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更新内容-ppt课件
胸痛中心质控标准及目标解读PPT参考幻灯片
(FMC2EKG)时
分钟以内的比例
间
所有患者
3 EKG远程传输比例 ≥50%
EKG远程传输比例
120急救或转 运患者
过程指标 过程指标
季度平均 ≤10分钟内 亚组:分为 救护车,自 行来院,转 院的患者
改善趋势, 传输方式: 如微信,短
信等
5
质控指标体系
院中指标-1
序 报告指标 号
考核指标
对象
4 首份EKG(远程 首份EKG(远程
过程 指标
过程 指标
过程 指标
备注
季度平均≤10分 钟内,
注释:确诊人员 改善趋势
改善趋势
7 非PCI医院停留时 非PCI医院停留时 间(DIDO) 间(DIDO)≤30 分钟
转运行行PPCI的 STEMI患者
过程 指标
改善趋势, 建议越短越好
6
质控指标体系
院中指标-2
序 报告指标 号
考核指标
对象
XXXX 年 XX 月 XX 日 (模板)
18
持续改进—以“数据”说话
指标 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 首份心电图到确诊时间 心电图远程传输比例(%) 肌钙蛋白抽血到报告时间 门—球时间 导管室激活时间 120绕行急诊和CCU到达导管室 比例(%) 自行来院绕行CCU到达导管室 比例(%)
2014 平均值 10.15
胸痛中心质控水平评价的关键因素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余宏伟
胸痛中心质控评价体系
胸痛中心质控标准指标
• 院前 •院中 •院后 •其它
胸痛中心质控指标采集工具
• 自我检查和主动汇报 • 数据填报/指标采集 • 用户/患者调研 • 飞行检查/现场考察
院内会: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关键步骤解读与认证时间节点PPT课件
XXX医院XXX 2017年X月X日
目录
关键步骤解读 认证时间节点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五大要素
1.基本条件与资质
2.对急性胸痛患者的 评估和救治 3.院前急救系统与院 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4.培训与教育
5.持续改进
• 重点是考查以急诊PCI为主的STEMI救 治能力
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实施记录
联合例会、定期质量分析及典型病例讨论会记录 流程改进机制 改进效果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
红头文件
录入数据 1个月
录入数据 3个月
录入数据 6个月
Hale Waihona Puke CPC任命文件全院培训
合作医院培训 联合例会
120合作协议
质量分析会
质量分析会
质量分析会
本院胸痛 中心成立
同时
1个月
与5家合作
标识与指引 时钟统一及时间管理方案 急性胸痛快速诊疗机制(分诊流程、诊疗流程、优
先及先救治后收费机制) ACS的评估流程 STEMI再灌注流程(一键启动及导管室激活机制) 全员培训
合作协议 联络机制 培训、演练实施记录 改进效果(传输心电图及绕行急诊直达导管室比例)
合作协议 统一的再灌注流程图 联络机制及转诊预案 培训记录 考核机制
3.院内成立组织机构
参考建设工具包中承诺函模板
成立胸痛中心及组织架构扫描件(样 稿)
成立目的、委员会成组员织架构图
4.制定各种制度和流程,院内外标识制作, 完成认证要素1准备
时钟统一 一键启动导管室 典型病例讨论会 质量分析会 联合例会 ……
制度文件可参考建设工具包
根据医院特点制定的可施行的流程图并改进
胸痛中心关键步骤解读及认证时间节点.ppt
全院
网络 医院
社区 民众
媒体
注意事项
培训要早:在成立胸痛中心之初完成 培训记录要详细
培训计划 讲稿 培训记录 签到表 能显示授课时间、包括授课人及第一张幻灯片在内的照片以及
包括听众在内的授课场景的照片或视频资料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应避免
突击准备:认证前匆忙组织培训 “一支笔”现象:全部一个人签到 培训内容与条款不符 用其他不相关的照片及记录代替 签到表不规范 不理解培训计划、讲稿、培训记录
1.登陆入口
1.在总部网站右侧入口登陆 2.直接输入数据库网址: ()
3.登陆会员,上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 证》,认证通过后同步开通数据填报平 台权限; 4.用户名和密码与网站相同,如遗忘可 2.登陆入口 通过邮箱找回,或致电总部:051268290030
完善数据管理制度
合作协议 联络机制及转诊方案 统一的再灌注流程图 培训机制 考核机制
工具包模板
9.培训与教育
院内
培训的对象和范围
院前
急诊科 心内科 • 呼吸科、放射科 • 检验科、胸外科 • 超声科、心外科 • 行政部门
• 120系统 • 基层医院 • 社区机构
院外
• 民众 • 媒体
培训内容因对象而异-主题围绕胸痛救治理念
目录
关键步骤解读 认证时间节点
目录
关键步骤解读 认证时间节点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五大要素
1.基本条件与资质
