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蛋白质和DNA技术第1节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教案中图版
中图版选修1高一生物第六章第1节课件: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中图版选修1高一生物第六章第1节课件:蛋白质
的提取和分离
导读:本文中图版选修1高一生物第六章第1节课件: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图版选修1第六章第1节《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ppt 学习导航
1.知道蛋白质分离和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2.尝试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重、难点]
一、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
1.将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加以分离,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甚至是___________的蛋白质。
2.包括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等。
其中,______技术最为快捷灵敏、简便易行。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高中生物 6.1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课件 中图版选修1

深度剖析
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
程,样品分子的带电性质不同、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都 会影响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与分子的变性温度 无关,故正确答案选D项。 答案 D
归纳提升 蛋白质的分离方法及相关原理比较: 方法 原理
凝胶色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 谱法 根据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 电泳法 大小、形状的不同进行分离
(
)。
C.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包括带电颗粒的性质、电场强 度、溶液的pH等
D.电泳支持物有滤纸、大分子凝胶、醋酸纤维薄膜等
解析 现象。 电泳是指带电颗粒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
答案
B
2.电泳过程中,什么样的分子迁移速度最快 A.纤维状、大分子 B.纤维状、小分子
(
)。
C.球状、大分子
解析
D.球状、小分子
2.电泳技术 (1)概念 氨基 和_____ 羧基 ,是_____ 两性 电解质,在一 蛋白质含有游离的_____ pH条件下带有电荷,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 定___ 相反 的电极方向移动,这就是电泳现象。 荷_____
(2)原理
越多 ,移动_____ 越快 ;电荷数相同时, 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数_____ 相对分子质量_____越小 ,移动_____越快 。 (3)结果
接触皮肤,但在具有自由基团体系时就能聚合。引发自由
基团的方法有化学法和光化学法两种。采用不同浓度的 Acr、Bis、Ap、TEMED使之聚合,产生不同孔径的凝胶。
因此,可按分离物质的大小、形状来选择凝胶浓度。
(2)电泳结果
不同的蛋白质的混合溶液,在经过同一个电场电泳后,会 在凝胶上形成不同的带纹。每一种带纹可能就是一种蛋白 质。
高中生物同步课件:61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图版选修

实验材料:选择新鲜、无污染的蛋白质样品 实验步骤: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避免遗漏或错误 实验环境:保持实验室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实验安全: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避免受伤或污染实验环境
实验结果和结论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成功 蛋白质的纯度较高 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布均匀 蛋白质的活性保持良好
实验结果:成功提取和分离蛋白质 结论: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方法是可行的 分析: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结论: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方法对于生物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同步课件: 61蛋白质的提取和分 离汇中报人:图版选修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蛋白质提取和分离 的原理
实验材料和步骤
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问题和改进
实验拓展和思考
添加章节标题
蛋白质提取和分离 的原理
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结构多样性:蛋白质具有多种结构,如α-螺旋、β-折叠等 功能多样性: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运输、免疫等 热稳定性: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变性,失去活性 酸碱稳定性:蛋白质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会变性,失去活性 酶解稳定性: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会分解,失去活性
实验改进: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 提出改进措施
实验应用:探讨蛋白质提取和分离在生物技 术、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提高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离心法:利用蛋白质密度差异,通过离 心作用将其分离
凝胶过滤法:利用蛋白质分子大小差异, 通过凝胶过滤将其分离
实验材料和步骤
