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18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18张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的背景 第2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 ——改革的内容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改革的影响
课程标准: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第1课)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第2课)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3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情况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三单 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件(共1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 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三单 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件(共1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 载)
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 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抛弃了他们民族原来 的特长,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 衰亡的路线。” 试评述这种史学观点。
套,比较全面 •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兼有确立封建制度与民族融合的性质 • 影响: • 1.生产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 的复苏和繁荣; • 2.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 • 3.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
合,为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奠定基础。
• • (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 (2 • (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 • (4)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后期孝文帝主持,侧重实行汉化政策、移风易俗,促进民族大融合
• (1)社会风俗的滞后性和保守性,阻碍社会的变革。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件(共1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共32张PPT)-文档资料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共32张PPT)-文档资料
经济上: ①北方农业区仍是中国经济中心(北 方经济的破坏和恢复交替出现);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②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文化上:科技发展,佛教兴盛、道教兴起,儒 佛道三教并立(三教会同或“胡汉文化交融”)。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
、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 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
思考2:北魏统一北方有什么历史 意义?
思考3 孝文帝改革前面临哪些社会矛盾? 这些社会矛盾是怎样产生的? 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 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 比屋。” ——谢灵运
北拓魏跋孝文贵帝族改盘革剥前,导北致魏阶社会级存矛在盾着激什么化尖并锐引矛盾发?起 义
北魏初期,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 的地主豪强,只得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 护制。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 纳税服役,但他们趁机隐瞒人口,逃避 赋税、徭役。同时,地方官吏与地主勾 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 大农民负担沉重。
北魏政权
宗主
农民
北魏 政权
宗主
—隐瞒人口 —国家赋役减少 —任意压榨人民—阶级矛盾激化
农民
宗主督护制的弊端
“人”型 政权机构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县郡

县令(最高 县丞(行政、 县尉(军事、
长官)
刑狱)
治安)

三老(教化)
啬夫(听讼、 赋税)
游徼(贼盗)
亭 (亭长)
里 (里典)
阅读材料:
材料一:P34,学思之窗 材料二:P34,第一自然段
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有什么 后果?
教材版本:人教版,选修1 年级:高二年级文科 课题:第一课 改革迫在眉睫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①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②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同时要讲 究改革的策略 ③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都具有曲折性,所 以改革者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争取胜利的信心 ④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 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 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 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①牧民转为农民,贵族转为封建地主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政治制度)
从材料和图片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②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同时要讲究改革的策略
生活方式汉族化 与此同时,一部分汉族人在与胡人接触过程中,受到胡文华影响。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西晋末年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为代表的北方及西北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建立了很多割据政.
②文学、生活融入鲜卑色彩 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和“乐”(伴随礼进行的
乐舞)作出的规定制度, 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出什么认识 ①牧民转为农民,贵族转为封建地主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鲜卑人乐俑
是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强
观察下列图片,思考北魏政权在孝 文帝改革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牧马(魏晋 墓壁砖画)
牵羊的少数民族(魏晋墓壁砖画)
扬场图 (魏晋墓 葬壁画)
耕牛图 (魏晋墓 葬壁画)
从魏晋墓葬的壁画 中可以反映出当时鲜 卑族的生产状况发生 了怎样的改变?

