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点滴做起1防微杜渐》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点滴做起1防微杜渐》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道德修养,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能力目标:提高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突破方法:采用与学生同龄人的小魏材料作为案例,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明确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预设四个情景、名言中感悟和检讨自己和身边同学存在的不良行为,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要预防违法犯罪。

教学难点: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突破方法:分小组讨论“大错不要犯,犯点小错没关系。

”然后分析得出结论:犯罪往往是从一般违法开始的,一般违法到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充分说明了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合作探究学习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资料搜集及课件制作。

学生准备:围绕主题,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进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韩非子解释:这句话告诉我们不注意小事则会酿成大祸或不注意小事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结合两则材料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由此导入《点滴做起防微杜渐》,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设计意图:以材料和名言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快速进入思维状态。

】二、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展示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问题,给学生5 分钟时间浏览教材,并在课本中标出问题答案。

1、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相同点有哪些?2、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什么联系?3、青少年应怎样预防违法犯罪?4、怎样对待有不良行为的同学?【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内容,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_《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道德与法治七上《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执教人:内容标准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提高道德修养,増强法制观念,防微渐,自觉遵纪守法能力目标:提高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学内容分析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是在学习“为自己设置一道防火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別和联系,进一步増强法制观念,加强防范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由于末成年人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有限,辩别能力不强,易受社会环境影响,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如不及时提高认识和改正,有可能滑向违法犯罪。

因此,杜绝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末然,自觉遵纪守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初中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要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难度。

所以,教学中主要从案例出发,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既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又能指导学生知行统一,有利于养成好的习惯,自觉遵纪守法,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钠归纳总结基本知识和原理,把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一体验一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和感悟。

教学活动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海宁少年设打87岁老人师设问:观看视频,你想说什么?生答师结,引入课题“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板块一:一探究竟()追踪报道:尚某打人事件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尚某,初中时父母离开云南到海宁打工,缺乏家庭教育的他结识了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开始逃学旷课,由于经受不住朋友们的盛情,他还经常吸烟喝酒,学校因其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给予他记大过处分。

但他仍执迷不悟,钱花的越来越多,父母给的零花钱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他便开始小偷小摸,于2018年6月,因为多次到当地超市盗窃饮料、食品等商品后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因触犯《治安处罚条例》拘留七天。

初中政治七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18.3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 教学设计

初中政治七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18.3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  教学设计

初中政治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初中政治七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18.3 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2.教材分析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认识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的主要做法,为自己筑起一道“防火墙”,由18.2和18.3两个项目的内容整合而成。

主要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从四个方面来讲的,一是要认真学法、知法懂法;二是要杜绝不良行为;三是要加强思想修养,从点滴做起;四是要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改错,预防违法犯罪。

3.学情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倍受关注。

但让青少年远离违法犯罪就要明确其具体做法及要求。

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主动性,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逐步养成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讨论交流案例以及自我反思,学会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自觉守法的行为习惯。

2.通过交流分享,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增强提高分辨是非、自我控制的能力。

3.通过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的分析,明确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做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防患于未然。

难点:勿以恶小而为之突破措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借用案例分析,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相结合,进行多角度体验。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一)导入新课(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了解目标,老师强调要如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二、先学环节(一)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学习本节知识102-109页,标注问题,勾划答案要点,梳理基础知识并记忆。

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

未成年人如何远离(预防)违法犯罪?(怎样为自己搭起一座“防火墙”?)(二)自学检测要求:小组内1、2、3号同学检查4、5、6号,并在课本上标注好答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_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点滴做起防微杜渐【课程标准】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预防的鸿沟,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能力] 交流分享杜绝不良行为、抵制不良诱惑的技能和方法,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知识] :了解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懂得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材分析】从本课知识来看,“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是在学习“为自己设置一道防火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行动的关键。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加强防范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把这两块内容牢牢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知道要为自己设置一道防火墙,就要防患于未然,就要防微杜渐,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这样就进一步突出了增强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达到了整体的教育效果。

【教学难点】:是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学重点】: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教学设计思路】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有效学习方式和创设情境教学,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理念要求,我在实践中摸索、探究,反复修改本课教学设计,精心选择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或周围存在的不良行为,并寻求解决和改正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纠正能力。

我认识到只有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趣味盎然,通过情境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精神,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后续学习的能力、态度和情感,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这一想法,我是这样设计本课的教学思路的:用感悟情境——体验明理——生活践行这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并把本课的两个层次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8课第3框《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教学设计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8课第3框《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教学设计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8课第3框《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点滴做起防微杜渐》这一框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并了解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学会如何预防这些不良行为,从而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但他们对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生动案例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认识到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法治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预防不良行为,做一个有道德、守法治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的危害。

