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doc
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
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这可是个相当有趣但又有点复杂的话题呢!咱先来说说啥是风荷载。
简单来讲,风荷载就是风对高层建筑施加的力。
想象一下,在刮大风的日子里,你走在路上是不是感觉被风推着走或者拽着走?高层建筑也是一样,风会使劲儿“推搡”它们。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正在施工的高层建筑工地参观。
那天天公不作美,风特别大。
我站在远处,就看到那个高楼好像在风中微微颤抖。
工地上的塔吊也被风吹得晃来晃去,吓得我心里直犯嘀咕。
风荷载的计算可不简单,要考虑好多因素。
比如说风速,风刮得越快,施加的力就越大。
还有建筑的形状、高度、朝向等等。
如果建筑是个四四方方的形状,那受到的风荷载可能相对均匀些;但要是造型奇特,像那种有很多凹凸面或者弯曲部分的,风荷载的分布就变得复杂啦。
而且呀,不同地区的风况也不一样。
有些地方常年风大,有些地方只是偶尔来一阵狂风。
所以在计算风荷载时,还得参考当地的气象资料。
计算风荷载的方法也有好几种。
像什么规范法、风洞试验法等等。
规范法呢,就是按照国家或者行业的标准公式来算,相对简单直接,但可能不够精确。
风洞试验法就高级多了,把建筑模型放到风洞里,模拟实际的风环境,这样得出的数据更准确,但成本也高。
对于设计师来说,算准风荷载可太重要了。
要是算少了,风一吹,建筑可能就不安全,出现裂缝、摇晃甚至倒塌;要是算多了呢,又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增加成本。
再举个例子,有个设计师朋友跟我吐槽,他之前负责的一个项目,因为风荷载计算有点偏差,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些结构部件的强度不够,不得不重新设计和加固,不仅耽误了工期,还让甲方很不满意。
总之,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可不是闹着玩的,得认真对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保证建筑既安全又经济。
这就像是给高层建筑穿上一件合适的“防风衣”,让它们在风中稳稳地站立。
希望以后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能让风荷载的计算更加准确可靠,让我们的高楼大厦都能经受住风的考验!。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荷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荷载随着现在建筑美学的发展和使用功能的要求,现代建筑结构朝着高层和大跨度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风荷载越来越重要,有时至起决定性的作用。
该文主要阐述作用在结构上的风压、风力和风振系数、高层建筑结构风振系数和风振响应的精确方法,并介绍了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的多种方法。
目前世界上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建设高峰。
芝加哥西尔斯大厦(Sears tower)曾以443m的高度稳坐世界最高建筑物宝座26年。
而现在世界上,拟建、在建和已建的400m以上的结构有37栋,尤以正在建造且已超过700m的迪拜大厦(Burj Dubai)为首。
发达国家甚至提出了千米高度量级的“空中城市”的概念。
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和高强材料的使用,低阻尼、高柔结构的风振响应更加显著,使得强风作用下的结构风荷载成为结构安全性和舒适性设计的控制荷载。
从Davenport最早将随机概念和方法引入建筑结构的抗风研究30多年以来,在建筑结构的顺风向荷载及响应的研究方面,已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计算理论和方法,主要成果也反映在多数国家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
风的特征及风压风是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
由于太阳对地球上大气加热和温度上升的不均匀性,从而在地球相同高度的两点之间产生压力差,这样使不同压力差的地区产生了趋于平衡的空气流动,便形成了风。
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地风的平均风速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对应于不同的地面粗糙度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通常可采用风速剖面来描述平均风。
平均风剖面是微气象学研究风速变化的一种方法。
目前,气象学家认为用对数律表示大气底层强风风速廓线比较理想,其表达式为式中——大气底层内高度处的平均风速;——摩擦速度或流动剪切速度;K——卡曼(Karman)常数,k 0.40;——地面粗糙长度(m);——有效高度(m):=,其中z——离地高度(m);——零平均位移(m)。
风压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本设计依据之一,其取值的大小对高层(高耸)和大跨度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及是否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基本风压系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比较离地10m 高统计所得的5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按确定的风压。
《高层结构设计》 02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计算
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计算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荷载包括自重等恒载及使用荷载等活载,其计算方法与一般建筑结构类似,在此不再重复。
