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合集下载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①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②【注释】①小山:床头屏山,一说额上画妆。

鬓云:鬓发如云,状其蓬松。

度:过,掩。

香腮雪:香腮似雪,状其香艳洁白。

②贴:熨贴。

襦(ru):上衣;短袄。

金鹧鸪:指襦上的绣金色鹧鸪鸟图案。

鹧鸪(zhe gu):鸟名。

又唐时有《鹧鸪曲》,伴曲而舞,谓之鹧鸪舞,舞妓身上多绣贴鹧鸪鸟图案。

【译文】屏风曲折似山叠,朝日辉映,金光忽明忽灭。

如云的黑鬓掩映香腮,更显得肤白如雪。

慵懒懒地起了床,缓缓地梳洗、画眉、弄妆。

照照如花的新妆。

用前后相映的两面镜,人面桃花在镜中辉映。

新熨的罗袄穿在身上,罗袄上绣有金色的鹧鸪鸟配对成双。

(王洪译)【集评】明·汤显祖:“芟《花间集》者,额以温飞卿《菩萨蛮》十四首,而李翰林一首为词家鼻祖,以生不同时,不得列入。

今读之,李如藐姑仙子,已脱尽人间烟火气;温如芙蓉浴碧,杨柳挹青,意中之意,言外之言,无不巧隽而妙入。

珠璧相耀,正自不妨并美。

”(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清·张惠言:“此感士不遇也。

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

此章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

‘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

”(《词选》卷一)清·陈廷焯:“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飞卿词如‘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无限伤心,溢于言表。

”(《白雨斋词话》卷一)近代·李冰若:“‘小山’当即屏山,犹言屏山之金碧晃灵也。

此种雕饰太过之句,已开吴梦窗堆砌晦涩之径。

‘新贴绣罗襦’二句,用十字只说得襦上绣鹧鸪而已。

统观全词意,谀之则为盛年独处,顾影自怜;抑之则侈陈服饰,搔首弄姿。

‘初服’之意,蒙所不解。

”(《花间集评注》引《栩庄漫记》)现代·刘永济:“全首以人物之态度、动作、衣饰、器物作客观之描写,而所写之人之心情乃自然呈现,此种心情,又因梦见离人而起者,虽词中不曾明言,而离愁别恨已萦绕笔底,分明可见,读之动人。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及翻译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及翻译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及翻译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婉约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翻译,《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一、《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二、《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翻译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三、《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作者介绍温庭筠,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

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

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有《花间集》遗存。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

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诗歌鉴赏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诗歌鉴赏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诗歌鉴赏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 ①小山: 1.眉妆的名目, 指小山眉, 弯弯的眉毛。

2.指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

3.形容女子隆起的发髻。

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 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 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 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 暗。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⑤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⑥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⑦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⑧罗襦:丝绸短袄。

⑨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 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⑩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 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译文】 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

懒得起 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地后镜, 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 刚穿上的绫罗裙 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大意】 这首 《菩萨蛮》 , 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 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 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 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 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并成功地 运用反衬手法。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 寂寞空虚。

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1/6【赏析】 飞卿为晚唐人,而《菩萨蛮》十四首乃词史上一段丰碑,雍容绮绣,罕见同 俦, 影响后来, 至为深远, 盖曲子词本是民间俗唱与乐工俚曲, 士大夫偶一拈弄, 不过花间酒畔,信手消闲,不以正宗文学 视之。

菩萨蛮温庭筠翻译赏析

菩萨蛮温庭筠翻译赏析

菩萨蛮温庭筠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代表词作。

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全词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中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菩萨蛮温庭筠翻译赏析《菩萨蛮》晚唐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1,鬓云欲度香腮雪2。

懒起画蛾眉3,弄妆梳洗迟4。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5,双双金鹧鸪6注释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译文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文学赏析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翻译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翻译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翻译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如下: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唐代〕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翻译如下:
画屏上重叠的小山风景,闪露出时明时暗的晨光;仿佛雪地上飘过一缕青云,乌黑的鬓发掠过她的脸庞。

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

照插花时前镜对着后镜,镜里镜外都是花的倩影。

身穿崭新的绫罗短衣,贴绣的鹧鸪似欲飞动;那金线绣成的鹧鸪成双,又撩起她相思的柔情。

菩萨蛮温庭筠课文

菩萨蛮温庭筠课文

菩萨蛮温庭筠课文 唐代诗人、词人。

她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 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下面一起去阅读菩萨蛮温庭筠课文 吧! 菩萨蛮温庭筠课文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代: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 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 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 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 “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 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 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 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 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 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 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 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 这首 《菩萨蛮》 , 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 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 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 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

