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作业-中海油并购尼克森项目的NPV及IRR分析

合集下载

能源企业海外并购战略与风险识别分析——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为例

能源企业海外并购战略与风险识别分析——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为例

能源企业海外并购战略与风险识别分析能源企业海外并购战略与风险识别分析 ————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为例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为例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为例2014年04月15日进入2013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依旧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以151亿美元完成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尼克森)。

但笔者在研究中也发现,更多的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遭遇了如国家政策突变、文化冲突、整合经营不善等问题,导致并购受阻。

本文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为例,分析能源企业海外并购战略,并对海外并购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使企业在认清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并购所带来的协同效应,充分整合,达到“1+1>2”的效果。

一、尼克森并购案风险分析尼克森并购案风险分析 尼克森是一家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独立的全球性能源公司,在多伦多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2年7月23日,中海油发布公告称,已与尼克森公司达成协议,以151亿美元收购尼克森,其现有约43亿美元的债务将予以维持。

2013年2月26日,项目完成最终交割,成为到目前为止国内企业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案。

1.政治风险尼克森公司涉及的资产分布于加拿大西部、英国北海、美国墨西哥湾等地。

因此,并购除需加拿大政府和中国政府批准外,还需获得其资产所在地欧盟和美国政府的批准。

油气资产作为国家战略资源有其突出的政治敏感性。

中海油在2005年要约收购优尼科时,就曾遭遇来自美国的政治风险影响,当时美国国内的政治舆论认为该笔交易对美国能源及安全构成“明显威胁”,这极大地影响了中海油的并购进程,使其在与并购竞争对手英国石油公司的较量中败下阵来,最终宣布撤回对优尼科的收购要约。

时隔7年,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再次遭遇政治风险的考验。

根据《加拿大投资法》,资产价值超过3.3亿加元的收购交易须经联邦政府审批,以确保交易能让加拿大获得“净受益”。

自中海油2012年8月29日向加拿大政府提出审批申请以来,加拿大国内一直不乏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加拿大的国家资产不应落入中国国有企业手中。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例讲解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例讲解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例讲解背景:中海油是中国国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领先企业之一、而尼克森是全球领先的石油服务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

中海油为了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技术和服务水平,决定收购尼克森。

案例概述:2024年12月,中海油宣布以每股90美元、总计153亿美元(约合969.7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尼克森。

这是中国企业执行的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收购案之一、该交易还需要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的批准。

案例分析:1.战略意义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自身技术和服务水平,加快公司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巩固在全球石油行业的领先地位。

尼克森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石油服务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和服务实力,对中海油的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2.风险与挑战尼克森的股东对于收购价格是否过高以及交易后能否实现预期目标有所担忧。

此外,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中常见的文化和管理差异,也需要解决。

3.技术和服务水平提升尼克森拥有领先的石油勘探、钻井和生产技术,以及全球最大的石油服务网络。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将在技术和服务水平上得到显著提升,加速中海油在海外市场的拓展。

4.国际化进程加快中海油一直致力于实现国际化经营,通过收购尼克森,可以利用其全球分支机构和客户网络,拓展中海油在国际市场的业务。

同时,通过与尼克森合作,中海油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市场需求,并改进自身的管理和运营方式。

5.政府批准和监管6.文化和管理整合收购过程中,文化和管理差异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中海油和尼克森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管理方式和公司文化存在差异。

中海油需要进行有效的文化整合和管理对接,以确保收购的成功实施。

结论:中海油以每股90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尼克森,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石油行业的领先地位。

通过收购,中海油提高了自身技术和服务水平,加速了国际化进程,并拓展了海外市场。

同时,这个案例也展示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中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风险、挑战以及政府监管等问题。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作者:田国双刘奕彤来源:《会计之友》2013年第26期【摘要】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已成为当今企业集团壮大的一种重要方式,并购的开展和实施也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

2012年12月8日,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海油)收到加拿大工业部部长的通知,加拿大政府批准了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公司的申请。