1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课PPT课件

1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课PPT课件

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
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民主政治有迫切需求。
.
5
多山 多岛 环海
.
6
• 2、奴隶制城邦国家的雏形 • 时间:公元前9-前8世纪 • 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
机构的设立
• 氏族成员:贵族和平民(农民、手工业者)
.
7
3、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的激化:
(1)政治上:
贵族掌权,平民政治权力太少。
贵族:首席执政官(城邦首脑、内政权);
长老议事会(最高决策、监察、审判权)
平民:公民大会(名义最高权力机关,无实权)
(2)经济上:
实行债务奴隶制。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通
过高利贷和土地兼并方式使平民沦为“六一汉”
直至债务奴隶。
(3)表现:前632年雅典平民武装暴动,给统治
.
4
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1、雅典的地理环境对经济政治发展的影响:
①特点:位于希腊阿提卡半岛,有小块平原,物
产丰富,附近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
②对经济政治影响:
经济:
经济生活多样性。近海居民商业航海贸易为
主;山地居民游牧业商业航海贸易比较发达。
政治:
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难以通过
者敲响警钟,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进行社会政
治改革。
.
8
二、工商业的发展 1、原因:
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 力提高
2、发展表现:
经济作物发展;
手工业进步;
商业贸易繁荣。
.
9
3、影响: (1)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 (2)雅典公民分化与社会矛盾激化:
代表旧贵族的平原派:主张贵族寡头政 治,维护既得利益。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 课件(共28张PPT)
请分析: 1.与古代的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 理环境有什么不同?这种环境造成了什么结果?
【答案】 1.不同:①划分成小的区域。②多山多岛、地区彼此独立隔绝。 结果:①古希腊海洋文明,适合海外贸易与商业活动(经济)。 ②适合小国寡民城邦制度,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
希腊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上面这段传说说明了什么?
提示:古代雅典人向往富裕、和平的生活。
自主学习
要求:课前预习教材,自主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雅典的地理环境如何?雅典城邦兴起的雏形出现于
何时?雅典社会有哪些阶层? 2、BC8—6世纪,在雅典贵族政治统治下,社会动荡产
生的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 3、雅典工商业发展使雅典社会中公民阶层主要分成哪 几派?各自的要求是什么? 4、萨拉米斯岛的地理位置有何特征?雅典丧失萨拉米 斯岛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
政体 总结
古希腊文明 古中华文明
海洋(多山多岛) 大河流域
小国林立 幅员辽阔,统一
四分五裂 的中央集权
工商业为主 海外贸易发达
农业发达
民主共和
专制集权
海洋文明
大河文明
二、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1. 出现城邦国家的雏形 时间:大约在公元前9-前8世纪 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设立 特点:小国寡民 社会成员:贵族和平民(包括农民、手工业者) 性质:贵族共和政体



反对贵族专

权,要求改革


山地派(平民)
(激进民主政治,进行 彻底的社会变革)
海岸派(新兴工商业奴
隶主)
(温和改革)
主题二 梭伦改革的必然性 互动探究 材料一 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 城邦毁于豪强,而人民受专制奴役则因愚昧。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3单元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PPT优质课件 (1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3单元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PPT优质课件 (15张)ppt

土地制度---- 均田制
实施前提:
政府控制大量无主荒地。
具体含义: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
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实质: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影响: 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
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恢复发展。
★拓展: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土地制度之不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 台上的 脸谱大 多是相 同的, 而有时 不尽相 同的脸 谱图案 ,都是 自由发 挥和再 创造的 结果。

3.作为人类文化精品的脸谱艺术是中 华民族 文化的 重要组 成部分 ,只有 继承和 发展好 戏曲脸 谱艺术 ,它才 能拥有 更辉煌 灿烂的 未来。

4.戏曲艺术汲取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 中的长 处和优 点,又 有所发 展和创 新,超 越了文 学艺术 和绘画 艺术的 高度, 审美价 值提升 。

9. 文章写于抗日战争艰难时期,“灯” 除有像 中的普 遍意外 ,也应 有时代 意义, 文章不 仅启迪 人们思 考人生 问题, 也给缺 少抗战 信心的 人鼓气 。

10. 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之作,是不同 时期的 重要作 家倾其 心力与 才力创 作出来 的时代 精品

