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历史中的一页它延续的时间为250万年左右
22第四纪地质
(1)第四纪气候与冰川活动 第四纪气候冷暖变化频繁:气候寒冷时期冰雪覆盖面积 扩大,冰川作用强烈发生,称为冰期。气候温暖时期, 冰川面积缩小,称为间冰期。 晚新生代冰期规模最大,地球上的高、中纬度地区普遍 为巨厚冰流覆盖。当时气候干燥,因而沙漠面积扩大。 中国大陆:在冰期时,海平面下降,渤海、东海、黄海 均为陆地,台湾省与大陆相连,气候干燥、风沙盛行、 黄土堆积作用强烈。 冰川作用规模大且频繁:根据研究,第四纪冰川作用有 20次之多,而近80万年每10万年有一次冰期界,岩石圈分裂和扩 张,地慢物质涌出产生新的洋壳,生长作用。 (3)转换断层---沿此种边界既无板块增生,又无 板块消减而是相邻板块作剪切错动。与洋脊或海 沟相伴。地震和构造变形。 (4)地缝合线---特殊的消减作用边界,两个大陆 之间的碰撞带。当大洋板块俯冲到最后阶段,洋 壳消亡,两侧大陆碰撞拼合,由于挤压在其焊接 带形成高耸的山脉,并伴随着强烈的构造变形、 岩浆活动以及区域变质作用。
板块学说主要论点: 刚性的岩石圈分裂成六个大的地壳块体(板块), 他们在软流圈上作大规模水平运动。各板块边缘 结合地带是相对活动的区域,表现为强烈的火山 (岩浆)活动、地震和构造变形等。而板块内部是 相对稳定区域。
1.刚性的岩石圈由巨大断裂分割成许多块体,叫(岩石
圈)板块; 2.板块由于软流圈运动而运动,如传送带; 3.板块边界是地壳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的相互作 用,从根本上控制了各种内力地质作用以及沉积作用 的进程;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4.四种板块边界类型:(山弧)岛弧-海沟系、洋中脊、 转换断层、 在大陆内部的地缝合线。前三种边界位于 洋底或洋陆交接处。 5.各边界运动方式: (1)岛弧-海沟系:相向运动消减作用,属聚敛性板块边 界。大洋板块发生俯冲潜没,挤压引起强烈地震和构 造变形。由于俯冲板块在深部被熔融而形成岩浆,就 引起岛弧(山弧)火山作用与侵入作用,以及与构造变形 及岩浆活动相关的变质作用。
第四纪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历史中距今最近的一个纪,延续的时间比较短,按现今多数从事第四纪地质学研究者的观点,是指拘谨2.6Ma以来的历史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第四纪地质现象以恢复第四纪地质历史的学科。
是研究在第四纪时期发生早地球表层的各种地质事件及其动力机制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第四纪时期的沉积物、地层、生物、气候、冰川、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规律的学科)第四纪地质环境学:研究第四纪里地球地质环境的发展演变机理和规律性,进而探讨未来的科学,称为第四纪地质环境学,或第四纪地质学。
应用第四纪地质:是通过对第四纪基本问题进行定量定性的综合研究,从而建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而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可靠的实施方案或者方法论的一门应用学科。
2、新构造运动:即晚新生代新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一般认为包括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构造运动。
发生于新第三纪-第四纪的构造运动.新构造:是新构造运动的结果。
指由新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
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第四纪及古近纪和新近纪沉积物变形等方面。
活动构造:属于新构造的范畴,或者说是新构造的一个分支,这个概念是在研究地震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一般认为,活动构造是指晚更新时100-120kaB.P.以来一直在活动,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活动的各种构造,包括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及他们所围限的地壳的岩石圈块体。
5、裂变径迹鉴定法:6、14C测年方法:14C 是碳同位素的一种,具放射性,半衰期为5730a,自然界含碳物质中14C含量与周围处于动态平衡(一方面得到补充,另一方面不断衰变)。
有一定初始14C 浓度的地质样品,在停止14C 交换后,样品中的14C继续衰变,引起14C 浓度下降。
因而,测出与大气发生过交换平衡的含碳物质中14C 的含量,即可计算出该样品与外界停止14C交换后所经历的年代。
10、氨基酸测温方法:活着的生命物质中发现的氨基酸表现为L-型,D-型几乎为零。
第四纪冰川遗迹
第四世纪冰川约六亿年;第二次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二叠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3亿年;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纪度大约是千万年至亿年左右。
在第四纪大冰川期气候中,目前我们经确知其间气候仍是寒冷与温暖交替出现。
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不过大多数的学者都同意有四次冰川时代。
有过几次冰川期,学者意见不一致,不过距今最近的一次冰川期,科学家们称它为第四纪冰川.新生代第四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00万年。
第四纪冰川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
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
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
一般冰川为舌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
冰川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
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斯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
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
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
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冰川期这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大陆冰川所覆盖的时期。
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据在欧洲和北美研究的结果,认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
在日本根据分析冰斗地形地形发现有两次冰川期。
最显著的冰川期是在石炭纪—二叠纪,冰川的遗迹残留于冈瓦纳大陆。
除上述两大冰川期外,在欧洲和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中生代和第三纪的冰川遗迹,但都不太显著。
