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河流流域开发中的利益冲突及其关系协调

合集下载

上下游型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冲突的博弈分析

上下游型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冲突的博弈分析

上下游型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冲突的博弈分析华坚1,2,吴祠金1,2,黄德春1,2【摘要】摘要: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导致不同国家在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问题上的矛盾冲突增加。

在上下游型的国际河流中,不同地理位置的国家围绕水资源分配展开动态博弈。

占据地理优势的上游国家先行采取的取水、排污策略对下游国家的水量水质造成不利影响,对下游国家的取水利益构成威胁可能导致冲突发生。

在丰水年份,上下游国家之间的水资源分配冲突主要集中在上游排污问题上;在缺水年份,冲突则来源于水量分配不均以及上游排污两个方面。

【期刊名称】水利经济【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4【关键词】关键词: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动态博弈各种自然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资源分配上的冲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水资源分配冲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严峻:一方面,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正在不断急剧减少。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剧给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和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5年整个世界都将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1]。

水资源的供减需增使得水资源愈发宝贵,为了获取更多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世界各国不断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

国际河流是世界各国开展水资源开发的重要对象。

国际河流是指流经不同主权国家领土的河流,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263条国际河流[2]。

据1978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提交的《国际河流登记》,国际河流的流域面积约占全球土地面积的47%,全球约有40%的人口生活在国际河流流域内,有44个国家至少80%的土地面积位于国际河流流域内[3]。

国际河流具有跨主权国家和总量有限性的特性,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会引起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国际河流水资源合作与冲突研究

国际河流水资源合作与冲突研究

国际河流水资源合作与冲突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作与冲突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由于河流流经多个国家,各国的河流水资源分配和利用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合作与冲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议题。

首先,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跨国界的河流系统往往提供着生活、农业和工业所需的水源,因此各国之间需要进行协商来分配这一资源。

例如,尼罗河是一个流经多个国家的重要河流,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共用这一河流。

各国需要共同制定相关政策,确保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

合作不仅可以减少冲突,还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其次,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冲突难以避免。

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会导致水资源问题上的争端。

例如,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的恒河水资源争端就是一个例子。

由于恒河流经了这两个国家,因此他们之间在水资源分配上产生了矛盾。

印度方面希望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源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而孟加拉国则担心它的农田灌溉受到影响。

此类冲突往往需要地区政府和国际组织的介入来解决。

然而,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作与冲突研究远不止于资源的分配问题。

它涉及到一系列的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因素。

例如,水资源不仅可用于农业和工业,还可以用于发电、灌溉和供水等领域。

各国之间如何在水资源的多个用途之间进行平衡和协调,不仅需要考虑各国发展需求,还需要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这就需要各国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作与冲突研究也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和文化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方式可能存在着差异。

因此,在跨国界河流的管理和协调上也需要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这就需要进行文化交流和合作,推动共同发展和繁荣。

总之,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作与冲突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

合作可以减少冲突,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然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资源分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差异等。

水资源管理的冲突调解与解决方案

水资源管理的冲突调解与解决方案

水资源管理的冲突调解与解决方案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然而,在水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冲突。

这些冲突可能源于水资源的有限性、利益分配不均衡、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不同区域、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等因素。

一、冲突的类型水资源管理中的冲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供需冲突、流域冲突、跨界冲突、经济与环境冲突以及权益冲突。

1. 供需冲突:由于供水需求增加或者供水能力减弱,导致供水不足的情况,引发了供需冲突。

这种冲突往往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或者干旱缺水地区。

2. 流域冲突:不同流域内的各个地区和不同流域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常常引发流域冲突。

不同流域之间的水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方资源匮乏而另一方水资源丰富。

3. 跨界冲突:由于国家或者地区边界划定的问题,导致跨界水资源的利益分配不均等,引发了跨界冲突。

特别是那些流域跨越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往往更加复杂和敏感。

4. 经济与环境冲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增加,导致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剧,引发了经济与环境冲突。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水资源管理中一大挑战。

5. 权益冲突: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权益冲突也是水资源管理中常见的冲突类型。

例如,农民和工业企业之间对水资源的争夺,往往会引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

二、解决方案为了有效解决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冲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1. 建立科学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权益和责任,规范水资源管理行为,以确保水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和分配。

2. 推广水资源节约利用技术:通过使用节水设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加强水资源管理者的节水意识教育,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从根本上缓解供需冲突。

3. 加强流域合作与协调机制:建立跨流域、跨区域的合作和协调机制,通过协商和合作,共同制定流域内的水资源管理方案,以实现公平合理的水资源分配。

水资源冲突与国际合作

水资源冲突与国际合作

水资源冲突与国际合作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是人们生活、生产和生态系统运行的必需品。

然而,由于水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其分布的不均匀性,水资源冲突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加剧。

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冲突对于各国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国际合作变得至关重要。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然而,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由于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农业发展等因素,对水资源的需求迅速上升,导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

同时,不同国家之间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一些地区缺水严重,而其他地区则过剩。

这种资源不平衡造成了水资源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富集,而北方地区却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而北方地区主要依赖于地下水和远距离调水。

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南北方的水资源供求矛盾逐渐加剧,导致了南水北调的项目的实施。

