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信息化教学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信息化教学评价

[导读]

根据教育学原理,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评定的活动,用于对教学进行指导、调控和检测。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这个部分的问题没处理好,就会影响信息化教学的健康发展。本章在介绍教学评价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信息化教学评价的特点、原则、方法,并通过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和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对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标准等进行了介绍。

本章要点:

1.信息化教学评价的特点、原则和方法。

2.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和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

16.1 关于教学评价

教育质量的提高首先取决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对教学提出一定的质量要求。而对教学是否达到了一定质量要求的判断就是教学评价。换言之,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标准,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定其价值的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教学评价的实质是对教学活动给以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发展。

16.1.1 教学评价的功能和原则

一.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指出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反馈调节功能

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提供有关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以便使教师及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活动提供客观依据。这种信息反馈包括两类:一是以指导教学为目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如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也就间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以学生自我调控为目的的自我评价,即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加深对自我的了解,以便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学评价有利于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随时得到反馈调节的可控系统,使教学效果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

2.诊断指导功能

评价是对教学效果及其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到教学各个方面的情况,以此判断它的成效和缺陷、矛盾和问题。全面的评价工作,不仅可以估计学生的成绩和成就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可以解释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如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中哪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就学生个人来说,主要是由于智力因素,还是学习动机等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教学评价如同体格检查,是对教学现状进行一次严格的科学诊断,以便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3.强化激励功能

评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则是一种促进和强化。科学的、合理

的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起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机,使教师和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对于教师来说,适时的客观的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工作中需努力的方向;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表扬和奖励、学习成绩测验等,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4.教学提高功能

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甚至飞跃。如考试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它要求学生在考试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在考试过程中对材料进行比较和分析;而通过考试的反馈,可以确证、澄清和校正一些观念,并清楚地认识到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领域。另外,教师可以在估计学生水平的前提下,将有关学习内容用测试题的形式呈现,使题目包含某些有意义的启示,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获得新的学习经验或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

5.目标导向功能

如果在进行教学评价之前,将评价的依据或条目公布给被评价人(教师或学生),将对被评价人下一步的教学或学习目标起到导向作用。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评价的这项功能将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原因在于,在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中强调以学为中心,学生将被赋予较高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这样一来,教师将更为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努力。为此,事先将评价的标准交给学生,使他们知道教师或其他学生将如何评价他们完成的学习任务,将有助于学生自己调节努力方向,从而达到教师预想的教学目标。二.教学评价的原则

为了做好各种教学评价工作,必须根据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确立一些基本的要求,作为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准则。具体来说,教学评价应贯彻以下几条原则:

1.客观性原则

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的评价结果,都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情感。因为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断,如果缺乏客观性就会完全失去意义,还会提供虚假信息,导致错误的教学决策。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应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其次应做到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第三应做到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这就要求以科学可靠的评价技术为工具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公正严肃地进行评定。

2.整体性原则

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对组成教学活动的每个过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由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教学任务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质量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来,表现为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因此,要真实反映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活动从整体上进行评价。贯彻整体性原则,首先要评价标准全面,尽可能包括教学目标的各项内容,防止突出一点,不及其余;其次要把握主次,区分轻重,抓住主要矛盾,在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和环节上花大力气;三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使其相互参照,以求全面准确地判断评价客体的实际效果。

3.指导性原则

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只评不论,而应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不仅使被评价者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为其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也就是说,要对评价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角度查找因果关系,确认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信息反馈,使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贯彻指导性原则,首先必须在评价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指导,不能缺乏根据地随意评论;其次要反馈及时,指导明确,切忌耽误时机和含糊其辞,使人无所适从;第三要具有启发性,留给被评价者思考和发挥的余地,不能搞行政命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