地球自诞生后,气候也一直在变迁中。
地质年代中地球的气候是温暖和寒冷交替著出现。
在数十万年以上的极长周期气候中,有大冰川气候周期和冰川时代气候周期。
在震旦纪以前,也就是大约在六亿年以前,我们并不清楚地球上的气候。
地层年代表——精选推荐
地球的历史按等级划分为:宙、代、纪、世、期、亚期等六个地质年代单位。
地质年表第四纪-全新世-距今1万年第四纪-更新世-距今250万年第三纪-上新世-距今1200万年第三纪-中新世-距今2500万年第三纪-渐新世-距今4000万年第三纪-始新世-距今6000万年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距今6700万年白垩纪-距今1.37亿年侏罗纪-距今1.95亿年中生代-三叠纪-距今2.30亿年二叠纪-距今2.85亿年石炭纪-距今3.50亿年泥盆纪-距今4.00亿年志留纪-距今4.40亿年奥陶纪-距今5.00亿年显生宙-古生代-寒武纪-距今6.00亿年元古代-震旦纪-距今18.0亿年隐生宙-太古代距今>50亿年地质年代是怎样划分的我们谈到地球的年龄,一般涉及到相对年龄和绝对年龄。
地球相对年龄的确立主要依据于化石。
自从英国地质学家史密斯提出“化石层序律”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
人们知道,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同样,我们得到了这些化石后也可以推断产出这些化石的地层年代。
在众多的古生物门类中,有些门类特征显著,演化迅速,在反映地质年代上非常“灵敏”,这种化石被科学家们称作“标准化石”,它们被用作划分时间地层单位时往往起主导作用。
而有些门类则演化非常缓慢,或空间分布的局限性很大,因此在划分和确定地质年代时只能起辅助作用。
前者如三叶虫,它们只生存在古生代,而且演化明显,在古生代不同时代中都有各具特色的属种代表,是著名的标准化石;后者如舌形贝,这是一种腕足动物,从寒武纪就已出现,在现代海洋中仍十分常见,在几亿年的时间跨度内,这种化石从形态、大小到内部结构,几乎没有显著变化,它们的地层意义同三叶虫相比就逊色多了。
假如我们在某个地方采集到三叶虫化石,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地区的地层年代是古生代,而且还可以根据三叶虫的属种进一步确定是生活在古生代的某一段具体时间,比如是寒武纪还是奥陶纪,但采集到舌形贝化石我们就感到茫然了,因为它不能帮助我们确定地质年代。
地球的几个时期
地球的几个时期大约在66亿年前,银河系内发生过一次大爆炸,其碎片和散漫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凝集,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了太阳系。
作为太阳系一员的地球也在46亿年前形成了。
接着,冰冷的星云物质释放出大量的引力势能,再转化为动能、热能,致使温度升高,加上地球内部元素的放射性热能也发生增温作用,故初期的地球呈熔融状态。
高温的地球在旋转过程中其中的物质发生分异,重的元素下沉到中心凝聚为地核,较轻的物质构成地幔和地壳,逐渐出现了圈层结构。
这个过程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大约在38亿年前出现原始地壳,这个时间与多数月球表面的岩石年龄一致。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
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
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象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
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
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
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
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
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太古代[前震旦纪(18亿年前到45亿年前)]和元古代[震旦纪(5亿7千万年前到18亿年前)]太古宙(Archean)是最古老的地史时期。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十二纪(2009-06-26 22:10:54)转载标签:分类:百科知识地质年代侏罗纪寒武纪震旦纪活化石冰川教育太古代太阳系行星系统形成期--距今50亿年到34亿年元古代距今34亿年到6亿年,后期距今18亿年到6亿年成为震旦纪古生代寒武纪--距今6亿年到5亿年奥陶纪--距今5亿年到4.4亿年志留纪--距今4.4亿年到4亿年泥盆纪--距今4亿年到3.5亿年石炭纪--距今3.5亿年到2.85亿年二叠纪--距今2.85亿年到2.3亿年中生代三叠纪--距今2.3亿年到1.95亿年侏罗纪--距今1.95亿年到1.37亿年白垩纪--距今1.37亿年到6700万年新生代第三纪--距今6700万年到250万年第四纪--距今250万年至今震旦纪元古代末期,大约从8.5—5.7亿年,被命名为震旦纪,这是因为这段时间在生命演化历程中具有呈前启后的意义,它的命名地在中国。
“震旦(Sinian)”意指中国,古印度就称华夏大地为“震旦”,德国地质学家首先把它用于地层学,后来许多学者都仿效使用,但含义有所不同。
后来地质学家们重新定义了震旦纪,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等在长江三峡建立起完整的震旦纪地质剖面,这就是有名的峡东剖面,它向全世界提供了地层对比的依据。
震旦纪已有了明确的生物证据,在动物界出现了低等的小型具硬壳的物种,以及大量裸露的高级动物,后者就是发现于澳大利亚的埃迪卡拉动物群。
在植物方面表现为高级藻类(如红藻、褐藻类等)的进一步繁盛,宏观藻类也得到飞速的发展,这时的地球已彻底改变一片死寂、毫无生气的面貌了。
埃迪卡拉动物群主要由类似水母类、蠕虫类、海鳃纲的生物所组成,多保存为印痕化石,尽管它们的形态、结构都很原始,但它们被认为是20世纪古生物学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这一发现使科学界摈弃了长期以来认为在寒武纪之前不可能出现后生动物化石的传统观念。
所谓后生动物即是指相对于原生动物的各种多细胞动物。
寒武纪寒武纪(Cambr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名称源于英国威尔士的一个古代地名,分早,中,晚三个世。
3-2第四纪地质
第 四 纪 地 质
18-1
一、第四纪的提出
第四纪一词,由德努瓦耶于1829年首创,他是 作为对当时通用的地质时代划分 ——第一纪、 第二纪、第三纪的基础上附加提出来的。德努 瓦耶研究巴黎盆地地层时,将覆于第三纪地层 之上的一套松散堆积物称为第四系,将形成这 套堆积物的时代名为第四纪。 第四纪是指地球发展历史最近的一个时期。 其下限一般定为260万年。第四纪分为更新世 和全新世,更新世分为早、中、晚三个世。
18-12
3、洪积物
指由洪流搬运、沉积而形成的堆 积物称为洪积物。 在谷口附近多为粗颗粒碎屑物, 远离谷口颗粒逐渐变细。这是因为地 势越来越开阔,山洪的流速逐渐减缓 之故。其地貌特征:靠谷口处窄而陡, 离谷后逐渐变为宽而缓,形如扇状, 称为洪积扇。
18-13
18-14
4、冲积物
指由河流搬运、沉积而形成的堆 积物。 其特点是: 山区河谷中只发育单层砾石结构 的河床相沉积,山间盆地和宽谷中有 河漫滩相沉积,其分选性较差。平原 河流具河床相、河漫滩相和牛轭湖相 沉积。
18-10
