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信用货币:国家法律规定强制使用流通的,不以金银为基础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信用货币载体包括纸币、银行存款、信用卡、电子货币等。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两种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比价高的货币为良币,实际比价低的货币为劣币,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良币被收藏、融化,从而退出流通,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无限法偿:具有无限支付的能力。即法律规定,支付时没有数额限制,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任何人都不得拒绝接受。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双本位币制: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和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是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的价值转移。

商业信用:企业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包括赊销商品延期支付和预付货款。

商业票据:在商业信用关系下产生的表明债权和债务的书面凭证。

国家信用: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通过举债来筹措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消费信用:银行和金融机构或企业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个人消费需要的信用。

直接融资:融资双方不通过金融机构而是直接见面实现融资。

间接融资:融资双方不直接见面而是通过银行或金融机构来实现融资。

利率:利率是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利息和所贷金额的比率。

名义利率:合同利率或挂牌利率,是支付利息的依据。

实际利率:根据已知的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推算的结果,反映实际获利的水平。

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复利法:将按本金计算出的利息额再计入本金,计算利息的方法。

现值:把资金运作的起点的金额称为现值。

到期收益率:是使从债权工具上获得的未来收益的现值等于今天的价格的贴现率。

利率的风险结构:各种期限相同的债券利率间的关系。

利率的期限结构:收益与到期时间的关系。

金融工具:在金融活动中产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利息的书面凭据。它对融资双方所承担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均有法律的约束意义。

货币寸头:商业银行每日收支相抵后资金过剩或不足的数量,这是同业拆建市场的重要交易工具。

货币市场:融资期限在1年和1年以内的资金市场。

有效市场:市场上各种证券的价格能够充分、及时的反映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

看涨期权:使期权的持有者有权以协议价格向期权出售者买入一定量商品、证券或者期货的权利。

看跌期权:使期权的持有者有权以协议价格向期权出售者卖出一定量商品、证券或者期货。资本市场:融资期限超过一年的资金市场。

金融期权:在将来特定的期限内,按约定的协议价格买卖某种金融工具的选择权。

同业拆借:银行之间相互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即需要准备金的银行向有剩余准备金的银行借款。

回购协议:银行在卖出证券的同时承诺在未来某日购回,实际上是银行以证券作为担保品介入资金。

票据贴现:银行办理贴现业务即是应客户要求,买进其未到期的票据,或者说客户将未到期的票据卖给银行就是贴现。

中间业务:银行不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收取手续费的业

务。

表外业务: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它由中间业务和狭义表外业务构成。狭义的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国际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因而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资产或者负债的业务。

贷款承诺:银行在未来特定期间内,向客户按事先约定的条件发放一定数额贷款的诺言。

派生存款:由贷款增加而相应增加的借款人账户的存款,就是银行新创造出的存款。

现金余额方程式:MV=QP,M为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Q是实物产量,P是单位产品的价格水平。

流动性陷阱:当利率低到不能再降时,货币需求无限大,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持有。

单一规则:单一地控制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始终不变的以一种固定的比率增加,并大致与经济增长率相适应。

货币乘数: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基础货币供给增加以后,货币存量不是简单的以1:1的比例增加,由于存款机构的信用创造,货币存量的增加量会以基础货币增加量的若干倍数扩张。

基础货币:可以从货币的来源和运用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从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货币当局的货币供应量;从运用看,它由商业银行的准备金(R)和流通中的通货(C)组成。

内生变量:它是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由纯粹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不为政策左右。外生变量:指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

名义货币供给: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

实际货币供给:指剔除了物价影响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货。

消费物价指数:生活消费品的报告期与基期价格之比,它反应生活消费品的价格变化,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指标。

隐蔽型通货膨胀:在价格管制的条件下,虽然价格没有上涨,但货币过多商品供应短缺的一种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物价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一种经济现象。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措施。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再贴现政策:商业银行请求再贴现时,中央银行扣除的利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效率,可以调节货币供给量。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权力,劝告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按照中央银行意愿行事,以达到影响银行业务符合政策目标的要求。

内部时滞:从经济和金融形势发生变化需要中央银行采取实际行动时止的这段过程。它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①认识时滞②行政时滞。

外部时滞:指中央银行采取货币政策行动之日起,到对经济活动发生充分影响时止的这段过程。它可以分为两部分: ①转向时滞②生产时滞。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资本对其经加权计算的风险资产的比率。规定资本充足率的目的是促进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保证银行有充足的资本抵消风险损失,提高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

存款保险制度:国家通过建立存款保险机构对银行存款进行保险,以免在银行破产时存款人遭受损失的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指各国政府为国际间各种交易交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包括为比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