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教案新部编本

合集下载

《船长》教学教案

《船长》教学教案

《船长》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船长的职责和生活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船长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敬长辈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航海事业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船长的职责和生活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船长职责和生活特点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有关船长的资料,加深对船长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关于船长的已知信息。

(2)展示与船长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3)分小组讨论,讨论船长的职责和生活特点。

3.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回答有关船长的问题,加深对船长的了解。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船长的短文。

(3)观察身边的长辈,了解他们的职责和生活特点,并向他们表示尊敬。

2. 拓展作业:(1)进一步了解航海事业,收集相关资料。

(2)以“我眼中的船长”为主题,进行绘画或手抄报创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精神,以及他们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家庭作业和拓展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船长》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船长》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船长》教学设计《船长》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船长》教学设计(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船长》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船长遇事沉着,果断的应变能力及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2、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质疑、解疑的习惯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事物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揭题。

二、自读课文。

教师谈话:船长是干什么的?课文可能写些什么呢?相机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法国作家雨果,推荐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那么大家一起读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船长一件什么事?要求:1、读通课文,读得不好的地方多读两遍。

2、画出生字词,并做简单的批注,说说自己的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特别一些读书困难的学生。

交流汇报。

1、外国人名,地名,船名多读几遍。

出示:哈威尔诺曼底安普敦斯恩西岛奥克勒克莱芒2、指名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一件船长的什么事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把事情分成几段。

学生说话三、学习生字。

小结,故事按事情发展地顺序写了诺曼底的遇难,自救和船长的牺牲。

学习生字正音:“械”(xie)“勒”“洛”声母是“l”“梭”是平舌音械的笔顺,教师示范。

指导书写。

教师示范,描红。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学生分段第一段:(1-2)讲诺曼底被玛丽号猛烈撞击,情况非常危急。

第二段:(3-28)写哈威尔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脱险。

第三段:(29-30)写哈威尔牺牲的过程。

学生练习。

板书 6、船长(雨果)遇难(1-2)自救(3-28)牺牲(29-30)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船长》。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生述课文主要内容(“诺曼底”号游船在海上遇难了。

在一片混乱之中,船长哈尔威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使船上所有人得救,而自己却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

船长教案(优秀6篇)

船长教案(优秀6篇)

船长教案(优秀6篇)《船长》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乐段的不同。

2.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控制自己。

3.体会对战式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行进律动音乐、《大河之舞》剪辑版、故事铺垫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行进律动进场2.故事导入二、基础部分1.倾听音乐(保留最后一段)提问:你认为海盗和船长在海上发生么什么事情?2.问题前置:音乐什么地方战斗最激烈?3.再次欣赏音乐(关键点教师语言引导)。

4.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完整叙述情节路线,并请幼儿设计情节动作。

5.教师示范,扮演船长与海盗。

6.请幼儿根据示范说出游戏规则。

7.幼儿分别尝试角色。

8.纠错与小结。

9.幼儿自主分组并尝试对战游戏。

10.加入最后一段,引导幼儿想办法怎么分出胜负。

11.完整游戏。

12.互换角色再来一遍。

三、结束部分自然结束活动延伸:幼儿回去创编更厉害的动作和战胜的`方法活动反思:游戏内容的设定环环相扣,每一环节对孩子都是新的挑战,活动中没有游离的孩子。

在教师引导下,幼儿能够仔细观察与聆听,发现游戏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纠错。

给了幼儿主动探索,大胆创设的空间,增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人翁意识,保持了幼儿进行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学会控制自己。

《船长》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了解惠特曼与《草叶集》,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过程与方法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步骤]一、作者介绍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

生于长岛。

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

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尼摩船长的性格分析,我会通过对比和具体情节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海底探险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海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一个小型潜水艇模型,演示浮力原理。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非常投入。他们围绕海底探险相关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同时,通过制作潜水艇模型,学生们直观地理解了浮力原理,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围绕科学探索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我在一旁观察,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拓展思路,解决问题。
-结合现实案例,让学生思考小说中的科技问题在当代社会的体现,如对比小说中的潜艇与现实中的深海探测器。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或跨学科项目,将小说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如设计一个环保ຫໍສະໝຸດ 目或科技创新方案。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海底两万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经想象过海底世界的样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部科幻名著的奥秘。
-指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问题,如尼摩船长的正义与矛盾、科技的双刃剑等。
-培养学生将阅读感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阅读迁移能力。
举例解释:
-针对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设计图表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故事发展。