四、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1、残积物 :指原岩表面经过风化作用 而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 残积物主要分布在岩石出露地表,经受强 烈风化作用的山区、丘陵地带与剥蚀平原。残 积物组成物质为棱角状的碎石、角砾、砂粒和 粘性土。残积物裂隙多、无层次、不均匀。
18-11
2、坡积物
山坡高处的风化碎屑物质,经过雨水或雪水 的搬运和堆积在斜坡或坡脚,称为坡积物。 物质主要来源于当地山坡上部,组成颗粒 由坡积物坡顶向坡脚逐渐变细,坡积物表面的 坡度越来越平缓。坡积物因厚薄不均,土质不 均,孔隙大,压缩性高。
18-9
(e)第四纪沉积,松散性,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对海相沉积物,尤其是深海沉积物要比陆相 沉积物稳定。 (f)第四纪沉积的分布、厚度及组成物质与 地貌关系密切。如河流沉积的分布与特征和阶 地有关,风沙沉积与沙漠有关等。
第四纪早期:更新世
第四纪早期:更新世更新世亦称洪积世(从2,588,000年前到11,700年前),地质时代第四纪的早期。
这一时期绝大多数动、植物属种与现代物种相似。
显著特征为气候变冷、有冰期与间冰期的明显交替。
此时,欧洲发生过五大冰期:多脑冰期、群智冰期、民德冰期、里斯冰期和玉木冰期。
人类也在这一时期出现。
更新世的生物群(Biota) 都非常接近现代的形态——许多“属”一级的生物,甚至包括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昆虫、软体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其他生存到今天的生物,已经在此时出现。
地质年代名称,更新世亦称洪积世,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1839年创用,1846年福布斯又把更新世称为冰川世。
更新世是冰川作用活跃的时期,开始于 1 806 000年(±5000年)前,结束于11 550年前,是构成地球历史的第四纪冰川的两个世中较长的第一个世。
在此期间发生了一系列冰川期和间冰川期气候回旋。
地层中所含生物化石,绝大部分属于现有种类。
更新世中期是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气候周期转型,全球冰量增加,海平面下降,哺乳动物迁徙或灭绝。
气候更新世是地球上气候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
北半球的高、中纬度地区以及低纬度地区的一些高山,在这时期出现过大规模的冰川活动。
冰川的前进和退缩,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温暖的间冰期的多次交替,并导致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气候带的转移和动荡、植物的迁徙或绝灭。
这些事件对早期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因此,许多学者主张采用冰期序列作为更新世分期的主要标准。
欧洲的冰川研究基础较好,19世纪已在欧洲形成多冰期的概念。
1877年英国学者盖克(G.Geikie)在东英吉利(East Anglia)发现四次冰川作用。
1909年德国地貌学家彭克(A.Penck)和布吕克纳(E.Brunckner)根据阿尔卑斯山北坡冰碛地层和相应的阶地地貌,建立了以多瑙河的支流命名,在阿尔卑斯山建立了由老到新的贡兹(Günz)、民德(Mindel)、里斯(Riss)、武木(Würm)等4个冰期。
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
地质年代是对地球历史的划分和时间尺度,用来描述地球上不同时期的地质特征和演化过程。
而第四纪地质则指的是地质年代中的最新时期,距今约250万年至今。
地球的地质年代划分主要基于化石的出现和消失、地层的沉积和变化、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球生物学等证据。
根据这些证据,地质学家将地球历史划分为了四个主要地质年代,即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和第四纪。
第四纪地质是指地球历史上最近的一个地质时期,也是人类居住地球的时期。
第四纪的地质时间尺度大约从25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在这个时期内,地球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地质事件和生物演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第四纪地质时期,地球经历了一连串的冰期和间冰期的循环,这被称为冰期—间冰期循环。
这种循环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轴的轨道变化引起的。
在冰期中,冰层扩张到较低纬度的地区,而在间冰期中,冰层逐渐消融并向极地缩小。
这种冰期—间冰期循环对地球的气候和地貌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四纪地质时期还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地质事件,如火山喷发、地震等。
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岩浆和气体,形成了许多火山岛屿和火山构造,同时也造成了破坏性的灾害。
地震则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当地壳各个板块发生位移时,会引发能量释放,导致地震发生。
此外,第四纪地质时期还发生了广泛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地质地貌。
在冰期中,冰川的扩张会导致大量的冰碛物和冰川物质沉积。
这些冰碛物形成了冰碛平原、冰碛湖和冰碛丘等地貌。
而在间冰期中,由于冰层逐渐消融,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及其沉积作用变得更加活跃。
此外,随着海平面的变化,海岸线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许多较新的海岸地貌。
第四纪地质时期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聚居形成村落和城市,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生产活动,逐渐形成了现代社会。
此外,在第四纪地质时期,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地质年代和第四纪地质是研究地球历史和演化的重要领域。
地球世纪划分表
地球的世纪划分如下:1.地球经历了五个纪元。
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新生代又分为:第三纪、第四纪。
2.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开始于约5.7亿年前,结束于约5亿年前。
这个时期的地壳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生物开始大量出现,特别是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
3.奥陶纪,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约5亿年前,结束于约4.3亿年前。
这个时期的海洋生物非常丰富,包括许多无脊椎动物和藻类。
4.志留纪,是古生代的第三个纪,开始于约4.3亿年前,结束于约4亿年前。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脊椎动物,如鱼类和两栖类动物。