文章以此为背景,分析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战略意义,探讨并购实施的过程,希望从中得到更多企业并购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并购;资本运营;产权关系一、问题的提出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企业并购作为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企业制度的不断演变,迄今为止,全球已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制度的不断健全为企业并购创造了更多的有利条件,以此来实现企业扩张的策略也越发得到重视和运用。

关于企业并购,各国学者由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不同而所持观点各异。

企业自身的管理效率成为达成企业并购的最终内源动力,如果A企业管理效率较高,并存在管理资源剩余,那么它将会寻找效率较低的B企业,通过并购B企业,让B企业达到A企业的水平,并释放剩余的管理效率(威廉姆斯,英国)。

詹姆斯·托宾则以Q值来反映并购实施的可能性,这里的Q值是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与实物资产的重置价格的比值,当Q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并购的实施,依赖于国家法律和政治框架的不断完善,石油能源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一直以来也得到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扶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适应跨国投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

”此外,我国发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与《公司法》、《证券法》相结合的上市公司并购法律的总体框架,为我国上市公司从事企业并购(包括海外并购)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案例分析

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案例分析

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案例分析【摘要】:2005年6月23日,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正式向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发出要约,以每股67美元的价格全现金方式并购优尼科,要约价相当于优尼科公司股本总价值约185亿美元,比竞争对手美国雪佛龙公司此前提出的收购价格高出约15亿美元。

在这场双赢的“蛇吞象”大并购具体是怎样的中海油最终为什么会竞购失败同时他给中国公司海外并购带来了什么启示。

这将在本文中得到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事件在2005年度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2005年底在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发起的第五届十大并购事件评选活动中, “中海油要约收购优尼科”入选十件年度具有标志意义的并购事件榜。

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例, 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具有里程碑式的象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参与到全球化经济活动中, 中国企业“走出去”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从长远来看, 中国企业最终将被国际市场接受, 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案例背景美国优尼科公司成立于1890年,它是有一百余年历史的老牌石油企业。

按储量计算,在美国石油天然气巨头中排位第九;按营业收入计算,是美国第七大石油公司。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一直都是美国加州首屈一指的石油和汽油生产商。

随后,公司把汽油业务撇开,专注于其他地区尤其是海外地区的石油勘探和生产,但由于在勘探方面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回报,优尼科连年亏损,最终向美国政府申请破产,于2005年1月挂牌出售。

二、两家主要的并购公司简介(一)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是1982年成立的国家石油公司。

该公司以上游产业为核心,正在发展成为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型能源公司。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