2.学会预防不良行为,提高法治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的危害。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实际操作,提高法治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3.准备PPT,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的危害,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呈现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从案例中总结出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并试着制定自己的行为准则。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讨论的成果,总结出预防不良行为的具体方法。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实际操作,提高法治意识。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点滴做起防微杜渐》word教案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点滴做起防微杜渐》word教案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点滴做起防微杜渐》word教案
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
课型:新授
课时:一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能力目标:进展独立摸索和自我操纵能力,逐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知识目标:了解一样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明白不良行为和严峻不良行为可能进展为违法犯罪
故事明理
阅读教材“读一读”,摸索有什么感悟?
点评:一棵前年古树的遭遇——“41次雷击、6次森林大火、39次大旱和58次暴雨”,千百次狂风暴雨未曾击败的千年古树,没有想到竟毁于一只小甲虫。文章托物言志,说明为人处世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哲理
一样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青青年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辞别不良行为适应,提高法制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文明中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为社会和谐奉献力量。
都触犯了法律法规
都应受法律制裁
联系
一样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青青年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
面对以下情形你会如何样做?
明白同学在网上扫瞄不健康的内容
有同学递烟给你
好朋友被人欺负,让你帮忙出气
同学叫你一起逃课上网
案例警示:多媒体展现
违纪行为
一样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漫画分析 罢了,他第一次……
有人说:偶然做一次也“没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
讨论:青青年如何样
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
阅读、感悟
板书设计
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
一样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案

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案

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点滴做起,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和意义。

2、帮助学生掌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何从点滴小事做起,预防问题的发生。

3、培养学生养成注重细节、谨慎行事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点滴做起,防微杜渐”的内涵。

(2)掌握从点滴小事预防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点滴做起,防微杜渐”的理念应用到实际行动中。

(2)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忽视细节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演练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因忽视小细节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点滴做起防微杜渐。

例如:“曾经有一家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一名工人为了图省事,没有按照规定操作,只是对一个小小的螺丝进行了简单的拧紧,而没有达到标准的扭矩。

一开始,设备似乎还能正常运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松动的螺丝逐渐影响了整个设备的运转,最终导致了一场严重的生产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危及了工人的生命安全。

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二)讲解新课(25 分钟)1、解释“点滴做起,防微杜渐”的含义(5 分钟)“点滴做起”指的是从细微之处、从小事情开始行动;“防微杜渐”则是指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强调在生活和学习中,任何大的问题或灾难往往都是由小的失误或不良习惯逐渐积累而成的。

2、分析忽视点滴和不防微杜渐的危害(10 分钟)(1)列举一些因忽视小问题而引发大麻烦的案例,如个人卫生习惯不好导致生病、学习中粗心大意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给自己带来的启示,让学生明白如果不注重细节,不及时纠正小错误,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

3、探讨如何从点滴做起,防微杜渐(10 分钟)(1)培养良好的习惯,如按时作息、认真完成作业、保持环境整洁等。

《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教学设计

《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教学设计

《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是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8.1勿以恶小而为之第2课时的内容。

它是第七、八单元法律知识的落脚点。

教材从具体事例入手,着重分析了两个问题:第一,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是属于理解层次;第二,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是属于理解层次。

二、学生分析:认识结构方面,七年级学生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并不多,对法律方面的问题了解不深,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不良行为,特别是不良行为,如果不注意改正,听之任之,就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情感方面,让学生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知道它们可能会发展为违法犯罪的恶果,帮助学生树立避免违法犯罪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

生活背景方面,七年级的学生因对有关法律知识了解不深,不能正确判断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不良行为属于违法,不能正确区分违法与犯罪。

因此,作为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同时,学会自觉纠正不良行为,并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真正明确“勿以恶小而为之”,真正做到“我不违法”。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懂得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注意克服“犯点小错无所谓”的思想,防微杜渐,遵纪守法,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二)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运用法律知识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错误思想,提高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四、教学重点:防微杜渐、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五、教学难点:防微杜渐、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把这个内容确定为难点的依据是涉及的观点多,易混淆;涉及辨证联系多,难把握。

对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要很好地把握是较难的。

六、教具及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采用录像、幻灯投影、播放歌曲等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引导法、分析归纳法、理论联系实际法、讨论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_热爱生命 从点滴做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热爱生命  从点滴做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六课《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教学设计【课前预习案】参加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课堂探究案】【学习目标】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探究一,理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付出与奉献,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2.通过活动探究二,从点滴做起,学会珍惜时间,热爱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难点:生命因奉献而美丽。