该项目的目的是通过调水将南方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地区,以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但是,这种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也引发了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之间的水资源冲突问题。

水资源冲突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它也存在于国际间。

河水是不分国界的,很多大河流经过多个国家,在各国之间共享着这一有限的资源。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跨国河流的利用和管理问题。

比如,纳米比亚和安哥拉之间的奥库汇河,是两国之间的界河,但它同时也是两国的重要水源。

由于纳米比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的需求,对奥库汇河的利用越来越多,给安哥拉地区留下了较少的水资源。

这导致了两国之间的水资源冲突。

为了解决水资源冲突,国际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了解彼此的水资源状况和需求。

只有充分了解各国之间的水资源供需状况,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其次,各国应加强技术合作,开展共同研究,寻求全球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方式。

通过技术创新和合作,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此外,各国还应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合作,建立起跨国水资源管理机制。

亚洲河流流域的水资源冲突与解决

亚洲河流流域的水资源冲突与解决

亚洲河流流域的水资源冲突与解决亚洲是一个充满了丰富水资源的大陆,拥有着众多重要的河流流域,包括长江、黄河、亚穆苏克罗河等。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亚洲各国之间的水资源冲突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就亚洲河流流域的水资源冲突和解决方法展开讨论。

一、亚洲河流流域的水资源冲突1. 水资源竞争: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亚洲某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水资源竞争已经变得尖锐。

例如,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的恩格农巴里条约中的恩格农巴里河问题,两国就该河流的水资源分配问题多次发生争端。

2. 跨国河流影响:亚洲大陆上的一些主要河流流经多个国家,国际河流治理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例如,湄公河流域涉及中国、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等多个国家。

由于各国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方法的不同,导致了跨国河流的水资源分配和水质污染等问题。

3. 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亚洲许多国家都在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力度。

然而,这种开发行为往往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了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例如,三峡大坝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二、亚洲河流流域的水资源解决方法1. 国际合作与河流流域组织:跨国河流的治理需要各国之间进行合作和协调。

成立河流流域组织,促进各国在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的合作,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冲突问题。

例如,湄公河委员会(MRC)就是一个负责调解湄公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国际组织。

2. 水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在水资源冲突和供应不足的背景下,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各国可以通过推行水资源的计价制度、加大节水宣传和推广节水技术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3. 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保护和恢复河流流域的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也能够减轻水资源冲突。

各国应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和管控措施,避免水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益冲突的法律分析

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益冲突的法律分析

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益冲突的法律分析作者:倪然谢青霞来源:《珠江水运》2018年第03期摘要: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益冲突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具有自身的独特属性,而又普遍存在。

它的复杂性、利益多元性等特点决定了解决难度之大。

我国现有多条跨国河流,多位于河流的上游,这为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受到外界的质疑,因此,分析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益冲突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法律措施来改善我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建立起共同开发的合作机制,对于消除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益冲突至关重要。

关键词: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益冲突法律国际河流水资源管理就是将整条河流所在流域上、中、下游,左岸与右岸,干流与支流,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治理、开发与保护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兴利与除弊结合起来,运用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按流域进行水资源的统一协调管理。

国际河流水资源管理的实质,就是建立一套适应水资源自然流域特性和多功能统一性的管理制度,使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在保障各国领土不被侵犯的前提下,保障和促进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造成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造成国际河流水资源发生利益冲突的原因较多,从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其一,有限的淡水资源与无限的用水需求之间产生的矛盾难以调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也随之不断加快。

在此过程中,人们对于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水资源的过度消耗造成了水资源出现严重短缺的问题,从根本上阻碍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

各个国家之间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纷纷加入争夺水资源的激烈竞争中,最终导致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且产生的矛盾不断被激化,难以缓和。

甚至部分国家因为争夺水资源而发动战争,严重威胁了世界的稳定与安全。

其二,水资源的污染较为严重。

在当前的国际水域中,可以通过运输、漂流以及扩散等途径对径流国家的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我国国际河流的争端的解决途径-最新年精选文档

我国国际河流的争端的解决途径-最新年精选文档

我国国际河流的争端的解决途径国际河流的径流量约占全球河流径流总量的60%,其流域覆盖地球陆地表面积45. 3%,影响约40%的世界人口,涉及145个主权国家。

由于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益分配常常牵涉到国家利益的根本冲突,许多国际河流争端难以有效解决。

近年来世界各地有关国际河流的冲突纠纷频发,国际河流争端问题日益复杂化。

一、国际河流争端界定及其成因(一)国际河流争端国际河流争端主要是指主权国家之间发生的、涉及国家水权的争议,这些争端也包括由于违章、侵权的行为而导致的国际河流管理机构同河流的使用者如径流国地区的政府、企业和居民、通航船只的船主和船员等之间的纠纷和冲突。

本文主要聚焦于主权国家间的水权争端。

(二)国际河流争端的成因造成国际河流争端的原因很多,主要成因有三:一是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和水资源需求量无限性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人口爆炸式增长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耗费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阻碍各国发展的不利因素。

为维护各自的利益,各国各地区纷纷加入了争夺水资源的激烈竞争中,使得国家间关系紧张,冲突烈度不断升级,甚至威胁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安全。