(二)雪佛龙公司雪佛龙公司( Chevron), 美国第二大石油公,世界第五大石油公司, 业务遍及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业务范围包括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石油炼制、营销和运输、化学品制造和销售、发电。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案例分析 ppt课件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案例分析 ppt课件
通过纵向并购来降低市场交易费用。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战略价值分析
油气资源价值 技术价值 人力价值及研发能力 汇率价值
国家能源战略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战略价值分析
油气资源价值
中国能源状况
中国的石油探明储量240亿桶,只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2.3%。
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总量的1.20%。
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远低于亚洲和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人均可采石油资源量、人均石油产量和人均石油消费量 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钻井活动。
• 中海油将通过向尼克森的国际资 产投入大量资金来落实和加强尼 克森当前的资本支出计划;中海 油有意在多伦多交易所挂牌交易 其普通股。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战略价值分析
汇率价值
财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海油及其附属公司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约为236.78亿元人民币,另有到期日为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244亿元人民币, 但其中中海油子公司存在银行的120亿元人民币用于作为该银行向公司提供 17.7亿美元贷款的保证金。此外,该公司4月26日宣布发售两笔担保票据,融 资20亿美元(约合127亿元人民币)。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案例分析
1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案例分析
---小议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估值中的战略价值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瑞银的分析师 :开采成本较高的油砂占比大
市场一直认为用按30%的溢价收购就可以了,尼 克森储量64%为加拿大的油砂,而20%的北海油 田的储量却贡献出50%的资源价值。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例讲解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例讲解
9 / 12
收购过程
10 / 12
按时间
9月11日: 据路透援引银行人士消息称,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将得到 一笔50-60亿美元的支援融资,用于中海油的151亿美元加拿 大Nexen收购案。 消息人士指,花旗可能提供这笔融资, 花旗与BMO担任中海油并购顾问。这笔融资期限料为一年, 定价在150基点以下
• 与加拿大本国的一些石油巨头不同,尼克森大部分油气资产在 海外,因此面临的投资风险也较大。
8 / 12
从长期看,收购尼克森依然是中海油的 合算买卖,尼克森的规模效益能帮助中海油 实现在海外的快速扩张。尼克森拥有完整的 石油上、中、下游产业链,综合效益可观, 其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成熟的作业团队 都将为中海油提供借鉴。 尼克森的资 产分布在加拿大西部、英国北海、墨西哥湾 和尼日利亚海等全球最主要产区,包含了常 规油气、油砂以及页岩气资源。
2013年2月12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正式批准中海油对尼 克森公司位于美国墨西哥湾资产的收购建议。
12 / 12
收购意义
标志之一,在于其交易金额创下纪录。151亿美元的收购金 额,使该交易成为中海油乃至中国企业迄今完成的海外最 大收购。同时,这是加拿大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的 最大金额外资收购案。从全球今年的并购市场看,这也是 一桩“超级交易”。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这笔 “大生意”无疑将提振相关行业及整体经济的投资和商业 信心。 标志之二,在于其成为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典型, 并为将来中企海外并购带来重要判例。一段时间以来,以 华为、中兴海外并购遇挫等为热点的中企国际化不顺利的 局面也因此出现突破。 标志之三,在于交易后的未来发展,将成为中海油这样的 中国大型能源企业整体实力的重要考量。对于151亿美元的 收购对价是否“值”的问题,存在不同看法。应该说,对 于这样规模巨大的收购,轻易做出“值”与“不值”的现 期判断都显轻率。因为企业的战略考量、品牌价值等很难

从“中海油”并购“尼克森”论跨国企业并购

从“中海油”并购“尼克森”论跨国企业并购

从“中海油”并购“尼克森”论跨国企业并购【摘要】本文探讨了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背景和跨国企业并购的意义。

具体分析了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过程,跨国企业并购对各方的影响,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全球化战略,以及跨国企业并购的风险。

同时也总结了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成功之处。

结论部分分析了跨国企业并购的可行性,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启示以及跨国企业并购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跨国企业并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需要注意风险和细致谋划,才能取得成功。

【关键词】关键词:中海油,尼克森,跨国企业并购,全球化战略,影响,风险,成功,可行性,启示,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背景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商之一,拥有庞大的石油储备和产量。

而尼克森是一家美国跨国石油公司,具有先进的技术和全球的市场网络。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背景主要源于中海油对于全球石油市场的战略布局以及尼克森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优势互补。

通过并购尼克森,中海油能够进一步扩大自身在全球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同时也能够借助尼克森的技术和经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此次并购对于中海油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全球石油行业中的地位,并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1.2 跨国企业并购的意义跨国企业并购的意义在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与整合,实现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降低生产成本。

跨国企业并购可以推动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拓展国际市场,增加销售渠道和商机,进而实现企业的快速增长和盈利。

跨国企业并购还可以带动技术创新和管理经验的交流,促进企业间的学习与提升,推动全球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企业并购的意义更为重要,可以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互惠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跨国企业并购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也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2. 正文2.1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过程第一阶段是谈判初期,中海油通过与尼克森进行接触和洽谈,双方就并购事宜展开初步沟通。