5.泥盆纪,是古生代的第四个纪,开始于约4亿年前,结束于约3.5亿年前。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海洋生物种类,如鱼类和珊瑚等。
6.石炭纪,是古生代的第五个纪,开始于约3.5亿年前,结束于约2.8亿年前。
这个时期是昆虫和两栖动物的重要时期,同时植物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7.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开始于约2.8亿年前,结束于约2.5亿年前。
这个时期生物多样性达到了高峰,但随后发生了大规模的灭绝事件。
8.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三叠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开始于约2.5亿年前,结束于约1.9亿年前。
这个时期主要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天下。
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约1.9亿年前,结束于约1.35亿年前。
这个时期恐龙繁盛,出现了最早的鸟类和被子植物。
白垩纪是中生代的第三个纪,开始于约1.35亿年前,结束于约6600万年前。
这个时期恐龙已经灭绝,鸟类和被子植物成为主要生物类群。
9.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
第三纪是新生代的第一个纪,开始于约6600万年前,目前还在进行中。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现代的动物和植物,如猴子、大象、树懒等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等。
第四纪是新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约250万年前,目前还在进行中。
第四纪
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主要依据沉积物的岩石性质及地质年龄。
第四纪沉积物分布极广,除岩石裸露的陡峻山坡外,全球几乎到处被第四纪沉积物覆盖。
第四纪沉积物形成较晚,大多未胶结,保存比较完整。
第四纪沉积主要有冰川沉积、河流沉积、湖相沉积、风成沉积、洞穴沉积和海相沉积等。
其次为冰水沉积、残积、坡积、洪积、生物沉积和火山沉积等。
生物进化生物与第三纪相比,在分布和组成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哺乳动物与上新世相比有很大进化,如欧洲及邻近的亚洲部分现生的119个种中只有6个在上新世生存过。
植物界的进化比较缓慢,西北欧的植物约80%在第四纪开始时即已存在。
第四纪冰期时,大陆冰盖向南扩展,动植物也随之向南迁移。
间冰期期间动植物向北迁移。
冰期和间冰期植被带的移动范围最大可达纬度30°,在地层剖面中可明显地看到喜冷和喜暖动植物群的交替现象。
第四纪后期,大型陆生哺乳动物发生过大规模绝灭。
在北美,大型哺乳动物的属有70%绝灭,欧洲和非洲比例小得多。
这一大规模绝灭发生于距今15000~9000年。
发生大规模绝灭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的狩猎活动,其次是自然环境的变迁。
第四纪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动物群。
欧洲早更新世具代表性的是维拉弗朗动物群,出现了真马、真牛、真象;中更新世以克罗默尔动物群为代表;晚更新世时出现了许多极地动物。
北美早更新世有布朗克动物群,中更新世有伊尔文顿动物群,晚更新世有兰错伯累动物群。
中国北方则有早更新世泥河湾动物群,中更新世周口店动物群,晚更新世萨拉乌苏动物群。
冰川第四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00万年。
地球史上次大冰川期。
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
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
一般冰川为舌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
第四纪与环境的资料讲解
2.第四纪是什么?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更新世(260万年至一万年前)和全新世(一万年前至今)。
其下限年代多采用距今260万年。
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面貌。
灵长目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
其间发生了多次规模大小不等的冰期,全球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4. 质谱检测技术简介质谱法(mass spectrography, MS)是通过对样品离子的质量和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它是直接测量物质微粒的技术。
应用于1. 对物质组成、结构进行定性检测 2. 准确测定物质相对分子量质谱过程简介质谱法一般原理化合物分子在高真空条件下气化成气态分子。
气态分子经一定能量的电子流轰击后失去一个电子成为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离子分子。
离子分子进一步碎裂为碎片离子(带正电)。
这些带正电荷的离子在电场与磁场的综合作用下,按照各自质荷比(m/z)的大小依次被收集并记录成谱,叫质谱。
所以,以正离子的质荷比(m/z or m/e)为序,排列的图称为质谱(mass spectum MS)。
用质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研究分子结构的方法称为质谱法。
5. 试述第四纪在地质年代表中的位置,第四纪的划分及其绝对年代:第四纪是新生代最后一个纪。
第四纪还可以分为更新世、全新世等。
关于其下限一直存在争议,支持较多的有1.8Ma和2.6Ma。
虽然国际地层委员会推荐的第四纪的下界年龄为1.80Ma,但是由于2.6(开始认为为2.48)Ma是黄土开始沉积的年龄,因而我国地质学家,尤其是第四纪地质学家基本都采用后者。
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第四系。
6. 第四纪环境学:是研究地球发展历史最新的时期—第四纪时期地球自然环境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第四纪环境学的内容:a.地球表层各层圈再第四纪期间演变及主要地质事件的发生过程 b.地球系统内部各层圈间及地表系统与其他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c.地表系统及各曾去安演化机制d.未来地表系统发展预测7. 第四纪下限的标准:人类的出现;古冰川出现;冷水型有孔虫某些种属的出现;古植物演化为标志;古植物演变;古温度变化第四纪下限的划分:350-300250-240180-16070万年中国第四纪下限标志:古地磁事件;构造运动事件;沉积物转型;天体碰撞;生物演变事件;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地壳进入新的构造活动期;新构造运动速度大于老的;构造应力场发生变化8. 第四纪沉积圈的特征:a.圈层连续b.主要由未胶结成岩的松散沉积物构成b.松散、不稳定c.组成成分包括陆相和海相沉积物d.松散不稳定e生物化石以哺乳动物为特征f.沉积圈厚度变化大g.沉积圈的分布、厚度及组成物质与地貌关系密切9. 第四纪生物沉积圈的特征:a.以哺乳动物为主要代表b.植物群以现生种为主,被子植物占优势c.时间短,缺少标准化石10. 中国第四纪沉积时空分布规律:a.有明显的纬向和经向地带性, b.受我国三大地貌阶梯影响,纬向分布规律受干扰,经向加强c.新构造运动影响很大d.我国第四纪沉积物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同一类型的沉积物在一个地区可重复出现。
