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
五年级科学-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试卷
![五年级科学-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dfd7ef29b89680203d8257c.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等第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 分)1、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中国的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2、地球的表面是(岩石)和(土壤)。
3、由于受(大气)、(水)、(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4、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5、土壤的成分中,(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6、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岩石可能会(风化)。
7、风化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8、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9、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
10、(黏土)和(细沙)容易被雨水冲走,是因为它们比较轻。
11、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它们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
12、在进行沉积实验时,我们发现了(重)的物体先沉积。
13、(风化)作用和(生物)作用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4、为了保护我们家园,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土地(侵蚀)。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1、新疆的吐鲁番是个( C )。
A、高山 B、平原 C、盆地2、地势低平而宽广是( B )地形特点。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D、高原3、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 A ),压力越来越(C)。
A、高B、低C、大4、地壳主要是由(A )构成的。
A、岩石B、水C、空气D、二氧化碳5、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B )。
A、侵蚀B、风化C、沉积6、根据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从小到大分为( C )。
A、沙粉沙沙砾黏土B、沙砾沙粉沙黏土C、黏土粉沙沙沙砾7、( C ),就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9322e5bfeefdc8d376ee3294.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土壤中的大颗粒为()。
A.沙粒B.粉粒C.黏粒2 . 卵石的形成与()有密切的关系。
A.水B.石头C.风3 . ()是一种灰白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划,遇盐酸冒泡的岩石。
A.砂岩B.花岗岩C.石灰岩4 . 土壤是()等物质的混合物。
A.沙B.小石子C.黏土D.腐殖质E.水F.空气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C.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也不会发生变化。
6 . 食盐、白糖等固态物质的颗粒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称为()。
A.固体B.晶体C.形体7 .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A.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B.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C.石灰岩、火山岩、水成岩D.侵入岩、喷出岩、砂岩8 . 我们现在已经很清楚地球内部的构造,科学家是通过地震和核试验的时候产生的来推测的。
()A.热量B.地震波C.空气变化D.天气变化二、填空题9 . 火山一般可分为三类:死火山、(______)和(______)。
10 . 地震发生前会有井水____,动物____,___的微波,大地___,瓦斯___等征兆出现。
11 . 过去流行一种——天花,很多人被天花夺去了生命。
一个叫爱德华琴纳的医生发现,挤牛奶的女工没有一个得天花的,她们手上的小痘痘引起了他的注意。
琴纳发明治疗天花的方法——(_______)。
12 . 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______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
13 . 石英、长石、云母、白云石等都是__________。
岩石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三、判断题14 . 河沙是石块在自然状态下,长期经河水反复冲涮、摩擦形成的。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b9e9c2fc4ffe473268abaa.png)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练习题一、填空题。
1.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造成的。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火山活动与()和()运动有关。
2.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压力越来越()。
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熟的粥,在不断地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3.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
4.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
一般说来,()的颗粒先沉积,()的颗粒后沉积。
5.()和()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6.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
7.岩石在()()()()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风化现象。
8.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
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
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
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9.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小石子),其次是(),接着是比沙还小的(),最小的土壤微粒是()。
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10.土壤中还有()和()。
()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二、判断题。
1.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但是不会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2.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相同的地形地貌。