中海油服 谈判案例

中海油服 谈判案例

中海油服谈判案例案例1:一、谈判内容回顾本场谈判内容主要是中海油对收购尼克森的价格谈判。

整场谈判节奏把握很好,很多地方恰如其分地运用了语言的艺术。

两方都在开局阶段过后立即提出了己方的报价,中方报价147美元,尼方报价154美元;接着尼克森率先降低报价1亿美元,并提出了保证75%员工岗位不变,且工资不变的条件,一番交涉后,又提出保留90%工薪并再降1亿的让步条件,中方此时接受了让步条件,但拒绝了让步价格,但尼克森已经达成了价格谈判中包裹条件策略的第一步;接着进入僵持期,之后尼方又让步1亿,附加中方保留每年5000万的慈善费用及7000万的科研费用的支出条件,中方接受,并成功争取到了分期付款,首付60%,其余四季度还清的优惠条件。

此谈判达成协议。

整场判节奏把握很好,双方的判均能体现有理有据、详略得当以及策略的合理使用,可谓比较成功。

二、谈判优劣分析1、优点(1)开场寒暄成功的创造了良好的开局气氛;(2)谈判恰如其分的运用了语言的艺术,内容精准、明确,且使用了比陈述句更能达到效果的疑问句、反问句,成功的达到了质疑对方,使对方进行自我怀疑的效果;(3)谈判使用了很多数据,如双方公司的资产负债等,是谈判的内容丰富充实,论据具有可靠性,说明谈判双方的准备工作比较充足,对行业及公司都进行了详细的前期调查;(4)使用了巧妙地谈判策略及谈判技巧,如以小捕大的让步技巧,每一次的让价都是为了提出更有利于自己的条件,使对方心理上产生愧而无法拒绝;谈判使用了攻心战谋略,尼方主谈的态度始终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从不言辞激烈,力求在心理上给对方一种满意感;谈判使用了迂回策略,尼克森因为经营不善且拥有巨额债务的缘故,无法在谈判中与中方硬碰硬,因此在提出条件时也总给对方一种已经做出很大让步的错觉,我认为开场的高报价只是虚张声势,目的是为了在一步步的让价中提出条件以谋求更大的利益,并实现共赢;让价方式运用的则是蚕食战谋略,一次只让1亿,以便于其以小搏大技巧的发挥。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成功与未来考验分析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成功与未来考验分析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成功与未来考验分析
加拿大政府的批准,标志着中海油以151 亿美元收购加国油气供应商尼克森公司的交易大局已定。

尽管此案仍需经过美国和巴西两国政府批准,特别要经过扼杀了多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的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批准。

但即使美方不同意,最多也只能强迫中海油卖掉尼克森公司在墨西哥湾的油田,而这项资产仅占尼克森公司总资产的8%。

正值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项目接二连三碰壁之际,中海油这笔巨额交易成功经验何在?
中海油这笔交易成功的基础,当然是对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互利前景。

中国是石油天然气消费需求迅猛增长的大国,油气产品进口已跃居世界前列,并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跃居世界第一。

去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已达25378 万吨,成品油进口4060 万吨,液化天然气进口1221 万吨;今年前三季原油进口20038 万吨,同比增长6.4%;成品油进口2897 万吨,液化天然气进口1045 万吨。

相应的,中国已成全球石油天然气企业竞逐的热门市场。

正是这样的经济基本面,决定了这笔交易的互利性质:中海油得以取得更多海外资源补充资源储备,并促进其产品组合的多样化,而加拿大商业环境良好,许多风险都低于发展中国家市场;投身中海油这样的中国大型石油公司更是尼克森公司之辈的上佳出路,因为中海油等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稳固地位意味着他们的产品能获得更有保障的销售市场。

尽管如此,对交易双方企业有利,并不意味着一笔跨国企业并购交易就一定成功,因为形形色色的政治性风险必会对此产生影响,对石油、天然气这样的战略性资源行业尤其如此。

通常而言,独占热门战略性资源之利的意战略性资源的跨境交易要想成功,更需选准一个敌意不那么浓烈的东道。

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

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

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2012年7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发布公告称,将以现金1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4.44亿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