二是水资源污染问题。

在国际水域,水资源的污染可以通过运输、漂浮和扩散等途径对径流国家产生影响,尤其是当上游国家产生污染物质时,下游国家的水资源安全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造成争端。

例如1986年4月28日发生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就给前苏联的邻国乃至欧洲各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三是水资源分配权的冲突问题。

原则上,径流国应该享有平等用水权,但由于各国地理位置、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国家利用自身优势,罔顾其他径流国家的利益开发利用水资源,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造成国际纠纷。

以修建水利工程为例,一般情况下,是否修建国际河流在本国境内的水利工程是由各国根据国家利益自主决定的。

然而国际河流流域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很可能影响到其他径流国的水权和利益,特别是国际河流的上游国修筑堤坝拦洪蓄水,极易产生径流国之间工程收益的分配问题,从而引起国际河流争端。

浅谈国际河流争端的解决

浅谈国际河流争端的解决

浅谈国际河流争端的解决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浅谈国际河流争端的解决,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国际河流是指流经数国的领土并通往海洋、根据国际条约对所有国家的商船都开放航行的河流。

国际河流争端是指各沿岸国之间对有关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等问题的不同主张和观点所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国际河流争端主要包括划界、航行、分水、跨界污染等各种冲突和争议。

在实践中,各国有关国际河流争端的案例大多数都是通过国际法上规定的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得以解决的。

一、相关国际河流法确立的国际河流争端解决机制作为国际法体系中的宪法的《联合国宪章》,第33条有关解决国际争端的规定同样也适用于解决国际河流争端。

据此,各流域国有关国际河流的争端应当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再通过仲裁或者司法解决。

赫尔辛基规则是一部全面规定有关国际河流水利用的法律文件,它是国际法协会于1966年通过的,其中提出了各流域国应该公平合理地利用国际河流的原则,此原则被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定于之后所制定的国际河流法中。

此外,它还规定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国际河流争端的争议避免和解决程序。

规则的第30-39条提出了谈判、调查、第三方斡旋和调停、临时协商委员会以及仲裁和司法裁判等争议解决方法。

出同时也强调只有各当事国通过政治方法仍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才采用法律方法解决,即建议当事国将争议提交仲裁庭或国际法院解决。

由此可以看出,各种国际河流法所规定的国际河流争端的解决首先都是通过协商解决的,国际实践中也是如此。

基于政治方法无法解决的争端,诉诸法律是国际河流争端的最后一种解决方法,即争端当事方将争端提交国际仲裁庭或国际法院。

因为大多数国家基于主权的考虑,都不愿意将涉及主权问题的国际河流争端交给第三方决定。

但在司法实践中,还有很多国际河流争端是通过法律方法解决的,并为以后解决类似的国际河流争端提供了借鉴,如1956年法国与西班牙拉努胡仲裁案,仲裁庭针对水道国如何解决跨境水资源提出了普遍适用性的意见和建议。

国际性河流的开发问题地理

国际性河流的开发问题地理

国际性河流的开发问题地理
国际性河流的开发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

国际性河流指跨越多个国家的大型河流,其流域涉及多个国家的利益。

在开发这些河流时,需要各国协调合作,平衡河流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对于国际性河流的开发问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资源利用:国际性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能源资源和生态资源。

在开发时,需要根据各国的需求和利益进行合理利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水权分配:各国在国际性河流上的流域国地位不同,需通过谈判与协商确定水权分配原则和机制,确保公平公正。

3. 环境保护:开发国际性河流可能会对河流生态系统和下游国家的环境产生影响,因此需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降低生态风险。

4. 应急应对:国际性河流上可能存在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各国应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和紧急联络机制,共同应对灾害及时采取措施。

5. 法律框架:各国可依据国际法和双边协议制定法律框架,规范国际性河流的开发与管理,确保各国按照合法程序行事。

综上所述,国际性河流的开发问题需要各国开展合作和协商,平衡各方利益,并兼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河湖长制推进过程中的关系处理

河湖长制推进过程中的关系处理

河湖长制推进过程中的关系处理【摘要】河湖长制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处理各方关系。

在政府与居民的关系处理中,需要加强信息沟通和参与度。

行政部门内部的关系处理要建立合作共赢机制,提升效率。

不同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处理要加强协调与协作,避免冲突。

企业与居民的关系处理需要平衡利益,促进共同发展。

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处理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河湖长制发展。

河湖长制推进过程中关系协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各方相互理解、合作,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加强河湖长制推进过程中的关系处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

【关键词】河湖长制、关系处理、政府、居民、行政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关系协调、重要性、加强。

1. 引言1.1 河湖长制推进过程中的关系处理在河湖长制推进过程中,政府与居民的关系处理至关重要。

政府需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河湖长制的顺利实施。

政府应当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升居民参与河湖长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行政部门内部的关系处理也是推进河湖长制的关键。

不同部门之间应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健全工作机制,避免出现因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导致的工作推进缓慢或出现矛盾。

不同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处理也需要重视。

各部门应当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向前发展。

在河湖长制推进过程中,企业与居民的关系处理也不可忽视。

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保护水环境,减少污染排放,与居民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