2.对急性胸痛患者的 评估和救治 3.院前急救系统与院 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4.培训与教育
5.持续改进
• 重点是考查以急诊PCI为主的STEMI救 治能力
胸痛中心认证标准要素一、二解读 PPT
3. 签署联合救治协议
4. 与基层及社区机构签署协议 5. 实施培训计划 6. 承诺不能将ACS患者转院(基层不要求) 7. 对救护车救治能力进行改造(非必须条件) 单项扣分,每缺1项扣1分
3、胸痛急救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
胸痛急救的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
• 医院及周边、门急诊大厅有明确的胸痛救治标识与指引 • 各窗口部门均有急性胸痛优先处置的标识
急诊科医师应具备对急性胸痛的鉴别诊断能力,在对急性胸痛进行鉴别诊断时,
能得到其它相关学科的支持(急会诊) 随时进行超声诊断的能力,包括心脏超声及主动脉超声,从启动超声到实施检
查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并能开展急诊主动脉、肺动脉CTA检查,从启动CT室 到接受患者进行检查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基层不做要求) 运动心电图在正常工作时间内随时对低危胸痛患者评估 (基层不做要求)
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基本支持条件
时钟统一方案及管理 数据库的填报和管理
1、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
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
胸痛中心 委员会
胸痛中心 医疗总监
胸痛中心 协调员
胸痛中心成立并实际运作至少6个月以上才能申请认证
规范示例
2、医院对胸痛中心的支持与承诺书
1. 全力支持建设与认证(人力、物力、管理、考核) 2. 对工作流程、环境功能规划及管理制度制定与执行
及时
准确
可溯源
• 当天记录
• 3天内审核 1.57 STEMI 患者的录入必须达到100%,且各项关键时间节点的填报应齐全,关键时间节点的缺
失率不能高于 10%,其中院内时间节点记录的有效率应达到 100%。 • 诊疗全过程
• STEMI 100%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更新内容-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评分体系
• 原标准因打分逻辑是依据各要素权重,网上材料审核后根据现场 和暗访情况进行自动调整分值。核心条款及数据管理等质量指标 占比较低,不能直观的反馈建设评价。
• 修改后的标准按照条款设置:对材料、现场、暗访进行划分,不 同环节各占比100分,以便直观的反馈各环节评审情况,提高数 据填报评分占比,非必须满足条款作为加分项计入各环节总分。
减部分条款) • 要素三: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新增120急救原
则) • 要素四:培训与教育(简化条款与新增胸痛救治单元及心肺复苏
推动) • 要素五:持续改进(新增统计指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素一:基本条件与资质
• 新增胸痛中心协同救治信息化建设,非必须满足条款作为加分项 ,鼓励胸痛中心信息化建设,提高建设质量;1.57 有条件的医院 尽可能采用时间节点及诊疗信息自动获取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提 高数据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和可靠性;
• 介入人员资质要求修改:删除副高级职称要求,改为具备急诊PCI 能力的心血管专科医师
• 急性胸痛75%填报率(删除);高危急性胸痛(ACS、主动脉夹层 、肺动脉栓塞及其它重要急性胸痛疾病,明确创伤性胸痛除外) 填报比例必须达到100%,各项关键时间节点应填报齐全。
要素二:对急诊胸痛患者评估及救治
1、新增随访管理条款:2.56 建立了ACS患者随访制度,以便对出 院后ACS患者进行长期的管理(1、3、6、12月随访率大于50%) ,提高患者康复质量,降低风险,原则上所有ACS患者均应建立 随访档案,并在数据填报平台应及时填报(预后管理也是患者获 益效果的重要环节,联合康复中心实现全程的管理。
• 5.25 自行来院且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绕行CCU从急诊科直 接送入导管室的比例不低于75%,且呈现增高趋势;(比例增加 ,改为必须满足条款)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解读-PPT
CPC成立一年 CPC成立二年
中国胸痛中心提供
CPC成立三年
指南标准 90分钟
D2B趋势
胸痛中心显著降低STEMI院内死亡率
胸痛中心成立前后死亡率变化
12.00
10.94
10.00
8.00
6.00
合计
4.11
4.00
3.55
2.9
2.00
0.00
CPC成立前
CPC成立一年
CPC成立二年
中国胸痛中心提供
院内死亡率并未明显改善!!!