这是2005年中海油180亿美元收购优尼科失败后,迄今为止中国实施的最大一桩海外能源收购交易。

发布公告当日,尼克森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收盘报收25.9美元/股,上涨幅度达51.82%。

目前尼克森市值约137.1亿美元,市盈率约29倍。

7月24日,中海油在香港交易所股价收盘报收14.82港元,下跌4.02%,显示市场对于高溢价收购的担忧。

一、并购背景1.并购方——中海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

中海油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为949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北京,现有98750名员工,有天津,湛江,上海,深圳四个上游分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4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排名第79位。

自1982年成立以来,中国海油通过成功实施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重大举措,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国际能源公司,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销售及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新能源等六大业务板块。

2.被并购方——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尼克森(Nexen)公司成立于1971年,在多伦多和纽约两地上市,总部位于卡尔加里,该市是加拿大西南部的阿尔伯塔省(Alberta,加拿大油气资源最富集地区)省会,拥有约3000名员工,是加拿大第十四大石油公司。

其专注于三项发展战略:加拿大西部的油砂、页岩气及主要位于北海、西非海上及墨西哥湾深水海域的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例分析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例分析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例分析中海油收购尼克森,除了需要向原有股东一次性支付151 亿美元现金兑价(收购本金)外,还需叠加承接43 亿美元的烂尾债务,此外还包括:无条件留用尼克森所有3000 名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定期向加拿大政府报告生产数据,加大资源就地转化率,在卡尔加里创建中海油地区总部,负责管理尼克森及中海油在加拿大、美国和中美洲的资产等一系列苛刻条件。

“有点类似于‘打包团购’,商家不可能只把好东西卖给你。

”金银岛专业咨询机构的研究员分析说,尼克森背靠加拿大政府及欧美经济体,一方面店大欺客,实施包销制,另一方面,中海油特殊的中国央企色彩,能够最终获得加拿大政府认可并批准,已实属不易。

悬疑由此而来:中海油如何消化并购之后带来的巨额债务?如何避免海外投资带来的经营风险?如何实现收购资产的保值升值?如何更好地磨合收购后带来的管理、文化冲突?可以预见,中海油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烂尾债12 月7 日,加拿大政府宣布,批准中海油以151 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请。

但由于尼克森在美国、英国和巴西等地也拥有油气资产,所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还需得到美国、欧洲和巴西等监管部门的批准。

虽然交易流程并没有走完,业内认为,由于已经获得了尼克森主体资产所在地加拿大政府的路条,意味着并购已基本落定。

加拿大工业部长克里斯琴·帕拉迪斯在宣布审批结果的声明中说:“按照《加拿大投资法》和有关指导方针,中海油已经使我确信,其对尼克森的收购交易符合加拿大利益。

” 加拿大总理哈珀随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想加拿大人都知道,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体。

事实上,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为加拿大人提供无限机会。

” 显然,中海油很骄傲。

毕竟这是在收购优尼科失败后,终于迈出了国际化步伐的坚实一步。

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由此坚信,中海油将因尼克森优良资产及优秀员工队伍的加入受益。

他称,尽管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政治偏见,但中国政府一直在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

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

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是一个典型的海外收购案例。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国有企业越来越积极地进行海外投资和并购。

这一并购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探讨海外并购的动机、优势和挑战。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中海油进行海外并购的动机。

一方面,海外市场是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补充。

中国国内油气资源供给紧张,而加拿大尼克森是加拿大最大的石油生产企业之一,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通过收购尼克森,中海油可以得到稳定的海外石油供应,降低对国内油气资源的依赖。

另一方面,中海油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加拿大尼克森拥有国际领先的油田开发和技术管理能力,这对于中海油的技术进步和海外扩张非常有益。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中海油进行海外并购的优势。

