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技术1-2汇总.
工业分析技术2篇
![工业分析技术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3301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5.png)
工业分析技术2篇工业分析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必备技术之一,它主要涉及到各种工业领域中的测试、控制、监测、分析等多方面的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两种常用的工业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和红外线分析技术。
一、光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可以分析物质结构和化学成分的非常重要的工业分析技术。
它主要基于原子或分子发射和吸收的光谱特征来分析样品。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光谱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金属材料、矿物、半导体、铁路、化肥、药品、化学制品、食品、环境等领域的分析控制。
例如,金属压延工厂中,利用光谱技术可以对金属材料的成分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在化学制品工厂中,光谱技术可以对化学反应的产物进行精确的分析和监测,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生产过程。
在光谱分析技术中,常用的设备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发射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与其他分析技术相比,光谱分析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对非常小的样品进行分析,通常只需样品量的微克量级别,但也可以处理大体积样品;其次,光谱分析技术非常准确,并且能够同时分析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成分;同时,光谱分析技术具有非常快速的分析速度,可以在几秒钟到几分钟内分析一份样品;最后,光谱分析技术还具有非常高的重复性,可以在多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重复几次检测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二、红外线分析技术红外线分析技术是依据样品对红外线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的技术。
它可以对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进行分析,如药品、塑料、橡胶、纺织品、建筑材料等。
在工业生产中,红外线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药品工业、塑料工业、纺织品工业、食品工业等领域。
红外线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样品对红外线的吸收。
当红外线照射到样品上时,会受到样品分子的吸收和散射,然后透过样品后,被探测器检测到。
检测到的信号就是通过吸收的红外线强度。
通过对各种样品的红外线吸收强度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样品分子的结构和组成。
工业分析与分离复习资料
![工业分析与分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441236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f.png)
工业分析与分离复习资料工业分析与分离复习资料工业分析与分离是化学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分离方法等方面。
在工业生产中,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工业分析与分离的基本概念、常用的分析方法和分离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工业分析与分离的基本概念工业分析是指通过实验和测试等手段,对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了解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而工业分离则是指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以得到所需的纯净物质。
工业分析与分离密切相关,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依据。
二、常用的分析方法1.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一种利用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方法。
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特性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2. 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中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质谱仪通过将样品中的分子或原子离子化,然后在磁场中进行分离和检测,最终得到质谱图。
质谱分析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是一种结合了气相色谱和质谱两种技术的分析方法。
它可以通过气相色谱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出来,然后再通过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联用分析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
三、常用的分离技术1. 蒸馏:蒸馏是一种利用液体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的方法。
它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中沸点较低的组分先蒸发,然后再将蒸汽冷凝收集,得到纯净的组分。
蒸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酒精生产等领域。
2. 结晶:结晶是一种利用溶解度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的方法。