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处理也是河湖长制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社会组织可以发挥其独特作用,监督政府工作,推动水环境治理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河湖长制推进过程中,关系协调至关重要。

各方应加强沟通合作,健全机制,共同努力,推动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2. 正文2.1 政府与居民的关系处理政府与居民的关系处理在河湖长制推进过程中至关重要。

跨境流域水资源利益失衡及预防措施研究

跨境流域水资源利益失衡及预防措施研究
用项目替代成本收益法、 平均分配收益法、 按投资比例分享收益法和以共同形成
的价值体系以及主流社会形成的道德标准等来衡量ꎮ 预防跨境水资源利益失衡的
主要措施包括建立事前通报、 协商交流、 信息共享、 跨界环境影响评估、 联合环
境监测、 联合科研、 联合开发、 公众广泛参与和利益共享等机制ꎬ 照顾彼此关
张长春 樊彦芳 ∗∗
摘 要: 跨境水资源利益失衡是常态ꎬ 流域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中ꎬ 由于缺乏约束和利益平衡规则ꎬ 必然引起利益失衡ꎮ 失衡类型主要包括水安
全利益失衡、 经济利益失衡和环境利益失衡ꎮ 水资源竞争性利用ꎬ 彼此关切考虑
不够ꎬ 水资源保护不当ꎬ 水利益分配考虑不周ꎬ 流域国地缘位置、 政治、 宗教、
致跨境流域一定时期内生态利益的增加或减损ꎬ 产生有利于或不利于工农业发展和人类生
活的影响ꎮ 同时ꎬ 人类活动也会对跨境流域生态环境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ꎮ 当代ꎬ 社会经
济高速发展ꎬ 自然作用与人类活动影响已经密不可分ꎬ 两者相互交织ꎬ 复合叠加ꎬ 共同作
切ꎬ 合作共赢ꎬ 找到利益平衡点ꎬ 有效预防水利益失衡ꎮ
关键词: 跨境水资源ꎻ 利益失衡ꎻ 利益衡量ꎻ 冲突预防
跨境流域水资源利益失衡是跨界水冲突的主要原因ꎮ 据统计ꎬ 全中大约有 120 条跨界河流签有跨界水合
作协定ꎬ 通过合作来协调彼此间的水资源利益关系ꎮ① 进入 21 世纪以来ꎬ 受人口增长、
夺的对象ꎬ 用水安全问题成为阿以冲突的六大问题之一( 其他五大问题是边界划分、 难民
回归、 犹太人定居点、 耶路撒冷归属和巴勒斯坦建国) ꎬ 历来是中东双边以及多边和谈的
议题ꎮ
跨境水资源经济利益失衡是有关国家跨境水资源的经济利益关系失去平衡ꎮ 随着人类

世界河流的流域管理与跨国合作

世界河流的流域管理与跨国合作

世界河流的流域管理与跨国合作在我们的地球上,有着许多美丽而独特的河流,它们穿越各种地形,供给水资源,并为我们提供众多的文化、经济和生态价值。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河流的管理和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如何进行良好的流域管理,以实现河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跨国合作,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去解决的问题。

首先,流域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方法,它以河流流域为单位,综合考虑河流水文、水质、生态、灌溉、供水、洪涝以及其他相关的冲突等问题。

由于多个国家的河流往往横跨国界,几个不同国家之间的跨国合作变得至关重要。

一个成功的跨国流域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更好地分配和利用水资源,并促进区域的发展和合作。

其次,跨国合作在河流流域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国需要加强沟通,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协调机构,以便制定共同的流域管理计划和政策。

其中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澳新河流管理委员会,它负责管理澳流域和新流域之间的水流,并确保两国之间的水利利益得到平衡。

另一个例子是尼罗河流域管理组织,它由沿尼罗河流域诸国组成,旨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此外,河流流域管理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

河流是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因此,在流域管理中应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以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这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生态监测和科研合作,制定和执行相关的保护政策和行动计划,以减少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

最后,流域管理也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河流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之一,对于饮水、灌溉、渔业、工业和能源生产等方面至关重要。

因此,流域管理应注重平衡不同利益关系,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促进河流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要加强河流流域内国内各方的合作,推动各国在经济领域的互惠互利。

总之,世界各地的河流都需要进行科学且综合的管理。

跨国合作在流域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需要政府、科研机构、民间组织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水资源管理中的利益冲突分析

水资源管理中的利益冲突分析

水资源管理中的利益冲突分析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水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

这些冲突不仅影响着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也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

从宏观层面来看,不同地区之间在水资源的分配上常常存在利益冲突。

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在这种情况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能更倾向于将水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或农业灌溉,以获取经济利益;而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则可能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而与前者产生矛盾。

比如,在我国,北方地区普遍缺水,而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

南水北调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的缺水问题,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也涉及到了水源地和受水区之间的利益平衡。

在产业层面,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方式各不相同,这也导致了利益冲突的产生。

农业作为用水大户,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灌溉农田。

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且对水质的要求也更高。

这就使得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产业之间在用水数量、用水时间和水质标准等方面产生竞争。

例如,一些高耗水的工业企业可能会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影响周边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