第四纪
1.地貌学概念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貌或地形(landforms),即各种规模的地表起伏的总和。
地貌学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2.第四纪地质时期的阶段性及时间年代3.简述第四季地质学研究内容、基本特点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内容: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在第四纪时期中地壳、气候和生物界发展历史与分布规律的学科。
(1)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拟定第四纪地质年表。
(2)研究第四纪环境,包括地壳运动的特征、气候的演化及生物界的发展历史,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分支学科:新构造运动学、古冰川学、第四纪古地理学、古人类学等第四纪地质历史的基本特点:(一)地质历史记录保留得比较完整;(二)气候变化显著;(三)第四纪生物界特点;(四)第四纪沉积环境的基本特点;(五)第四纪堆积物的基本特点;(六)第四纪构造运动。
4.简述第四季沉积物特征第四纪沉积物和其他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物不同,具有以下特征。
①.陆地上第四纪沉积物除在特殊条件下固结坚硬之外,一般呈松散状态或半固结状态。
②.在松散堆积物中,生物化石保存较丰富,在海相地层中,微体生物遗体化石分布广泛。
③.第四纪陆相堆积物因受内、外力地质作用,地貌、岩石性质、气候,水文等因素影响,形成不同类型的堆积物,所以无论是在地层性质、厚度以及空间分布上都多变化。
有时在很短的距离内,同一时代的堆积物,相变化较大,有时在同一层位中,所含的化石也很不稳定第四纪堆积物在形成时,同时遭受外界营力破坏,很难保存其原始状态。
由于地貌部位遭受到破坏,使得第四纪堆积物处于不同高度,增加了地层对比的困难。
④.第四纪是人类出现与发展的时代。
人类的活动,给第四纪增添了光彩,给第四纪沉积物带来明显的特色。
人类化石与文化遗址成为第四纪地层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研究第四纪地质的重要内容。
5.论述地貌的成因戴维斯三要素说:地质结构(岩石与地质构造) 营力发育阶段(时间和阶段)“地形是构造、作用和时间的函数”。
第四纪
生物大灭绝事件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为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 事件: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 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 灭亡。 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 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 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 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 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 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 生态系统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澄江生物群 定义: 这一举世闻名的的特异化石库发现于云 南澄江帽天山,距今约5.3亿年,包括有 大量栩栩如生的奇异化石,还有不少保 存精美的软躯体化石,它们是寒武纪大 爆发的直接证据。
即将出现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 地 球生命维持系统遭到了人类无情地蚕食。 科学家估计, 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 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 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 在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 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
第一章 第四纪的时间尺度
1 第四纪的建立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史中的最新一页,它所占据的时间 大约250万年,若地球年龄以45亿年记,第四纪仅占 0.00056. 1829年,德努瓦那首先提出第四纪的名称, 1833年,雷布尔给出了明确的规定,第四纪地层是指: 含有大量现代植物化石和孢粉的松散沉积物 1881年,被第二界国际地质大会正式使用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事件:发生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爬行类动 物遭遇重创。 又称:三叠纪大灭绝,第四次物种大灭绝 海洋生物的灭绝 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 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 消失。
第四纪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历史中距今最近的一个纪,延续的时间比较短,按现今多数从事第四纪地质学研究者的观点,是指拘谨2.6Ma以来的历史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第四纪地质现象以恢复第四纪地质历史的学科。
是研究在第四纪时期发生早地球表层的各种地质事件及其动力机制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第四纪时期的沉积物、地层、生物、气候、冰川、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规律的学科)第四纪地质环境学:研究第四纪里地球地质环境的发展演变机理和规律性,进而探讨未来的科学,称为第四纪地质环境学,或第四纪地质学。
应用第四纪地质:是通过对第四纪基本问题进行定量定性的综合研究,从而建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而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可靠的实施方案或者方法论的一门应用学科。
2、新构造运动:即晚新生代新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一般认为包括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构造运动。
发生于新第三纪-第四纪的构造运动.新构造:是新构造运动的结果。
指由新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
