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c1a81f09e31433239689377.png)
环境质量评价:对环境现状和可能引起环境发生变化的人类社会行为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
特点:评价对象扩展,评价范围发展,评价程序不断规划,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规划相结合,环境质量评价引入了各种高新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生态环境评价:指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质量优劣及价值大小进行定量或定性表征的技术与过程,包括现状评价与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通过定量或定性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的作用,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生态环境是由生命系统、环境系统等亚系统所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或指一个由自然、经济、社会三个亚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也常指自然环境。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环境范围内,为达到预定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分配,最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
其类型:目标、容量、行业总量控制。
环境法规体系指国家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预防污染与其他公害而制定的体现政策行为准则的各种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法规文件的有机整体框架系统,是开展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组成: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各种专门性环境保护法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标准.国际条约与协定工程分析是对建设项目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就是通过对工程一般特征、污染特征、对生态环境破坏因素等的全面分析,了解建设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同时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所需基础数据。
工程分析作用:1.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2.为生产工艺和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3.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资料4.为环境管理和发展规划提供总量控制建议和依据工程分析原则:政策性针对性可靠性原则方法:类比法.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工程分析的内容:1.工程概况2.产污环节分析3.污染物分析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5.环保措施方案分析6.总图布置方案分析7.补充措施与建议8.工程分析小结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评价:1.评价自然产品的价值2.评价商业性收获的产品价值3.评价生态系统功能的间接价值。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0f54b34a32d7375a41780d2.png)
(2) 首先进行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 属质量类型。 (3) 对各类别按《地下水质量评价指标》 的规定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
类别 Fi Ⅰ 0 Ⅱ 1 Ⅲ 3 Ⅳ 6 Ⅴ 10
(4) 求综合评价分值 F :
F=
2 F 2 + Fmax 2
1 n F = ∑ Fi n i =1
检出的监测点数量 检出率(%)= × 100% 监测点总数
超标的监测点量 超标率(%)= ×100% 监测点总数
单因子评价
I= Ci C0 i
式中,I为单因子污染指数,无量纲;Ci为地下水 中某种组分的实测浓度,mg/L;C0i为该组分的对照值 (背景值)或标准检测方法的方法检出限 。 地下水污染评价对于无机污染组分来说,评价标 准应采用对照值;微量有机污染组分可采用标准检测 方法的检出限作为评价标准。
沈阳地区大气质量指数
⎡ ⎛ Ci ⎞ ⎤ −6 ⎟⎥ AQI = ⎢3.20 ×10 ∑ ⎜ ⎜C ⎟ i =1 ⎝ 0 i ⎠ ⎦ ⎣
5 −0.36
分级标准 AQI =80 ~100 清洁 =61 ~80 轻污染 =42 ~60 中污染 =35~41 重污染 <35 极重污染
上海大气污染指数
⎛ Ck C1 C2 , ,L, AQI = ⎜ max ⎜ C01 C02 C0 k ⎝ ⎞ 1 k Ci ⎟× ∑ ⎟ k i =1 C 0i ⎠
环境质量评价主要环节
评价目的 评价因子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评价目的
指评价的性质、要求和评价结果的作用。 评价目的决定了评价区域的范围、评价因 子和评价标准。
评价因子
指评价中选择的能反映环境要素质量和/或 环境整体质量的参数(因子)种类。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2d50a43767f5acfa1c7cdd5.png)
荷为:
Qj
n
Qij
i1
n i1
cij c0 j
Nij
若某地区有m个污染源,则该区某种污染物的总等标 污染负荷为:
Qi
m
Qij
j 1
m j 1
cij c0i
Nij
LOGO
每一个污染源都含有n种污染物,则该地区的所 有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值为:
Q
m j 1
LOGO
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
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 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LOGO
二、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
方法,评估环境质量的优劣,预测环境质量的 发展趋势和评价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 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
(1)较全面揭示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2)找出污染治理重点对象; (3)为制定环境综合防治方案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
S pH , j
7.0 pH j 7.0 pHsd
pH j 7.0
S pH , j
pH j 7.0 pHsu 7.0
pH j 7.0
式中:SpH,j——pH值水质指数; pHj——pH值实测值; pHsu——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n i1
cij c0i
Nij
LOGO
3、污染负荷比:是指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 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等标污染负荷中所占的比 重,是确定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 贡献顺序的特征量。
