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共《财政学》第六版第十一章税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陈共《财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圣才出品】
第十章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10.1复习笔记一、税收制度及其历史演变1.税收制度概述(1)税收制度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
①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侧重点是税收的工作规范和管理章程②税收制度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侧重点是以税收活动的经济意义为中心。
(2)关于税收制度的组成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主张。
①单一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应由一个税类或少数几个税种构成。
②复合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必须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过多种税的互相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
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是复合税制。
2.税收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税收制度的发展是指构成税制的各个税种的演变和主体税种的交替的历史过程。
二、税制改革理论简介1.公平课税论公平课税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四方面。
①主要强调横向公平目标,几乎不涉及纵向公平,主张将纵向公平留给政治程序解决;②把税收问题与政府支出政策分开讨论;③以税基的综合性和税收待遇的统一性作为指导原则;④主张按纳税能力征税,但纳税能力的大小不用效用理论来衡量,提出了自己的衡量方法,即所得(纳税能力)等于适当会计期内的消费加上应计净财富的变化,使之直接对应于可计量的现金流量。
公平课税论的理想税制,主要是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对宽所得税税基课征累进的个人直接税。
它也有助于降低名义税率,从而使税收的超额负担或福利成本最小化。
2.最适课税论最适课税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集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该理论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结构进行分析,即以怎样的方式、方法对应税行为和结果进行合理的征税。
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搭配理论、最适商品课税理论和最适所得课税理论三个方面。
(1)直接税与间接税搭配理论的主要内容①直接税与间接税应当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
《财政学》陈共第六版(全套课件283P)
《财政学》系列课件
第一讲
(一)为什么要学习?
导论
1、财政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财政是国家履行各项职能唯一的资金来源和保证 税收与其它收入 财政政策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 税收政策、公共投资、国债政策、预算政策等 财政是政府调节社会公平的主要重要手段 税收政策、转移支付政策
•社会公平 •提供公共品 •稳定经济
具体的、 准确的、 标准-NO
第二讲
理论共识
西方
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
市场在经济中起基础作用,政府只有在 市场出现失灵时才进行干预、市场失灵
政府与市场 关系的确定
政府万能
政府职能
财政职能 我国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历漫长的历程,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都印 证了这一结论。 反思1 反思2
《财政学》系列课件
第一讲
导论
三、学习财政学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 资料1: • 人民日报近期(2011年2月)连续四次刊载评论文章,从各个 层面分析解读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 • 2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 势》。 • 2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评论文章《收入鸿沟需正视》 • 2月16日,人民日报第三次发表评论文章《理性看待当前的 社会公正问题》 • 2月17日,人民日报第四次发表评论文章《行业收入不怕差 距怕不公》
•(二)考核要求 •平时考核:以课堂考核为主,作业为辅; •期中考核:课堂考核
《财政学》系列课件
第一讲
二、课程介绍
导论
• 财政学(public finance)从属于经济学(Economics)——应用经济学范畴,是将 经济学一般原理引向财政领域/政府活动领域,并对财政业务进行理论性分析的 一门学科。财政学与经济学的关系表现在: • 1、研究主题存在一致的方面; 经济学:如资源配置,通常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 为谁生产; 财政学:也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也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例如:生产什 么——私人品/公共品; 怎样生产——私人部门/公共部门;为谁生产——私 人/公众 • 2、研究方法一致; 采取实证和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 财政学属于经济学中的一个专业分支。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财政学-习题集及答案(陈共)(2)
财政学习题集第1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二、填空1、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公共产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
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4、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
6、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7、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3~0.4 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8、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包括进出口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
9、自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首次引入公共经济学概念,随后冠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
四、不定项选择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3、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垄断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4、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寻租行为6、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A、历史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单一性7、财政的基本职能是: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8、财政的特征包括:A、阶段性与公共性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D、历史性9、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A、家庭B、企业C、政府D、中介10、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B、规范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支出第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二、填空1、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共需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二是政府。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复习与思考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