11. 经过不同时期淘洗的经典之作是重 要的时 代精品 ,不同 时期的 作家倾 尽了心 力与才 力
1.背景: 商:战国时,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孝: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存在大量荒地。 2.内容: 商: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 孝:推行均田制,规定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 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3.实质: 商:实质是推行土地私有制; 孝:实质是推行土地国有制。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1课-文档资料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1课-文档资料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要点探究轻巧突破
北魏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
经济上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政策,计口授 田,劝课农桑,使拓跋部由以畜牧经济为 Evaluation only. 经济上 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 定居生活,适应了中原地区的需要 政治上仿照汉制设官,重用崔浩等汉族儒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政治上 生,完善朝廷典章制度,国家机构日益完 备 文化上 文化上兴办太学,积极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军事上建立强大的军队,发动一系列征伐 军事上 兼并战争
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 (3)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 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栏目 导引
(1)北魏靠武力统一北方,各种制度的建设不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2.民族矛盾尖锐: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 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
关系,致使矛盾日益尖锐。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名师点拨:虽然改革名为北魏孝文帝改革, 但是改革之初由于冯太后临朝听政而实际由
她推行变法。孝文帝亲自主持改革是在冯太
后病逝后。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3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件 (共4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3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件 (共43张ppt)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程标准: 1.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中国古代历史纪年(BC21世纪——1840年)
●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春秋战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
先秦
●秦汉:封建大一统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
2、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3冯太后、孝文帝执掌朝廷实权,积极推 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北魏虽然凭借武力统一了黄河流域, 但统治者却寝食不安。
到了北魏孝文帝统治时,派你们作 特使,到下面进行社会调查,分析当时 社会存在的问题与形成原因,回来后准 备上朝如实禀报。对策???
社会问题 1 阶级矛盾激化 2 民族矛盾激化 3 缺乏统治中原地区的经验 4 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5 土地荒芜、经济衰退
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冯太后主持的前期改革 原因
内容
影响
整顿吏治、
官制
俸禄制
土地制 度
均田制
基层行 政制度
三长制
赋税制 度
租调制
整顿吏治、俸禄制
• 措施:
俸禄制 • 影响:
目的 内容
处罚措施 任期标准
• (1)对贪赃枉法严惩不怠,相对缓和当时的阶 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 (2)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 吏治有所好转,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 极意义。
二、露田、桑田均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 买所不足。”
三、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他们可得壮牛一头, 田三十亩,但不再给桑田。
四、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 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 许出卖。 后代谓此“公田”为“职分田”或“职公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ppt优秀课件:《改革迫在眉睫》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ppt优秀课件:《改革迫在眉睫》
材料二:魏初规定:“天下民户分为九等纳租赋”,自文成帝始,又兴十五项 “杂调”(杂税),后以战争的临时征发,一户竟收租五十石, 为正常年租赋 的二倍半!
材料三: “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措施:参见教材第33页
意义:拓跋部由畜牧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 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推 动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北魏逐渐扩展到黄河流域。
材料一:河东薛辩、薛永宗、斐骏等各拥强兵,雄据一方。河北“韩、马两姓 各二千余家,恃强凭险,最为狡害,劫掠道路,侵暴乡闾。”
政治制度的落后(表现、影响)
的 背
必要性:面临 严重的统治危机
民族矛盾激化(原因) 阶级矛盾尖锐(原因、表现)
景 改革的推动力: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
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题练〗
1.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
D 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 献文帝:拓拔弘
孝文帝:拓拔宏(元宏)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 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 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0页
前提: 1、北魏的崛起
⑴族源: 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跋部; 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 338年建立代国,后为前秦吞并。
⑵崛起: ①背景: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②北魏建立:386年拓拔珪(平城)
北魏的崛起历程北魏的发展背景表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间意义政治制度的落后表现影响民族矛盾激化原因阶级矛盾尖锐原因表现依据人物和措施经政人才文意义小结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民族矛盾尖锐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课件2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课件27页

精 编 优 质 课 PPT人教 版高中 历史选 修一第 3单元 北 魏 孝 文帝 的改革 课 件( 共27张 PPT) ( 获 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
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
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
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3单元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课件(共27张PPT) (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1 促2进、了北均魏社会田经济制的繁所荣和文分化发配展。的土地性质是什么?内容?作用?
1)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这一顿打得着实是重,元恂躺了一个多月才能起床。
3、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为后来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风声鹤唳 皮里阳秋 东山再起 南柯一梦 骑虎难下
精 编 优 质 课 PPT人教 版高中 历史选 修一第 3单元 北 魏 孝 文帝 的改革 课 件( 共27张 PPT) ( 获 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精 编 优 质 课 PPT人教 版高中 历史选 修一第 3单元 北 魏 孝 文帝 的改革 课 件( 共27张 PPT) ( 获 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二、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改革——冯太后主

创建新制
重点是: 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
目 的: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内 容: 2、实行均田制
3、设立三长制
4、推行租调制
促作进了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
了北魏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 定了基础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1课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1课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2)在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推行冯太后的 改革政策,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
直接推动下进行的。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三、学习延伸(教材P35)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冯太后在孝文帝改革中
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
提示: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起了推动作用,
并且孝文帝第一阶段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她的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图文探究
鲜卑以游牧为生,善骑射。东汉初年,活动 于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鲜卑……随着 北匈奴势力衰耗,鲜卑开始连年出兵攻击北
匈奴。公元85年,鲜卑与南匈奴、西零及西
域各族共击北匈奴迫使其逃遁。公元87年,鲜 卑再次大败北匈奴,斩杀优留单于。……北 匈奴西迁。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
提示:(1)北魏于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
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为
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
社会生产的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2)北魏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的先进文 化,开始封建化进程。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北魏社会
的。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在宗主督护制下,出任宗主的都是地方上的 豪强地主,这些豪强地主绝大部分都是汉族
大地主,它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汉
族大地主的需要。因此,④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 A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北魏孝的组合型选择
题,用排除法比较简单,排除包含不符合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人教版选修1 历史: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复习课件(共43张PPT)