重点:精彩生活每一天【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思考:“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怎样不虚度年华,让生命更加精彩呢?(二)自主学习:(快速通读课本,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内容,在课本上圈划知识要点。

读课文时要全面,图文结合,不明确的问题可同位讨论,也可在导纲上作出标注,在质疑环节解决。

)1.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什么?2. 科学家与普通农民的人生价值有无大小之分?3.一个人的生命的在于长短吗,为什么?4.为什么要热爱美好生活,珍惜时间探究一:生命因奉献而美丽1.根据三幅人物图片,设计了一个问题。

观看上面几幅图片,并讨论:有人说:“科学家对社会贡献大,因此比普通人的生命价值高,”你认为呢?学生评析、教师点评:每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以不同的形式为他人、社会作出贡献,体现着生命的价值,他们的生命同样精彩。

【材料】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燃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鲁人版(五四)道德与法治七上6.3《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教学设计

鲁人版(五四)道德与法治七上6.3《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教学设计

鲁人版(五四)道德与法治七上6.3《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点滴做起防微杜渐》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自觉遵纪守法,预防违法犯罪。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种不良行为,但缺乏识别和抵制这些行为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成长。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2.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供学生参考。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行为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详细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良行为的危害。

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分享自己遇到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及自己是如何应对的。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上《保护自我 防微杜渐》教案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上《保护自我 防微杜渐》教案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上《保护自我防微杜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懂得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注意克服“犯点小错无所谓”的思想,防微杜渐,遵纪守法,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时事政治案例,得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通过活动抉择,让学生明白遵纪守法,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通过实践与评价——案例,要学生产生自觉纠正不良行为。

最后让学生审视自我,意识并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活动法、案例分析法。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资料: 20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较高,约为65%,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14—18岁的少年发案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

师:“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少年,曾经天真无邪,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人生座标为什么变得如此扭曲?人生最初暗淡的一笔来自哪里呢?如何才能预防此类事情的发生?这就是今天要探讨的话题: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新课主体:师:有同学说“大错不要犯,犯了要坐牢,犯点小错无所谓。

”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小错和大错之间有什么联系?生:(略)师:大家阅读时事政治当中的几则案例,说说哪些属于不良行为?哪些属于违法犯罪?生:师:从中给我们青少年留下什么教训?生:(略)师:小错误往往会酿成大错。

五位中学生因为最初沾染不良行为直至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说明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说说生活中除了上述的不良行为,还有哪些不良行为,都曾带来过哪些严重的后果?生:(略)师:正是这些看似“寻常”的行为,却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要杜绝这些违法的事情。

而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假如处理不当,可能会难以自拔。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8课第3框《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说课稿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8课第3框《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说课稿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8课第3框《点滴做起防微杜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是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8课的一框内容。

这一框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防微杜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学会如何预防和应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自我。

但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对于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可能缺乏足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生动案例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学会预防和应对这些隐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增强防范意识,关爱生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学会预防和应对这些隐患。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安全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安全隐患的普遍性。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案例中的安全隐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

4.成果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总结出预防和应对安全隐患的方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_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课标要求3.4 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教材分析:本课是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撑起法律的保护伞》中的第6课第三框题《点滴做起防微杜渐》的内容,本项目由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第一层次是讲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第二层是讲防患于未然。

引导学生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杜绝不良行为,最终引导学生过健康的安全的生活。

本节课要帮助学生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懂得一般违法和犯罪违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犯罪,才能自觉的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所以如何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成为今天学习的重点。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是本节学习的难点。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自觉守法的行为习惯。

能力:交流分享抵制不良诱惑的技能和方法,逐步增强提高分辨是非,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知识:通过未成年人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的案例分析,知道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懂得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防患于未然是本项目的教学重点。

这是因为: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是本单元教学的最终目标。

而预防违法犯罪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

只有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从小加强品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才能使自己健康安全的成长。

教学难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是本项目的教学难点。

这是因为:在第五单元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以及两者的区别,但对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鸿沟的理解,仍然有一度的难度。

教学时,可以通过未成年人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的案例,帮助学生真正懂得这一道理。

教学过程:环节一:走进生活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苹果一步步溃烂的的图片,谈感受得出:平亏的懒得原因是由于小的霉点、若不及时纠正,导致整个溃烂.由物及人推理:一个人有不良行为,若不及时改正,就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鲁人版(五四)道德与法治七上6.3《点滴做起防微杜渐》说课稿