首先,中海油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

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石油公司之一,中海油有着雄厚的财力支持,并且可以通过境外融资进一步筹集资金。

其次,中海油在国内油气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这使得中海油在进行海外并购时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评估目标企业的风险和潜力。

此外,中海油还可以通过与加拿大尼克森共享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中海油进行海外并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海外并购涉及到不同的法律、语言、文化和商业环境。

这些因素会增加并购交易的复杂性和风险。

中海油需要精心设计并执行交易计划,并谨慎评估交易的政治、法律和风险因素。

其次,海外并购也可能面临监管和政策上的风险。

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国家对外国投资进行了限制和限制,这给海外并购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最后,如何有效整合和管理被收购公司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中海油需要制定合理的整合计划,确保并购后能够实现协同效应和价值创造。

综上所述,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海外并购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合理的动机、充分的优势和有效的应对挑战,中海油成功地进行了海外并购,并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中海油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中海油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收购概况: 它在多伦多和纽交所上
• 法律支持
组财行市页西拥规织务业,岩哥有油森它气湾一气结状分做拥,及定资23构 况 析..有还尼储源了全中加在日量。更三球海拿北利的好、经油大海亚深的收油、等海济收准砂墨地常购疲购、备尼软美,克内 环显国在总外提森然优部 境国计,供—中有尼内2中了—海3利科外.海外经成油6于公拥油亿验境部功的并司有油桶。案海环购的油气油例外。为气资当5中净产3量5海探已.。7油明广除万••收可泛中吨政购采分国油策尼中加美储布近当宽克国拿国量于海量松大;
小组成员
• XXX:亮点分析,资料收集 • XXX:案例分析,PPT制作 • XXX:案例分析,查阅资料 • XXX :PPT制作,成果展示
感谢下 载
中海油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 poration
Contents
经济一自、主世中权界海油并购动因 国际地位
经济一体
通过跨
化二,、石失油败案例分析
国并购,极
安全的真
大地提高了
正三含、义成在功案例分析
跨国企业母
于 石四在 油、世 经启界济示(亮点)与对策分国位析的,国使际其地在
• 至此,这场长达8老个牌月石之油久企、业中碍。国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多、规模最
大的海外竞购,最终以中海油的主动退出而告终
失败但正确 中海油急流勇退是明智之

“退出竞购对中海油来说是好事。”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中海油没
有必要为政治因素多花钱,仍可以从其他地方
寻找资源。”
中海油最后放弃收购是认识到提价
体系中获
世界经济体
得最大的
系中占据着
经济自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案例作业:中海油并购尼克森项目的NPV 及IRR 分析中海油于7月23日对外宣布,已与加拿大第五大石油公司尼克森公司(Nexen )达成最终协议,将以每股27.50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尼克森所有流通中的普通股,该收购价格相比7月20日纽约证交所尼克森股票的收盘价,溢价超过60%。

中海油该次并购交易总对价约151亿美元,同时承担尼克森原有的43亿美元债务,这意味着它的并购成本已接近了200亿美元。

相较于市场平均50%的溢价率来看,中海油这次付出的成本无疑是比较贵的。

但是中海油的高层对此却有不同看法。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华认为,“报价综合了对尼克森股价的长期跟踪分析及对其净资产价值的判断,合理并具竞争力。

中海油和尼克森资产互补,能形成绝佳的战略配合。

通过收购,中海油证实储量可增加30%,产量将增加20%以上;中海油还将战略性进入海上油气富集盆地(如英国北海)和新兴页岩气盆地,同时巩固其在加拿大油砂、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上地区现有地位,公司油气资源配置更趋均衡。

”那么中海油的这次并购到底值不值得,在未来是否可以给企业创造价值?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接下来将使用NPV 及IRR 两个指标对这次收购做出一个定量的分析。

由于所有数据来源于网络,因此数据并不是非常的准确,仅能做出大致的估计以帮助对本次收购进行进一步的评价。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尼克森拥有的石油资源主要包括9亿桶证实石油储量,11亿桶的概算储量和56亿桶的潜在资源量。