它通过溶解混合物,然后控制温度和溶剂的挥发,使其中溶解度较低的组分结晶出来,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操作得到纯净的晶体。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简介-习题2》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简介-习题2》](https://img.taocdn.com/s3/m/334524e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9.png)
一、填空题1、液位变送器测量进行零点迁移时只改变_ _,不改变。
2、在常用的热电偶温度计中,精度较高的是热电偶,线性最好的是热电偶,灵敏度较高的是热电偶。
3、常用的热电阻材料是,分度号是、、、,线性好的是铜热电阻,它适于测量温度。
4、热电偶是基于原理工作的。
5、由于物料或能量的传递需要通过一定的阻力导致的滞后称为容量滞后。
6、仪表自动化标准中,气动仪表标准信号范围是;电动Ⅲ型标准信号范围是 4--2021 。
7、调节器的比例度越大,那么放大倍数越小,比例作用就越弱,过渡过程曲线越平稳,但余差也越大。
8、调节器的积分时间越小,那么积分速率越大,积分特性曲线的斜率越大,积分作用就越强,消除余差越快。
微分时间越大,微分作用越强。
9、简单调节系统的根本特征是单闭合回路和负反应。
二、选择题1在以下物位检测仪表中,不与被测物体发生实际接触并可以检测物位的仪表是〔〕。
A称重式液罐计量仪B核辐射物位仪表C压差式物位仪表D电容式物位仪表2在以下工业用流量计中,属于容积式流量计的是〔〕。
A 转子流量计B 电磁流量计C 椭圆齿轮流量计D 科里奥利力式流量计3测量稳定压力时,被测介质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得超过仪表量程的。
/2;/3;/3;/54关于压力测量仪表的以下描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A 液柱式压力计是根据流体静力学的原理,将被测压力转换成为液柱高度进行测量的;B 弹性式压力计利用弹性元件变形的位移进行测量的;C 电气式压力计是将压力转换为电量来进行测量的;D 活塞式压力计是将压力转换为活塞位移来进行测量的。
5热电偶信号,在采集过程中,实质上是〔〕。
A 电流信号;B 热电阻信号;C 电压信号;D 数字信号。
6关于温度检测仪表的以下描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A 玻璃管温度计属于膨胀式温度计的一种;B 测量的温度大于600度的温度计为高温计;C 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构成的,不同材料构成的热电偶在相同的触点温度下所产生的电势相同;D在热电偶回路中引入第三种导线对热电偶所产生的电势无影响。
工业分析技术第十二章化工产品分析
![工业分析技术第十二章化工产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4adf5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2.png)
工业分析技术第十二章化工产品分析化工产品分析是对各种化学原料、中间体和最终产品进行质量分析和成分分析的过程。
化工产品的质量分析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合格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化工工业中,化工产品的分析通常涉及物理性质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污染物分析等。
化工产品的物理性质分析主要包括外观、溶解度、熔点、沸点、比重、粘度、表面张力等的测定。
这些物理性质的测定可以为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可以用于判断产品的纯度和物理性能。
化工产品的化学成分分析主要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分析。
无机成分分析通常包括测定元素的含量和确定无机化合物的组成,如金属含量、气体组分分析、酸碱度测定等。
有机成分分析主要包括有机物的含量测定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常用的有机成分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等。
化工产品中还可能存在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残留等。
这些污染物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潜在威胁,因此需要进行污染物分析。
常用的污染物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化工产品的分析技术不仅需要准确、灵敏的分析方法,还需要合适的样品准备技术。
样品准备技术主要包括样品提取、样品前处理和样品分离等步骤。
在样品提取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提取方法,将目标分析物从样品中提取出来。
在样品前处理中,通过调整样品的pH值、溶解度等参数,获取适合分析的样品溶液。
在样品分离中,通过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分离剂和流动相,将复杂的样品组分分离开来,从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化工产品分析的自动化和高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为化工业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便利。
自动化分析仪器可以实现对化工产品样品的快速分析和数据处理,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高通量分析技术可以同时对多个样品进行分析,节省时间和成本。
总而言之,化工产品分析是化工工业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合格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知识点.多元碱的滴定》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知识点.多元碱的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0a8645a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7.png)
知识点多元碱滴定一、多元碱的滴定多元碱的滴定和多元酸的滴定相类似。
前述有关多元酸滴定的结论,也适用于多元碱的滴定。
当K b1/K b2>104时,可以分步滴定;当cK bi>10-8时,那么多元碱能够被滴定至i级。
分析实验室中常采用Na2CO3,基准物质标定HCl溶液的浓度,就是一个最好的强酸滴定多元碱的实例。
假定C Na2CO3=·L-1。
Na2CO3在水中的解离反响为:由于K b1/K b2=≈104,勉强可以分步滴定,但是确定第二化学计量点的准确度稍差。
HCl溶液滴定Na2CO3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1所示。
从图可见,用HCl溶液滴定Na2CO3到达第一化学计量点时,生成Na HCO3,属两性质。