《船长》教学设计【4篇】

《船长》教学设计【4篇】

《船长》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这次为您整理了《船长》教学设计【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船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在船长沉着冷静的指挥下旅客和船员安全脱险的经过,感受船长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的英雄魅力。

2、读中思考,理解“伟大的灵魂”、“黑色的雕像”等词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1、同学们,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在雾气笼罩的英吉利海峡上,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海难,面对死亡的威胁,诺曼底号上的乘客们惊慌失措。

2、请大家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再来将诺曼底遇险的这段话齐读一遍。

注意要将当时的混乱与可怕读出来!3、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的头脑中闪现出一个词儿(板书:险)。

4、然而,更险的一幕还在后面!谁来找一找?5、指名读。

⑴评读第五自然段所有的乘客都在拼命地往小艇上挤呀!维持当时的秩序容易吗?把自己的生命都豁出去啦!失去理智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整个人群!⑴想象再读。

引说:乱得不可开交就是说——让咱们想象一下,读了这一段,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6、小结:真是乱得不可开交啊!让我们一起来将这样的感受读出来吧!大家——(齐读)7、雨果说:“人造的风暴往往比海洋上的风暴更危险。

”(板书:险!)8、提问: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那将意味着什么?9、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船长哈尔威挺身而出!他是如何指挥这场救援的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3-28自然段,看看哪一自然段概括描写了这一点。

10、学习第25自然段。

映现第25自然段指名读,思考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相机在屏幕上做标记)小结。

同学们书读得真仔细……11、过渡:课文中是如何具体描写船长哈尔威指挥、控制、领导者这场救援的呢?下面就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3-28自然段,找出这些场面描写的段落。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夜雾中“诺曼底号”邮船被“马丽号”货轮撞破。

混乱中,船长哈尔威镇定自若地指挥,救下了六十人,而他自己却与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尚在构建,可能对哈尔威船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旅客的伟大人格不太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分析、指导,让学生受到“先人后己”伟大人格的熏陶。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静果断的优秀品质。

3.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话语,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承担责任的精神4.学习作者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着果断的优秀品质。

难点:学习作者能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像欣赏。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看视频,情境导入1.播放“诺曼底号”遇难的视频片段:故事发生在1870年3月17日的一个夜晚,哈尔威船长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从南安普敦开往根西岛,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悄地逼近“诺曼底号”。

2.融情想象:若此刻你就在“诺曼底号”上,你会怎么样?3.揭题:“诺曼底号”遇难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相机板书:“诺曼底号”遇难记4.交流维克多·雨果资料。

(1)学生介绍搜集的作者资料,同学间互相补充。

(2)教师补充。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设计意图]由“诺曼底号”遇难的视频片段和“若此刻你就在‘诺曼底号’上,你会怎么样?”的融情想象,触动学生的心弦,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根据阅读要求,合作自读课文。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船长》第一课时教案

《船长》第一课时教案

《船长》第一课时教案《船长》第一课时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生字词学习。

1.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体会了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事业上的贡献和人格的高尚)。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船长》(板书)。

读题、简介作家雨果。

重点在于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2.生字词的学习。

(1)读准字音。

号(呼号)嘈(嘈杂)怖(阴森可怖)读、组词、说说词语意思。

(2)读准字音,记住字型。

曼勒洛械祸执巍梭读、师范写、学生跟写。

(3)会读词语,明意思。

震荡争执穿梭井然有序威严履行灾难忠于职守(会读,会写,明词语意思)哭泣:小声地哭。

调遣:调派,差遣。

威严:威武而又严肃的样子。

履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肇祸:闯祸。

大副:船长的主要助手,驾驶工作的负责人。

深渊:很深的水(4)易错、难写字的指导。

梭序威履震穿梭威严震荡履行井然有序(默写)(5)钢笔描红,指导。

注意写字姿势,注意字型结构,难写字师范写。

二、初读课文。

(1)初读明要求。

A、课文读通顺,字读准确。

B、思考:课文围绕船长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用一、两句话简要的说一说?(2)交流、思考。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概括引导与。