Li J et al. Lancet. 2014 Jun 23. Epub ahead of print
中国STEMI救治面临的问题
患者延误:发病至就诊5、8小时
转运延误 院内延误:D2B延误 PCI医院和非PCI医院之间缺乏 有效协作机制 医保… … 早期再灌注率低:5%---预后差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的理论基础: ——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区域协同急救网络的流程优势
院前传输12导联ECG 等生命检测信息
患者来到,信息先到 ——院前诊断
院前启动
✓ 术前准备 ✓ 知情同意 ✓ 导管室准备
绕行急诊科 直接进入导管室
缩短FMC-to-B
如何缩短总缺血时间 ?
缩短D-to-B(N) 缩短FMC-to-B 缩短发病-再灌注时间
• 实施方案: 1. 加强急诊急救体系建设 2. 加强网络医院胸痛中心或卒中中心建设 3. 加强公众教育和专业人员培训 4. 建立急性心脑血管病救治规范和持续质量
评估机制
天津把胸痛中心建设作为20大民心工程之首
江苏省发文全省进行胸痛中心建设
苏州市“531”工程
心脑血管疾病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更新内容-
要素三: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 道的整合
• 新增条款: 胸痛中心与120的合作条款中 强调:本地120急救系统管理人员及调度 人员熟悉区域协同救治的理念,理解“根 据救治能力优先”的含义,并能在力所能 及的范围内合理统筹调配本地院前急救医 疗资源
• 5.40 ACS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 个月、1年的随访率不低于50%。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 六版评分体系
• 原标准因打分逻辑是依据各要素权重,网 上材料审核后根据现场和暗访情况进行自 动调整分值。核心条款及数据管理等质量 指标占比较低,不能直观的反馈建设评价 。
• 修改后的标准按照条款设置:对材料、现 场、暗访进行划分,不同环节各占比100 分,以便直观的反馈各环节评审情况,提 高数据填报评分占比,非必须满足条款作
• 5.30 所有首次危险分层评估高危 NSTEMI/UA患者,24小时内实施早期介 入治疗的比例在增加,且不低于50%;
• 5.33 所有ACS患者从确诊到负荷量双抗 给药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缩短趋势;
• 5.34 所有ACS患者从确诊到抗凝给药时 间有缩短趋势;
新增统计指标:
• 5.29 初步诊断为NSETMI/UA的患者实施 危险分层评估的比例达到100%;(加强 NSTEMI/UA患者救治的管理,更加全面 反馈救治情况)
要素五:持续改进
• 新增必须满足项由6条增加为11条,新增 条款如下:
• 5.20 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在12小时以内 的STEMI患者实施再灌注救治的比例不低 于75%;
• 5.22 网络医院转至本院实施转运PCI的 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导丝通过时间 应在120分钟以内,月平均达标率不低于 50%。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更新内容 ppt课件
要素二:对急诊胸痛患者评估及救治
1、新增随访管理条款:2.56 建立了ACS患者随访制度,以便对出 院后ACS患者进行长期的管理(1、3、6、12月随访率大于50%) ,提高患者康复质量,降低风险,原则上所有ACS患者均应建立 随访档案,并在数据填报平台应及时填报(预后管理也是患者获 益效果的重要环节,联合康复中心实现全程的管理。
要素三: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 新增条款: 胸痛中心与120的合作条款中强调:本地120急救系统 管理人员及调度人员熟悉区域协同救治的理念,理解“根据救治 能力优先”的含义,并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合理统筹调配本地 院前急救医疗资源
要素四:培训与教育
• 新增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对本地区其它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是 胸痛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扩大胸痛中心救治覆盖,应推动本地 区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
• 进一步明确了次选低危评估条款:2.44 除开展运动心电图试验外 ,尚应具备冠脉和主动脉、肺动脉CTA检查条件(原为另一种负 荷试验方法),以便对不能进行运动试验的中低危患者及病因不 明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冠脉影像学评估。应明确冠脉CTA的基本 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适应症、禁忌症、申请及检查流程、发生紧 急事件或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等;(此条为必须满足条件)
• 要素一:基本条件与资质(修订数据填报与新增信息化) • 要素二: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及救治(新增随访管理条款并删
减部分条款) • 要素三: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新增120急救原
