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7195
新人教版5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内含教学反思),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探索图形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打电话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8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第9单元总复习1 数与代数2 空间与图形3 观察物体与统计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合格率为%,优秀率为%。
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
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观察物体2.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3.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4.第四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5.第五单元:图形的变换6.第六单元:统计7.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一、第一单元:观察物体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空间观念。
2.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能力。
2.学会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2.学会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2.教学新课: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3.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互相交流观察结果。
第2课时:观察物体(二)教学目标:1.巩固观察物体的方法,提高空间观念。
2.学会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巩固观察物体的方法。
2.学会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2.学会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教学新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互相交流解题过程。
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课时安排:4课时1.因数和倍数2.2、5和3的倍数3.质数和合数4.数学广角——找规律三、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课时安排:5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应用四、第四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课时安排:6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4.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应用5.分数与整数相加减6.分数加减法的应用五、第五单元:图形的变换课时安排:2课时1.图形的旋转2.图形的对称六、第六单元:统计课时安排:3课时1.数据的收集2.数据的整理3.数据的表示七、第七单元:数学广角课时安排:2课时1.数学广角——推理2.数学广角——找规律重难点补充:一、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能力,学会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每节课反思目录一、观察物体(三) (共2课时)二、因数与倍数(共8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3.质数和合数(2课时)复习与整理(1课时)三、长方体与正方体(共13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6课时)4. 探索图形(1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共18课时)1.分数的意义(3课时)2.真分数和假分数(2课时)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4.约分(4课时)5.通分4课时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五、图形的运动(三)(共3课时)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共8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打电话(1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七、折线统计图(共3课时)八、数学广角——找次品(共3课时)九、总复习(10课时)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共 2 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总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
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还有其 他的拼搭方法吗?
学生思考,动手实验。 学生接着展示: 大家在拼搭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结论。 3.学生探究。师: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 5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 保证从正面看的形状不变,应该怎样拼搭呢?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进行 拼搭,看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多。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既可避免重复也 可避免遗漏 学生分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 4.汇报探究结果。 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拼搭的图形。 ①可以摆在这 3 个小正方体任意 2 个的后面,如下图。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 4 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下图
的图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三) 。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学生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
师:现在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 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测出小正方体 的拼搭方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 :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立体图形,你有
什么收获呢?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嘿,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最近在准备的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这可是我费了好大劲儿,结合了网上的资料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鲜感和实用性。
首先,咱们得聊聊这个“分数的意义”。
这可是数学里的一个大难题,尤其是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
我记得当年我学的时候,那叫一个头疼啊!不过,现在想想,其实分数嘛,就像我们吃饭一样,分成了几份,每个人吃一份,这就叫分数。
我打算这样来教孩子们理解分数:先是从生活中找例子,比如一个蛋糕分成了四份,每个人吃一份,那每个人就吃了蛋糕的四分之一。
这样孩子们就能直观地感受到分数的概念了。
然后,我会用一些简单的游戏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比如,我们可以用扑克牌来玩“分数配对”的游戏。
每个人抽一张牌,正面是数字,背面是分数,看谁能最快找到对应的分数。
这样不仅有趣,还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
接下来,咱们得说说“小数乘除法”。
这个部分,我打算用一个小故事来引入。
故事里有个小男孩,他要去商店买糖,但是他的钱不够,于是他开始算小数乘除法,看看怎么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多的糖。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在故事中感受到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中,我会准备一些小道具,比如小算盘、计数器,让孩子们亲手操作,这样他们学起来会更感兴趣。
我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们用小算盘算小数乘法,结果一个个都乐在其中,连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孩子都积极参与进来了。
当然,数学课少不了练习。
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比如“找规律”、“猜数字”等,让孩子们在练习中巩固知识。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我们要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比如,有的孩子理解能力强,我就多给他们一些挑战性的题目;有的孩子比较慢热,我就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和鼓励。
总之,这个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我希望能带给孩子们快乐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数学的世界里找到乐趣,找到自信。
咱们教学相长,一起加油吧!。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1) 第一章单元数学知识点•小数的认识与认读•近似数的认识•数学语言的运用•实际应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教学目标•能正确读写小数•能判断近似数•能运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小数的认识与认读•实际应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教学难点•近似数的认识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时间安排小数的认识与认读2节课近似数的认识1节课数学语言的运用1节课实际应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2节课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小数的认识与认读1.初步认识小数•探究小数产生的背景•通过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小数2.学习小数的表示法•介绍小数点的用法和读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快速理解小数的表示法3.练习小数的基本操作•加减乘除的实例演示和练习•初步应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二、近似数的认识1.初步认识近似数•探究近似数的产生背景•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近似数2.近似数的判断方法•给出多个数值,通过讨论判断哪个数值更接近实际值•理解判断近似数的方法和应用三、数学语言的运用1.数学语言的认识•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数学语言的用法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的规范使用方法2.数学语言的应用•针对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决问题•通过实例演练和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四、实际应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1.实际应用问题的描述和分析•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使用数学语言对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2.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练习和演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小组讨论作业,讨论并撰写学习笔记•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基于学生参与度和表现•以实际应用问题测试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总结本章教学旨在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小数的基本知识和近似数的判断方法,并提高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演练和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和应用技能。