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 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

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

而 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

温庭筠诗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译文赏析

温庭筠诗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译文赏析

温庭筠诗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译文赏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眉妆漫染,额上的额黄半明半暗的闪耀着,鬓边发丝散漫将掩未掩那雪白的面颊。

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

刚刚穿上的崭新绫罗短衣,上边绣贴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

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

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

”正指小山眉而言。

又如同时孙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

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

”亦正写晨妆对镜画眉之情景。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诗歌鉴赏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诗歌鉴赏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诗歌鉴赏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

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全词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这首词的意思是: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

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

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鹧鸪鸟。

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

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菩萨蛮温庭筠及赏析

菩萨蛮温庭筠及赏析

菩萨蛮温庭筠及赏析 《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 并入“中吕宫”, 《张子野词》 作“中吕调”。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菩萨蛮温庭筠, 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代: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 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 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 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 “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 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 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 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 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 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 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 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 这首 《菩萨蛮》 , 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 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 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

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 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

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

而 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

20《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

20《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

2021年高考必备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全国通用版)20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翻译注释赏析小山重叠金明灭,鬓(bìn)云欲度香腮(sāi)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眉妆漫染,额上的额黄半明半暗的闪耀着,鬓边发丝散漫将掩未掩那雪白的面颊。

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rú),双双金鹧(zhè)鸪(gū)。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

刚刚穿上的崭新绫罗短衣,上边绣贴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

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

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

”正指小山眉而言。

又如同时孙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及注释】译文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

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

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

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

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

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介绍《菩萨蛮》是唐代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是她创作的恋爱诗的代表作之一。

其中的“小山重叠金明灭”一句更是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金山诗派的经典语句”。

诗歌分析诗歌背景据传,《菩萨蛮》是李清照怀揣丈夫赵明诚离散的情感写的。

赵明诚在北方与金兵作战时不幸身亡,李清照只能扶养五个儿女,艰苦生活令她备受煎熬。

诗歌内容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菩萨蛮》描绘了一个思念丈夫的女子,她孤独地守着儿女,带着浓浓哀愁,回忆自己与丈夫相处的点点滴滴。

全篇诗歌情感激烈,语言优美,多用议论句,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情感和怀念丈夫的感情。

诗歌分析这首诗有许多诗句都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小山重叠金明灭”。

这里的“金明灭”指的是一种月光下的景象,形容山峦连绵起伏,犹如金色的小山,在明月的照耀下,金光闪烁,美不胜收。

李清照运用这一景象,表达出她心中无尽的思念和忧伤,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清晰而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诗歌韵律这首《菩萨蛮》的诗歌韵律很清新脱俗,全诗共7个七绝句,韵部为押韵“aa×bb×cc”,行脚简练,平仄和谐。

尤其是“小山重叠金明灭”这句,在词句的排列上做到了音韵与意境的统一。

总结《菩萨蛮》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清新的语言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方式吸引了大量读者。

其中的“小山重叠金明灭”一句更是人们津津乐道,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无论是语言、情感还是韵律,都令人们为之折服,让读者感受到了李清照的才华和深情。

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
①小山:1.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2.指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

3.比喻女子隆起的发髻。

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比喻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比喻发髻蓬松如云。

⑤度:覆盖,过掩,比喻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⑥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⑦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⑧罗襦:丝绸短袄。

⑨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
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⑩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
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译文
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

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地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20《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

20《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

2021年高考必备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全国通用版)20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翻译注释赏析小山重叠金明灭,鬓(bìn)云欲度香腮(sāi)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眉妆漫染,额上的额黄半明半暗的闪耀着,鬓边发丝散漫将掩未掩那雪白的面颊。

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rú),双双金鹧(zhè)鸪(gū)。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

刚刚穿上的崭新绫罗短衣,上边绣贴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

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

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

”正指小山眉而言。

又如同时孙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赏析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赏析

《菩萨蛮》描写的是一个独处闺中的妇女,从起床而梳妆以至穿衣一系列的动态,从中体现出她的处境及孤独苦闷的心情。

下面整理了《菩萨蛮》赏析,欢迎欣赏!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代: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赏析
晚唐词人温庭绮作为花间词派的鼻祖,词风浓绮艳丽。

