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消化科护理常规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休息病情较重活重症患者恢复期适当活动,急重症或特殊治疗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
2、心理护理多与患者交流,避免负性语言刺激,鼓励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3、饮食护理有规律地进餐,给予清淡、无刺激性、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少量多餐,进食要细嚼慢咽,不要吃烫食,戒烟酒。
4、密切观察疾病的临床表现如厌食、恶心呕吐、嗳气、反酸、腹痛、腹胀、腹泻、便秘、呕血、黑便及皮肤颜色等,做好症状护理。
管擦腹部外形是否膨隆、呼吸运动是否减弱、腹壁静脉是否曲张、有无胃肠型和蠕动波及腹壁其他情况。
右下腹作为肠鸣音听诊点,正常情况下,肠鸣音4~5次/分。
5、协助医生做好相关检查的准备工作。
6、指导并协助患者正确留取各类标本,及时送检。
7、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观察有无便秘、是否需要缓泻剂协助排便,观察大便次数、形状、颜色,是否含脓、血、黏液。
二、检查和治疗护理常规(一)食管支架置入术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既往病史、现病史、生命体征、诊疗情况、特殊检查的阳性结果、患者对食管支架置入术的了解程度。
(2)向患者说明操作的基本原理、食管支架置入术的程序、插镜时的吞咽配合、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及治疗达到的效果。
(3)术前准备:检查医嘱是否开立,核对医嘱单;抽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常规检查心电图、胸片;告知患者术前6小时禁饮禁食;在右手建立静脉通道,佩戴腕带;备齐药物至胃镜室。
(4)通知胃镜室准备治疗用武。
2、术后护理(1)安置病人卧床休息,抬高床头30°。
(2)询问患者的感受,评估了解患者术中治疗情况、治疗方式、有无出血等。
(3)通知一声。
(4)支架植入术后即可进食温热流质,避免冷、粗糙、黏、硬、辛辣刺激性食物;进食后保持半坐卧位,避免失误反流。
(5)核对医嘱,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3、病情观察(1)观察有无出血、皮下气肿=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2)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消化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按内科疾病普通护理常规执行。
二、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暧气、反酸、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巩膜及皮肤黄染等。
病情严重者,观察生命体征。
三、视病情适当歇息及活动。
四、出血期应禁食,恢复期赋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饮食。
五、指导病人用药:溃疡病病人抑酸药宜饭前或者空腹服。
六、了解病人的化验检查及普通检查项目。
七、讲解消化系统检查项目的注意事项,并做好检查先后的护理。
八、备好各种物品及药品,严格三查七对。
九、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十、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慰工作,使病人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病情观察 ]1.及时了解有无呕吐、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
2.呕吐、呕血、便血、严重腹泻时,应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并详细记录次数、量、性质。
3.腹痛时,注意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与饮食的关系,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普通护理]1.危重及进行特殊治疗的患者,如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应绝对卧床歇息。
轻症及重症恢复期患者可适当活动。
2.饮食护理:指导食用易消化、高蛋白、低盐或者无盐、低脂肪无渣的治疗膳食。
3.当需要进行腹腔穿刺术、纤维内镜等检查时,应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工作。
4.备齐抢救物品及药品。
5.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工作,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胃炎病人的护理常规一、概念胃炎是指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型。
二、护理措施1、歇息轻者卧床歇息 1-2 天,重症绝对卧床歇息。
及时了解并减轻各种焦虑,以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注意腹部保暖。
1、饮食护理饮食宜富营养,易于消化,少量多餐,注意饮食卫生,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轻症者赋予流质饮食,大出血或者呕吐频繁时禁食,遵医嘱补液。
进餐定时定量,避免吃生硬、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暴饮暴食,戒烟戒酒。
消化科疾病护理常规
消化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肝硬化护理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
其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并有再生小结节形成,正常肝小叶破坏,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成为肝硬化。
肝硬化在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肝功能失代偿期。
肝功能代偿期:病人可参加一般的轻体力工作。
但应注意避免劳累、精神紧张,饮食规律,合理搭配营养,并定期随诊,有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一、护理措施1、病人应卧床休息,有腹水时可协助安排舒适的半卧位。
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协助患者抬高下肢,以利水肿消退。
注意患者安全,防止因乏力或腹水量多而导致摔伤、碰伤。
2、饮食方面:对于无腹水和食管静脉曲张的肝功能代偿期的患者,可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通饭或软饭,避免食用刺激性调味品及油腻食物。
每日4—5餐有利于提高营养摄人量;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宜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饭或少渣软饭。
饮食一定要细软,避免粗糙坚硬、带刺带骨的食物。
烹调方式以蒸、煮、炖等为好;对腹水的病人应采用低盐饮食,“低盐”指膳食中禁用一切盐制食品,但允许在烹调或就餐时另加食盐,一般2—3s/d食盐或酱油10—15mVdo严禁饮酒。
对于肝功能显著减退或有肝性脑病先兆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
3、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渣屑。
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活动不便者可协助会阴冲洗,并观察有无会阴部水肿。
男病人若有阴囊水肿,可用吊带将阴囊托起,以免与双腿摩擦损伤局部皮肤。
4、对于有黄疽及皮肤瘙痒的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
经常用温水擦洗全身,不要挠抓及使用碱性肥皂,以免抓破感染和碱性肥皂进一步刺激皮肤。