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第四纪及古近纪和新近纪沉积物变形等方面。
活动构造:属于新构造的范畴,或者说是新构造的一个分支,这个概念是在研究地震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一般认为,活动构造是指晚更新时100-120kaB.P.以来一直在活动,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活动的各种构造,包括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及他们所围限的地壳的岩石圈块体。
5、裂变径迹鉴定法:6、14C测年方法:14C 是碳同位素的一种,具放射性,半衰期为5730a,自然界含碳物质中14C含量与周围处于动态平衡(一方面得到补充,另一方面不断衰变)。
有一定初始14C 浓度的地质样品,在停止14C 交换后,样品中的14C继续衰变,引起14C 浓度下降。
因而,测出与大气发生过交换平衡的含碳物质中14C 的含量,即可计算出该样品与外界停止14C交换后所经历的年代。
10、氨基酸测温方法:活着的生命物质中发现的氨基酸表现为L-型,D-型几乎为零。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知识点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第四纪地质学的概念: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的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
地貌学的概念: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第四纪的概念:是指约2.4百万年以来地球发展的最新阶段。
1.第四纪的特点1)在短暂的地质时期内发生过多次急剧的寒暖气候变化和大规模冰川活动2)人类及其物质文明的形成发展3)显著的地壳运动4)广泛堆积陆相沉积物和矿产5)急剧和缓慢发生的各种灾害不断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6)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与日俱增。
引起的地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它们是造成地表主要地形起伏的动因,其发展趋势是向增强地势起伏方向发展。
外力地质作用是太阳能引起的流水、冰川和风力等对地表的剥蚀与堆积作用,其作用趋势是“削高填低”向减小地势起伏,使其往接近海洋水准面的方向发展,这一过程塑造成多种多样的地表外力成因地貌。
4.顺地质构造地貌与逆地质构造地貌:凡正向构造(背斜、穹隆、岩体等)与高地一致,负向构造(向斜、构造盆地等)与低地一致,称为顺地质构造地貌;反之称逆地质构造地貌。
夷平面: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相对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的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减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地形。
风化作用:岩石和矿物在地表环境中,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发生体积破坏和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
残积物: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生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
风化壳:具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和残积物同义。
5.崩塌:陡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向下崩落、滚落和翻转运动的过程。
形成条件:陡坡岩体由于近临空面释重应力产生与边坡平行的张性垂直裂隙,地下水侵入裂隙,使隙内风化加深,削弱岩体与边坡联结力,长期风化使裂隙的宽和深与日俱增,终使岩体突然发生崩塌。
6.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及水的参与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作整体下滑的现象。
第四纪基本特点
第四纪基本特点
第四纪是地质时代的最后一个时期,始于约250万年前,至今仍在继续。
它被认为是全球气候、生物和地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以下是第四纪的基本特点:
1. 全球气候变化:在第四纪期间,全球气候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冰川覆盖的周期性增长和减少,以及气温的大幅波动。
2. 孕育了现代人类:在第四纪早期,人类开始出现并演化成为现代人类。
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人类文明的发源时期。
3. 生物多样性减少:第四纪期间,许多动植物物种因全球环境的变化而灭绝或减少。
这些变化包括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4. 地质活动增强:在第四纪期间,地表上的地质活动增强了。
这些活动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和地壳运动。
5. 活跃的冰川:第四纪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冰川时期。
在这个时期,全球大部分地区被冰川覆盖,而且冰川在不断地移动和改变地形。
总之,第四纪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它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演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历史中的一页它延续的时间为250万年左右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历史中最新的一页。
它延续的时间为250万年左右,约占地球历史的0.56 ‰。
在这一短崭的时期内,自然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
如:气候的变冷、海面的升降、生物的演变、人类的出现、现代地貌的形成,等等。
第四纪地质学(Quaternary Geology) 是研究第四纪期间发生的主要地质事件及其演化历史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第四纪的特征(1)气候显著变化:进入Q,地球显著降温,发生了地球历史上第四次大的冰期活动。
受其影响,地球的表层系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如大气环流格局改变,气候带迁移,海面升降,沙漠扩大,生物大规模迁徙等。
(2)高等生物空前繁荣:高等生物(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空前繁荣,在种属组成和生态特征上与第三纪均有显著的差别。
(3)人类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的出现是第四纪最重大、最具特征的事件,是地球演化历史的一次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地壳运动活跃:第四纪地壳运动十分活跃,使地球表面形态大大改观,也给全球环境变化带来巨大的影响。
