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问题教案教师版(供参考)
(完整)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谭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2、让学生掌握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上课之前,老师带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ppt播放图片,让学生们说出图片中的内容)师:日出日落、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奥数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师出示蝴蝶和蜜蜂的问题: 学生通过规律发现处是蜜蜂;再出示学生发现下一个数字是3,再让同学们找出哪些部分是依次重复不断的出现的,我们把这些部分的重复出现叫做循环。
二、新课授受(一)通过引入,博士爷爷带领同学们学习周期现象以及周期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而重复出现的一节的个数叫做周期。
例子8.375375……,找出循环节、周期。
1、根据周期找位置.师:谭老师家里今天来了很多的客人,那么老师就要招待他们了,老师拿出来了一篮一篮的水果,第一篮第二篮依次类推,老师就要老师拿出来的第四篮水果是怎么排的?生:(一起大声)葡萄、苹果、苹果、苹果、苹果;师:很好,那么第四篮的第一个是什么水果?生:葡萄;师:不错,葡萄又是老师拿出来的所有水果中间的第几个呢?列出计算式子;生:3×5+1=16(个)第16个;师:这样好像都比较简单,那么老师就反过来问大家了,第16个水果是什么?那么这个式子又怎么列呢?请一位同学列出来;某生:16÷5=3(组)……1(个)师:那么你是怎么得到这个式子的?引导生回答:周期是5,每一组有5个水果,16个中间有3个完整的组,后面余下的那个就是第四组中的第一个;师:很好,看来大家都理解了,那么老师把数字变大,看你们会不会求,第100个水果是什么?快速计算,列出式子;生:100÷5=20(组),第20组的最后一个水果是苹果;师:很好!大家都答对了,给自己鼓鼓掌!那么博士爷爷为我们归纳了一下做这种题目的步骤,一起来看一下吧!要想准确判断某一水果的位置和种类,首先要弄清这一排列的周期是几,然后通过计算,知道它在第几周期第几位置后,再确定它的种类。
小学三年级《周期问题》奥数教案
(三年级)备课教员:第四讲周期问题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许多事物变化的周期性,掌握事物变化的周期;2.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3. 知道使用除法,利用余数进行推理方法的便捷,掌握利用余数进行推理的方法;4. 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三、教学难点: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谈话引入: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秋季。
师:秋季过了,接下去是什么季节呢?生:冬季。
师:再接着是什么季节呢?生:春季、夏季。
师:过完夏季我们又该到什么季节了?生:……师:我想过完秋季直接过春季行吗?生:不行。
师:那能不能再继续过秋季?为什么不行?生:……师:又如我们每个星期的学习生活是从那天开始的?(周一)接着是周几?生:……小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星期都是按照规律依次重复出现,周而复始。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周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期问题。
【板书课题:周期问题】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3分)黑珠、白珠共74个,穿成一串(如下图所示),在这串珠子中,最后一个珠子是什么颜色的?○○●○○●○○●○○……师:大家一起来把题目读一下。
生: ……师:这里面有几种颜色的珠子呢?生:黑、白两种。
师:大家在一起观察一下图,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生:2白1黑。
师:看来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图形里是按2白1黑进行排列的,所以我们把2 白1黑看作一个周期。
师:我们把2白1黑看作一个周期,总共有多少个珠子,所以怎么求呢?生:2+1=3个。
师:很好,我们知道了一个周期是3个珠子,那74个珠子有多少个周期,怎么求?生:也就是求74里面有多少个这样的一周期。
周期问题教案(教师版)
周期问题教案(教师版)课题:周期问题班级姓名一、本讲知识点和能力目标1、知识点:周期。
2、知识目标:(1)让学生知道许多事物的变化都具有周期性,掌握其中变化的周期,并能灵活运用周期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互动式的学习,提高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3)初步渗透物质世界是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善于自主发现规律,并生成认真研究规律的好习惯。
3、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周期问题.二、教学方法自主、启发与导学三、本讲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周期的意义和初级类型。
第二课时较复杂的周期问题。
(代表性问题)第三课时周期问题的拓展和探索。
第四课时独立练习四、课外延伸、知识拓展周期与余数问题的结合五、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了那么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儿歌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常见的简算形式有关时间的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与十一三十天要牢记。
二月只有二十八。
平年三百六十五,闰年再把一日加。
第一课时【经典例题】例1.根据周期找位置:(1)卡片出示:△○○△○○△○○△○○……3个一组——一个△两个○(2)学生同桌说一说排列规律,说出它的变化周期是几?答:变化周期是3(3)提问:第13个图形是什么?第60个呢?13÷3=4(组)………1(个)60÷3=20(组)答:第13个图形是△。
第60个是○。
例2.在3.4507507……中的第50位小数是几?50÷3=18(组)……2(个)答:第50位小数是0。
例 3.2007年六·一是星期五,明年的六、一儿童节将会是星期几?(365+1)÷7=366÷7=52(周)……2(天)答:明年的六、一儿童节将会是星期日。
小学周期问题精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问题的概念,掌握周期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周期问题的概念及解题方法。
2. 周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周期问题的解题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向学生介绍周期问题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周期现象在生活中的例子。