()3.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不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4.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5.在各种力量塑造和改变着地表地形地貌的过程中,有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害。
()6.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是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fc7601ea524de518964b7db1.png)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考试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判断题(22分)() 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冲出地面,形成了地震。
()2.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3. 丘陵的地形地势较高,海拔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4.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一样,在不断的运动。
()5.喜马拉雅山是两大板块受挤压而形成的大山脉。
()6. 流水、风、冰川、河流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7.养护植被、改造河道、水库蓄洪等措施,能有效预防我们的家园早暴雨袭击受到的灾害。
()8.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小,对土地的侵蚀作用越明显。
()9. 地球表面形成海洋.陆地.高原.平原.山脉等多样的地形,离不开地球内部运动和各种自然力量的作用。
()10.地球表面的形态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有的表现很猛烈,有的则表现得极其缓慢。
()11.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二、选择题(20分)1.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A.上游B.中游C.下游2.我们家乡的地形是()A.平原B.山地C.丘陵D.盆地3.()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他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A.沙砾B.腐殖质C.黏土D.盐分4.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有()A.冷热作用B.植物的作用C. 流水的作用D.动物的活动5.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沙砾——粉沙——黏土——沙B.沙砾——沙——粉沙——黏土C.黏土——粉沙——沙——沙砾6.()可以让地表的形态发生变化。
A.河流的沉积 B. 雨水的侵蚀C. 岩石的风化D.火山和地震7.许多科学家认为,东非大裂谷是由于()而形成的。
A.两个板块碰撞 B. 两大板块受拉张 C.火山和地震8.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的泥沙首先沉积下来。
A.弱 B. 强 C.颗粒小 D.颗粒大9. ()的地形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作业题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作业题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015edab4daa58da1114a12.png)
《3.1.地球表面的地形》练习一、填空1.地球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解析:地形是指地形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地貌。
通常用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来描述。
2.我国地形图的特点是(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球表面不同的地形上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
4.地球表面的额地形在(不断变化)。
5.(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
解析: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
二、选择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内蒙古是一个盆地B.我国地形复杂,山地面积很小,高原面积大。
C.地形构成的地球表面独特的地形地貌D.新疆吐鲁番是个大草原解析:内蒙古是一个大草原;我国地形复杂,山地面积广大,高原面积小,西高东低;新疆吐鲁番是个盆地。
2.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的是(A)A.盆地B.高原C.山地D.丘陵3.地球上(A)A.海洋多陆地少B.海洋少陆地多C.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D.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解析:地球上时海洋多陆地少,而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是中国的地形特点。
4.丘陵与高山、高原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A)A.丘陵比高山和高原小B.丘陵比高山和高原高C.丘陵有尖峰D.丘陵比高原高解析:海拔不高、山顶浑圆的是丘陵;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的是高原;高山,相对地面,而高出的部分。
一般指高峻的山峰。
所以正确答案是丘陵比高山和高原都要小。
5.深浅不同的褐色表示(B)A.高原B.山地C.平原D.盆地三、简答1.什么是地形?地形是指地形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地貌。
通常用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来描述。
2.常见的几种地形有什么特点?峰峦高耸,地势崎岖的是山地;海拔不高,山顶浑圆的是丘陵;低平而宽广的是平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的是高原;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的是盆地。
《3.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练习一、判断1.地球内部运动都是非常缓慢的,不易察觉的。
2020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I)卷
![2020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I)卷](https://img.taocdn.com/s3/m/15267342763231126fdb1137.png)
2020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而形成的。
A.碰撞B.平移C.拉张2 . 赤铁矿可以()。
A.炼铁B.做颜料C.做首饰3 . 下列岩石硬度最大的是()A.页岩B.金刚石C.大理岩4 . 如图所示,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
A.土壤B.腐殖质C.水5 . 一块岩石,我们不可以采用以下()种方法辨别它。
A.岩石相互敲击,听它的声音;B.用舌头舔一舔尝它的味道。
C.用眼看它的外形大小颜色。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岩石和矿物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C.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