第j个污染源中第i种 污染物的污染负荷 比为: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da05a4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8.png)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对某一特定环境或某一地区的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通过对环境各项指标的分析和评估,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情况,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质量评价可以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不同环境要素进行评价,也可以对不同环境区域的质量进行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对环境的观察、调查和分析,评估环境质量的好坏程度。
定量评价则是通过对环境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出具体的数值,来评估环境的质量。
定量评价更加科学准确,但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实验,成本较高。
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环境指标的选择、数据收集与处理、评价方法的确定和评价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在环境指标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到环境的种类和特征,以及评价的目的和用途。
在数据收集与处理上,需要进行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价方法的确定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如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等。
评价结果的分析与总结则是根据评价数据得出的结论,提供给决策者参考。
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在于能够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的情况,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评价结果可以提供给政府和相关部门,为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同时,评价结果也可以提供给公众,增强公众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和参与,形成积极的环保氛围。
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指标、水环境指标和土壤环境指标。
大气环境指标包括大气污染物浓度、气候指标、能见度等;水环境指标包括水质、水量、水功能区等;土壤环境指标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的情况。
环境质量评价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数据的可靠性是保证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基础,需要确保数据的来源可靠、测量方法准确、数据处理方法合理。
数据的有效性则是保证评价结果有实际意义的前提,需要根据评价的目的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指标和方法。
环境质量评价名词解释
![环境质量评价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5712af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d.png)
环境质量评价名词解释环境质量评价名词解释1.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环境质量包括环境综合质量和环境要素的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环境质量的变化通常采用一组表征环境属性的一组参数来加以描述。
例如:水环境采用COD/BOD/DO/NH3-N等污染物指标来描述。
2.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3.污染源评价污染源评价指对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的鉴别和比较。
通过具有不同量纲的污染物和污染因子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不同的污染因子有可比性,通过标准化处理分析,确定评价区域内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提供环境质量水平的成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污染源治理和区域治理规划提供依据。
4.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标准是由政府(环保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强制性的环境术法规。
它是环境保护立法的一部分,是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结果。
环境保护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污染物检测方法标准和仪器设备标准五类。
5.环境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是对环境的优劣所进行的一种定量描述。
即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
在人类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对环境质量带来或大或小的不利影响。
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以确保环境质量不致恶化,通过调整人类的社会行为,使在人类社会行为作用下,环境质量朝着更加满足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需要的方向变化。
6.帕斯奎尔大气稳定度帕斯奎尔(Pasquill)法用地面风速(距离地面高度10m)、白天的太阳辐射状况(分为强、中、弱、阴天等)或夜间云量的大小将大气稳定度分为A~F六个级别,称为帕斯奎尔大气稳1 定度。
7.环境背景值称环境本底或自然本底。
6-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评价
![6-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91a9bbf240c844769eaeee9.png)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
1. 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
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 素对人类的生存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质量变化的特征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Pij
Cij C0i
Qij
Nij Qij
式中: Pij —第 j 个污染源中第 i 种污染物的等标
污染负荷,有量纲;
Cij —该污染源中第 i 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C0i —第i 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Qij —第j 个污染源中含第 i 种污染物的介
质的排放量,有量纲。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2.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对比评价 是对环境的优劣所进行的一种定量描述。即按照 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 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划分依据
时间 环境要素
对溶解氧和pH值而言, 其单项水质参数具有不同 的定义式.