“遇险——自救——牺牲”“诺曼底”号与“玛丽”号相撞,即将沉没,船长将生死置之度外指挥乘客与船员井然有序的自救,最后自己却壮烈牺牲的事。

(3)概括课文,练习说话。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学生在练习说话。

“诺曼底”号与“玛丽”号相撞,即将沉没,船长将生死置之度外指挥乘客与船员井然有序的自救,最后自己却壮烈牺牲的事。

《船长》教学教案

《船长》教学教案

《船长》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船长》的主要内容,把握船长的形象特点。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船长的职责和工作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船长的形象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船长这一职业的尊重和敬意。

(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船长》的主要内容,把握船长的形象特点。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船长》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船长这一职业。

(2)简介船长的职责和工作环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船长》,理解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船长的认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船长的形象特点,归纳总结。

(2)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细节描写(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船长细节描写的句子。

(2)教师示范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3)学生练习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5. 朗读训练(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船长》。

(2)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船长的情感。

6. 口语表达(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描述一下船长的形象。

(2)学生相互交流,互相评价。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十五岁的小船长》整本书阅读指导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十五岁的小船长》整本书阅读指导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十五岁的小船长》 整本书阅读指导
1.填一填。 (1)《十五岁的小船长》是 法 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主人公
迪克·桑德 原来是双桅捕鲸船上的一名 水手 。 (2)在这部小说里作者谴责了惨无人道的 黑奴制度 ,歌颂了小船长和 几个黑人 英勇顽强、舍己为人 的高尚品德,还介绍了 非洲 的地理风
貌与奇异植物。
2.选一选。
(1)船因为内格罗开到了( A )。
A.旧金山
B.安哥拉
(2)内格罗本是( C )。
A.普通厨师
B.水手
(3)丁戈的遭遇是( A )。
A.被尖刀刺死
B.失踪
(4)“流浪者号”在海上遇到( B )。
A.鲨鱼
B.飓风
C.新西兰 C.黑奴贩子 C.掉进海里 C.鲸
十五岁的小船长(节选) 这个好机会是这样。那个到处游走的巫师——就是卡佐德的居民正在焦 急地期盼着的那个著名的巫师,正好经过埃居尔藏身的树林。埃居尔每天都 在这个树林中徘徊、等待、观察着,随时都在寻找可能出现的好机会。机会 终于来了!他跳出去逮住巫师,抢夺了他的衣服和整套道具,然后又用藤条 将他牢牢地绑在一棵大树下,即使达文波特兄弟一起来到这里,也未必能够 为他松绑。 然后,他依照巫师的样子在自己胸前画了一些花纹,然后装模作样地扮 作巫师去给卡佐德的人们驱除大雨。扮演成功主要还是由于卡佐德那些人从 上到下都极为无知和迷信。
可是,在埃居尔的叙述中,他没有提到有关迪克·桑德的事情。 “埃居尔,”韦尔登夫人问道,“告诉我,你是怎么救出迪克·桑德 的?” “我救了他吗,韦尔登夫人?”埃居尔说道,“难道河水不可能把那根 捆绑我们船长的木桩冲断,然后在半夜里,河水又把已经半死的他和那根木 桩一块正好冲到我这里,让我把他解下来吗?不过,趁着夜色,悄悄溜进那 些给卡佐德君王的坟墓垫底的牺牲品中间,等到那边的水坝一放水,然后立 刻跳进水里,稍稍用点儿力气,就将被那帮无赖绑住的船长和那根木桩一起 拔出来了!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谁到那儿都能做到这一点。即使是贝内迪 先生,甚至大狗丁戈也会这么做的!真的,为什么不可能是丁戈干大狗的大脑袋,友好地拍着它。 “丁戈,”杰克问道,“是你救了我们的朋友迪克吗?” 说着,他抱着丁戈的脑袋左右晃了晃。 “丁戈说,不是,埃居尔!”杰克说道,“你看,不是它!丁戈,是埃 居尔救了我们的船长吗?”这时,小男孩儿抱着丁戈的脑袋,强迫它点了五 六下头。“它说是你,埃居尔!它说,是你!”小杰克大声说道,“你看它 说就是你!”“丁戈朋友,”埃居尔一边回答,一边温柔地抚摸着大狗,“这 可不对。你已经答应了不出卖我的。”