● 实验材料:蛋白质提取试剂、离心管、离心机、电泳仪、电泳槽、电泳缓冲液、电泳凝胶、电泳仪电源、电泳仪电 极、电泳仪电极架、电泳仪电极夹、电泳仪电极导线、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 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 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 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 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 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 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 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 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 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 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
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1 6.1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_教案设计1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教学目标】1.知道蛋白质分离和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2.能进行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3.尝试提取和检测牛奶中的酪蛋白。
4.尝试卵清蛋白的分离。
【教学重难点】1.知道蛋白质分离和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2.能进行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教学过程】一、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1.将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加以分离,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甚至是单一种类的蛋白质。
2.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包括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等。
其中,电泳技术最为快捷灵敏、简便易行。
二、电泳技术及分离蛋白质的原理1.电泳现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
电泳常用的支持物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由此而来的技术称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的原理:(1)蛋白质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pH条件下带有电荷。
(2)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移动得越快;电荷数相同时,分子量越小,则移动越快。
(3)不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在经过同一个电场电泳后,会在凝胶上形成不同的带纹。
每一种带纹可能就是一种蛋白质。
将这些带纹一个一个地剪下来,分别予以洗脱,然后对洗脱液中的蛋白质做进一步的分离。
如果待测洗脱液不能再分离,则这个带纹中很可能含有一种单纯蛋白质。
如果待测洗脱液还能再分离,则这个带纹中含有多种蛋白质,需要作进一步分离,直至提纯。
三、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1.新鲜血液在体外凝固后,会析出清亮的淡黄色液体——血清。
血清中含有丙种球蛋白、凝集素等多种蛋白质。
2.过程:(1)点样:取新制血清与蔗糖溶液及溴酚蓝指示剂等体积混匀后,小心加到电泳样品槽的胶面上。
(2)电泳。
(3)染色:取出凝胶,放入质量分数为0.05%的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中。
染色与固定同时进行,使染色液没过胶板,染色30min。
(4)脱色:用体积分数为7%的醋酸溶液浸泡漂洗数次,每隔1~2h更换脱色液,直至底色脱净,背景清晰。
(5)制干胶板:将已脱色的凝胶板放在保存液中浸泡3~4h,然后放在两层透气玻璃纸中间,自然干燥即可获得血清蛋白的电泳谱带。
高中生物 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技术 第一节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自我小测 中图版选修1

第六章蛋白质和DNA技术第一节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分离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离主要是根据蛋白质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理化性质的差异进行的B.透析技术可去除小分子化合物杂质,原理是不同分子所携带净电荷不同C.通过控制离心速率可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沉降分层,从而分离不同的蛋白质D.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电场中的泳动速度不同,因此可用电泳法分离蛋白质2.离心技术是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蛋白质会分层,这一现象与蛋白质的何种性质有关?()A.酸碱性B.所带电荷多少C.分子大小和密度D.种类3.下列有关电泳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相同蛋白质的溶液,经过同一个电场电泳后,会在支持物凝胶上形成相同的带纹B.不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经过同一个电场电泳后,会在支持物凝胶上形成不同的带纹C.每一种带纹可能就是一种蛋白质D.每一种带纹一定不是一种蛋白质4.下列关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最早使用的电泳技术B.是区带电泳的一种C.凝胶上层加浓缩胶可提高分离效果D.分离血清蛋白质可以得到20种以上的组分5.电泳过程中,什么样的分子迁移速度最快?()A.纤维状、大分子B.纤维状、小分子C.球状、大分子D.球状、小分子6.在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染色液是()A.新制血清5 μLB.质量浓度为0.4 g/mL的蔗糖溶液C.质量分数为0.05%的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D.质量分数为0.1%的溴酚蓝指示剂7.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离胶和浓缩胶单独存在时具有神经毒性,应避免接触皮肤B.电泳需要支持物,常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C.