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技术1-2汇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0
光谱法 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原子荧
光学分析法
检测试样光谱 光、紫外-可见吸收、红外、 的波长和强度 核磁共振波谱法、X射线荧、
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 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 互作用
非电光导谱分法析分光折射法子法射线荧、法衍光激、射、光干法分拉涉、子曼法电磷…、子光旋衍、光射化法法学、…发X
仪
电位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电解与库伦分析法
(2)根据测定的熔程范围判断样品的纯度
熔程一般在0.5~1℃,熔程越大,杂质含量越高 Note: 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
1199
2.2 熔点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 格子力(构成晶格单位之间的相互拉力) 熔点高低与格子力有关,格子力愈大,熔点愈高; 格子力的强弱受三种因素的支配: 1)分子间作用力;2)分子结构与形状;3)晶格类型 静电吸引力 > 偶极分子间吸引力(及氢键) > 色散力 盐类(或能形成内盐的氨基酸)有特别高的熔点; 极性分子比相近分子量的非极性分子有较高的熔沸点
第九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44
第一章 绪论
1.1 分析化学的发展 1.2 仪器分析法的种类 1.3 仪器分析的特点 1.4 仪器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55
1.1分析化学的发展
19世纪后半期始,元素发现、有机物合成、微量元素和 有机官能团分析方法确立,使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建 立起来。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百度文库分析
1144
第二章 化合物物性测试方法
物质的常见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熔点、沸点、相对 密度、折光率、旋光度、粘度等。 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物性的测定,可以帮助了解物质的物性与分子结 构间的关系; 实际应用中作用:检验物质纯度、控制产品品质
1155
2.1 熔点
2.1.1 概述 熔点:一定的大气压下由固态转变成液态时的温度 (液固两相平衡温度)。 固态物质都有自己格子力和晶型结构。 因此从固态转变成液态,吸收固定量的热能,所以有 固定熔点。 eg:NaOH熔点,318 ℃
1122
缺点:
1. 测定过程一般需要标准物质; 仪器分析是一种相对方法,往往需要与标准物质的 测定值进行比较分析。 2. 有效数值保留位数少,相对误差较大; 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0.5% ~ 2%, 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适合微量和痕量 分析。 3. 仪器价格较高、保养要求高。
器 电化学原理和物质溶 伏安法
分 液的电化学性质
极谱法
析
色谱法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
分离分析法
将物质分离与测定 毛细管电泳法
集为一体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
质谱法、热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析法
11
1.3 仪器分析的特点
优点: 1. 分析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 2. 灵敏度高,试样用量少 3. 用途广泛,能适应各种分析的要求 4. 选择性高
22
参考教材
《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与研究方法》 陈 厚 等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
3
第一章 绪论
化
第二章 化合物物性测试方法
工
第三章 离子的分析方法
分
第四章 离子的分析检测
析
第五章 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 第六章 有机化合物色谱分析
技
第七章 催化材料性能测试
术
第八章 高分子材料性能分析测试
66
分析化学发展规律: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发展经历了3次重大变革:
(1)20世纪初,引入了物理化学溶液理论等基本概 念,使它由一门操作技术变为一门科学。
(2)20世纪60年代,采用了电子技术和物理学概念, 促进了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使以经典的化学分 析为主的分析化学发展为仪器分析新时代。
苯甲酸熔点,122.4 ℃ 121~123℃
1166
熔程:即始熔温度与全熔温度之差,在有机分 析中叫熔程或熔点间距。(一般在0.5-1℃)
为什么存在熔程?实际过程中,大量晶格不可 能同时崩溃,必然是表面先崩溃,然后中间的 崩溃,因此就必然出现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两 个温度。
1177
杂质的影响
饱和NaCl m.p.:-22℃
(3)当前,分析化学处在巨大的变革时期。计算机 和数理统计向分析化学渗透,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 材料科学的发展对分析化学提供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它们促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
77
20世纪90年代后,各种新方法、新内容广泛应用:
(1)化学计量学 (2)毛细管电泳 (3)高效膜分析技术 (4)超临界萃取 (5)分子分析 (6)纳秒分析 (7)微流控与生物芯片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参与,以及分析化学自身 的发展,已使分析化学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为基 础的综合性科学。
99
1.2 仪器分析法的种类
仪器分析是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 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或结构的分析方法。 在最终测量过程中,利用物质的这些性质获得定性、定 量、结构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 分类依据:所测量(或分析中所用)物质属性的不同
(1)杂质(即使是少量)存在,熔点降低。 因为含有杂质的固态体系的蒸汽压必然低于纯净固 态体系的蒸汽压,所以固液平衡温度随之降低。 (2)当存在杂质时,熔程增大。杂质含量愈高,熔 程范围愈大。
1188
应用
(1)利用测定混合样品的熔点判断未知物
分别测定未知物和已知熔点化合物的熔点,若混 合物熔点不低于已知物的熔点,则一般认为二者 是同一化合物。
仪器分析大发展过程中处处体现“创新性思维”方法!