鲁人版(五四)道德与法治七上6.3《点滴做起防微杜渐》说课稿

鲁人版(五四)道德与法治七上6.3《点滴做起防微杜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行为,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案例分析为主,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了解不良行为的后果,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追求独立,渴望自由,但同时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

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发现部分学生对不良行为的认识不足,缺乏抵制不良行为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的危害,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的危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不良行为及其后果,让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危害。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4.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处理不良行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不良行为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8.3《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教学设计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8.3《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教学设计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8.3《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8.3》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到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遵纪守法。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他们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但法治观念还不够成熟。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性,认识到防微杜渐的意义。

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提高法律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预防违法犯罪,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性,学会防微杜渐。

2.难点: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法律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和途径。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展示教材内容和案例。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用于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预防违法犯罪。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防微杜渐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预防违法犯罪,每组提出具体措施。

4.巩固(5分钟)总结各组的观点,引导学生明确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5.拓展(5分钟)分析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时刻保持法治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导入听到刚才大家充满自信的回答,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可是有些未成年人却享受不到这种幸福的生活,为什么呢?请欣赏下面一段视频(视频:课件三)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强逃课、夜不归宿、吸烟喝酒、进歌厅、泡网吧、赌钱、绑架、抢劫)该视频给你什么启示?小强正是因为点滴小事,不良的行为没有得到改正,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怎样才能预防违法犯罪、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呢?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的研讨主题“点滴小事防微杜渐”。

(出课题:课件五)二、教学过程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就走进小强的生活,剖析他走向违法犯罪的历程,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汲取有益的营养。

下面请听采访录音,注意思考问题(析案学法——课件六,含录音)听完录音,请大家分析小明是怎样由一个好学生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哦,迷恋上网,旷课逃学,吸烟喝酒,夜不归宿,辱骂同学是不良行为;多次参与赌博和打群架和持刀拦路抢劫,把人打成重伤,是违法行为?什么行为是违法行为?学生回答“违法行为”的概念(课件七)。

违法行为,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事;没做法律要求做的事。

它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刚才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又分为哪两种?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了解了法律的特征等相关知识,让我们进一步剖析小强的违法行为?多次参与赌博、打群架是一般违法行为,持刀拦路抢劫,致人重伤是犯罪行为!(课件十一)我们了解了小强的那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那些行为是犯罪行为?那么小强先后的行为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和联系?下面进入合作探究环节!开始!生热烈讨论,师巡回指导。

下面我们来完成表格。

先来请一个组完成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其他组有不同意见,可随时提出来。

讲到一般违法应受到的处罚时,结合案例中小明被公安机关拘留,提示受到的是行政处罚;违反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06年3月1日起实施)尚未触犯刑法,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一般违法和犯罪都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法律,都应受到法律的处罚。

如果小强深刻的理解了这一点,也许他就不会有“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想法,也许就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高墙内的他后悔了吗?请继续听采访录音。

(课件十四,录音)小强后悔了吗?——后悔了!同学们说的很深刻。

一些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就是从吸一支烟、乱花一点钱、偷一次东西、看一次淫秽录像开始的。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小错恰恰可能是葬送一个人前途和未来的开始呀!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未成年人有哪些不良行为?下面请欣赏一段视频。

想一想:在我们周围同学身上存在着哪些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这些行为会带来什么危害?我们怎样帮助他。

班内交流,其它的下课后交给组长。

这些资料老师会登记整理,大家的建议我也会传达给我的学生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可是生活中不良诱惑可能就潜伏在我们身边,当你遇到如下的情境时,该怎样做出选择。

(课件十七)老师想听到大家第一时间的反应。

(一)在家中上网,偶然弹出一个充满不健康图片的色情网站,怎么办?——看不看?(二)小勇递给我一支烟,吸不吸?——吸不吸?(三)好友小明让我帮他去打架,去不去?——去不去?生思考并回答,注意追问为什么不看、不吸、不去?为什么我们要做出正确的选择,不浏览不良网站、拒绝吸烟、不参与打架……因为虽然是小的不好的行为,(但就像我们的身体)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必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也就是要——防微杜渐!大家谈的很好。

我们来看听听法律专家的意见。

(视频课件十八)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我们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以使自己健康地成长。

小强用自己的惨痛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

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所表示。

好,现在就请你给小强写一段话。

激励他早日走出高墙,远离罪恶,重新做人。

(温馨时刻:课件十九)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给小强的话。

其他同学的话可能更出色,可我们不能一一读了。

在这里,我很感谢大家对小强的真诚的帮助与鼓励。

播放(视频)美好青春。

(课件十五)青春寄语:同学们,青春是美丽的,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珍惜青春,杜绝不良行为,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老师送给大家一副对联,遵纪守法每一天,防微杜渐每一刻,横批——幸福生活一辈子!下课!——同学们,再见!1、现代生活不良诱惑,时时会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一部分学生因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等原因,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极易产生某些不良行为,如不及时提高认识,进行改正,便可能会滑向严重不良行为乃至犯罪。