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D.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不带电荷8.电泳法分离蛋白质时,应保证凝胶的pH()A.不断降低B.不断升高C.先降低后升高D.不变且适宜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B.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C.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D.透析袋能使大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小分子保留在袋内10.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各种蛋白质的pH分别为4.5、5.2、6.6、7.2,电泳时欲使其中三种泳向正极,缓冲液的pH应该是()A.2.0 B.5.0C.6.0 D.7.011.下列关于“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活动顺序正确的是()①染色②电泳③点样④脱色⑤制干胶板A.①②③⑤④ B.⑤②①③④C.④①②③⑤ D.③②①④⑤12.各种动物血清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组成是不同的。
生物中图版课后训练:第六章第一节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练习1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技术是蛋白质研究的重要技术。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可将样品中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离B.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等,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C.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通过层析技术分离蛋白质D.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密度不同,可通过离心技术分离蛋白质2 各种动物血清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组成是不同的。
可以比较各种动物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差异的大小来判断动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下列各种实验方法中,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A.测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氨基酸序列B.测控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合成的基因碱基序列C.用电泳法比较各种动物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电泳带D.检测不同动物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pH3 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所带电荷()方向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A.相同B.相反C.相对D.相向4 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电泳过程中,不同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
A.电荷的多少B.分子的大小C.肽链的多少D.分子形状的差异5 蛋白质提取和分离分为哪几步?()A.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B.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纯化C.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D.样品处理、纯化、粗分离、纯度鉴定6 对凝胶电泳的相关认识中,错误的是()。
A.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不取决于分子的大小B.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C.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仅用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还可用于蛋白质混合组分的分离D.凝胶中加入SDS可以消除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参考答案1 解析: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据此可利用半透膜除去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杂质。
答案:A2 解析:生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各种生物之间具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亲缘关系越近,则其对应的基因的碱基序列相似程度也越高。
高中生物同步课件:6.1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图版选修1)

蛋白质和DNA技术
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技术
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技术
第1节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技术
学习导航
1.知道蛋白质分离和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2.尝试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重、难点]
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一、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
1.将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加以分离, 单一种类 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甚至是___________的
永久性记录,可对凝胶进行拍照,或将凝胶
干燥成胶片。
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技术
例2 有A、B、C三种蛋白质,在pH为7的条