7 . 颜色为青灰色,滴稀盐酸剧烈冒泡的是()。
A.花岗岩B.砾岩C.石灰岩D.页岩8 . 最肥沃的自然土壤是()。
A.褐土B.黑土C.黄土D.冰沼土二、填空题9 . 1519年,航海家__________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了________的观点。
10 . 岩石在自然界中,会受到气温变化、水流冲刷、风吹日晒、植物生长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破碎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_____。
11 . 达尔文提出生物的进化是(__________)的结果,他于1859年出版了《(__________)》一书阐述其思想。
12 .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震级为(_____)级。
13 . 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地核三部分。
绝大部分______发生在地壳内。
三、判断题14 . 到野外采集岩石一定要在大人的带领下进行。
(________)15 . 河沙是石块在自然状态下,长期经河水反复冲涮、摩擦形成的。
教科版五上科学第三单元检测题
![教科版五上科学第三单元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bc543867ec102de2bd89e8.png)
2014--2015学年度(上)小学五年级单元测试题科学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学生姓名:时间:40分钟成绩:☆☆☆☆☆☆☆☆☆☆☆☆☆☆☆☆☆☆☆☆☆☆☆☆☆☆☆一、填空题。
(20分)1、西藏地处,那里有许多有着尖峰的冰山。
2、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引起的。
3、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4、地球内部移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
5、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6、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7、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的资源。
8、土地坡度的,植物覆盖,降雨量的都会影响到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二、判断题。
(16分)()1、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地变化。
()2、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低,压力越小。
()3、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断裂谷。
()4、动物的活动不会对岩石的变化产生作用。
()5、土壤中能发现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幼虫。
()6、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7、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是从雨水在地面上流动时开始的。
()8、为了保护我们家园,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土壤侵蚀。
三、选择题。
(12分)1、最大的土壤颗粒是()。
A、沙砾B、沙C、黏土2、蚂蚁是在土壤中()的昆虫。
A、独居B、群居C、散居3、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
A、结束B、开始C、中间时段4、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A、土壤B、腐殖质C、沙砾5、(),就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6、科普诗歌《我们的土壤妈妈》的作者是()。
A、牛顿B、李四光C、高士其四、实验题。
(10分)1、你是怎样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这个猜想的?请你简单地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五、填表题。
(21分)1、统计一下我们去过的地方都有哪些地形。
地名地形特点张家界山区地势不平,森林覆盖2、寻找土壤的成分方法我在土壤里看到的肉眼放大镜倒入水中六、看图题(9分)1、看图连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b3c29484028915f804dc294.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oA.植物自己制造的B.从土壤中吸收的C.从水分中吸收的2 . 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最终我们发现()。
A.陆地面积小B.海洋面积小C.陆地与海洋的面积几乎一样大3 . 船只进港时,总是先看到()。
A.整条船B.桅杆C.船尾4 . 采集来的样本土壤观察后,应将土壤和其中的动植物()。
A.送回原来的地方B.扔到教室的垃圾桶C.散落在教室外的场地上5 . 我们从菜园里取了土壤后,观察的时候不可以()A.看B.捏C.闻D.尝二、填空题6 . (_____)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7 . 观察天气时,要尽量在每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
8 .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沙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在进行沉积实验时,我们发现了(______)的物体先沉积。
10 . 地球内部可以分成___________、地幔、___________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11 . 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______,他们被称为____。
____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肥粒。
____越多土壤越肥。
12 . 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________,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________,则表示即将下雨。
13 . 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要想办法尽可能地(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4 . 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山地。
(______)15 . 发生地震时,应拉开电闸,关掉天然气,灭掉炉火。
(______)16 . 种植绿肥,收集落叶和人、畜沤肥可改良土壤的肥力。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5d8b46ddccda38376bafa0.png)
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5、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7、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2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2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都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
二、名词解释:1、风化: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2、腐殖质: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肢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做腐殖质。