此时pH值可按下式计算:8.32 pH)L(mo1104.85106.5102.4][H19-11 7a2 a1=⋅⨯=⨯⨯⨯==---+KK第二化学计量点时,产物为H2CO3 CO2H2O,其饱和溶液的浓度约为·L-1。
89.3 pH)L(mo1101.3102.404.0]H[14-71=⋅⨯=⨯⨯==--+acK根据指示剂选择的原那么,上述情况第一化学计量点时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第二化学计量点宜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但是,在滴定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因过多产生CO2,可能会使滴定终点出现过早,变色不敏锐,因此快到第二化学计量点时应剧图滴定Na2CO3的滴定曲线烈摇动,必要时可加热煮沸溶液以除去CO2,冷却后再继续滴定至终点,以提高分析的准确度。
工业分析(理论篇)第2章 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
![工业分析(理论篇)第2章 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20ca8d0408a1284ac85043e5.png)
2.2.2液体物料试样的采取
1.采样工具 (3)采样瓶 ①玻璃(或铜制)采样瓶:一般为500mL玻璃瓶,适用于贮 罐、槽车采样,玻璃采样瓶套上加重铅锤,以便沉入液体物料 的较深部位。 ②可卸式采样瓶 加重型采样瓶、底阀型采样器等,液化气的采样常用采样钢 瓶和金属杜瓦瓶。
玻 璃 采 样 瓶
铜 制 采 样 瓶
21
2.2.1.固体物料试样的采取
2.采样方法 (2)运输工具中采样
常用的运输工具是火车车皮或汽车等,发货单位 在物料装车后,应立即采样,而用货单位除采用发 货单位提供的样品外,还要根据需要布点采样。常 用的布点方法为斜线三点法和斜线五点法。子样要 分布在车皮对角线上,首末两点距车角各1m,其 余各点均匀分布于首、末两子样点之间。
24
2.2.1.固体物料试样的采取
2.采样方法 (4)工业制品中采样
工业制品常见的有袋装和罐装,袋装有纸袋、布 袋、麻袋和纤维织袋;
罐装有木质、塑料和铁皮等制成的罐或桶。 一般采用的采样工具为采样探子,确定子样数目 和每个子样的采集量后,即可进行采样。
25
2.2.2液体物料试样的采取
1.采样工具
还有18方块法、棋盘法、蛇形法、对角线法等。
22
2.2.1.固体物料试样的采取
斜线三点法
斜线五点法
18方块法
棋盘法
蛇形法
对角线法
23
2.2.1.固体物料试样的采取
2.采样方法 (3)物料堆中采样 根据物料堆的大小、物料的均匀程度和发货单位 提供的基本信息等,核算应采集的子样数目及采集 量,然后布点采样。 先将表层0.2m厚的部分用铲子除去,再以地面 为起点,每间隔0.5m高处划一横线,每隔1~2m向 地面划垂线,横线与垂线交点即为采样点。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知识点1 准确度》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知识点1 准确度》](https://img.taocdn.com/s3/m/da495fd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3.png)
准确度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试样中组分的含量。
要求测定的结果必须到达一定的准确度,方能满足生产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显然,不准确的分析结果将会导致生产的损失、资源的浪费、科学上的错误结论。
在分析测试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测定结果不可能和真实含量完全一致。
即使是技术很熟练的人,用同一最完善的分析方法和最精密的仪器,对同一试样仔细地进行屡次分析,其结果也不会完全一样,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这就说明分析过程中客观上存在难于防止的误差。
因此,人们在进行定量分析时,不仅要得到被测组分的含量,而且必须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判断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检查产生误差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小误差,使分析结果尽量接近客观真实值。
准确度是指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相接近的程度。
它们之间的差值越小,那么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1.误差准确度的上下用误差来衡量。
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差异。
差值越小,误差就越小,即准确度越高。
误差一般用绝对与真实值,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绝对误差E是表示测定值iμ之差。
即E =-μi相对误差RE是指绝对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百分率:RE =E×100%μ例1、测定硫酸铵中氮含量为%,真实值为%,求其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 E = %一% = %RE =E×l00% = %82.20%02.0+% = %μ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有正值和负值,分别表示分析结果偏高或偏低。
由于相对误差能反映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故常用相对误差来表示或比拟各种情况下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工业分析_第二章_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工业分析_第二章_试样的采取和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0a6f1dd6f8c75fbfc77db2ae.png)
3、过筛
物料在破碎过程中,每次磨碎后均需过筛, 未通过筛孔的粗粒再磨碎,直至样品全部通过
指定的筛子为止(易分解的试样过170目筛,难
分解的试样过200目筛)。
4、混匀
混匀法通常有铁铲法或环锥法、掀角法。 铁铲法或环锥法常用于手工混合大量实验 室样品。如铁铲法是在光滑而干净的混凝土或 木制平台上,用铁铲将物料往一中心堆积成一 圆锥,然后从锥底一铲一铲将物料铲起,重新 堆成另一个圆锥,来回翻倒数次。操作时物料 必须从锥堆顶部自然洒落,使样品充分混合均 匀。也可采用机械混匀器进行混匀。
总体物料 的单元数
182~216 217~254
选取的最小单元数
选取的最小单元数
1~10 11~49
全部单元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0~64
65~81 82~101 102~125 126~151
152~181
255~296
297~343 344~394 395~450 451~512
商品煤采样点图
. . .
30t以下
. .
40t-50t
. .
. .
. . .