本章主要介绍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起主导作用的水平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风荷载空气流动形成的风遇到建筑物时,在建筑物表面产生的压力或吸力即建筑物的风荷载。
风荷载的大小主要和近地风的性质、风速、风向有关;和该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貌及周围环境有关;同时和建筑物本身的高度、形状以及表面状况有关。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0ωµµβωz s z k =式中:k ω为风荷载标准值(kN/m 2);z β为z 高度处的风振系数;s µ为风荷载体型系数;z µ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0ω为基本风压(kN/m 2)。
1. 基本风压0ω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中给出的基本风压值0ω,是用各地区空旷地面上离地10m 高、重现期为30年的10min 平均最大风速0υ(m/s )计算得到的,基本风压值1600/200υω=(kN/m 2)。
荷载规范给出的0ω值适用于多层建筑;对于一般高层建筑和特别重要的或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可按《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中的数值分别乘以1.1和1.2采用。
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µ表1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速大小与高度有关,一般近地面处的风速较小,愈向上风速逐渐加大,但风速的变化与地貌及周围环境有关。
在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地面空旷,空气流动几乎无阻挡物(A 类粗糙度),风速随高度的增加最快;在中小城镇和大城市的郊区(B 类粗糙度),风速随高度的增加减慢;在有密集建筑物的大城市市区(C 类粗糙度),和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D 类粗糙度),风的流动受到阻挡,风速减小,因此风速随高度增加更缓慢一些。
表1列出了各种情况下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风荷载计算(GB50009-2012)
1.04 1.03 1.01 1.00 0.98 0.97 0.95 0.94 0.92 0.90 0.89 0.87 0.85 0.83 0.81 0.79 0.77 0.75 0.73 0.71 0.69 0.66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风荷载计算书(封闭结构)
xx工程
F&A Wind
βz
合计ωk
(-)
(kN/m^2)
StoS Wind
βz
合计ωk
(-)
(kN/m^2)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609 0.600 0.592 0.583 0.575 0.566 0.557 0.547 0.538 0.528 0.518 0.508 0.498 0.487 0.476 0.465 0.453 0.441 0.428 0.415 0.402 0.388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第 4 页,共 6 页
LOGO
项目名称
风荷载计算书(封闭结构)
xx工程
表3--
序号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计算参考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2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21一般情况下的风荷载:风荷载的标准值为荷载规范8.1.1和4.2.1wk??ZsZw0(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适用于主要承重(主)结构的风荷载计算;(2)风荷载的标准值为沿风向的风荷载;(3)风荷载垂直于建筑物表面;(4)风荷载的作用面积应为垂直于风向的最大投影面积;(5)适用于高层建筑任意高度的风荷载计算。
对于荷载规范3.2.5第2条中的雪荷载和风荷载,重现期应视为设计使用寿命。
8.1.2在荷载规范中,基本风压应为根据本规范规定的方法确定的重现期为50年的风压,但不得小于0.3kn/o。
荷载规范的E.5和高度规范的4.2.2。
对风荷载敏感的高层建筑,其承载力按基本风压的1.1倍设计。
(文章描述)。
一般情况下,对于高度超过60m的高层建筑,在承载力设计中可按基本风压的1.1倍计算风荷载。
吸烟守则第5.2.1条。
基本风压不应小于0.35kn/o。
对于安全等级为I级的烟囱,应根据每100年一次的风压采用基本风压。
8.2.1地面粗糙度a类近海海面和岛屿、海岸、湖岸和沙漠地区B类田地、村庄、丛林、丘陵和城镇,房屋稀疏,城市地区C类密集建筑,城市地区D类密集建筑,房屋高大。
荷载规范表8.2.1显示了墙和柱的风压高度随墙顶的变化系数。
柱顶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被视为计算高度Z,通过查表插入法确定。
荷载规范中的风压体型系数8.3.1围护结构:根据第32项,高度规范中取1.3 4.2.31,圆形平面建筑取0.8;2正多边形和截断三角形平面建筑的计算公式如下:?s0.8? 1.2/n3对于高宽比H/b不大于4的矩形、方形和交叉平面建筑,取1.3;4.以下建筑采用1.4:1)V形、Y形、弧形、双十字形和井形平面建筑;2)高宽比H/b大于4的L形、槽形和十字形平面建筑;风压高度变异系数3)高宽比H/b大于4,长宽比L/b小于1.5的矩形和鼓形平面建筑。
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与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与结构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增长,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高层建筑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风荷载的计算和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与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风荷载计算1. 风荷载的定义和分类风荷载是指风对建筑物表面的静压力和动压力所产生的作用力。