5、认真记录病人24小时出入量。
应用利尿剂者尤其要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6、肝硬化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将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减到最小量。
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将口服药研碎服,以防划破曲张变薄的静脉。
7、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若同时处于肝炎活动期(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者)则应实施隔离措施。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常规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常规
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食道、胃、肠和其他相关器官的健康状况的疾病。
这些疾病可以导致消化不良、疼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针对消化系统疾病,护理人员需要掌握适当的护理常规,以提供有效的护理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饮食控制: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如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增加高纤维食物摄入等。
鼓励患者多餐少食,咀嚼慢慢,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
提供充足的水分摄入,保持水分平衡,避免脱水。
根据医嘱准确给药及按时服用药物,确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和适应症,及时报告医生。
确保患者舒适,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及时提供适当的镇痛措施。
如有需要,配合医生进行疼痛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持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病症表现,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监测相关生命体征如温度、脉搏、呼吸等,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
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包括饮食建议、生活方式改变、病情预后等。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常规对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
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熟悉并严格执行护理常规,与
医疗团队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综合性、个体化的护理
服务,以促进康复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消化系统护理常规要点
消化系统护理常规要点1.病史调查和评估:护士需要详细了解病人的病史,包括病因、病程、并发症等。
同时,对病人进行生活习惯、饮食、以及排便习惯等方面的评估,以便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2.体征观察:护士要注意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记录和报告。
3.饮食管理:根据病人的疾病类型,护士要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
如胃炎患者应忌烟、酒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饮食要规律、细嚼慢咽。
护士还可根据病人的口感和喜好,提供健康又美味的食物。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士要时刻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排便情况、呕吐频率和颜色、腹泻程度、腹痛严重程度等,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5.保持口腔卫生:护士要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口腔卫生,包括刷牙、漱口和使用牙线等,以减少口腔感染和口臭的发生。
6.引导和监测排便:对于便秘的病人,护士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多饮水、适当运动等措施来促进排便。
对于腹泻的病人,护士要监测排便次数和量,评估腹泻程度,并配合医生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7.监测症状:护士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症状变化,如腹痛、呕吐、恶心、饮食不适应等,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8.保持休息和心理支持:护士要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噪音,并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持。
对于有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病人,护士可以适当开导和安抚,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康复活动。
9.药物管理:护士要根据医生的嘱托,准确地给病人口服或注射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避免药物错误使用和滥用。
10.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护士要监测并防止消化系统疾病的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穿孔、肠梗阻等。
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1.教育和健康宣教:护士要通过教育和健康宣教,提高病人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掌握自我护理和康复技巧,增强疾病的防控意识。
总之,消化系统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护理工作,需要护士有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关怀病人的责任心和耐心。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四节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属常见病,主要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等器官的病变,可分为器质性与功能性疾病,病变可局限于消化系统或累及其他系统,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或症状。
1、按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与体位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消化道大出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的病人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过度劳累,以防止疾病复发。
腹痛剧烈时,注意安全防护。
3、饮食护理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急性胰腺炎、消化道梗阻病人应禁食、禁水。