《船长》教学案优秀4篇

《船长》教学案优秀4篇

《船长》教学案优秀4篇船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船长沉着冷静的指挥下旅客和船员安全脱险的经过,感悟哈尔威船长在三次命令中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沉着果敢、镇定指挥、以身殉职的高尚品质和忠于职守、先人后己、保护弱小的做人之道。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习目标:了解救援经过,感悟船长形象,领悟文章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任务:1、精读课文,感悟哈尔威船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2、领会写法,迁移练笔。

教学过程:激情导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船长》。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从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写人)写人离不开写事,请大家回忆一下,文中的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遇险——组织救援——牺牲)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诺曼底”号巨轮正遭遇一场可怕的灾难,随时可能船毁人亡,就在这时,船长哈尔威站了出来,他是如何指挥救援工作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又是怎样向我们展现哈尔威船长的形象的?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出示学生学习目标)只要大家走进文本,用心体会,相信大家能有很大收获。

民主导学:任务一:任务呈现:精读课文,感悟哈尔威船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策略:1、默读课文,勾画出船长指挥救援时的相关词句,在旁边简要批注感受。

2、感受很深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后和组内同学进行交流。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要求读文、勾画、批注、在组内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交流:(学生交流,集体讨论、补充。

以下按学情展开)(一)第一次命令一、命令: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A大声吼看出当时船上很乱,联系上文读表现船上混乱的句子(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B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看出船长尊重妇女,要求船员坚守岗位。

小学语文《船长》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船长》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船长》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船长》这篇课文,使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主旨。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参与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船长》的情节和主旨。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语文课本《船长》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教具:图片、小组合作讨论工具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导入,引起学生对《船长》的兴趣。

2.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船长的理解和想法。

步骤二:阅读理解训练1.学生个人阅读课文《船长》。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并填写表格。

情节人物1233.分组展示讨论结果,全班共同完成表格。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总结,帮助学生把握故事的主旨。

步骤三:课文梳理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文梳理,将课文分为不同的部分或段落,条理清晰地梳理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讨论和总结,组织语言,完成课文梳理的PPT。

步骤四:小组合作表演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表演《船长》的关键情节,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

2.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认真准备并进行表演。

3.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后,全班进行点评和讨论,共同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步骤五:课外拓展1.给学生布置课外拓展任务,要求学生找出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通过词典查找并写出解释。

2.学生完成课外拓展任务后,进行展示并互相交流。

五、板书设计小学语文《船长》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主旨。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起兴趣。

2. 阅读理解训练,填写表格。

3. 课文梳理,组织语言,完成PPT。

4. 小组合作表演,角色扮演。

《 船长》教学设计精选3篇

《 船长》教学设计精选3篇

《船长》教学设计精选3篇《船长》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开展救援的。

通过对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无私无谓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正确认读“嘈、遣、渊”,读读记记“嘈杂、调遣、深渊、井然有序、巍然屹立、忠于职守”等词语,激励学生从中选用常用词写话,还可进行场面描写练习。

激励学生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船长哈尔威在轮船被撞即将沉没的时候,是怎样井然有序开展救援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知道船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

1、读通读顺课文,画出本课生字新词,试着应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新词。

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质疑。

【关注学生预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自能读书而努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检查预习,初识船长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在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人物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板书:船长2、出示词语:读词语,想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画面)。

嘈杂井然有序巍然屹立调遣犹如铁铸纹丝不动深渊忠于职守二、细读课文,再识船长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我们介绍了三个场面:一、被撞遇险。

二、指挥援救。

三、以身殉职。

请按下面要求自学课文:(1)、“被撞遇险”部分:从哪些词句看出险情的严重性?当时的场面你能用一些什么词语来形容?(千钧一发危在旦夕……)(2)“指挥援救”部分:哈尔威船长做了哪些事?从中你发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文中的哪些词句向你传递了这些信息,请圈画出来。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适当的引导,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有力保证。