在水资源的管理体制方面,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也会引发利益冲突。

水利部门、环保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都可能涉及到水资源的管理,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各部门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往往难以形成合力。

比如,水利部门可能更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环保部门则更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水质的改善。

这种部门之间的目标差异和权力交叉,容易导致在水资源管理决策上的分歧和冲突。

在水资源的产权归属方面也存在利益冲突。

水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清晰,使得一些人或企业可以无偿或低价使用水资源,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产权制度,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责任也难以落实,导致水资源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澜湄水资源合作:矛盾与解决路径

澜湄水资源合作:矛盾与解决路径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寻求水资源合作治理的道路上,中国应深化与下游国家在防洪、灌溉、航运和水电等水资源开发领域的互利合作;还可通过高层交往、技术合作、合作开发、民间交流等方式,推动与下游国家间的政治互信,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周边水资源外交关系。

〔关 键 词〕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管理、澜湄合作〔作者简介〕屠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任编辑胡德坤,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院长、国家领土〔中图分类号〕D822.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2 8832(2016)3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下文简称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三亚举行,会议发表《三亚宣言》,将澜湄合作机制固定下来。

澜湄合作确定了5个优先领域,即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合作、水资源合作、农业和减贫合作。

在这5个领域中,由于水是人类生存之本,也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水资源合作具有突出重要性。

因此,《三亚宣言》特别强调“通过各种活动加强澜湄国家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及利用方面的合作”,并决定建立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中心。

澜湄合作机制因“水”而生,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在澜湄跨境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合作若能顺利开展,对于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在分析流域国家水资源管理合作的矛盾与可能性基础上,提出澜湄合作治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中国的努力方向。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举行一、开展澜湄水资源管理合作的矛盾与可能性全球有267条国际河流,由148个主权国家共享,逾27亿人依赖这些河流提供的水资源生活。

[1]几乎没有人会质疑流域国家之间就水资源管理进行合作的必要性,然而,流域国家之间的文化和历史冲突、目标和利益分歧、[1] Naho Mirumachi, Transboundary Water Politic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Routledge, 2015, p.3.国家主权与共享资源一体化管理的矛盾,以及公民社会、开发商、域外捐助国等众多利益攸关者各自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都使跨境河流水资源合作治理机制的建立和有效执行成为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

4.1流域内协调发展(教学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4.1流域内协调发展(教学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教材分析】本节通过分析流域的特性,说明流域协作开发的必要性。

主案例选取了具有特殊水文特征的一条国家内部河道——黄河,“活动”选取了一条国际河流——莱茵河。

以这两条河流为案例,说明协作开发的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水质、水环境的协同治理,二是水资源用量的统筹调配,教材列举了统筹协同管理的常用措施、手段,以及统筹协同后促进流域内协调发展的结果。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掌握流域内协调发展。

2.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结合材料分析,理解黄河调沙减淤的背景及措施。

综合思维:举例说明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的必要性。

地理实践力:结合本区域相关案例,说明水资源调配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人地协调观:实例分析,掌握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的意义及影响。

【教学重难点】1.了解流域协作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方式,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意义。

2.了解流域内协同解决水质等水环境问题的措施,说明流域内部保护环境的意义。

3.理解流域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设计】一、教学导入利用课本第60页的课前案例导入,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材料一展示《太湖治理之路》视频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其流域面积3.69万平方公里,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北依长江,南濒杭州湾,东临东海,西以天目山为界,行政区划包括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及安徽省的部分区域。

2007年夏季,太湖水质恶化导致大面积蓝藻爆发,引发无锡市的水危机。

2007年8月以来,无锡市试行“河长制”,加强污染物源头治理,河湖水质逐渐改善。

2016年12月,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多级河长体系,构建河湖管理保护机制。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实行“河长制"? 河长能协调解决哪些问题?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讲解】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

水资源冲突与合作国际关系视角

水资源冲突与合作国际关系视角

水资源冲突与合作国际关系视角水资源冲突与合作:国际关系视角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水资源冲突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而水资源合作则成为促进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国际关系视角出发,探讨水资源冲突与合作的现状、原因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 水资源冲突的现状与原因1.1 水资源冲突的现状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水资源冲突。

例如,中东地区的约旦河流域和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非洲地区的尼罗河流域国家之间的争端,亚洲地区的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喀拉拉河水协定问题等等。

这些冲突往往带来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严重威胁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1.2 水资源冲突的原因水资源冲突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差异是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地区本来就水资源匮乏,而另一些地区则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这种不均衡的分布易导致资源争夺。

其次,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差异也是引发冲突的重要因素。

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会通过不正当手段掌控水资源,导致其他国家的利益受损,引发冲突。

2. 水资源合作的重要性与方式2.1 水资源合作的重要性水资源合作是缓解水资源冲突、实现共赢的关键。

通过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开发、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还可以推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水资源合作的方式水资源合作有多种方式。

首先,国际间可以签订水资源共享协议,明确各方在水资源利用上的权益与责任。

其次,各国可以开展技术合作与经验交流,共同研究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此外,国际组织和政府间合作机制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提供协调和调解的平台。

3. 水资源冲突与合作的国际关系影响3.1 水资源冲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水资源冲突对国际关系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冲突加剧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导致地缘政治危机的发生。