其他病人应根据病情,遵医嘱合理安排饮食,注意饮食规律,忌生冷、粗糙、油腻、刺激性食物,禁烟、限酒。
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神志、生命体征以及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血、黑粪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做好相应处理。
5、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合理安排用药,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做出相应的调整。
指导并协助病人正确采集各种标本,并及时送检。
6、准确落实各项特殊检查前后的护理,检查前常规禁食,肠道检查前按要求行肠道准备,以保证检查效果,并做好检查洽疗后的观察及护理工作,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7、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二、慢性胃炎护理常规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liS)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为糜烂性胃炎、出血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感染性胃炎和腐蚀性胃炎等。
按炎症分布部位分为慢性胃窦炎、慢性胃体炎和全胃炎。
1、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与体位病人应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因急性应激造成者应卧床休息。
3、饮食护理饮食应有规律。
以进食少渣、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易消化的温凉饮食为宜,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急性大出血或呕吐频繁时应禁食。
4、病情观察病人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注意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呕吐物的颜色、性质及量,及时告知医生,做出相应处理。
消化系统护理常规要点
消化系统护理常规消化系统一般护理一、病情观察1.及时了解有无呕吐、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
2.呕吐、呕血、便血、严重腹泻时,应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并详细记录次数、量、性质。
3.腹痛时,注意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与饮食的关系,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二、护理措施1.休息:危重及进行特殊治疗的患者,如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晚期、肝昏迷、肝脓肿、急性胰腺炎等,应绝对卧床休息。
轻症及重症恢复期患者可适当活动。
2.饮食护理:对溃疡病、肝硬化腹水、急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指导食用易消化、高蛋白、低盐或无盐、低脂肪无渣的治疗膳食。
3.当需要进行腹腔穿刺术、纤维内镜、经皮肤肝穿刺介入疗法等检查时,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工作。
4.备齐抢救物品及药品。
5.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慰工作,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参照消毒无菌技术常规。
三、健康指导1.强调饮食质量及饮食规律和节制烟酒。
2.指导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掌握发病的规律性,防止复发和出现并发症。
3.向患者阐述一些与疾病有关的医疗知识。
4.说明坚持长期服药的重要性。
5.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
一、观察与监测1.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
2.在大出血时,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氧、心率,设置报警值。
3.观察呕血及便血的色、质、量;观察神志、末梢循环、尿量。
附:出血量的估计: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5~10ml,出现黑便表明出血量在50~70ml以上,出现呕血,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
4.有头晕、心悸、出冷汗等休克表现,及时报告医师对症处理并作好记录。
二、护理措施1.休息:绝对卧床休息至出血停止。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观察病人是否出现恶心、呕吐、暖气、返酸、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黄染等症状,并记录体征。
3.根据病情适当调整病人的休息和活动。
4.出血期间病人应禁食,恢复期应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的饮食。
5.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药物。
6.了解病人的化验检查及一般检查项目。
7.讲解消化系统检查项目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做好检查后的护理工作。
8.备好各种药品及物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9.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10.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慰工作,使病人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二、上消化道出血1.病情观察:1)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2)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记录呕吐和黑便的量、次数、性状。
4)观察皮肤颜色及肢端温度变化。
5)估计出血量:1)胃内出血250-300ml可引起呕血。
2)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70ml。
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出血量5ml以上。
4)柏油便提示出血量为500-1000ml。
6)观察有无再出血先兆,如头晕、心悸、出汗、恶心、腹胀、肠鸣音活跃等。
2.症状护理:1)呕血的护理:1)侧卧位或半卧位,意识不清时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备吸引器。
2)观察出血情况,并记录颜色、量。
3)遵医嘱输血、补液、止血,并保持静脉通畅。
2)便血的护理:便后应擦洗干净,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便后应缓慢站立。
3)疼痛的护理:1)治疗后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及时通知医生。
2)遵医嘱给予抑酸、胃粘膜保护剂等药物。
4)发热的护理:硬化治疗后可能有发热,遵医嘱给予输液及抗炎药物,定时观察体温变化情况。
3.一般护理:1)出血期卧床休息,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增加活动量。
2)呕血时,随时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3)出血期间病人应禁食,出血停止后,按顺序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食物。
4)经常更换体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