件下进行电泳,结果如图所示:
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技术
请据图回答:
(1) 在 pH 为 7 时 , 带 电 荷 数 最 多 的 是 ______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
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技术
变式训练 在蛋白质的分离提纯技术中,最为简捷灵敏
的是(
)
B.层析技术 D.盐析
A.离心技术 C.电泳技术
解析:选C。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
包括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等,其 中电泳技术最为快捷灵敏、简便易行。盐析 可用来提取蛋白质,而不能分离蛋白质。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1

题型1:简述DNA的溶解性及其对提取过程的影响。
答案:DNA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性不同,如在低盐浓度下易溶于水,在高盐浓度下可从溶液中析出。这一特性是进行DNA提取的基础。在提取过程中,控制盐浓度可以实现DNA的溶解与沉淀,从而实现分离。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1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选自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新人教版选修1。内容主要围绕DNA提取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及鉴定方法展开。具体涉及的知识点包括DNA的溶解性、DNA的释放、去除杂质、DNA的沉淀与洗涤、以及用二苯胺进行DNA的鉴定。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对DNA提取原理的理解。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了解学生对DNA提取实验步骤和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他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随堂测试和实验操作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通过教学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介绍DNA提取技术在法医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DNA提取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第一节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第1课时蛋白质分离与提取学案

第1课时 蛋白质的分离与提取学习导航明目标、知重点难点掌握电泳法分离大分子的原理。
(重点)运用常用的方法提取和分离蛋白质。
(重、难点)[学生用书P48]一、阅读教材P71~72分析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1.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提取(1)在提取蛋白质时,可以采用研磨与超声波结合的方法将生物组织或细胞完全破碎,使蛋白质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并使其溶解在适当的抽提液中。
(2)抽提液的选择需要根据蛋白质的特性而定,一般酸性蛋白质用偏碱性溶液抽提,碱性蛋白质用偏酸性溶液抽提,脂蛋白等则可用有机溶剂抽提。
2.蛋白质的分离方法(1)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离心速度,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发生沉降分层。
(2)薄膜透析法: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的方法。
(3)凝胶色谱法①概念: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差异对其进行有效分离的方法。
②原理a.凝胶{形态:微小的多孔球体组成:大多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结构:内部具有很细微的多孔网状结构)b.分离的过程进入凝胶颗粒内部的难易程度路程移动速度小分子蛋白质容易较长较慢大分子蛋白质无法进入较短较快(4)电泳法:将所带电荷的数量和性质不同的蛋白质从混合样品中分离并纯化出来。
二、阅读教材P73~77完成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的操作1.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配制试剂→准备器材→架滤纸桥→浸泡薄膜→细心点样→平悬薄膜→实施电泳→染色→漂洗→脱色。
2.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样品处理→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和透析→凝胶的制备→色谱柱的装填→样品的加入→洗脱与收集。
判一判(1)酸性蛋白质用酸性溶液抽提,水溶性蛋白质用透析液抽提,脂溶性蛋白质用稀碱性溶液抽提。
(×)(2)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过程。
(√)(3)电泳时泳动速度取决于带电颗粒的大小、形状、所带静电荷多少。
(√)(4)离心沉降法和薄膜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一样的。
高中生物 dna和蛋白质技术 5.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课件1高二选修1生物课件

2021/12/10
第二十页,共二十六页。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D
A. 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长时间离心(líxīn) B. 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只需要加入蒸馏水就
可 C.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低速短时间离心
D. 透析时要用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
12h
2021/12/10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2021/12/10
第四页,共二十六页。
4、具体(jùtǐ)过程
2021/12/10
第五页,共二十六页。
相对(xiāngduì)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在凝胶中 的进行过程可表示为图中哪一个
2021/12/10
第六页,共二十六页。
㈡ 缓冲溶液 : (huǎn chōnɡ rónɡ yè)
1、作用