第四纪的时间标尺确定Q下限的标准1以人类的出现作为Q的开始:3.0e6 a.B.P. 。
2以古冰川的出现作为Q的开始:欧洲一直把Alps 山贡兹(GÜnz)冰期冰川的出现作为Q的开始,时间为1.1×106 a.B.P.。
后来的研究表明还有更老的冰期。
3以冷水型有孔虫的出现为标志4以古植物的演化为标志:我国不适用,因为我国仍然有现生属种5以古动物演变为标志:一般以三趾马的绝灭和真马、真牛、真象的出现作为Q的开始,称为毫格(Haug)线。
2.47e6 a.B.P6以古海水温度变化为标志:把1.80×106 a.B.P.作为Q的下限。
此线以下,海水平均温度为23~25°C,以上海水温度为15°C。
四种基本划分方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案:3.50×106 ~3.00×106 a.B.P. (高斯正极性/吉尔伯特负极性)2.50×106 ~2.40×106 a.B.P. (松山反极性/高斯正极性)1.80×106 ~1.60×106 a.B.P.(大致与松山反极性时中的奥尔都维事件相当(1.80×106 ))0.70×106 a.B.P. (大致与布容正极性时/松山反极性时相当,仅俄罗斯采用)目前,争议仍然很大,多数采用 1.80×106 a.B.P.或2.50×106 a.B.P. 、 3.50×106 a.B.P. 作为Q的下限。
简述地球的历史
简述地球的历史简述地球的历史地球,人类的家园,一个神奇的星球。
相信大家大多数的人都知道,我们居住的地球距今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不过,这46亿年的漫长历史中地球到底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呢?大概有许多人并不了解。
严格来说,地球的起源至今都是一个谜,人类的科技手段还不能确定地球真正形成的原因,关于地球的起源至今仍只是一些是形形色色的假说,比如神创说,这当然是违背科学的,所以不在讨论之列。
还有法国数学家兼天文学家拉普拉斯1796年提出行星云形成说、前苏联的天文学家费森柯夫和英国天文学家金斯的“太阳抛出假说”、肖梅克提出的宇宙撞击和爆炸的假说等等。
以上假说我们把它叫做地球的天文时期,也就是地球的原始形成期,而地球的地质时期是科学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岩层的绝对年龄得来的,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测得的结果也不是绝对的相同,只是相近,所以在叙述地球的各个时期时数据会有所不同。
科学家们又根据长期的实践和地层古生物学的研究,划分了大致通用的地质年代,就如同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不同的年龄段一样,把地球划分为各个不同的阶段,下面,就简单来了解一下各个阶段的情况:前寒武纪:这其中又包括太古代和远古代太古代是地壳的最古老历史,又分为早、晚两个时期,根据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年龄约为30多亿年,科学家一般把46亿年作为地球从天文演化阶段过渡到地质发展阶段的时期,一般来说,从46亿年前开始,地球的原始地壳开始形成,大气圈也已经存在,各种地质作用如侵蚀、搬运、沉积以及岩浆的强烈活动等等开始进行,此时的生物面貌至今还不清楚,但已经有细菌的出现,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大约25亿年前。
远古代,这一阶段大约从25亿年至6亿年前,此时的地球生物应该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但早期的远古代(早远古亚代)的生物面貌其实也不太清楚,现今只是发现了一些藻类化石,从远古代后期(晚远古亚代)开始,大约18亿年至5亿七千万年,此时的地壳运动以不想前期那样频繁强烈,大量的低等生物开始繁殖,这可由陆续发现的大量迭层石、微古植物化石加以证明,特别是后期已经出现了后生动物如水母类、软舌螺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历史中最新的一页。
它延续的时间为250万年左右,约占地球历史的0.56 ‰。
在这一短崭的时期内,自然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
如:气候的变冷、海面的升降、生物的演变、人类的出现、现代地貌的形成,等等。
第四纪地质学(Quaternary Geology) 是研究第四纪期间发生的主要地质事件及其演化历史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第四纪的特征(1)气候显著变化:进入Q,地球显著降温,发生了地球历史上第四次大的冰期活动。
受其影响,地球的表层系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如大气环流格局改变,气候带迁移,海面升降,沙漠扩大,生物大规模迁徙等。
(2)高等生物空前繁荣:高等生物(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空前繁荣,在种属组成和生态特征上与第三纪均有显著的差别。
(3)人类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的出现是第四纪最重大、最具特征的事件,是地球演化历史的一次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地壳运动活跃:第四纪地壳运动十分活跃,使地球表面形态大大改观,也给全球环境变化带来巨大的影响。
第四纪的时间标尺确定Q下限的标准1以人类的出现作为Q的开始:3.0e6 a.B.P. 。
2以古冰川的出现作为Q的开始:欧洲一直把Alps 山贡兹(GÜnz)冰期冰川的出现作为Q的开始,时间为1.1×106 a.B.P.。
后来的研究表明还有更老的冰期。
3以冷水型有孔虫的出现为标志4以古植物的演化为标志:我国不适用,因为我国仍然有现生属种5以古动物演变为标志:一般以三趾马的绝灭和真马、真牛、真象的出现作为Q的开始,称为毫格(Haug)线。
2.47e6 a.B.P6以古海水温度变化为标志:把1.80×106 a.B.P.作为Q的下限。
此线以下,海水平均温度为23~25°C,以上海水温度为15°C。
四种基本划分方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案:3.50×106 ~3.00×106 a.B.P. (高斯正极性/吉尔伯特负极性)2.50×106 ~2.40×106 a.B.P. (松山反极性/高斯正极性)1.80×106 ~1.60×106 a.B.P.(大致与松山反极性时中的奥尔都维事件相当(1.80×106 ))0.70×106 a.B.P. (大致与布容正极性时/松山反极性时相当,仅俄罗斯采用)目前,争议仍然很大,多数采用 1.80×106 a.B.P.或2.50×106 a.B.P. 、 3.50×106 a.B.P. 作为Q的下限。
中国的第四纪下限:90年代以来,多数采用250万年(248万年)第四纪的进一步细分全新世(Holocene)晚全新世(2.5×103 a.B.P. 至今)中全新世(7.7×103 ~2.5×103 a.B.P.)早全新世(9.8×103 ~7.7×103 a.B.P.)始全新世(12×103 ~9.8×103 a.B.P.)更新世(Pleistocene)晚更新世(0.1×106或0.15×106 、0.14×106 a.B.P.)中更新世(0.73×106 或0.70×106 a.B.P.)早更新世(2.50×106或2.48×106 a.B.P.)第四纪沉积物第四纪的沉积物质由于大多是松散的,所以习惯上称为“沉积物”,而非“岩石”。
沉积物与堆积物的异同:一般情况下二者的含义一致。
有时沉积物指动力条件为水或风,堆积物指重力或人工等形成的物质。
第四纪沉积物的一般特征与前第四纪的地层相比,第四纪沉积物主要有以下特点:⑴松散性形成的时代新、时间短,覆于地表,所以一般呈松散或半固结状态。