50t以上
三、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1. 样品的制备基本操作 ①破碎:手工破碎 机械破碎 ②筛分:全部试样通过适当的筛子 ③混匀:手工混匀(堆堆法) 机械混匀 ④缩分:手工缩分(堆堆四分法) 机械缩分 (机械分样器)
三、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第二章 样品的采取和制备
第二节 固体样品的采取和制备
四、试样的分解 (四)熔融分解法: 将试样与酸性回碱性溶剂混匀后在适当容器内经高 温进行分解生成易溶于水的产物。 熔融分解法分解能力强,效果好,反应物浓度高,操作 麻烦,易引入杂质,易造成组分损失。
工业分析检测技术合总答案
![工业分析检测技术合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1dee3167ec102de2bd8943.png)
工业分析检测技术填空1.水质指标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
2.水质分析的项目可分为物理指标、金属化合物、非金属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3.水样的预处理包括过滤、浓缩、蒸馏排除干扰杂质和消解。
4.煤的元素分析项目有碳、氢、氧、氮和硫。
5.自然界的水分为地下水、地面水、大气水、三类。
6.煤试样的制备分为破碎、筛分、混合和缩分。
7.煤中游离水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1.气体试样的采集方法分为常压取样、正压取样、负压取样取样。
2.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三种。
3.馏程是指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这一温度范围。
4.闪点的测定有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两种。
5.常用的气体吸收剂氢氧化钾溶液、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亚铜盐溶液和饱和溴水。
6.可燃烧性气体的燃烧常用的方法爆炸法、缓慢燃烧法和氧化铜燃烧法。
7.石油产品中水分测定方法有卡尔·费休法和有机溶剂蒸馏法。
8.卡尔-费休试剂包括碘、二氧化硫、吡啶、甲醇。
1.硅酸盐试样的分解处理方法包括酸分解法和熔融法或半熔法。
2.硅酸盐快速分析系统包括碱熔、酸溶和锂硼酸盐熔融快速分析系统。
3.用EDTA 滴定法测定硅酸盐中的三氧化铁时,使用的指示剂是磺基水杨酸。
4.铬天青S 与铝生成红色颜色的配合物。
5.EDTA 配位滴定法测定氧化镁以酒石酸钾钠和三乙醇胺为掩蔽剂。
6.钢铁分为钢、生铁、铁合金和铸铁。
7.钢铁中的碳有化合碳和游离碳存在形式。
8.钢铁中硫的测定,其试样分解方法有燃烧法和酸溶解分解法两类。
1.化学肥料的分析项目有有效成分含量、水分含量、游离酸、粒度、杂质含量等2.水分含量是指固体肥料中的游离水和结晶水。
3.氮肥中的氮在化合物中,通常以氨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三种形式存在。
4.磷肥包括自然磷肥和化学磷肥。
5.氨态氮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硝酸铵以及氨水等。
6.化工生产分析主要是对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分析。
煤炭工业分析方法汇总
![煤炭工业分析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b62aa0d5f0e7cd18425368b.png)
煤的工业分析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个项目分析的总称。
全水分的测定(空气干燥法):分析步骤:1、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煤样10~12g,称准至0.01g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2h,无烟煤干燥3h。
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在空气中冷却约5min。
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1g或质量增加为止。
在后一种情况下,采取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依据。
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全水分的测定(微波干燥法):分析步骤:1、按微波干燥水分测定仪说明书进行准备和状态调节。
2、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煤样10~12g,称准至0.01g平摊在称量瓶中。
3、打开称量瓶盖,放入测定仪的旋转盘的规定区内。
4、关上门,接通电源,仪器按预先设定的程序工作,直到工作程序结束。
5、打开门,取出称量瓶,盖上盖,立即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如果仪器有自动称量装置,则不必取出称量。
分析水分的测定(空气干燥法):分析步骤:1、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
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5h。
(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增加为止。
在后一种情况下,采取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依据。
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1.EDTA》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1.EDTA》](https://img.taocdn.com/s3/m/8217bcb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e.png)
知识点1.EDTA一、EDTA的性质及其解离平衡大多数的无机配合物的稳定性不够高;且存在逐级配位现象,各级稳定常数相差较小,因此,在溶液中往往存在多种配位数的配合物,很难定量计算。
有些反响找不到适宜的指示剂,难以判断终点,所以在配位滴定中应用较少。
许多有机配位剂,由于有机配位剂中常含有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能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而且组成一定的螯合物,因此在分析化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使用的最多的是氨羧配位剂,这是一类以氨基二乙酸基团[—N〔CH2COOH〕2]为基体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氨氮和羧氧两种配位能力很强的配位原子,可以和许多金属离子形成环状的螯合物。
在配位滴定中应用的氨羧配位剂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乙二胺四乙酸根〔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简称EDTA。
其结构式为:1.EDTA的性质EDTA是一个四元酸,通常用H4Y表示。