88
分析化学发展的特点
(1) 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自动化、智能化、 信息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2) 各类分析方法的联合应用;
(3) 建立原位、在体、实时、在线的动态分析检 测方法,无损探测方法以及多元多参数的检测监 视方法,并研制出相应的分析仪器。
工业分析技术
教材:
《化工分析技术》
主编: 陈智栋 何明阳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授课人: 王钰蓉 wangyr@cczu.edu.cn 石油化工学院应用化学教研室
11
参考教材
《仪器分析》 朱明华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4版 2009年
《仪器分析》 张寒琦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版 2013年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部分) 曾泳淮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版 2010年
1133
1.4 仪器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1. 明确分析目的 (1)样品的元素、成分、存在状态? (2)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or 结构解析? (3)主成分分析 or 微量成分分析? 2. 选择合适的分析手段 (4)测定样品的量 (5)分析的范围,仪器的灵敏度、精度与准确度 (6)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等
光谱法 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原子荧
光学分析法
检测试样光谱 光、紫外-可见吸收、红外、 的波长和强度 核磁共振波谱法、X射线荧、
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 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 互作用
非电光导谱分法析分光折射法子法射线荧、法衍光激、射、光干法分拉涉、子曼法电磷…、子光旋衍、光射化法法学、…发X
仪
电位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电解与库伦分析法
(2)根据测定的熔程范围判断样品的纯度
熔程一般在0.5~1℃,熔程越大,杂质含量越高 Note: 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
1199
2.2 熔点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 格子力(构成晶格单位之间的相互拉力) 熔点高低与格子力有关,格子力愈大,熔点愈高; 格子力的强弱受三种因素的支配: 1)分子间作用力;2)分子结构与形状;3)晶格类型 静电吸引力 > 偶极分子间吸引力(及氢键) > 色散力 盐类(或能形成内盐的氨基酸)有特别高的熔点; 极性分子比相近分子量的非极性分子有较高的熔沸点
第九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44
第一章 绪论
1.1 分析化学的发展 1.2 仪器分析法的种类 1.3 仪器分析的特点 1.4 仪器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55
1.1分析化学的发展
19世纪后半期始,元素发现、有机物合成、微量元素和 有机官能团分析方法确立,使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建 立起来。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百度文库分析
1144
第二章 化合物物性测试方法
物质的常见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熔点、沸点、相对 密度、折光率、旋光度、粘度等。 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物性的测定,可以帮助了解物质的物性与分子结 构间的关系; 实际应用中作用:检验物质纯度、控制产品品质
1155
2.1 熔点
2.1.1 概述 熔点:一定的大气压下由固态转变成液态时的温度 (液固两相平衡温度)。 固态物质都有自己格子力和晶型结构。 因此从固态转变成液态,吸收固定量的热能,所以有 固定熔点。 eg:NaOH熔点,318 ℃
1122
缺点:
1. 测定过程一般需要标准物质; 仪器分析是一种相对方法,往往需要与标准物质的 测定值进行比较分析。 2. 有效数值保留位数少,相对误差较大; 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0.5% ~ 2%, 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适合微量和痕量 分析。 3. 仪器价格较高、保养要求高。
器 电化学原理和物质溶 伏安法
分 液的电化学性质
极谱法
析
色谱法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
分离分析法
将物质分离与测定 毛细管电泳法
集为一体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
质谱法、热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析法