护理中的消化系统疾病护理要点
护理中的消化系统疾病护理要点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消化功能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胃肠道炎症、溃疡、肠梗阻等。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护士和医护人员进行细致入微的护理。
本文将介绍在护理中应注意的消化系统疾病的各个方面。
1. 病情观察和评估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疼痛程度、食欲、排便习惯等。
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饮食护理在处理消化系统疾病时,饮食护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医嘱,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所摄入的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
在饮食中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推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以维持消化道的正常功能。
3. 规律的喂食和限制摄入量为了减轻患者的消化负担,护理人员应制定规律的喂食计划,将食物分成几个小份,每次食用。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控制食物摄入量。
对于一些需要限制摄入的病例,如胃溃疡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限制食物的种类和用量。
4. 辅助饮食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有些人可能无法通过正常进食摄取足够的营养。
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并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辅助饮食,如高能量、高蛋白液体饮食或鼻饲。
5. 规律的排便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规律的排便对于维持消化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排便情况,如频率、质量和已排除的量。
如果患者有排便困难,可以给予轻柔的腹部按摩或使用轻柔的缓泻药物。
6.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往往会面临口腔问题,如口腔溃疡、干燥等。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如定期刷牙、使用口腔清洁剂等。
这有助于预防感染和促进患者的舒适感。
7. 心理护理消化系统疾病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负面影响,如忧虑、抑郁等。
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建议患者参加心理疏导活动,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以减轻病情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总结:护理中的消化系统疾病护理要点涵盖了病情观察和评估、饮食护理、规律的喂食和限制摄入量、辅助饮食、规律的排便、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心理护理等方面。
消化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规
• 消化内科疾病概述 • 消化内科疾病护理原则 • 消化内科疾病常用护理技术 • 常见消化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规 • 出院指导与随访
01
消化内科疾病概述
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
口腔
负责咀嚼食物,将食物破 碎成小块,便于后续消化。
胃
存储食物,通过胃酸和酶 分解食物,进一步消化。
大肠
主要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常规
饮食指导
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 油腻、咖啡、酒等。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药或抗酸药,缓解胃痛 和不适感。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 态。
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及时发现病情恶化或并发症。
食管
将食物从口腔传输至胃, 主要依靠肌肉的蠕动。
小肠
主要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 质,包括氨基酸、葡萄糖
和脂肪酸。
肝、胆、胰
分泌胆汁和酶,协助消化 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
消化内科疾病分类
食管疾病
如食管炎、食管癌等。
胃部疾病
如胃炎、胃溃疡、胃癌等。
小肠疾病
如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等。
胰腺疾病
如胰腺炎、胰腺癌等。
健康教育与预防措施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消化内科疾病 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 水平。
预防措施
指导患者及家属采取科学的生活 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等,以预防 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肝硬化的护理常规
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根据病情合理安排饮食,一般给予易消化、少刺激、营养丰富、少渣饮食。
3.一般患者应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危重患者或行特殊治疗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期间,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室息。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评估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呕血、黑便、黄疸、吞咽困难等症状;重点评估呕血和黑粪的量及性状,皮肤的色泽、温度、弹性和静脉充盈等情况;肝硬化患者应观察有无肝掌和蜘蛛痣。
5.保证抢救器械、药品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
6.正确执行医嘱,及时采集各项检查标本。
7.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及时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工作。
8.转外科行急诊手术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及转科工作。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消化道大出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的病人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过度劳累,以防止疾病复发。
腹痛剧烈时,注意安全防护。
3.饮食护理: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急性胰腺炎、消化道梗阻病人应禁食、禁水。
其他病人应根据病情,遵医嘱合理安排饮食,注意饮食规律,忌生冷、粗糙、油腻、刺激性食物,禁烟、限酒。