则) • 要素四:培训与教育(简化条款与新增胸痛救治单元及心肺复苏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
胸痛中心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的机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于2019年10月22日授权成立中国胸痛中心联盟,组织全国胸痛中心的建设与认证,通过对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现状的分析,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中国胸痛中心执行委员会、胸痛中心总部所确立的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以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 )能力的医院为核心,通过对医疗资源的整合建立起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以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
为实现此目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共包含五大要素,分别是:基本条件与资质、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和救治、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培训与教育、持续改进。
要素一 基本条件与资质胸痛中心申请认证之前必须满足此要素的全部条件。
一、 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资料3.5分)由于胸痛中心是通过整合院内外相关优势技术和力量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的机构,既可以是在不改变现有结构基础之上实体运作的虚拟机构,也可以是重新组建的实体机构。
但不论何种方式,胸痛中心的建设均要涉及到医院内外许多部门,必须有一套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协调和管理。
组织机构的形式可以因不同医院的实际情况而定,但基本要求和任务是相同的。
1.医院发布正式文件成立胸痛中心及胸痛中心委员会,要求:(资料2分)(1.10)1)由医院院长或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胸痛中心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胸痛中心委员会的工作和重大决策;2)书面文件明确胸痛中心委员会的工作职责;3) 明确胸痛中心委员会具有调动医院所有资源为胸痛中心建设和运行提供保障的权力;4)胸痛中心成立并实际运作至少6个月以上才能申请认证。
说明:1.10需上传医院正式文件的扫描件。
2.任命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和行政总监,要求:(资料0.5分)(1.11)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1)医院正式任命一名具有心血管内科专业背景的高级职称医师担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且该医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能必须具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性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急性胸痛患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紧急救治能力;同时任命一名具有行政协调能力的人员担任行政总监2)正式文件明确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和行政总监的职责;说明:1.11需上传以下材料:1.医疗总监、行政总监任命文件的扫描件2.明确医疗总监、行政总监职责的正式文件3.医疗总监、行政总监的专业资质文件:资格证书和职称证书3. 任命胸痛中心协调员,要求:(资料0.5分)(1.12)1)指定一名具有急诊或心血管内科专业背景的医师担任胸痛中心协调员,必须具备正确处理ACS及其它急性胸痛的能力;2)书面文件明确协调员的具体工作职责;3)协调员每年至少参加ACS和胸痛中心相关的培训不少于10学时。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更新内容 PPT
减部分条款) • 要素三: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新增120急救原
则) • 要素四:培训与教育(简化条款与新增胸痛救治单元及心肺复苏
推动) • 要素五:持续改进(新增统计指标)
要素一:基本条件与资质
• 新增胸痛中心协同救治信息化建设,非必须满足条款作为加分项 ,鼓励胸痛中心信息化建设,提高建设质量;1.57 有条件的医院 尽可能采用时间节点及诊疗信息自动获取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提 高数据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和可靠性;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6版) --更新要点
康医院 张永红
2020年04月08日
基本精神: 1、健全评估标准,加强上下联动,提高救治质量; 2、倡导全民急救和全程管理; 3、重视自身质量管理; 4、降低数据填报工作量,提高数据填报质量。