3、侵蚀: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4、冰川:地质学家把在地表缓慢移动的大冰体称为冰川。
三、问答题: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形成的,它能引起地裂、水灾、火灾等。
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主要有①冷和热的作用②水流的作用③植物的作用④动物活动的作用。
3、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的。
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因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黄土,没有树,没有草,下大雨时,雨水秀容易把黄土冲下山坡,流入黄河,黄河里的泥沙多起来,水就变黄了。
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
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5、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河流上游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容易形成平坦辽阔的冲积平原。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期末复习卷 (三)(含解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期末复习卷 (三)(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de60a50066f5335a812195.png)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期末复习卷 (三)(含解析)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中最硬的是( )。
A .长石 B .石英C .云母2 . 下列现象中,属于风化现象的是( )。
A .汶川地震B .岩石变成泥沙C .河流中鹅卵石不断地向下游滚动3 . 把土壤放入水中,看到有气泡冒出;搅拌后静置一会儿,看到水面上漂浮着枯枝碎叶等,水底沉淀着泥沙颗粒,大颗粒在下,小颗粒在上。
通过这实验可以发现:土壤里有( ) 。
A .空气B .动植物残骸C .小颗粒的黏土、大颗粒的沙 4 . 许多科学家认为东非大裂谷是( )而形成的断裂谷。
A .两个板块碰撞B .两大板块受拉张C .火山和地震5 . 丘陵与高山、高原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 )A .丘陵比高山和高原小B .丘陵比高山和高原高C .丘陵有尖峰D .丘陵比高原高6 . 观察地球仪,我发现地球上( )面积最大。
A .陆地B .海洋C .冰川二、判断题7 . 流水的力量很大,不仅会侵蚀地表,还会搬运泥土和沙石。
(______)8 . 地球内部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降低。
(_______)9 . 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出的植物细弱、柔软且枯黄。
(_______)10 . 多种植物,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_______)11 . 看到猪在街上乱跑就是要发生地震。
(_______)12 . 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但是不会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_____)三、综合题13 . 设计制作"雨量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的实验计划表。
14 . 以下是小明记录的一天中的气温,请你根据记录回答问题。
从记录中,你能发现什么秘密吗?请写出二个来。
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含解析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含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18a6390722192e4536f62b.png)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一、填空题。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原、盆地等。
2.地球内部运动有时能让地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________和________。
下图所示的现象可能是由________引起的。
3.导致岩石变化的原因有________的变化、________的作用、________的作用和动物的活动等。
4.土壤为生存在其中的生物体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也为人类提供了________的材料来源。
5.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
6.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7.小金奶奶家的花盆里放了很多的鹅卵石,它们是奶奶在附近的河床上捡来的。
这说明小金奶奶家最可能住在河的________游,这种形状的石头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
8.最大的土壤颗粒是________,其次是沙,比沙还小的是________,最小的土壤微粒是________。
二、判断题。
9.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10.越往地球内部,压力越大,温度却越低。
()11.地表的地形地貌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变化的。
()12.把土块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会看到有分层的现象产生。
()13.山上的岩石会慢慢碎裂,这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14.土壤是小石子、沙、粉沙、黏土、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15.自然界中,只有流水才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的作用。
()16.同一条河流里的鹅卵石,上游的岩石一般比下游的岩石更光滑。
()17.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了灾害,也给人们带来了好处。
()18.养护植被、改造河道、水库蓄洪等措施都能有效预防我们的家园遭暴雨袭击时受到的灾害。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45f82152ea551810a6878e.png)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学校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亲爱的同学:当你拿到试卷后,请不要紧张,这是一次展示你对《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这一单元学习理解的好机会。
只要你把自己对每个问题的探究、理解、了解或体会真实地表达出来,就是一份好答卷。
祝你成功!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1.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2.陆地上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3.河床的上游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砂。
()4.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都是很猛烈的。
