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军-2015010601-化学--科技进步是生态之福还是生态之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题目:科技进步是生态之福还是生态之祸
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
学号:2015010601
姓名:曹志军
班级:13班
生态危机是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科技进步具有二重性,即科技进步一方面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另一方面又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不可逆的、无法克服的生态危机。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多地注重了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其价值理性与人类缺乏对科学技术行为后果的责任感。主流的或者说非生态的科技进步观将重点聚焦在技术效率上而将环境变量、生态变量排除在外,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科技进步同时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在累积和放大机制的作用下最终造成生态危机。要走出这一困境,一是要正视科学技术务实的思路,二是要使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依归,三是要以科学技术的生长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总结前人对该问题探讨的科研成果,以马克思自然辩证法为理论基础,以全新的角度探讨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字:科技生态环境自然辩证法可持续发展
摘要............................................................................................................................. I 目录........................................................................................................................... II 一.引言 (1)
二.从简单性思维的角度来看, 生态文化建设和科技进步之间是矛盾对立的关系 (1)
2.1.科技进步对生态发展的正面影响 (1)
2.1.1.科技进步是促使生态文明的关键力量 (2)
2.1.2.科技进步是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
2.1.3.科技进步是促进人的形成生态文明意识的首要条件 (2)
2.2.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及思考 (3)
三.从复杂性思维的角度来看, 生态文化建设与科技进步之间是复杂的张力结构关系 (4)
3.1. 科学进步促成的系统自然观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学理基础 (4)
3.2. 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对科技进步的方向和领域进行规制 (5)
四.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关系探讨的反思 (5)
4.1. 技术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局限性 (6)
4.2. 以生态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命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6)
4.3. 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渐进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飞跃发展 (7)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9)
一.引言
科学技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人类运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并实现了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毋庸置疑,科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表现出二重性[1],在为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恶化及一系列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出现,似乎也是科技的伴生物。
21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世界深刻变化的时代,人类社会的切身利益与科技的进步与息息相关。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回顾过去,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一个令人惊奇的世界:计算机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数字时代,航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把脚步踏进了天空,探索宇宙的奥秘,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正视与科技发展伴随而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应该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把问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二.从简单性思维的角度来看, 生态文化建设和科技进步之间是矛盾对立的关系
在对生态文化建设和科技进步之间关系的定位上, 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更倾向于将二者的关系定位于对立的矛盾状态, 或者持强烈的保护自然的态度, 有些极端观点甚至拒斥科技的发展,反对科技的进步;或者片面强调改造和奴役自然, 优先发展科技。在生态文化建设和科技进步之间偏重其中的一极, 造成顾此失彼的状态。
2.1.科技进步对生态发展的正面影响
追求科技进步, 崇尚改造自然,这是人们对二者关系认识的第一个阶段。自笛卡儿牛顿以来的近代机械论自然观,以二元论和还原论为主要特征,试图用力学定律来解释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自然被看作是一台机器, 被视为纯粹的客体, 认为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当时的人们认为科学的发展可以造福于人类,崇尚技术的进步,欣赏烟囱林立、机器轰鸣的场景,陶醉于对自然的改造之中。在这一时期,人类过分地张扬主体性,人类在自然面前耀武扬威,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这一时期,科技进步乐观论占主导地位,这是一种对科学技术实践的社会价值持肯定和乐观态度的社会思,其早期的代表就是17世纪的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他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至理名言仍经鼓舞着人们在科学的领域中不懈奋斗。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活的有机体。唯物史观认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有其内在的基本矛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衡量标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个矛盾的相互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1.1.科技进步是促使生态文明的关键力量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解铃还须系铃人”,当今我们所面临的一系列的生态难题正式由科技的进步所导致的。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得用产生这些问题的科技来解决。上世纪科学家发明的塑料袋,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因为广泛的使用,造成了今天所谓的“白色污染”。这一问题马上被提上日程,科学家们又发明了可降解塑料袋,这一问题才迎刃而解。上诉这一例子,充分证明了科技是促使生态文明的关键力量。
2.1.2.科技进步是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加深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开拓新的可利用的资源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提供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不仅我国,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选择。
2.1.
3.科技进步是促进人的形成生态文明意识的首要条件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科技进步推动教育、经济、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强人的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劳动方式的科学化,促进人的劳动技能发展,科技更新改进生产设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使人们逐渐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渐渐形成保护生态的意识。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人口众多一直是导致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国际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正因为人口多,才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里创造他人无法企及的业绩。大力开发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