复杂精彩的,对生活的思考是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的逐步深入的过程。
学生作文写事,不能就事论事,空泛地去写。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写作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由表象至本质的思考,看出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有一则这样的材料:一位在美国勤工俭学的学生回国后写
了这样一段经历:“有一次,我去好莱坞一个美国演员家做清洁工。
女主人给我布置完工作,突然问我,我能吸烟吗?我说这是你的家呀,怎么还要问我?她说,吸烟会妨碍你,当然该得到你的允许。
我赶忙说,你以后不用问,尽管吸好啦!她这才拿起烟。
我不得不承认,那一刻,我非常感动!”根据这则材料,提炼观点,自己命题,写一篇议论文。
大多数同学都会立论为“要尊重别人”。
这样的论点虽然符合材料内容,但是,只提到了事物的表象,比较肤浅。
要写出观点新颖,富于创意的好文章,就应该把思维的触角伸向事物更深处:这位美国女主人有这样的对人态度,说明她有很高的个人修养,这样的修养又代表着美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更深一步想,这也是美国社会生活文明程度的一个缩影,再联系我国公民道德现状,就可看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差异,从而挖掘出深刻主题.
二、多角度认识事物
中学生对事物已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往往只停留在表象和单一的水平,这是作文立意出新的最大障碍。
在写作训练中应引导学生学会“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待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认识问题。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不致落入俗套。
以<<砖的启迪>>为例,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探索“砖”这一事物的比喻义,这样就得出鲜活的多种不同的启迪:目标一致,共建大业(合作精神);甘负重压,勇挑重担(奉献精神);能上能下,恪尽职守(服从需要,善于协调的能力);驱寒挡暑,温暖别人(自我牺牲精神);由泥脱胎,在模压下规范,入窑火中烧炼(自我改造的精神);听别人摆布,无甚主见,自甘平庸(有志于自尊自立者引以为戒)。
这样,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认识事物,学生思维活跃了,思路开阔了,作文构思立意自然就丰富深刻新颖了。
三、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联想,心理学名词,是由某一个事物而想到另一个事物或几个事物的心理活动。
是由事物表象深入事物本质的心智认识活动。
平常所说“由此及彼”、“举一而反三”、“触类旁通”、都是联想活动。
“笼天
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则是联想的结果。
联想的方式很多。
“睹物思人”、“爱屋及乌”、“瑞雪兆丰年”等,都属于接近联想;“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和蛇,高原和白象虽然是不同事物,但由于大雪覆盖的作用,使他们具有了相似的特征,于是激发了联想。
鲁迅《雪》“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肌肤: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
作者由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的对比联想中颂扬了独立飞扬的战斗精神。
在作文时,可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联想方法。
联想这种思维方法的运用,要凭借丰厚的知识底蕴和仔细的思考为基础。
既要关注社会生活,还要用心分析客观事物中所蕴含的道理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吟咏之间,吐纳金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
”这是《文心雕龙》中指出的想象的特点和作用。
所谓想象,是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根据想象内容和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在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再现客观事物的表象是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不仅再现现成事物,而且会在头脑中创造全新的形象)。
通过想象,可以提高学生的选材构思能力,使表达内容更丰富,思路更开阔,形象更生动。
训练学生上的想象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显的尤为重要。
训练的方式较多,可以结合阅读训练,利用原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可以看图构思作文,训练写童话、寓言故事,甚至可以练习写科幻文章。
等等。
这些都是训练想象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记忆表象储备越多,他所进行的联想和想象的内容越丰富。
这就要求我们当老师的积极引导学生仔细地关注社会生活,积累生活素材,还要注意从书本中汲取养料。
这样,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就会日益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