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郭齐家作为一个真诚的教育家,孔子是极富于首创精神的。他一生抱着追求真理和作育人才的愿望,在自由讲学的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孔子毕生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经验是卓越的,他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贡献也是十分巨大的。从我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看,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思想和言论,大都可以直接追溯到孔子。即使对当代的教育建设和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

(一)创造性的生命精神

孔子和儒家教育思想,首先突出的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周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意思是说,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按照《易传》的看法,宇宙是一刚健的生命,不停息地变化流行,人也应该效仿它而自强不息。我们人有一种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穷通变易。人效法天地、德配天地、宏大天性,就是要发扬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全面发挥人的禀赋与潜能。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人能够把道廓大,不是用道来廓大人。这是一种‚尊生‛、‚主动‛的传统,肯定人的创造可以与天地的创造相配合、相媲美,‚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这就是说,一旦人能充分地护持住自己的道德理性,人就能全面发挥其本性,并且尊重每个人及每一物的生存,使之‚各遂其性‛;这样就能回应天地的生命精神,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与天地鼎足而三,理性地适应并进而辅相天地。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的生活意义,由此而确立。孔子和儒家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都是讲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于天上、地下、人间。人可以与天地相协调、相鼎立,完成自己的生命理想,并以平等精神体察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价值,完成其生命,最终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立言‛、‚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这对于当代教育改革有重大启发意义的,这对于提高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年轻一代具有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人生理想是有借鉴与启发意义的。

(二)仁者爱人的宽容精神

孔子教育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故曰:‚仁者,人也‛。(《礼记〃中庸》)‚仁‛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仁‛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自己决定自己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自尊,又尊人。‚仁‛就是一种宽容的精神。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让别人事事行得通。这就是‚尽己为忠‛。自己不喜欢的,不愿意的,决不强加给别人。这就是‚推己及人为恕‛。孔子和儒家的理想,是要把仁爱的精神,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人。爱宇宙万物。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我们爱自己的亲人,进而爱人类,爱草木鸟兽,爱自然万物。所以仁者把自己和天地万物看成一体。孔子和儒家主张通过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值得提出的是,19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出席世界宗教大会的几千位宗教领袖或代表,签署了《全球伦理宣言》,其中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文明间矛盾与冲突相当普遍的当

今世界,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诚恕之道,彼此尊重,加强沟通、理解与对话,是调节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族群与族群、宗教与宗教之间关系的良方,也是克服人与自然对立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思路。其实这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精神。

(三)有教无类、面向全体的普教精神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光辉思想,他认为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普及于平民。孔子以前的教育是有‚类‛的,教育大权把持在少数贵族手里,那时叫‚学在官府‛。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意义的大事。

当今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有人认为其重要精神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培养,全面发展,人人有得,学会高质量地生存。‛也有人归纳素质教育应该体现:‚从孩子出发,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其实这就是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延续和运用。

1999年9月24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李元哲应邀于香港中文大学邵逸夫堂举行的新亚书院50周年校庆之‚中国文化专题讲座‛,发表题为《中国文化与教育》的演讲。他说:‚在教育的领域里,最值得提起的也许是孔夫子‘有

教无类’的思想,一个人虽然有先天秉赋的不同,或生活环境各异,但孔子觉得每个人都可以经过教育使他们既‚成人‛又‚成才‛,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道德、有能力的人。非常可惜的是,目前在过度激烈的升学竞争中,‘成人’的教育被忽略了,而‘成才’的教育,也因为过度重视以‘笔试’的结果来衡量学生的成就的结果而受到很大的伤害。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我们都坚信人生而平等,职业也没有什么贵贱,在一个分工很细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变得非常重要,不同的行业在不同的领域做出贡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好好培养自己的兴趣与才能,站在个别的工作岗位上好好为人群社会做出贡献,便是伟大的人。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不一定都有出众的才华,但是每一个人经过教育与努力便能真正成为伟大的人,这才是我们该追求的理想,也就是儒家‘有教无类’的中心思想。但是目前我们的教育,由于升学的竞争,教育不但未能达成‘有教无类’的理想,反而成为人与人竞争的场地。在鼓励学子们力争上游的过程中,许多青少年便被无情的折磨,甚至摧残。如果我们能够深深思索‘成人’与‘成才’这两大宗旨,更一步体会‘有教无类’的真正意义,我们的教育才不会走入迷途‛(香港《明报》1999年10月2日,《参考消息》报1999年10月11日转载)深入挖掘孔子‚有教无类‛的深刻含义来分析当前教育中的矛盾和问题,对促进当代教育改革是有意义的。

(四)立志有恒的道德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