学生是阅读文本的主人,教学中给学生阅读文本的时空,关注学生阅读能力、习惯的培养。

】2、交流收获,共享资源。

(1)“被撞遇险”部分:学生交流自己研读中的“发现”,教师给予肯定、鼓励,并通过朗读想象危急画面。

《船长》教案合集

《船长》教案合集

《船长》教案合集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船长的英雄形象。

2.学会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船长的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朗读、默读、复述的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英勇无畏的人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船长的英勇形象。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分析船长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如“坚毅”、“冷静”等。

2.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英勇无畏的人物。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关于英勇无畏的故事——《船长》。

(2)请大家谈谈对“船长”这个词语的理解。

2.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1)船长在遇到危险时,表现出了哪些英勇无畏的行为?(2)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述船长性格特点的关键词句。

(3)分组讨论,分享对船长性格特点的理解。

4.课堂小结(2)引导同学们关注现实生活中英勇无畏的人物。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船长》,大家对船长的英勇形象有何感受?(2)请同学们谈谈对船长性格特点的理解。

2.深入分析课文(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表现船长冷静、果断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2)船长在遇到危险时,为何能保持冷静、果断?(3)分组讨论,分享对船长英勇行为的感悟。

3.课堂实践(1)请同学们模拟一场船长在遇到危险时的情景,展示船长的英勇形象。

4.课堂小结(2)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注现实生活中英勇无畏的人物。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船长》,大家对船长的英勇形象有何感受?(2)请同学们谈谈对船长性格特点的理解。

2.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英勇无畏的人物,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分组讨论,分享对英勇无畏人物的认识。

3.课堂实践(1)请同学们以“我心中的英雄”为主题,进行作文创作。

《船长》教学教案设计

《船长》教学教案设计

《船长》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船长》这篇课文;(2)掌握生字词及其用法;(3)了解船长的职责和生活工作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3)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船长的尊敬和感激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进取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船长》;(2)掌握生字词及其用法;(3)了解船长的职责和生活工作情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准确理解和运用;(2)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3)对课文内容深入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和体验;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 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4.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船长》文本;2. 生字词卡片;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4. 教学课件或黑板;5. 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船长的工作和生活环境;(2)简要介绍船长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船长》,理解大意;(2)学生通过查阅字典或询问同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的正确用法,并进行例句演示;(2)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3)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船长的品质和责任感。

4. 课堂讨论:(1)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船长的认识和感受;(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船长》教学教案设计

《船长》教学教案设计

《船长》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船长》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喜欢写作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对船长这一职业的尊重和敬意。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勇敢和坚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船长》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船长》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船长的职业特点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船长在海上航行中的角色和责任。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船长》,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字典学习生字词,并记录下来。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来描绘船长的性格特点。

(2)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讨论,并分享小组的发现。

4. 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通过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写一篇关于船长的短文,可以是故事梗概、人物评价等。

(2)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价和修改。

五、作业布置:1. 复习课文《船长》,复习并巩固生字词。

《船长》教案(精选9篇)

《船长》教案(精选9篇)

《船长》教案(精选9篇)《船长》篇1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片段“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后作业中的句子。

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段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二、重难点。

目标4。

认真体会,感悟理解船长的风采、精神。

1、搜集作者雨果的生平及写作资料。

2、了解课文背景。

3、投影、挂图。

4、看相关沉船影片。

6船长遇险千钧一发忠于职守自救巍然屹立英雄牺牲以身殉职舍己救人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现出一个人的灵魂。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短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灵魂。

你了解雨果吗?(多媒体显示)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船长》。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4、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检查预习,指导初读。

1、出示生字词。

(电脑)1、介绍雨果。

2、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如:船长是谁?写了他的什么事?为什么说他的灵魂是伟大的?1、自读生字词,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

2、指读、齐读。

要求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2、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4、再次默读课文,按提纲“遇险——自救——牺牲”给课文分段。

1、给课文分段,说各段大意。

1、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2、投影出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读准字音。

3、系上下文解词。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小组讨论,给课文分段。

6、汇报分段结果。

1、找出课文最后一段,用课文原句回答。

2、用自己的话说说“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义。

三、学习第一段。

3、你是怎样理解句中的“又”的意思的?4、这段话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为什么?5、过渡:课文是怎样写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呢?1、指名读。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