2. 学生举例说明周期现象,如四季更替、钟表走动等。
二、新授1. 老师通过实例讲解周期问题的解题方法,如观察规律、找出周期等。
2.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练习1. 老师给出几个周期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四、巩固1. 老师选取一些与周期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老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周期问题的概念、解题方法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对周期问题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找生活中与周期问题相关的实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周期问题的概念和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周期问题的解题技巧。
2. 在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巩固环节,学生通过分享学习心得,加深了对周期问题的理解。
4.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期问题,并培养他们解决周期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周期问题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标志笔;2. 教材:周期问题相关的教材和习题。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利用一些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周期问题的概念,并解释周期问题的定义;2.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以前学过的周期问题知识。
步骤二:讲解1. 介绍周期问题的求解方法,如画图法、列式法等;2. 结合具体例子,详细讲解每种解题方法的步骤和实施过程;3. 强调解题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步骤和常见错误。
步骤三:练习1. 在白板上出示一些周期问题的例题,由学生利用所学方法解答;2. 引导学生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并对答案进行比较和讨论;3. 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步骤四:拓展1.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周期问题习题,让他们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2. 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一些更复杂的周期问题;3. 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周期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步骤五:总结1. 回顾教学内容,再次强调周期问题的定义和解决方法;2. 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3. 鼓励学生对周期问题的学习进行思考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在引导下,了解周期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定难度的周期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拓展为了加深学生对周期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数学竞赛或解题比赛,提高他们解决周期问题的能力和竞争意识。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教案标题:周期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时间单位的概念,包括秒、分钟、小时、天、星期、月份和年份。
2. 掌握将时间单位进行转换的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时间单位相关的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时间单位的概念介绍:秒、分钟、小时、天、星期、月份和年份。
2. 时间单位转换的方法:秒与分钟、分钟与小时、小时与天、天与星期、天与月份、月份与年份的相互转换。
3. 实际问题应用: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答,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时间单位转换。
教学重点:1. 掌握时间单位的概念和转换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复杂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
2. 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思考和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时间单位的示意图和解释。
- 相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 定制教学辅助工具(例如卡片、计时器等)。
2. 学生准备:- 笔记本和笔。
- 手表或手机以观察时间。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时间单位的概念,让学生简单描述一下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单位有哪些。
- 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如何将不同的时间单位进行转换吗?2. 讲解与练习(15分钟):- 以秒和分钟的转换为例,介绍转换方法和计算步骤。
- 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其他时间单位的转换方法和计算步骤。
- 给学生一些示例,让他们练习转换不同时间单位。
- 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实际问题应用(20分钟):- 通过教师提问或播放一段视频,给学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某人花了多长时间完成一项任务)。
- 学生独立或分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计算与讨论。
- 学生根据计算结果给出答案并解释他们的思路。
-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总结所学内容,并强调时间单位转换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场景。