目前尼克森平均日产20万桶,以上所有的原油储量合计约76亿桶,按平均日产20万桶的生产能力,因此以上76亿桶的原油约计可以开采104年。

考虑到未来产能扩充的因素,取生产时间为50年。

根据目前尼克森公司财报显示,尼克森2008年净利润为16.63亿美元,2009年暴跌至5.20亿美元。

2010年升至10.92亿美元,2011年又跌至6.97亿美元,2012年仅为3.33亿美元。

由于尼克森公司的经营状况非常的不稳定,为了估算其未来经营期间的净利润,将以上五年净利润视为一个数据集,分别取其第一个和第三个四分位数作为尼克森公司净利润的下限和上限值,即假定未来时间尼克森公司的净利润P 的值的区间为,5.2亿美元≤P ≤10.92亿美元。

分别按净利润的上下限计算尼克森公司的净流入的现值,为了最大限度的计算其价值,时间取开采最大年限104年, 根据历史资料取贴现率r=3.5%。

(+)PV min =5.2×(rr t)1(11+-)=5.2×23.4556=121.97亿美元(+)PV max =10.92×(rr t)1(11+-)=10.92×23.4556=256.1351亿美元 对于本次收购中海油将付出151亿美元的现金并承担43亿美元的债务。

由于缺少债务的具体信息,我们假设其将在未来的10年分期偿还,根据历史资料取3.5%的贴现率,根据插值法计算得到10年期,3.5%的贴现率的现值系数为8.32055.因此以上部分的流出现金的现值(-)PV 1=151+4.3×8.32055=186.78亿美元。

根据财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海油及其附属公司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36.78亿元人民币,另有到期日为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244亿元人民币,但其中中海油子公司存在银行的120亿元人民币用于作为该银行向公司提供17.7亿美元贷款的保证金。

此外,该公司4月26日宣布发售两笔担保票据,融资20亿美元(约合127亿元人民币)。

根据以上信息中海油账上的现金估计只有约488亿人民币,如果支付151亿美元的现金还需融资约500亿元人民币,折算约80亿美元。

(根据网络来源信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纽约时间5月2日公布了一组总额40亿美元的票据的发行定价,其中包括:本金为7.5亿美元利率为1.125%于2016年到期的担保票据、本金为7.5亿美元利率为1.75%于2018年到期的担保票据、本金为20亿美元利率为3%于2023年到期的担保票据、本金为5亿美元利率为4.25%于2043年到期的担保票据组成。

预计发行票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39.42亿美元。

)参考以上的融资方案,那么发行的40亿美元的担保票据的利息支出的现值分别为:7.5亿美元总额,1.125%的利率,3年期担保票据的利息流出的现值PV a =0.084375×(rr t)1(11+-)=0.084375×2.9337=0.2475亿美元 7.5亿美元总额,1.75%的利率,5年期担保票据的利息流出的现值PV b =0.13125×(rr t)1(11+-)=0.13125×4.7478=0.6231亿美元 20亿美元总额,3%的利率,10年期担保票据的利息流出的现值PV c =0.6×(rr t)1(11+-)=0.6×8.5302=5.1181亿美元 5亿美元总额,4.25%的利率,30年期担保票据的利息流出的现值PV d =0.2125×(rr t)1(11+-)=0.2125×16.7790=3.5655亿美元 以上现值合计PV a +PV b +PV c +PV d =9.5542亿美元,由于总的资金缺口为80亿美元,估算因此估算总的融资成本为上述计算结果的一倍,即融资造成的现金流出的净值(-)PV 2=2×9.5542=19.1084亿美元。

预计该项目总的现金流出的净值(-)PV= (-)PV 1+(-)PV 2=186.78+19.1084=205.8884亿美元。

因此该项目总的净现值NPV 将落在如下区间内,[((+)PV min -(-)PV), ((+)PV max -(-)PV)]=[-83.9184,50.2467].项目NPV 的分布情况可用以下的直线方程进行模拟。