I DO
Os Os
CDO SDO
对于 CDO SDO
I DO
10 9 CDO S DO
对于 CDO SDO
7.0 pH I pH 7.0 pH d
对于
pH 7.0
pH 7.0 I pH pH u 7.0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a842d8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5.png)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 土壤污染类型 有机污染 重金属污染 放射性污染 农药污染
•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土壤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 物理修复 化学修复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土壤采样与分析 • 土壤背景值确定 •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Biblioteka 总结05总结
• 环境质量评价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大气、水 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评价,可以制 定有效的环境管理和修复措施,确保 人类生活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
• 水质监测指标 • 水体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水体污染控制措施
工业和农业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 水体保护区划设
水质监测指标
• 水温 • pH值 • 溶解氧 • 水中总氮 • 水中总磷
水体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水质类别划分 • 水质评价指数计算 •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土壤环境评价
04
土壤环境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2023-09-08
目录
• 什么是环境质量评价 • 大气环境评价 • 水体环境评价 • 土壤环境评价 • 总结
什么是环境质量评价
01
什么是环境质量评价
• 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对特定区域的环境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的过程。通过评 价环境质量,可以了解区域内的环境状况,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等各种环境要素 的质量状况和对人类生活、健康的影响程度。
• 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环境质量评价对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为政府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环境管理和修复工作,并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 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 环境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的内容: 大气环境评价 水体环境评价 土壤环境评价 声环境评价 其他环境要素评价
第六章环境质量评价-课件
![第六章环境质量评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45c5d1866fb84ae45c8df3.png)
四、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一)污染源评价 等标污染指数
Nij Cij Coj
等标污染负荷
Pij Cij Qij C0 j
污染负荷比
Kj Pj P
Ki Pi P
四、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二)评价参数的选择 (三)环境质量指数评价
1、单因子评价指数
0.150
0.150
0.080
50
0.120
0.050
0.050
0.040
综合指数:API=max(I1,I2,…Ii…In)
空气污 染指数
API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
表2 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 量
级别
空气质量描 述
对健康的影响
对应空气质量的适用 范围
这样,TSP的分指数为113,用相似方法 由其它污染物的监测浓度计算分指数分 别为105(SO2)和75(NOx)。则总体上取 污染指数最大者报告该地区的空气污染 指数:
API=max(113,105,75)=113
水环境质量评价
北京西郊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数P 布朗水质指数WQI 尼梅罗水质指数PI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按时间划分: 环境质量回顾评价:对区域一定历史时期的环境质量, 根据历史资料进行回顾性的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近两三年的环境监测资料进 行的。通过现状评价,可以阐明环境污染的现状,为 进行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质量预断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的开发 活动为环境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
P 污染分级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7610e6828ea81c759f578a6.png)
2. 污染源评价 (2)等标污染负荷
•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
•某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m为该地区污染源的个数
•所有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n为该污染源的污染物种 类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评价
• 污染源评价 (3)等标污染负荷比
•某个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
•某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
PPT文档演模板
污染物 粉尘量
CO CO2
产生量(g) 5000 300 21
污染物 产生量(g)
硫化氢
544
氰化物
70
NOx
370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评价
•济宁市
•临沂市 •徐州市
•1997年, 排污量> 100t/d 的企业共 计1562 家
•驻马店市
PPT文档演模板
•六安区
•主要污染物为COD和 NH3-N
KiB
0.073 0.698i
0.091 0.442 0.218
硫化物
0.441 0.002 0.004 0.248
Kj
0.559 0.237 0.204 1.000
根据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规 定,排放到V类水体的污水,应执行二级排放标准,即: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
污染物 挥发酚 CODcr
二级标准 0.5
300
PPT文档演模板
SS
硫化物
200
1.0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步:求等标污染指数
PPT文档演模板
•等标污染指数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 评价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8215dc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c.png)
环境质量评价第一篇:环境质量评价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主体。
2.环境质量: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环境质量评价学:是关于环境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的科学。
4.决定论评价法:通过对环境因素与评价标准进行判断与比较的过程。
设定若干个评价指标和判断标准,将各个因子依据各个判断标准,通过直接观察和互相比较对环境质量进行分等或按评分的多少排序,从而判断环境质量的状态。
5.经济学评价法:从经济的角度对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其立足点在于环境质量在人类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6.环境状态:是环境结构的运动和变化的外在表现形态,是环境系统的外貌。
7.环境结构:环境整体中各独立组成部分间数量比例关系,空间位置的配置关系以及联系的内容和方式。