两个羧基上的H+转移到氨基氮上,形成双偶极离子。
当溶液的酸度较大时,两个羧酸根可以再接受两个H+。
这时的EDTA就相当于六元酸,用H6Y2+表示。
EDTA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0.02g/100mL水,22︒C〕,故常用溶解度较大的二钠盐〔Na2H2Y·2H2O,11.1g/100mL水,22︒C〕作为配位滴定的滴定剂。
EDTA在配位滴定中有广泛的应用,基于以下几个特点:〔1〕普遍性 由于在EDTA 分子中存在六个配位原子,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
〔2〕组成恒定 在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金属离子与EDTA 以1:1配位。
〔3〕可溶性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易溶于水。
〔4〕稳定性高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很稳定,稳定常数都较大。
〔5〕配合物的颜色 与无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也是无色的;而与有色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一般加深。
一些常见金属离子与EDTA 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见附录Ⅷ。
23秋国家开放大学工业分析检测技术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23秋国家开放大学工业分析检测技术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f36c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8.png)
国家开放大学《工业分析检测技术》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工业分析检测技术》是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选修课,4学分,72学时,其中实验16学时,开设一学期。
课程代码:02457形考任务11.通常把含有较多钙、镁金属的化合物的水称为硬水。
A.正确B.错误2.矿化度一般适用于污染严重、组成复杂的水样。
A.正确B.错误3.水中的氨与纳氏试剂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黄至棕色的化合物。
A.正确B.错误4.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是测定水中有机化合物的指标。
A.正确B.错误5.煤的灰分产率高,则煤的可燃成分低。
A.正确B.错误6.煤的挥发分是煤中原来固有的挥发性物质。
A.正确B.错误7.煤的挥发分产率过高,则锅炉不易着火。
A.正确B.错误8.采集天然水样时,应将取样瓶浸入水下面()cm处取样。
A.10B.30C.50D.709.水中重金属不包括()A.铁B.镉C.汞D.铅10.pH的测定以()为指示电极。
A.玻璃电极B.饱和甘汞电极C.银-氯化银电极D.铂电极11.酚酞碱度测定中以()为指示剂。
A.甲基橙B.甲基红C.酚酞D.石蕊12.通常用“Mad”表示煤样中哪类水分的含量()A.外在水分B.内在水分C.空气干燥煤样水分D.内外水分13.煤流中采样时间间隔按(B)计算。
A.T≤30QGnB.T≤60QGnC.T≤20QGnD.T≤10QGn14.以下测定项目不属于煤样的工业分析的是()。
A.水分B.总硫C.固定碳D.挥发分15.库仑滴定法测定硫使用的催化剂()。
A.三氧化钨B.二氧化锰C.氧化镁D.无水碳酸钠16.艾氏卡法是根据()的质量换算出全硫的含量。
A.硫酸钠B.硫酸钡C.硫酸镁D.硫酸钙17.下列气体中可以用燃烧法测定的有()A.氧气B.氢气C.二氧化碳D.氮气18.吸收二氧化碳时,常用的吸收剂是()。
A.浓KOHB.浓NaOHC.碘溶液D.硫酸-高锰酸钾溶液19.有H2和N2的混合气体50mL,加空气燃烧后,体积减少15mL,则H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工业分析技术实习报告
![工业分析技术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822d3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5.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分析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于2023年6月至8月参加了某化工企业的工业分析技术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工业分析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2. 深入了解化工生产过程,掌握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4. 了解企业文化,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习单位及实习内容实习单位:某化工企业实习内容:1. 工业分析基本操作:包括样品的采集、前处理、分析测试等;2. 化工生产过程参观:了解生产流程、设备、工艺参数等;3. 质量控制:学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4. 企业文化学习: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员工培训等。
四、实习过程及收获1. 工业分析基本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指导老师学习了工业分析的基本操作。
首先,我们学习了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包括固液分离、过滤、浓缩等。
其次,学习了分析测试方法,如滴定法、重量法、光谱法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化工生产过程参观在参观化工生产过程时,我了解了生产流程、设备、工艺参数等。
通过参观,我认识到工业分析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原料分析、中间产品分析、成品分析等,对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质量控制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
学习了如何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工业分析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企业文化学习通过实习,我了解了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员工培训等。
这使我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实习总结1. 通过实习,我掌握了工业分析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2. 深入了解了化工生产过程,掌握了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4. 了解企业文化,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业分析技术三大知识点