关于我国国际河流开发中利益冲突的探讨

关于我国国际河流开发中利益冲突的探讨

关于我国国际河流开发中利益冲突的探讨作者:杨练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19期摘要国际河流的开发和利用一直是国际法上关注的焦点,它不仅涉及国家权力的行使,也涉及国家义务的履行。

如何妥善解决国际河流资源的争端,成为处理好国际关系的关键。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的国际河流资源的国家,但在对其开发利用上却很欠缺,在处理国际河流的争端上也没有完善的制度。

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中国试图开发利用水利资源,但遇到来自下游国家的阻力,有待进一步妥善解决。

关键词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河流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7-072-03一、中国国际河流的概况(一)国际河流的概念目前,国际法学界对国际河流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通常认为,国际河流与跨国界河流、国际水道的概念可以互用。

如朱德祥在《国际河流研究的意义与发展》一文中表示,国际河流即天然水流流经两个以上国家的成多国河流或跨国河流,以河为界分隔两个国家的河流称为界河,它具有国界的性质和地位。

一般而言,多国河流和界河统称为国际河流。

王铁崖先生在《国际法》一书中,将界河、多国河流与国际河流做了详细区分,他对三者分别做了详细阐述。

首先,他认为界河是指“分隔两个国家陆地领土的河流,并以此河为界”。

界河分别属于沿岸国家,其疆界一般以界河的主航道中间线或河流的中间线为界。

国家对分属于自己的部分行使主权管辖,但由于界河及其资源的利用、开发以及保护,实际上涉及到两国或多国利益,需要有关沿岸国共同协商安排,这通常需要两国缔结双边协定加以实现。

例如,黑龙江就是我国与俄罗斯的界河,我国和前苏联曾专门设立黑龙江界河段水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专门处理两国就黑龙江界河段的合作问题。

其次,王铁崖先生认为,多国河流是指流经两个国家以上的河流,国家对多国河流流经本国境内的河段享有主权管辖权。

在实践上,多国河流沿岸国的船舶均可在整条河流上航行,而且由于多国河流的使用和其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属于各沿岸国的共同利益,沿岸国均应按照国际法公平合理的使用和开发。

水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与协调

水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与协调

水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与协调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公平合理分配,国际社会开始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合作。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国际合作机制和案例,着重分析其对全球水资源管理的影响。

国际合作与协调在水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水资源是具有跨境性质的资源,不同国家之间的水资源往往紧密相连,可能存在跨界流域的共享和利用。

因此,只有通过国际合作与协调,才能实现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

其次,水资源在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合作与协调能够促进不同国家间的经济互补与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此外,水资源管理还涉及到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各国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层面,存在着多种水资源管理的合作机制。

其中,国际河流委员会是最具代表性的合作机构之一。

国际河流委员会致力于保护和管理全球的国际河流,通过制定共同规则和协议,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对话。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国际河流委员会,如尼罗河流域委员会和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等,它们在保护和管理河流水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也积极参与水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与协调在全球水资源管理中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

例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确保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和卫生设施的普及,各国通过合作与协调,积极推动实现这一目标。

此外,在跨界流域的水资源管理中,国际合作在减轻水资源利用压力和加强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例如,尼罗河流域的各个国家通过合作,建立了尼罗河流域委员会,协商并制定了水资源管理方案,解决了水资源分配和利用的问题。

然而,国际合作与协调在水资源管理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世界水日的水资源冲突与合作机制

世界水日的水资源冲突与合作机制

世界水日的水资源冲突与合作机制世界水日是联合国设立的一个重要节日,旨在提高人们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当今世界,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水资源的冲突与合作机制。

一、水资源冲突水资源冲突是指由于水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等等因素引发的各种纷争。

世界各地存在着许多水资源争端,其中最常见的形式包括跨国界的水资源争端、不同行业之间的水资源冲突以及水资源利用方式的不一致所引发的冲突等。

1. 跨国界水资源争端跨国界的河流、湖泊等水资源是多个国家共享的,因此,跨国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各国之间的矛盾焦点。

例如,亚洲的湄公河流域国家之间就曾经发生过诸多水资源争端,各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分歧导致了严重的地区局势紧张。

2. 不同行业之间的水资源冲突工农业、城市供水、生态环境等不同领域对水资源的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常常会导致各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迅猛的地区,水资源的需求量剧增,加剧了各方之间的矛盾。

3. 水资源利用方式的不一致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与当今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例如,一些地区存在着长期以来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水资源保护的现象,这种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为未来埋下了隐患。

二、水资源合作机制为了有效地解决水资源冲突,各国之间需要建立起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全球水资源治理事业的发展。

水资源合作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跨国界水资源合作跨国界的水资源是全球共同的财富,各国应当建立起跨国界水资源合作机制,共同制定水资源管理规划,保障各国的用水权益。

同时,各国还应当签订水资源合作协议,建立跨国界水资源管理机构,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协调。