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
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
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财政学陈共课件第11章
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 (the effect in saving)
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 (the effect in investment )
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 (the effect in individual income distribution )
第11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1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第2节 税收的经济影响 第3节 税收与经济发展
第1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一、税收的收入效应
• (the income effect )
二、税收的替代效应
•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
第一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的“稳定器”) • 4. 供给学派(滞胀——供给管理、减税)
第三节 税收与经济发展
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 (一)三个基本命题
1.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低边 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 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
3.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 同一方向变化,甚至可能按反方向变化
低税率有助于提高要素收益和资源配置效率
样本国
人均收入 (按1979年美元
计算)
税收收入 占
GDP 比重 (%)
1970-19维(低税)
200-300
11.8
6.3
扎伊尔(高税)
21.5
-0.7
喀麦隆(低税)
500-600
15.1
5.4
利比里亚(高税)
陈共·财政学笔记
一.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一)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更你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1.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二)公共物品: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私人物品,由市场供给,个别人需要……)1.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2.混合物品:只具有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或只具有不充分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桥梁)(三)公共需要: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所满足的社会需要,公共物品从供给方面表达,公共需要从需求方面表达。
1.特征:是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单个公众无差别享用的、也要付出代价、是政府的指责。
(四)公共财政: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应该是公共财政,针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性财政提出的。
为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分配行为。
(五)市场失灵:市场无法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情形1.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六)政府干预:政府与市场互补,并非替代,来弥补市场失灵。
1.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与物品3财政手段2.弊端:1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或失误4政府职能越位、缺位(七)财政职能: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固有的功能,要说明的是财政同其他经济活动或者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1.资源配置职能:广义指社会总产品,狭义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核心是效率问题,机制与手段有:(1)明确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与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指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经济增长。
经济学专业财政第十一章
(三)财政交换论 (theory of fiscal exchange) 纳税人能够根据自己对公共物品数量的效用判断和承担相应的税收份额的意愿,在交换中选择最佳的公共物品数量和税收份额,达成一种每个参与者都能一致接受的协议。 通过重新确立一套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宪法规则,对政府权力施以宪法约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税制改革。 财政交换论的主要内容 1.对政府征税的能力必须从宪法上予以限制。 2.财政交换论研究的重点是选择税基和税率结构,将政府的总税收收入限制在理想的水平范围内。(限制宽税基和高税率)
过高的边际税率不仅会导致效率损失,而且也无益于公平分配(最低收入者获得的免税额或补助额是不变的)。
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能过高
对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税率可适当提高,这既比提高高收入阶层的边际税率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又能使对这两个阶层征税所造成的效率损失保持在相同的程度。 相反,对低、高收入阶层的边际税率可以较低,前者可增进低收入阶层的福利,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后者可强化对经济主体的刺激,促进效率的提高,增进总的社会福利。
(5)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过高,优惠太多且不合理。 (6)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定率、分项征税,累进税率只适用于部分项目,形成税负不公,加上征管薄弱,未能很好发挥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 (7)地方税种的改革迟滞,地方政府正常的税收收入需要难以保障。 3、一些急需开征的税种尚未开征,如遗产税、社会保障税、生态环境保护税等;证券市场税制和资源税制度等尚待进一步完善。 4、不同地区之间的税收政策差异较大,区域性的税收优惠过多过滥,不利于公平竞争和统一市场的形成。 5、税费改革的成果尚待巩固,政府收入的法制化、规范化仍然任重道远。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