根据风的性质和特点,风荷载可分为静风荷载、动风荷载和波浪风荷载等多种类型。
2. 风荷载计算方法风荷载计算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静态风荷载计算方法、动态风荷载计算方法和实验风洞模拟等。
3. 风荷载标准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各国都颁布了相应的风荷载标准,如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美国《ASCE7-10》等。
二、结构设计1. 结构材料选择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应选择适宜的结构材料,如混凝土、钢结构、钢混凝土结构等,以满足建筑的承载能力要求。
2. 结构形式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设计应考虑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和外部环境,合理选择适应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等。
3. 结构稳定性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设计是保证建筑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需要考虑风荷载、地震作用等外部因素对结构的影响。
结语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与结构设计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风荷载的计算方法和结构设计原则,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外部环境的作用力,达到设计要求。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对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与结构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高层建筑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
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风荷载是空气流动对工程结构所产生的压力。
风荷载与基本风压、地形、地面粗糙度、距离地面高度,及建筑体型等诸因素有关。
高层建筑风荷载需要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进行判定,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内容要求,主要的基本要求如下:对一些较柔的高层建筑,风荷载是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高,风荷载的影响越来越大。
高层建筑中除了地震作用的水平力以外,主要的侧向荷载是风荷载,在荷载组合时往往起控制作用。
因此,高层建筑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与设计引起了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的重视。
基本风压值wo系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lOm高统计所得的50年一遇10rain平均最大风速vo为标准,按WO 1/2pv确定的风压值。
它应根据《荷载规范》中附表D.4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对一般的高层建筑,用《荷载规范》中所给的wO乘以1.1后采用;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值应按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
风荷载体型系数确定风荷载体型系数us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不但与建筑的平面外形、高宽比、风向与受风墙面所成的角度有关,而且还与建筑物的立面处理、周围建筑物密集程度及其高低等有关。
当风流经建筑物时,对建筑物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即产生压力和吸力。
空气流动产生的涡流,对建筑物局部则会产生较大的压力或吸力。
①整个迎风面上均受压力,其值中部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
沿高度方向风压的变化很小,在整个建筑物高度的言一号处稍大,风压分布近似于矩形。
②整个背风面上还受吸力,两侧大、中部略小,其平均值约为迎风面风压平均值的75%左右。
沿高度方向,风压的变化也很小,更近似于矩形分布。
③整个侧面,在正面风力作用下,全部受吸力,约为迎风面风压的80%左右。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荷载计算方法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荷载计算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在城市中越来越普遍地出现。
高层建筑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力学性能,在面对自然灾害如风灾时,也需要具备足够的安全性。
因此,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荷载计算方法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高层建筑一般拥有较大的高度和较小的底面积,这使得它们对风荷载特别敏感。
风荷载是由气流对建筑物表面施加的力量,其大小与风速、气体密度、建筑物形状和风向等因素有关。
因此,为了准确计算风荷载,设计者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使用相应的计算方法。
首先,设计者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几何形状。