: 能够抵制( (zuòyòng) 外界的)对酸溶或液碱(róngyè)的(
(zuìhòu)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
定。
①样品纯化的目的是
__通__过_凝_胶__色_谱__法_将__相_对_分__子_质__量_大__的_杂_质__蛋_白_。(dànbái)除去 ②血红蛋白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
这一特点对进行蛋白质的分离有什么意义?
血红蛋白呈现红色,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 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这使血红蛋白的 分离过程非常直观,大大简化了实验(shíyàn)操作。
3.类型(lèixíng琼): 脂糖凝胶电泳、
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测定(cèdìng)(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
通常用 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2021/12/10
第十页,共二十六页。
使用SDS-聚丙烯酰胺电泳过程中,不同蛋白质
生物中图版学案:第六章第一节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第一节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1.了解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尝试蛋白质的提取。
一、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将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加以分离,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甚至是单一种类的蛋白质。
1.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包括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等.其中,电泳技术最为快捷灵敏、简便易行.2.电泳原理蛋白质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pH条件下带有电荷。
作为带电粒子,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这就是电泳现象.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移动得越快;电荷数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则移动越快。
3.不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在经过同一个电场电泳后,会在凝胶上形成不同的带纹。
每一种带纹可能就是一种蛋白质。
将这些带纹一个一个地剪下来,分别予以洗脱,然后对洗脱液中的蛋白质做进一步的分离。
如果待测洗脱液不能再分离,则这个带纹中很可能含有一种单纯蛋白质。
如果待测洗脱液还能再分离,则这个带纹中含有多种蛋白质,需要作进一步分离,直至提纯。
二、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1.新鲜血液在体外凝固后,会析出清亮的淡黄色液体-—血清。
血清中含有丙种球蛋白、凝集素等多种蛋白质.2.过程(1)点样:取新制血清与蔗糖溶液及溴酚蓝指示剂等体积混匀后,小心加到电泳样品槽的胶面上.(2)电泳。
(3)染色:取出凝胶,放入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中.染色与固定同时进行,使染色液没过胶板,染色30 min。
(4)脱色:用醋酸溶液浸泡漂洗数次,每隔1~2 h更换脱色液,直至底色脱净,背景清晰。
(5)制干胶板:将已脱色的凝胶板放在保存液中浸泡3~4 h,然后放在两层透气玻璃纸中间,自然干燥即可获得血清蛋白的电泳谱带。
三、其他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1.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与检测当pH=4.8时,酪蛋白的溶解度降低,并析出沉淀。
用酒精除去酪蛋白沉淀中的脂肪后,即得到纯的酪蛋白。
酪蛋白中含有酪氨酸,能与米伦试剂起颜色反应,首先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后变成红色.2.卵清蛋白质的分离选取鸡、鸭、鹅、鹌鹑等动物的新鲜卵清作实验材料。
高中生物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名师精编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2015江苏卷.25) 图1、2 分别为“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 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CD )(多选)
A. 图1、2 中加入蒸馏水稀释的目的相同 B. 图1 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 C. 图2 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 D. 在图1 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
【方法点拨】 1.新鲜猪血中大量成熟红细胞内无DNA
2.植物材料需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破坏细胞壁再吸水胀破
3.DNA不溶于95%的冷酒精而溶于2mol/L的NaCl溶液
二、实验设计
1.实验材料的选取
(1)选取原则 DNA含量丰富 (2)选材鸡血细胞
材料易得
提取简便
2.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
(1)动物细胞 加入蒸馏水,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
(3)鉴定: DNA+二苯胺
沸水 5min 蓝色物
【典型例题】
下表有关“DNA粗提取和鉴定”的相关操作中所选取的试剂, 错误的是( D )
相关操作
选取的试剂
A 破碎鸡血细胞
蒸馏水
B 溶解核内DNA
2mol/LNaCl溶液
C 提取杂质较少的DNA 冷却的95%的酒精
D DNA的鉴定
双缩脲试剂
【方法点拨】
1.可以利用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将DNA分子溶解或析出
2.DNA不容易酒精,因此可以用95%的冷酒精提取杂质较少的DNA
三、操作提示
1.以鸡血为实验材料时,每100mL血液中需要加入3g 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
2.加入洗涤剂后,动作要轻缓、柔和,否则容易产 生大量的泡沫,不利于后续步骤的操作。加入酒精 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缓,以免加剧DNA分 子的断裂,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包括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等。