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神志、生命体征以及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血、黑粪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做好相应处理。
5.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合理安排用药,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做出相应的调整。
指导并协助病人正确采集各种标本,并及时送检。
6.准确落实各项特殊检查前后的护理,检查前常规禁食,肠道检查前按要求行肠道准备,以保证检查效果,并做好检查洽疗后的观察及护理工作,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7.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二、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一)恶心与呕吐【护理评估】1、询问恶心与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原因或诱因;呕吐的特点及呕吐物的性质、量、呕吐伴随的症状。
2、评估生命体征、神志、营养状况,有无水失表现,腹部情况。
3、必要时作呕吐物毒物分析或细菌培养等检查,呕吐量大者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护理措施】1、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测量和记录生命体征直至稳定。
血容量不足时可发生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降低,特别是体位性低血压。
持续性呕吐致大量胃液丢失而发生代谢性碱中毒时,病人呼吸可浅、慢。
2、准确测量记录每日的出入量、尿比重、体重。
观察病人有无软弱无力、口渴、皮肤粘膜干燥、弹性降低,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并可有烦躁、神志不清以至昏迷等表现。
3、观察呕吐情况。
观察病人呕吐的特点,记录呕吐的次数,呕吐物性质和量、颜色、气味。
4、积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严重水电解质失衡时,主要通过静脉输液给予纠正。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加强饮食管理,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定时、定量,少食或忌食生冷、刺激性、油煎油炸食物。
3.呕吐者应及时观察及记录呕吐次数,呕吐物性质、气味、颜色、数量及有无隔宿食物;腹痛、腹胀者,应观察部位、程度、性质、时间、与饮食的关系;有腹泻者,应注意观察大便次数、形状、性质、颜色、气味、量及伴随的症状,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凡呕吐、腹痛、腹泻、呕血、柏油便或血便者,应及时报告医师。
4.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
急性发作期患者应注意适当休息及充足睡眠;恢复期应酌情增加活动,以增强体质。
5.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避免情绪波动,克服心理障碍。
戒除酒、烟及浓茶嗜好。
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生命征、神志、皮肤、甲床颜色、肢体温度、周围静脉充盈等情况。
2、观察有无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等。
3、观察呕吐物、大便等。
4、观察各种引流管、引流液。
【护理措施】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危重患者或行特殊治疗与检查的患者应卧床休息。
3、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饮食,治疗饮食通知营养科,指导患者进餐定时定量,必要时少量多餐,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
戒烟酒。
4、应给予口腔护理,大便次数过多病人应保持肛周皮肤干燥、清洁,以防湿疹及褥疮。
黑便及呕血时必须正确评估出血量并记录。
保持床铺及病人身体的清洁。
5、备好专科抢救物品,如三腔二囊管、静脉留置针等。
危重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监测其生命征并记录。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6、遇到有HBSAg阳性者做好床边隔离,其用物、引流液及排泄物按乙类传染病消毒处理。
7、转外科急诊手术做好手术中转工作。
【健康教育】
1、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保健知识。
2、指导合理饮食,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的规律,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避免粗糙、刺激性的食物,或过冷、过热、产气多的食物、饮料等。
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保证身心休息。
戒烟酒,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4、特殊检查前做好宣教工作,消除紧张情绪。
对于出血、纳差、腹痛的患者,给予鼓励和安慰。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可修改版ppt]
消化系统概述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 使血糖升高 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全身各种组织加速摄取、贮存 和利用葡萄糖,促进糖原合成,抑制葡萄糖异生,使 血糖降低
消化系统常见症状的护理
一
恶心与呕吐
二
腹痛
三
便秘与腹泻
四 黄疸
一 1 2 3 4 5 6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常规
上消化道:口胃腔 、、十咽二、指食肠管、
消化道
分界为:?
空肠、回肠、盲肠、 下消化道:阑尾、结肠、直肠、
肛管
大消化腺:唾液腺、胰、肝 消化腺
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v 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
消化系统概述
食管:连接咽和胃的通道,主要功能是把食物和唾液 运送到胃内。门静脉高压时,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 裂时可造成大出血 胃:分为贲门、胃底、胃体和幽门四部分。主要功能 是暂时贮存食物,通过胃蠕动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以利形成食糜,并促使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胃排 空时间需要4-6小时
恶心与呕吐 概述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概念
恶心 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可伴有 迷走 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 低及心动过缓等,是延髓呕吐中枢受到刺激的结果。
呕吐 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 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二者均为复杂的反射动作,可单独发生,但多数病人先有恶心, 继而呕吐。
全身性疾病: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等。
前庭神经病:梅尼埃病(美尼尔病)特发性内耳疾
病
服用药物:抗生素、抗癌药及洋地黄等。 中毒:乙醇、一氧化碳及有机磷农药等。 精神因素:胃肠神经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根据病情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定时进餐,少食多餐,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冷、过热、过酸等刺激性的食物。