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表达和评议,做到内容表述清楚具体。

2.认识描写人的品质、心情的词语。

3.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名言警句。

4.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其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二、学习“交流平台”。

在本单元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舍己为人、宁愿牺牲自己而救助别人的哈尔威船长,有为了战争胜利而英勇献身的黄继光,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

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可以找到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1.小组交流: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中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出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情说具体。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词,自学生字新词,体会其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这些描述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并联系课文用它们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中国名人故事》。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自读成语,要求字音读得准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哪些特点?3.自选一个成语,试着说说它的含义和故事。

4.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5.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二)第二题。

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1.写出连贯的动作,把大动作分解成小动作来写。

2.动作要体现人物的特点。

3.动作要符合生活实际。

4.准确运用多种词语描写人物动作,尽量避免重复。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2、抓住课文中人与猴子之间的联系,理清课文层次,练习给课文分段,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质疑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跳水2、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3、据学生回答,板书:谁?在哪里跳?为什么跳?怎么跳?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以上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能找到哪些答案?2、交流汇报。

三、理解课文尝试分段1、课件播放课文的动画片,学生欣赏故事。

2、学生欣赏后,提问:谁能用一个词形容看故事时的心情?据学生回答,板书:惊险3、故事中最惊险的部分在哪?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这一惊险场景?4、指名朗读5D6自然段,互相评议。

5、此时的孩子站在最高的一根横木上,摇摇欲坠,情况十分危急!大家能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万分危急……)6、故事写到这儿,就达到了DD高潮。

板书:高潮7、这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所有人都迫切想知道什么?板书:怎么办?结果?8、怎么办?结果怎样?孩子得救了吗?是谁救了他?板书:船长9、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板书:10、谁自告奋勇把这一段读一遍?学生读。

评议。

11、孩子安全获救,你们的心情怎样?船上的人呢?在所有人当中,谁最高兴?为什么?12、当儿子转危为安,作为船长最想知道的是什么?谁能告诉他呢(指名回答)13、哪几个自然段详细地描写事情发展的经过?板书:经过。

请男生齐读2D6自然段。

14、猴子为什么会摘孩子的帽子呢?指名回答并板书:水手取乐15、师指板书总结:因为水手拿猴子取乐,所以猴子放肆;因为猴子放肆,所以去摘孩子帽子;因为帽子被摘,所以孩子去追猴子;谁能接着老师的话,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将事情的过程介绍完整?(指名练说)板书:命令得救16、从老师的板书,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请大家拿出笔来,就按这个顺序,在课文中把段落划分出来。

《船长》教学教案

《船长》教学教案

《船长》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船长》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阅读,了解船长的品质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把握人物品质和特点。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船长的尊敬和敬佩之情。

(2)引导学生学习船长的勇敢、智慧、无私等品质。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船长》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思想。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细节描写来把握人物品质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人物品质和特点。

(2)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船长的图片,让学生对船长有直观的认识。

(2)提问:你们对船长有什么了解?船长是怎样的一个人?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船长》,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学习工具,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情节让你感受到船长的品质和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细节描写:(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船长的品质和特点。

(2)学生举例并进行口头表达。

5. 感情升华:(1)引导学生学习船长的勇敢、智慧、无私等品质。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船长的短文。

2. 选择一个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情况。

3. 学生对船长的品质和特点的把握程度。

4. 学生在合作探讨和口头表达中的表现。

5.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及改进方向。

小学语文四年级《船长》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船长》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船长》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船长的英勇和坚定。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4.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英勇人物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船长的英勇形象。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1.理解船长在面临困境时的坚定和勇敢。

2.体会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英勇船长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大海上一艘名叫“诺曼底”号的轮船上。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

2.请同学们翻开书,找到《船长》这篇课文,我们先一起读一读课文的开头部分,感受一下故事的氛围。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的背景,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和情感的表达。

a.故事中的船长是谁?他有什么特点?b.船长在面临困境时是如何应对的?c.故事中还有哪些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什么?a.船长哈尔威是一位英勇、果断、坚定的人物。

b.面对困境,船长没有退缩,他沉着冷静地组织乘客和船员逃生。

c.故事中的人物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的人,如:船长代表了英勇无畏,乘客代表了恐慌和绝望,船员代表了尽职尽责。