建筑物的形状对于风荷载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圆柱形建筑物在风的作用下会受到较小的风力,而锥形建筑物则更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形状选择适当的风荷载计算方法。
其次,设计者还需要考虑风速和高度的影响。
风速是计算风荷载时的关键参数,而高度则会影响风速的大小。
一般而言,建筑物越高,风速越大。
因此,在风荷载计算中,设计者需要通过风洞试验或计算模拟等方法获取风速数据,并结合建筑物的高度进行计算。
同时,风向和风的变化也需要被考虑在内。
风荷载是根据设计者假设的基本风向来计算的,而现实中风的方向并不是始终不变的。
因此,在计算中,设计者需要考虑到风向的变化,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基本风向和风荷载计算方法。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影响风荷载计算的因素,如地表粗糙度、周围建筑物和植被的遮挡效应等。
这些因素会对风的传输和分布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计算中予以考虑。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荷载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和多种方法。
设计者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形状、风速、高度、风向等信息,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通过科学准确地计算风荷载,可以确保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方法
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方法
在设计和建造高层建筑时,考虑到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风荷载计
算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方法,以保障这些建筑的风险预防和结构安全。
1. 引言
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和形状的特殊性,常受到强风的影响。
风荷载
计算旨在确定建筑物所承受的风载荷,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用的风荷载计算方法。
2. 动态风压法
动态风压法是一种常用的风荷载计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
和分析实际风速和压力数据,计算建筑物所受的风荷载。
该方法考虑
了建筑物与周围气流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准确地计算风荷载。
3. 静态风压法
静态风压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风荷载计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基于空
气动力学原理和建筑物形状的简化模型,通过计算建筑物上的静态风
压分布,进而确定风荷载。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形状的建筑物,计算
相对简单,但精度较低。
4. 和风-抗风系数法
和风-抗风系数法结合了动态风压法和静态风压法的优点。
通过考虑建筑物形状、高度、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抗风系数,并结合区域和
设计风速数据,计算得到风荷载。
这种方法在复杂的建筑形状和高度
变化比较大的场所适用。
5. 总结
风荷载计算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准确可靠。
本文介
绍了动态风压法、静态风压法和和风-抗风系数法三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设计师根据建筑物的形状、高度和周围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风荷载计算,以确保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和
稳定。
风荷载计算GB500092012
第 1 页,共 6 页
62.000
45.000
StoS Wind
(kN/m^2)
0.375 0.317 0.234
StoS Wind
LOGO
3、
在高 度
a).
b).
体型系数μ s风,压与高整度体变一化 系μ数z按μz:
GB50009-2012
项目名称
μ
c).
对于高度大于 3对0m结且构高产宽生比顺
15
26.333
16
25.000
17
23.667
18
22.333
19
21.000
20
19.667
21
18.333
22
17.000
23
15.667
24
14.333
25
13.000
26
11.667
27
10.333
28
9.000
29
7.667
30
6.333
31
5.000
32
0.000
项目名称
风荷载计算书(封闭结构)
Bz
kH
a1 x z
1( z ) z
其中: z 10
H 60eH /60 60
H
x 10
B 50eB /50 50 B
1( z )
tan
4
z H
0.7
k=
a1=
d).
高度z处风荷 载综标合准上值述计计算
结果,在高度
风振系数βz= 迎风面体型系 背风面数体μ型s系w= 侧风面数体μ型s系l=
50.3 99.9 148.9 197.1 244.6 291.4 337.4 382.7 427.1 470.8 513.7 555.7 596.9 637.1 676.5 714.9 752.4 788.8 824.3 858.6 891.8 923.9 955.3 986.7 1018.2 1049.6 1081.1 1112.5 1143.9 1175.4 1293.3 1293.3
高层建筑中的风荷载计算与控制
高层建筑中的风荷载计算与控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在城市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然而,高层建筑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风荷载的计算与控制。
高层建筑由于露出在地表面上,很容易受到风的影响,进而引发意外事故。
因此,对于风荷载的计算与控制成为了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首先,风荷载的计算是高层建筑设计的基础。