新人教版5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入渗出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
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教学内容涉及数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丰富素材。例如,“图形的运动(三)”中“你知道吗”呈现了艺术家们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图案;综合与实践活动“打电话”、数学广角“找次品”等,都蕴含了优化思想方法,简洁巧妙的解决问题策略中闪烁着数学方法的奇妙。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为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1课时
第2课时观察物体(2)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3篇
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第一篇:数的认识与运算【教学目标】1. 知道千以内正整数的基本数字和大小关系。
2. 能够识读、写出千以内正整数。
3. 能够用指示表达一千以内的正整数。
4. 能够进行千以内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5. 能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千以内正整数基本数字和大小关系的认识。
2. 用指示熟练地表达千以内正整数。
3. 千以内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1. 用指示快速表达含有多个连续数字的千以内正整数。
2. 千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到关于千以内正整数的认识和运算,这是后续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2. 新知讲解(15分钟)2.1 千以内正整数的认识教师出示拖鞋、笔、书、苹果等物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数数的方式,认识千以内的基本数字和大小关系。
1个是1,2个是2,3个是3,4个是4,5个是5,6个是6,7个是7,8个是8,9个是9,10个是10,11个是11,12个是12,13个是13,14个是14,15个是15,16个是16,17个是17,18个是18,19个是19,20个是20,……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每十个数字后,十位数会出现变化,帮助学生记忆。
2.2 千以内正整数的表达教师出示不同的数字卡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的方式,阅读和表达含有一个或多个数字的千以内正整数。
比如,304读作“三百零四”,105读作“一百零五”,789读作“七百八十九”。
教师重点讲解含有多个连续数字的千以内正整数的表达,引导学生数出其中的数字,如“236”可表达为“两百三十六”,也可表达为“二百三十六”。
2.3 千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教师演示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观察和模仿,理解运算的规律和步骤。
例如,26+17=(2十6)+(1十7)=(2+1)十(6+7)=3十13=33。
3. 练习(25分钟)3.1 练习1:数的读写教师出示不同的数字卡片,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表达,快速准确地回答问题。
新人教版5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内含教学反思),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探索图形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打电话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8单元数学xx——找次品第9单元总复习1 数与代数2 空间与图形3 观察物体与统计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4.9,合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4.7%。
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
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xx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内含教学反思),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探索图形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打电话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8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第9单元总复习1 数与代数2 空间与图形3 观察物体与统计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4.9,合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4.7%。
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
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5篇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5篇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1教材分析:例3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材通过创设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方形地面的问题情境,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方砖的边长机器最大值。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本课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使学生发现这样的地砖必须即使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不难。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约5分钟)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天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兴趣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习(约5分钟)1.几个数(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2.16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16和24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约13分钟)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约8分钟)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
教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约9分钟)1.达标练习(1)要将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2)玫瑰花72朵,玉兰花48朵,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有几朵玫瑰花和玉兰花?(3)有一个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七、作业布置练习十五5,6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
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
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课时划分:2课时观察物体……………………1课时练习二………………………1课时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教学内容:教材P2例1及练习一第1、2题。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5篇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5篇2021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1.5÷512.6÷6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
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壹五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1壹五角进行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思想和方法。
也可能有学生直接运用竖式进行计算,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理解算理: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
将11.5元平均分成5份,先将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还剩1元,再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壹五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应该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3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或个位上的1是10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总共是壹五个十分之一,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分之一,因而小数点应在3的前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篇1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令人信服的数据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用具(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1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