五大要素修订部分主要内容
• 要素一:基本条件与资质(修订数据填报与新增信息化) • 要素二: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及救治(新增随访管理条款并删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 5.25 自行来院且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绕行CCU从急诊科直 接送入导管室的比例不低于75%,且呈现增高趋势;(比例增加 ,改为必须满足条款)
• 5.26 溶栓后患者(包含网络医院,120及本院)24小时内早期造 影的比例不低于75%;
修订指标描述,精确反馈数据情况: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更新内容 ppt课件
推动) • 要素五:持续改进(新增统计指标)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更新内容
• 新增胸痛中心协同救治信息化建设,非必须满足条款作为加分项 ,鼓励胸痛中心信息化建设,提高建设质量;1.57 有条件的医院 尽可能采用时间节点及诊疗信息自动获取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提 高数据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和可靠性;
• 5.20 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在12小时以内的STEMI患者实施再灌注 救治的比例不低于75%;
• 5.22 网络医院转至本院实施转运PCI的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 导丝通过时间应在120分钟以内,月平均达标率不低于50%。
• 5.24 经救护车入院(包括呼叫本地120入院及由非PCI医院转诊患 者)且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管室的 比例不低于50%,且呈现增高趋势;(比例增加,改为必须满足 条款)
• 新增心肺复苏的普及:4.23 缩短患者救治时间,应当重视院前急 救,特别是患者自救等,胸痛中心单位应当积极进行大众教育, 组织和开展大众心肺复苏培训。至少每季度举行一次心肺复苏培 训和教育,每次培训参加人员不低于20人。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更新内容
• 新增必须满足项由6条增加为11条,新增条款如下: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更新内容
• 新增条款: 胸痛中心与120的合作条款中强调:本地120急救系统 管理人员及调度人员熟悉区域协同救治的理念,理解“根据救治 能力优先”的含义,并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合理统筹调配本地 院前急救医疗资源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更新内容
• 新增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对本地区其它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是 胸痛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扩大胸痛中心救治覆盖,应推动本地 区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
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解读PPT课件
已开始启用认证云平台数据库,并至少提供6个月的数据 供认证时评估
制定了数据库的管理规范、使用细则及监督管理制度, 并有数据的审核制度,确保数据库的真实、客观、准确
应有专职或兼职的数据管理员 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数据库使用方法和相关制度的培训 及时在数据库中建档,从首次医疗接触时开始进行时间
分诊台
标识和指引要醒目,便于识别
人员资质(基层胸痛中心)
至少有2名取得中级职称资格且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3年以 上的心血管内科专业医师
若基层医院胸痛中心具备行急诊PCI的能力,则要求至少有一名 以上具备急诊PCI能力的介入医师,要求接受过规范的介入诊疗 技术培训、年手术量不低于75例
报名参加 强化培训会
报名参加 认证培训会
申请 认证
建设过程中 同步上传认证材料
胸痛急救的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
急诊科、胸痛中心的标识与指引
交通要道、入口、门急诊大厅,各部门均有急性胸痛优先标识
胸痛急救的功能分区
分诊台、轮椅及担架车、床边心电图及TNI检测、胸痛诊室、抢救室
医院周边主要要道
急诊入口
录入数据 3个月
录入数据 6个月
CPC任命文件
全院培训
合作医院培训 联合例会
120合作协议
质量分析会
质量分析会
质量分析会
本院胸痛 中心成立
同时
1个月
与5家合作
3个月
6个月
支持与承诺函
医院签署协
典型病例讨论会
质量改进计
总部网站注册
议并制定培 训计划
流程图及标识
划和措施
开始录入急性 胸痛患者数据
报名参加 基础培训会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及认证标准解读ppt课件
– 所有首次接诊急性胸痛患者的护士均应接受 相关分诊流程及ACS、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 脉栓塞的症状和体征的培训