个人所得税
1
财政学第六版陈共编著第十一章
税基是计税依据或计税标准。它包括实物量与价值 量两类,前者如现行资源税中原油的吨数,消费税 中黄酒、啤酒的吨数,汽油、柴油的数量。后者如 个人所得税中的个人所得额,营业税中的营业额等。 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扩大税基会增加税额,缩小 税基会减少税额。
3.理想税制
对宽税基、低税率
4.评价 支持者:优势明显 反对者:消费加上应计净财富 综合所得无法适当计算
第6页/共22页
(三)财政交换论
1.产生
最近复兴,布坎南等对魏克塞尔自愿交换理论这一传统理 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2. 财政交换论主要内容:
(1)对政府征税的能力必须从宪法上予以限制 (2)重点是选择税基和税率结构,将政府的总税收收入限制 在理想的水平范围,过宽的税基会造成无谓损失。 (3)宪法对政府可利用的税基性质进行限制,有助于确保政 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水平和类型符合公民的意愿 (4)要从宪法上制约政府制定税收差别待遇 (5)政府应该取消对资本的课税
第7页/共22页
注重结果—限制政府权力过度膨胀的可能性 选择税基(主张窄税基)和税率结构以把政府的总 税收收入限制在理想的水平范围内;赞同取消资本 课税,尽可能广泛采用受益课税
第8页/共22页
二、拓宽税基 、减少档次,个人所得税与公 司所得税一体化 1.个人所得税 (1)外延拓宽,扩大征税范围 如,澳大利亚、芬兰、新西兰、英国,提高附加福利征 税;美国、英国把资本利得并入所得税,日本、芬兰、瑞 典等国提高长期资本利得税率 (2) 内涵拓宽,减少优惠措施 减少或取消所得税制中税收支出,包括各种扣除、豁免 、抵免等。
(二)一般消费税:普遍开证增值税、提高标准税 率、制定标准化的增值税
由选择性征收增值税转为普遍开征增值税 采用最合适的增值税税率
陈共《财政学》第六版第十一章税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工商税制改革 第二节 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第三节 农村税费改革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主题是阐述税制改革的理论及其实践 核心问题是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现状和进一步 改革的方向。具体需要掌握和理解以下问题:
1. 税制改革的主要理论; 2.了解世界税制改革的实践和经验;
公平课税论的核心内容是税收的公平原则。税收的公平原则可 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该 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称“横向公平”;二是经济能力或纳税 能力不同的人应该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称“纵向公平”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最适课税理论1
自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研究 “最适课税论”的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最适所得课税理论1
最适所得课税理论认为,在政府的政策目标 是使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的前提下,社会完 全可以采用较低累进程度的所得税来实现收 入的再分配。这是因为,所得税的累进程度 越高,边际税率越高,替代效应就越大,超 额负担就越大,即过高的边际税率会导致经 济效率的损失。而且过高的边际税率只是限 制了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低收入者所获得 的免税额或补助额并没有因此而增加
二、商品税和所得税改革
(一)商品税改革 (二)所得税改革
三、资源税和财产税改革 (一)资源税改革—由从量定额征收
转变为从价定率征收
(二)财产税改革:房产税、车船税的 改革、遗产赠与税的开征
第三节 农村税费改革
一、农村税费改革的内容 二、全面范围取消农业税 三、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维护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
【关键词】
财政学陈共税收理论
财政学陈共税收理论1. 引言财政学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涉及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财政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陈共税收理论是财政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揭示了税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税收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2. 陈共税收理论的来源和背景陈共税收理论是由中国学者陈共创立的,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这一理论。
陈共教授认为,税收既是一种经济手段,也是一种政治手段,其目的是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陈共税收理论的提出,对中国的财政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在国际范围内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3. 陈共税收理论的基本假设陈共税收理论的基本假设有以下几点:•经济是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需要通过税收来进行调整;•税收收入用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进而实现社会公益;•不同人群在分配过程中存在不均衡的情况,税收应当起到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公平。
4. 陈共税收理论的主要观点陈共税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观点:4.1 税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陈共认为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激励个人和企业的生产活动,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通过税收的调节作用,可以控制经济波动,维护经济稳定。
4.2 税收与资源分配陈共强调税收在资源分配中的作用。
通过税收的调节,可以实现社会公平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他提出了“税负递进原则”,即高收入群体应承担更多的税负,以减轻低收入群体的负担。
同时,他还主张通过税收的杠杆效应,对资源进行再分配,促进经济发展。
4.3 税收与经济结构调整陈共指出,税收政策可以引导经济结构的调整。
通过税收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资源向效率较高的行业和领域进行转移,推动经济结构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4 税收与社会发展陈共认为税收对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税收收入可以用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改善社会基础设施,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财政学》陈共(第六版)(全套课件458P)
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
马克思
毛泽东
邓小平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对“一个集体的, 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的分配作了全面 的分析,即社会产品在分配(按劳分配)给个人消费 之前,要进行一系列的扣除:
三项生产性扣除:1.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 的部分;2.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3.用来应付 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 三项消费性扣除:1.和生产没有直接联系的一般 管理费用;2.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 健设施等;3.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 后来列宁根据新情况提出要增加一项国防费用的 扣除。