()5.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6.雄伟的喜玛拉雅山是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7.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8.雨水降落到地面对土壤没有什么影响。
()9.岸边岩石形成的洞穴、悬崖、拱桥和石柱等地形是波浪的侵蚀形的。
()10.岩石一般都很坚硬,它的模样是不会改变的。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自然界中,()、风、冰川、海浪对土地有侵蚀作用。
A.阳光B.流水C.森林2.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的地形是()。
A.盆地B.丘陵C.高原3.如果我们看到了布满细沙的河床,则可判断这是河的()。
A.上游B.中游C.下游4.由于流水对土壤有()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B.沉积C.侵蚀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很容易被径流带走的是()。
A.大石块B.植被C.黏土和细沙6.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A.海中B.沙漠和荒野中C.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7.土壤中微粒按颗粒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沙砾—粉沙—黏土—沙B.黏土—粉沙—沙—沙砾C.沙砾—沙—粉沙—黏土8.我们家乡的地形是()。
A.平原B.盆地C.丘陵9.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是()形成的。
A.火山和地震B.侵蚀和沉积C.冰川和海浪10.()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地球的表面和内部》(B卷) (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地球的表面和内部》(B卷) (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b943a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d.png)
【单元检测AB卷】第三单元测试卷《地球的表面和内部》(B卷)【基础训练】一.填空题(共8小题)1.风的力量会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2.地球上的岩石大多是由组成的。
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自然资源。
3.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和地核三部分。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4.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填“地核”“地壳”或“地幔”)。
5.地震发生会给地表带来改变,如地面出现、,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
6.我们地球表面地形非常复杂,我们知道的地形主要包括、、、、等五大地形。
我们地球内部也是很复杂,那么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
另外组成地壳的岩石也很复杂,那么地壳的岩石可分为、、三大类。
7.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
8.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最高峰是,海拔为8844.43米。
【能力培养】二.选择题(共8小题)9.关于地形地貌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雅丹地貌主要是风的作用B.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主要是地震引起的C.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D.地形地貌的形成有时很迅猛,有时很缓慢10.能吸收紫外线,防止地球上的生物遭受紫外线辐射,这是大气中的()的作用。
A.氮气B.氧气C.臭氧D.二氧化碳11.在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时,()相当于岩浆。
A.酒精灯B.土豆泥C.番茄酱D.三角架12.地震时,如果你在屋子外面,应该()A.马上跑到屋子里B.跑到空旷的地方C.跑到建筑物下面D.哪儿人多就去哪儿13.下列四种岩石中,含有化石或具有层状构造是()A.沉积岩B.大理岩C.变质岩D.岩浆岩14.云南石林怪石嶙峋,巍然耸立,主要是()作用的结果。
A.人B.气温C.水D.植物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岩石风化作用的是()A.开山放炮,使岩石破裂B.日晒雨淋,使岩石破裂C.冬天,石缝中水结冰,使岩石破裂D.风力侵蚀,使岩石破裂16.下列()组岩石中可能含有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
A.页岩砂岩石灰岩B.大理岩板岩片岩C.花岗岩辉绿岩玄武岩D.砾岩碳质板岩石英岩三.判断题(共8小题)17.山地地势高,起伏不大,坡度陡,沟谷幽深。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2)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2)](https://img.taocdn.com/s3/m/9378d783f01dc281e43af071.png)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答案】平原高原山地盆地【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分类。
【解答】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故此题的答案是平原,高原,山地,盆地。
2.【答题】受水、空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______。
【答案】风化【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风化。
裸露在地球表面的岩石,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会破碎,这就叫风化。
【解答】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故此题的答案是风化。
3.【答题】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微粒是______(小石子),其直径大于2毫米。
其次是______,接着是______,______的微粒最小,甚至无法用肉眼看清楚。
【答案】沙砾沙粉沙黏土【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土壤的分类。
砂质土含有很多的石头小颗粒,也有壤土成分;黏质土没有石头小颗粒,没有壤土;壤土没有石头小颗粒,适于植物生长。
【解答】土壤中的微粒中,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
故此题的答案是沙砾,沙,粉沙,黏土。
4.【答题】土壤中有______和______,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答案】腐殖质盐分【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土壤的成分。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土壤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家园。
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
她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正是因为有了土壤,才有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所以我们要保护土壤。
【解答】土壤中有腐殖质和盐分。
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