三、生字词学习1.请同学们翻开书,找到课文中的生字词,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2.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些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请同学们注意听讲,并做好笔记。

3.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些生字词,下面我们来运用一下。

请同学们用这些生字词造句,看谁造的句子最好。

四、情感体验与表达1.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内容,感受到了船长的英勇形象。

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船长的感受,可以是用语言表达,也可以是用绘画、表演等形式。

a.船长的勇敢和坚定让我们感到敬佩。

b.船长为了乘客的安全,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无私奉献。

c.船长的行为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五、课堂小结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船长》这篇课文,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船长的英勇形象,也学习到了许多生字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6 船长执笔:戚海俊教材简析:《船长》一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

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文章集中笔墨,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首先是运用对比方法,揭示人物品质:客轮遇险以后,船长想到的是60个人的安全,惟独没有想自己,这60与1的对比,揭示了他忘我的品质;在人们混乱时,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两处对比,突出了船长的镇定自若,临危不慌。

其次是细腻的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突出人物性格:客轮遇险后,哈尔威船长“大声吼道”,“简短有力的对话”,“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下达着命令,一切都在听从他的调遣,危急中还不忘抢救见习水手克莱芒,突出了人物果断、坚决的性格。

最后是运用特写镜头,展现人物形象:“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人了深渊。

这是一个典型的特写镜头,展现了人物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沉着果敢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4.了解文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叙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和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沉着果敢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真切地感受人物的精神的伟大,受到心灵上的震撼;理解课文中几段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理念:本课设计的主要理念是“打造个性的语文、创生情智的课堂”。

“个性的语文”是指语文教学要基于语言文字“意象组合”的特点,尊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在开放的话题和空间氛围中,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读,从而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见解、实践。

“情智的课堂”是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能够体悟到潜流在文本中的真善美并与文本和谐共振,唤醒情愫、开启心智。

当然,这两者并非孤立的,而是紧紧交融在一起,“个性”和“情智”的生成都是融合在“潜心会文”这一土壤中的,始终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扣住语言文字,在潜心品读中与文本、教师、学生展开多维的对话,化精神理念为鲜明形象的感知、想象和体验,以获取文本意义的感悟和思想情感的感染等。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录像、音乐、推荐文本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在战争年代有气吞山河的热血英雄,在和平年代,同样有生与死的考验,同样可以产生光照日月的英雄。

今天,我们就要去认识这样一位英雄,他是一名船长(板书)。

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一下。

[幻灯片1:船长]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课文的后面有一张作家卡片,请大家好好地读读。

二、读通课文1.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

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课文中的生字读正确。

谁有信心来读读这些生字呢?[幻灯片2:曼薄玛泣副秩舰怖]2.(停顿片刻)同学们,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最容易读错的有哪些?(停顿片刻)教师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在这些生字中,最容易读错的是[幻灯片3出示“薄”]“薄”,这是个多音字,在“薄雾”、“薄情”、“薄命”“薄礼”、“薄弱”等词语中读bó[出示:“薄雾”、“薄情”、“薄命”“薄礼”、“薄弱” bó];它还有一个读音读báo[出示:báo],谁来给它组几个词语。

(停顿片刻)对了,在“薄片”、“薄饼”、“薄田”等词语中读báo[出示:薄片、薄饼、薄田]。

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号”[出示:号],在这个词语中[出示:“呼号”]该读什么呢?(停顿片刻)这个词语既可以读呼号hào,也可以读呼号háo,我们举行少先队活动时,有一个仪式,我们叫呼号hào ,课文中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讲客轮上的乘客因为客轮遇难了而大声地叫喊,所以应该读呼号háo。

[出示:h áo][幻灯片3最后成形如下。

注意:这些词语虽然呈现在一张灯片上,但出示有先后顺序,见上说明]薄薄雾、薄情、薄命、薄礼、薄弱 bó薄片、薄饼、薄田 báo号呼号 háo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两个词语,注意要把多音字读正确。

[幻灯片4:薄雾呼号]3、同学们,生字读正确了,那么,课文能够读通顺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读的时候要字字入目、句句入心。