![工业分析技术三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963a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4.png)
工业分析技术三大知识点工业分析技术是指应用各种分析方法和工具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工业分析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工业分析技术的三大知识点,分别是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分析与建模、优化与控制。
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工业分析技术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数据采集是指从各种传感器、仪器和设备中采集数据,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等各种指标。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常见的有PLC、DCS等数据采集系统。
采集到的数据通常以时间序列的方式存储,以便后续分析。
预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去噪、数据插值、数据平滑等。
去噪是指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值,以减少对后续分析的干扰。
插值是指根据已有数据推断缺失数据的值,以填充数据空缺。
平滑是指通过一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平均处理,以减少数据波动和噪声。
2. 数据分析与建模数据分析与建模是工业分析技术的核心环节。
通过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模式,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建模和预测。
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
统计分析是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对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和总结,判断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训练样本来建立模型并进行预测的数据分析方法。
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线性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
通过机器学习,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趋势和结果。
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自动提取数据中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实现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3. 优化与控制优化与控制是工业分析技术的最终目标。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找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
工业分析
![工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7f0e69f5335a8102d2205a.png)
第一章试样的采集、制备与分解1 正确采取实验室样品及正确的分解和制备式样对分析工作有何意义?首先要保证所取试样具有代表性,即试样的组成和被分析物料整体的平均组成一致。
否则,即使分析工作十分精密、精确,期分析结果因不能代表原始的整体物料平均组成而没有意义。
甚至可能把生产引入歧途,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和难以估计的损失。
送检试样往往是不均匀的,不能直接用于分析测定,试样的制备就是将数量较大、粒度悬殊的送检样加工成组成均匀、一定粒度的数量较少的分析试样。
2 采样的原则是什么?基本原则是使采得的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3 物料越不均匀,采样单元数应该越多;采取的样品量至少满足三次重复检测的需求;能代表研究对象整体的样品最小量就是样品最低可靠质量。
m Q≥Kd24 计算题:采取某矿石样品时候,若此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20mm,K值为0.06,问应采取实验室样品的最低可靠质量是多少?若将矿石破碎后,其最大颗粒直径为4mm,则应采取实验室样品的最低可靠质量又是多少?解:矿石中最大颗粒直径为20mm时:m Q≥Kd2=0.06×202=24(Kg)即应采取实验室样品的最低可靠质量为24Kg若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4mm时:m Q≥Kd2=0.06×42=0.96(Kg)≈1Kg5 从一个规则物料中如火车车厢中采样,当车厢容量超过50t时,采用五点法。
布点时应将份样分在箱体的对角线上,首末采样点至少距箱角0.5m-1m,汽车0.5m,火车1m,其余份样点等距离分布在首末两份样点之间。
6 从金属材料中采样时,由于铸件不均匀,应该从金属的不同部位钻孔取样,要使钻孔穿过整个金属厚度或者厚度的一半,收集钻屑作为试验。
从传输带取样,可以按时间间隔或者物料量的间隔取样。
采样点一般设在物料流的下落点(出口),并根据物料的流量和传送带宽度,以一次或者分多次用接斗横截物料流的全断面采样,因为在输送过程中,会发生分层现象。
工业分析技术第十二章化工产品分析
![工业分析技术第十二章化工产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d0d06ae53a580217fcfebc.png)
12.2.3 净化气、转化气和尾气分析
2.三氧化硫的测定 (1)方法原理
测定气体中三氧化硫含量,通常采用“气体 吸收酸碱滴定法”。方法原理是,用水吸收一定 量的生产气体中的三氧化硫及二氧化硫,使它们 分别生成硫酸及亚硫酸,用碱标准溶液滴定总酸 量后,为了消除亚硫酸的干扰,获得
的数据发送到控制中心,自动调整工艺条件和参数,
完成自动化生产。
6
12.1.2化工产品分析方法
2.化工产品分析内容 (3)产品质量分析 产品质量应该符合生产企业所采用国家或行业等技术标 准的规定,否则就是不合格品。 产品质量分析是对产品中各个指标进行分析测定。 一是对主成分进行检验,二是对杂质含量、外观和物理 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对主成分分析而言, 采用标准分析法进行分析测定,精确度要求比较高;对 杂质分析而言,因其含量较低,一般进行限量分析。 杂质含量、外观和物理性能指标和主成分含量具有同样 重要的作用,即使主成分含量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但只要 有一项杂质含量不能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产品同样不合格。