1.单击一名学生完成以下统计数据和条形图,其余学生将写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同学寒假看的课外书的数量。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如复习题,但有的时候要收集的数据往往不是静止的,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探索研究1、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录像,让学生看。
(1)小组合作,探索研究①各种车辆的出现有没有规律?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下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④汇报展示,统一方法。
(2)学生实际操作。
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各种车辆名称,然后听老师报通过的车辆,并画“正”字记载。
讲:你们纸上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
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2、数据的整理。
(1)统计表。
想:这个统计表该怎样制?要分几栏?(2)条形统计图。
投影显示教材第2页的空白条形图。
想:①图中的每格代表几?②每种车的辆数如何用竖条表示出来?③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怎样办?做:让学生翻开书第2页,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三、实践操作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按照刚刚学过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填写书上的统计表。
2.课堂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题。
做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外实践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数的数据,并按照所学的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整理。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每节课反思目录一、观察物体(三) (共2课时)二、因数与倍数(共8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3.质数和合数(2课时)复习与整理(1课时)三、长方体与正方体(共13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6课时)4. 探索图形(1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共18课时)1.分数的意义(3课时)2.真分数和假分数(2课时)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4.约分(4课时)5.通分4课时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五、图形的运动(三)(共3课时)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共8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打电话(1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七、折线统计图(共3课时)八、数学广角——找次品(共3课时)九、总复习(10课时)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共 2 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总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
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4课时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4课时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7课时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8课时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8课时第六单元统计4课时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逻辑推理2课时第八单元总复习5课时综合应用打电话1课时综合应用粉刷墙壁1课时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课题:轴对称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题1: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1)引导学生思考: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板书设计: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旋转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目录一、观察物体(三)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4. 探索图形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五、图形的运动(三)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打电话七、折线统计图八、数学广角——找次品九、总复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合作探究(一)整体观察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汇报交流.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3、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拓展应用1、做教科书例2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作业布置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因数和倍数(2)第1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第3课时练习课4.(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 ),偶数有( ),是3的倍数有( ),是5的倍数有( ),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2)最大的三位偶数是( ),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课堂作业】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课堂小结】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实际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课后作业】1.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习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第3课时练习课板书设计反思3.质数和合数质数和合数(1)第4课时学习内容质数和合数(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 第 1 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教具运用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什么叫因数?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新课讲授】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7 22 29 35 37 87 93 96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质数:17 29 37合数:22 35 87 93 96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2)汇报: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②用筛选法排除.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学生畅谈所得.【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教学反思质数和合数(2)第5课时学习内容数的奇偶性(教材第15页例2,以及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 第 1 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的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2.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教具运用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做抽奖游戏.其实在抽奖游戏中蕴含着许多数学规律,今天老师就看谁细心观察,在抽奖游戏中获得数学规律.同学们想要奖品吗?那就要看你们的运气了.【新课讲授】1.探索规律游戏一: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偶数.游戏规则如下: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礼品一份.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呢?1.2×1.2×6= 1.44×6=8.64(dm2)答: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要用8.64dm2的包装纸。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目录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第1课时观察物体(1) (2)第2课时观察物体(2) (4)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6)第1课时认识因数和倍数 (7)第2课时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 (9)第3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 (11)第4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13)第5课时练习课 (15)第6课时质数和合数 (17)第7课时数的奇偶性 (19)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21)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22)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 (24)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26)第4课时练习课1 (28)第5课时练习课2 (30)第6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 (32)第7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34)第8课时练习课 (36)第9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37)第10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 (39)第11课时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1)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 (43)第13课时综合与实践探索图形 (46)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49)第1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50)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 (53)第3课时分数与除数的关系的应用 (56)第4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 (58)第5课时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61)第6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63)第7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课 (67)第8课时最大公因数 (70)第9课时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 (73)第10课时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 (75)第11课时约分练习课 (77)第12课时最小公倍数 (79)第13课时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 (82)第14课时通分 (84)第15课时通分练习课 (87)第16课时小数化成分数 (90)第17课时分数化成小数 (92)第18课时整理与复习 (94)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97)第1课时旋转的特征 (98)第2课时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 (100)第3课时欣赏与设计 (102)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04)第1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06)第2课时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108)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111)第4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12)第5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115)第6课时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117)第7课时分数的简便计算 (120)第8课时解决问题 (121)第9课时打电话 (123)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127)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128)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131)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133)第1课时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134)第2课时稍复杂的找次品问题 (137)第九单元总复习 (139)第1课时总复习——因数与倍数 (139)第2课时总复习——分数的性质和意义 (141)第3课时总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43)第4课时总复习——空间与图形 (145)第5课时总复习——观察物体与统计 (147)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目录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1第1课时观察物体(1)2第2课时观察物体(2)4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6第1课时认识因数和倍数7第2课时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9第3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11第4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13第5课时练习课15第6课时质数和合数17第7课时数的奇偶性19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21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22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24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及计算26第4课时练习课128第5课时练习课230第6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32第7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34第8课时练习课36第9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37第10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39第11课时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41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43第13课时综合与实践探索图形46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9第1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50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53第3课时分数与除数的关系的应用56第4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58第5课时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61第6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63第7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课67第8课时最大公因数70第9课时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73第10课时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75第11课时约分练习课77第12课时最小公倍数79第13课时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82第14课时通分84第15课时通分练习课87第16课时小数化成分数90第17课时分数化成小数92第18课时整理与复习94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97第1课时旋转的特征98第2课时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100第3课时欣赏与设计102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04第1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06第2课时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108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111第4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12第5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115第6课时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117第7课时分数的简便计算120第8课时解决问题121第9课时打电话123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127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128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31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133第1课时简单的找次品问题134第2课时稍复杂的找次品问题137第九单元总复习139第1课时总复习——因数与倍数139第2课时总复习——分数的性质和意义141第3课时总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43第4课时总复习——空间与图形145第5课时总复习——观察物体与统计147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
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
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观察物体(1)学习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教学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教具运用:课件,小正方体积木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
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
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2页例1(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生摆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
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1)第2课时观察物体(2)学习内容:教材第2页例2。
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学习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具运用:课件,小正方体积木教学过程:【复习导入】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新课讲授】(1)屏幕出示教材第2页例2。
(2)师:这是一个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生:略。
(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
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2. 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
【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2)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一、教材分析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
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
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能根据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哪些数是2、5、3的倍数,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特点正确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4、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5、3的倍数的特征。
2、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特点正确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3、能根据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哪些数是2、5、3的倍数。
四、教学措施:1.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并且有些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在教学课堂知识的同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3.引导学生多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五、课时划分共6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2、2 3 5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3、质数和因数……………………………………………………………2课时学习内容:教材第5页例1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学习目标: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