肝功能显著损害并有血氨偏高或肝性脑病先兆者,应限制或禁止蛋白质摄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宜以无渣的软食为宜:消化道急性活动性出血期间禁食、戒烟、戒酒。
3、危重患者或行特殊治疗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期间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室息,必要时电动吸痰;缓解期应注意劳逸结合。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评估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呕血、黑粪、黄疸、吞咽困难等症状;重点评估呕血和黑粪的量及性状,皮肤的色泽、温度、弹性和静脉充盈等情况。
肝硬化患者还应观察有无肝掌和蜘蛛痣。
5、备好专科抢救物品,如三腔管、静脉留置针等。
危重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监测其生命体征并记录,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6、遵医嘱正确采集血标本和呕吐物标本,做好输血前准备和隐血试验。
7、及时做好专科检查、治疗和护理的健康指导。
8、加强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紧张、烦躁不安、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反应。
9、转外科行急诊手术的患者,做好转科工作。
二、胃炎护理常规按内科及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用药史以及有无应激因素等,了解与本疾病有关的诱因。
2、评估患者有无嗳气、反酸、食欲减退、上腹饱胀、隐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3、评估患者有无黑粪或呕血,并评估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量及性状。
4、密切观察各种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5、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措施】1、一般患者应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急性大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应避免粗糙、浓烈香辛和过热,以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尽可能少吃或不吃烟熏、腌制食物,减少食盐的摄入。
急性大出血、上腹痛和呕吐者暂禁食,症状缓解后逐渐进食流质、无渣半流质。
3、对大出血、休克患者遵医嘱积极补充血容量,给予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修复胃黏膜糜烂和控制出血;对频繁呕吐、腹泻等患者,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4、注意评估患者有无嗳气、反酸、食欲减退、上腹饱胀、隐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观察用药的作用和副作用。
5、对于危重及大出血患者,注意观察有无黑粪或呕血并评估其量及性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做好抢救的准备。
6、加强心理支持,给予安慰。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建立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戒除烟酒嗜好。
2、指导患者服药的方法、时间等,防止滥用药物三、消化性溃疡的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及时了解有无呕吐、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
2、患者呕吐、呕血、便血、严重腹泻时应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并详细记录次数、量、性状。
3、腹痛时,注意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饮食的关系。
【护理措施】1、生命体征不稳定及进行特殊治疗的患者如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应绝对卧床休息,轻症及重症恢复期患者可适当运动。
2、饮食护理:指导食用易消化、高蛋白、低盐或无盐、低脂肪无渣的膳食。
3、少食多餐,定时进餐,进餐时细嚼慢咽。
4、进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以面食为主,不习惯面食者可用软米饭或粥代替,牛奶最好选用脱脂牛奶,但不宜多饮,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如生,冷,硬,含粗纤维多的蔬菜和水果及酒类、咖啡浓茶,辛辣类食物。
5、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注意腹痛的部位、性质及规律。
观察病人的呕吐物、大便颜色、性质及量,及早发现并发症6、用药指导(1)制酸药应在餐后半小时至2小时服用。
(2)抗胆碱能药应餐前一小时及睡前服用。
(3)胃复安、吗丁啉应在餐前服用,且不能与抗胆碱能药物配伍。
(4)片剂要嚼碎后开水送服。
(5)加强心理护理,保持乐观情绪【健康教育】1、平时要定时进食,饮食易消化、富营养、无刺激性食物为宜。
2、饮食要规律,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尤其晚餐不宜过饱。
3、避免过热过冷、粗糙、油炸、辛辣食物及浓茶咖啡。
4、对出血量少,无剧烈呕吐者可试进少量流质饮食。
5、大出血时,应禁食,禁食24-48小时后,如无继续出血,可该进流质。
四、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护理常规按内科及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了解有无发病的诱因2、评估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局部压痛范围,有无包块及腹肌紧张,有无黄疽。
3、评估患者有无发热、恶心、呕吐,观察呕吐物的量及性质。
4、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5、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恐惧等情绪。
【护理措施】1、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给予低脂肪、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切勿暴饮暴食。
伴有黄疸者,鼓励多饮水,促进黄疸的消退;高热者,鼓励饮水,多给予水果和饮料;重症患者应禁食,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3、患者恶心、呕吐时,遵医嘱给予止吐药:呕吐频繁或腹胀严重者,遵医嘱行胃肠减压,按胃肠减压护理常规护理。
4、急性腹痛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处理。
同时积极治疗胆道和肠道蛔虫。
5、注意评估患者腹部症状和有无发热、恶心、呕吐,观察呕吐物的量及性质,病情危重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给予患者心理安抚,减轻患者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
7、拟手术治疗时,及时做好手术前准备。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讲究饮食卫生,预防肠道疾病。
2、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忌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3、嘱咐患者如出现腹部症状,应及时就诊,严防穿孔。
4、嘱咐患者定期门诊复查。