2. 跨行业合作不同行业之间应当建立起水资源利用的协作机制,实现多领域的资源共享。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当加强合作,共同制定水资源管理方案,推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4-9479(2003)01-0071-08国际河流流域开发中的利益冲突及其关系协调———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Ξ陈丽晖1, 曾尊固2, 何大明1(1.云南大学,昆明 650223; 2.南京大学,南京 210093)摘 要:本文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介绍了流域自然条件区域特征、重要的开发行动,分析了各流域国的关注点,及其流域开发中存在的国家间利益冲突,部门间利益冲突,国家、地方与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提出冲突存在的危害和冲突解决的可行性,并就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中需要协调的利益关系提出具体建议。

关 键 词:国际河流流域;利益团体间矛盾;关系协调;澜沧江-湄公河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1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概况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唐古拉山脉北麓,是一条比较大的国际河流,河流干流全长4.8×103km ,排名世界第12位,流域面积81.0×104km 2,排名世界第21,平均流量1.5×104m 3/s ,年径流总量4750亿m 3,排名世界第8位,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6个国家,是世界上有名的呈狭长条状南北走向国际河流。

由于河流南北走向,跨纬度25°(9°N -34°N ),加上新构造运动的抬升作用和河流的强烈下蚀作用,垂直高差大,南部临海,北部云南省德钦县的梅里雪山海拔最高点达6740米。

几乎包容了从寒带到热带的世界七个气候带,区域内部差异大,全流域可以分为六个生物-地理区:澜沧江流域、北部山地、呵叻高原、东部山地、南部山地、低地(见图1)。

纬向性变化与立体性变化共同构建的多种类型气候资Ξ收稿日期:2002-12-17; 修订日期:2003-02-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61010)。

作者简介:陈丽晖(1968-),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云南省土地资源,国际河流流域整体开发和管理。

第12卷第1期2003年3月 世 界 地 理 研 究WOR LD REGIONAL STU DIES Vol.12,No.1Mar .,200327世 界 地 理 研 究12卷 源,加上低纬度所决定的以热带和亚热带为主的基带,造成该区域明显而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

第四纪冰期孑遗生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特有种构成该地区生物方面的显著特征,集中了从热带到高寒雪山地带的各类生物资源上万种,植物区系复杂,各区系植物交错集结,互相渗透,流域内几千种植物和动物没有在其它地区发现,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976年湄公河秘书处的调查显示该流域至少有212种哺乳动物、696种鸟类、800种鱼、213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世界上所发现的哺乳动物中的四分之三在该流域被发现,近期研究认为流域内有1,200种鱼。

就水生生物而言,湄公河是世界上仅次于亚马逊河最丰富的河流[1]。

该流域位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部,是欧亚古陆与冈瓦纳古陆强烈碰撞、挤压的地带,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特殊,矿产资源丰富,属地中海-三江-东南亚洲际矿带的一部分,为世界级成矿带,具有点多面广,矿种齐全的优势。

资源的丰裕性使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成为目前亚洲最具开发潜力的地区和关注热点。

2 流域开发重要行动及其利益冲突2.1 流域开发的重要行动1957年以前,流域组织带有明显的殖民性质,主要由法国操作,目的是实现其在湄公河上的自由航行权。

1957年,由柬埔寨、老挝、越南和泰国共同协商正式成立了“湄公河下游流域调查协调委员会”(简称湄公河委员会),通过了《下湄公河流域调查协调委员会章程》,章程的第4条规定委员会的职责是“促进、协调、监督和控制下湄公河水资源开发项目的规划和调查”。

章程中强调该委员会“需服从、响应联合国及ECAFF在第十三次会议上的决定”,因此,受控于ECAFF。

随着世界上国际河流开发与法律体系的进展,下湄公河各国意识到合作开发的益处。

1975年签署了《下湄公河流域水域利用原则联合声明》,采用了《赫尔辛基规则》中的一些原则,并将湄委会的目标定为“综合开发下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及其相关资源”,从边界和航行使用转向更广的使用目标。

此后的两、三年时间,由于政局不稳而处于相对瘫痪状态。

1978年,为恢复下湄公河流域调查协调委员会工作,老挝、越南和泰国成立了“下湄公河流域调查协调临时委员会”,遵循原来的“联合声明”,其工作范围局限于小型项目和支流工程。

1987年,临时委员会完成了《关于下湄公河流域土地、水及相关资源开发的修订指导报告》。

冷战结束,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临时委员会开始考虑干流工程和一些涉及国家之间利害关系的国际性项目。

泰国因呵叻高原的取水计划受越南和湄委会的制约,而提出改组湄委会,希望成立一个包括中国和缅甸的全流域委员会,并废弃1975年的《联合声明》,遭到柬、老、越的拒绝,因意见不统一而争执不下,UNDP出面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下湄公河流域柬、老、泰、越四国同时参加的“湄公河工作组”,讨论持续利用湄公河水资源的原则与合作机构有关的组织机构、财政、管理等问题。

1995年,成立“新的湄公河委员会”,由泰、老、柬、越组成,并正式签署了《湄公河流域持续发展合作协定》。

由于该区域的和平进程,经济快速发展和未来市场巨大潜力,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大量的机构参与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和管理,如多边开发银行、联合国机构、双边机构、非政府组织等,西方国家和组织机构也积极参与,这些合作行动范围、规模、层次不一,主要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ASEAN)、印支综合发展论坛(FCDI)、澜沧江-湄公河经济增长四角(Q EC)、湄公河开发研究网络(MDRN)、AEM -M ITI、大湄公河区域任务组(GMA KF)、非政府组织(N GOs)、印支论坛(FVCL)等。

