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课件

合集下载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课件(新人教版八下) 公开课获奖课件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课件(新人教版八下) 公开课获奖课件

8
整体感悟
开头:我的第一本书是“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
朋友的疑惑:课本有什么好写的? 我的解释:这是一本“让我一生难以忘怀”的书。 主体: ①“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
②父亲带“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知 道所念的《国语》是“真正的第一本书”;还回忆了念 书给“我”的快乐及交代了与“书”有关的几个同学朋 友的命运。 结尾:“我”的结论:人不能忘本!
3
诗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情境、 意象。我是老一代人,更偏重古典与现 代沟通,强调诗的生命体验,强调生命 的血肉感,没有真实的人生就没有我的 诗。我这个人以及我经历的一切坎坷、 屈辱都无法和诗剥离。我是历史的伤疤, 活着的伤疤,我的肉体与心灵里里外外 都是伤疤,每一首诗都是伤疤在诉说。 读者如果能从我的诗中感受到历史的疼 痛,我就知足了。
4
牛汉先生认为他的诗一直是和历史 和时代血肉相连的,和他所受的痛苦不 可分离。是的,他的诗最能充分发挥他 的生命潜在力,最能表达他对人生对时 代的感受。他的每一首诗都同他经历的 一切坎坷、屈辱无法剥离。正如一位评 论家所认为的,他是历史的伤疤,活着 的伤疤。
——《做自己的主人》蔡诚
5
幽默(yōu mò):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 凄惨(qī cǎn): 凄凉悲愤. 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fān fù): 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wēn hòu): 温和宽厚
……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火焰般的斑纹 火焰似的眼睛, 还有巨大而破碎的 滴血的趾爪! ——《华南虎》1牛汉源自我的2作者简介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 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 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 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 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 “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创作了 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 树》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 (1951)、《爱与歌》(1954)、 《温泉》(1984)、《海上蝴蝶》 (1985)、《沉默的悬崖》(1986)、 《牛汉诗选》(1998)。 自选集《蚯 蚓和羽毛》等。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课件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课件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 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 少得可怜。 在中国各地中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 将馆和网吧了,一个万多人的小镇,有几十个麻将馆五 六家网吧是常事。中老年人参与到麻将,青年人上网, 少年儿童看电视。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 上网和看电视。不管是在网吧,还是在大学的电脑室, 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都在玩游戏,少部分在聊天。在 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读书的学生少之又少,这确实 让人担忧。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意外地 触动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他在书中说:在中国旅行时 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 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 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 为发达国家!
第一部分(1):引出第一本书的话题(顺叙) 第二部分(2-10):回忆第一本书不同寻常 的经历。(倒叙) 我
的 第 一 第三部分(11-13):补叙与第一本书相关 本 的人与事。(补叙) 书
第四部分(14):总结全文,表达对第一本书 的珍视之情。(顺叙)
第一本书
(1-2)写作的缘由和父亲的书。 (3-13)第一本书的感人故事。 (14)呼应开头,表达对第一本书 的珍视铭记之情(不能忘本)。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 幽默”,写其童年生活艰苦和沉重,不仅自 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 生存的底线上挣扎. 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 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 淘气,能和小伙伴、小动物在一起,回到大 自然中间,有人间真情,就是快乐的,而且 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 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 七月诗派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 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 月诗派崛起于抗战烽火之中,跨越了抗 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是这 一时期坚持时间最长、影响广大的文学 流派。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人教新课标版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人教新课标版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从文中“我”和乔元贞结局旳对 比,你懂得什么道理?
“知识变化命运”
课文补述乔元贞旳命运这一情节.引起我 们更进一步地思索生活与人生旳命题,更 深刻地了解“知识变化命运”旳现实说法 。
1、对题目“我旳第一本书”所包括旳意思了解有误旳一项是
(B )
A、指我拥有旳那半本国语课本。 B、我出版旳第一部诗集。
作者是怀着沉重旳心情,敬重、珍爱旳感情追忆 “第一本书”旳,感情复杂,百感交集,因为那本 书里深藏着苦难旳生活和恶劣旳学习条件与环境, 同步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旳命运,以及在那 种荒寒背景下尤其可贵旳一点乐趣和温情。
1、我旳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旳大自然 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旳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旳感觉是辛酸旳,因为童年生活是 窘迫旳,是艰苦而沉重旳,哪有幽默可言?然而 与生俱来旳童年旳好奇、天真和调皮,使他们和 小动物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玩起来,就会充 斥幻想,就会什么困苦都忘却。这就是生命最初 旳快乐和幻想。
C、指我上旳人生第一课,里面蕴含着生活旳艰苦,人间旳温情。 D、与书有关旳童年生活、同学友谊,是作者生命最初旳快乐与 梦幻。 2、读了“我旳第一本书”不同寻常旳来历后,你能从中感受 到哪些感情? 爸爸旳深情;同学、朋友间旳友谊;童年旳乐趣(人与狗之 间旳默契、情趣);生活旳苦难。
3、作者是怀着怎样旳感情追忆他旳“第一本书“旳? 敬重、珍爱;复杂、百感交集:爸爸旳宽厚善良、纯真旳友谊、 孩提时代旳快乐……
整体感悟
开头:我旳第一本书是:60年前小学一年级旳国语课本 朋友旳疑惑:课本有什么好写旳? 我旳解释:这是一本“让我一生难”以旳忘书怀。
主体:
① “我旳第一本书”不同寻常旳来历。 ② 爸爸带“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懂得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课件