- 学生们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周期问题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周期问题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周期问题教案周期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许多事物变化的周期性,掌握事物变化的周期;2、使学生能掌握周期问题中的基本概念,对于较复杂的周期问题,可以通过画图,计算等方法分析,找出周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理解周期问题意义,掌握正确需寻找周期数的方法与解决周期问题的公式,如何使用总量除以周期,并区分是否有余数。
情景导入:由几个简单的故事导入:如:《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而揭示周期问题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有一些现象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规律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一:简单的口述游戏抢答:问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像?提示:如一周有七天,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的十二生肖,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每转一圈都会重复继续等等,都是周期问题。
设置悬念:刚才同学们举的这些现象中,一年当中的12个月的12,12生肖中的12,一个星期7天中的7在我们的周期问题当中是什么意思呢?归纳定义: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而重复出现一次的个数叫做周期。
通过归纳的定义让同学们找出刚刚举例的周期。
如:一周七天:***234······ 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再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 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判断是否属于周期现象后怎样快速寻找周期?说明:周期问题中我们首先去找重复体,重复体中有几个数,那说明周期就是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周期问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周期问题》教学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课时___________________课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一、教学背景分析1. 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2. 学前教育现状: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对于周期性问题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3. 幼儿发展需求:大班幼儿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通过学习周期问题,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幼儿理解周期性现象,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周期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幼儿解决周期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掌握周期问题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周期性现象。
2.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周期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和游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
2. 教学手段:利用教具、实物、图片等直观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用品1. 教具:周期问题演示教具、彩色卡片、磁性贴图等。
2. 实物:水果、玩具等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物品。
3. 图片:与周期问题相关的图片,如四季变化、星期循环等。
六、教学程序第一课时:认识周期现象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星期七天的磁性贴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每天的不同。
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让幼儿尝试描述每天的变化。
2. 感知周期教师通过演示教具,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让幼儿感知季节的周期性。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一年中,季节是如何变化的?”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 体验周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星期循环游戏”,每人扮演一天,按照星期顺序进行循环。
周期问题优秀教案(教师版)
课题:周期问题班级姓名一、本讲知识点和能力目标1、知识点:周期。
2、知识目标:(1)让学生知道许多事物的变化都具有周期性,掌握其中变化的周期,并能灵活运用周期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互动式的学习,提高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3)初步渗透物质世界是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善于自主发现规律,并生成认真研究规律的好习惯。
3、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周期问题.二、教案方法自主、启发与导学三、本讲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周期的意义和初级类型。
第二课时较复杂的周期问题。
(代表性问题)第三课时周期问题的拓展和探索。
第四课时独立练习四、课外延伸、知识拓展周期与余数问题的结合五、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了那么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儿歌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常见的简算形式有关时间的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与十一三十天要牢记。
二月只有二十八。
平年三百六十五,闰年再把一日加。
第一课时【经典例题】例1.根据周期找位置:(1)卡片出示:△○○△○○△○○△○○……3个一组——一个△两个○(2)学生同桌说一说排列规律,说出它的变化周期是几?答:变化周期是3(3)提问:第13个图形是什么?第60个呢?13÷3=4(组)………1(个)60÷3=20(组)答:第13个图形是△。