多写闺阁之艳词,故而词中女性形象较多,犹以思妇形象为主。

飞卿词擅长发掘出潜藏于女性美丽外表下难以言说的内涵。

从而最终创造出一个个形象饱满、情感丰沛、内蕴丰富的思妇形象。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阅读答案及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阅读答案及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温庭筠早年才思敏捷,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客游江淮间。

①小山:1.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⑤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⑥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⑦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⑧罗襦:丝绸短袄。

(1)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闺怨B.梳妆C.相思D.送别(2)请对“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作简要赏析。

(2分)(3)曾经的经历与该词中主人公的境况有相似之处的诗(词)人是()(2分)A.李清照B.李贺C.李白D.李绅【参考答案】:(1)D(2)运用反衬手法。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3)A【问题】1.“花面交相映”化用了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答:.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

2.简要赏析“度”的妙处。

(3分)答:度,度过,纷披,描写了如云鬓发纷披于白净如雪的脸庞的情状;(2分)化静为动,富于联想与想象。

(1分)3.简要赏析“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两句。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阅读答案及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阅读答案及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阅读答案及赏析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①小山:1.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⑤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⑥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⑦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⑧罗襦:丝绸短袄。

(1)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闺怨B.梳妆C.相思D.送别(2)请对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作简要赏析。

(2分)(3)曾经的经历与该词中主人公的境况有相似之处的诗(词)人是()(2分)A.李清照B.李贺C.李白D.李绅参考答案:(1)D(2)运用反衬手法。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3)A阅读练习二:1.花面交相映化用了唐代诗人的诗句。

(2分)答:.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

2.简要赏析度的妙处。

(3分)答:度,度过,纷披,描写了如云鬓发纷披于白净如雪的脸庞的情状;(2分)化静为动,富于联想与想象。

(1分)3. 简要赏析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两句。

(3分)答:最后两句运用反衬手法,(1分)以绣罗襦上的金鹧鸪的成双成对反衬美妇的孤独和寂寞。

(2分)赏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代表词作。

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全词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中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温庭钧《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钧《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钧《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温庭钧《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钧《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代表词作。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赏析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赏析

菩萨蛮⼩⼭重叠⾦明灭温庭筠赏析菩萨蛮⼩⼭重叠⾦明灭温庭筠赏析 《菩萨蛮》描写的是⼀个独处闺中的妇⼥,从起床⽽梳妆以⾄穿⾐⼀系列的动态,从中体现出她的处境及孤独苦闷的⼼情。

下⾯整理了《菩萨蛮》赏析,欢迎欣赏! 菩萨蛮·⼩⼭重叠⾦明灭 唐代:温庭筠 ⼩⼭重叠⾦明灭,鬓云欲度⾹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鹧鸪。

译⽂译⽂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的⾹腮似雪,懒得起来,画⼀画蛾眉,整⼀整⾐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双双的⾦鹧鸪。

赏析 赏析 晚唐词⼈温庭绮作为花间词派的⿐祖,词风浓绮艳丽。

多写闺阁之艳词,故⽽词中⼥性形象较多,犹以思妇形象为主。

飞卿词擅长发掘出潜藏于⼥性美丽外表下难以⾔说的内涵。

从⽽最终创造出⼀个个形象饱满、情感丰沛、内蕴丰富的思妇形象。

关于飞卿词中塑造的⼈物形象所蕴含的原型猜想,学术界形成了两派观点,⼀种是以国学⼤师王国维、民国词学专家李冰若,以及加拿⼤籍学者叶嘉莹⽼师为代表的,认为飞卿词多纯美客观之作,其中的⼥性形象没有内涵很深的原型,只是简单地勾画⼀些个普通⼥性形象,没有什么隐喻在其中。

还有有⼀派观点是以著名的常州词派代表⼈物张惠⾔,他认为温词继承了《楚辞》、《诗经》所⼴泛运⽤的“⽐兴寄托”的⾼超艺术⼿法,其塑造的⼥性形象有暗喻的功能,是群有着深刻内涵原型的艺术形象。

这两派观点长期以来针锋相对,所以我才敢在争议上谈⾃⼰的想法,正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在这⾥因本⼈知识能⼒所限,没有能⼒对温词整体⼥性形象做原型分析,仅以⼀⾸最为家喻户晓的《菩萨蛮》(⼩⼭重叠⾦明灭)⼊⼿,试着对其中的⼥性形象做个⼤胆的原型猜想。