11
1.3 仪器分析的特点
优点: 1. 分析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 2. 灵敏度高,试样用量少 3. 用途广泛,能适应各种分析的要求 4. 选择性高
22
参考教材
《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与研究方法》 陈 厚 等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
3
第一章 绪论
化
第二章 化合物物性测试方法
工
第三章 离子的分析方法
分
第四章 离子的分析检测
析
第五章 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 第六章 有机化合物色谱分析
技
第七章 催化材料性能测试
术
第八章 高分子材料性能分析测试
66
分析化学发展规律: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发展经历了3次重大变革:
(1)20世纪初,引入了物理化学溶液理论等基本概 念,使它由一门操作技术变为一门科学。
(2)20世纪60年代,采用了电子技术和物理学概念, 促进了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使以经典的化学分 析为主的分析化学发展为仪器分析新时代。
苯甲酸熔点,122.4 ℃ 121~123℃
1166
熔程:即始熔温度与全熔温度之差,在有机分 析中叫熔程或熔点间距。(一般在0.5-1℃)
为什么存在熔程?实际过程中,大量晶格不可 能同时崩溃,必然是表面先崩溃,然后中间的 崩溃,因此就必然出现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两 个温度。
1177
杂质的影响
饱和NaCl m.p.:-22℃
(3)当前,分析化学处在巨大的变革时期。计算机 和数理统计向分析化学渗透,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 材料科学的发展对分析化学提供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它们促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
77
20世纪90年代后,各种新方法、新内容广泛应用:
(1)化学计量学 (2)毛细管电泳 (3)高效膜分析技术 (4)超临界萃取 (5)分子分析 (6)纳秒分析 (7)微流控与生物芯片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参与,以及分析化学自身 的发展,已使分析化学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为基 础的综合性科学。
99
1.2 仪器分析法的种类
仪器分析是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 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或结构的分析方法。 在最终测量过程中,利用物质的这些性质获得定性、定 量、结构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 分类依据:所测量(或分析中所用)物质属性的不同
(1)杂质(即使是少量)存在,熔点降低。 因为含有杂质的固态体系的蒸汽压必然低于纯净固 态体系的蒸汽压,所以固液平衡温度随之降低。 (2)当存在杂质时,熔程增大。杂质含量愈高,熔 程范围愈大。
1188
应用
(1)利用测定混合样品的熔点判断未知物
分别测定未知物和已知熔点化合物的熔点,若混 合物熔点不低于已知物的熔点,则一般认为二者 是同一化合物。
仪器分析大发展过程中处处体现“创新性思维”方法!
88
分析化学发展的特点
(1) 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自动化、智能化、 信息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2) 各类分析方法的联合应用;
(3) 建立原位、在体、实时、在线的动态分析检 测方法,无损探测方法以及多元多参数的检测监 视方法,并研制出相应的分析仪器。
工业分析技术
教材:
《化工分析技术》
主编: 陈智栋 何明阳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授课人: 王钰蓉 wangyr@cczu.edu.cn 石油化工学院应用化学教研室
11
参考教材
《仪器分析》 朱明华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4版 2009年
《仪器分析》 张寒琦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版 2013年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部分) 曾泳淮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版 2010年
1133
1.4 仪器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1. 明确分析目的 (1)样品的元素、成分、存在状态? (2)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or 结构解析? (3)主成分分析 or 微量成分分析? 2. 选择合适的分析手段 (4)测定样品的量 (5)分析的范围,仪器的灵敏度、精度与准确度 (6)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