导 论 第一章 第二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第四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社会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
转移性支出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税收原理 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
税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第一节 政府和市场
第二节 第三节
财政概念 财政职能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从整体上阐述财政的一般概念。通过教学, 使学生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政府的经济作 用;掌握财政的概念,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 府)的经济行为;知晓财政的职能。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凭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走私鸦片迅成巨富。1834年已宣
称有资产2600万元(一说为2600万两),西方学者称其为
“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天下第一大富翁”。1843
财政学-习题集及答案(陈共)(2)
财政学-习题集及答案(陈共)(2)财政学习题集第1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二、填空1、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公共产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
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4、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
6、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7、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3~0.4 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8、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包括进出口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
9、自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首次引入公共经济学概念,随后冠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
四、不定项选择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3、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垄断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4、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寻租行为6、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A、历史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单一性7、财政的基本职能是: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8、财政的特征包括:A、阶段性与公共性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D、历史性9、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A、家庭B、企业C、政府D、中介10、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B、规范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支出第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二、填空1、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共需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二是政府。
陈共《财政学》(第7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第十章 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圣才出品】
第十章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一、概念题1.税制改革答:税制改革是指通过税制设计和税制结构的边际改变来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
税制改革可能有很多形式,既有税率、纳税档次、起征点或免征额的升降和税基的变化,又有新税种的出台和旧税种的废弃,还有税种搭配组合的变化。
2.税制类型答:税制类型是指以一定标准对税收制度进行分类而形成的一种税制。
如以税制总体设计为标准进行税制分类,可将税制分为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
在一个税收管辖权范围内,只征收一种税的税制称为单一税制,同时征收两种以上税种的税制称为复合税制。
单一税制只存在于理论中,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复合税制。
3.财政交换论答:财政交换论来源于魏克塞尔关于财政学的自愿交换理论以及布坎南等对这一传统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这种“公平”税制的理论基础是边际效用理论。
具体来说,财政交换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重新确立一套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宪法规则,对政府权力施加宪法约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税制改革。
①对政府的征税能力必须从宪法上予以限制,因为如果不通过修改宪法来限制政府的权力,政府就不会放弃以前被赋予的权力。
②财政交换论研究的重点是选择税基和税率结构,将政府的总税收收入限制在理想的水平范围内。
③宪法对政府可利用的税基性质进行限制,也有助于确保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水平和类型符合公民的意愿。
④财政交换论认为,由于政府是使税收收入最大化的政府,它常常试图课以高名义税率并辅之以大量特殊规定,以获得最大收入,所以要从宪法上制约政府制定税收差别待遇。
⑤财政交换论还认为,政府应该取消对资本的课税,因为固定资本与劳动所得、消费等税基相比,更加缺乏弹性,不容易逃脱政府的征税。
总之,财政交换论特别强调两个方面:①为了实现有效配置资源的目标,要求尽可能广泛地采用受益税;②为了使政府官员在决策中的“自私自利”动机最小化,强调政治程序在约束预算决策中的重要性。
4.税制结构与税制模式答:税制结构是指一国税收体系的整体布局和总体结构,是国家根据当时经济条件和发展要求,在特定税收制度下,由税类、税种、税制要素和征收管理层次所组成的,分别主次,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整体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适课税理论的产生4
政府征税能否弥补市场缺陷?税收制度能否符合 最优原则?从效率的基本含义上看,绝大部分 税收都不符合最优原则,因为税收在市场有效 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加进了一个“楔子”,即税 收楔子(tax wedge)它或多或少、或轻或重 总要影响市场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它使消 费者愿意支付的数量与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 之间产 生了差额,造成消费者剩余损失或生 产者剩余损失。