③硝酸钡、氯酸钡的溶解度较小。可能和硫酸钡共沉 淀引起测定误差。因此,试样溶液必须反复蒸干以除尽 硝酸根离子。氯酸钾的加入量也必须严格控制,不能过 多。
17
12.2.3 净化气、转化气和尾气分析
在硫酸生产中,焙烧炉出口气及排空废气, 甚至厂房空气等中,都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而且往往是同时存在。因此,测定气 体中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含量,是硫酸的生产 控制工作中,使用最广,最有普遍意义的分析检 验技术。
7
12.1.1基础知识
化工产品应符合产品采用标准中相应规格和要 求的各项指标,如外观、颜色、粒度、粘度、杂质 等,产品的质量通常以纯度或浓度来表示。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技能点1.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技能点1.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https://img.taocdn.com/s3/m/ee45497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d.png)
技能点一、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一、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在滴定分析法中常用盐酸、硫酸溶液为滴定剂(标准溶液),尤其是盐酸溶液,因其价格低廉,易于得到,稀盐酸溶液无氧化复原性质,酸性强且稳定,因此用得较多。
但市售盐酸中HCl含量不稳定,且常含有杂质,应采用间接法配制,再用基准物质标定,确定其准确浓度。
常用无水Na2CO3或硼砂(Na2B4O7 · l0H2O)等基准物质进行标定。
1.无水Na2CO3此物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故使用前应在180~2021下枯燥2~3 h。
也可用NaHCO3在270~300℃下枯燥l h,经烘干发生分解,转化为Na2CO3,然后放在枯燥器中保存。
标定反响:设欲标定的盐酸浓度约为0.1 mol·L-1,欲使消耗盐酸体积20210 mL,根据滴定反响可算出称取Na2CO3的质量应为0.11~0.16g。
滴定时可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2.硼砂Na2B4O7 · l0H2O此物质不易吸水,但易失水,因而要求保存在相对湿度为40%~60%的环境中,以确保其所含的结晶水数量与计算时所用的化学式相符。
实验室常采用在枯燥器底部装入食盐和蔗糖的饱和水溶液的方法,使相对湿度维持在60%。
硼砂标定HCl 的反响:----+===+++===++===+CI 2BO 4H HCI 2O H 5O B :CI 2BO 2H HCI 2BO H 2 BO H 2BO 2H O H 5O B 332-274333232332-274总反应1个-274O B 与水作用产生-32BO 2H 和2H 2BO 3,其中仅有2个-32BO H 能被HCl 作用,故1-274O B ~-32BO 2H ~2H +。
由于反响产物是H 3BO 3,假设化学计量点时33BO H c =5.0×10-2 mol·L -1,H 3BO 3的K a =5.7×10-10,那么化学计量点时[H +]计算式为:27.5pH )L (mo1105.3 107.5100.5]H [16-102=⋅⨯=⨯⨯⨯==---+a cK滴定时可选择甲基红为指示剂,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即为终点。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氧化数》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氧化数》](https://img.taocdn.com/s3/m/38429ef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d.png)
合物中O 原子的氧化数均为 -2,例如 H2O 中的 O 原子。
• 4卤化物中卤素原子的氧化数为 -1。 • 5除二元金属氢化物 如 NaH 外,化合物中 H原子的氧化数均为1,如H2SO4 中的H原子。
• 氧化: 氧化数增加的过程 • 还原:氧化数降低的过程 • 氧化剂:提供电子的物质
• 还原剂:得到电子的物质
一、氧化数
什么是“氧化数”? 它与“化合价”有否区别?
• 氧化数概念没有确切的物理意义 ,是人为的,确定数值有一定的规则;
• 2 “价”应该与“键”相联系。但依原子所形成化学键数目来计算化合价则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四页,共六页。
谢谢!
第五页,共六页。
内容总结
氧化: 氧化数增加的过程。氧化: 氧化数增加的过程。氧化数概念没有确切的物理意义 ,是人为的,确定数值有一定的规则。2 “价”应该与“键”相联 系。元素原子的氧化数是指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电荷数,该电荷数假设把化合物中成键的电子都归电负性更大的原子,从而得到的各成键原子在化合状 态时的“形式电荷数”。多原子离子中各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等于该离子所带电荷数。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时的原子个数比,它只能是正整数。谢谢
第六页,共六子的氧化数是指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电荷数,该电荷数假设把化合物中成键的电子都 归电负性更大的原子,从而得到的各成键原子在化合状态时的“形式电荷数”。
如:
H2 1/2 O2 H 2 O 1 -2
第二页,共六页。
一、氧化数
• 确定氧化数的规则
• 1单质的氧化数为零, 如单质 O2 和 S8中 O 原子和 S 原子的氧化数均为零。 • 2单原子离子的氧化数等于离子所带的电荷,例如Al3离子的氧化数为 +3, 表示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9
1.2 仪器分析法的种类
仪器分析是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 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或结构的分析方法。 在最终测量过程中,利用物质的这些性质获得定性、定 量、结构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 分类依据:所测量(或分析中所用)物质属性的不同
1144
第二章 化合物物性测试方法
物质的常见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熔点、沸点、相对 密度、折光率、旋光度、粘度等。 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物性的测定,可以帮助了解物质的物性与分子结 构间的关系; 实际应用中作用:检验物质纯度、控制产品品质
1155
2.1 熔点
2.1.1 概述 熔点:一定的大气压下由固态转变成液态时的温度 (液固两相平衡温度)。 固态物质都有自己格子力和晶型结构。 因此从固态转变成液态,吸收固定量的热能,所以有 固定熔点。 eg:NaOH熔点,318 ℃
1133