最近几年,湄公河委员会与中国频繁接触,要求中方提供湄公河上游澜沧江的水文资料和梯级电站规划资料,并希望中国参加湄公河委员会的有关活动,并最终加入湄公河委员会。

我国近几年在电力、环境、交通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与湄委会成员国进行广泛对话和合作。

2.2 流域国的关注点与利益冲突对于国际河流,由于各流域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带来需求的不同,代表各国主权和国家利益的需求矛盾直接体现为对流域开发的目标冲突。

一般表1 澜沧江-湄公河各流域国关注点和关注程度国家关注点关注程度中国能源及相应的外汇收入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1/4,是国家的能源与矿产开发基地及重点扶贫地区缅甸禁毒占国土比例小老挝能源及相应的外汇收入绝大部分国土位于流域内,国力弱,开发的积极性最高。

泰国水稀缺及满足农业与城市的需要占其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多,是泰国重点扶贫困地区。

受益于上游的水电开发,同时,其引水计划,引起下游的越南和柬埔寨的不满。

柬埔寨水文状况变化及其对渔业和大湖生态的影响绝大部分国土位于流域内,洞里萨湖区是其重要的经济命脉。

越南水文状况变化及其对渔业和海岸生态的影响,三角洲土壤为粘质土,微酸性,海水入侵制约土地的利用,硫化物会引起土壤酸化,洪水淹没期间只能种植一些低产的浮动水稻。

三角洲是其重要的产粮区和经济重心。

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的“粮仓”,水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农业总产出的40%。

上游国注重水电开发、下游国注重灌溉、航运和渔业。

因此,对于国际河流必然客观存在各流域国目标冲突问题。

1999年在昆明举行的国际河流学术研讨会,对澜沧江-湄公河各流域国的关注点和关注程度进行权重比较,其结果反映上游国最为关注的是航运和水电建设,而下游国则偏重灌溉、防洪、渔业等(见表1)。

从目前流域的开发情况看,各流域国由于关注点不同,利益冲突集中在水量分配、水生生态两个方面。

2.2.1 以农业为主要利用方向的水量分配问题正如世界上其它地区一样,农业灌溉用水是流域内最大消耗,该区域作为世界主要稻产区,泰国和越南为世界最大稻米产出国之列,湄公河流域内约有1350×104ha 可耕地,其中水稻种植面积约占63%,灌溉用水占总消耗量的85%以上。

其中,流域内中国云南部分耕地54.69×104ha 的39%为水田,而三角洲的越南部分,约有390×104ha 农业和水产用地,其中240×104ha 、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的耕地遭受洪涝、盐碱与酸性水的侵害,每年4-5月,来自上游的枯季径流约2000m 3/s ,而防止海水入侵要用去约1500m 3/s ,剩余的约500m 3/s ,仅能灌溉约50×104ha 耕地,枯季灌溉还需要1000-1500m 3/s 。

泰国东北部呵叻高原可耕地为850万公顷,几乎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一半,但由于水源缺乏,灌溉面积仅50万公顷,从湄公河干流中抽取400-500m 3/s 。

因此,水量矛盾主要集中于湄公河下游国之间。

80年代末-90年代初,泰国政府希望从湄公河内取水供给Chao Phraya 水系,以满足泰国中心区和重要大城市曼谷区的水需求,并设计了Khong -Chi -Mun 流域间分水方案,37 1期陈丽辉等:国际河流流域开发中的利益冲突及其关系协调以灌溉东北部大面积的土地,为此与老、柬、越产生长时间的意见分歧。

越南方面认为,泰国调水灌溉东北部呵叻高原的计划,抽取了湄公河枯季径流约1/3的水量,即300-400m3/s,泰国方面认为“仅抽取100m3/s,占2-3%的径流,而且仅在雨季取水,而在枯季不取”[2]。

同时,老挝具有约500万公顷的潜在可开垦土地面积,目前耕种面积有8万公顷,仅占可耕地面积的16%。

老挝也要求建设蓄水工程和大的泵站,进行提水灌溉。

2.2.2 以水电站和航运为争议核心的水生态问题水生生态是下游国的关注热点。

有关研究显示鱼类的多样性主要在湄公河流域。

渔业是老挝、泰国东北部、柬埔寨和越南三角洲几百万居民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占其总动物蛋白摄取量的40-80%,湄公河下游鱼产量估计62.4-88.7万吨,著名的湄公河渔业专家Tyson Roberts估计,每年的实际捕获量可能超过100万吨,其中90%是从河道获取的。

因此,澜沧江-湄公河干流水电站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一个主题。

在下湄公河流域,自60年代以来,曾经有过多个水电梯级开发方案,但因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反对,特别是来自国际N GO组织的强烈反对而搁置。

中国境内澜沧江干流的梯级开发也因此受到下游国及国际组织的关注,甚至反对。

去年,中、老、缅、泰四国签定通航协议,并进入航道改善阶段,下游国部分组织对航道疏通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出质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