我们先来看⼀下这⾸词:“⼩⼭重叠⾦明灭, 鬓云欲度⾹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交相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 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唐五代词
主要有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 (一)花间词派是以晚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 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温韦外尚有牛希济、 欧阳炯等共18人 ,后蜀赵崇祚将此18人词编为《花间集》,故 名。亦称作“西蜀词派”。 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丽。温词如周昉、张萱笔下的 簪花仕女,簇金结绿,韦词如吴道子笔下的淡妆美人,疏朗清秀; 温词如富丽堂皇之牡丹,韦词如清新明丽之芙蓉。温词多“密而 隐”,富于美感的联想;韦词多“显而疏”,易于直接触发情感 的感动。 (二)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 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 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 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 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吟咏词韵
圈出词句的韵脚
灭 雪 眉 迟
镜 映 襦 鸪
——听觉之美
诵读体验
译文
屏风上的小山重重叠叠,在晨曦 中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似雪的 香腮。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 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照后镜, 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 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简析】 首句直出“恨”字, “千万”直贯下句“极”字, 并点出原因在于行人“远在 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 “山月”三句写景,旨在以 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和 碧云,与“千万恨”、“心 里事”的有情相形,突出思 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同样写闺思,却以记事领起,紧扣一 个“望”字。 【简析】 “梳洗”在晨,“斜晖”临暮, 她自始至终倚楼远眺,可眼前过尽 的千帆都不是所盼之舟,希望、失 望乃至绝望,怎不令人柔肠寸断、 哀惋悱恻?“脉脉”、“悠悠”状 景切情,尤有神韵。
词 的 分 类
按长短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豪放派 按风格 婉约派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 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 式等均有各自的不同的规格。有水调歌头、 采桑子、沁园春等。 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 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课文 “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分析体会: 结合这些词,谈谈你对花间词“绮 丽香艳、婉约柔媚”这一风格的认 识。
•明确: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便是指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 主,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关 于 词 的 知 识
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 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诗余,长 短句、曲子词,曲子。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以 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90字,长 调在91字以上。 4、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 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 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 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 李清照。
温 庭 筠
菩 萨 蛮
【菩萨蛮】
词牌名,唐朝女蛮国进贡者,他们梳有高 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称为菩萨蛮。 《菩萨蛮》据考证原是今缅甸境内古代罗 摩国的乐,后经汉族乐工改制而来的。可 见《菩萨蛮》中的菩萨与我们的佛祖菩萨并 无关系,词牌的意思是“象菩萨似的蛮国 人”。
知人论世
温庭筠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晚唐人。 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载:唐宣宗李忱 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绹央温庭筠代作若干首。 词成后,令狐绹冒称是自己的作品,暗地里献给宣宗, 并叮嘱温庭筠不要声扬出去。温庭筠却很快地说出去 了,因此得罪了令狐绹,致终生不被重用。 温庭筠,花间词的开山鼻祖,奠定了文人词 “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便是指: 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主,带给 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思考:前人评价其词“意象绵密, 富艳精工”。请结合词句内容加以解说。
全篇选取“小山””鬓云””香腮”蛾眉”” 花””镜””面””绣罗襦””金鹧鸪”等意象, 画面交叠,富于视觉美,故曰“意象绵密”; 词中女子装扮”金明灭””绣罗裙””金鹧鸪” 充满富贵气,“鬓云”“香腮”雕饰华丽,是一个 美丽的富贵形象。“香腮”“蛾眉”等用词精致。 “照花前后镜”尤其精妙。此外,词中感情表露 隐含,只从“懒”“ 迟”及“双双金鹧鸪”的图 案中微微透漏内心的寂寞。构思工巧,故可以说 “富艳精工”。
讨论: 这是一首写闺中女子的艳词,也有人说这 词中词人有所托寓,如果词人真的借这首词 寄托自己的情怀,那么,你认为词人寄托的 应该是什么感情? (结合作者生平遭遇各抒己见) •此词表面上看是写一女子晨起梳妆过程、 姿容服饰之美及其慵懒无聊的心境和自矜 自怜的情怀,但联系作者累举不第、坎坷 终生的遭遇,其中一定程度地流露了词人 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之感。
整体感知
本词塑造了一个
的人物形象?
(结合词意添加形容词性定语并作具体分析)。
在这首词塑 造了一个
美丽 富贵 慵懒 孤寂
的女子。
在这首词 中,作者是如 何表现人物形 象的?
描写:肖像、 动作(细节) 着装 比喻 反衬
一位美人,在闺房 中: 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的全 过程。
对此词,叶嘉莹以诗做注: 绣阁朝晖掩映金, 当春懒起一沉吟。 弄妆仔细匀眉黛, 千古佳人寂寞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