其中电泳技术最为快捷灵敏、简便易行。
二、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的原理1.蛋白质中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pH条件下带有电荷。
2.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
3.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移动得越快;电荷数相同时,分子量越小,移动越快。
三、结果分析不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经过同一电场电泳后,会在凝胶上形成不同的带纹,每种带纹可能就是一种蛋白质。
四、“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活动程序1.点样:取新制血清5微升、质量浓度为0.4克/毫升的蔗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1%的溴酚蓝指示剂等体积混匀后,用微量加样器吸取5 μL样品加到电泳样品槽的胶面上。
2.电泳。
3.染色:用质量分数为0.05%的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对凝胶进行染色。
4.脱色:用体积分数为7%的醋酸溶液对凝胶板进行浸泡漂洗,至底色脱净。
5.制干胶板:将已脱色的凝胶板放在保存液中浸泡3 h~4 h后,放在两层透气的玻璃纸中间自然干燥。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一、蛋白质分离提纯的方法1.蛋白质分离的基本过程破碎细胞―→抽提(粗制品)―→纯化蛋白质2.破碎细胞的方法在分离与纯化蛋白质之前,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使蛋白质呈溶解状态释放出来:通常先将生物组织进行机械破碎,再根据细胞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破碎细胞方法(常用的有研磨法、超声波法、酶解法)。
3.抽提细胞破碎后,各种蛋白质被释放出来,再根据蛋白质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溶剂进行抽提。
4.纯化(1)原理:纯化主要是指根据蛋白质之间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物质之间在分子大小、溶解度大小、所带电荷的多少、吸附性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的。
(2)方法:①透析法——分子大小②离心沉淀法——分子大小、密度大小③电泳——所带电荷多少二、“血清蛋白质的分离”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由于制备凝胶的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且容易被皮肤吸收,因此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或通风处进行。
2.将电泳凝胶片放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中染色30 min后,多次更换脱色液至背景清晰。
脱色后,可将凝胶浸于保存液中,长期封装在塑料袋内使其不会降低染色强度。
为保存永久性记录,可对凝胶进行拍照,或将凝胶干燥成胶片。
电泳的原理及应用如图为某些氨基酸在pH为6时进行电泳的结果,请回答:(1)由图示可知,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是________,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是________。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谷氨酸和赖氨酸所带电荷数相同,它们到达两极的速度一样吗?为什么?(3)若把氨基酸换成蛋白质,会出现什么现象?【审题导析】解答此题应准确把握以下几点:(1)氨基酸的带电情况,(2)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3)可用电泳法分离的物质。
【精讲精析】氨基酸是一种两性电解质,在一定pH条件下带电荷,作为带电粒子,氨基酸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运动,即向正极运动的氨基酸带负电荷,向负极运动的氨基酸带正电荷,在原点不动的氨基酸,所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
蛋白质也是一种两性电解质。
【答案】(1)赖氨酸谷氨酸氨基酸是一种两性电解质,在一定pH条件下带电荷,作为带电粒子,在进行电泳时氨基酸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运动(2)不一样。
进行电泳时,若氨基酸带相同的电荷数,分子量越小,则移动越快。
两者分子量不相等,因此,到达两极的速度不同。
(3)蛋白质同氨基酸一样,在一定pH条件下带电荷,也会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运动。
在电场作用下,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
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蛋白质、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基团,都能够对其利用电泳技术分离、鉴定和提纯。
根据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图谱示意图判断,所带负电荷最少的球蛋白是( )A.α1-球蛋白B.α2-球蛋白C.β-球蛋白D.γ-球蛋白【解析】根据电泳的原理进行分析。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泳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因此,移动越快的,所带负电荷就越多(点样是在负极),移动越慢的,所带负电荷就越少。
所以γ-球蛋白所带负电荷最少。
【答案】 D1.关于电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移动得越快B.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数越少,移动得越快C.电荷数相同时,分子量越大,移动越慢D.电荷数相同时,分子量越小,移动越快【解析】电泳时蛋白质移动的速度与所带电荷,蛋白质分子量大小有关,电荷越多、分子量越小、移动越快。
【答案】 B2.下列有关电泳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相同蛋白质的溶液,经过同一个电场电泳后,会在支持物凝胶上形成相同的带纹B.不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经过同一个电场电泳后,在支持物凝胶上形成不同的带纹C.每一种带纹可能就是一种蛋白质D.每一种带纹一定不是一种蛋白质【解析】不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在经过同一个电场电泳后,会在凝胶上形成不同的带纹。
不同的蛋白质可以在同一带纹中,同一种蛋白质一定存在于同一带纹中。