第60个是○。
例2.在3.4507507……中的第50位小数是几?50÷3=18(组)……2(个)答:第50位小数是0。
例 3.2007年六·一是星期五,明年的六、一儿童节将会是星期几?(365+1)÷7=366÷7=52(周)……2(天)答:明年的六、一儿童节将会是星期日。
思维拓展第6讲《周期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思维拓展第6讲《周期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问题的概念,能够识别周期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问题的概念2. 周期问题的识别3. 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4. 周期问题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周期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周期问题的识别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春夏秋冬的交替、月份的天数等,引出周期问题的概念。
2. 新课讲解介绍周期问题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周期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识别周期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中的规律。
讲解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如观察法、列表法、画图法等,让学生掌握解决周期问题的基本方法。
3. 练习巩固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周期问题的概念、识别方法和解决策略。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周期问题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周期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在讲解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时,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解决周期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练习巩固环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周期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同时,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还需进行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重点关注的细节: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它是学生能否应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以下是对周期问题解决方法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观察法观察法是解决周期问题的基础,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周期现象,找出其中的规律。
时间的周期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案:时间的周期问题课程名称:数学三年级下册学年: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周期性,并能运用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时间单位及其换算2. 时间的周期性3. 周期问题的应用教学重点:1. 时间的周期性2. 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难点:1. 时间的周期性的理解2. 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教学素材(如时钟、日历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时间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一下时间单位及其换算。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时钟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是如何转动的吗?二、探究时间的周期性1. 通过观察时钟,让学生发现时针、分针、秒针的转动规律。
2. 引导学生总结出时针、分针、秒针的周期性。
3.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时间周期现象(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
三、周期问题的应用1. 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方法。
2. 引导学生运用时间的周期性解决问题。
3. 讲解解题思路,强调关键步骤。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时间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强调时间的周期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布置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周期现象,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使学生理解了时间的周期性,并能运用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时间的周期性的理解和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的灵活运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时间的周期性的理解1.时间的周期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某些现象或事件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
周期问题教案(教师版)
课题:周期问题班级姓名一、本讲知识点和能力目标1、知识点:周期。
2、知识目标:(1)让学生知道许多事物的变化都具有周期性,掌握其中变化的周期,并能灵活运用周期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互动式的学习,提高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3)初步渗透物质世界是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善于自主发现规律,并生成认真研究规律的好习惯。