8.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技术,识别、预测某项人类活动对环境更产生的影响,解释和传播信息,制定出减轻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达到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9.环境风险评价:广义上讲是指对某建设项目的兴建、运转,或是区域开发行为所引发的或面临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等造成的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评估,并以此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
狭义上讲是指对有毒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可能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少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决策。
10.环境质量的发展价值:环境质量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 1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一定区域内人类近期和当前的活动致使环境质量变化以及受此变化引起人类与环境质量间的价值关系的改变进行评价。
12..环境质量的生态价值:环境质量对维持生态良性循环需要的满足关系13.环境的稳定性: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的特性14.环境质量标准:各国政府对环境要素中各种污染物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允许含量所作的强制性的规定。
15.环境质量变异规律:环境质量的运动变化所遵循的客观规律。
6环境科学概论第六章——环评
![6环境科学概论第六章——环评](https://img.taocdn.com/s3/m/dd767426bcd126fff7050bf8.png)
三 环境质量指数评价 2. 多因子评价指数
3)几何均值多因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
( I= (I i最大) I ij平均)
Iij平均—参加评价的单因子指数的均值 Ii最大—参与评价的最大的单因子指数
突出最大值
2. 多因子评价指数
3)几何均值多因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 上海中国医科大学姚志麟教授提出是姚氏大气质量指数
源与主要污染物
二 评价参数的选择
依据:评价目的 标准:排放量大、浓度高、毒性强、难以在环境中降解、对人体健康和
生态系统危害大的污染物
常用评价参数:
大气:颗粒物、有害气体、有机物、有害元素 水体:一般水质参数、氧平衡参数、重金属、有机物、无机物、生物
土壤:根据评价目的选用对土壤质量影响重大的污染物
二 评价参数的选择
分级 I 大气污染 水平 清洁 <0.6 清洁 轻污染 0.6~1 大气质量 三级标准 中污染 1~1.9 警戒水平 重污染 1.9~2.8 警告水平 极重污染 >2.8 紧急水平
2. 多因子评价指数
4)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 对多个环境要素进行总体的评价 均权平均综合指数的计算 加权综合指数
包括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噪声环境
质量评价等。
揭示了各环境要素的污染状况,为有关部门采取防治
措施提供依据
二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2. 按环境要素划分 2)联合评价:指对两个以上环境要素联合进行评价。
例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评价,土壤及作物的联合
评价等。
可揭示污染物在各环境要素间的迁移转化规律,反映
I 级别
0~0.01 清洁
0.01~0.1 微污染
0.1~1 轻污染
1~4.5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7f9c77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8.png)
环境定义: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工环境环境科学定义: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动与环境演化规律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的科学。
方法的的科学。
它提供了综合、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
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活动,因此经济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容量(环境容量(Environment Environment capacity capacity)):指在人类生存与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Environment Environment factor factor)):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
——包括水、大气、阳光、岩石、土壤——包括水、大气、阳光、岩石、土壤等非生物环境要素以等非生物环境要素以 及动物、植物、微生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环境要素。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了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产生了影响。
了影响。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大面积酸雨污染,淡水资源的耗竭及污染; 大面积的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退化及荒漠化,森林面积锐减;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故和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境转移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一,强调公平性原则,强调公平性原则,包括本代人的公平、包括本代人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以及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第二,强调持续性原则,其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能力;第三,强调共同性原则,即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其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而实现这一。
环境质量评价课件
![环境质量评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6f8ca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e.png)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如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比等。
数据评价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与报告
1 2
结果呈现
将评价结果以图表、文字等形式进行呈现。
报告编写
根据评价结果,编写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报告。
3
报告内容
包括监测方案、布点情况、数据分析、评价结果 等内容。
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与报告
评价标准
采用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空气质量 评价标准,如《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GB3095-2012)。
评价方法
根据监测数据和评价标准,采用单 项指标评价和综合指标评价相结合 的方法,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
报告撰写
撰写空气质量评价报告,包括评价 结果、原因分析、建议措施等,提 交给相关部门和公众。
污染物类别分析
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水质中不同类别的污染物含 量及变化趋势。
水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与报告
结果呈现
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对水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提供可视 化图表和文字说明。
问题分析
针对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报告撰写
撰写水质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包括监测方案、布点、数据分析、结 果呈现、问题分析和建议等内容。
04
水质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监测方案与布点
监测方案
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 项目、监测频率、监测方法等, 以全面评估水质环境质量。
布点
根据监测方案,选择合适的布点 位置,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 准确性。