品析·语言 4.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 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 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 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 指什么?)
这里的“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 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 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 的读书和写书(诗)就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了.因为 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 本了.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 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 ,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 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 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3-9)第一本书的来历。
(11-13)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或事。
(14)呼应开头,表达对第一本书 的珍 视铭记之情(不能忘本)。
新课·讲解
1.作者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是什么样子的?从中 发现了什么? “一团纸”,是拦腰截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 封面,没有头尾”
苦难的生活 同学之间的浓浓的友情以及父亲对孩子之间友情 的理解——人间的温暖与友情
温和、善良、乐于助人
善良、勤奋、调皮 忠厚、没本事 聪明好学 勇敢、带点傻气
拓展·延伸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 孩子,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大器的,可是他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 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 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他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 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我并不比乔元贞聪明,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 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
从文中“我”和乔元贞结局的对比,你 懂得什么道理? “知识改变命运”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3课《我的第一本书》课件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3课《我的第一本书》课件

从文中“我”和乔元贞结局的 对比,你懂得什么道理?
1知识改变命运。 2生活是薄荷糖,含在嘴里品味 时透着一股清凉;生活是加糖 的咖啡,苦亦甜。 3生活感动我们,我们感动生 活。……
品析文中的重要语句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 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 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艰苦和沉 重的,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 气,能和小伙伴们、小动物在一起,回到 大自然中间,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 命最初的快乐。
2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 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 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
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中的 “本”在这里指什么
枉,白白的,无价值的,无意义的。如果这 第一本书不写出来,说明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 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 “本”,双关,指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 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明确: 1乔元贞没有课本却考了第一名,可见他是聪 明好学的孩子。这“半本书”是他一生唯一的 一本书。文章最后说:“乔元贞现在还活着, 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 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2乔元贞这样聪明好学,却最需要学习的时候 失学了,与知识擦肩而过,人生成长的第一个 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时文化经济 的极度落后和贫困,他一辈子只能生存在社会 的底层,一辈子都在为起码的生存而挣扎。乔 元贞是不幸的,是落后、贫穷和封闭限制了他 的发展,毁了他的一生。
简介作者
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 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 年,1940年开始写诗, 有诗剧《智慧的悲哀》、 诗歌《鄂尔多斯草原》、 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我们学过他写的《华南 虎》。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K12课件
24
3 我的第一本书
主题探究: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解析] 理解书里浸透的情感,理解书里渗透的时代的辛酸。 特别要扣住能够直接表明作者情感的关键句子和段落,例如 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与最后一段。
[答案] 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 重、珍爱的感情追忆它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因为那本 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 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 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
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
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
他一辈子只能在生活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
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
命运”的现实意义。
凄凉悲惨. 奥妙神秘.
• 翻来覆去(fān fù): 多次,一次又一次.
• 温厚(wēn hòu): 温和宽厚.
K12课件
5
K12课件
6
梳理内容 文章围绕“第一本书”记叙
了哪些事情?
(1)从一位诗人来访, 引出话题第一本书(难忘)。
(2-9)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
(10)进一步交代这是“真正的第一本书”
老师这样说:“知识改变人生命运”。
请你写几句关于生K活12课件的人生感悟! 16
读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后, 你能从中感受到哪些感情?
• 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 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第一本书
父子之情 同学相邻之情 人与狗的情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 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 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 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作业
离别、送别在文学描写上是一个永 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描写离愁、别绪 的名篇佳作无以计数,请你写出三个写 离别、送别的诗句。
拓展训练[可选]:
1、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 体会,互相交流。 2、说说你对文中父亲、我、乔元贞、 “弄不成”、二黄毛的看法。 3、“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 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人会有怎样的对话? 请你想象一下,然后揣摩人物的心理,对 一段话。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 听不见枝头鸟鸣, 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 但是我坦然 并不觉得委屈烦闷。 开花的季节, 我跟枝叶同样幸福 沉甸甸的果实, 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 “枉写了这几十年诗”?“人不能忘本” 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 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 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 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 写书(诗)就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了. 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 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了。 “人不能忘 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 这里指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 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1、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 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为 何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
因为当中蕴涵着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 浓浓的真挚情意[父子情同学情].
2、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本课本 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 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 蕴含着艰辛,人间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 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 翻来覆去”等词语。 2 、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 感悟。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 会思考人生。
幽默(yōu mò):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 凄惨(qī cǎn):凄凉悲惨. 奥秘(ào mì ):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fān 次 重复.
温厚(wēn
牛 汉
牛汉,生于1923年10月, 山西省人。抗日战争期间 在陕甘地区读中学、大学。 1940年发表作品,主要写 诗,近十年写作散文。已 出版诗集十余本,散文集 七本,诗话集两本。此外 还参与主编中国现当代诗 选数部,台湾编印了《牛 汉散文精选》。从事文学 编辑工作半个多世纪,曾 主编《新文学史料》二十 年,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名 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 会长。
2 、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 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 本书”? 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3 、“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 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 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 作者要回报它。
4、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 如果不写,我就பைடு நூலகம்读了这几十年的书, 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fù):一次又一次;多
hòu):温和宽厚.
要求: 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 发生的过程。 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
课文中哪些内容你比
较感兴趣?能说 说理由吗?
整体感知,思考: 1、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
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 本为何令作者永志不忘,并专门著文纪念? 2、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本课本 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 “第一本书”的?
拓展: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 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 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 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 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 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 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 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 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 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 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 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 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 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 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 说法。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 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到一点生命最初的 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 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 么?)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 幽默”,写其童年生活艰苦和沉重,不仅自 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 生存的底线上挣扎. 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 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 淘气,能和小伙伴、小动物在一起,回到大 自然中间,有人间真情,就是快乐的,而且 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 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 的“第一本书”的? 作者是怀着沉重的心情,敬重、珍 爱、感激的复杂感情追忆“第一本书” 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 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 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 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 趣和温情。
品 析 文 中 的 重 要 语 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