人教版选修1 历史: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复习课件(共43张PPT)

习题巩固:
D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条件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
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
C 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
A.拓跋珪
B.道武帝
C.冯太后
D.拓跋宏
人教版选修1 历史: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复习课件(共43张PPT)
人教版选修1 历史: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复习课件(共43张PPT)
zxxkw
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 化,按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进行统治, 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
☆冯太后掌权时期,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 汉族先进文化;
人教版选修1 历史: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复习课件(共43张PPT)
改革后期——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一)特点:
(二)概况:
--------移风易俗 1.主要措施:
(1)易服装 (2)讲汉话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4)通婚姻 (提倡鲜卑人同汉人通婚) (5)改籍贯(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原籍)
经济 军事
气候恶劣,交 通不便,生产 不能满足需要。
易受强敌“柔然” 威胁,不利于控 制中原。
地处黄河之 南,农业生 产发达。
利于控制中原,并 举兵南下征服较弱 的“南齐”。
文化 落后的少数民
族文化。
先进的汉族文化, 数个朝代之都。
人教版选修1 历史: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复习课件(共43张PPT)
(1)制定俸禄制 ——吏治有所好转 (2)推行均田制 ——北方社会经济好转 (3)设立三长制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4)推行租调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改革迫在眉睫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改革迫在眉睫
问题六:孝文帝为什么能在之后的改革中学习汉 族先进文化?
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问题一: 北魏是怎样崛起的?北魏的崛起 有何影响?
1 、北魏的崛起
背景: 前秦瓦解
过程: 386年拓拔珪建北魏,后迁都平城 影响: 为北方统一提供条件
问题二:北魏在何时统一黄河流域?有何影响?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经济发展较快。
“鲜卑”作为 一个部落集团 的名称,约始 见于东汉。鲜 卑一名,有学 者认为鲜卑即 “犀毗”,亦 称“师比“, 指胡人的带钩 而言。 “鲜卑” 意为瑞祥或神, 合之为瑞兽或 神兽。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孝 文
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帝 改
有利条件——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
材料 北魏统治者为掠夺土地、人口、牲畜和财富, 热衷于发动战争。他们强迫其他各族人民充当步兵, 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 卑族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 守城主将。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 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 无害。
请思考:太武帝的言论反映了统治者 的什么政策?
1 、冯太后临朝听政,掌握实权 ,培养孝文帝 2 、孝文帝精通汉族文化
文明皇后(冯太后)
冯太后:谥文明皇后。(442-490年),长乐信都(今河 北冀县)人。452年,北魏第六任皇帝拓跋濬即位,将冯 氏封为贵人。456年,立为皇后。465年,拓跋濬去世, 拓跋弘继任。冯氏被尊为皇太后。476年,孝文帝即位, 封冯氏为太皇太后。477年至490年,北魏一系列改革 的实际主持者。她聪明果决﹐猜忌而长於权术﹐以重管 ﹑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
A. 鲜卑族自身的落后性 B. 统治者的腐朽 C. 战乱频繁 D. 汉族的反抗

人教版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三单元孝文帝改革 课件 (共7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三单元孝文帝改革 课件 (共75张ppt)
(2)推行均田制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民族融合,影响后世 便于征收赋役
(3)设立三长制 ——健全基层政权,保证有效控制;
(4)租调制
新的租调制
配合均田制、改变原来赋税征收上的混乱 每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租是粮食; 调是绢帛)。
农民负担减轻 ——改变了原来的混乱
国家收入增加 ——隐匿农民成为编户齐民
民族融合: 鲜卑族:游牧——农耕 影响后世:沿用到唐中期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新制
(1)实行俸禄制,整顿整治——吏治有所好转
影响后世
(2)推行均田制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民族融合, (3)设立三长制
设立三长制
配合均田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三长: 邻长、里长、党长 地位: 基层行政组织 职责: 查户口、收租税、征徭役兵役
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
为核心发生。
民族融合
1.含义: 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 惯、制度、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 互影响和渗透 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2.过程: 和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吸收的过程 3.表现:
(1)经济: 主要是少数民族由 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习俗: 主要是少数民族汉化 的过程;
第三单元
北 魏 孝 文 帝 改 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
北朝
北 方
十六国
魏 东 蜀 汉 南 吴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
西晋
东晋



陈 朝
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国家分裂 民族融合
风天 吹苍 草苍 低, 见 牛野 羊茫 。茫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 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 课件.