最终导致违法甚至犯罪。

因此,只有帮助他们不仅要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更要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从而懂得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才能自觉地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对于本身就已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想从根本上去改掉这些不良行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何通过案例教学震撼学生,起到警示的作用,让学生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重新审视,尤为重要。

采用案例教学方式,运用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案例,通过“以案学法”、“今日说法”等活动,让学生在对案例的思考讨论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

寓理论于生动的案例中,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桥梁。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

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教学环节设计完整,遵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从多个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在学习中乐此不疲,真正做到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是在学习“法律特殊保护”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加强防范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由于未成年人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有限,辨别能力不强,易受社会环境影响,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如不及时提高认识和改正,有可能滑向违法犯罪。

因此,杜绝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自觉遵纪守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初中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要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难度。

所以,教学中主要从案例出发,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既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又能指导学生知行统一,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遵纪守法,过健康、安全的生活一、单选题1.拒将拾得的物品交还原主,拒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这种行为属于()A.违纪行为 B.违法行为C.只是不道德的行为 D.犯罪行为2.违法行为中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是()A.一般违法行为 B.违法行为C.犯罪行为 D.应被公安拘留的行为3.“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句古语主要揭示的道理是()A.必须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B.一般违法与犯罪有着密切的联系C.小错必铸成大错,违法必走向犯罪D.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4.中学生甲某,不思学习,夜不归宿,屡教不改,后竟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结果受到刑罚处罚。

这则案例说明()A.违法有可能发展成为犯罪B.犯罪不一定违法C.只有犯罪才具有社会危害性D.靠教育不能减少犯罪5.中学生小徐在踢足球时将自己的一个“随身听”放在球场边,踢完球后忘记带走,被同学小罗拾到。

小徐得知后去找小罗索还,但小罗却以自己拾到为由拒绝返还。

小罗的行为()A.触犯了我国刑法的规定,是犯罪行为B.是违法行为,因为他拒绝履行我国民法规定的义务C.是应受行政处罚的行为D.是不道德的,但不违法6.一般违法与犯罪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为它们()A.都是违法行为B.都是一般违法行为C.都是严重违法行为D.都具有社会危害性7.下列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的是()A.某学生家长,因孩子不听管教,惩罚孩子跪洗衣板1小时B.商某伙同几个青年撬门撬锁入室盗窃财物价值七千多元C.中学生刘某在校经常偷同桌和其他同学书包里的零用钱D.某集邮爱好者,经常拿走别人的信件,撕下邮票8.下列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A.某家庭由于忘关闭水龙头。

致使楼下住户的家具、地板遭水灾B.刘先生经常在本单位或去外地进行大型赌博,输光了就去偷窃C.吴某利用记者身份、职务,向外国记者传递国家机密文件D.某女,教唆未成年女儿,利用去缅甸旅游的机会,携带毒品二、案例分析:15岁中学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评为三好学生。

后来跟社会上坏孩子来往,逐渐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同学的笔记本等文具用品,打骂同学并没有导致别人受重伤。

学校对其进行多次批评教育,但他不思悔改,跟一些坏孩子到社会上偷窃手机和钱包,被公安机关拘留。

但他仍不接受教训,一天晚上,他趁李大娘的儿子出差未归,趁她一个人外出时张某持刀抢劫了李大娘价值一千多元的财物,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

请回答: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的行为?2、张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该行为有何特征?3、张某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该行为有何特征?4、张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5、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成效:一.初步具备了一个教者的风范,政治课不单是教学生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语言,教态等各方面去影响他们,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同时去影响别人。

二、初步贯彻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那种灌输方式,领悟到师生角色的转换带来的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展现了师生互动。

三、教学目的明确,即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懂得预防违法犯罪,应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重难点突出:本节重点是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难点是落实到遵纪守法,防微杜渐上。

通过教学基本达到了这个效果。

四、三维目标在教学中贯彻始终。

政治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关键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去把握,去培养。

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当然,在教学中也显现出了好多问题值得我以后注意:一是学生自学和讨论的时间过短,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不多,学生交流落实不够,仅是一种形式;二是在组织教学中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三是学生联系身边的事例不多,学生的感受不深。

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学习,虚心请教。

白尺竿头,更进一步。

【课程标准】二 3.4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