第十一章 税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工商税制改革 第二节 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第三节 农村税费改革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主题是阐述税制改革的理论及其实践 核心问题是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现状和进一步 改革的方向。具体需要掌握和理解以下问题:
1. 税制改革的主要理论; 2.了解世界税制改革的实践和经验;
最适课税论的主要内容 1.直接税与间接税搭配理论 2.最适商品) 陈共 主编
直接税与间接税搭配理论
直接税和间接税应当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 替代的关系。直接税有助于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间接税有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二者都 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在所得税和商品税 并存的复合税制下,一国税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 该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政府的政策目标,就发展中 国家而言,政府的政策目标以经济效率为主,就 应选择以商品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模式;如果政 府的政策目标是以分配公平为主,就应该选择以 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模式
最适课税理论的产生5
鉴于最优原则在税制中无法实现,20世纪 6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家把“次优”原则应于 税制建设中。次优这一概念最早由加拿大经济学家李 普斯和美国经济学家兰卡斯特(1956—1957)提出 来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财政学界把“次优” 原则应用到了税制建设上。英国的詹姆斯•米尔利斯和 美国的威廉•维克里等经济学家认为,在维持一定的政 府税收的前提下,使课税行为所导致的效率损失达到 最小化,从而建立了所谓的“最适课税理论”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最适商品课税理论
首先研究了逆弹性命题。所谓逆弹性命题,是 指在最适商品课税理论体系中,对各种商品征税的税 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呈反比例。即一种商 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征税的潜在扭曲效应也就越大。 因此,该理论要求:对需求弹性相对小的商品课以相 对高的税率;对需求弹性相对大的商品课以相对低的 税率。如果对需求无弹性或低弹性(如必须品)采用 高税率征税,会使总体的超额负担最小化,符合最适 税制的要求。这种逆弹性命题也称之为拉姆齐法则
但是,在存在着公共品、外部效应等 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并不是 最有效率的。这就需要政府干预。一部分资源就 要通过政府配置。那么如何保证政府配置资源的 效率呢?福利经济学家们把最优原则推广到政府
部门(公共部门),要求政府部门在行使资源 配置职能时,或不影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 或提供市场无法有效提供的产品(公共品)。或 矫正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某些损失。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最适所得课税理论1
最适所得课税理论认为,在政府的政策目标 是使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的前提下,社会完 全可以采用较低累进程度的所得税来实现收 入的再分配。这是因为,所得税的累进程度 越高,边际税率越高,替代效应就越大,超 额负担就越大,即过高的边际税率会导致经 济效率的损失。而且过高的边际税率只是限 制了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低收入者所获得 的免税额或补助额并没有因此而增加
公平课税论的核心内容是税收的公平原则。税收的公平原则可 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该 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称“横向公平”;二是经济能力或纳税 能力不同的人应该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称“纵向公平”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最适课税理论1
自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研究 “最适课税论”的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最适商品课税理论需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开征扭曲性税收 拉姆齐定律符合效率原则,但与公平相悖。 所以最适商品课税还要求开征扭曲性税收。因为 政府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获得完全的信息,而 且征收能力受到限制,因此,最适商品课税理论 需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有一套差别税率 ;二是对必需品适用低税率或免税,对奢侈品适 用高税率,才符合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詹姆斯•米尔利斯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 威廉•维克里以后,该理论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 家优化和完善税制结构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最适课税理论是一种以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收入分 配公平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体系进 行分析的学说。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最适课税理论的产生2
最适课税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中的“最优”概念 有关。福利经济学认为:如果不存在任何市场失
一、工商税制改革的主要理论
(一) 公平课税论 (二) 最适课税论 (三) 财政交换论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公平课税理论
公平课税论起源于亨利·西蒙斯的研究成果,他认为 政府在设计和改革税制时要按照公平原则筹措资金, 政府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必须是私人部门不能有效提供的服务。
公平课税论下的理想税制主要是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对宽所得税 基课征累进的个人直接税,以宽税基、低税率实现公平和效率 目标,并主张公司税、工薪税、间接消费税等税种的合理搭配
灵,市场机制就能使商品的供求达到平衡,消 费品的边际价格就能与边际成本相等。在这种 条件下,市场价格调节供给与需求,各种生产 要素与经济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与有效的 配置,从而在生产、交换与总体市场上都实现 了均衡。这就是所谓的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 优”状态。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最适课税理论的产生3
3. 掌握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现状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4.了解税收管理制度的理论及其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税制改革的主要理论 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现状和进一步改
革的方向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工商税制改革
一、工商税制改革的主要理论 二、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实践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