3、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周期问题.二、教学方法自主、启发与导学三、本讲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周期的意义和初级类型。
第二课时较复杂的周期问题。
(代表性问题)第三课时周期问题的拓展和探索。
第四课时独立练习四、课外延伸、知识拓展周期与余数问题的结合五、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了那么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儿歌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常见的简算形式有关时间的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与十一三十天要牢记。
二月只有二十八。
平年三百六十五,闰年再把一日加。
第一课时【经典例题】例1.根据周期找位置:(1)卡片出示:△○○△○○△○○△○○……3个一组——一个△两个○(2)学生同桌说一说排列规律,说出它的变化周期是几?答:变化周期是3(3)提问:第13个图形是什么?第60个呢?13÷3=4(组)………1(个)60÷3=20(组)答:第13个图形是△。
第60个是○。
例2.在3.4507507……中的第50位小数是几?50÷3=18(组)……2(个)答:第50位小数是0。
例 3.2007年六·一是星期五,明年的六、一儿童节将会是星期几?(365+1)÷7=366÷7=52(周)……2(天)答:明年的六、一儿童节将会是星期日。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能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周期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周期现象:一天有24小时,一周有7天,一个月有30或31天,一年有12个月等。
2. 探索简单的周期规律:日月星辰的升起和落下,季节的变化,水果的成熟等。
3. 解决简单的周期问题:根据周期规律,计算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日期或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够发现并理解周期现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周期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周期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2. 运用观察、讨论、操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周期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日历、计时器等。
2. 学具:学生手册、笔、纸等。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课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二、探索周期规律(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周期规律。
三、解决周期问题(15分钟)1.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提出周期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观察生活中更多的周期现象,并与家人或朋友分享。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道周期问题,并记录解题过程。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周期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周期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的存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周期现象,如学校作息时间、商场商品打折等。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定义和识别。
2. 周期现象的简单描述。
3. 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周期现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周期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实物等。
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些周期现象的图片或实物。
教案范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图片,如季节变化、日出日落、月亮圆缺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二、新课(20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的定义:自然界和生活中一些事物或现象,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间隔,反复出现。
3. 教师举例讲解如何描述一个周期现象,如“春天花开,夏天炎热,秋天收获,冬天寒冷”。
4. 学生尝试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周期现象。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周期现象的图片或实物,学生判断是否为周期现象,并简单描述。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周期问题,如“一个水果店每三天进一次货,今天进了货,问下次进货是哪一天?”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收获和困惑。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观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尝试描述。
2. 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周期问题,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通过出示更复杂的周期现象,如季节变化、动物迁徙、植物生长等,让学生识别和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周期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经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解法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理解解决周期问题的思路和掌握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周期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规律,初步感知激趣引入,出示桃心和笑脸的规律图。
1.教师:说一说:横线上该贴上什么图形?为什么?学生思考答案后,回顾规律。
(设计意图:回顾规律。
)2.教师:想一想,按照这样的规律贴下去,第6组的第一个是什么图形?学生思考答案后,教师揭示两种思考方法。