1.4 仪器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1. 明确分析目的 (1)样品的元素、成分、存在状态? (2)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or 结构解析? (3)主成分分析 or 微量成分分析? 2. 选择合适的分析手段 (4)测定样品的量 (5)分析的范围,仪器的灵敏度、精度与准确度 (6)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等
(3)当前,分析化学处在巨大的变革时期。计算机 和数理统计向分析化学渗透,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 材料科学的发展对分析化学提供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它们促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
77
20世纪90年代后,各种新方法、新内容广泛应用:
(1)化学计量学 (2)毛细管电泳 (3)高效膜分析技术 (4)超临界萃取 (5)分子分析 (6)纳秒分析 (7)微流控与生物芯片
第九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44
第一章 绪论
1.1 分析化学的发展 1.2 仪器分析法的种类 1.3 仪器分析的特点 1.4 仪器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55
1.1分析化学的发展
19世纪后半期始,元素发现、有机物合成、微量元素和 有机官能团分析方法确立,使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建 立起来。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2)根据测定的熔程范围判断样品的纯度
熔程一般在0.5~1℃,熔程越大,杂质含量越高 Note: 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
1199
2.2 熔点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 格子力(构成晶格单位之间的相互拉力) 熔点高低与格子力有关,格子力愈大,熔点愈高; 格子力的强弱受三种因素的支配: 1)分子间作用力;2)分子结构与形状;3)晶格类型 静电吸引力 > 偶极分子间吸引力(及氢键) > 色散力 盐类(或能形成内盐的氨基酸)有特别高的熔点; 极性分子比相近分子量的非极性分子有较高的熔沸点
工业分析技术
教材:
《化工分析技术》
主编: 陈智栋 何明阳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授课人: 王钰蓉 wangyr@ 石油化工学院应用化学教研室
11
参考教材
《仪器分析》 朱明华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4版 2009年
《仪器分析》 张寒琦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版 2013年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部分) 曾泳淮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版 2010年
22
参考教材
《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与研究方法》 陈 厚 等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
3
第一章 绪论
化
第二章 化合物物性测试方法
工
第三章 离子的分析方法
分
第四章 离子的分析检测
析
第五章 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 第六章 有机化合物色谱分析
技
第七章 催化材料性能测试
术
第八章 高分子材料性能分析测试
仪器分析大发展过程中处处体现“创新性思维”方法!
88
分析化学发展的特点
(1) 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自动化、智能化、 信息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2) 各类分析方法的联合应用;
(3) 建立原位、在体、实时、在线的动态分析检 测方法,无损探测方法以及多元多参数的检测监 视方法,并研制出相应的分析仪器。
苯甲酸熔点,122.4 ℃ 121~123℃
1166
熔程:即始熔温度与全熔温度之差,在有机分 析中叫熔程或熔点间距。(一般在0.5-1℃)
为什么存在熔程?实际过程中,大量晶格不可 能同时崩溃,必然是表面先崩溃,然后中间的 崩溃,因此就必然出现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两 个温度。
1177
杂质的影响
饱和NaCl m.p.:-22℃
66
分析化学发展规律: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发展经历了3次重大变革:
(1)20世纪初,引入了物理化学溶液理论等基本概 念,使它由一门操作技术变为一门科学。
(2)20世纪60年代,采用了电子技术和物理学概念, 促进了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使以经典的化学分 析为主的分析化学发展为仪器分析新时代。
1100
光谱法 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原子荧
光学分析法
检测试样光谱 光、紫外-可见吸收、红外、 的波长和强度 核磁共振波谱法、X射线荧、
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 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 互作用
非电光导谱分法析分光折射法子法射线荧、法衍光激、射、光干法分拉涉、子曼法电磷…、子光旋衍、光射化法法学、…发X
仪
电位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电解与库伦分析法
(1)杂质(即使是少量)存在,熔点降低。 因为含有杂质的固态体系的蒸汽压必然低于纯净固 态体系的蒸汽压,所以固液平衡温度随之降低。 (2)当存在杂质时,熔程增大。杂质含量愈高,熔 程范围愈大。
1188
应用
(1)利用测定混合样品的熔点判断未知物
分别测定未知物和已知熔点化合物的熔点,若混 合物熔点不低于已知物的熔点,则一般认为二者 是同一化合物。
器 电化学原理和物质溶 伏安法
分 液的电化学性质
极谱法
析
色谱法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
分离分析法
将物质分离与测定 毛细管电泳法
集为一体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
质谱法、热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析法
11
1.3 仪器分析的特点
优点: 1. 分析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 2. 灵敏度高,试样用量少 3. 用途广泛,能适应各种分析的要求 4. 选择性高
1122
缺点:
1. 测定过程一般需要标准物质; 仪器分析是一种相对方法,往往需要与标准物质的 测定值进行比较分析。 2. 有效数值保留位数少,相对误差较大; 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0.5% ~ 2%, 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适合微量和痕量 分析。 3. 仪器价格较高、保养要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