五、急性胰腺炎护理常规按内科及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询问患者既往有无胆道疾患、胰管阻塞、十二指肠邻近部位病变,有无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等诱因。
2、评估患者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血尿淀粉酶增高等特点。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急性发作期和重症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精神和身体过度疲劳。
2、给予心理支持,讲解有关疾病知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3、发病早期绝对禁食,尽量少饮水;病情好转后逐渐进食免油的清淡流质饮食;病情稳定,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后给予蛋白质丰富饮食。
4、严禁饮酒,不宜高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养成饮食清淡和进餐规律的习惯。
5、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和尿量,评估腹痛、腹胀程度和范围,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早期给予营养支持。
6、减轻腹痛和腹胀,及时给予解痉镇痛药。
腹胀和呕吐严重者给予胃肠减压。
7、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抑制胰酶活性等,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
8、对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伴腹腔内大量渗液者,或伴急性肾衰竭者作好腹膜透析准备。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及时治疗胆道疾病、肠道寄生虫病等与胰腺炎发病有关的疾病。
2、帮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饮食及改善生活环境,戒酒、饮食宜清淡,避免暴饮暴食,防止胰腺炎复发。
3、指导患者如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及时赴医院就诊。
六、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按内科及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有无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如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肝胆疾病及血管性疾病等。
2、评估患者呕血与黑粪的量、颜色和性状,判断出血的量、部位及时间。
3、评估患者体温、脉搏和血压,观察患者面色,评估有无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4、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工作性质,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护理措施】1、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宜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误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
2、活动性出血期间禁食。
3、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尿量、面色及神志变化。
评估呕血或黑粪的量及性状,准确判断活动性出血情况。
4、积极做好有关抢救准备,如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立即配血、药物止血、气囊压迫止血内镜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
5、遵医嘱给予补充血容量、止血、抑制胃酸分泌等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6、给予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协助患者便后用温水擦肛门周围,做好皮肤护理。
7、安抚患者及家属,给予心理支持,减轻恐惧,稳定情绪【健康指导】1、向患者讲解引发本病的相关因素,预防复发。
2、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活动和休息,避免诱因。
3、指导患者和家属观察呕血和黑粪的量、性状、次数,掌握无继续出血的征象。
一旦出现反复呕血并呈鲜红,或出现黑粪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呈暗红,应考虑再出血,立即就医。
七、肝硬化护理常规按内科及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如有无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胆汁淤积、循环障碍、触工业毒物或药物等2、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特殊嗜好。
3、评估惠者目前的症状和体征,如有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出血倾向、贫血、肝掌、蜘蛛痣、门静脉高压症表现。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和社会状况。
【护理措施】1、代偿期患者应适当减少活动,从事轻劳力工作;失代偿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
2、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
忌酒,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物,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肝功能显著损害者、血氨偏高或有肝性脑病先兆者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以软食为主;腹水明显者应限制钠盐,给予无盐或低盐饮食,宜(1.2~2.0)g/d,入水量限制100mld左右,如有显著低钠症,则应限制在500md以内。
腹水减退后,仍需限制钠的摄入,防止腹水的再次出现。
3、遵医嘱使用利尿药、护肝、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等药,密切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4、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等,及时做好抢救准备。
5、评估腹水的增减情况,协助做好腹水的治疗。
放腹水治疗1次在4000-6000ml,不超过10000ml,防止患者因放腹水过量而发生虚脱。
6、给予口腔和皮肤护理,腹泻患者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并经常更换体位,预防压疮。
7、理解患者的情绪反应,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稳定患者情绪。
【健康指导】1、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症状、体征及可能的并发症。
2、指导患者合理休息和饮食,避免引起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预防并发症发生。
3、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和避免损害肝功能药物,延长肝硬化代偿期。
八、肝性脑病护理常规按内科及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有无引起肝性脑病的病因,如肝硬化、肝癌、消化道岀血、门静脉手术、继发感染大量放腹水、高蛋白饮食、催眠镇静药物、麻醉药、便秘、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低血钾、低血钠以及碱中毒、便秘、饮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