第一种,按这个规律一直摆下去,直到找到答案;第二种,每一组的规律是一样的,那么每一组的第一个图形也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是桃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是什么图形其实和这个图形在第几组没有关系,而是和它在这一组中所排的位置有关系,为后面理解商和余数的含义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68页例6题目。
提出问题: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2.阅读与理解。
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3.分析与解答。
(1)教师:先按下暂停键,自己动手去试一试。
(设计意图:按下暂停键,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探究时间的长短。
同时尊重学生,允许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
)(2)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理解余数的含义。
第一种:摆一摆,教师结合课件接着规律摆下去,找到第16面小旗是黄色。
第二种:教师:如果我们知道了第16面小旗在一组中所排的位置,根据排列规律,我们就能知道它是什么颜色!所以也有的同学用除法来做。
出示有余数除法16÷5=的竖式。
结合动态图形,说明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含义。
被除数16表示,一共有16面小旗;除数3表示,按照排列规律3面小旗分一组;商5表示,可以摆满这样的5组;余数1表示摆满5组以后还剩下1面小旗,它应该排在下一组的第1个位置。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定义和识别。
2. 周期现象的图形表示。
3. 周期现象的数学表示方法。
4. 周期现象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周期现象的定义和识别,周期现象的图形表示。
难点:周期现象的数学表示方法,周期现象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图片、图形等)。
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季节变化、日出日落等),引导学生关注周期现象,并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周期现象?”2. 新课导入:介绍周期现象的定义和识别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
3. 实例讲解: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周期现象,如钟表的指针运动、音乐的节奏等,引导学生学会用图形表示周期现象。
4. 练习:让学生尝试用图形表示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相互交流分享。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周期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答案的准确性、书写的规范性等。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等。
4.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解题思路的清晰性、解题速度等。
七、教学拓展:1. 周期现象的拓展研究: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周期现象的规律,探索更复杂的周期现象。
2. 周期现象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周期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节奏、季节变化等。
3. 周期现象的数学应用:引导学生将周期现象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教案标题: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教案目标:1. 理解什么是周期问题。
2. 学习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
3. 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周期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师生共同讨论: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周期问题?有什么困扰?二、概念解释与讲解(10分钟)1. 引入周期问题的概念:周期问题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出现的问题。
2. 举例说明周期问题:例如,每周一次的数学测试、每天早上的起床问题等。
3. 解释周期问题的困扰:由于周期问题的重复性,可能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动力等。
三、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15分钟)1. 制定计划:根据周期性的出现,事先制定相应的计划,并确定具体行动步骤。
2. 设立目标:为每一个周期问题设立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这能够增加动机和动力。
3. 利用工具:例如使用备忘录、日历、闹钟等工具来提醒和规划周期性的问题。
4. 寻找乐趣:通过寻找问题的乐趣和意义,能够增加自己对周期问题的兴趣和投入度。
四、练习与实践(20分钟)1. 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遇到的周期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解决。
2. 学生们制定自己面临的周期问题的计划和目标,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3. 老师对学生们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老师进行总结:总结本堂课学到的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
2. 对学生提出拓展问题:如何将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其他方面的生活中?六、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们在一周的时间内,针对一个自己面临的周期问题,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目标,并进行实践。
2. 要求学生们在下节课开始之前,将自己的实践结果写成报告,并准备进行展示。
教具准备:1. 白板、黑板笔、擦布等写字工具。
2. 学生们的讨论和练习材料。
《周期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周期问题》教学设计执教:詹华勇一、教学内容:《周期问题》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图形或物体。
2、知道使用除法,利用余数进行推理方法的便捷,掌握利用余数进行推理的方法。