– 所有急性胸痛患者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 内完成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确保在10分钟内 由急诊医师初步解读及处置
完整版ppt课件
37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 急性胸痛早期快速甄别 • 对出现典型 ACS 症状患者的评估 • 对低危ACS及不明原因胸痛患者的评估
• 通过流程图来体现 • 流程图要涵盖所有的诊疗环节 • 符合指南精神、且要切实可行
完整版ppt课件
35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参加人员 • 总监主持 • CPC相关
• 心内科 • 急诊科 • 120 • 协作医院 • 管理层
13
STEMI占总病例数的35%
完整版ppt课件
14
月平均 D2B及达标率分析
CPC was established (2011-327)
完整版ppt课件
15
完整版ppt课件
16
完整版ppt课件
•培训与教育
•让胸痛急救的各个环节协调工作,形成合力
完整版ppt课件
9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要素一 基本条件与资质
完整版ppt课件
10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 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
–胸痛中心委员会 –胸痛中心医疗总监 –胸痛中心协调员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ppt课件
谢 谢!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
• 新增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对本地区其它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 胸痛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扩大胸痛中心救治覆盖,应推动本 区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
• 新增心肺复苏的普及:4.23 缩短患者救治时间,应当重视院前 救,特别是患者自救等,胸痛中心单位应当积极进行大众教育 组织和开展大众心肺复苏培训。至少每季度举行一次心肺复苏 训和教育,每次培训参加人员不低于20人。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
新增统计指标:
• 5.29 初步诊断为NSETMI/UA的患者实施危险分层评估的比例达 100%;(加强NSTEMI/UA患者救治的管理,更加全面反馈救治 况)
• 5.40 ACS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随访率不低 50%。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评分体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急性胸痛75%填报率(删除);高危急性胸痛(ACS、主动脉夹 肺动脉栓塞及其它重要急性胸痛疾病,明确创伤性胸痛除外) 报比例必须达到100%,各项关键时间节点应填报齐全。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
要素二:对急诊胸痛患者评估及救治
1、新增随访管理条款:2.56 建立了ACS患者随访制度,以便对出 院后ACS患者进行长期的管理(1、3、6、12月随访率大于50%) 提高患者康复质量,降低风险,原则上所有ACS患者均应建立随 访档案,并在数据填报平台应及时填报(预后管理也是患者获益 效果的重要环节,联合康复中心实现全程的管理。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6版) --更新要点
巩义瑞康医院 张永红
2020年04月08日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
基本精神: 1、健全评估标准,加强上下联动,提高救治质量 2、倡导全民急救和全程管理; 3、重视自身质量管理; 4、降低数据填报工作量,提高数据填报质量。
胸痛中心ppt课件
2020/6/9 Shanghai Chest Hospital
.
21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 胸痛常呈压榨样痛并常伴有压迫 感或窒息感。
• 面色苍白、出汗、紫绀、呼吸困 难、心律不齐、血压降低、心力 衰竭等。
• 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S–T 段压低和T波改变。
• 心肌酶学----TnI或CK-MB↑。
急诊科在5分钟内完 成心电图
路径2#
确认是 STEMI?
是
急诊科一键启动
否 否
继续在急诊科治疗,必要时取消导管室
.
确认已 通知
导管室人员到达,
是
在30分钟内准备完
有PCI 指征吗?
是
否
开始
PCI
收入 CCU
16
胸痛中心一键启动和值班制度
急诊医 师
Physicia n
胸痛中心 一键启动
呼
总机 叫
Operat or
降压、控制 心率、手术
抗凝,评估溶栓 指征
收入院
.
收入CCU
出院
15
流程图2: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启动PCI路径
患者症状发作呼叫EMS
含服硝甘不 超过2#
EMS行心电图检查
路径1#
路径3#
怀疑 STEMI?
是
EMS通知急诊科有STEMI患者,如有可 能传送ECG,建立静脉通路,抽血
将患者直接转运至导管室 (转运的患者)
.
5
林林总总的痛法
• • • •
发
发
凉
酸
感
胸 闷 心 慌
.
