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老年人口现状与走向(200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双版纳州老年人口现状与走向

一、老年人口现状与特点

我州区域面积19125平方公里,耕地156.5万亩,2005年总人口880837人。其中农业人口609746人,占总人口的69.22%,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98000人,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11.1%。经过对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我州老年人口具有以下特点:

(一)老龄化来势猛、速度快。据统计,1990年,全州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45758人。1995年达到59804人。2000年达到78300人,2001年达到858933人,占总人口的9.19%,2005年达到98000人,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11.1%。

1990年全州总人口平均寿命64.09岁。2000年全州总人口平均寿命67.26岁,2010年全州总人口平均寿命预测70.59岁、2020年全州总人口平均寿命预测74.08岁。按国际贯例,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标志着我州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未富先老”。

(三)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转型相交会。在处理经济发展的各种复杂矛盾的同时,又要兼顾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产生以上特点的原因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因素。从主观上讲,是人类自身发展进步,讲究文明、珍爱生命,不断加强自身保健的结果;从客观上讲,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给老年人的生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类道德水准的提高,使尊老敬老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从而保证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人类养老的方程式继续永恒。

二、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可以改变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的预期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州经济发展是迅猛的。2005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78. 8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6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8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72元。

(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生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无病提早预防,是提高人口预期寿命的安全手段之一。我州的医疗卫生机构,目前已从解放初期的6个,已发展到今天,全州建有功能齐全的县级以上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37个、妇幼保健院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个、卫生监督所4个。各企事业单位设有医院或卫生所(室),三级卫生防保网基本健全。

(三)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我州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处于全省的先进行列,核心家庭逐年上升,2005年独生子女户已达56920户;占全州236774户总户数的20.04%。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一方面使人口出生率下降,另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者人数相对减少。老年人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社会问题。

(四)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世界上发达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10%之间的时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5000美元左右,老年人口比重达15%以上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高达8000美元以上,西双版纳州的经济在全国属于欠发达地区之一,但2005年国民人均生产总值不会超过1000美元。如此大的差距说明,中国的老龄化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既有共同点又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我们要比发达国家多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逐步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老龄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对老龄工作,我州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州专门设立了各类不同层次的老年人管理机构。州、县(市)设有老龄委、老干部局、民政局、工会以及各类老年人协会等。在乡镇和街道,也相继建立了与相应的老年人组织机构。各村(居)委会都设有老年之家。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全州共有老年协会127个,入会老人22415人。

(二)健全的服务设施。我州在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组织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兴建老年人文体娱乐保健场所87个,投资310万元,兴建13个“星光老年之家”;兴办老年大学2所;农垦系统从分局到农场、分场、生产队建有活动中心167处;占地面积117.528亩,建筑面积为94326.9平方米,投入资金314万元;建立活动室17处,建筑面积为22746.6平方米,投入资金45万元,使用面积2089平方米,为广大老年人创造了“老有所乐、乐有去处、老有所依”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三)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根据我州80%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的实际;我们在实行了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的供养方法的同时,建有6所敬老院和1所社会福利院,入院老人49人,分散供养863人,助养52人。将城镇中的2479名老年人纳入了“低保”范围,农村中的1322名特困、五保老人按月得到民政部门的生活救助。

四、老年人问题面临的新挑战

我州的老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新形势也面临着的挑战。

(一)家庭规模持续变小,将冲击和削弱传统的养老方式。家庭规模是指每个家庭成员数目的大小。我州由于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核心化家庭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80年代初期开始家庭户规模一直明显呈下降趋势,我州平均户规模已由80年代初期的4.5人降至目前的3.1人,1—3人的小型家庭数量稳中有升,核心家庭将占绝对多数。目前,我州35岁以下的青年夫妇均是1个孩子,形成了典型的核心家庭,这种发展结果必然导致子女对老年人经济支持的能力将逐渐减弱。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将打破,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所谓的农村集体经济,也不可能再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福利保障。

(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将不断延长。据统计部门预测,2010年我州人口寿命预测将达到70.59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据初步预测全州总人口将达到931994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33985人,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14.3%,到2020年进入老年人口高峰期,据初步预测全州总人口将达到1017647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2.52%。迅速膨胀的老年人口和高龄人口将把老年人的经济、医疗、住房、精神、权益等五大基本需求摆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届时,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压力是巨大的,反过来,由于地缘的关系,老年人对社区的依附性将越来越强。

(三)认识有待端正、提高。各级政府还没有把老年人问题象发展经济一样列入议事日程,对解决老年人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要提高和端正这方面的认识。

第一、让每位老年人都有幸福的晚年,不仅使他们享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而且对全体社会的成员也是一种慰藉和鼓舞,这是因为上一代人晚年生活幸福快乐有益于坚定下一代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第二、解决老年人问题,可以充分利用老年人长期社会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为培养和教育青少年一代,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第三、解决老年人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的一个方面。

第四、解决老年人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新伦理道德观念和婚姻家庭观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第五、解决老年人问题,有利于树立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社会风气,有助于破除“养儿防老”的封建思想,解除老人养老的后顾之忧。这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控制人口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