小结:孝文帝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前提) 北魏早期汉化改革的奠基作用 北方民族的融合的加强 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 文帝深受影响(推动力) 2.必要性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 不安,改革迫在眉睫
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演进过程 中的必然产物?改革有那些有利条件? 1.必然性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 趋势; ②制度上的不完善和欠缺,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③没有处理好民族关系,民族矛盾激化; ④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 北魏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第三单元
第 1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
改革迫在眉睫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单 元 结 构
第 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第 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课程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中国古代历史纪年(BC21世纪——1840年)
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先秦 春秋战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 秦汉:封建大一统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 隋唐:封建社会繁荣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 由盛而衰
(一)北魏的崛起
A、背景: 前秦瓦解
B、过程: 建立政权,后迁都平城
(二)统一黄河流域
A、标志: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B、影响 初步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促进生产发展和民族融合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年,拓跋焘)
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北魏的发展:
A 背景: 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B 表现:
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
C 影响: 使北魏历史发展进入新时期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第一组问题 :
A、北魏是怎样崛起的?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有怎 样的积极影响?
拓跋部游牧于山西内蒙古一带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一)北魏的崛起 A、背景: 前秦瓦解 B、过程: 建立政权,后迁都平城 (二)统一黄河流域 A、标志: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B、影响 初步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促进生产发展和民族融合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年,拓跋焘)
意义:
①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
3.改革意义:
①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 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即封建化 ②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
三.改革的必要性
---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1.政治制度的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A 宗主督护制
形成: 北魏进入中原,任命豪强地主出任宗主, 督护农民纳税服役,形成宗主管理的基层组织
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 社会生产的发展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二.改革的有利条件
---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
1.改革的依据: 汉族封建政权统治方式
2.改革人物和措施: 拓跋珪改革:
经济上: 实行编户;授田劝农; 政治上: 仿汉官制;重用儒生(如崔浩); 思想文化上: 兴办太学。
小结:孝文帝改革背景:
1. 有利条件 ? 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前提) ? 北魏早期汉化改革的奠基作用 ? 北方民族的融合的加强 ? 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
文帝深受影响 (推动力) 2. 必要性 ?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
不安,改革迫在眉睫
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演进过程 中的必然产物?改革有那些有利条件? 1.必然性
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二、矛盾尖锐,必须改革
(一)阶级矛盾尖锐
一是在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 二是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
(二)民族矛盾激化
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三)人民起义不断
第三组问题 :
A、冯太后在孝文帝改革中发 挥了怎样的作用?
B、孝文帝为什么能在之后的 改革中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 趋势; ②制度上的不完善和欠缺,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③没有处理好民族关系,民族矛盾激化;
④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 北魏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总之,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如何化解社 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问题,改革迫在眉睫。
2 .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大唐帝国
宋辽时期
元帝国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结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课程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中国古代历史纪年( BC21世纪——1840年)
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春秋战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 先秦 秦汉:封建大一统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 隋唐:封建社会繁荣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
由盛而衰
北方
东 汉

十六国 北魏
蜀 吴
.改革的重要前提
---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源于东北鲜卑族拓跋部 →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 →东晋时建立代国,不久为前秦所灭 →淝水之战后再度崛起并不断发展
孝文帝改革前面临哪些社会矛盾? 这些社会矛盾是怎样产生的? 不改革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二、矛盾尖锐,必须改革
(一)阶级矛盾尖锐 一是在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 二是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
由北魏政权制度建设 的欠缺所造成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 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 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1)冯太后临朝听政,掌 握实权 ,培养孝文帝 (2)孝文帝精通汉族文化
宗主督护制度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 地主豪强把宗主、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 堡,割据一方。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投奔 他们,成为坞堡中的一员。坞堡主又称为 宗主,与堡户结成牢固的依附关系。北魏 统一北方后,无力消灭编及大河南北的坞 堡,被迫承认坞堡组织的合法性。北魏政 府任命这些坞帅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 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这就是宗主督 护制。宗主督护制作为地方基层政权,有 许多的弊端,宗主往往隐冒户籍,“五十、 三十家为一户”,借此逃避赋税。-《魏
②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 太后执掌朝廷实权;
③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 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
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 接推动下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学习汉 族先进文化的旨在维护统治的封建化运 动。
秦帝国
汉帝国
三国时期
西晋
南北朝
隋朝
影响: 统一初期,有利于巩固统治
长期以往,豪强地主往往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 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B 赋税制度的混乱(九品相通制)
内容: 根据资产多少规定赋税多少,分成 九品征收
影响: 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 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 社会矛盾日益强化
第二组问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