按年净利润上限10.92亿美元,50年期估算该项目的IRR :10.92×(IRR IRR t )1(11+-)=205.8884,(IRRIRR t)1(11+-)=18.8542 查表可知4%<IRR<5%,当IRR=5%时,(IRR IRR t)1(11+-)=18.2559。

因此可以近似估算该项目的IRR=5%。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即使以尼克森较好的经营业绩估计,按50年期考虑其IRR 也仅为5%。

同时该项目的NPV 直线方程可以发现NPV 为负值的概率大于NPV 为正值的概率,如果要保持NPV 为正需要保持未来50年内年均净利润不小于8.6亿美元。

另外以上的分析过程并未包含尼克森公司的石油资产事实上是存在巨大风险的这一事实。

根据资料显示尼克森拥有的风险资产比其大多数北美对手要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的尼克森拥有的石油储量中,64%都属于加拿大油砂资源,与此同时,根据加拿大国家油气储量评估标准51-101的规定,尼克森拥有的油砂资源储量更是高达56亿桶。

而尼克森的油砂资产,开采成本即超过60美元/桶,炼油成本需要再增加20美元/桶,根据此前研究机构的计算,当国际油价维持在每桶80美元以上时,油砂的开采才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

因此尼克森56亿桶的潜在资源量是需要大打折扣的。

另外中海油承诺全盘接受尼克森公司的员工,在未来还将面临较大的管理风险。

综合以上两点的风险考虑,我们认为将很难保证该收购项目的NPV为正。

所以从项目的价值创造角度来看,该收购造成价值毁灭的可能性更大些,应该评价为失败的。

事实上,证券市场的反应也充分证明了以上的判断。

中海油分别在中国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

在海外并购消息发出后,尼克森公司的股票价格在并购消息公布后当天迅速飙升约52%。

然而,未成利好,中海油不仅没有出现上涨,股价反而意料之外地出现了重挫。

7月23日,中海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开盘不久,股价便直线下跌,由开盘时的197.68美元/股跌至收盘的193.96美元/股,下跌幅度达4.34%。

目前中海油市值约866.2亿美元,市盈率不到8倍;24日中海油在港股开盘后,股价曾一度上涨2%以上,但午间开始走跌,截至收盘,股价跌4.02%,报收14.82港元/股。

中海油的这一大跌除了受到整个港股市场的影响以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市场并不看好这项收购,市场担心高溢价。

另外路透社引述美国马里兰大学学者莫里奇的分析称,“加拿大人一直在担忧美国的影响力和霸权,我认为他们对中国人统治的忧虑会更甚于对美国人的忧虑。

”同时,尼克森经营业绩很差,其资产价值与股价有很大差距。

市场一直认为用按30%的溢价收购就可以了,尼克森储量64%为加拿大的油砂,而20%的北海油田的储量却贡献出50%的资源价值。

油砂占比太大,都到了一半,其开采成本较高,盈利不高。

7月25日《金融时报》称,截至6月30日尼克森的净负债达31亿加元,信用评级恶化导致它削减数十亿加元的资本支出计划。

考虑到高管理风险和丰厚的溢价,尼克森公司(Nexen)的交易如果获得批准将会毁灭价值。

因为,尼克森的资产组合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传统资产,比如加拿大的油砂、墨西哥湾以及北海的深海油井。

尼克森的股价在过去3-4年大幅下滑,这反映了公司糟糕的管理和放缓的生产增速。

虽然中国的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交学费的问题,但是该项目在面临巨大的价值毁灭的风险下依然能够执行,我认为只能是说明目前我们的国企的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是存在问题的。

虽然可以用保证能源安全等政治原因予以辩解,但是企业的决策依然不能脱离市场的规律,否则只能是中国全体的纳税人为少数人的利益而买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