风荷载的大小与建筑的形状、高度、材料等多个因素有关。
科学准确地计算风荷载可以为高层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风荷载计算方法包括静力风荷载法和动力风荷载法。
静力风荷载法通过简化模型,计算出风荷载的分布情况,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初步设计。
动力风荷载法则通过考虑风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利用振动理论,对高层建筑的风荷载进行更加精确的计算。
其次,风荷载的控制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
一旦高层建筑的风荷载超过其设计限值,就会导致结构的破坏甚至倒塌。
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风荷载。
常用的风荷载控制方法包括增大结构的刚度、减小结构的敏感性和采用减震措施等。
增大结构的刚度可以通过加强构造节点的连接、增加抗风墙的数量等手段来实现。
减小结构的敏感性则需要在设计阶段尽量避免结构的共振频率与风的自然振频率接近,以减小风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而采用减震措施则可以通过在高层建筑中设置阻尼器、风振防护装置等来消除或减小风荷载的影响。
除了计算和控制风荷载,高层建筑还需要对风荷载进行监测与评估。
通过对风荷载的实时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风荷载超荷等异常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用的风荷载监测与评估方法包括传感器监测、数值模拟分析和实验模型测试等。
传感器监测可以通过在高层建筑中布设风速传感器、加速度计等设备来实时记录风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数值模拟分析则是通过计算机模拟高层建筑受风荷载作用的过程,以评估其破坏风速和破坏部位。
实验模型测试则是通过搭建高层建筑的缩比模型,对其进行风洞实验或水槽试验等,以获得真实的风荷载数据。
风荷载计算算例.doc
3.6. 风荷载计算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规范,风荷载的计算公式为:wkz usuz 0 ( 8.1.1-1)u s——体型系数u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风振系数0——基本风压w k——风荷载标准值体型系数 u s根据建筑平面形状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3.1 确定。
本项目建筑平面为规则的矩形,查表8.3.1 项次30,迎风面体型系数0.8(压风指向建筑物内侧),背风面-0.5(吸风指向建筑外侧面),侧风面-0.7(吸风指向建筑外侧面)。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u z根据建筑物计算点离地面高度和地面粗糙度类别,按照规范表 8.2.1 确定。
本工程结构顶端高度为 3.0x30+0.6=90.6米,建筑位于北京市郊区房屋较稀疏,由规范 8.2.1 条地面粗糙度为 B 类。
由表 8.2.1 高度 90 米和 100 米处的 B 类地面粗糙度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分别为1.93 和 2.00。
则 90.6 米高度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通过线性插值为:u z 90.6 90(2.00 1.93) 1.93 1.9342100 90对于高度大于 30m 且高宽比大于 1.5 的房屋,以及基本自振周期 T1 大于 0.25s 的各种高耸结构, 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产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本工程30 层钢结构建筑。
基本周期估算为 T 1= 0.10~0.15 n=3.0~4.5s ,应考虑脉动风对结构顺风向风振的影响,并由下式计算:Z 1 2gI 10 B z1 R 2(8.4.3)式中:g ——峰值因子,可取 2.5I 10 ——10m 高度名义湍流强度,对应 ABC 和 D 类地面粗糙,可分别取 0.12、0.14、0.23 和 0.39;R ——脉动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B z ——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因子脉动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可按下列公式计算:Rx 126(1 x 2 )4/311(8.4.4-1)x 130 f 1 , x 1 5k w 0( 8.4.4-2)式中:f 1 ——结构第 1 阶自振频率( Hz )k ——地面粗糙度修正系数,对应、 、 C 和 D 类地面粗糙,可分别取、 wA B1.281.0、0.54 和 0.26;1 ——结构阻尼比, 对钢结构可取 0.01,对有填充墙的钢结构房屋可取0.02,对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可取 0.05,对其他结构可根据工程经验确定。
风荷载计算
4.2 风荷载当空气的流动受到建筑物的阻碍时,会在建筑物表面形成压力或吸力,这些压力或吸力即为建筑所受的风荷载。
4.2.1 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建筑结构所受风荷载的大小与建筑地点的地貌、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风的性质、风速、风向以高层建筑结构自振特性、体型、平面尺寸、表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垂直作用于建筑物表面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式中:1. 基本风压值Wo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 米高度处10 分钟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 年一遇大值确定的风速V0(m/s) 按公式确定。
但不得小于0.3kN/m2 。
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基本风压采用100 年重现期的风压值;对风荷载是否敏主要与高层建筑的自振特性有关,目前还没有实用的标准。