(二)方法与过程: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或数字。
教具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情景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引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星期都是按照规律依次重复出现,周而复始。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周期”出示课题:周期问题(二)动手操作,感知周期(有序排列)出示:下列图形发现什么规律?你能接着画下两个图形吗?①○□○□○□()()②△□○△□○△□()()③◇○○□□◇○○□□◇()()反馈交流师:哪几个在重复出现的?①每两个一组,按照○□重复出现;②每三个一组,按照△□○重复出现;③每五个一组,按照◇○○□□重复出现;小结板书:“每几个一组”、“依次重复出现”(三)自主探究,体会规律盆花的问题盆花是每()个为一组;每一组第一盆()花、第二盆()花、第三盆()花,第10盆是第()组第()个,是()花。
问:照这样排下去,左起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计算: 10÷3=3(组)……1(盆),蓝(板书算式)讨论:算式中的“10”、“3”、“3”、“1”分别表示什么?(师出示“第10盆、圈出3个为一组、圈出3组、显示最后1盆)提问:“1盆”表示什么?(第10盆花)它是第几组的第几个?(第4组第1个)为什么第10盆花的蓝色的?小结:第10盆花是在第4组的第1盆,每一组的第一盆都是蓝花,所以第10盆是蓝花。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教案:周期问题(500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 理解周期问题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掌握求解周期问题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运用周期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周期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小组合作和整合资源,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动学习的态度;(3)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发展形成推理、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3)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周期问题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学会求解周期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周期性现象,如季节变化、月份、星期、天数、月亮的圆缺、植物的生长等,引出“周期问题”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学习与合作探究:(1)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周期性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通过分析和总结,找出解决周期问题的关键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展示并讨论各自小组的成果,共同总结出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并将其归纳为“周期解题法”。
3. 整合资源,提升解题能力:(1) 教师提供一些周期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解答,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合作和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对周期问题的理解。
(2)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周期问题,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解决。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 学生通过小组汇报和讨论,总结出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周期问题班级姓名一、本讲知识点和能力目标1、知识点:周期。
2、知识目标:(1)让学生知道许多事物的变化都具有周期性,掌握其中变化的周期,并能灵活运用周期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互动式的学习,提高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3)初步渗透物质世界是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善于自主发现规律,并生成认真研究规律的好习惯。
3、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周期问题.二、教学方法自主、启发与导学三、本讲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周期的意义和初级类型。
第二课时较复杂的周期问题。
(代表性问题)第三课时周期问题的拓展和探索。
第四课时独立练习四、课外延伸、知识拓展周期与余数问题的结合五、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了那么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儿歌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常见的简算形式有关时间的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与十一三十天要牢记。
二月只有二十八。
平年三百六十五,闰年再把一日加。
第一课时【经典例题】例1.根据周期找位置:(1)卡片出示:△○○△○○△○○△○○……3个一组——一个△两个○(2)学生同桌说一说排列规律,说出它的变化周期是几?答:变化周期是3(3)提问:第13个图形是什么?第60个呢?13÷3=4(组)………1(个)60÷3=20(组)答:第13个图形是△。
第60个是○。
例2.在3.4507507……中的第50位小数是几?50÷3=18(组)……2(个)答:第50位小数是0。
例 3.2007年六·一是星期五,明年的六、一儿童节将会是星期几?(365+1)÷7=366÷7=52(周)……2(天)答:明年的六、一儿童节将会是星期日。
【要点】弄清楚周期是几!【尝试实践1】1、●○○○○●○○○○●○○○○问:第16个圆片是什么颜色?第100个圆片是什么颜色?16÷5=3(组)……1(个)100÷5=20(组)答:第16个圆片是黑颜色。
第100个圆片是红颜色。
2、0.8571……的第100位上的数字是几?(100-1)÷6=99÷6=16(组)……3(个)答:第100位上的数字是8。
3、2006年元旦是星期日,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将会是星期几?(31+28+31+30+31+1)÷7=152÷7=21(周)……5(天)答: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将会是星期五。
