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质作用的成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地质作用的成因
摘要本文介绍了认为地质作用,主要从它的含义、特点、性质和方法,还探讨了研究人为地质作用的意义,认为研究人为地质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深刻揭示出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本质,是地球科学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地质作用;地质营力;地表形态
1什么是地质作用
在自然界中,无论是有机界还是无机界,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地壳—地球的表层,就一直在发展变化着。许多高山不断遭到破坏,慢慢地被夷为平地;而有些大海不断填充泥沙,逐渐地被填满,变成了桑田。大量的事实和科考证据说明,地壳是发展的,地形是变化的。地壳自其形成以来,其组成物质、内部结构、外部形态等,始终处于不断形成、发展和变化之中。引起地壳的组成物质、地壳的构造和地表形态等不断形成和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在自然界,有些地质作用进行得很迅猛,很激烈,如地震、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可以在瞬间发生,造成地面或某部分地壳剧变;有些地质作用则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长期演变的积累,却会使沧海变桑田,甚至可隆起山脉,海陆变迁,山河移位。据科学研究考证:今天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在四千多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只是到后来才变成高山的。而且据测定,现在仍处于缓慢上升中。欧非与美洲之间的大西洋,也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由于地壳的张拉断裂,欧非与美洲相背漂移造成的。据测定,欧洲与美洲的距离仍在不断地扩大。
2地质营力与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是由各种自然力引起的。引起各种地质作用的自然力,称为地质营力或地质动力。地质营力按照其能量来源不同,可分为内营力和外营力。
1)内营力的能量源自于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内部能主要包括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地心引力施予物体的重力能、以及地球中的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地热能。所以内营力主要是产生于地壳深处的动力。
由内营力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动力地质作用或内力地质作用(简称内力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的组成物质发生变形变位的运动,就称为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控制海陆变迁,使岩石变形,改变岩层产状,形成各种地质构造。这种运动引起了地壳结构变化,造就了地壳表面的基本面貌。
地下深处的岩浆,温度很高,具有很大的内压力和活动性。当围岩有裂隙或薄弱地带,外压力降低时,岩浆即以巨大的压力向压力减小的方向流动,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而冷却凝固,这就是岩浆活动。
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巨大变化,岩石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使之在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发生重大改造或转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称为变质岩。
地震即大地发生的突然震动,俗称“地动”。天然地震是由于地下某处的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的地震波所引起的某部分地壳的急剧震动。引起地震的原因很多,其直接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是地球岩石圈内某些部分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从破裂处释放出大量的应变能,并有一部份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在地球内传播,地震波传到地面,引起地面及建筑物的急剧震动,这就是发生了地震。
2)外营力的能量源自于地球的外部。地球的外部能主要是指太阳的辐射能和日月的引力能。外营力的主要因素包括阳光、大气、水、生物等。
由外营力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动力地质作用或外力地质作用(简称外力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地壳岩石暴露于地表,长期受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作用,会逐渐分解破碎,变成泥土,沙粒、碎石或溶解质。所以,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空气、水及生物等作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破坏作用。
流动着的风、水流、冰川、海浪等对风化产物及岩石进行冲刷、剥离、磨蚀、溶解等破坏作用,称为剥蚀作用或侵蚀作用。
风化剥蚀产物(泥沙、碎石等)被流动着的介质携带或因重力影响,使之离开原来位置而转移到一个新位置,这就是搬运作用。
被搬运的物质,经过一段距离的搬运,由于风速、流速降低或冰川融化等原因,就会从搬运介质中分离出来,沉积在适当的场所,这就是沉积作用。
经沉积作用沉积下来的沉积物,都是一些疏松的物质或软泥,这些疏松的沉积物必须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变化和改造,即必须经过一定的地质作用,才能固结为坚硬的岩石。这种疏松的沉积物经过地质作用变成固结岩石的作用,就叫做成岩作用。
上述外力地质作用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有联系和紧密衔接的。
3地质营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内营力是推动地壳运动的强大力量。地壳强烈的垂直升降及剧烈地水平移
动,造成了地壳表面的大型隆起、褶皱山脉、长条形拗陷,大型盆地和断裂等,塑造了地壳表面的基本面貌。因此,内营力对地形的塑造总趋势是使地壳表面变得高低不平。
地壳岩石暴露于地表,遭受风吹、日晒、雨淋、水冲,逐渐变成泥土、沙粒、碎石,这些破坏后的产物被风、流水等介质携带到地表低洼处堆积起来,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又变成了新的矿物岩石。因此,外营力引起地表物质的破坏、搬运、堆积和成岩。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形的雕塑是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总趋势是使高低不平的地壳表面趋向于平坦—夷平。
在自然界,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但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种作用占优势。地形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形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内力作用造成地壳表面的基本面貌,外力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雕塑。
地壳表面的大型隆起和拗陷总是相伴而生的。一个地区隆起时,其相邻地区就拗陷;高山高原遭受侵蚀,其破坏产物经过搬运,就会在相邻的低洼处堆积起来,形成新的矿物和岩石。因此,自然界的破坏作用和建设作用是同时进行的。旧的地壳面貌被破坏被改变,新的地壳面貌就产生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地壳面貌,只是地壳漫长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阶段。
各种地质作用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既相互排斥和对立,又相互联系和依存,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推动着各种地质作用的进行,推动着地壳运动的不断向前发展。
武桂芝,女,高级讲师,现就职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