⑵复杂性复杂的空间分布——到处都有但不连续。
复杂的厚度变化——0至千余米。
(地貌条件)复杂的岩相和岩性变化。
(陆相)⑶易变性直接与水圈、气圈、生物圈接触,极易遭受后期各种外营力的改造。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标志⑴地貌标志⑵环境物理、化学标志⑶岩石学标志⑷生物标志多数沉积特征/成因标志可形成在多种环境中,即是多解的,如砾石的磨圆度。
所以,成因推断必须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
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方法古生物学方法:主要依据生物的演化特征或进化特征(不可逆的)。
但由于Q的时间比较短,生物的进化特征不明显,缺乏标准化石,所以主要利用动物群的组合特征。
Q1:马、牛、象三个现代属的出现为标志,少量N残余种;Q2:主要是Qp的特有种,有大量现代种;Q3:现生种为主,少数Qp的特有种;Q4:主要是现生种属。
古人类及考古学方法(特有)人类及其物质文化的出现和发展;人类化石本身进化明显,可以划分地层;人类文明:石器、骨器、陶器、装饰品、用火遗迹等演化明显,可以划分地层。
地貌学方法:主要是依据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各种层状地貌,往往具有区域性地层对比的意义。
岩石学方法:第四系分布于地表且一般是松散的,所以容易遭受风化。
故年代越古老风化越深,通过对比沉积物的风化程度,可以建立地层的相对顺序。
不是特有的,但是有独到之处。
年代学方法(绝对年代测定法)古气候地层学方法古地磁法层型剖面:地层剖面中岩层序列的一个特殊间隔或一个特定的点,它们构成一个命名地层单位或两个命名地层单位之间界线的定义和认识标准。
维拉弗郎层(Villafranchian):世界性的界线层型剖面,它以陆上哺乳动物群中出现新的种属,如真马、真牛、真象和孢粉指示的气候明显变冷为标志确定第四纪和第三纪的界限。
卡拉布里层(Calabrian):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界线层型剖面。
中国第四系的特征⑴沉积类型:Q时期,受构造、地貌及古气候的影响,中国第四系的岩性及岩相十分复杂,主要特点有:·湖相沉积发育·洞穴堆积发育且颇具代表性·“土状”堆积十分发育——黄土·冰川堆积发育⑵空间分布:Q时期,受全球气候变冷及强烈的构造运动两大因素制约,中国第四系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青藏高原的隆起-中国三大地貌阶梯的格局形成-促进了季风环流的形成和发展·大型山间盆地的持续断陷接受了巨厚的沉积中国的黄土定义:黄土系指浅黄色(土黄、褐黄、桔红色)的,以粉砂为主、富含碳酸钙、质地均一,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的松散堆积物。
特点:物质均一(以粉砂为主),松散,垂直节理、古土壤、钙质结核发育。
实际工作中,人们又常把黄土分为:典型黄土——具典型特征的风成黄土,也称原生黄土。
黄土状岩石——其他成因的黄土,也叫做次生黄土。
分布面积:中国:原生黄土约38万km², 次生黄土约25万km²,总计63万km²。
全球:约1300万km²。
•黄土的厚度▪中国黄土的厚度中心位于径河、洛河流域,向东向西减薄。
▪黄土厚度的大小与下覆古地形有关,古洼地较厚,古高地较薄。
▪黄土厚度的大小与坡向有关,西、北坡较厚,东、南坡较薄。
▪Q 2的黄土最厚,Q1 、Q 3的黄土较薄,Q 4的黄土最薄。
注意:最大厚度:≤200m(185m);黄土高原:100-200m;午城黄土(Q1):标准地点:山西显县午城镇。
时代:2.48×106 ~0.73×106 a B.P.。
厚度:一般<10m(?)。
化石:长鼻三齿马、三门马、丁氏鼢鼠等。
特点:黄土地层中颜色最深(棕红);颗粒最细(粘土含量高、细砂含量少);4条红褐色古土壤(褐色土);钙结核少且成形不好。
离石黄土(Q2):标准地点:山西离石县陈家崖。
时代:上部0.19×106 ~0.10×106 a B.P.;下部0.73×106 ~0.19×106 a B.P.。
厚度:一般100m 左右。
化石:肿骨鹿、丁氏鼢鼠等。
特点:黄土地层中厚度最大;古土壤(褐色土)最多(上部5~6条,下部多于10条);颜色下部棕红、上部棕黄;钙结核上部多而小且成形好,下部少而大,成形较好。
马兰黄土(Q3):标准地点:北京西山斋堂。
时代:0.10×106 ~0.01×106 a B.P.。
厚度:一般<30m。
化石:方氏鼢鼠、鸵鸟蛋碎片等。
特点:黄土地层中颜色最浅(灰黄或土黄色);颗粒最粗(粘土含量低、细砂含量高);1~2条灰黑色古土壤(黑垆土);钙质结核少,钙质假菌丝常见。
第四纪古气候第四纪古气候的信息源:1.气象仪记录:200-300年2.历史文献记录:3000a——来源,可靠性判断3.地质记录:沉积物,古生物,地貌第四纪气候的基本特征第四纪气候的主要特征:1. 全球显著变冷·气温的大幅下降:Q古气温主要是根据各种温度指标来求取的。
依据Q 沉积中保存的古气候信息与现代环境进行对比,恢复当时的古地理环境,再反推当时的古气候。
·冰川的大规模扩张:全球气候变冷的结果是大陆冰盖(冰舌向低纬地区大规模前进)和山地冰川的扩张(冰舌前进,高度下降)。
全球雪线下降的平均幅度达1000m,其中:高纬度360~600m; 中纬度900~1200m; 低纬度600~900m·气候带的大幅度移动:由于气候的变化和大陆冰盖的扩张,全球气候带也相应明显地迁移。
2.周期性的波动表现为:温度:冷、暖变化;湿度:干、湿交替研究表明,在一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气候冷暖、干湿的变化过程十分复杂(图1)。
冰期‖间冰期湿冷——干冷——干凉或干温——干凉——温湿——温凉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雨期与间雨期的交替,冬季风与夏季风的交替冰期时:冬季风盛行——干冷间冰期:夏季风主导——温湿季风气候:指季风影响下的气候。
夏季受从低纬度洋面来的海洋气流夏季风的影响,冬季主要受从高纬度大陆地区来的冬季风影响,气候冬干夏湿。
在季风转变的同时,云、雨和天气系统都随着发生明显的变化。
伴随夏季风来临,云量增多,湿度加大,雨量猛增,这时进入雨季;冬季风来临,则云量减少,湿度下降,雨量剧减,转为旱季。
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有:亚洲南部、东南部与东部,非洲中部和西部,澳大利亚北部等地。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是大气和海洋活动的直接结果。
太阳辐射又是引起大气、海洋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
来自地球内部的热量和其他星体的辐射仅为太阳的万分之一至亿分之一。
所以,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取决于抵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量。
主要影响因素有三:·太阳本身辐射强度的变化;·地球运动轨道状态的改变,引起地球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接受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引起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量的变化.火山活动;海陆分布;地表粗糙度,反射率;动植物生命活动;人类活动影响方式1下垫面性质的改变: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大:砍伐森林、破坏草场,改变下垫面的粗糙度;修件水库、填湖造田,使区域温度场、压力场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