【答案】 D3.关于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点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用新制血清5 μL点样B.只用质量浓度为0.4 g/mL的蔗糖溶液点样C.只用质量分数为0.1%的溴酚蓝指示剂点样D.用5 μL新制血清、质量浓度为0.4 g/mL的蔗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1%的溴酚蓝指示剂等体积混匀液点样【解析】用新制血清5 μL、质量浓度为0.4 g/mL的蔗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1%的溴酚蓝指示剂等体积混匀液点样。
【答案】 D学业达标测评(十四)一、选择题1.在分离蛋白质过程中,使用缓冲液的作用是( )A.维持溶液浓度不变B.维持溶液酸碱度不变C.催化蛋白质分离过程顺利完成D.无实际意义【答案】 B2.在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染色液是( )A.新制血清5 μLB.质量浓度为0.4 g/mL的蔗糖溶液C.质量分数为0.05%的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D.质量分数为0.1%的溴酚蓝指示剂【解析】染色时用质量分数为0.05%的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A、B、D三者的混合液用于点样。
【答案】 C3.在蛋白质的分离提纯技术中,最为简捷灵敏的是( )A.离心技术B.层析技术C.电泳技术D.盐析【解析】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包括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等,其中电泳技术最为快捷灵敏、简便易行。
盐析可用来提取蛋白质,而不能分离蛋白质。
【答案】 C4.蛋白质具有多种特性,下列可用于进行蛋白质的分离提纯的是( )A.分子的形状、大小和溶解度B.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C.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D.以上三项都是【解析】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
另外分子的形状、溶解度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等因素也会影响蛋白质的移动,因此可以将蛋白质分离。
【答案】 D5.有一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后进行电泳,结果如下图(1)下列有关所带电荷的叙述错误的是( )A.A、B、C三条带中的多肽均带正电荷B.三条带中的多肽所带电荷数均相同C.B、C两条带的差距可能因所带电荷引起,也可能是由分子大小导致D.A带中可能有不同的多肽(2)三条带的宽度不同,颜色由深到浅依次为B、C、A下列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A.A带中可能存在电荷相同,分子大小略有差异的几种多肽B.宽度不同是因为含量不同造成的C.带宽越窄,说明很可能只有一种多肽D.颜色越深,说明此分子的含量越多【解析】(1)由图可知,A、B、C三条带出现说明多肽的移动速度不同,所带电荷越多,分子越小移动越快,所带电荷量相同,移动速度不一定相同,移动速度相同,也不一定是同一种多肽。
(2)电泳后,带宽是由移动速度是否相同决定的,电荷相同,分子大小也相同,移动速度就基本相同,表现为带就越窄。
颜色是由分子的数量决定的,分子数越多,聚集在一起,颜色就越深。
【答案】(1)B (2)B6.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样品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子戊在沉淀中,则丙也一定在沉淀中B.若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C.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分子丙保留在袋内,则乙也一定保留在袋内D.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丁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解析】分子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戊,所以,在离心时戊存在于沉淀中,丙也一定在沉淀中,A项正确。
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甲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容易进入凝胶内部,则移动速度最慢,B项错误。
分子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则丙保留在袋内,乙可能在袋外也可能在袋内,C项错误。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迁移速度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因此,分子甲与丙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D项错误。
【答案】 A7.某同学在做血清蛋白的分离电泳实验时,等待电泳结果期间,因为有事未能及时赶回,当他回来时,发现凝胶上面只剩下一条带(比原来窄且颜色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泳时间过长,多数蛋白质已经移出凝胶块B.血清蛋白中只含一种蛋白质C.血清蛋白中所含蛋白质的电荷都相同D.他把电极接反了,未能进行电泳【解析】由题干可知电泳后的带比原来窄了而且颜色变浅,说明电泳已经进行了,凝胶上没有其他色带,说明一些蛋白质移出了凝胶(未及时赶回)。
【答案】 A二、非选择题8.电泳技术是在电场作用下,利用分子携带的净电荷不同,把待测分子的混合物放在一定的介质(如琼脂糖凝胶)中进行分离和分析的实验技术,利用它可分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苷酸、核酸等物质。
下图是电泳装置及相应电泳结果。
请回答:(1)电泳与叶绿素分离采用的纸层析法比较,后者使用的介质是________。
电泳过程中分子的迁移速率除与本身所带净电荷的多少有关外,你认为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至少列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丙是把含有19个氨基酸的多肽进行水解,得到氨基酸混合物进行电泳的结果,故可推知该多肽是由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的。
(3)下列氨基酸若进行电泳应该在哪条带中?【解析】电泳与纸层析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不同分子大小的物质分开,分子迁移速率大小与电荷多少、分子的大小和形状密切相关。
观察图丙,结果有6条氨基酸带,说明有6种氨基酸分子。
氨基酸中-NH2带正电,-COOH带负电,所以-NH2多的氨基酸向负极移动,-COOH多则向正极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