濒 死 恐 慌
6
扑朔迷离,危害极大
很多患者对胸痛认识不足 • 麻痹大意有病不治 • 自以为是随便服药 • 耽误时机懊悔莫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33 所有ACS患者从确诊到负荷量双抗给药时间在10分钟以内, 有缩短趋势;
• 5.34 所有ACS患者从确诊到抗凝给药时间有缩短趋势; • 5.36 对于从网络医院首诊实施转运PCI患者,在网络医院的door-in
5
要素三: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 新增条款: 胸痛中心与120的合作条款中强调:本地120急救系统 管理人员及调度人员熟悉区域协同救治的理念,理解“根据救治 能力优先”的含义,并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合理统筹调配本地 院前急救医疗资源
6
要素四:培训与教育
• 新增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对本地区其它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是 胸痛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扩大胸痛中心救治覆盖,应推动本地 区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
11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评分体系
• 原标准因打分逻辑是依据各要素权重,网上材料审核后根据现场 和暗访情况进行自动调整分值。核心条款及数据管理等质量指标 占比较低,不能直观的反馈建设评价。
• 修改后的标准按照条款设置:对材料、现场、暗访进行划分,不 同环节各占比100分,以便直观的反馈各环节评审情况,提高数 据填报评分占比,非必须满足条款作为加分项计入各环节总分。
and door-out(入门到出门)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若当前达不到 ,应有缩短趋势;
10
新增统计指标:
• 5.29 初步诊断为NSETMI/UA的患者实施危险分层评估的比例达到 100%;(加强NSTEMI/UA患者救治的管理,更加全面反馈救治情 况)
• 5.40 ACS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随访率不低于 50%。
• 新增心肺复苏的普及:4.23 缩短患者救治时间,应当重视院前急 救,特别是患者自救等,胸痛中心单位应当积极进行大众教育, 组织和开展大众心肺复苏培训。至少每季度举行一次心肺复苏培 训和教育,每次培训参加人员不低于20人。
7
要素五:持续改进
• 新增必须满足项由6条增加为11条,新增条款如下:
• 5.20 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在12小时以内的STEMI患者实施再灌注 救治的比例不低于75%;
• 进一步明确了次选低危评估条款:2.44 除开展运动心电图试验外 ,尚应具备冠脉和主动脉、肺动脉CTA检查条件(原为另一种负 荷试验方法),以便对不能进行运动试验的中低危患者及病因不 明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冠脉影像学评估。应明确冠脉CTA的基本 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适应症、禁忌症、申请及检查流程、发生紧 急事件或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等;(此条为必须满足条件)
12
谢 谢!
13
• 介入人员资质要求修改:删除副高级职称要求,改为具备急诊PCI 能力的心血管专科医师
• 急性胸痛75%填报率(删除);高危急性胸痛(ACS、主动脉夹层 、肺动脉栓塞及其它重要急性胸痛疾病,明确创伤性胸痛除外) 填报比例必须达到100%,各项关键时间节点应填报齐全。
4
要素二:对急诊胸痛患者评估及救治
减部分条款) • 要素三: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新增120急救原
则) • 要素四:培训与教育(简化条款与新增胸痛救治单元及心肺复苏
推动) • 要素五:持续改进(新增统计指标)
3
要素一:基本条件与资质
• 新增胸痛中心协同救治信息化建设,非必须满足条款作为加分项 ,鼓励胸痛中心信息化建设,提高建设质量;1.57 有条件的医院 尽可能采用时间节点及诊疗信息自动获取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提 高数据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和可靠性;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6版) --更新要点
巩义瑞康医院 张永红
2020年04月08日
1
基本精神: 1、健全评估标准,加强上下联动,提高救治质量; 2、倡导全民急救和全程管理; 3、重视自身质量管理; 4、降低数据填报工作量,提高数据填报质量。
2
五大要素修订部分主要内容
• 要素一:基本条件与资质(修订数据填报与新增信息化) • 要素二: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及救治(新增随访管理条款并删
8
,绕行CCU从急诊科直 接送入导管室的比例不低于75%,且呈现增高趋势;(比例增加 ,改为必须满足条款)
• 5.26 溶栓后患者(包含网络医院,120及本院)24小时内早期造 影的比例不低于75%;
9
修订指标描述,精确反馈数据情况:
• 5.29 所有首次危险分层为极高危的NSTEMI/UA患者,2小时内实 施紧急PCI的比例在增加,且不低于50%;
1、新增随访管理条款:2.56 建立了ACS患者随访制度,以便对出 院后ACS患者进行长期的管理(1、3、6、12月随访率大于50%) ,提高患者康复质量,降低风险,原则上所有ACS患者均应建立 随访档案,并在数据填报平台应及时填报(预后管理也是患者获 益效果的重要环节,联合康复中心实现全程的管理。
• 5.22 网络医院转至本院实施转运PCI的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 导丝通过时间应在120分钟以内,月平均达标率不低于50%。
• 5.24 经救护车入院(包括呼叫本地120入院及由非PCI医院转诊患 者)且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管室的 比例不低于50%,且呈现增高趋势;(比例增加,改为必须满足 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