植物的叶、根和茎是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练习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fb992c4afe04a1b171de7d.png)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练习题一、填空1、当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会导致的巨大变化。
2、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
3、一般我们把直径大于的土壤颗粒称为沙砾(小石子)。
4、土壤是、、、、等物质的混合物。
5、在土壤中,土壤为生物体提供和,而动物和植物的根又能,为空气和水营造。
6、雨水降落时的力可以,雨水在地面径流时,,这就是侵蚀。
7、的大小、的大小、有无都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8、上游河床中一般布满了,中游床堆积了很多的,而下游河床堆满9、除了流水,还有、、等自然力量也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
10、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的泥沙首先沉积下来。
二、判断1、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断裂谷。
()2、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都是很猛烈的,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
()3、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灾难,也给人们带来益处。
()4、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火山和地震而形成的。
()5、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三、连线1、内蒙古盆地2、蚯蚓靠腐烂的生物为生雅鲁藏布江草原细菌腐殖质的主要来源西藏峡谷蚂蚁新疆吐鲁番高原植物舟山丘陵蜗牛四、探究实验1、研究冷热作用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1)我的猜测:2)实验材料:3)实验步骤:4)实验结论:5)生活中的例子:2、做土地的坡度对侵蚀影响的实验1)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控制的对比条件是:2)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保持相同不变的条件有:3)这个实验的最终结论是:五、调查分析题1、我们家乡因有许多特殊岩石地质景观,而成为风景名胜,请你举一个实例,并分析它形成的原因。
2、调查一下,人们采取哪些措施?。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复习检测题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复习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2711edfdf90f76c661371ad7.png)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复习检测题一、是非题。
1.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2.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3.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4. 上游河床上一般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5. 喜马拉雅山是由两个大陆板块的岩层被拉伸而逐渐形成的。
()6. 地球表面的形态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有的表现得很猛烈,有的则表现得极其缓慢。
()7. 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8.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9、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和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
()10、风化对岩石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短期内不起作用。
()二、填空题。
1、火山和()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2、土壤是沙、小石子、()、()()、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3、土地被侵蚀的程度跟有无()覆盖,()的多少、()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4、()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却填平了一引起低洼的地方,因此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
5、除了流水,还有()、()、()等自然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
6、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三、选择题。
1、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内。
A、地幔B、地壳C、地核2、自然界中()、风、冰川、海浪对土地有侵蚀作用。
A、阳光B、流水C、森林3、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A、上游B、中游C、下游4、下雨时最容易被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
A、小石子B、植物的种子C、黏土和细沙5、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板块的碰撞B、板块的漂移C、风的侵蚀D、板块的张裂6、一般情况下土壤越肥沃,表层有一种生物数量特别多,这种生物是()。
A、蜗牛B、蚂蚁C、蚯蚓7、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沙砾、粉沙、黏土、沙B、黏土、粉沙、沙、沙砾B、黏土、粉沙、沙、沙砾8、河水流出沟谷后,随着坡度的变缓,河水的流速也逐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
教科版五上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 在中国地形图上,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2.地球(海洋)多,(陆地)少。
3. 地震和火山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其中地震多发生
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4.由于受(水)、(大气)、(气温)、(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5.土壤中的颗粒从大到小依次是( 沙砾)、( 沙)、(粉沙)、(黏土)、,它们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6.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等物质的混合物。
7(雨点降落到地面)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8.雨水降落地面带走了一部分(土壤微粒)就是(侵蚀)。
9(流水)、(风)、(冰川)、(海浪)等都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二、判断(每空2分,共20分)
1.高原无平地,平原无起伏。
(×)
2.大陆板块很稳定,不会移动。
(×)
3.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变化都是很猛烈的。
(×)
4.植物的根系也可以碎裂岩石。
(√)
5.动植物完全依赖土壤生存,却不曾为土地做过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