4.课文读通顺了,那么,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起因是什么?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又如何?先别急着回答,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这一遍读的时候,可以默读,边读边想。

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说得更好。

(停顿片刻)教师小结:这篇课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课文先写了客轮遇难,接着写了船长指挥救援,最后写了船长以身殉职。

我们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就清晰地了解了整个事件的内容。

注意:根据教师的讲解逐步出示,中间用尖头连接起来。

三、自主研读,理解体味1.再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遇难----救援----殉职)2.你觉得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教师推荐研读方法:(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划一划描写船长的句子。

(2)自由选择说一说、议一议等方式体会船长的伟大形象。

(3)可以四人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同桌合作学习,也可以自己独立研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自信心,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四、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朗读课文2.抄写文中词语,理解词语3.摘抄令人感动的句子和片段。

4.读一读原著《“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么一件事:1870年的一天晚上,“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巨轮的撞击,在人们惊慌失措的时候,船长呢?他是怎样下达命令指挥救援的呢?请大家快速浏览文章的第二大段,找找他下达了哪些命令?二、精读理解1.那么,通过多次阅读,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船长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两个最能概括船长精神品质的词语吗?(停顿片刻)教师小结:课文当中最能概括船长精神品质的词语是:沉着镇定和忠于职守)2.(停顿片刻)那么,你们又是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船长的沉着镇定和忠于职守呢?先请大家默读课文叙述客轮遇难后到船长以身殉职这些部分的内容,思考:这部分内容中你读出了哪几个场景?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

(停顿片刻:同学们讲得真好,从客轮遇难后到船长以身殉职,我们可以读出四个场景,分别是:指挥撤退、果断判断、营救水手、沉入大海)说明:这张幻灯片中的词语同上一张幻灯片中的词语在同一张中,这一张中的词语通过点击出示,应该靠左一点排列,右边应该还有:沉着镇定和忠于职守两个词语]3.下面,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这几个场景,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船长的沉着镇定和忠于职守的呢?可以把有关词句画出来,用心地去读读、品品,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简要地写在边上。

4.(停顿片刻)我们先来读读这第一个场景,[幻灯片7出示: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船长为什么要“大声吼道”呢?[点击“大声吼道”变色]我们可以用联系上文的方法来体会体会。

(停顿片刻)教师小结:是啊,轮船遇到了灾难,船上的人们十分惊慌,场面很乱,如果不大声吼道,就无法维持秩序,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从这个词语中,我们感受到了船长沉着镇定、临危不乱的指挥能力。

这就是当时极其混乱的场面,请大家读一读: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

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段话中,老师把“剖开”和“涌进”改成了绿色,你知道为什么吗?(停顿片刻),老师小结:是的,从两个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情况的危急,诺曼底号面临着即将沉没的灾难。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场面吧。

[幻灯片:出示影片资料]看了刚才的场景,你想到了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此刻的情况?(停顿片刻),同学们讲得真好,我们可以用“万分危急、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危在旦夕”等词语来形容此刻的情况。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船长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挺身而出,大声指挥着,真是一位临危不乱、忠于职守的好船长啊!(2)请同学们再读这段话,[幻灯片10出示: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这段话中有两个数字,[点击:60、61变色]还有一个词语“必须”[点击变色]你从中读出了些什么?(停顿片刻)教师小结:从必须和两个数字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船长强烈的责任感和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品质。

在灾难到来的时候,船长坚守在岗位上,履行着把每位乘客和船员全都救出去的职责,明明共有61人,可他心中只想着60位乘客和船员,唯独忘了自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体会来读读这段话。

5.尽管船长大声吼道,下了命令,但求生的欲望,使得场面依然十分混乱。

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幻灯片: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儿把小艇弄翻了。

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1)想象一下,当时“乱得不可开交”的场面会是怎样的?(2)试想一下,如果场面再这样混乱下去,就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停顿片刻)教师小结:是啊,如果场面再这样混乱下去,就意味着救援工作难以开展,就会有更多的人,葬身大海。

6.那么面对这样不可开交的场面,面对越来越迫近的死亡,哈尔威船长又是怎样指挥的呢?让我们来读读第二个场景“果断判断”。

[幻灯片出示: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了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洛克机械师在哪?”“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被海水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