水质监测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
对监测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 信息。
污染源分析
《环境质量评价》课件
![《环境质量评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4153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b.png)
3 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评价过程中,专家的主 观判断和偏见可能影响 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与作用
1 保护环境
2 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评价环境质量,及 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和 稳定。
评价结果为决策提供依 据,推动产业和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
和科学性。
3 在环境质量评价过
程中需要注意其局 限性,不断改进评 价方法和体系
充分考虑数据缺乏、方 法不完善和主观因素等 问题,以提高评价结果 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环境质量评价》PPT课 件
欢迎大家来到《环境质量评价》的PPT课件。今天我们将介绍环境质量评价 的定义、目的、应用领域,以及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步骤和局限性。
什么是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收集和分析环境数据,评估环境状况, 以达到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公众健康的目的。
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环境指标
用于评估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如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
健康指标
评估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人们在环境中受到的健康风险。
社会经济指标
评估环境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1
模型模拟法
2
通过构建模型,模拟环境质量变化,
从而评估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
3 维护公众健康
评估环境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保 障公众健康。
总结
1 环境质量评价是环
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2 完善的指标体系和
方法能够更好地发
展的重要手段挥环境质量评来自的通过评价环境质量,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污染源评价
某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2)等标污染负荷
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
m
Pi Pij j 1
n
Pj Pij i 1
m为该地区污染源的个数 所有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n为该污染源的污染物种类
mn
nm
P Pij Pij
j1 i1
i1 j1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Pij
Cij C0i
Qij
N ij Qij
式中: Pij —第 j 个污染源中第 i 种污染物的等标
污染负荷,有量纲;
Cij —该污染源中第 i 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C0i —第i 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Qij —第j 个污染源中含第 i 种污染物的介
质的排放量,有量纲。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
1. 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
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 对人类的生存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质量变化的特征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污染源评价 (3)等标污染负荷比
某个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
某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
KjBiblioteka Pj PKiPi P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例题1
已知某地区建有造纸厂、酿造厂和食品厂,其工业废水均排放
到附近某地表水体,排污口位置见下图。该河段主要的功能是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第二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大气环境质量对比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水环境质量对比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土壤环境质量对比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2.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对比评价 是对环境的优劣所进行的一种定量描述。即按照 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 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划分依据
时间 环境要素
巢湖蓝藻
滇池蓝藻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造纸厂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发电厂
电冶厂
焦炭厂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找出主要污染物和主 要污染源
用无量纲指数表征环 境质量的高低
确定环境质量状况的 功能属性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四、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一)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方法
1. 污染源调查
(1)实测计算法
排污量=实测浓度×体积
农业灌溉,三个排污口的污染物监测结果和污水排放量如下:
污染物 排污口
挥发酚 CODcr SS 硫化物 污水量 (mg/l) (mg/l) (mg/l) (mg/l) (m3/d)
(2)物料衡算法 (3)经验系数法
投入量=产品量 + 排污量 即:排污量=投入量 – 产品量
即:排污系数法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1. 污染源调查 (3)经验系数法
M=K×F
式中: M—某污染物排放量,kg/a; K—排污系数,kg/t产品; F—产品年产量,t/a。
式中:Nij —第 j 个污染源的第 i 种污染物的等标
污染指数,无量纲;
Cij —该污染源中第 i 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C0i —第i 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2. 污染源评价 (2)等标污染负荷
临沂市
徐州市
1997年, 排污量> 100t/d 的企业共 计1562 家
驻马店市
六安区
主要污染物为COD和 NH3-N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一)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方法
2. 污染源评价
(1)等标污染指数
Nij
Cij C0i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1. 污染源调查 (3)经验系数法
生产每吨焦炭产品的大气排污量
污染物 粉尘量
CO CO2
产生量(g) 5000 300 21
污染物 硫化氢 氰化物 NOx
产生量(g) 544 70 370
济宁市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空间
评价类型
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EIA)
大气、水体、土壤、噪 声环境质量评价
局地、区域、流域、 全球环境质量评价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三、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1. 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 2. 环境质量指数评价 3. 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