4、观察与思考(1)卡片出示:△△△○○△△△○○……10个图片中有几个三角形?6个三角形或30个(2)64个图形中有几个△,几个○?64÷5=12(组)……4(个)(12+1)×3=39(个)12×2+1=25(个)答:有39个△,25个○。
第二课时例4.一列数1、9、9、8、1、9、9、8、……共1999个,最后一个数字是(9 ),其中有(500 )个1,( 1000 )个9,( 499 )个8。
1999÷4=499(组)……3(个)1×(499+1)=500(个)2×(499+1)=1000(个)1×499=499(个)例5.有一列数:2、1、3、5、2、1、3、5、2、1、3、5、……第25个数是多少?这25个数的和是多少?25÷4=6(组) (1)(2+1+3+5)×6+2=11×6+2=68答:这25个数的和是68。
例6.100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这道题我们只需要考虑积的个位数的排列规律。
1个3,积的个位数是3,2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是9,3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是7,4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是1,5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是3,……可以发现积的个位数分别是3,9,7,1不断重复出现,即每4个3积的个位数为一个周期。
100÷4=25(个),因此100个3相乘的积的个位数是25个周期中的最后一个,即是1。
例:33×3=93×3×3=273×3×3×3=813×3×3×3×3=243┇100÷4=25(个)答:积的个位数字是1。
例7、张老师把1——66号数字卡片依次发给红红、芳芳、强强、明明、波波五个小朋友,最后一张卡片应该发给谁?谁拿到的卡片最多?66÷5=13(组)……1(个)答:最后一张卡片应该发给红红,红红拿到的卡片最多。
【要点】关键是寻找周期的规律【尝试实践2】5.“十一”国庆节插彩旗,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插,一共插了69面彩旗。
(1)第35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35÷7=5(组)答:紫。
(2)第60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60÷7=8(组)……4(个)答:绿色。
(3)69面彩旗中,一共有多少面红旗?69÷7=9(组)……6(面)1×(9+1)=10(面)答:一共有10面红旗。
6.100个2相乘,积的末尾数字是几?22×2=42×2×2=82×2×2×2=162×2×2×2×2=32100÷4=25答:积的末尾数字是6。
7、有一列数按“436…………”排列,那么前50个数字之和是多少?50÷7=7(组)……1(个)(9+5+4+3+6+7+2)×7+9=36×7÷+9=261答:前50个数字之和是261。
8、1996年8月1日是星期四,问1997年7月1 日是星期几?365÷7=52(周)……1(天)答:1997年7月1 日是星期一。
第三课时例8.有大、小两个水桶,一共装水40千克。
两个水桶都到出同样多的水后,小桶还有3千克水,大桶还有9千克水。
原来大桶有多少千克水?想:你能自己先画图试试看吗?9-3=6(千克)(40-6)÷2=34÷2=17(千克)17+6=23(千克)答:原来大桶有23千克水。
例9.有76位客人用餐,(圆桌10人一张,方桌8人一张)。
你认为如何安排座位最合理呢。
原则:租大船没空位10×6+8×2=60+16=76(个)答:6张大桌2张小桌。
例10、新加坡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12+22+32+42+……+992+1002的个位数字是多少?把尾数相同的放在一组。
每10个数一组,求出10个尾数的和。
12+112+数一组,求出10个尾数的和。
12+112+212+312+…+912尾数的和为1×10=10,和的尾数为0。
【要点】学会画图,并能找到规律的突破口。
【尝试实践3】9.1998个小朋友围成一圈。
从某人开始逆时针方向报数,从1报到64;再从1依次报到64。
一直报下去,直到每人报10次为止。
问:有没有报过5又报过10的人?有多少?说明理由;没有。
因为1998与64都是偶数。
所以报偶数的人总是报偶数,报奇数的人总是报奇数。
没有既报奇数又报偶数的人。
而5是奇数,10是偶数,故没有既报5又报10的人;10.时针现在表示是15时正,那么分针旋转2003周后,时针表示的时间是几时正?2003周就是2003小时2003÷12=166(组)……11(小时)15+11=24(时)……2(小时)答:时针表示的时间是凌晨2时。
11.八个小朋友围成一圈,开始传花,问第39次传到了谁的手中?39÷8=4(圈)……7(次)7+1=8答:在第8个人手中。
12、一条走廊长30米,沿一边每隔3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两面黄旗,共插了多少面黄旗?30÷3=10(组)2×10=20(面)第四课时【独立练习】13、○△□□○△□□○△□□……第20个图形是(□)。
14、小雨练习书法,她把“我爱伟大的祖国”这句话依次反复书写,第60个字应写(大)。
15、二(1)班同学参加学校拔河比赛,他们比赛的队伍按“三男二女”依次排成一队,第26个同学是(男)。
16、有一列数:1,3,5,1,3,5,1,3,5……第20个数字是(3),这20个数的和是()。
17、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三种珠子共100个,按照3红2白1黑的要求不断地排下去。
……(1)第52个是(白)珠。
(2)前52个珠子共有(17 )个白珠。
18、甲问乙:今天是星期五,再过30天是星期(日)。
乙问甲:假如16日是星期一,这个月的31日是星期(二)。
2006年的5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这个月的28日是星期(日)。
19、0.8571……的第545位上的数字是几?(545-1)÷6=90(个)……4(个)答:545位上的数字是5。
20.在3.4507507……中的第50位小数是几?( 50-1)÷3=49÷3=16(个)……1(个)答:第50位小数是5。
21、1998年元旦(1月1日)是星期四?到这一年的七月一日有多少天?七月一日是星期几?(31+28+31+30+30+31)÷7=181÷7=25(周)……6(天)答:到这一年的七月一日有181天,七月一日是星期三。
22、学校迎国庆队列练习,每2个女同学中间站3个男同学,共有80个同学,队首是女同学。
这列队列有多少个男同学?多少个女同学?80÷(2+3)=80÷5=16(组)16×2=32(人) 3×16=48(人)答:这列队列有48个男同学?多少32个女同学23、有两个油桶,共装油26千克。
两个桶都到出同样多的油后,大桶还有8千克油,小桶还有4千克油。
原来两个桶各有油多少千克?8-4=4(千克)(26-4)÷2=11(千克)11+4=15(千克)答:原来的两个桶各有11和15千克油。
24、某商店门口挂了249个彩色气球,它们按5红9黄13蓝的顺序排列。
那么最后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红、黄、蓝气球各有多少个?249÷(5+9+13)=249÷27=9(组)……6(个)(9+1)×5=50(个)9×9+1=82(个)13×9=117(个)答:最后一个气球是红颜色红、黄、蓝气球各有50、82、117个25、有一列好长好长的0数字“14285…………”现在要你从左起,第2个到第25个数字之间(包含第2个与第25个数字)所有数字的和是多少?25÷5=5(个)(1+4+2+8+5)×5=100答:所有数字的和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