一般当房屋高度大于60 米时,采用100 年的风压。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01 )给出全国各个地方的设计基本风压。
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荷载规范》把地面粗糙度分为A、B、C、D 四类。
A 类:指近海海面、海岸、湖岸、海岛及沙漠地区;B 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房屋比较稀疏的城镇及城市郊区;C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 z0.24)0.440.6地面粗糙类别高度( m)A B C D5 1.17 1.00 0.74 0.62 10 1.38 1.00 0.74 0.62 15 1.52 1.14 0.74 0.62 计算公式20 1.63 1.25 0.84 0.62 A 类地区=1.379(z/10) 30 1.80 1.42 1.00 0.62 B 类地区= (z/10) 0.32 40 1.921.561.130.73C 类地区=0.616(z/1050 2.03 1.67 1.25 0.84 D 类地区=0.318(z/10)60 2.12 1.77 1.35 0.93 70 2.20 1.86 1.45 1.02 80 2.27 1.95 1.54 1.11 90 2.34 2.02 1.62 1.19 100 2.40 2.09 1.70 1.27 150 2.642.382.031.61200 2.83 2.61 2.30 1.92250 2.99 2.80 2.54 2.19300 3.12 2.97 2.75 2.45350 3.12 3.12 2.94 2.68400 3.12 3.12 3.12 2.91≥450 3.12 3.12 3.12 3.12位于山峰和山坡地的高层建筑,其风压高度系数还要进行修正,可查阅《荷载规范》。
风荷载计算公式及符号含义
风荷载计算公式及符号含义
风荷载计算的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常见的两个公式及符号含义:
1. 低层建筑风荷载计算公式:
F = 0.613 × C_f × A × V_max^2
其中,
F为风荷载(单位为N/m^2或Pa);
C_f为风压系数;
A为被风作用面积(单位为m^2);
V_max为设计风速(单位为m/s)。
2. 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公式(按国家标准GB 50009-2012):
F = qz × Ce × Cg × A × V^2
其中,
F为风荷载(单位为N/m^2或Pa);
qz为高度变化系数;
Ce为暴风区基准风压系数;
Cg为结构高度系数;
A为结构投影面积(单位为m^2);
V为设计基本风速(单位为m/s)。
在这些公式中,符号的含义如下:
- C_f或Ce为风压系数,是根据建筑结构和环境条件来确定的参数,用于衡量建筑所受风力的大小;
- A为被风作用面积或结构投影面积,表示建筑物横截面在垂直方向上所受的风力面积;
- V_max或V为设计风速或设计基本风速,是参考当地的气象数据和规范要求确定的;
- qz为高度变化系数,它是表示建筑高度变化对风荷载的影响;- Cg为结构高度系数,是考虑建筑物高度和形状对风力的影响;- F表示风荷载的大小,单位为N/m^2或Pa,表示单位面积上
所受的力量。
高层建筑风荷载的数值模拟计算
高层建筑风荷载的数值模拟计算一、高层建筑风荷载概述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和结构特点,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风荷载是指风对建筑物产生的压力和吸力,它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对高层建筑风荷载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1.1 高层建筑风荷载的特点高层建筑风荷载具有以下特点:- 动态性:风荷载随时间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 非线性:风荷载与风速、建筑物形状和尺寸等因素的关系复杂。
- 空间分布性:风荷载在建筑物表面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1.2 高层建筑风荷载的影响因素影响高层建筑风荷载的因素主要包括:- 风速:风速的高低直接影响风荷载的大小。
- 风向:不同风向对建筑物的风荷载有不同的影响。
- 建筑物形状:建筑物的形状和尺寸会影响风荷载的分布。
- 周围环境:建筑物周围的地形、建筑物等环境因素也会对风荷载产生影响。
二、高层建筑风荷载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数值模拟计算是研究高层建筑风荷载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分析风荷载对高层建筑的影响。
2.1 数值模拟计算的理论基础数值模拟计算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流体力学:研究风荷载的产生机理和传播过程。
- 结构力学:分析风荷载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析风荷载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2.2 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常用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有:- 有限元方法:通过离散化手段,将连续的流体域和结构域转化为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计算。
-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采用数值方法求解流体力学的控制方程,模拟风荷载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 蒙特卡洛模拟:利用随机抽样技术,模拟风荷载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2.3 数值模拟计算的步骤数值模拟计算的一般步骤包括:- 建立模型: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建立风荷载作用下的流体域和结构域模型。
- 确定参数:确定风速、风向、建筑物形状等参数。
- 进行计算:采用数值方法进行计算,得到风荷载的分布和大小。
风荷载计算算例.doc
风荷载计算算例.doc3.6. 风荷载计算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规范,风荷载的计算公式为:wkz usuz 0 ( 8.1.1-1)u s——体型系数u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风振系数0——基本风压w k——风荷载标准值体型系数 u s根据建筑平面形状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3.1 确定。
本项目建筑平面为规则的矩形,查表8.3.1 项次30,迎风面体型系数0.8(压风指向建筑物内侧),背风面-0.5(吸风指向建筑外侧面),侧风面-0.7(吸风指向建筑外侧面)。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u z根据建筑物计算点离地面高度和地面粗糙度类别,按照规范表 8.2.1 确定。
本工程结构顶端高度为 3.0x30+0.6=90.6米,建筑位于北京市郊区房屋较稀疏,由规范 8.2.1 条地面粗糙度为 B 类。
由表 8.2.1 高度 90 米和 100 米处的 B 类地面粗糙度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分别为1.93 和2.00。
则 90.6 米高度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通过线性插值为:u z 90.6 90(2.00 1.93) 1.93 1.9342100 90对于高度大于 30m 且高宽比大于 1.5 的房屋,以及基本自振周期 T1 大于 0.25s 的各种高耸结构,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产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本工程30 层钢结构建筑。
基本周期估算为 T 1= 0.10~0.15 n=3.0~4.5s ,应考虑脉动风对结构顺风向风振的影响,并由下式计算:Z 1 2gI 10 B z1 R 2(8.4.3)式中:g ——峰值因子,可取 2.5I 10 ——10m 高度名义湍流强度,对应 ABC 和 D 类地面粗糙,可分别取 0.12、0.14、0.23 和 0.39;R ——脉动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 B z ——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因子脉动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Rx 126(1 x 2 )4/311(8.4.4-1)x 130 f 1 , x 1 5k w 0( 8.4.4-2)式中:f 1 ——结构第 1 阶自振频率( Hz )k ——地面粗糙度修正系数,对应、、 C 和 D 类地面粗糙,可分别取、 wA B1.28 1.0、0.54 和 0.26;1 ——结构阻尼比,对钢结构可取 0.01,对有填充墙的钢结构房屋可取 0.02,对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可取 0.05,对其他结构可根据工程经验确定。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确定风荷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确定风荷载高层结构设计要确保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具备足够的抵抗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保证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
同时,高层建筑物在风荷载作用下将产生振动,过大的振动加速度将使在高楼内居住的人们感觉不舒适,因此高层建筑结构应具备良好的使用条件,满足舒适度的要求。
1.1等效静态风荷载一般作用在建筑物上的风包括平均风和脉动风。
其中平均风是风荷载的长周期部分作用在建筑物上,其周期常在10min以上,可认为是作用在建筑物上的静荷载,因为其周期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相差较远;脉动风则是短周期部分作用在建筑物上,其脉动的周期很短,一般只有几秒,其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作用在建筑物上随机的动荷载,因为其周期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比较接近。
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风荷载除了平均风和脉动风产生的平均风力和脉动风力,还有风振产生的惯性力。
平均风力、脉动风力和惯性力组合得到最终的等效静态风荷载。
(1)惯性力依据高频动态天平试验结果,可以求出高层建筑底部的平均风力(包含力矩和剪力)和脉动风力,在给出高层建筑结构参数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由共振加速度可以进一步求出惯性力。
惯性力是由振动产生的,由加速度和质量决定,沿高度分布惯性力均方根σaf(z)表达式为:上式中m(z)为沿高度的质量,为沿高度的加速度。
(2)平均风力和脉动风力空气来流沿高层建筑高度分布的风力可通过下式表达:其中:ρ为空气密度;是z处单位高度上的力系数,一般通过风压测量试验确定;是来流风速。
风速是平均风速与脉动风速的合成,即:一般来说,脉动风速相对于平均风速是小量,忽略二阶小量,即可得到沿高度分布的平均风力和脉动风力分别如下:脉动力均方根为:其中,为沿高度的来流湍流度。
(3)等效静态风荷载沿高度分布的等效静态风荷载由下式给出:式中g为峰值因子,可取3.5。
1.2结构体型系数对于普通的高层结构,结构体型系数一般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2022-0512)表8.3.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2.3条取包络值。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风荷载计算
60° +1.0 +0.7 -0.4 -0.2 -0.5
15° +1.0 +0.3 +0.4 +0.5 +0.4
60° 30° +1.0 +0.4 +0.3 +0.4 +0.2
60° +1.0 +0.8 -0.3
0
-0.5
15° +1.0 +0.5 +0.7 +0.8 +0.6
90° 30° +1.0 +0.6 +0.8 +0.9 +0.7
表8.2.1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z
离地面或海
地面粗糙度类别
平面高度
A
B
C
D
(m)
5
1.09
1.00
0.65
0.51
10
1.28
1.00
0.65
0.51
15
1.42
1.13
0.65
0.51
20
1.52
1.23
0.74
0.51
30
1.67
1.39
0.88
0.51
40
1.79
1.52
1.00
0.60
50
33
封闭式
带下沉天窗
18
的
双坡屋面
或拱形屋面
封闭式
带下沉天窗 19
的双跨双坡
或拱形屋面
封闭式
带天窗挡风 20
板
的双跨屋面
封闭式
带天窗挡风 21
板
的双跨屋面
封闭式 22
锯齿形屋面
风荷载计算(Word)
5 风荷载计算5.1 风荷载标准值主体结构计算时,为了简化计算,作用在外墙面上的风荷载可近似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处的等效集中荷载替代,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注值按公式5-1计算。
0k z s z ωβμμω⋅⋅⋅= (5-1)式中:k ω——风荷载标准值;s μ——风荷载体型系数;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0ω——基本风压值,本设计中的基本风压取30.00=ω; z β——高度z 处的风振系数;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2.1条规定:地面粗糙度可分为四类:A 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 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C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本设计中地面粗糙度取C 类。
高度z 处的风振系数z β的计算式见公式5-2。
1zz z ξνϕβμ=+(5-2)ξ——脉动增大系数;ν——脉动影响系数;z ϕ——振型系数;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3节可知:对于框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可以近似按照()10.08~0.10T n n =(n 为建筑层数)估算,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本设计中自振周期取10.090.0960.54T n s ==⨯=,经过计算,21200.300.54=0.087T ω=⨯。
风载体型系数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3节续表8.3.1可以查得:8.0=s μ(迎风面)和5.0-=s μ(背风面)。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4.1条规定: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s T 25.0≥时,以及对于高度超过30m 且高宽比大于1. 5 的高柔房屋,由风引起的结构振动比较明显,而且随着结构自振周期的增长,风振也随之增强。
因此在设计中应考虑风振的影响,而且原则上还应考虑多个振型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
一说到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高层建筑风荷载怎么计算?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有什么要求?以下是为建筑人士风荷载计算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下面通过本网站建筑知识专栏的知识整理,风荷载计算基本概况如下:
风荷载是空气流动对工程结构所产生的压力。
风荷载与基本风压、地形、地面粗糙度、距离地面高度,及建筑体型等诸因素有关。
高层建筑风荷载需要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进行判定,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内容要求,主要的基本要求如下:
对一些较柔的高层建筑,风荷载是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高,风荷载的影响越来越大。
高层建筑中除了地震作用的水平力以外,主要的侧向荷载是风荷载,在荷载组合时往往起控制作用。
因此,高层建筑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与设计引起了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的重视。
基本风压值wo系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lOm高统计所得的50年一遇10rain平均最大风速vo为标准,按WO 1/2pv确定的风压值。
它应根据《荷载规范》中附表D.4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对一般的高层建筑,用《荷载规范》中所给的wO乘以1.1后采用;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值应按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
风荷载体型系数确定风荷载体型系数us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它不但与建筑的平面外形、高宽比、风向与受风墙面所成的角度有关,而且还与建筑物的立面处理、周围建筑物密集程度及其高低等有关。
当风流经建筑物时,对建筑物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即产生压力和吸力。
空气流动产生的涡流,对建筑物局部则会产生较大的压力或吸力。
①整个迎风面上均受压力,其值中部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
沿高度方向风压的变化很小,在整个建筑物高度的言一号处稍大,风压分布近似于矩形。
②整个背风面上还受吸力,两侧大、中部略小,其平均值约为迎风面风压平均值的75%左右。
沿高度方向,风压的变化也很小,更近似于矩形分布。
③整个侧面,在正面风力作用下,全部受吸力,约为迎风面风压的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